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常富寧學歷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常富寧學歷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常富寧學歷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常富寧學歷產品中有9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許榮哲 × 小說課,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這篇談寫作秘方的文章,絕對值得你收藏!】 今晚來分享一篇,中國作家賈平凹的文章。內容主要是談寫作時的選材。 有別於其他教寫作套路的文章,這篇非常精闢地點出,我們在寫作時需要具備的意識、格局和文字技巧。也談到每個人要找自己寫作的節奏。 一起來看看這位名作家的觀點吧。 - 寫作的秘方 ...

 同時也有2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Smart Trav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馮盈盈 #FYY #曹展康 #後生仔傾下偈 #優質股 #如何管理Youtube 今日我又同大家講下最近畀人影到一位男士去中環食意大利三星米芝蓮嘅馮y y小姐 我有個朋友喺從事廣告業嘅, 接觸過馮小姐 , 對佢嘅印象非常之好 我朋友同我講 , 畫Crystal 個人好有上進心, 雖然佢唔係歷...

常富寧學歷 在 HK Food Media《飲食男女》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6-15 01:42:32

足本睇片👉🏼:https://bit.ly/3zmdex9 ViuTV當道,先後彈出Mirror和Error兩隊人氣組合,就連經常在不同綜藝節目擔任嘉賓的七仙羽(七師傅)也人氣急升,連譚仔雲南米線也邀請她拍攝廣告,風頭一時無兩。七仙羽是馬來西亞華僑,曾於英國留學,碩士畢業,學歷高,不過她選擇做玄學...

常富寧學歷 在 GirlStyle 女生日常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11-02 11:26:47

【@girlstyle.mag】范瑋琪因這14字再被砲轟! . 台灣藝人范瑋琪(范范)自「口罩風波」,沉寂幾個月後,最近常常活躍於社交平台。早前因發了一條「心靈雞湯」的帖文,卻因這14字再被網民狠酸怒罵,直指范瑋琪為人「偽善」。網亦搜出范瑋琪4宗「偽善罪」,除了學歷造假扮哈佛高材生,原來還有這些? ...

常富寧學歷 在 GirlStyle 女生日常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7-08 19:02:00

【@girlstyle.mag 】「40億千金」富三代蔡頌思選港姐! . 【港姐2020】《2020香港小姐競選》於6月30日就舉行了第一輪面試,全部參選的佳麗亦都隨即曝露於媒體的鎂光燈下,亦有不少風頭人物開始被網民迅速起底!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是家底顯赫、背景雄厚的候選入圍佳麗蔡頌思(Joce...

  • 常富寧學歷 在 許榮哲 × 小說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8-26 19:30:14
    有 174 人按讚

    【這篇談寫作秘方的文章,絕對值得你收藏!】
      
    今晚來分享一篇,中國作家賈平凹的文章。內容主要是談寫作時的選材。
     
    有別於其他教寫作套路的文章,這篇非常精闢地點出,我們在寫作時需要具備的意識、格局和文字技巧。也談到每個人要找自己寫作的節奏。
     
    一起來看看這位名作家的觀點吧。
    -

    寫作的秘方 / 賈平凹
     
    痛感在選材的過程中是特別重要的,而在選材中能選擇出這種具有痛感的題材,就需要你十分關注你所處的社會,瞭解它,深究它。
     
    中國社會特別複雜,很多問題不一定能看得清楚,好多事情你要往大裡看,好多事情又要往小裡看。把國際上的事情當你們村的事情來看,把國家的事情當作你家的事情來看,要始終建立你和這個社會的新鮮感,對這個社會的敏感度,你對社會一直特別關注,有一種新鮮感,有一種敏感度的時候,你對整個社會發展的趨勢就擁有一定的把握,能把握住這個社會發展的趨勢,你的作品就有了一定的前瞻性,你的作品中就有張力,作品與現實社會有一種緊張感,這樣的作品就不會差到哪裡去。
     
    這種自覺意識一旦成了一種習慣,你必然就能找到你所需要的題材,而你所需要的題材也必然會向你湧來。我們常常說神奇,其實幹任何事情幹久了,神就上了身。
     
    我拿我的一個同學來講,我的一個小學同學,他後來成了我們村的陰陽先生,婚嫁、喪葬、蓋房、安葬全是他一個人來看穴位和日期,凡是按他看的穴位和日期辦事的,事情都很平順,凡是不按他看的穴位和日期來辦的時候都出事了,大家都說這個人是一個神人,但是我瞭解他,他的文化水準並不高,對易經也不是很精通,為什麼他那麼內行,就是這項工作幹久了,神氣就附了體。寫作也常有這種現象,如果你變成一個磁鐵,釘子、螺絲帽、鐵絲棍兒都往你身邊來。當然對磁鐵來說,木頭、石頭、土塊就沒有吸引力。
     
    從某種角度上來講,文學是記憶的,而生活是關係的,文學在敘述它的記憶的時候表達的又是生活,就是記憶的生活,寫生活也就是寫關係,寫人和自然的關係,寫人和物的關係,寫人和人的關係。有一個哲人講過這樣一句話,生活的藝術沒有記憶的位置。如果把生活作為藝術來看,它裡邊沒有記憶,因為記憶有分辨,把東西記下來肯定是有了分辨的。
     
    在現實生活中以記憶來處理,比如我和領導的關係,這個領導和我是一起長大的,當時學習一般,為什麼後來他當了領導呢?有了這個記憶,肯定就處理不好關係了。文學本身是記憶的東西,你完全表現的是你記憶中的生活,而生活又是關係的。這兩者之間的微妙處,你好好琢磨,你就會明白該寫哪些東西,又如何寫好那些東西。
     
    因為文學本身就是記憶的東西,你完全表現的是你記憶中的生活,而生活是關係,你就要寫出這種關係。現在到處都在強調深入生活,深入生活也就是深入瞭解關係,而任何關係都一樣,你要把關係表現得完整、形象、生動,你就要細節,沒有細節一切就等於零,而細節在於自己對現實生活的觀察。
     
    比如說生死離別,喜怒哀樂,構成了人的全部存在形式,這一切都是人以應該如此或者是應該不如此來下結論,它採取了接納或者不接納,抗拒或者不抗拒,實際上從上天造人的角度來看,這些東西都是正常的。
     
    但是人不是造物主,人就是芸芸眾生,生死離別,喜怒哀樂就表現得特別複雜,這個人表現的和那個人的表現是不一樣的,細節的觀察就是在這種世界的你和我不一樣、我和他不一樣的複雜性中,既要有造物主的眼光,又要有芸芸眾生的眼光,你才能觀察到每個人的獨特性。
     
    人和人之間的獨特性,表面上看是人和人的區別,實際上是共有的一些東西,只是表現的方面、時機、空間不一樣罷了。
     
    小說的語言和技術。寫什麼是關於膽識、關於觀念、關於見解、關於趣味的問題,怎麼寫是關乎智慧、聰明、技術、技巧,而無論什麼題材,最終都要落實到文字上,它的秘訣都在於技術。
     
    就拿語言來講,我自己體會語言首先是與身體有關係的。為什麼?一個人的呼吸如何,他的語言就如何。你是怎麼呼吸的,你就會說什麼樣的話,如果你是氣管炎,你說話肯定是短句子。不要強行改變自己的正常呼吸,而隨意改變句子的長短。
     
    如果你強迫自己改變呼吸,看到外國小說裡面有短句子,一兩個字或者是四五個字就是一句,你就去模仿,不管當時的處境和當時寫的內容以及當時的情況,你就盲目地模仿,讓自己氣憋得慌,別人讀著也憋得慌。
     
    我自己平常也搞書法,看別人寫字,每當看到有人把字縮成一團兒,我就猜想他肯定有心臟病,一問,果然是心臟有毛病。遇到一些老年人,身體不好的,他們要練字,常常我給他建議去練《石門銘》,那個是漢隸,筆劃特別舒展,寫那個對血管絕對好。
     
    小說是啥,我理解小說就是說話,但說話裡面有官腔、罵腔、笑腔、哭腔,有各種腔調,在我理解小說就是正常的跟人說話的腔調,你給讀者說一件事情,首先把你的事情說清楚、說準確,然後想辦法說的有趣,這就是好的語言,語言應該用很簡單、很明白、很準確、很有趣味的話表達出特定時空裡的那個人、那件事、那個物的情緒。這種情緒要表達出來,就要掌握抑揚頓挫。
     
    怎麼把話說得有趣呢?就是巧說,其中有一點就是會說閒話,閒話和你講的事情不一定準確,有時甚至是模糊的,但必須在對方明白你的意思的前提下進行的,就像敲鐘一樣,「咣」的敲一樣,發的是「咣」的聲音,接著是發出「嗡」的聲音。文學感覺越強的人,越會說閒話,文學史上有好多作家是文體家,凡是文體家的作家,都是會說閒話的作家。
     
    之所以有人批評誰是學生腔,學生腔就是成語連篇,用一些華麗辭藻,毫無彈性的東西。因為成語的產生,是在眾多的現象裡面概括出來的東西,就像舞臺上的程序一樣,成語也就是程序,會寫文章的人就要想辦法還原成語,會還原成語,善於還原成語,文章肯定就生動有趣。
     
    大家肯定也有這種體會,如果沒有這種體會的話,可以去試一下,肯定會樂趣無窮,可以還原一些成語或者是古語,寫作就特別有意思。
     
    語言除了與身體和生命有關之外,還與道德、情懷、品質、個人品行有關係。一個人的社會身份是由生命的特質和後天修養完成的,這如同一件器物,這器物就會發出不同的聲音。敲鐘是鐘的聲音,敲碗是碗的聲音,敲桌子是桌子的聲音。
     
    之所以有的作品語言雜亂,它還沒有成器,沒有形成自己的風格。而有些作品有了自己的風格了,但是裡面都是些戲謔的東西,調侃的東西,把作品一看就知道這個作家不是一個很正經的人,身上有邪氣。有的作品語言很華麗,但裡面沒有骨頭,境界逼仄,那都是比較小聰明、比較機巧,甚至輕佻的人寫的。有些作品寫得很乾癟,一看作者就是一個沒有嗜好的人。
     
    現實生活也是這樣,有些人是特別好的人,但是特別枯燥,有些人是很有趣的,但是老沾你的光,你寧願讓他沾光還願意和他待在一起。
     
    我見過很多,見過一個女孩子跟我講過,原來給她介紹一個男的,各方面的條件特別好,學歷也好,但是就是生活沒有趣味,最後她寧願找一個窮光蛋,有趣味的。從語言中能看出作家是寬厚的還是刻薄的,能看出他是一個君子還是一個小人,能看出他是富貴的還是貧窮的,甚至是能看出他的長相是什麼樣子的。
     
    世界盃足球的時候,我在報上讀過一篇評球的文章,裡面有一句話,說:球都踢成那個樣了,還娶了那麼漂亮的老婆,當時我看了之後自己笑了半天。由於播世界盃的時候經常把臺上的球星們的老婆照出來,球星的老婆都長得很漂亮,當時看到這句話,我說你好好評你的球看你的球,管人家的老婆幹什麼。這句話正好曝露他的心態,他在嫉妒,心理陰暗。
     
    我也看過一種小說,是幾十年前看的,我當時從農村出來不長時間,身上都是農民的那種東西,那個小說開頭敘述,第一句是說:女人最大的不幸,是穿了一件不合體的裙子。我是一個男人,也不瞭解女人,但是我覺得也不至於那樣吧,一個女人今天出門穿了一件不合體的裙子,就是她人生最大的不幸,我覺得不至於這樣,或許人家過的是貴族生活,是基層的農民的兒子理解不了的,這種文章肯定不是給我讀的,所以我看到這句話之後,後面就沒有看了,這不是給我寫的。
     
    節奏就是氣息,氣息也就是呼吸,語言上要講節奏,而且對於整部作品,或者看一部作品、寫一部作品,整部作品更要講究節奏。什麼是好的身體?呼吸均勻就是好身體。有病的人呼吸就亂了,不是長就是短。呼吸對於生命太重要了,每個生命沒有呼吸就完蛋了。在世界上任何東西都在呼吸,包括人在呼吸,動物在呼吸,草木在呼吸,房子也在呼吸,桌子也在呼吸,都在呼吸。人每天在不停的呼吸,但人常常就遺忘了呼吸存在。
     
    這世界上有奇怪的現象,凡是太好的東西總是被忽略、被遺忘。對你太重要了太重要了,你反而感覺不到它的重要,母愛也是,只有母親對兒女是最愛的,但是作兒女的尤其在年輕的時候總覺得母親囉嗦煩人。
     
    世界上凡是活的東西,包括人,包括物,身體都是柔軟的,一旦死亡了就是僵硬的。你的作品要活,一定要在文字的字與字之間、段與段之間、句與句之間要充滿那種小孔隙,有了小孔隙它就會跳動,就會散發出氣息和味道。
     
    如何把握整個作品的氣息,這當然決定了你對整個作品的構想豐富度如何,構思差不多完成了,醞釀得也特別飽滿,這時你穩住你的勁,慢慢寫,越慢越好,就像呼氣一樣,悠悠地出來。二胡大師拉二胡,弓弦拉得特別慢,感覺像有千斤重一樣拉不過來。打太極也是一樣的,緩而沉才有力量。寫作的節奏一定要把握好,一定要柔,一定要慢,當然這種慢不是說故意的慢,而是把氣憋著慢慢地放出去,但是也必須保證你肚子裡有氣,肚子裡沒有氣也沒有辦法。
     
    在你保持節奏的過程中,你要「耐煩」。寫作經常讓人不耐煩,為什麼有的作品開頭寫的很好,寫到中間就亂了,寫到最後就開始跑開了,這是節奏不好。節奏不好也是功力問題。世上許多事情都是看你能不能耐住煩,耐住煩了你就成功了。

  • 常富寧學歷 在 明周文化 MP Weekl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7-15 20:00:13
    有 169 人按讚

    【大時代裏 編書的人】倉存往往是出版社必然面對的問題,而被送往廢紙回收或垃圾站,則是多數滯銷書逃不過的命運。小樺聽過很多作者被迫親自掉書的故事,幾百本書,幾箱都全丟到垃圾房了;也發現不少文學作品竟一掉成經典,「那麼掉之前為何不買呢?」

    作品賣不出去,教編輯頭痛,小樺直言不想做一些「出完會打擊到自己嘅書」。她列出幾個選題條件:「要做得起,有人想讀,跟一些人的需求有對話的,文學水平要好,合乎推廣文藝的方向。」當以為文學書巿場較小眾,不及流行書、工具書暢銷大賣時,小樺卻道:「我們的書常常再版。」再版意味作品好賣,需要加印,該是個好消息,但她隨即補上一句:「which是不聰明的。」

    更多編書分享:https://bit.ly/3wzjhf0
    ---
    【大時代裏 編書的人】
    封面系列文章:https://bit.ly/3ecazge
    ---
    更多精彩內容,請訂閱 iPad 版明周:
    https://ebook.mpweekly.com/bookshelf
    ◢ 緊貼明周文化 ◣
    MeWe:bit.ly/3oCfmuo
    Instagram:bit.ly/2TORYuE 
    YouTube:bit.ly/2klNzmB
    Telegram:t.me/mpwchanneldepthreport
    #出版 #書展 #香港書展 #新書 #大型出版 #獨立出版 #本地出版 #編輯 #書 #文學 #讀書 #流行讀物 #攝影書 #社會議題 #哲學 #歷史 #文化 #本土文化 #香港 香港文學生活館 #我就是我

  • 常富寧學歷 在 香港作家王迪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4-29 23:26:29
    有 807 人按讚

    “吃好每一頓飯,腳踏實地去做我該做的事。我沒有能力去平伏大海的風浪,但我可以把我的船造得更堅固,不容易沉。船一日未沉,一日都有機會駛到目的地。我為香港人而寫的──《活著 就有如果》。”

    第1章──就算世界讓你失望,其實也沒什麼大不了
    第2章──今天的境況屬於今天,誰能肯定明天世界不會改變?
    第3章──冷靜應對 戒掉情緒
    第4章──難過得想死,就拿出你的幽默感
    第5章──當善良會被懲罰,地球就只剩人渣
    第6章──吃好每一頓飯,腳踏實地去做我該做的事
    第7章──沒關係,還有下次……你肯定?
    第8章──對於工作,最理想的態度是認真而不沉重
    第9章──有些人,疏遠更好
    第10章──將自己放得太大,是很難快樂的
    第11章──我不想變成自己看不起的人
    第12章──日子難過,quality of life卻在於我
    第13章──凡事走過總留痕,刻在眼球琢於心
    無論如何,生存下去

    👉🏻這條link所有書都係簽名版、很多 #絶版 ,書店已買不到:
    http://www.daisywong.com.hk/index.php?route=product/product&path=62&product_id=158

    👉🏻海外讀者如需訂購,請私訊

    📚第1章──就算世界讓你失望,其實也沒什麼大不了

    做童話公主,還不如做貼地港女
    - 再聰明的女人,也曾經相信「唯獨我是不可取替」
    - 已婚男人哄騙年輕女子上床一定情深款款地說:「你好特別!」
    - 還以為「可一不可再」,後來卻遇上比他好千倍的人

    第二個生日
    - 你不能勉強一隻豬去思考
    - 當時覺得世界末日,今天回首只當笑料一則

    看見真命天子
    - 你不需要跟所有人成為朋友
    - 自己很介意,但原來別人根本毫不在乎
    - 尋找「對的人」像紅酒blind tasting,不問產地來歷,味道好的就是好酒

    📚第2章──今天的境況屬於今天,誰能肯定明天世界不會改變?

    12歲入牛津的神童,為何竟當上妓女?
    - 時刻記住「嘩我IQ勁高」會變得視野狹窄,容易陷入偏見的盲點,所以有高學歷的人相信假新聞
    - 能否成功和幸福,在於性格而不是智商

    將來的事在我想像之外再之外
    - 那些年,大家都說王迪詩是男人扮的
    - 有些人適合做同事,有些人適合講心事
    有些人可以做好兄弟,一起工作卻激到吐血
    - 不要站在今天去給明天判死刑

    我交不到女朋友
    - 我很努力希望大家喜歡我
    - 你簡直悶到嘔
    - 港女就算「膚淺」,也有觀點,而且不害怕隱藏這些觀點
    - 是什麼令你痛,痛到寧願讓自己隱形?

    如何忘記一個人?
    - 過去365天,我每一秒都在想著他
    - 已成過去,回味來有個屁用?
    - 失戀跟減肥一樣。不要在手邊放滿零食,不要重複又重複看前度的訊息

    📚第3章──冷靜應對 戒掉情緒

    天氣不似預期
    - 發現丈夫有外遇就徹底崩潰,再也站不起來
    - 別人的丈夫出軌是家常便飯,我的老公卻與眾不同
    - 將幸福的控制權交給別人是很危險的,好比自己跑進監獄然後自己關上牢獄的門
    - 要用鎖鏈才留得住的人有什麼值得稀罕?
    - 女人必須經濟獨立才有應變的本錢

    醫生也有覺得自己是廢人的時候
    - 能在毒草旁邊生存,必有它的本事
    - 「劇毒」可以是病毒,也可以是毒婦、毒男、邪惡的制度
    - 嚎哭滾地不會令問題消失,只會令本來已經很惡劣的狀況加倍惡劣
    - 驚愕過後懂得調整步伐是一種成熟
    - 不管多毒都一定有抗衡之法。表面愈霸道張狂,內裏愈脆弱不堪

    即使這樣的日子,也終會過去
    - 擁有一個合規格的口罩,感覺就像戴著一隻勞力士
    - 那件事超出你的控制範圍,你擔心得三天睡不著又能改變什麼?
    - 愈沉重的事,愈要用輕盈的心態去面對

    📚第4章──難過得想死,就拿出你的幽默感

    妻之報復
    - 抓住笑點才能相處下去
    - 女士們,你試過偷偷讓老公吃過期食物嗎?
    - 男士們,老婆勸或罵或求你多少次不要做某件事,而你仍繼續做?
    - 錯的明明是他,怎麼他卻若無其事躺在梳化看電視?
    - 既抱怨吃虧委屈,丈夫有難時卻第一個飛身撲出來維護,這就是女人
    - 其實女人的矛盾幾好笑,太認真有太認真的喜感

    一樹梨花壓海棠
    - 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
    - 堂堂宰相被家暴,納妾等同自殺
    - 一首歌改寫了一個女人的命運
    - 蘇軾貪玩寫的詞,一千年後印在Lolita電影海報
    - 別以為今天做好事沒成果,也別以為傷天害理沒報應

    📚第5章──當善良會被懲罰,地球就只剩人渣

    型到核爆的音樂巨人
    - Unfriend擦鞋仔歌德
    - 那些助紂為虐、毫無廉恥的權貴!
    - 有實力,得罪米飯班主又如何?
    - 在絕境才看出一個人的風骨

    唯一的男神
    - 完美如此真是人類嗎?
    - 世上有比錢更重要的東西
    - 無論你多好,也一定有人不喜歡你
    - 假如他在十年低潮時期認輸,就不會有後來的巨大成功

    人為什麼要變老?
    - 衝突與代溝無關。關個「人」事,唔關「年紀」事
    - 日本有一群老人專門打劫
    - 年紀大了心智卻沒有同步成長,這輩子就如同沒有活過

    亂世中的俠客
    - 有能力一個打十個,仍堅持不肯傷人
    - 乞丐成了一代英雄,富二代成了過街老鼠
    - 不要在心中埋下仇恨的種子,鄙劣的人沒有資格影響你

    醫生的難處
    - 壞人依然壞到沒有底線,善良的人依舊善良
    - 付出所有,仍會有人怪責你付出不夠

    📚第6章──吃好每一頓飯,腳踏實地去做我該做的事

    講一千句還不如一個action
    - 粗口流利過地盤工,生仔後卻成了道德重整會會長
    - 10A狀元變成鬱鬱不得志的中年大叔
    - 「大人點同呀!」孩子怎會服你?
    - 價值觀就像船的舵,就算風大雨大,只要方向正確一定去到目的地

    你在逃避什麼?
    - 人們總是想要tangible的成果
    - 你連自己有多好都不願承認,那又是為什麼?
    - 誰不是傷痕累累?What makes you an exception?
    - 時間流逝,一天天老去,仍在給自己找藉口

    📚第7章──沒關係,還有下次……你肯定?

    重遇初戀情人
    - 感覺返曬嚟
    - 最愛是那個人,最終卻分開了
    - 25年來明明一次也沒見過,卻感覺你一直在我身邊
    - 不如不見?
    - 即使過客,也有他出現的原因

    改變真的很難
    - 美女未必比相貌平凡的女生婚姻幸福
    - 任何一秒都可以揀另一條路,自己命運自己寫
    - 雖然很討厭目前的工作,卻還是留在這裏捱到退休
    - 就算我願意改變,so?保證一定成功嗎?只有老千才會保證必賺
    - 你要靠自己去爭取,不要仰賴任何人的承諾

    📚第8章──對於工作,最理想的態度是認真而不沉重

    找到喜歡的事就盡情去做吧!
    - 世界沒有給你苦澀,苦澀的源頭是自己
    - 有幽默感的人懂得自嘲,笑咗佢,生活就不會太沉重
    - 世界不斷改變 ,唯一永恆的就是忠於自己喜歡的事

    不擦鞋仍能生存嗎?
    - 太多人為了利益做小丑,出賣良知,毫無廉恥
    - 醫學界《半澤直樹》
    - 讀得書多又如何?若貪名利權勢,幾核突都爭住做
    - 要令自己無可取替,不只是體制內的一顆螺絲

    自信心
    - 如何做到完全不理別人的看法,我行我素?
    - 要建立自信,就得停止與人比較
    - 欣賞自己不是很自戀嗎?於是慣性將自己看得很低,以為這是「謙虛」

    📚第9章──有些人,疏遠更好

    身外物
    - 善待自己就由扔掉舊物開始
    - 衣櫃是女人的黑盒,藏著女人成長的秘密
    - 從前覺得缺少了就無法生存的人或物,後來發現並不如想像中那麼重要
    - 不能失去的是初心,因為如果連初心也棄掉,你已經不是你了
    - 不要被可有可無的人事牽累,人生匆匆,一分一秒都要留給值得的人

    寧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
    - 突然翻車,竟因為一顆小石

    📚第10章──將自己放得太大,是很難快樂的

    怕死
    - 醫生非常害怕被其他醫生在自己身上施手術
    - 外人眼中的「人生勝利組」,是苦是樂,唯有自知

    得不到的,都是不適合你的
    - 我明明是筍盤,你怎可能不喜歡我?
    - 我真係唔鍾意你㗎!
    - 死心眼是最弊的性格缺點

    木村光希的代價
    - 最強星二代「木村公主」
    - 全日本最討厭的女孩
    - 做好自己──獨一無二的自己

    📚第11章──我不想變成自己看不起的人

    職場欺凌
    - 一個人要是圓滑再圓滑到完全沒有原則,連狗都不會尊重你
    - 在企業裏生存,最難是裝作平庸以免招人妒忌
    - 表現出眾即被中層管理人投閒置散,及早將你孤立以免被你爬頭
    - 養妻活兒的負擔與留在大企業的虛榮
    - 吃過苦才會有同理心

    唔要面,一定可以搵到錢
    - 每個人心中都很清楚──有些錢不是我賺的
    - 顧客中伏一次,不會中伏第二次

    Decent Man & Indecent Man
    - 不是noble,只是decent而已
    - 為攞著數去扮狗叫或舐鞋底
    - 無論環境如何艱難,一定有decent people

    過不了自己
    - 有時不是不想做好人,而是其他人實在太壞
    - 不是自命清高,純粹頂唔順自己咁cheap,照鏡想嘔

    日光之下無新事
    - 八百年前的街頭騙案同今日一模一樣
    - 人類幾千年都那麼壞,不意外。奇在無論演化多少年仍是那麼蠢。男女感情到社會大事,人類從未汲取歷史教訓
    - 二千多年前虛偽的法利賽人,「金盆洗手」聲明釘死耶穌「唔關我事」的官員彼拉多,今日比比皆是
    - 想預知未來,讀歷史就可以了

    📚第12章──日子難過,quality of life卻在於我

    真正的優雅
    - 民國兩位風靡上海的金枝玉葉,各在歷史關口上做了不同決定,結果一個下了地獄,另一個徘徊於人間與天堂
    - 由千金小姐到倒馬桶清潔工
    - 遭逢時代巨變,即使環境艱難仍堅持注重儀表,安靜從容,一生精緻

    生日快樂
    - 天下太平時,其實日子也不過是重複返工、去日本旅行、返工、再去日本旅行
    - 疫情期間,香港人到底在家焗了多少個蛋糕?
    - 既然無法改變「必須留在家中避疫」的現實,那就令這段日子變得有意義吧

    隨遇而安
    - 本來,世界是那麼好
    - 只要依然活著,任何一種挫敗都可以放低,任何一段已逝的感情都可以放低
    - 好景不常,壞景也不常,我從歷史領悟到的不是好壞,而是沒有任何一種狀態會永恆
    - 保存內心的善良,轉機一定會來

    📚第13章──凡事走過總留痕,刻在眼球琢於心

    當鐘擺盪向極端
    - 除了等死,我們還可以做些什麼?
    - 歷史的發展就像鐘擺,由一個極端晃去另一極端
    - 原來幸福簡單得很,拿走一些你本來擁有的東西,然後還給你,你就會覺得好幸福

    終於輪到我們打逆境波了
    - 何必再放大悲情,人生已夠沉重
    - 二十幾歲是女人的「氣質真空期」
    - 好彩當日分咗手!
    - 對於會反省的人,災難不是災難,而是解謎的暗號
    - 茫茫人海,難得同路,能一起走多遠就盡量走,哪怕有沙石紛爭,就是不要遺憾

    性格很重要
    - 見工遲大到居然獲聘?
    - 成就是自取的,滅亡也是自取的,是為「自取滅亡」。性格盲點令人一次又一次錯過懸崖勒馬的機會,直至錯到無可挽回依然不覺得自己錯,推諉過人,賴天賴地

    I Will Protect You
    - 上天給他二十年bonus陽壽加一雙陰陽眼
    - 你想活一場怎樣的人生?跟錢無關,跟學歷無關,是你的價值觀
    - 我不愛錢嗎?愛。但要叩頭才賺到呢?Bye。值得愛的並不是金錢本身,而是錢給我們的自由
    - 尼采:「He who has a why to live can bear almost any how.」
    - 你找到你的why沒有?

    叮噹
    - 人生呀,本來就是一台戲
    - 身不由己嗎?可這明明是你的舞台啊,你是導演也是演員。當你認為某位演員不合適可以換人,何必委屈自己?

    無論如何,生存下去

  • 常富寧學歷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1-21 21:00:17

    #馮盈盈 #FYY #曹展康 #後生仔傾下偈 #優質股 #如何管理Youtube
    今日我又同大家講下最近畀人影到一位男士去中環食意大利三星米芝蓮嘅馮y y小姐

    我有個朋友喺從事廣告業嘅, 接觸過馮小姐 , 對佢嘅印象非常之好

    我朋友同我講 , 畫Crystal 個人好有上進心, 雖然佢唔係歷屆港姐之中最靚嗰個

    但係喺呢十年八年 , 你記得邊個港姐 , 除咗馮盈盈之外 ?

    我朋友講,其實佢除咗青春無敵之外 ,而且佢有學歷 ,亦都係一個相當有頭腦嘅女仔

    最重要就係佢係一個有急屎嘅女仔,好多嘢人哋唔夠膽講佢夠膽講

    好有character,已經比起好多花樽嘅港姐呢出色好多㗎喇。


    所以憑住嗰幾張相,

    其實記者都只不過係話佢同一位貌似成功人士嘅男士一齊喺米芝蓮三星餐廳食飯

    都冇話佢做啲乜嘢,只係話佢冧到爆咁樣望住個男士傾偈。

    等我又解構下佢最近嘅言論啦

    最近喺後生仔傾下偈嘅節目裏面 ,佢哋講到貪慕虛榮嘅一樣嘢 ,馮盈盈妙語連珠回答另一位主持人,佢話
    如果喺自己辛勤工作換番嚟嘅呢!,應該唔喺『貪慕虛榮』範圍內囉,你只可以Comment我嘅消費習慣!但如果喺佢嘅選擇、佢嘅錢,又冇犯法,咁關你咩事呀?


    跟住佢又講「當你喺呢個社會好努力打拼然後上到某個level,自然就識到呢個level嘅人啦,係好順其自然,係好合理,只要你唔係唔念舊就冇問題啦。坦白講,我成日同中學同學食飯見面,我都有post過相,咁有冇人理過吖(高八度)?」

    佢指放工仍忙於管理社交網是為推銷自己,為自己事業著緊,又話自己出去識朋友,都是為事業拼搏的一種:「可能你出去同人食吓飯,咁啱人哋搵緊個代言人,而你自己又去sell吓自己話適合去做,咁咪一拍即合囉﹗」


    馮盈盈反指唔貪慕虛榮是懶惰 有人撐的馮盈盈仍然氣難下,繼續激動地為自己解釋:「無論做呢行定做生意,都係要去擴闊自己圈子,去為自己事業打拼,呢啲叫上進嘅表現,寧願放工返屋企煲劇,都唔出去識吓人搵吓機會,淨係喺度等運到,等啲錢喺天跌落嚟,呢啲人先叫不務正業,如果呢啲叫貪慕虛榮,咁唔貪慕虛榮嗰啲係懶惰,唔去為自己事業做任何嘢,我去為事業打拼,呢啲叫上進心﹗」

    我分析畀大家聽下啦 ,以上嘅言論 ,正正就係 新一代 貪慕虛榮 一個正面嘅睇法

    坦白講,無論你做咩行業 ,如果有得畀你識啲叻嘅人 ,對方無論喺工作機會 ,又或者喺見識方面都可以教到你嘢 ,咁好嘅學習機會點解要錯過呀 ?唔通放咗工之後匿埋喺屋企, 同啲朋友喺whatsapp講是非叫做唔貪慕虛榮 。

    另外,如果你新式嘅朋友 ,約你去米芝蓮餐廳 ,人哋請你食飯去, 無論係咪傾贊助或者工作機會 ,純粹係食飯識新朋友傾下偈, 咁你話, 唔使佢咁貴啦咁樣 ,咁就畀人見得你好小家㗎喇 。

    佢除咗而家喺無線有合約之外 ,最近喺一月初 用開咗youtube channel ,我都有睇過 ,第一站經營得好好 ,除咗佢請咗隊team啦幫佢拍得好靚呀, 出浴啦好急症啦 ,裏面亦都講到佢點樣照顧自己嘅身心靈啦 ,做呀而家 、按摩 ,呢啲都係經營youtube 其中一個好好嘅方法去搵贊助 ,你知道而家出面咩事呢度啦 ,如果透過電視台搵你做贊助或者拍廣告會貴好多 ,所以而家佢自己開youtube channel ,係好精明呀叻女㗎 ,如果啲人係經過你youtube channel搵你呢你喺電視台搵你呢平好多嘅, 但係自己嘅收入就會增加咗好多 。我覺得係咁樣做法非常之好呀 。

    因為佢係自己製造一啲機會去吸引一啲廣告商或贊助商 ,咁如果第時啲老細約佢出嚟傾 ,咁又係咪話佢會有錢佬呢 。

    如果你話啲贊助商係Admira想追佢,咁佢當然人哋搵得佢贊助一定唔可以討厭佢先啦, 又有記者話佢好冧樣對住你啲食飯個男人,唔好話佢係做artist需要少少桃花,即使你普通那一份寫字樓工, 如果你要去見客,你真係需要make eye contact令到對方畀生意你做㗎。
    ......................

    ?合作邀約請洽
    gold7778@gmail.com
    https://www.instagram.com/gold7778t/

    成為這個頻道的會員並獲得獎勵: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uNPxqDGG08p3EqCwY0XIg/join

    請用片右下角調4K睇片。

  • 常富寧學歷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9-09-07 23:42:33

    #水墨#梁震眀#水墨畫家

    鄰近靳珩公園,位於立霧溪與魯丹溪交會處的印第安酋長石,是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相當著名的地質景觀,因視角的錯覺,組構出有如人臉造型的奇石群,矗立在溪畔上,讓人忍不住想多看一眼,好見識這巧奪天工般的自然奇觀。

    如何將所畫題材營造出有如太魯閣峽谷那般的視覺強度?藉由台灣各地搜羅的奇石圖像,以小觀大,用貼近藝術的手法,假像虛構的方式,將其搬到近雲山巔處,當想像的連結空間變大,方寸之間的畫面也就有更為大器的可能。

    【實景‧虛境‧真山水 梁震明的墨色台灣】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所美術史教授 蕭瓊瑞

    梁震明的細筆山水,是戰後台灣水墨現代化運動中,從材料學與物象學一路切入而獲得具體成果的代表性藝術家。

    1971年次的梁震明,並未經歷台灣1960年代的抽象水墨風潮,也未能得見1970年代的鄉土運動,在他稍稍懂事的年代,台灣已經進入1980年代的美術館時代,而在裝置、數位,乃至行動多元蹦發的90年代,他卻獨獨選擇了以看似最為傳統的毛筆水墨,作為創作的工具和媒材;這似乎和他作為「外省第二代」、且出生成長於被視為具有濃厚「眷村」特質的高雄岡山,有著一定的關聯,而在學校擔任工友、獨身撫養三個小孩的父親,更是引導、支撐他孤獨奮鬥、精勵上進的重要支柱與力量。

    國小畢業,在韓永、李春祈等老師的啟蒙下學習水墨畫,一路從國中美術班、高中美術班,在1991年考入校區仍在蘆州的國立藝術學院(今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師事李義弘(1941-)與林章湖(1955-),也正式展開了他水墨繪畫的探研之旅。

    1993年,他以碎筆萬點的手法,表現台北草山、九份地方的芒草,呈顯一種荒蕪與孤獨的美感,開始了他「水墨台灣」的系列創作,也引起了眾人的注目。1994年,他除了獲得該系系展水墨組第一名的成績,同時也獲得了馬壽華獎學金,及張穀年獎學金第一名;隔年(1995),再獲張穀年獎學金第一名,及劉延濤獎學金第一名,這些傳統水墨畫家的獎學金頒給,在在肯定了梁震明在傳統水墨方面的用心與成果。不過,如果更深入地考察梁震明在這段學習過程的面向,便可以發現他自我要求的廣度與深度,包括在中國美術史、佛教史、器物史,及日本膠彩畫的多方學習;1996年,更獲得慈濟藝術類美術理論組的獎學金。

    這一切的努力與成績,反映了這位年輕的水墨研習者,顯然不願拘限於傳統水墨的窠臼,意圖尋找出另一條更為寬廣而深入的路徑。他曾說:「倘若我們將水墨視為單純的一種材質,那麼其屬性是否該被深入的探討。因為我們對這些材質的認知,經常來自傳統的規範,而較少本我的分析、推理與判斷。當我們對眼前的任何事都視為理所當然的時候,缺乏進一步的思辨,就會矇蔽自我的智慧,如果僅是相信前人的體略,卻沒有去思索其背後所隱藏的道理,蕭規曹隨般的跟隨其步伐,必然無法超越他們的成就,提出更有開創性的見解。」

    在大學時期全方位的學習,以及短暫的中學教職後,1999年,梁震明重回母校,進入美術創作研究所進修,並在李義弘老師的指導下,展開「墨與黑」的材料研究,完成〈墨與黑的創作思辨〉碩士論文。

    這個階段的研究,從材料學的角度出發,梁震明徹底地分析了中國水墨的墨色與西方繪畫顏料中的黑色,兩者間的不同。除了材料屬性上,墨所含的碳粒較細,色調固定,黑則較粗,亦會因成分不同而有不同的色調變化;更指出:在前人的使用觀念上,墨是重寫,黑則是畫,因此,在東方的藝術發展中,才發展出「書畫同源」的概念。(註1)

    這種看似純粹材料學的研究角度,其實正是梁震明徹底掌握創作材料,同時也為自我畫類定位的一種深沈反省;因此,他說:「墨屬於廣義的黑色顏料,無論作品中是否用墨,現今的情況下依然會被視為水墨畫,如果創作者未曾提示的話,況且『近墨者黑』,所以也無所謂畫類定位的問題;而畫類的定位,只是方便溝通的一種狹隘界定,而這種界定不盡然等於創作者認知的界定,唯有模糊或是衝撞這種材料界定,才能獲得無限的可能。」(註2)

    又說:「水墨的傳統是一種時空背景下逐漸發展而成的,但如何讓充滿西式視覺經驗的當下觀眾,重新認識水墨的當代價值,這樣的採用,正是覺醒下的選擇。」(註3)

    2002年,他就以「墨與黑的創作思辨」為題,推出研究所畢業展於台北羲之堂。那些綿密素樸的墨
    點,烘染出層次豐富、形式多變的台灣山脈、岩石,擺脫中國古老的山水意象,直接從台灣的自然切入,那是親眼所見、心中有感,沈澱為生命情緒的一部份。而畫面豐富的層次,正是他研究所時期媒材研究的具體成果,為了對各種知名古墨的掌握,他曾走訪中國蘇州姜思序堂、周庄、上海、 _杭州、安徽歙縣胡開文墨廠及黃山等地,更自製各種不同材料的墨條,包括:石榴、檳榔心、杜仲皮、燈草、桐油……等,逐一試用,甚至製成色票,相互比對。

    研究所的畢業展,也引發了藝評界的注目,以「層層染點.古墨新研的樸實路線」(註4)來形容他。

    梁震明,畫如其人,人如其畫,那種樸實、綿密的風格,也展現在他為學求藝的生活態度上。研究所畢業後,在原有論文的基礎上,全力深入、持續探研。2003年,他又完成並發表〈日製液態墨的材質特性及使用方法之研究〉一文(註5),這是將當時台灣市售的33種日製液態墨進行試用及比較,得出多點特性,並發現指出:日本廠商所製的液態墨,主要是適合日本書畫界的創作觀點而生產的;因此,使用者的認知與選擇,才是主導這些墨品材質特性的關鍵因素。

    歷經五年的研究、整理與擴展,終於完成《墨色的真相》一書,由國立編譯館補助出版。其中涵蓋的主題,包括:歷代畫家使用墨與黑及相關材料之種類說明、墨與黑之相關著作介紹、固態墨、液態墨及黑色顏料的製作工序及流程比較、中國歷代製作固態墨的流程分析與介紹、歷代文獻關於墨與黑之製作流程及概念的探討、歷代畫家使用墨與黑之方式及邏輯的比較、材質特性與使用方法及概念之關係研究等。《墨色的真相》可說是當代畫壇在材料研究上最具典範性的成果。

    梁震明是以學術研究的態度面對創作,一如民初畫家黃賓虹的耗費巨大精力整理歷代畫論,彙編成《歷代畫論叢書》,也增美自我的創作。

    梁震明的研究精神也展現在他獲得國藝會補助、與廣興紙寮合作撰成的〈中性紙材開發與成效研究〉(2005),及走訪全台三百多座廟宇,拍攝近萬張照片的「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2006-2010);後者於2010年,由國立編譯館補助出版。

    回到創作本身,2002年北藝研究所畢業後的這段時間,顯然是一個重整、深入整備的階段。2004年任教台中僑光技術學院,往返途中,經常前往苗栗後龍外埔拍攝海邊石滬;而在一個偶然機緣下,更接下了全台茶山之旅的拍攝工作,走遍了梅山龍眼林、鹿谷大崙山、大禹嶺、梨山,和嘉義石桌等地,對台灣的山林有了更深入的觀察、感受與瞭解。

    事實上,2001年春天,梁震明就有機會首登大陸黃山,這是多少水墨畫家歌詠描繪的聖山,古松、奇峰、雲霧……,自然也給予梁震明極大的震撼,但他說:「雖有千景可選、奇石可畫,但無法長居,總有著霧裡看花難以動筆的感覺。」

    2007年,梁震明轉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教職,也將生活重心轉回創作本身。2009年的「黑色的覺醒」個展,正是這個階段創作的一次總結。〈綠草黑世界〉(1995-2009)、〈黑葉下的台南孔廟〉(2008)、〈黃昏下的黑山〉(2009)、〈聳立在一片山巒的黑岩〉(2009),都是這次展出的幾件重要作品;在較為逼近的構圖取景中,呈顯樹葉、草叢、山岩、雲氣的豐美質感。這是梁震明在大量的照片分析下,捕捉現場的感受,以格物致情的方式所逼視出來的一種幽情,純粹畫景,空無一人,帶著一份深沈的孤寂與寧靜。

    2010年,長期以來的精神支柱,父親病逝於高雄榮總,讓梁震明對生命有了新的體悟。經歷一段「無名虛相」的抽象水墨山水創作,撫平了失怙的心靈創傷;2012年的「海景」系列,重新回到細筆寫實水墨的路向,但畫面大為開朗,甚至加入了較多的色彩運用。

    原來自2008年以來,梁震明便被澎湖特殊的自然景緻所吸引,節理分明的玄武岩,加上海天一色的開闊氣象、孤立海隅的小島、白色的沙灘…….;此後,他多次前往澎湖探訪,走遍七美、望安、桶盤,及目斗嶼、姑婆嶼……這些南北列島,也重訪宜蘭頭城、龜山島、屏東墾丁、旭海,及貢寮龍洞、南澳粉鳥林,和台中梧棲高美溼地,更不必提及自學生時代就經常和師長前往的北海岸淡水、石門麟山鼻、老梅等地。此外,也前往日本沖繩座間味島、古宇利島、瀨底島及石垣等地,比較不同文化下的自然景觀。

    梁震明的創作取景,完全是以一種幾近物象學研究的科學手法,現場寫生不是他的創作形態,部份的速寫只在記錄某些必要的重點。遍遊這些景點,甚至重複多次的前往,主要是在收集相關的圖像和豐富自我的體驗,景色的記錄則以攝影取代,每次的前往,都經事先周詳的規劃,即使是相同的地點,也會有不同的路線和時段,因此景緻總是不同,或是晴、陰、冬、夏,或是晨起、夕歸,或是徒步、搭船,甚至動用空拍機等。梁震明的創作,帶著高度學術研究的心情,雖寫實景,但回到畫室,則是進行周密的草稿模擬及意象推演,反覆推敲,不斷思辨,務求達於虛凌、超越的意境。
    2011年及12年的「海景意象」展,梁震明在以往以墨色為主體的畫面中,加入大片的色彩,這些色彩帶著稍顯誇張、鮮艷的高彩度,反而呈現了某種夢幻的意境;某些作品甚至直接以金色表出,或是紙張的金,或是顏料的金,但當轉化成物象的金,反而虛幻成視覺情感的金,那是一種純粹心象的金,實景、虛境,才是梁震明心中追求的真山水。

    2014年展開的「千岩萬語」系列,回到山岩海石的細部描繪,積細成多,氣象浩瀚,以千岩寄寓萬語,是藝術家應物抒懷的本心,部份畫面加入細線的方格分割,益增非實境的畫面效果。

    2015、16年的近作,在尺幅上更為開闊,他辭 _教職,專職創作,畫面的細筆寫石(寫實),幾如僧人的抄經,一筆一念、一劃一覺,梁震明的作品,也因此呈顯接近宗教般的凝定與寧靜。

    中國近千年的水墨繪事,在近代而有「學」「藝」分途的隱憂,但在梁震明的身上,我們喜見高度學術研究的精神,如何貫穿、滲透在他的創作之中。戰後1960年代啟動「現代水墨」運動,曾以「革中鋒的命」的自動性技法,翻轉民初或日治以來,以寫實「改革」寫意的路徑,開展出一片暢意淋漓的抽象風潮,中經幾近照相寫實的鄉土水墨,落入寫景不寫情的機械操作。1970年代出生的梁震明,從台灣制式的學院體制中,一路走來,在深沈、穩健的學術操作中,重建了古典水墨的結構與質地,卻同時展現了現代宏觀與微觀兼具、客觀寫實與主觀虛境並呈的絕妙視野,堅實、蒼茫中,透露著一股孤獨、傲然的真氣。那是梁震明特有的墨色台灣、現代山水,隱隱承續著自余承堯(1898-1993 )、夏一夫(1925-2016)一路以降的密實水墨傳統,也是李義弘開創的材料學與物象學研究最耀眼的傳人。

    註釋:

    1 梁震明〈黑色的覺醒――梁震明創作自述〉,《藝術收藏+設計》25期,頁132,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9。10。
    2 同上註,頁133。
    3 同上註。
    4 參見黃寶萍〈梁震明:層層染點.古墨新研的樸實路線〉,《藝術家》326期,頁236-239,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2.7。
    5 收入《中國水墨藝術之回顧與前瞻:2003研究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72-183。

    【梁震明簡歷】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畢業。

    曾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及東海大學美術學系講師。

    個展12次,國內外聯展30餘次。

    作品曾在香港蘇富比、羅芙奧及沐春堂拍賣成交。

    著作「墨色的真相」與「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獲國立編譯館出版刊行。

    現為羲之堂代理之專職水墨畫家。

    梁震明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inkliang/

    梁震明痞客邦: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

    梁震明IG:https://www.instagram.com/liang_chenming_art/

  • 常富寧學歷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9-08-26 20:37:12

    #art #inkart #painting

    龍洞岬灣是台灣北部規模最大的岩場,因為整個海岸地形如蟠龍捲曲纏繞,從龍頭到龍尾就像一道弧形,形成洞穴般的港灣,故稱「龍洞」,而此作正是描寫該處最引人入勝景觀的代表作品之一,現為私人收藏。

    【實景‧虛境‧真山水 梁震明的墨色台灣】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所美術史教授 蕭瓊瑞

    梁震明的細筆山水,是戰後台灣水墨現代化運動中,從材料學與物象學一路切入而獲得具體成果的代表性藝術家。

    1971年次的梁震明,並未經歷台灣1960年代的抽象水墨風潮,也未能得見1970年代的鄉土運動,在他稍稍懂事的年代,台灣已經進入1980年代的美術館時代,而在裝置、數位,乃至行動多元蹦發的90年代,他卻獨獨選擇了以看似最為傳統的毛筆水墨,作為創作的工具和媒材;這似乎和他作為「外省第二代」、且出生成長於被視為具有濃厚「眷村」特質的高雄岡山,有著一定的關聯,而在學校擔任工友、獨身撫養三個小孩的父親,更是引導、支撐他孤獨奮鬥、精勵上進的重要支柱與力量。

    國小畢業,在韓永、李春祈等老師的啟蒙下學習水墨畫,一路從國中美術班、高中美術班,在1991年考入校區仍在蘆州的國立藝術學院(今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師事李義弘(1941-)與林章湖(1955-),也正式展開了他水墨繪畫的探研之旅。

    1993年,他以碎筆萬點的手法,表現台北草山、九份地方的芒草,呈顯一種荒蕪與孤獨的美感,開始了他「水墨台灣」的系列創作,也引起了眾人的注目。1994年,他除了獲得該系系展水墨組第一名的成績,同時也獲得了馬壽華獎學金,及張穀年獎學金第一名;隔年(1995),再獲張穀年獎學金第一名,及劉延濤獎學金第一名,這些傳統水墨畫家的獎學金頒給,在在肯定了梁震明在傳統水墨方面的用心與成果。不過,如果更深入地考察梁震明在這段學習過程的面向,便可以發現他自我要求的廣度與深度,包括在中國美術史、佛教史、器物史,及日本膠彩畫的多方學習;1996年,更獲得慈濟藝術類美術理論組的獎學金。

    這一切的努力與成績,反映了這位年輕的水墨研習者,顯然不願拘限於傳統水墨的窠臼,意圖尋找出另一條更為寬廣而深入的路徑。他曾說:「倘若我們將水墨視為單純的一種材質,那麼其屬性是否該被深入的探討。因為我們對這些材質的認知,經常來自傳統的規範,而較少本我的分析、推理與判斷。當我們對眼前的任何事都視為理所當然的時候,缺乏進一步的思辨,就會矇蔽自我的智慧,如果僅是相信前人的體略,卻沒有去思索其背後所隱藏的道理,蕭規曹隨般的跟隨其步伐,必然無法超越他們的成就,提出更有開創性的見解。」

    在大學時期全方位的學習,以及短暫的中學教職後,1999年,梁震明重回母校,進入美術創作研究所進修,並在李義弘老師的指導下,展開「墨與黑」的材料研究,完成〈墨與黑的創作思辨〉碩士論文。

    這個階段的研究,從材料學的角度出發,梁震明徹底地分析了中國水墨的墨色與西方繪畫顏料中的黑色,兩者間的不同。除了材料屬性上,墨所含的碳粒較細,色調固定,黑則較粗,亦會因成分不同而有不同的色調變化;更指出:在前人的使用觀念上,墨是重寫,黑則是畫,因此,在東方的藝術發展中,才發展出「書畫同源」的概念。(註1)

    這種看似純粹材料學的研究角度,其實正是梁震明徹底掌握創作材料,同時也為自我畫類定位的一種深沈反省;因此,他說:「墨屬於廣義的黑色顏料,無論作品中是否用墨,現今的情況下依然會被視為水墨畫,如果創作者未曾提示的話,況且『近墨者黑』,所以也無所謂畫類定位的問題;而畫類的定位,只是方便溝通的一種狹隘界定,而這種界定不盡然等於創作者認知的界定,唯有模糊或是衝撞這種材料界定,才能獲得無限的可能。」(註2)

    又說:「水墨的傳統是一種時空背景下逐漸發展而成的,但如何讓充滿西式視覺經驗的當下觀眾,重新認識水墨的當代價值,這樣的採用,正是覺醒下的選擇。」(註3)

    2002年,他就以「墨與黑的創作思辨」為題,推出研究所畢業展於台北羲之堂。那些綿密素樸的墨
    點,烘染出層次豐富、形式多變的台灣山脈、岩石,擺脫中國古老的山水意象,直接從台灣的自然切入,那是親眼所見、心中有感,沈澱為生命情緒的一部份。而畫面豐富的層次,正是他研究所時期媒材研究的具體成果,為了對各種知名古墨的掌握,他曾走訪中國蘇州姜思序堂、周庄、上海、 _杭州、安徽歙縣胡開文墨廠及黃山等地,更自製各種不同材料的墨條,包括:石榴、檳榔心、杜仲皮、燈草、桐油……等,逐一試用,甚至製成色票,相互比對。

    研究所的畢業展,也引發了藝評界的注目,以「層層染點.古墨新研的樸實路線」(註4)來形容他。

    梁震明,畫如其人,人如其畫,那種樸實、綿密的風格,也展現在他為學求藝的生活態度上。研究所畢業後,在原有論文的基礎上,全力深入、持續探研。2003年,他又完成並發表〈日製液態墨的材質特性及使用方法之研究〉一文(註5),這是將當時台灣市售的33種日製液態墨進行試用及比較,得出多點特性,並發現指出:日本廠商所製的液態墨,主要是適合日本書畫界的創作觀點而生產的;因此,使用者的認知與選擇,才是主導這些墨品材質特性的關鍵因素。

    歷經五年的研究、整理與擴展,終於完成《墨色的真相》一書,由國立編譯館補助出版。其中涵蓋的主題,包括:歷代畫家使用墨與黑及相關材料之種類說明、墨與黑之相關著作介紹、固態墨、液態墨及黑色顏料的製作工序及流程比較、中國歷代製作固態墨的流程分析與介紹、歷代文獻關於墨與黑之製作流程及概念的探討、歷代畫家使用墨與黑之方式及邏輯的比較、材質特性與使用方法及概念之關係研究等。《墨色的真相》可說是當代畫壇在材料研究上最具典範性的成果。

    梁震明是以學術研究的態度面對創作,一如民初畫家黃賓虹的耗費巨大精力整理歷代畫論,彙編成《歷代畫論叢書》,也增美自我的創作。

    梁震明的研究精神也展現在他獲得國藝會補助、與廣興紙寮合作撰成的〈中性紙材開發與成效研究〉(2005),及走訪全台三百多座廟宇,拍攝近萬張照片的「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2006-2010);後者於2010年,由國立編譯館補助出版。

    回到創作本身,2002年北藝研究所畢業後的這段時間,顯然是一個重整、深入整備的階段。2004年任教台中僑光技術學院,往返途中,經常前往苗栗後龍外埔拍攝海邊石滬;而在一個偶然機緣下,更接下了全台茶山之旅的拍攝工作,走遍了梅山龍眼林、鹿谷大崙山、大禹嶺、梨山,和嘉義石桌等地,對台灣的山林有了更深入的觀察、感受與瞭解。

    事實上,2001年春天,梁震明就有機會首登大陸黃山,這是多少水墨畫家歌詠描繪的聖山,古松、奇峰、雲霧……,自然也給予梁震明極大的震撼,但他說:「雖有千景可選、奇石可畫,但無法長居,總有著霧裡看花難以動筆的感覺。」

    2007年,梁震明轉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教職,也將生活重心轉回創作本身。2009年的「黑色的覺醒」個展,正是這個階段創作的一次總結。〈綠草黑世界〉(1995-2009)、〈黑葉下的台南孔廟〉(2008)、〈黃昏下的黑山〉(2009)、〈聳立在一片山巒的黑岩〉(2009),都是這次展出的幾件重要作品;在較為逼近的構圖取景中,呈顯樹葉、草叢、山岩、雲氣的豐美質感。這是梁震明在大量的照片分析下,捕捉現場的感受,以格物致情的方式所逼視出來的一種幽情,純粹畫景,空無一人,帶著一份深沈的孤寂與寧靜。

    2010年,長期以來的精神支柱,父親病逝於高雄榮總,讓梁震明對生命有了新的體悟。經歷一段「無名虛相」的抽象水墨山水創作,撫平了失怙的心靈創傷;2012年的「海景」系列,重新回到細筆寫實水墨的路向,但畫面大為開朗,甚至加入了較多的色彩運用。

    原來自2008年以來,梁震明便被澎湖特殊的自然景緻所吸引,節理分明的玄武岩,加上海天一色的開闊氣象、孤立海隅的小島、白色的沙灘…….;此後,他多次前往澎湖探訪,走遍七美、望安、桶盤,及目斗嶼、姑婆嶼……這些南北列島,也重訪宜蘭頭城、龜山島、屏東墾丁、旭海,及貢寮龍洞、南澳粉鳥林,和台中梧棲高美溼地,更不必提及自學生時代就經常和師長前往的北海岸淡水、石門麟山鼻、老梅等地。此外,也前往日本沖繩座間味島、古宇利島、瀨底島及石垣等地,比較不同文化下的自然景觀。

    梁震明的創作取景,完全是以一種幾近物象學研究的科學手法,現場寫生不是他的創作形態,部份的速寫只在記錄某些必要的重點。遍遊這些景點,甚至重複多次的前往,主要是在收集相關的圖像和豐富自我的體驗,景色的記錄則以攝影取代,每次的前往,都經事先周詳的規劃,即使是相同的地點,也會有不同的路線和時段,因此景緻總是不同,或是晴、陰、冬、夏,或是晨起、夕歸,或是徒步、搭船,甚至動用空拍機等。梁震明的創作,帶著高度學術研究的心情,雖寫實景,但回到畫室,則是進行周密的草稿模擬及意象推演,反覆推敲,不斷思辨,務求達於虛凌、超越的意境。
    2011年及12年的「海景意象」展,梁震明在以往以墨色為主體的畫面中,加入大片的色彩,這些色彩帶著稍顯誇張、鮮艷的高彩度,反而呈現了某種夢幻的意境;某些作品甚至直接以金色表出,或是紙張的金,或是顏料的金,但當轉化成物象的金,反而虛幻成視覺情感的金,那是一種純粹心象的金,實景、虛境,才是梁震明心中追求的真山水。

    2014年展開的「千岩萬語」系列,回到山岩海石的細部描繪,積細成多,氣象浩瀚,以千岩寄寓萬語,是藝術家應物抒懷的本心,部份畫面加入細線的方格分割,益增非實境的畫面效果。

    2015、16年的近作,在尺幅上更為開闊,他辭 _教職,專職創作,畫面的細筆寫石(寫實),幾如僧人的抄經,一筆一念、一劃一覺,梁震明的作品,也因此呈顯接近宗教般的凝定與寧靜。

    中國近千年的水墨繪事,在近代而有「學」「藝」分途的隱憂,但在梁震明的身上,我們喜見高度學術研究的精神,如何貫穿、滲透在他的創作之中。戰後1960年代啟動「現代水墨」運動,曾以「革中鋒的命」的自動性技法,翻轉民初或日治以來,以寫實「改革」寫意的路徑,開展出一片暢意淋漓的抽象風潮,中經幾近照相寫實的鄉土水墨,落入寫景不寫情的機械操作。1970年代出生的梁震明,從台灣制式的學院體制中,一路走來,在深沈、穩健的學術操作中,重建了古典水墨的結構與質地,卻同時展現了現代宏觀與微觀兼具、客觀寫實與主觀虛境並呈的絕妙視野,堅實、蒼茫中,透露著一股孤獨、傲然的真氣。那是梁震明特有的墨色台灣、現代山水,隱隱承續著自余承堯(1898-1993 )、夏一夫(1925-2016)一路以降的密實水墨傳統,也是李義弘開創的材料學與物象學研究最耀眼的傳人。

    註釋:

    1 梁震明〈黑色的覺醒――梁震明創作自述〉,《藝術收藏+設計》25期,頁132,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9。10。
    2 同上註,頁133。
    3 同上註。
    4 參見黃寶萍〈梁震明:層層染點.古墨新研的樸實路線〉,《藝術家》326期,頁236-239,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2.7。
    5 收入《中國水墨藝術之回顧與前瞻:2003研究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72-183。

    【梁震明簡歷】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畢業。

    曾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及東海大學美術學系講師。

    個展12次,國內外聯展30餘次。

    作品曾在香港蘇富比、羅芙奧及沐春堂拍賣成交。

    著作「墨色的真相」與「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獲國立編譯館出版刊行。

    現為羲之堂代理之專職水墨畫家。

    梁震明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inkliang/

    梁震明痞客邦: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

    梁震明IG:https://www.instagram.com/liang_chenming_art/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