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平光黑油漆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平光黑油漆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平光黑油漆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平光黑油漆產品中有12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2/6帶著大家訂的外套和鞋子去「以琳少年學園」,我深深的覺得那是一個被遺忘的世界。在台北市的一個安置機構,環境實在太克難了。 深沉崩壞的黑色天花板、剝落發霉的油漆和壁紙、破爛補丁的地板...很難相信牧師和師母還有其他在裡面上課的老師、學生要如何每天在這樣的環境中生活。 長期在學校裡,看到很多中輟...

 同時也有1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4萬的網紅阿卡貝拉CACA&BELL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次特別感謝朋友介紹的 「為昕室內設計 IG : weishin.design , 我們家很多需要丈量跟規劃的空間,都請他們幫忙還有給了專業的建議!像我們一樣只軟裝不硬裝,也可以找他們唷!成品超美超滿意!設計總監:林為勗」 https://instagram.com/weishin.design?...

平光黑油漆 在 夫夫之道Fufuknows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4-24 21:52:56

#文末有紀錄片資訊         一張照片,開啟一年的紀錄片拍攝,這是因緣。  記得是前年的七月,和公視紀實的謝欣志、陳芝安兩位導演見面。      和他們分享夫夫之道做過的事和未來努力的方向,話語間,我們開啟這張兩人剛交往時,一起陪同家人參加短期出家的照片,也回...

平光黑油漆 在 Fang-Wei Lin 林部長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8-19 00:34:47

大家都喜歡老房子嗎? 近幾年大家開始注意到老房子可以不用被拆除, 重新好好裝修之後她還是能夠保持美麗的容貌及文化價值, 你家也是這樣嗎? 在德國很多人都很喜歡 Altbau, 老房子, 大部分都是外觀以及結構保持原本的老房面貌, 內觀除了樓梯之外, 房間都是重新裝修過的。窗戶有更新, 格局可能有更...

  • 平光黑油漆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19 07:03:14
    有 16,080 人按讚

    2/6帶著大家訂的外套和鞋子去「以琳少年學園」,我深深的覺得那是一個被遺忘的世界。在台北市的一個安置機構,環境實在太克難了。

    深沉崩壞的黑色天花板、剝落發霉的油漆和壁紙、破爛補丁的地板...很難相信牧師和師母還有其他在裡面上課的老師、學生要如何每天在這樣的環境中生活。

    長期在學校裡,看到很多中輟生的叛逆和厭世,我想著,中輟生被安置在這個環境,真的能有什麼幫助嗎?

    但是看到從外面進到以琳的孩子卻有如回到家一般,這些沒辦法跟父母和學校老師好好相處的孩子,跟牧師和師母親切的聊著,有些孩子坐在破舊的沙發上,彈奏著吉他唱著歌...那真是非常對比的畫面。以琳沒有很好的環境,卻有滿滿的愛和關懷。接觸幾次後發現,給孩子更多的是安全感和接納。

    那時好希望讓這些老師和孩子們可以有好的環境,能夠有溫暖舒適的家。我請設計師朋友跟我一起去看現場,他一邊走一邊搖頭:「這是很大的工程呀!!」我沒有被嚇壞,告訴設計師我希望用4萬元幫忙以琳換客廳的地板,文章PO出來後大家捐了200萬元。

    那陣子走以琳像是走家裡廚房一樣,花了2個星期跟著各個廠商現場丈量估價,設計師朋友幫忙找的油漆老闆只收了工錢,替牆面所有坑洞補平,刷白後替每個空間漆上一面漂亮的色彩;輕鋼架的老闆只算了板材,卻把所有崩塌斷裂的骨架都換掉了;地板也全部換成了很有質感的木紋塑膠磁磚。

    3/19全部的工作完成,才一個月,一個起心動念,我們給了以琳的孩子一個新的環境。那時唯一沒有改善的是牧師和所有老師的辦公室,牧師說因為那時剛開學,有很多工作要處理,老師的辦公室一動,他們就無法工作了,等工作比較輕的時候再來處理。

    我很感動,在那樣的環境裡工作,這群老師沒有把自己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心心念念,考量的都是孩子。但是也覺得要再鼓起勇氣把辦公室大搬動整修,應該是不可能了。

    最近以琳的老師傳了照片給我,告訴我他們趁著暑假孩子還沒回到機構,把進入以琳的樓梯和辦公室的地板全部都更新了。老師說,在以琳工作六年,不斷補了再補自己桌子底下的地板,現在終於有可以滑動的辦公椅了。

    有時在挫敗的時候就會想一想我們曾經一起幫助過的孩子,想想自己的初衷。能夠有集結大家去幫助孩子的力量,我為自己驕傲。

    昨天在新聞底下有很多人說我在學校的工作不合格,不願意遵守規定就該應該辭掉工作。有這麼大的粉絲頁,我辭去工作後光是接業配,收入應該是現在的好幾倍,也不用為了理念衝撞制度。

    沽名釣譽、自我感覺良好、自稱為神、乙等的爛老師….這些冠在我身上的批評我都接受。但是我很想取得平衡,我喜愛在教室裡陪伴孩子,找出孩子的需要,想辦法去解決,我也想用自己的力量,幫助這些被遺忘的機構和孩子。

    期許自己能有更多的智慧,可以把自己處理好,不用你們大家擔心。

  • 平光黑油漆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17 06:20:25
    有 242 人按讚

    前一篇文有提到過我我們把賣屋的成本預算都投入到了花園,我們有個非常大的花園。因為是邊間又是邊坡的房子,所以前屋主種了許多植物來遮擋隱私,讓住在裡面的我們彷彿被森林包圍的感覺,隨著四季轉換從窗外看去綠叢點綴著紫白桃紅橘等各種顏色的花卉在其中,心情每天都很好。但整理的時候,心情就不是太好了,因為植物真的很多。所以我們找了專業的園藝師來幫我們重新整理和規劃,我們希望在保留原始景觀的情況下,讓植物看起來不要這麼密集,當然還有之前提到的把菜園變草坪的費用。這是一筆不小的開銷,我們找了很多園藝師來估價,最後找到了一個價格合理,和我們的想法也符合的園藝師來合作。

    施工的過程中,當然邊做我們會有一些新的想法,每個想法都是加錢的想法,雖然追加後的預算,仍在我們的控制範圍內,但發生了一個插曲,讓我們差點付不出工程款。

    科學家有一筆發明獎金,早在半年多前就通知有這筆錢,但他就是那種順其自然的人,完全沒去追這筆錢何時撥款,一直到我我們決定賣房子之前負責人寫信問科學家:「這筆錢你打算放到退休金帳戶還是到薪水帳戶?」科學家當然要求放到薪水帳戶,此時正是需要花錢的時刻,我們感恩這筆錢像是及時雨,剛好可以拿來整理花園,所以我們就放心的追加預算,想把花園工程做好。

    誰知等了又等,這筆錢一直遲遲不下來,科學家打電話去問,又老是找不到人,終於找到人,對方說因為科學家沒有完成填寫請款表格,所以沒有撥款。這事說到就來氣,我們從來沒有領過什麼獎金,怎麼會知道要填表格,而你寫信來通知,也不會一併告知申請流程,只問我們要放款在那個帳戶?就讓我們一直苦等。

    科學家在當天就馬上處理請款表格,然後跟對方確認完成請款手續,負責人說下周就會入帳。
    於是我們就放心讓人開工了,結果到了下周,錢沒有進來,因為某些原因,說還要再等一週。
    我們付了一半工程款,工人已經開始工作,如果下周在沒進款,真的要開天窗。科學家開始盯這筆錢,常常在半夜12 點起床確認手機,是否有款項入帳,壓力之大可想而知。誰知到了最後時間還是沒看到這筆錢,眼看兩天後就要驗收付尾款,他心急如焚的打電話去找負責人,誰知道這個小姐他去度假了~~度假~~度假去了。 「職務代理人」其實是「植物代理人」,因為他無法處理放款事項,科學家把事情告知這株「植物」,如果因此毀約,他會要求負責人賠償我們所有的損失,因為他都有書信證明。我老公十年來第一次態度強硬的處理事情,這次真的被逼急了,於是「植物代理人」只好把原負責人的上司的私人手機號碼給了科學家,科學家找到了上司,上司也知道事情的嚴重性,馬上積極處理,隔天一早錢就入帳,我們終於如期付清了工程款。

    本以為這樣就可以準備賣屋了,花園弄好的那個星期六上午,我帶著輕鬆的心情說要去買點菜和肉,好好的煮一頓大餐,慰勞辛苦的我和他。以往他都會說全家一起去採購,這次卻說他要在家裡處理一點事情,我太放鬆,沒有察覺到異樣(老公跟小孩一樣,說要自己忙點事想支開你的時候,你全身汗毛都要豎起來警戒,是我疏忽了),就獨自出門了。他還交代我慢慢來,可以喝個咖啡放鬆一下,最近監工太辛苦了,我整個人充滿幸福感的出門了,還真的找家咖啡店慢慢啜飲咖啡,只差沒去按摩。

    不過九十分鐘的時間,我一進門回到家,手上的菜摔到地上,看到眼前的景象真的差點暈倒,「我老公補漆補成了101忠狗牆」,從我嘴裡罵出我唯一會講的髒話,用獅吼功奮力地吼出「靠!!你到底做了什麼?」整面牆像是長滿了雀斑,我知道他想補漆,可我一直告訴他先補角落不顯眼的地方,如果效果不錯,再整面補,如果色差很明顯,就什麼都不要做,結果,什麼不該做的他都做了,我當下真的好想哭。真的是一波剛平,一波又起。我氣到都不想跟他說話,原來支開我,就是擔心我會阻止他,而我沒有留下來阻止他,果然就發生了不可挽回的錯誤。因為這面牆,讓我家看起來好像廢墟,那種想哭卻掉不出淚的感受~~原來不是盡頭...

    我望著那面牆發呆,他問「午餐吃甚麼?」

    我沒好氣的說:「自己煮泡麵吃。」

    想了很久很久(大概15分鐘)我說:「也許這是天意,我們重新粉刷這面牆吧。」

    闖禍的那個人,也點頭同意了。

    週日,我們去向朋友請教了如何粉刷,要買什麼漆,也借了一些工具,然後想到了美女業務員的建議,去Bunnings買了亮色的漆,把原牆面的顏色換了。當天晚上,我們就直接開工,連孩子們也加入粉刷的行列,把整面牆先漆上兩層白漆,掩蓋原色,等著隔天再上色漆。
    清晨三點半,我發現枕邊人不在,起身看到這個始作庸者竟然已經起床開始工作,我太睏了,沒管他就繼續睡了。隔天早上起床,他已經完成了大部份的牆面,只剩修邊。看他如此辛苦,我也就不再責備。

    重新粉刷後,房子整個煥然一新,科學家刷出興趣,竟然說要把女兒房間的牆面也換成亮色,我當時不知道油漆的價格,反正牆面不大,也就沒有反對。這個期間,科學家就是來回的Bunnings跑了好幾趟,都說是缺什麼,就跑去買,然後告訴我,他要把房子換外觀換上新的鐵灰黑色,聽說那是現在最流行的顏色,會讓房子看起來很氣派。然後他把圍牆的漆和房子外圍的白漆也全部買回來後才告訴我,他買了好多好多的漆回來,並且請了一周的假,準備在家粉刷整個房子,最讓我傻眼的是,他還告訴我今後要省一點,因為他買完這些漆和工具,我們的戶頭只剩$200澳幣。原來這才是欲哭無淚的盡頭,一家四口,200澳幣~~

    說真的,當下想離婚的心都有了。

    他知道若跟我商量,我一定會反對,但他說他愛上粉刷後的成就感,還說退休後要來發展粉刷事業。不管他說什麼,我都聽不進去,就覺得他是個神經病。我只想著兩百元怎麼度過兩週到下次薪水進來,更何況信用卡也刷了不少,我慶幸我週六有去採購,冰箱的存糧夠撐一陣,還想著用麵粉做麵包,做餅,包子饅頭和麵條來度過這個經濟寒冬。我跟他商量停掉孩子的打鼓課,他說孩子們的才藝課一個都不能停,那是他們喜歡的事,他開始把車庫的露營器材和一些工具拍照,在網上拍賣,為了能夠換現金,他都賣得非常便宜,這又讓我不開心了,就已經缺錢,還把價格壓到不可思議的低,我說你乾脆捐掉算了,他說他只要能籌出小孩的打鼓和小提琴費用就夠了。所以他上班時,有約人來看東西,如果沒談好價格的,對方問我多少錢,我看到科學家給我的list上面寫$5,我就會賣$10 ,他說$15的,我賣$30,對方還會跟我說謝謝,真便宜,由此可知我老公真的好好做研究就好,不適合做生意。

    晚上,我們一家四口開會,我們告訴孩子們家裡的經濟情況,最近會取消每週一次的Pizza day,外食也會減少,我沒有在孩子們面前責備老杯,而是告訴孩子們要理解爸爸很辛苦,為了把房子弄得更漂亮,賣得好價錢(其實我心裡罵到無力),兩個孩子謝謝老爸,還紛紛慷慨解囊,把幾百元的零用錢全部掏出來,要爸爸盡量買油漆,把家裡弄好。(挖勒,也是不用這樣鼓勵老杯),我拿出我的台灣信用卡,告訴老公我自己有一點存款,不用擔心菜錢,刷我這張卡,台灣有家人可以幫忙轉帳我的存款繳費。雖然老公這次這樣冒險,但總是為了這個家,我罵個幾句,最後還是要一起面對和解決。找孩子們一起商量,是因為不想讓他們覺得生活一切就是這麼安逸,這個賣房子的過程,他們都需要參與,讓他們知道經濟的困境,讓他們學習一起想辦法,一起付出心力,一起面對和犧牲,甚至一起煩惱,一起解決,這才是人生。

    我告訴他們:「人生裏的美好,沒有一件是理所當然的事。」

    接下來就是每天從早粉刷到晚的日子,很感恩連續一週都是豔陽高照的好天氣,但日夜不休息的科學家,不停的工作,我看他腰都挺不直,勸他,他也不停歇,罵他,他也不進來休息,我雖然有幫忙,但需要料理三餐和接送孩子,所以也幫不了很多,爬高的,危險的,曝曬的,都是他一手包辦,我的氣都消了,轉換成不捨和心疼。

    終於全部完工,我們找了美女業務員來簽約,她的眼睛為之一亮,當時我們說不要配合的,後來都照著他的意思做了,牆面粉刷成亮色,房子外觀換成鐵灰黑和亮白色,屋簷下的竹簾也取下來,讓採光更好,她為我們改造後的房子重新估價,預期底價提高了不少,是我們投入金額的好幾倍。

    最後成交價格又比預期價格高出許多,回頭看來,當初所有的錯誤,都成了美麗的錯誤,所有的安排都是最好的安排。

    賣房之前,退稅和薪水讓戶頭也終於進帳成正常數字,我們度過了經濟最低潮,在之後的某一天我們買了孩子們愛吃的Pizza和可樂,舉杯感謝他們願意為家裡付出,並宣布把零用錢全部歸還,孩子們還大方表示不用還,看看家裡還需要什麼就拿去買,真的很讓我們感動。而我當時拿私房錢付出的菜錢,老公也加倍奉還。

    賣房的過程真的很煎熬,我完全不想再經歷一次,但這樣一家人甘苦與共,還有吵架又和好,再一起面對、解決問題的過程,讓一家人更緊密的靠在一起,也是和這個房子的美好記憶。彷彿是替這個房子換上新衣裳,再親手轉交給下一個主人,最後在自己的心上畫下具點。

    PS 我真心覺得如果賣房子沒預算改造房子,重新粉刷會是投資報酬率很高的選項。就算不用整個房子重新粉刷,只要粉刷一進門,一眼望去最明顯的幾個牆面,那樣就很加分了。

    賣房子的實記寫到這裡算是完結,應該很多朋友好奇,我們搬離了舊家,之後住到哪裡去呢?
    我會在下一篇跟大家分享的,我覺得這也可以當作很多朋友在新舊房子交接時,很好的參考。

    祝大家有美好的一天,週末假期愉快。
    對了,今天是孩子們第三學期的最後一天,大家假期愉快。

  • 平光黑油漆 在 Knowher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08 22:41:42
    有 127 人按讚

    [ 被冷待的香港粗獷 ]

    分享原文,稍作補充:
    一直覺得東海工業大廈讓街道轉角變得不可思議,以前不知怎樣形容它的美,現在再看會有另一種角度。

    展覽於 openground 進行中,有趣在於許多的陌生,即使有時眼熟,但從來沒有細細去看的一些香港建築。

    場內會有策展團隊複製的建築物料,可以觸摸,幻想當時人的需要及心境,怎樣是剛剛好,甚麼是知足,由一幢建築物無聲去說。

    Kevin Mak的照片不用多說了,靚到令人覺得不用客氣。

    原文刊Andthen.hk
    ————————————
    誇而不浮
    被冷待的香港粗獷

    想像一個中年人,五十歲上下,沒有足夠年資去接受敬禮,擠不進殿堂,卡在時間線上的某點,遭冷落一旁,尷尬地一臉蒼白——而他曾經踏實和誠實地,為社會交出貢獻,可是始終沒有換來掌聲。

    以人喻物,城內也有好些這樣的建築。
    建於戰後六、七十年代,屬於現代主義建築的分支,龐大至近乎霸道,常被形容為怪獸(近年民間比喻更有趣,Marvel宇宙裡的變形俠醫Hulk),敢於不加粉飾,客觀事實裸露人前,統稱為「粗獷主義」(Brutalism):1950年代由瑞典建築師Hans Asplund首先提出,及後經英國建築師夫婦Alison 與 Peter Smithson,以及建築評論權威Reyner Banham大力推廣,影響力在七十年代尤其重大,香港也沒有例外。

    粗獷主義有幾個特點,強調不經修飾的外觀,幾何結構直截了當,鋼筋混凝土外露,樑柱和核心筒等一目了然,外觀上著重表達力量,並且刻意不施油漆粉刷或批盪,看上去灰頭土臉地粗糙。

    這些建築常用於建設學校、政府大樓,圖書館和體育館等公共樓宇,本身帶有強烈的實際功能性——甚至可以這樣說,它本來就不要求華麗,不為點綴市容而來,是實實在在應付民生的工具,不矯情,不說多餘廢話。

    粗獷主義的實驗味道,讓它素來不為主流美學擁抱,然而有建築師不表認同。
    深水埗openground的最新展覽《未知的香港粗獷建築》,罕有地給這類建築一支射燈,以照片,研究資料及建築圖則,展示15組粗獷建築,站在香港某角落,在看見與不被看見之間。

    譬如每次經過葵涌都嘆為觀止,「點解工廠可以咁靚」的東海工業大廈,1975年落成,大部分牆壁用上麻石飾面,樸拙,卻有沉實的帥氣。每個建築組件都設有凹槽,可以像積木似的曡起砌成,極具快靚正的香港精神。
    策展團隊甚至認為,大廈結構的精密程度,可以跟1970年黑川紀章設計的中銀膠囊相提並論。

    展覽中亦有鮮被提及,異常科幻的香港神託會培敦中學,建於1972年,位處山上,當時為避過大規模挖掘工程,禮堂一方坐落山坡,另一方由懸臂式支柱支撐,結果構成飛碟狀,懸浮半空,極具前瞻,超越學校建築的想像。

    而粗獷至世界聞名的代表,要說到聖士提反書院的科藝樓,大膽地設計成梯形,外牆傾斜,能夠反射陽光,避免體育館受日照長期曝曬,非常聰明。
    兩個大型懸臂樑的邊陲,刻有類似葉紋的V字紋道,下雨時出水管的水沿樑柱流到地面,硬漢內藏浪漫巧思。

    值得留意的是,展覽名字在建築前加上「未知」:一來粗獷主義不算廣為人知,同時因為英殖香港華洋共處的背景,增加建築的複雜性,讓某些疑似粗獷主義建築的定義,還需繼續討論。

    另一個未知,涉及建築的生死存亡——粗獷主義向來備受爭議,不獲廣泛重視及欣賞,加上漸因失修而破落,本來就已碩果僅存的粗獷建築,近年面臨消失,比如荒廢好些年的清水灣邵氏片場,現正開始拆卸重建。

    留下來的倖存者,亦不代表可以安全。部分業主因了解不多,以保養的名義,替建築抹上油漆或批盪,外表亮麗了,但跟粗獷主義的原有精神背道而馳。
    例如展覽中的幾幢中大建築,除了牟路思怡圖書館,其餘巳被翻新,不復最初落成的模樣。

    這現象非香港獨有。2017年,德國建築博物館(Deutsches Architekturmuseum)策展人及建築評論家Oliver Elser啟動SOS Brutalism計劃,建立網上數據庫,列出世界各地相關建築,以作監察和保育,至今載有超過二千座建築,其中約二百座標為瀕危紅色,代表面臨清拆或錯誤改建。

    赤柱聖士提反書院的科藝樓建築群,一直是SOS Brutalism檔案中唯一的香港建築;今日再檢索,裡面已加進新的項目:中大科學館、眾志堂學生活動中心,並包括已通過撥款,將會拆卸的中環郵政總局(註:策展團隊認為郵政總局更接近典型現代主義,有待商榷)。

    撇開主觀的美醜定斷,粗獷主義建築,記錄了戰後的社會面貌,捱過了最窮苦,未正式邁向富裕,平凡實用便是最大安樂,那是樂得簡單的年代。
    曾經在當時,人們需要快捷,低成本,坦蕩蕩地真實的建築物;然後許多年後的今天,誠實直白的建築,或事,或人,會不會得到嘉許?

    —————————
    丨認真做無聊事 x knowhere 丨
    日期:8月21日-9月12日
    時間:星期二至日1-7pm
    地點:中環PMQ B座 H205 knowhere
    —————————
    丨knowhere丨
    ▪️中環鴨巴甸街35號PMQ元創方B座H205
    ▪️Tuesday to Sunday 1-7pm
    ▪️https://instagram.com/youknowhere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