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23(二)
平成狸合戰|高畑勳
平成狸合戦ぽんぽこ (1994)
⠀
🏮#我們的吉卜力:奇幻系片單#4🏮
⠀
「如果失去了童心的話,那狸貓就不是狸貓了。」
⠀
第一次看《平成狸合戰》的時候覺得這是一部有點沉悶的環保電影,但這次重看過後覺得這部電影並不只是在描述狸貓與人類之間的戰爭,更...
2018.10.23(二)
平成狸合戰|高畑勳
平成狸合戦ぽんぽこ (1994)
⠀
🏮#我們的吉卜力:奇幻系片單#4🏮
⠀
「如果失去了童心的話,那狸貓就不是狸貓了。」
⠀
第一次看《平成狸合戰》的時候覺得這是一部有點沉悶的環保電影,但這次重看過後覺得這部電影並不只是在描述狸貓與人類之間的戰爭,更包含著狸貓面對即將被人類同化的危機時所產生的自我認同。
⠀
《平成狸合戰》是一部帶有濃厚日本神話色彩的作品,所以如果對日本文化沒那麼熟悉的話可能會比較難理解一點點。其實如果有去過日本旅行,應該很常可以在餐廳或商店的門口看到狸貓的雕像。那是因為日本人相信狸貓的蛋蛋具有神奇的力量,可以讓生意興隆,所以片中才會不斷出現狸貓蛋蛋的神奇力量,還有包括狸貓使用樹葉來變身等都是來自於日本的神話。
⠀
這部電影的構思是啟發自江戶時期的神話「阿波狸合戰」,因為時代背景變成了現代,所以片名改成了日本現在的年號「平成」。原本在古代是狸貓之間的戰爭,但來到現代卻變成了狸貓與人類的戰爭。
⠀
雖然是具有濃厚神話色彩的故事,但畢竟是非常寫實的議題,所以高畑勳其實希望這部電影能夠呈現出一種「紀錄片」的感覺,所以全片都由旁白擔任說書人這樣的職位,還有正吉最後對著鏡頭向人類喊話的畫面也讓整部電影反而好像變成了某種新聞報導。
⠀
其實故事真的很簡單,狸貓們只是想要拿回自己的棲息地,阻止新市鎮的開發而已。但是單純的狸貓們沒有想過人類如此險惡,或者說人類其實根本沒把它們放在眼裡。他們造成的恐慌過不久就被藝人的醜聞掩蓋、他們以為可以激起人類敬仰鬼神的心,但實際上被操控的反而是這群被麥當勞漢堡魅惑的狸貓們。
⠀
故事到了後面狸貓們也越來越分裂,正吉一派想要採溫和戰術,但權太卻是激進派的。狸貓不斷戰敗,看到越來越多的高樓大廈,他們哭喊著「明明有幻術的是狸貓!為什麼人類可以做到!」在這場人類與狸貓的戰爭中,一夕之間的山河變成了高樓,狸貓發現真正擁有不會消失的幻術的其實是人類。
⠀
狸貓們用著自己最後的自尊,聯合激起了巨大的幻術把山河變回來了。人類看到已經逝去的祖母,狸貓們看見小時候的自己,那個時候人類跟狸貓擁有共同的集體記憶,但是這終究是一場會消失的幻術,不會消失的是這個地方已經成為新市鎮的事實。為了活下去,狸貓不得不選擇要作為人類繼續活著,或是繼續當狸貓苟延殘喘地活著。
⠀
變成人類生活的正吉瞭解了人類生活的壓力之後,說了「像這種生活,也只有人類忍受得了」這句話。最終他脫去人類的外衣,變回了狸貓一起參加狸貓的慶典,氣氛看起來很歡樂,但其實沒有人知道下一秒這些狸貓的命運會是如何。不過即使過得很苦,來世也還是要做一隻快樂的狸貓!我想正吉的心中一定是這麼想的吧。
⠀
#平成狸合戰 #高畑勳 #電影 #心得 #觀後感
#吉卜力 #動畫 #平成狸合戦ぽんぽこ #ジブリ
#ghibli #animation #isaotakahata #movie
#PomPoko #野々村真 #石田ゆり子
平成狸合戰蛋蛋 在 重點就在括號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人生第一次看吉卜力動畫,是小時候在家裡櫃子的最上方,看到《龍貓》的錄影帶。
那當然是盜版的(那時台灣的版權意識沒有現在這麼高),而我從來沒有問過那錄影帶是怎麼來的。不像是花錢買來的,比較像是父親不知從何處撿來的玩意,帶回家就擺著,直到好幾年前,錄影帶機以及紅色跑車模樣的倒帶機,從櫃子一起被清掉的時候,我還是沒有開口問。
小時候放暑假,與姐姐們待在家無所事事,忘了是誰發現的,偶然打開玻璃櫃發現《龍貓》的錄影帶,我們都很好奇,就讓封面是一隻灰色似熊似貓的動物吹陶笛的錄影帶,任憑錄影帶機吞下去。輕快的琴聲響起,就是那首〈さんぽ〉;綁著雙馬尾的小梅搖搖晃晃地走路,就是那個可愛字體的片名「となりのトトロ」。
但明明片名叫トトロ,可牠的出鏡率卻沒有很高(貓巴士的鏡頭都比牠多),電影沒解釋牠的陶笛怎麼來的,踩在上面就會飛的陀螺怎麼來的,但不解釋也完全沒關係(事實上這部動畫最美的部份在於它的不解釋),小時候就是莫名被這部動畫的小細節打動:
小梅跟姐姐五月吵架後,抱著玉米大哭「姐姐是大笨蛋!」(長大後才知道小梅居然不是小女孩配音的),而看似堅強的五月姐姐,也在奶奶面前大哭;小梅失蹤,五月急急忙忙在黃昏之間找尋她的蹤影,半路攔下騎機車的情侶,五月焦急的表情與後照鏡裡女性冷靜表情做了對比;五月搭上貓巴士,飛奔中聽到奶奶大喊「梅醬~」(我現在還會模仿)──從喜劇,到差一點就變成悲劇的喜劇,而片尾畫面是最美的喜劇結尾:媽媽終於出院了!
人生第一次吉卜力、應該也是人生的第一部動畫,是的,是盜版,就在那小小的電視螢幕裡,但非常喜歡。
當然,從小就在都市長大的我,我家巷子後頭沒有像五月她們家有座這麼高的樹山(所以有一陣子幻想過龍貓就在從家裡看得到的觀音山),也沒有什麼摘玉米給媽媽的農田,但《龍貓》就是有一種純粹,沒有什麼特別華麗的劇情,用文藝的講法是引人入勝,非常好懂,單純讓觀眾(特別是小孩)跟著五月跟小梅,感受到高興跟難過,一切簡簡單單,是宮崎駿的本事(即便長大後查資料才知道這部動畫的起因,是吉卜力幕後黑手鈴木敏夫要弄一個與《螢火蟲之幕》同時上映的雙動畫企劃)。
上面這段形容《龍貓》的詞彙,純粹啦,不華麗啦,引人入勝啦,這些都是十幾年後去亞藝租片,偶然看到《龍貓》DVD便心生「好像可以再來回顧一下」這樣的念頭,認真重看後才生出來的心得──而在這期間,我也已經在各種地方看過吉卜力的其他作品,在迪士尼頻道播過的《神隱少女》,當時還會在電影台播的《魔法少女》《平成貍合戰》《螢火蟲之墓》及《霍爾的移動城堡》(那時還會切到原音聽木村拓哉的配音),與《龍貓》一起租來看的《風之谷》,還有我們這個世代唯一有機會進電影院看的《崖上的波妞》《風起》及我最喜歡的高畑勲作品《輝耀姬物語》。
我們都很熟悉吉卜力工作室的動畫,但它像是一塊總是拼不完的拼圖,明知它的全貌,但就是東缺一塊西缺一塊的。直到現在寫了幾部吉卜力動畫的心得,我也仍然沒有補完整個吉卜力工作室的電影,但有時會想,如果小時候沒有盜版《龍貓》的錄影帶這個類比世界的起點,可能就沒有開始進入日本作品世界的這個契機(相信很多人從是從日本動畫->日劇&日影)。
不過,數位世代的我們,已經無需盜版錄影帶,無需跑車倒帶機,無需亞藝影音(真是令人懷念的店名),只要透過電腦手機上的網路世界,就能新進、或是再一次,進到那個美好的龍貓森林。
--
目前吉卜力全系列:宮崎駿的《風之谷》、《龍貓》、《魔女宅急便》、《魔法公主》、高畑勲的《平成狸合戰》、《兒時的點點滴滴》、《輝耀姬物語》等等21部作品都能在CATCHPLAY上面看到。
吉卜力工作室全系列:https://bit.ly/3ndaAnf
#吉卜力全系列就在CATCHPLAYPLUS
平成狸合戰蛋蛋 在 無影無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3年,美國作家喬恩.尼格羅尼(Jon Negroni)提出了轟動一時的「皮克斯宇宙理論」。他聲稱皮克斯的所有電影不僅都是在同一條時間線之中發生,連故事其實都有連結,甚至找到了煞有其事的線索,指稱《怪獸電力公司 Monsters, Inc.》(2001)中的女孩阿布就是《勇敢傳說 Brave》(2012)中的女巫。
.
幾年後,也有不少歐美網友仔細研究了吉卜力電影,試圖也找到一些關聯,而且還真的有類似的發現!
.
例如《龍貓》(1988)之中的煤炭精靈也在《神隱少女》(2001)出現。還有人說《龍貓》中老奶奶在池塘裡撿拾到的鞋子,實際上是千尋所有。也有人發現《天空之城》(1986)的飛行家巴魯曾以兒童之姿出現在《霍爾的移動城堡》(2004)之中。更勁爆的一個解讀,是說《魔女宅急便》(1989)中的麵包店索娜夫婦,根本就是《崖上的波妞》(2008)中的主人翁宗介與波妞!
.
後來隨著大家東拼西湊,也逐漸形成了所謂的「吉卜力宇宙理論」(雖然仍然是以宮崎駿作品為主)。不過目前這個理論的說法,可說是百家爭鳴,其實難有一個所有人都認同的版本。
.
眾人的共識皆認為吉卜力世界時間序的第一部作品是《魔法公主》(1997),背景在14至16世紀(日本室町時代)期間,人類為了爭奪資源,大量砍伐樹木,觸怒了山神。眼看人類對自然界的破壞,許多精靈漸漸喪失了依存的空間,有些選擇潛藏在更深處的世界存活,我們可以在《龍貓》看見他們的身影。也有些則選擇將自己的形體轉化成人類的形貌,似乎也能與描述狸貓變成人形在城市生活的《平成狸合戰》(1994)呼應。
.
另一個說法則指出,《崖上的波妞》(2008)中的大洪水雖然對劇中的小島沒有造成太嚴重的影響,但其破壞力可能遠超大家想像,文明發展嚴重倒退,而魔法也在這個條件底下重新現跡。有一派人以此強烈主張,主人翁宗介與波妞長大之後成了麵包店老闆,在《魔女宅急便》客串。而《霍爾的移動城堡》、《天空之城》和《風之谷》(1984)等片則發生在這個時間序之後。
.
目前針對吉卜力宇宙理論的討論,主要都在對動物與人以及魔法界的關係爭論不休,有人甚至指稱《紅豬》(1992)的波魯克・羅素之所以變成豬,是遭到了《神隱少女》的湯婆婆下的毒手(把人變成豬似乎是她的一貫作風)。而湯婆婆之所以會有奴役他人靈體、將人變成動物的能力,可能是與《霍爾的移動城堡》(2004)中的魔鬼交易而來。
.
如果看到這裡都覺得牽強,倒是可以參考另一套相對之下更值得信服的說法。那就是吉卜力大多數的魔法故事,或許都出自《心之谷》(1995)中的女主角月島雫之手。顯然她在劇中描繪的貓男爵故事,最後被拍成了《貓的報恩》(2002)。但片中也潛藏了一些其他吉卜力電影的彩蛋畫面,包括《龍貓》、《紅豬》和《魔女宅急便》的相關字眼與圖像,似乎在暗示它們可能成為了月島雫之後的創作靈感?
.
究竟是胡扯一通?還是煞有其事?又有沒有更多資訊佐證這套理論呢?各位怎麼看?
.
如果想要認真鑽研這一題,可以參考 CATCHPLAY+ 。
目前吉卜力全系列《天空之城》、《龍貓》、《魔女宅急便》、《紅豬》、《平成狸合戰》、《心之谷》、《神隱少女》、《貓的報恩》、《霍爾的移動城堡》、《崖上的波妞》等 21 部經典一次上架
點我直接看吉卜力全系列
https://bit.ly/3ndaAnf
#吉卜力全系列就在CATCHPLAYPLUS
平成狸合戰蛋蛋 在 香功堂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笑著笑著然後就哭了
.
「把山還給我,把故鄉還給我,把原野還給我!」
.
為阻止人類濫墾山林破壞野生動物棲息地的市鎮開發計畫,狸子們學習古老變身術,要向人類開戰......
.
高畑勳導演的《平成狸合戰》(台灣之前的譯名是《歡喜碰碰貍》)好好看喔,原以為《平成狸合戰》就是狸子與人類爭地的環保故事,但它講得更多更深刻,它講傳統精神與文化的遺失、講人類過度開發對自然造成的傷害、講人口爆炸與糧食短缺問題、講原住民的悲歌,狸子們的土地不但被剝奪,而且為了適應時代,一部分狸子成了邊緣族群、一部分狸子利用變身術,隱身人類社會,被迫拋棄真正的自己...
.
《平成狸合戰》前半場超瘋狂,各式各樣的變身術,融合鄉野傳說、浮世繪鬼怪,打造出絲毫不遜於《盜夢偵探》的視覺奇觀,尤其是中段的「妖怪大作戰」,畫面瑰麗又童心( 而且有很多「彩蛋」!!),看得我超開心。厲害的是,《平成狸合戰》尾聲的最終幻術,又瞬間擊潰我的淚腺,太悲壯太動人太無奈 (讓人想起《末代武士》也想起台灣石虎的遭遇...)!
.
此外,《平成狸合戰》的畫風可愛中帶有點成人氣息,片中雄性狸子的蛋蛋(睪丸)都有畫出來,而且他們變身術的其中一招,是把蛋蛋變成一張很大的毯子(對,沒有看錯,是蛋蛋!),做成陷阱或當成武器使用(取自狸貓睪丸越大越能招財的典故)。這讓我想起不久前讀到的新聞,關於 Disney+ 為了讓湯姆漢克主演的《美人魚》更適合闔家觀賞,利用電腦動畫增加美人魚的髮量,遮住裸泳的美人魚屁股......
延伸閱讀:https://reurl.cc/GVelM3
.
萬分感激吉卜力工作室的作品登上 Netflix,最近或重溫或補看高畑勳導演的作品,內心除了讚嘆還是讚嘆,他的作品或許會有一點點地說教,但導演總能在笑鬧之餘,深入挖掘議題的厚度,提出令人信服的論述,並讓人感受到情感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