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常用和弦鋼琴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常用和弦鋼琴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常用和弦鋼琴產品中有1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98萬的網紅古典好好聽 Classicalmusic to go,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普拉西多.多明哥自傳-7 多明哥常在書中提到跟哪個指揮、導演或演唱家合作的觀感,他提最多的應該是指揮,因為他自己除演唱,也指揮樂團,所以很有感,他能夠一針見血的指出指揮家的特色,如李察‧邦寧,是一個有條不紊的指揮家,對法國曲目有深厚的見識,將「霍夫曼」把握的很好;朱賽培.桑提有絕佳的記憶力,坐下來可...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300的網紅Pei-Chuan Ts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Pei-Chuan Tsai 蔡佩娟/ 教學課堂片段 (Pei lesson 為教學實境片段,上課最後,幫學生錄重點,好讓他們回去複習,由該學生拍攝。老師是視譜,然後鋼琴需要調音了😂) 📍手的方向,決定音樂方向。音樂方向,決定手的方向。 1. 貼鍵-勾。通常用在讓聲音有彈性。如果是八度,則需...
「常用和弦鋼琴」的推薦目錄
- 關於常用和弦鋼琴 在 林芳妤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常用和弦鋼琴 在 黃心縈 ??????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常用和弦鋼琴 在 一日一樂 | 音樂分享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常用和弦鋼琴 在 古典好好聽 Classicalmusic to go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常用和弦鋼琴 在 陳俊宇音樂工作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常用和弦鋼琴 在 陳思翰 Hans Che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常用和弦鋼琴 在 Pei-Chuan Ts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常用和弦鋼琴 在 NiceChord (好和弦)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常用和弦鋼琴 在 Pei-Chuan Ts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常用和弦鋼琴 在 林芳妤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0 22:00:11
和弦替代是流行歌曲中常用方法 換句話說,當我們看到一首樂譜 只需要瞭解和弦進行… 就是找出它的一個固定公式 (例如1645、4536251 和弦公式) 從這個和弦公式再逐一做和弦替代 讓和弦重復性或結束感的聽覺 變得更 莫測多層次的聽覺改變… 『懂和弦嗎到底 N0.8 和弦互相替換』 是一系列...
常用和弦鋼琴 在 黃心縈 ??????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7-11 08:33:13
【中原五燈獎】彩排+幕前紀錄🎤 (演唱影片等下篇)該來還債了🤣不然都快忘了po 畢業前最後一次校內比賽 上學期最開心的一天 玩得有夠爽 感謝四位樂手大神【中分樂團】 非最強的樂手不請!邀約時 每人都二話不說 就答應接下 雖然大家都爆幹忙 幾乎凌晨才能一起練習 但表演結束 那成就感真的很感動! ...
常用和弦鋼琴 在 一日一樂 | 音樂分享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8-12 04:23:32
【試著改變你的心,看看這個世界。試著改變你的想法,這會讓你感到驚訝的。我需要你如同太陽的炙熱引導我。】 . [The Korgis – Everybody’s Got To Learn Sometime] . The Korgis 是 80 年代的流行搖滾樂團,當主唱 James Warren創作這...
-
常用和弦鋼琴 在 Pei-Chuan Ts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05-11 18:56:15Pei-Chuan Tsai 蔡佩娟/ 教學課堂片段
(Pei lesson 為教學實境片段,上課最後,幫學生錄重點,好讓他們回去複習,由該學生拍攝。老師是視譜,然後鋼琴需要調音了😂)
📍手的方向,決定音樂方向。音樂方向,決定手的方向。
1. 貼鍵-勾。通常用在讓聲音有彈性。如果是八度,則需要用到手肘,讓聲音有 「響度」。
學生常犯問題:
a. 沒有先貼鍵,造成聲音分岔(指腹接觸不良就跑走)
b. 用拍打的方式造成音質不良。(不是很吵就是沒聲音)
2. 圓滑。無法完全用手指連起來的部分,可運用手腕或手臂將音連起,想拖曳。(像是用電腦時,要將照片丟入檔案夾裡,滑鼠點按然後手拖曳拉過去)
3. 身體重心不隨便跑。會影響手的重心與施力。
5. 雙音高音大聲。重心在高音側,該音的小吸盤黏著度高(要用點力),內側音浮著彈,碰到即
📍旋律線彈不好,無非是不知道如何圓滑,外加腦袋空空,不知道要唱什麼。只用手指彈(只動指節)是彈不圓滑的。旋律若是八度或和弦更容易彈成一顆一顆的聽來粗糙可怕。📍
6. 音樂停滯死掉-通常出現在長音、掛留音,或不小心將音往下彈。往上才能繼續。
7. 講過一萬次的,附點想「短音走到長音」不是長音到短音。
8. 適時運用上半圓與下半圓。
9. 同樣是八度和絃,柔的時候手不用架太穩,重點在指腹的黏著,及手(除了指腹的所有地方)放軟。彈大聲或有力度時,則需架穩。
10. 要練「感覺手臂」、「感覺整隻手」動作時,先拿手肘,而不是手指。
11. 食指垮掉,整個和絃就會垮掉。
www.pianistpei.com
www.facebook.com/pchuan18 -
常用和弦鋼琴 在 NiceChord (好和弦)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9-08-31 18:00:11== 有 CC 字幕喔!(請別人弄的,如有錯字⋯⋯不是我的錯,哈哈哈!)
== 使用以下時間戳記,快速跳到各段 ==
00:26 介紹 SLSMusic 頻道
00:50 SLSMusic 的頻道歷史
01:14 SLS 曾經是 Wiwi 的學生?
01:54 古典音樂圈的人覺得彈動漫音樂是「不務正業」?
04:10 音樂系的老師因爲 SLS 彈動漫音樂而對他印象不好?
05:16 SLS 和 Boy 學音樂的歷史?
10:30 哪一個 YouTube 頻道啓發了 SLSMusic?
12:36 SLSMusic 的影片製作流程?
14:30 完全不準備就上場錄影?
15:05 錄過的最難錄的影片?
16:48 SLS 鋼琴即興是最常用的伴奏法?
19:34 SLS 用什麼鋼琴?Nord Piano 好不好彈?
21:16 SLS 在日本留學唸什麼?
23:29 SLSMusic 的錄音器材?
24:36 SLSMusic 使用的音樂軟體?
25:46 SLS 都是自己剪片嗎?
27:03 SLS 在日本、Boy 在臺灣,如何遠端作業?
28:13 SLSMusic 的拍攝、剪輯設備?
30:23 15 吋的 MacBook 剪 4K 影片還是吃力?
31:06 剪輯和打譜軟體?
32:39 Boy 以前是 3C 白癡?
34:13 Boy 也有被音樂系的長輩覺得「不務正業」嗎?
35:28 兩人如何開始合作的?
36:09 古典轉流行的挑戰?
37:08 古典音樂圈跟外界的隔閡
38:58 SLSMusic 直播的軟硬體設定
42:19 SLS 爲什麼在頻道上不講話、不露臉?
44:17 整個直播都背譜一直彈、很厲害耶!
46:11 做 Cover 影片有沒有遇到嚴重的版權問題?
48:14 心情會不會受觀看次數影響?
49:42 頻道經營過程中,覺得自己做對 / 錯了什麼?
51:50 小提琴難學嗎?
54:09 有沒有實體音樂會的計劃?
54:48 怎麼練習即興?
57:04 怎麼彈出自己風格的鋼琴伴奏?
58:15 想要把情緒提得更高,除了升 Key 之外還有什麼方法?
59:49 怎麼「Fill in」?
1:01:12 頻道裡都是高品質的影片,卻沒有那麼多訂閱,心裡怎麼想?
1:03:03 SLSMusic 頻道的下一步?
好和弦頻道沒有開啟 YouTube 廣告,因此我不會從 YouTube 這邊得到任何收入,如果你覺得好和弦的課程有幫助到你,請你考慮購買「家庭號大包裝」來支持好和弦,讓好和弦能夠繼續提供免費的教學給所有人!到以下的連結喔:
好和弦 220 集紀念版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包裝:https://gum.co/NiceChordBigPack220
好和弦家庭號大包裝(中國大陸):http://www.upchord.cn/downloads/nicechord/
好和弦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nicechord_official/
好和弦 Wiki:http://wiki.nicechord.com
其他你可以買的東西:https://gumroad.com/wiwikuan
好和弦官方網站:http://NiceChord.com
官大為:http://WiwiStudio.com -
常用和弦鋼琴 在 Pei-Chuan Ts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7-07-29 21:49:57Pianist/ Pei-Chuan Tsai 蔡佩娟
www.pianistpei.com
www.facebook.com/pchuan18
1. 感覺每一台琴踏板深度與重量,控制離心時可慢慢回來平穩,控制慢速是因許多時候我們踏板不踩快。
2. 有些琴的踏板非常敏感,一輕碰就很有轟。建議一開始教學生踩上面 1/2即可。
3. 「放踩」:手彈下腳放掉再踩
注意聽使用踏板後的不同聲響,若踩髒給人感覺如同在臉上裹上泥巴,或像陳年油垢跟彩妝混在一起
4. 「踏板1.5長」:第二個和弦踩下腳才慢起,製造兩個和弦融合後再乾淨,常用在較慢歌唱性樂段,聽來如聖詠般且較富感情,放踩的方式聽起來較無趣
<觀念>
1. 最初階概念是跟著和聲踩:同一個和弦不需換踏板,換和弦踏板換乾淨
2. 踏板踩越多,手上聲部差距就得越大,手上功夫不夠,踏板越少越好,否則更混濁更吵
3. 先把手上功夫練好,再思考如何加踏板,一開始就亂踩踏板練猶如掩耳盜鈴,只有你聽不到吵雜
---------
「教師研習」簡章與報名表:https://goo.gl/forms/ng5TMw9S3umuljC32
#教師研習 #科譜學堂 #鋼琴彈奏 #鋼琴教學 #鋼琴老師 #踏板 #蔡佩娟
常用和弦鋼琴 在 古典好好聽 Classicalmusic to go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普拉西多.多明哥自傳-7
多明哥常在書中提到跟哪個指揮、導演或演唱家合作的觀感,他提最多的應該是指揮,因為他自己除演唱,也指揮樂團,所以很有感,他能夠一針見血的指出指揮家的特色,如李察‧邦寧,是一個有條不紊的指揮家,對法國曲目有深厚的見識,將「霍夫曼」把握的很好;朱賽培.桑提有絕佳的記憶力,坐下來可以把總譜默寫下來;祖賓梅塔幽默講義氣,聰明且有超強的記憶力,有著不尋常的氣質,能用輕鬆的態度處理總譜;伯恩斯坦,常不辭勞苦將每個音餵養給樂隊的演奏者;佛多,能將作品內在的生命火花激盪出來,尤其能在鋼琴上陪歌唱家練唱,站在管弦樂團前,呈現所有樂思和活力給觀眾;朱里尼,將排練演出視為再創作的藝術工作,從他身上發現詠嘆調的快慢與場景、整體與歌詞都有密切相關。他是一個親切、深沉的音樂家,卻也善於激勵鼓勵工作同仁。當他指揮「震怒之日」他給人的感覺就像是最後審判的上帝的化身,減少過度誇張的戲劇性動作,音樂冰冷的進行,帶領上帝高度憤怒的權威感是如此逼真嚇人;阿巴鐸,忠於威爾第原著的音樂家,雖是很好的鋼琴演奏家,但卻常用很輕的聲音駕馭樂團、我最喜歡和他合作比才的「卡門」,他能按總譜的要求把透明的音響、熱情與性慾的特質全都表現出來,樂團和他充分合作,令演唱者彷彿享受一場古典樂的演出;詹姆斯.雷文,對工作專注熱誠,對歌劇掌握各種音樂風格,全盤了解,並維持高品味的音樂效果;穆堤,是一位天生傑出的音樂家,很少給樂隊規定,卻不可思議的精準,對樂隊聲音辨識更是準確;彭內,聰明的指揮,懂得適度的堅持與退讓;克萊柏,註定天生要吃指揮這行飯,他身材高大且苗條,雙手似乎無限長,其指揮技巧和樂句的處理都很精緻,他對指揮與音樂了然於心;貝姆,可以說是音樂的化身,他87歲(1980)和他合作錄製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的觀察,他對工作嚴謹且專注,他的手勢傳達出巨大的力量和強度,有如滾滾江河般洶湧,起拍和速度準確無比,對獨唱者和合唱團的控制從未失手;卡拉揚,1981他與維也納交響樂團合作,認為用團在卡拉揚的魔棒指揮下,表現出一種超自然的美,和弦由虛浮下沉,一直到豐沛的音量,從低音提琴到長笛,就像含苞待放的花等著盛開,有時速度慢,你可以聽到快速中無法聽到明晰的音響如月亮之歌,是絕對嚴格和專注合而為一的圓滿。
王淑汝老師文
常用和弦鋼琴 在 陳俊宇音樂工作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這個彈唱教程:特別適合一些有一些鋼琴基礎,但對即興演奏彈唱學習處於徬徨的朋友,或者是已經在表演場子進行彈唱的人士,用於加深和拓展自己的伴奏技能大有幫助!教程由淺入深,從彈唱最基本也最常用的柱式和弦說起,再引入和弦引申,分解,互動,到後來有swing、jazz的伴奏手法!由淺入深,整個教學非常緊湊,恰到好處!我看了第一章節的柱式和弦已經擴展,就感覺有不少可取之處,做過10年的鍵盤彈唱歌手(尤其是鋼琴彈唱),雖然已經離開舞台2年了,第一次觀看陳老師的教程,居然情不自禁的打開自己身邊的鍵盤跟著模仿.總之個人非常推薦,值得購買並收藏。
目錄大綱:
首部曲 柱式和弦伴奏 -12課時
吉它彈奏時,只須左手按住靶位,右手就可以自由的刷弦,產生各種伴奏法.鋼琴的道理;也是一樣,而且更簡單。右手彈和弦,左手彈BASS,就可以彈奏出相當多的伴奏方式。這一個單元,我們用心整理了柱式和弦的各種彈法,由簡入深..從歌曲的[主歌]的各種彈法到[過門]的處理,並進入到[副歌]的各種手法. 本單元,讓每位學員都能瞭解CD上的毎一種彈奏法由來並能立刻勝任,輕鬆的彈奏出專業的手法。重點是,這些一點都不難! 我肯定的告訴大家,只要按著講義與視頻學習,沒有學不會的!
二部曲 和弦分解伴奏-12課時
與柱式和弦彈奏法不同,在這邊我們把和弦拆開,並以單音的方式串連.這種風格聽起來較為抒情,且讓人有清新的感受.
在這一單元,我們開始加上了少許的即興,讓和弦間的進行更加豐富. 本單元分為三個部分:1.右手分解 2.左手分解 3.雙手分解毎一種手法都相當好聽,也很容易上手
三部曲 和弦即興伴奏-12課時
這一個單元,除了即興為重點外,我們更整理了前兩單元沒有介紹的手法.讓你面對各種型態的曲子,都能迎刃而解!
即興,是彈琴的人最愛又最恨的一課,希望自己能擁有,又擔心自己學不會只要有系統進階練習,即興離你一點都不遠!
學完這一單元,你會發現,毎一個伴奏手法,都會像是’’旋律’’般的優美!
四部曲 JAZZ爵士Swing 伴奏 -12課時
爵士伴奏是很多人的終極目標,但達成的人少之又少。其實,只是沒有用數學的方式整理.越複雜的東西,必須用最簡單的方式處理,那就是—[歸納法],你必須知道有多少種排列組合,也必須毎天去練習這些手法,讓它深入你的身體律動
在這一課,你可以學會爵士的觸鍵與踏板的應用,學會常聽到的爵士樂曲的伴奏方式. 我們用一個單元的時間,讓您踏入爵士的領域!
常用和弦鋼琴 在 陳思翰 Hans Che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人生的電影 #鄭鈞溫暖成河#
既然電影感 那我就往大器去了
鄭老師出手不是小情小愛的小品
是一個敢愛敢恨 用力活過的人生
有哭有笑 有高有低 有血有淚
年輕時做歌,只在意聽感,尤其爽度,特別是聽/看樂團的Live十分講究現場氣氛,在十多年過去後,我現在做歌,尤其擔任製作人,考量藝人身分狀態與呈現,除了滿足聽感,也顧全各種需求,拿到Demo反而先勾勒出情緒畫面,然後再處理爽度的部分。
這首歌
投射是作者也是歌手本人的演繹模式/態度
用第三人客觀視角也是第一人的自身感受
進歌平穩深刻的闡述著生命最初
漸進 堆疊
唱生命里的喜怒哀樂 悲歡離合
若要說編曲當下是否有冒出哪部電影畫面?
我想最接近的想像是 #Interstellar,歌曲D段來的戲劇轉折張力如徬佛 McConaughey 掉入五維空間的實體裡拼盡全力的掙扎,被引力牽引卻又如無重力般飄浮,真實又虛幻⋯
回顧一生清晰也模糊的每段記憶,有溫柔有激烈,有糾結也有釋然⋯
我的編曲通常還很注重鼓的設計,雖然注意專業細節的人只是少數😅。鼓是這首歌時間感的定調(在118bpm 中用著 half-time 16th groove 推進, 快與慢的時間交錯, I think that’s pretty cinematic, 原本前段鋼琴也是一起 16th 但為了節目被調整成8th with same voicing and leading notes🙃 突然就被雙掛編曲恍然大悟原來我一直不懂編曲的真諦🤔) 鼓也是這首歌導引情緒漸進的重要元素之一,特別是大鼓 pattern,有點反常態的踩法,以往的經驗,到了各種情勢下的演出都可能會有各種原因而不同錄音室版,慶幸現場保留了,沒被簡化,哪怕只少踩了那一下,想要給鄭老師的那股成熟都會搖滾的感覺就跑掉了(沒辦法 我敏感🤷🏽♂️)
也說說弦樂部分,許多歌曲常用弦樂是因為它能輕易的給出華麗的氣息,我則用來帶入溫度,這是我在鄭老師作品使用最多弦樂的一次,輔佐著人生的冷暖感受。大量使用了滑弦,有點斑駁、搖晃,音有點准又有點不准的在音階間來回,像在披著風雨走過的人生場景,一幕幕映入,再搭配跳弓彈奏的大提琴分解和弦 ,雋永經典又現代摩登,是經過歷練的人生,穩重自信豁達。
以往鄭老師的作品常有是律動或 riff 類的歌,這次特地選擇了音牆式大音壓的編曲,將飽滿度撐到 MAX (真要也還有超頻的空間.. 但別..),高音壓是種超現實的現代音樂表現,是不符合樂器物理的,可在這的網路世代我們不都過著超現實的數位人生嗎..?
細微的巧思是大部分人”看”不出甚至很難”聽”出來,但相互堆積就成了獨一無二的”感覺”,相信大多喜歡”聽”音樂的人都是喜歡聽的感覺..
編曲要好聽不難,要好聽又有獨特存在價值的卻不太容易。
事實上,現代音樂的編曲已經不再是聽到什麼就是什麼,看到什麼就有什麼了,你聽的到的很多是被引導去相信這音源裡有什麼,說穿了都是透過心裡聲學刺激你的大腦所延伸的感受,可能是真的(聽到了)可能不是真的,沒有對錯,這是很個人的,別急著出評論,放心去聆聽吧。
很榮幸,又參與了一首鄭老師的神曲問世,這首歌做完之後,反覆聽了幾次,也反覆觸碰了心深處,有點感慨,那股說不上來的,說不定跟你聽到感受到的是一樣的,反正是上心了。
最後套句老鄭金句,”音樂打敗不了任何人,只能打動人”
#製作人的日常# #編曲分享#
#Hans陳思翰# #陳思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