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平地造林補助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平地造林補助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平地造林補助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平地造林補助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平地造林是「現在進行式」 謝英士、鄭佾展/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副秘書長(台北市)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七日表示,未來平地造林區域,除非地力條件不佳才會同意評估發展太陽光電,其他會保留林相或恢復農業使用。 陳主委上述發言,如果不是被誤導,就是有意誤導民眾。平地造林政策是「現在進行式」,從民國九十...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70的網紅蕭美琴立委辦公室,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早期因應台灣加入WTO,對於農業產業結構面多有調整。其中,為提升農地利用降低休廢耕面積,增加平原地區森林綠地,於91年至102年間推出平地造林政策,以造林獎勵金的方式鼓勵全民造林。 而今,平地造林林相均已完整,政策目的業已達成,但因造林樹種及相關法規的限制,使得造林地無法提升附加價值,未能有效創造農...

  • 平地造林補助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7-09 14:00:53
    有 17 人按讚

    平地造林是「現在進行式」
    謝英士、鄭佾展/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副秘書長(台北市)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七日表示,未來平地造林區域,除非地力條件不佳才會同意評估發展太陽光電,其他會保留林相或恢復農業使用。

    陳主委上述發言,如果不是被誤導,就是有意誤導民眾。平地造林政策是「現在進行式」,從民國九十一年起推動至一○一年底停止受理新植申請,補助為期廿年,至遲於民國一二一年底才會畫下句點。

    依補助法源「平地造林直接給付及種苗配撥實施要點」:國營事業機構依平地造林申請造林費用,應向主管機關提出…,依主管機關核定之計畫書辦理;經主管機關認定有第十三點第一項各款情形之一者(如荒廢造林、檢測不合格等),…停止補助造林費用。

    換言之,平地造林政策還沒有成為歷史,有法規、有權責、有主管機關核定計畫書,有對應之計畫目標與效益,更有命造林人返還已領取之造林費用之權責。

    平地造林政策始於民國八十九年第一次政黨輪替,為前總統陳水扁「建設台灣成為綠色矽島」訴求,後為因應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對農產衝擊,同時降低台糖「離蔗」人事負擔,經建會居中協調,以補助做為對價,要求台糖投入林業,協助達成國內林木自給率目標。

    林農一家,農地林用本就是合理使用,平地造林政策是當初政府協助台糖與台灣林業轉型,朝向密集經濟林業生產的一環,如今快廿年過去,居然被簡化為「台糖響應政府政策,平地造林期滿任憑處置」。林務局長林華慶於植樹節當天講出:「台糖是國營事業,知道什麼是企業的社會責任…林務局尊重台糖的處置。」這種不負責任的話,完全忘記一○五年上任時喊出「國產材元年」,厚植台灣林業資本、提高林木自給率的雄心,置當年政策目標以及鉅額公帑於不顧,已屬嚴重失職。

    最早一批平地造林補助至一一一年才屆滿,在這之前,只要變更現況就是違約,應返還已領取之造林費用。因此,所有加入平地造林補助政策的台糖土地,在合約屆滿之前是不能挪為他用的,否則可能有瀆職問題,應加追究。

    期盼農委會好好面對現階段平地造林的執行問題,好好檢視、督導、責成台糖善盡造林之責,給國人交代,台糖是怎麼執行造林?是不是有浪費公帑之嫌?農委會、林務局絕不是散財童子,也絕對不能慷納稅人之慨。

  • 平地造林補助 在 陳文彬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5-12-31 15:13:45
    有 1,529 人按讚


    【王惠美只騙選票不做事,陳文彬腳踏實地負責任】

    做一個負責任的立法委員。同樣面對受汙染農地問題,我們很「巧合」的跟王惠美委員都在今天說明了立場。

    我要向王惠美委員提出兩個回應:

    一、今天是選前16天,王惠美自稱和美媳婦,為什麼到現在才開說明會?

    二、汙染農地轉作工業區與住宅區是光天化日的「騙農民」,因為,土壤污染沒有處理好,地目根本不可能變更。

    我們的態度是「積極面對,永續共生」,反觀,王惠美委員是「公然說謊,唬弄農民」!

    農地污染的整治與活化,攸關當地農民的權益,更是長期性的計畫。王惠美委員四年來,毫無作為,直到今天,才跟可憐的中央官員一搭一唱,完全是「選舉操作」!

    對此問題,我們今天腳踏在受汙染農地現場,共同提出四個負責任的主張:

    一、農地要農用,農民要保障
    二、透過土汙基金的補助,提高平地造林獎勵
    三、降低平地造林補助限制,增加農民積極管理動機
    四、中央部會專人專責,推動和美農業轉型

  • 平地造林補助 在 簡東明(Uliw.Qaljupayar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2-06-06 14:22:56
    有 2 人按讚

    【Ali Nakaisulan/巴浩】

    為了兼顧國土保育以及扶助原住民經濟事業,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審查由原住民籍立委簡東明等8名朝野立委提案、39名朝野立委連署的「原住民保留地禁伐補償及造林回饋條例草案­」,邀請農委會主委陳保基備質詢。

    有立委說,每年平地造林回饋補助金額,竟還多於山地造林補助金額,山地造林政策長期不受重視。

    根據農委會林務局研擬的造林計畫,其中獎勵輔導山坡地造林規定,私有林地的所有人、山坡地保留區、農牧用地及原住民保留地內林業用地,及非都市計畫區農牧用地,都可提供申­請。

    平地造林直接給付及種苗配撥實施要點,主要是擴增非屬河川行水區的農牧用地造林,包括一般農業區、兩期作均符合休耕條件的農地、縣市政府規劃的特定農業區造林專區土地,以­及經環保機關改善完成的重金屬汙染農地,或經濟部公告的嚴重下陷地區。

    山坡地的造林獎勵金是20年每公頃60萬元,跟平地造林獎勵金是一樣的。前六年每公頃發給新植撫育費新台幣三十二萬元,第一年新台幣十二萬元,第二年至第六年,每年新台幣­四萬元;第七年起至第二十年止,每年每公頃發給造林管理費新台幣二萬元補助的造林獎勵金完全一樣。

    不過比較有爭議的一點就是,在「其他給付」的部份。山地造林是沒有任何補助,不過平地造林補助就有20年每公頃180萬元。前六年每公頃發給新植撫育費新台幣三十二萬元,­第一年每公頃9萬,第二年至第六年每公頃9萬,第七年至第二十年每公頃9萬。這就是所謂的補助休耕,在平地有另外種稻田補助,平地造林補助共有240萬元。

    這讓在場的立委認為不公平,明明山坡保育比較不容易,但是補助獎勵金卻比平地獎勵金還要少,並且原住民族人配合政府的政策,但是怎麼看一點回饋都沒有。

    行政院農委會及原民會說,目前就是財源問題要再議。不過農委會及原民會說,願意朝這方向努力。

    經濟委員會朝野立委都同意「原住民保留地禁伐補償及造林回饋條例草案」立法方向,但認為補助金額及範圍有待進一步討論,決議初審通過,但送交院會前要經過朝野黨團協商。

  • 平地造林補助 在 蕭美琴立委辦公室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6-12-29 18:03:39

    早期因應台灣加入WTO,對於農業產業結構面多有調整。其中,為提升農地利用降低休廢耕面積,增加平原地區森林綠地,於91年至102年間推出平地造林政策,以造林獎勵金的方式鼓勵全民造林。
    而今,平地造林林相均已完整,政策目的業已達成,但因造林樹種及相關法規的限制,使得造林地無法提升附加價值,未能有效創造農村產業升級等問題也相繼浮現。為此,立委蕭美琴今日(3)於經濟委員會中質詢農委會主委曹啟鴻,要求以提升農村產業發展之原則活化造林地,有限度開放平地造林地使用範圍。
    平地造林早期因政策考量,開放造林的經濟樹種為烏心石、臺灣肖楠、樟樹、楓香、杜英、台灣櫸等,獎勵造林二十年期滿,目前均已林蔭蒼鬱。但林下空間卻因「平地造林直接給付及種苗配撥實施要點」規定,不得有規定樹種外的栽植及其他設施或農、雜作物。
    蕭美琴表示,適合於林下從事的農業經濟類型多元,例如家禽畜牧養殖、林間蔬菜間作或者蕈菇類經濟作物等,均非常適合林蔭之下進行。就花蓮而言,特產山蘇即是一種非常適合於林下養殖的經濟作物,因此,礙於法規限制,未能有效作其他農業使用,對土地利用上十分可惜。
    此外,林蔭景觀宜人舒適,對於整體農村產業升級也有相當助益。以花蓮瑞穗鄉富興村為例,村莊內因廣大鳳梨田成名,初級農產及加工均有穩定規模,農業發展蓬勃,村內民眾也引以為榮。而今,在農委會水保局的輔導下,造林人願釋出造林地,由水保局農村再生計畫補助設置電動軌道車,使來往遊客得以低碳漫遊方式徜徉在林蔭間,飽覽農村鳳梨田景觀,對於農村產業加值有極大幫助。
    因此,蕭美琴要求農委會考量林下的特有經濟模式,在不違反造林原則之下,適度開放林下空間使用,不但增加造林人經濟收入,農村內的造林地更可帶動休閒遊憩,提升農村產業升級。農委會主委曹啟鴻亦立即回應,將責成林務局重新檢討造林地之使用,以期能將土地達到最有效益利用。

  • 平地造林補助 在 高金素梅 吉娃斯 阿麗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2-06-04 14:16:44

    (2012.6.4)

    山地造林與平地造林,對於國土保安和水源涵養、水土保持何者為重?

    平地造林每年補助110億,然而,山地造林呢?
    原住民保留地中,有17萬多公頃是林地。扣除公有林地,私有林地約4萬公頃。
    若每年每公頃補助8萬元,一年約需30幾億元。

    財源可以從比如就業安定基金60億、水資源就業基金70億、原民會綜合發展基金84億、環境保護基金50億、農業特別基金250億等等,政府各項基金中挪出一部分。

    政府每年花30幾億山地造林,給台灣好的空氣、好的山林,以及支持原住民族的永續經營,為什麼不這麼做呢!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