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常兵備役除役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常兵備役除役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常兵備役除役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常兵備役除役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張之豪,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國土防衛部隊 如果有一天,中国打到你家門口,你想抵抗,你想要保護你的家人、孩子,你所居住的家園,你的生命財產安全。 但是電話斷了、網路沒了、停電停水了,就算在你家客廳裡,也是一片漆黑,你該怎麼做?你聽說你的鄰居、朋友聚集在外面的街口,正在抵擋一台裝甲車,你想幫忙,想加入,但你不知道你該怎麼作...

  • 常兵備役除役 在 張之豪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10-15 18:33:43
    有 1,596 人按讚

    國土防衛部隊
     
    如果有一天,中国打到你家門口,你想抵抗,你想要保護你的家人、孩子,你所居住的家園,你的生命財產安全。
     
    但是電話斷了、網路沒了、停電停水了,就算在你家客廳裡,也是一片漆黑,你該怎麼做?你聽說你的鄰居、朋友聚集在外面的街口,正在抵擋一台裝甲車,你想幫忙,想加入,但你不知道你該怎麼作戰,你不知道你該跟誰聯繫,你甚至沒有一台這時候足以聯繫他人的無線電。
     
    拿起掃把也跟他拚了,這是一個形容詞,我們都知道,我們可以不只是這樣而已。
     
    你不是役齡的現役軍人,你就是一個普通的勞工、上班族,但你知道,你保家衛國的心,不比現役軍人來得低。
     
    那時候的你,該怎麼做?現在的你,又可以怎麼做?
     
    壯闊台灣 吳怡農 與前參謀總長李喜明將軍,近日在報紙上投書,講述「建立國土防衛部隊」的重要性。
     
    他們首先就提出一個重要的觀念:
    「我們永遠不會放棄;任何關於停止抵抗的訊息都是錯誤的」。
     
    「國土防衛部隊」這個概念,來自美國的「國土防衛部隊」(National Guard)與後備部隊(Army Reserve),也來自瑞典政府近年來在倡議的「全民國防」的概念。
     
    這是個有明確定義,也是正規軍事用詞,部分人士斷章取義,稱其為「在家當兵」。
     
    這些政治人物,甚至利用這樣的斷章取義,不斷炒作,把一個理當全民可以理性、嚴肅討論的公共政策,變成了炒作聲量的素材。
     
    國土防衛部隊,簡言之,就是藏兵於民的概念。
     
    它把「保家衛國」,到前線作戰的概念,拉回到自己的鄰里、社區、縣市。
     
    「保家衛鄉」。
     
    如果發生戰爭,你想要保衛你的家人,保衛你的親戚,保衛你的社區,你需要一定的作戰能力,你也需要一定的團體協助。
     
    這就很像是古早時代,庄頭庄尾的自己組織的民團的概念很像,但是,要真正有戰力,散兵游勇,是不夠的。
     
    現代的「國民兵」,需要現代化的訓練,也需要真正有具備一定程度的通訊、動員、作戰的能力。
     
    以美國的國土防衛部隊為例,一個一般的國民兵,平均一個月到部隊單位裡接受兩天的訓練,在訓練期間,有薪資,也有一定的醫療保險計劃(免費健檢)。讓有意願保家衛國的人,保持一定的體能、戰力,並且在國家緊急狀況時,可以「保家衛鄉」。
     
    所以,可以說,「國民兵」,是一個讓人可以有正常工作、成家立業之餘,還可以保持戰力,並且還有一定薪資補貼的編制。
     
    現在,身兼兩份工作,「斜槓」的狀況,很常見。「國土防衛部隊」這個制度,也可以是一個兼職工作的選項。
     
    在吳怡農的文章裡,有詳細講述這個制度可以先以小型部隊作為實驗,先試試看,讓已經屆除役年齡的人也可以保持戰力、志願保家衛國。
     
    我在閱讀吳怡農這篇文章時,也不時想到地方平時就已經有的「民防」的編制。
     
    根據現有「民防法」的規定,每個縣市、區、里,都編有民防人員訓練、演習、服勤或支援軍事勤務召集的工作。
     
    但現有民防法的規定中,訓練時間只足因應緊急的天災等狀況,而且,也因為結合了義消、義交、義警等系統,訓練與支援的任務,都比較傾向一般性的緊急狀況。
     
    「國土防衛部隊」概念的提出,是要加強「軍事」面的訓練,我也認為,薪餉、醫療福利等制度,也可以導入,並且,有真的讓軍事訓練落實的機會。
     
    我認為,修改「民防法」,加強現有的「民防」的訓練,並且讓軍事相關訓練,納入民防的體系中,是個在立法上可以先微幅修改的方向。

    當我們了解到底什麼是「國土防衛部隊」的正確觀念,我們就會知道,那些要把這個討論矮化為「在家當兵」,是多無聊、也多沒有營養的政治口水。
     
    這是個值得我們好好討論的議題,在中国文攻武嚇日益增大的今時今日,我們更應該嚴肅思考。
     
    延伸閱讀:

    李喜明/備役上將 | 吳怡農
    《後備的轉型:建立國土防衛部隊》
     
    https://nong.tw/civil-defense-force/?fbclid=IwAR1tSAtbSEkB6BKPTrFWXH5uz8U7Q__Hl449J_fCLklbrVUwFGkE-MSJvDc

    吳怡農+李喜明 中央社專訪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010150264.aspx

     
    PS。圖為我在這週的連續雨勢前,在情人湖公園入口,要求北觀處儘速派人前來清淤,避免雨時積水淹到路面上的會勘。
     
    基隆市議員 張之豪

  • 常兵備役除役 在 台中市議員何文海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0-14 16:00:36
    有 262 人按讚

    近日教召問題吵得沸沸揚揚,台中市議員何文海也多次接獲地方民眾反映,有關軍方教召總是特定人員雀屏中選,一而再再而三的接到教召令。最近國防部研議將後備教召編管八年的年限解禁,延長為退伍十二至十七年範圍內未除役的後備軍人,地方對於國防部這樣的研議有諸多反彈,教召的公平性實則再深入檢討。

    教召人員時常淪為抽籤便宜行事,2016年的時候審計長林慶隆在5月4日赴立法院進行103年中央政府總決算審核報告時,就曾提出,民國103年列管可選充教召的備役人員數為93萬餘人,其中教召過1次者為17萬餘人、2次者為9.3萬餘人、3次者為1.1萬餘人、4次者則是2千5百多人,總計有27.7萬餘人曾接受教召,占總數29.78%。因此之後軍方後來改為2次為限,若一後備軍人已被召集兩次,就不會有第3次,藉此避免選員集中。

    雖然國防部後來改正,但已造成民間對於國防部在教召選員的公平性上不具信心。未來教召將由現行的2年1訓、一次5至7天,改為1年1訓、一次14天,時間拉長也會造成民間雇主與員工工作上的不便。故何文海議員建議市政府向後指部(後備軍人指揮部)反映地方民眾的心聲。

    建議市府編列預算補助
    教召對象都已是社會人士,為了台灣國防放下手邊工作保衛國家,而目前依照現行的發給召集津貼,分別為士兵每日700元,士官每日800元、軍官每日900元。教召津貼與現今工作薪資有很大的落差。

    何文海議員建議台中市政府給予該年參與教召的市民一些優惠或補助,待教召結束後頒發一張該年解除教召令,可至地方公所領取現金補助或是享有台中市各種消費福利優惠…等等,給予接受教召的台中市民一些鼓勵,並感謝他們保衛國家。

    中時新聞網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01014002704-260407?chdtv

    今日新聞
    https://www.nownews.com/news/5084858

    歡迎加入文海的LINE@
    https://lin.ee/gcMRpWW

  • 常兵備役除役 在 新‧二七部隊 軍事雜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10-01 13:19:15
    有 335 人按讚


    後備動員與教召制度的解析和想法,文章參閱

    #國軍教召方案
    #概略簡單整理

    一、現況
    1,台灣義務役後備軍人在「2年1訓、2訓換補」政策下,召訓次數已調整為以2次為原則,每次召集期間僅5天至7天。而據國防部所述,後備軍人1年期的義務役已經從69萬人降到47萬人。

    2,各國橫向比較
    (1)新加坡🇸🇬義務役軍人退伍後,需納入戰備部隊編管並接受10年戰備訓練週期,每年接受訓練時間累積不得超過40天

    (2)以色列🇮🇱官兵役期屆滿退伍後納入預備役編管,退伍3年內,每年教育召集18天至28天
    (3)瑞士🇨🇭士兵退伍至除役前,每2年需返回部隊參加至少3週之複訓,共需參加6次。

    3,初步比較結果,從教召頻率跟訓練時間相比,台灣跟上述新加坡🇸🇬、以色列🇮🇱、瑞士🇨🇭則有明顯的落差。

    二、教召初步改革方案
    1,國防部教召初步方案,後備教育召集明年擬更改為1年1訓,一次14天,後備戰士的日薪加成1.5倍,同時發給續服獎金,並給予英雄館住宿優惠及軍醫院就醫減免。

    2,方案的提出是依據2019年【赴美】考察後所提出,該考察後提出的其他方案是,研議與美國州國民兵建立夥伴關係,計畫派國軍部隊參與美國本土國民兵的「北方打擊演習」(Northern Strike)

    補充:
    「北方打擊演習」屬於跨軍種實兵實彈操演,會有最新裝備參與驗證,是美國各州國民兵的跨軍種聯合演習,演習主要目標是強化本土國民兵單位的戰備能力。雖然層級是國民兵演習,但經常測試正規部隊使用的新型裝備。

    3,綜上所述,很顯然國防部在參酌美國🇺🇸建議後及台海戰爭風險後,終於能對後備動員作出改善。

    🔥感想:
    1,據說,台灣後備教召變得很硬。例如:行軍、打靶次數變多,子彈像不要錢的給你打,晚上要宿營,但公發的帳篷很好搭還有氣墊床。不像以前上課看電影🎬,帶三、四本書都可以看得完,現在則是帶了書還沒辦法看。

    但聽說,以後會更硬,裝備會給好給滿,看來是玩真的不是說說而已。

    2,我其實還是蠻傾向恢復一年的義務役,但顯然,目前在民意上是很難再逆轉恢復一年的役期,所以勢必要靠精實的4個月補上,還有,退伍後8年8次14天(112天)去嘗試作彌補。(吐槽一下,但不知道在作為備戰的準備下,假資料會不會因此變少)

    3,在戰爭危機的逼近之下,軍人地位正逐漸提升,在高層的支持下,國軍基層似乎正「緩慢」地開始動起來了。(高層的腦袋就看更高層喜歡什麼了)

    4,補充,聽說國防部想參照芬蘭的教召制度,先對比一下數據。
    (1)芬蘭人口551.8 萬面,芬蘭常備部隊只有3.47萬人,後備部隊卻有35萬人、後備軍人90萬人,

    (2)台灣人口2378萬,常備部隊21.5萬,後備軍人238萬。

    (3)國防部似乎想參照芬蘭,自2011年起就防衛部隊改革推展徵召系統,以【現役軍人】與【後備軍人】混合軍事力量為主,重整防衛結構,而芬蘭自2014年宣布增加後備軍人再訓練機制,並遣送後備部隊赴北約受訓,地方武裝力量多數由後備軍人組成,並被納入陸軍編制。

    (4)台灣部分,不排除將台灣軍人送入美國或者關島、日本沖繩、或是本島有美軍參與指導訓練,應該會是國防部的一個可行性方案。
    只是既然台灣要成為東方北約,美國西太平洋盟友來台灣共同作個駐地訓練,教官交由美軍協助,我也認為也是OK的。

    以上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