[爆卦]平衡型基金排名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平衡型基金排名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平衡型基金排名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平衡型基金排名產品中有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仔細看完了這篇(再PO一次讓沒看到的人複習了) 再決定你現在是要定時定額股票型基金?還是債券型基金? 『股與債怎麼投較適合?』 講到適合就沒有標準答案,只是把這些年來大家投資的狀況給一點我的想法,僅供你參考! 近5~10年來大家喜歡上配息的基金,但近2~3年主要受到台幣升值及全球低利率的影響...

平衡型基金排名 在 梅姬LU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8-03 11:11:51

《用 #資產配置 扎根,#財富成長 將無往不利》下 只要你有資產,我就認定需要配置。網路上曾有篇文章下了「多數人都不需要資產配置」的結論,認為資產配置只會拉低總報酬,這就是很典型完全不顧風險不要命的例子,當時我一讀,相當心急會有人被這種只摸到象腿就說大象是柱狀形的想法所誤導,特別是才開始累積財富見...

  • 平衡型基金排名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21 17:10:06
    有 1,141 人按讚

    仔細看完了這篇(再PO一次讓沒看到的人複習了)

    再決定你現在是要定時定額股票型基金?還是債券型基金?

    『股與債怎麼投較適合?』

    講到適合就沒有標準答案,只是把這些年來大家投資的狀況給一點我的想法,僅供你參考!

    近5~10年來大家喜歡上配息的基金,但近2~3年主要受到台幣升值及全球低利率的影響,大家應已感息越配越少,總有一些人開始後悔買了這類的產品,雖然之前已PO了許多篇文章,清楚的寫明買配息基金要注意的事項,但一旦報酬率不盡人意,就完全忘了當時告知的事項,只是怨聲載道。在此再說明一次,希望尚未買而想買的人,先了解清楚後再下手。

    想買配息基金的人請注意以下幾點:

    1.確實每月有現金流的需求,沒有需求的人別碰,保證你對它的報酬率失望。
    2.若你每月現金流需求20000元,那麼買到夠用就好,千萬別無限上綱
    3.千萬別為了貪圖高配息就買那一款,當年買了配18%的、10%的現在承受甚麼自己很清楚,不要忘了目前歐美幾乎0或負利率,台灣定存也才0.8%,你若買個配10%的,你把自己的投資放在甚麼風險上總不該不自知吧!
    4.因此請你謹守『配息滿意、波動接受』的原則,而此原則是問自己,不是問別人,更不是來問我。
    5.想買前還要能遵守買債三要素:1.以配息為目的 2.不在乎淨值的波動 3.長期投資(10年以上)
    6. 除此之外還要謹記
    (1)投資等級公司債基金:BBB等級比重不宜過高(請以同類型其他基金比)
    (2)高收益債基金:CCC等級比重不宜過高(請以同類型其他基金比)
    (3)新興市場本地貨幣債基金:不宜長期投資,想長期領息者,不選
    (4)新興市場債券基金(非本地貨幣債基金):要再檢視投資國家的分散度及風險
    (5)目標到期債基金:配息率近(或高過)高收益債基金最好遠離它
    (6)平衡型基金:端看自己能否接受波動
    (7)如何分辨新興市場本地貨幣債基金 及 新興市場債券基金(非本地貨幣債基金)請看該基金的月報中貨幣分布,若是美元為主,即屬非本地貨幣債基金
    (8) BBB等級比重或CCC等級比重,請查該基金的月報

    A‧目前即有現金流需求的人當然按著以上的提醒挑選基金,且是單筆買進,若你想定時定額買進,就表示你目前尚無現金流需求,是累積將來需求用吧!。

    既是當下就有現金流需求,自是單筆買進,有人一定會問是不是該看個黃道吉日,若近期有最好(不要問我何時會有的神問題),如果一直都沒有你滿意的價格,你會怎樣?

    1.再等等、再等等:那你根本也沒那迫切現在就有需求囉?
    2.如果真的有那麼迫切現在就有需求,就買了(要不要分批自己決定),買債三要素已告訴你要做到『 2.不在乎淨值的波動』。

    B‧目前尚無現金流需求,但未來想擁有這種基金(就是未來會有現金流需求),那麼建議你現在全力在股票型基金的定時定額,這樣累積資產的速度比較快,待真的很佳的黃道吉日出現再買此類基金,而這個黃道吉日之前有建議過,如想買的那支基金不含息的淨值跌了15~20%。

    C‧壓根就不會有現金流需求的人,此類基金也壓根不適合你。

    『股與債怎麼投較適合?(續)』

    為了你真心實意需要的每月現金流
    你買了配息的基金

    怎麼挑?該注意甚麼?

    「股與債怎麼投較適合?」已說明清楚

    但還是許多人不明白真義

    還是會比績效、比排名、比配息率....

    這些方式都有欠妥

    長期要領息的基金該重視的「風險」不是「績效」

    否則也不會有再三要你僅記的8大要點

    如:高收益債基金:CCC等級比重不宜過高.....等

    如果你還是用比績效、比排名、比配息率....在挑基金
    那你會挑到

    南非幣計價的基金

    CCC比別支高的高收益債基金

    滿手阿根廷、墨西哥、土耳其....公債的新興市場債基金

    甚或配息率等同高收益債的目標到期債基金

    用你的智慧想一想,這樣的基金是你想要一輩子靠它領息的嗎?

  • 平衡型基金排名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7-21 06:00:37
    有 253 人按讚

    《用 #資產配置 扎根,#財富成長 將無往不利》

    在金融界做了8年的前線業務,從戶頭入不敷出到身價上億的客戶我都接觸過,看盡人生百態,成千個個案教我學到一屢屢被驗證的信念「除非有自己的事業,或是會投資理財的本事,否則受薪階級很難致富。」,譬如工作年薪200萬,在台灣已經算是金字塔中上層的收入了吧,但要將此水平歸類至「有錢人」,以台北的消費水準頂多算是日子能過得不錯,可還不到一輩子不用為錢煩惱的地步,想想,在台北買一間破千萬的房子都只有舊公寓可以選呢,更不用說想要留一大筆財產給下一代了,台灣金融機構普遍認定有3000萬(100萬美金)以上的資產才算是高資產群族,一年賺個200萬,完全零支出也要花上15年的時間才能到達,真的還不夠。認識的客戶越多,認識他們的故事越深,要當老闆才能翻身的觀念在我腦中就越根深蒂固,走過證券業、保險業、銀行業,現在的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理財能力,毅然決定要將致富的兩個要領雙管齊下,告別銀行職員的身分,在自媒體時代下創業經營個人品牌,並同步持續原本就有在獲利的投資理財,大刀闊斧要用更寬廣的格局實踐我理想的未來。

    很多人會下意識的避開談論錢的話題,認為滿嘴價格很不禮貌,但對於在銀行做過理專的我,認為清清楚楚每一筆錢是過生活相當理所當然的事,錢,本是中性名詞,就只是讓人生更美好的一種籌碼,賺錢,賺很多的錢,也只是基於人性與生俱來的慾望,我在工作的第二年就曾買過一本教人如何享受退休生活的書籍,記得當時媽媽看見了還大笑三聲「才剛開始工作就想退休喔?」,踏進第一間銀行時,當時的主管劈頭就問零理專經驗的我「你工作的動機是什麼?」我回答「從一開始就選擇走業務這條路,為的就是能早點百萬年薪,存款破七位數。」像是回答出符合她心中的正確答案一樣,主管聽了臉上立刻綻放燦爛的笑容,是的,有想賺大錢的企圖心才會有付出努力的動機啊。不論是透過工作或是投資理財增加資產,都不是一件簡單且容易的事,你會面臨很多障礙,很多困惑,你很容易就在岔路忘了自己最初的夢想,於是乎,牢記賺錢的初衷,時時激勵自己,是工作性質不穩定的業務日常心法,你必須找出你理財的終極目標,設定能越仔細,最好不偏不倚正中你的心意,往後要吃下再多苦,你也能用各種方式堅持到最終站了。

    第一份工作我走入了證券業,多空方一言不合就掀起驚濤駭浪的股海不適合心態偏保守的理財小白我,於是一年後我就往極端的另一頭保險業奔去,熟透各式保險產品後,才發現那也不適合剛起步只想有速度賺錢的年輕人,後來我轉身一躍而下銀行業,在這裡除了台股之外什麼都有,美股、基金ETF、債券、外匯、保險、定存、衍生性金融商品…等,產品涵蓋的範圍最廣,投資理財的工具最多樣,我喜歡挑東西時先地毯式全盤搜索一遍再選出最好的,眼前集大成的銀行立刻就與我的個性配對成功。從理專的腳色中我收穫最深的並不是學會如何一夜暴富,秉持著投資首重於風險而不是報酬的原則,在控管好資產的安全下,把握每一次獲利的空間進而達成理財目標,「資產配置」才是我工作的核心內容。

    只要你有資產,我就認定需要配置。網路上曾有篇文章下了「多數人都不需要資產配置」的結論,認為資產配置只會拉低總報酬,這就是很典型完全不顧風險不要命的例子,當時我一讀,相當心急會有人被這種只摸到象腿就說大象是柱狀形的想法所誤導,特別是才開始累積財富見錢容易興奮又經驗不多的年輕人,不夠完備的配置只要龍捲風一吹,我保證有涉及風險的部位必然東倒西歪。資產配置是什麼?用一句話來簡述就是分配你的錢要放置在哪兒,並不是承作了金融產品才叫有配置,你一定聽過「滿手現金等大跌再進場」這句話,故將錢100%放在現金裡其實也是一種理財策略,那麼資產配置要怎麼做?大家都知道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的道理,曾經有個阿姨就對我說「有啊,我都有放在好幾個籃子裡捏,我有一些是放在金融股裡,有一些是放在電子股裡,都在不同的地方啊~」我想我當時一定是臉上一片慘綠來不及做好表情管理,所謂分散風險,是要將你的資產配置在高風險、低風險和零風險不同種類、不同危險程度的投資工具裡,比例則依自己的投資風險屬性作調整,我遇過一位風險承受度極高的客戶,接手服務她時她就已經持有以暴漲暴跌為常態的特斯拉汽車,當我向她報告現在的損益是賠30%以上時,她只是笑笑的跟我說「會大跌就表示會大漲啊,像這種衝來衝去的標的才有機會賺大錢啊。」原先還很害怕撥這通電話的我聽到如此開朗的答案著實震驚極了,很明顯的,我倆的屬性距離有點遠,反思了一會兒後,得到的唯一結論就是再次確認我本人沒有賺快錢的命,因為我壓根兒沒有那鐵打的膽子入場冒險。重點來了,資產配置究竟有什麼好處?因為做好資產配置,我在轉職初期零收入時沒有吃過老本,我在相中投資大好機會時能靈活運用我的資金,還有剛剛回想才發現,在我的印象中過去似乎沒有賠過什麼錢。

    老話一句,請先存錢吧,沒有存款的人,意外一來就有很高的機率會落入窮困的底層,即使是領著高薪,沒有多餘的本金能夠滾出更多的錢,想要躋身更上一層階級變為富有,機率也是很低,你在最初所努力存下的不僅僅是實質上的金錢,那是一桶即將革命你人生的新希望啊,還沒存夠一桶金也沒關係,但你一定要從現在就開始去接觸「談錢的環境」,就去建立正確的理財觀念,慢慢熟悉,慢慢從大海裡撈出自己使用起來不會感到為難的理財方式,我有對夫婦檔客戶,曾在申購了一支平衡型基金後高高興興的離開,兩個小時過去,先生又再度出現,他說太太回去之後一直沒辦法冷靜下來,又慌又緊張,深怕資金全都跌光光,為了讓她能夜夜好眠,即使先生看好該檔標的,最後還是選擇把金額降至一百萬以下,投資確實要量力而為,腸胃不好就千萬別挑戰極辣的麻辣鍋。如果你在只有一筆小錢就貿然開始高風險的投資,往往趨勢一看不對,你就只能任人宰割坐以待斃,用來投資的資金最好是有可以分批進場的規模,在過程中能用上的操作技巧才能越多,當你的本能越雄厚,你也才能減少心理壓力的負擔,保持理性應變的穩定度,勝率與絕對獲利也才能跟著提高,你看看股市裡把散戶當韭菜割的法人就能理解了吧(笑)。

    我的資產配置是以時間來規劃,按投資工具不同的功用歸類至長、中、短期,在一切的開始前,請先測驗出你的投資風險屬性,了解自己能承受風險的程度,梳理好全部的資金,思考過你目前及未來需要解決的財務目標,以利進行。

    #投資理財 #財務規劃 #第一桶金 #財富自由

    梅姬LU 思維創作|個人品牌經營|財務規劃指導
    國立臺北大學金融與合作經營學系碩士班畢業,
    橫跨銀行、證券、人壽八年金融界業務資歷,
    從本土龍頭銀行年度排名中嶄露頭角,躍升前三大外商銀行客戶關係維護經理,
    現攢夠經驗值,匯聚能力,決定成就翻新。

  • 平衡型基金排名 在 財經主播/主持人 朱楚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2-11 20:00:00
    有 1,490 人按讚

    ■【2021年科技投資趨勢?科技股還能一飛衝天嗎?】
    #科技觀察 #採訪筆記 #投資趨勢
    📍完整文章好讀網誌版▶https://pse.is/3c733z   
      
    2020年對於許多投資人說,是充滿驚奇的一年,經過疫情衝擊後,台股扎實上演V型反轉,2/5封關日在台積電領軍,半導體護國群山發威下,收紅收在15802點。  
      
    如果算一算每位股民的平均荷包,大概都賺了百萬之多,你賺到多少錢呢?📈📈  

    不過統計歸統計,實際上不可能所有人都賺錢,絕對是有人賺有人賠,就看你有沒有投資眼光,是否押對寶,因此知道趨勢很重要,找到好的公司、有潛力的標的,#抓對產業向上趨勢,跟著乘風破浪不是夢,  
      
    這周廣播節目《科技領航家》就特別請到復華投信 #王萬里副總 來聊到底2021年有哪些重點科技股投資趨勢,晶圓代工、面板、DRAM、電動車都漲翻天了,#還能再漲嗎?  
      
    說真的,金鼠年,不少身邊朋友看行情是既樂觀又害怕,從美國大力實施QE後,資金行情讓台股萬馬奔騰,  
      
    #但也有不少專家擔心這是泡沫,「價值型投資大師」之稱的資產管理機構GMO創辦人葛拉漢(Jeremy Grantham)最近就警告,美國股市原已處於「史詩級泡沫」之中,拜登的經濟復甦計劃,將推動泡沫達到更加危險的新高度,  
      
    而美國銀行 (BofA) 的賣方指標顯示,華爾街分析師的看多情緒,已達到自 2007 年 8 月金融海嘯前夕以來從未出現過的「危險高點」。

    🤔#美股這波真的是大泡沫嗎?會在數月內破滅嗎?我們會不會農曆年後面臨一夕變調的局面?  
      
    萬里副總在錄音間笑笑回應我,「頂多回檔,但不至於泡沫。」  
      
    🤔#怎麼能這麼樂觀?  
      
    萬里副總分析,首先要了解泡沫的形成,是伴隨著「#夢想」,所以催生泡沫,就是我們所謂的「本夢比」,  
      
    但看一下現在的情勢,特別是美國財報周結束後,目前龍頭股,像是尖牙股(FAANG),包括臉書、亞馬遜、蘋果、Neflix、谷歌財報都很亮眼,目前本益比大約30倍左右,且有實際獲利。  
      
    而觀察為何這些尖牙股能財報亮眼,其實是有堅實的科技趨勢支撐:#WFH帶動強大的包含家庭和企業數位轉型熱潮,   
      
    舉例來說,微軟第二季財報顯示雲端伺服器相關業績成長五成,超越原本市場預期,就是因為疫情衍生的遠端辦公、5G、電動車等等,都催生雲端伺服器需求。  
      
    另一方面,雖然許多人都覺得特斯拉去年股價漲七倍,本益比高達破千,真的很貴,但若觀察各國政府訂定燃油車落日條款,以後鐵定都要換成電動車,  
      
    依照目前電動車滲透率只有2%情況來看,未來成長規模仍非常驚人,相比之下,現在就不算太貴了。  
      
    而這樣的整體科技趨勢翻轉,回到台灣來看,也帶動了包括晶圓代工、面板、DRAM產業在2021年持續暢旺,不僅晶圓代工產能吃緊,面板也在供給減少(三星退出LCD面板)需求增加,以及記憶體需求大幅增加下,#一同迎接這波新科技革命帶來的正向上漲趨勢。  
      
    我開玩笑問副總,看樣子這波科技轉換的動能真的很強,有點類似當初電腦剛問世時帶來的時代革命,科技股搭著趨勢浪潮會往前衝,#該不會現在投資科技股或科技趨勢基金會比其他標的更穩健安全吧?  
       
    副總笑著說,沒錯。而副總自己曾任職於英特爾,從科技宅宅變成外資金童,現在旗下部門掌管全球、區域股票型基金、平衡型基金、海外產業股票型基金,  
      
    其中 #全球大趨勢基金一年報酬率超過五成,十年報酬率更高達216%,因此對於短期、長期投資策略布局都很擅長,而即便手下有如此多基金,他最看好投資科技趨勢相關,最穩最安全。👏  
      
    🤔布局2021年科技產業投資,建議的投資工具或方法?  
      
    副總列出三點提供參考:  
      
    1.#看長不看短:  
      
    #長期關注、擁抱它,順著趨勢走。投資科技趨勢相關標的,一定要看長不看短,因為科技趨勢都是一整波的,一定要挑到好標的好抱緊抱滿,才能跟著浪潮往上奔騰。  
      
    2.#先參與其中:  
      
    很多人覺得科技股貴,所以不敢進場,副總建議,可以先少少買,起碼參與其中,了解結構與成長動能,去確認是長期不改變的大趨勢,等到跌時,再大力加碼。簡單來說,就是 #分批佈局。  
      
    3.#交給專業:  
      
    若工作忙碌者,建議考慮投資安全性較高且能夠省去自己研究、操作的基金,畢竟投資還是要投自己懂得,如果沒時間做功課,還是交給專業的來吧。挑基金的準則,除了看主題,也可以從排名來挑選。  
      
    🎙更多內容歡迎收聽本集節目➤
    https://user72908.psee.io/3crsc9 
      
    **以上為個人研究,非任何形式之投資建議,投資前請獨立思考、審慎評估。  
      
    ✨若想查詢更多基金相關資料,歡迎參考復華投信官網:http://bit.ly/3q1Bhw0   
    復華金管家:投資人生一定要加的朋友  
      
    --
    🎧 楚文的廣播Podcast節目|#科技領航家
    ✨ 聚焦科技趨勢話題 科技人懂理財 科技人職場衝
    IC 之音 FM97.5
    首播 每周二18:30-19:00、重播 每周三 08:15-08:45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