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帳篷外地墊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帳篷外地墊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帳篷外地墊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帳篷外地墊產品中有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8,614的網紅天堂島嶼.撒哈拉.蔡適任,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在我們保護的老樹不遠處,有另一棵沒那麼老也沒那麼大的老樹,同樣被我們列入保護範圍,或許是那時為了護樹,我們勇猛跟大飯店纏鬥,村裡很多人都知道,不敢惹我們,長期以來,沒有人來動這幾棵樹與這塊地,直到最近聖誕節又跨年的,觀光客暴增,駕駛越野車的歐洲觀光客在沙漠橫行無阻,留下垃圾污染了純淨沙丘與樹。 ...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60的網紅飛炫葡萄媽旅遊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身邊的媽媽們早就不知道第幾露,得常常露營時 這次是我帶葡萄橘子的,第一次體驗在埔里的山上露營 之前在民宿搭帳棚葡萄說是假露營,這次讓他體驗真的露營 第一次體驗一邊聽著音樂,一邊睡覺的戶外音樂祭 一大堆人鋪著野餐墊,一邊餅乾,聊天時. 中間就會出現大的飛行傘,一路奔跑上飛 整個天空都是滿滿的飛行傘,真...

  • 帳篷外地墊 在 天堂島嶼.撒哈拉.蔡適任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1-06 12:33:01
    有 90 人按讚


    在我們保護的老樹不遠處,有另一棵沒那麼老也沒那麼大的老樹,同樣被我們列入保護範圍,或許是那時為了護樹,我們勇猛跟大飯店纏鬥,村裡很多人都知道,不敢惹我們,長期以來,沒有人來動這幾棵樹與這塊地,直到最近聖誕節又跨年的,觀光客暴增,駕駛越野車的歐洲觀光客在沙漠橫行無阻,留下垃圾污染了純淨沙丘與樹。
    我跟貝桑說,我們得做點什麼,或許是在這一帶種更多樹,也或許可以想想如何善加利用,讓這塊地明顯是有人使用的狀態,才能讓外地觀光客不在此為所欲為。
    而一塊在沙丘群裡,有著兩三棵老樹的地,可以做什麼營運呢?
    想來想去,也真的只有經營帳篷區一途。
    近來遊客需求改變,帳篷遠比飯店受歡迎,四哥也因投資黑帳篷而成功致富,我們也會安排客人住帳篷。但,老樹在的位置非常偏僻遙遠,經營成本高,不利於營業。然而正因為地處偏遠,沙丘景致格外純淨、瑰麗而原始,那樣的寂靜無聲,是有力道的,是有重量的,讓人聽見靈魂深處的呢喃,讓樹梢鳥鳴化作清脆鈴聲。
    我很清楚自己有多麼不在主流旅遊業的思維與狀態,我常隔著距離看著遊客在沙漠的來去,只覺事不關己,我知道旅遊市場的廣告在推銷什麼樣的沙漠旅遊服務,販賣什麼樣的沙漠意象,但那不是我所信奉的那一套價值,我甚至無法體會那樣單薄淺層的沙漠行程有什麼好玩的?所以,我也玩不來、賣不了那一套。
    經營帳篷區是貝桑長期以來的夢想,即便知道這是目前最能發大財的產業,我都沒有太大意願,因為我的夢想就不是賺錢呀,而是能在自己於沙漠的旅遊服務裡,不忘對人與土地的愛。當然,我跟貝桑的夢想並非無法合併,但礙於男性至上傳統勢必將我排除在經營權力核心之外,貝桑重感情、沒金錢觀念、家族包袱沈重,加上四哥貪婪、狡猾又善於商業經營,若我跟貝桑苦心經營一座帳篷區,很可能在客源尚不足時,便落入四哥之手,而貝桑太愛家族也太崇拜四哥了,只會將一切拱手讓人。
    照片上,是我們那棵不算太老的老樹,我很喜歡這棵樹,若有天,我們在這一帶做什麼,我只想對這樹做最低限度的修剪與整理,或許在地上鋪毯子坐墊,或許掛上盪鞦韆,讓人可以「走進一棵樹裡」,休息,納涼,享受沙漠生命奇蹟的庇蔭,這是一種撒哈拉所能提供的奢華。
    只要錢砸得夠多,想要多豪華的設備,都不是難事。然而再多的錢,都買不到一棵古老野樹在撒哈拉所能架起的生命網絡。
    這才是我信奉的價值,是支持我走到今日的內在力量,也是為什麼我離可以迅速發大財的主流市場那麼遠的原因之一。
    我問自己,有沒有可能在老樹一帶,經營一座具有理念、不忘初衷又能讓貝桑感覺自己有事業的帳篷區?
    老實說,變數太大,貝桑性格軟弱、能力不足與家族傳統包袱等疑慮太多,這個地點確實不利於商業經營,再者,我跟貝桑都不夠懂得市場行銷,目前的深度導覽已經讓我們推得很辛苦,客源向來不足,也沒有真的讓貝桑因夠多肯定而建立內在自信,加上四哥完美符合世俗「成功」的定義,若我們的帳篷如深度導覽這般客源稀少,會讓貝桑更挫折,這是我不願意見到的。

  • 帳篷外地墊 在 天堂島嶼.撒哈拉.蔡適任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1-06 12:33:01
    有 90 人按讚

    在我們保護的老樹不遠處,有另一棵沒那麼老也沒那麼大的老樹,同樣被我們列入保護範圍,或許是那時為了護樹,我們勇猛跟大飯店纏鬥,村裡很多人都知道,不敢惹我們,長期以來,沒有人來動這幾棵樹與這塊地,直到最近聖誕節又跨年的,觀光客暴增,駕駛越野車的歐洲觀光客在沙漠橫行無阻,留下垃圾污染了純淨沙丘與樹。
    我跟貝桑說,我們得做點什麼,或許是在這一帶種更多樹,也或許可以想想如何善加利用,讓這塊地明顯是有人使用的狀態,才能讓外地觀光客不在此為所欲為。
    而一塊在沙丘群裡,有著兩三棵老樹的地,可以做什麼營運呢?
    想來想去,也真的只有經營帳篷區一途。
    近來遊客需求改變,帳篷遠比飯店受歡迎,四哥也因投資黑帳篷而成功致富,我們也會安排客人住帳篷。但,老樹在的位置非常偏僻遙遠,經營成本高,不利於營業。然而正因為地處偏遠,沙丘景致格外純淨、瑰麗而原始,那樣的寂靜無聲,是有力道的,是有重量的,讓人聽見靈魂深處的呢喃,讓樹梢鳥鳴化作清脆鈴聲。
    我很清楚自己有多麼不在主流旅遊業的思維與狀態,我常隔著距離看著遊客在沙漠的來去,只覺事不關己,我知道旅遊市場的廣告在推銷什麼樣的沙漠旅遊服務,販賣什麼樣的沙漠意象,但那不是我所信奉的那一套價值,我甚至無法體會那樣單薄淺層的沙漠行程有什麼好玩的?所以,我也玩不來、賣不了那一套。
    經營帳篷區是貝桑長期以來的夢想,即便知道這是目前最能發大財的產業,我都沒有太大意願,因為我的夢想就不是賺錢呀,而是能在自己於沙漠的旅遊服務裡,不忘對人與土地的愛。當然,我跟貝桑的夢想並非無法合併,但礙於男性至上傳統勢必將我排除在經營權力核心之外,貝桑重感情、沒金錢觀念、家族包袱沈重,加上四哥貪婪、狡猾又善於商業經營,若我跟貝桑苦心經營一座帳篷區,很可能在客源尚不足時,便落入四哥之手,而貝桑太愛家族也太崇拜四哥了,只會將一切拱手讓人。
    照片上,是我們那棵不算太老的老樹,我很喜歡這棵樹,若有天,我們在這一帶做什麼,我只想對這樹做最低限度的修剪與整理,或許在地上鋪毯子坐墊,或許掛上盪鞦韆,讓人可以「走進一棵樹裡」,休息,納涼,享受沙漠生命奇蹟的庇蔭,這是一種撒哈拉所能提供的奢華。
    只要錢砸得夠多,想要多豪華的設備,都不是難事。然而再多的錢,都買不到一棵古老野樹在撒哈拉所能架起的生命網絡。
    這才是我信奉的價值,是支持我走到今日的內在力量,也是為什麼我離可以迅速發大財的主流市場那麼遠的原因之一。
    我問自己,有沒有可能在老樹一帶,經營一座具有理念、不忘初衷又能讓貝桑感覺自己有事業的帳篷區?
    老實說,變數太大,貝桑性格軟弱、能力不足與家族傳統包袱等疑慮太多,這個地點確實不利於商業經營,再者,我跟貝桑都不夠懂得市場行銷,目前的深度導覽已經讓我們推得很辛苦,客源向來不足,也沒有真的讓貝桑因夠多肯定而建立內在自信,加上四哥完美符合世俗「成功」的定義,若我們的帳篷如深度導覽這般客源稀少,會讓貝桑更挫折,這是我不願意見到的。

  • 帳篷外地墊 在 Taiwan Mountain 台灣山岳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12-31 10:00:00
    有 140 人按讚

    147╱編輯推薦

    天地無窮大,登高看三觀: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

    醫學與登山•寫給現在與下一個世代的登山者

    ||網路時代~野外救援四面向 ||

    筆者在中學時就對登山探險產生興趣,也曾經和家人一起爬過皇帝殿、七星山和觀音山硬漢嶺等步道,在那個懵懂的時代,有聽過山名,知道登山口在哪兒的也就這幾條路線。考上大學之後,幾乎是在新生訓練一眼看到登山社攤位就入社,此生和山結下不解的緣份……

    登山風格在轉變
    網際網路尚未普及之前,登山知識是封閉的。登山記錄、等高線地圖都很不容易取得;好像想學習武藝必須加入武林幫派一樣,想爬山,加入登山社團幾乎是唯一的方式。

    彼時的登山社團,對於社員的教育傳承和活動的管理大多有相當嚴謹的制度。以台大登山社為例,入社之後有初級、中級山嚮導訓練、雪訓、初級、中級岩訓等多種課程。嚮導員需要考試,領隊由現任領隊選舉產生。設有山難防治小組,審查隊伍行程及隊員資格。登山的初始一定是團隊活動,除了合格的領隊嚮導,隊伍的成員也都要做任務編組,大廚負責擬菜單、採購和野外烹飪,裝備官負責擬定、借用檢查團體裝備及最後的清潔歸還,醫官當然是要負責準備藥物與醫材,並且在山上執行各種內外科醫療狀況的處理。因為唸醫學系,約大三或大四起,除非有學長同隊,我一定是責無旁貸的醫官;等到變成高齡學長,也就名正言順地當起了各種訓練課程的登山醫學課程講師。
    許多人都以為具有醫師身分的山友應該就會熟悉登山醫學,其實不然。筆者就有很多朋友同時身為專業醫師與登山高手,但他們不見得喜歡在登山活動中扮演醫師角色(更不要提非醫療背景的登山者了)。文化背景和制度潛移默化地型塑了那個時代登山者的風格,就像筆者,其實是因為長期擔任隊醫和為《台灣山岳》雜誌寫稿的驅力,而一直在這條路上。

    把鏡頭拉回現在,是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許多老字號的登山團體還在,但是教育和管理的功能已經弱化,變成以社交聯誼為主,成員也高齡化;更多年輕的登山者,他們不屬於任何登山社團。因為資訊取得容易,很多人以獨登、網路自組隊或參加商業登山團的方式爬山。這種迥異於過去的潮流中如何型塑一個健全的登山者(第146期的主題),是登山界領導人必須面對的難題。

    野外救援活動的限制
    現代醫學的進展速度比起網路世界不遑多讓,醫學知識也因為網路的普及而無遠弗屆。即使99%的進步都是在醫院中才能執行的醫療項目,屬於國民基本識能的基本救命術(BLS)也有了重大的進展:藉由CPR程序的簡化,以及體外自動去顫器(AED)的普及,已經有許多由非醫療專業人員進行急救成功的案例。然而在登山醫學這塊孤立的領域,外部資源進入的困難仍然嚴重限制人們在野地中執行救援。
    我們以高山活動中,假設有一隊員發生嚴重頭痛、意識變化及走不動(疑似高海拔腦水腫HACE)為例,分別從知識、技能、設備、法規等四個面向來說明野外救援活動的限制,並嘗試提出解決之道。

    1.知識:知識藉由網路容易取得,但取得並不等於理解與運用。如果曾經上過實體課程而有若干程度的了解,只是不記得細節(非醫療背景的人很難記住如診斷標準,醫學名詞的定義,預防和治療藥物的劑量和給法等),那麼谷歌大神、預存在手機的電子書、或是筆者正好在線上,都可以提供立即的參照。但是完全不曾學習(或是學到錯誤的知識)的人可能完全沒有意識到腦水腫的早期症狀,也不知道它的嚴重性,即使下載了資料,也來不及理解及運用(也沒有設備)。
    網路的知識缺乏審查機制,很難確保正確性或者是最新的知識,筆者曾經有多年前的關於傷口處置的舊作(內容已必須更新)被轉貼到其他網頁,直到有其他醫師指正才發現。尤有甚者,很多農場文或新聞媒體的報導,作者是靠點閱率來賺錢的。嚴謹正確的衛教文章很難吸引人,所以幾乎都是用誇大或甚至悖離事實的內容來搏取視線。比如說我們常看到高海拔不適用威而鋼(sildenafil)來救命的報導,事實上威而鋼只有對高海拔肺水腫HAPE的預防有用(而且有別的較便宜用藥如Nifedipine),本例的海拔腦水腫HACE不管是預防或治療,威而鋼都沒有效。可能是新聞記者只聽過威而鋼,或是認為這個藥名可以吸引讀者。反而是正確、有效又便宜的丹木斯(acetazolamide),經過多年的努力,如今才有比較多的山友知道,但是知名度仍遠不及前者。

    2.技術:知識除非化為行動,否則沒有任何用處。CPR的壓胸、AED使用、止血包紮、頸椎固定,本高海拔腦水腫可能會用到加壓袋如PAC,用面罩給氧等;YouTube上也可以找到教學片。但是沒有實際操作過的人,不只無法正確執行,可能大多數是呆若木雞或不知所措。要求獨登者或自組隊成員參加實做訓練課程是緣木求魚。目前只有登山團體的嚮導依法規規定需急救員資格,其他如PAC和氧氣使用等並未要求。雖然定期複訓是維持記憶與更新知識所必要,但是昂貴的訓練費用與時間消耗也對嚮導們造成莫大負擔。

    3.設備:急救時所需要的一切,小到內外用藥物、包紮用的紗布、繃帶、透氣膠;大到頸圈、副木、擔架、氧氣和加壓袋等,除現在某些山屋有PAC,另排雲山莊醫療站有備AED和氧氣製造機等;如果你沒有帶上山,那知識和技術都變成紙上談兵,只能等山下的救援上來(除了直升機都要很久,我們的腦水腫患者可能等不到24小時就會死亡)。藥物和設備其實是登山醫學的最大罩門。在醫療院所的醫師只要有知識和技術就好了,設備醫院都有,即便有欠缺,轉院也是輕而易舉。把藥物設備帶上山要考量的除了重量、體積,還有藥物的效期及保存、購置的費用,持有及使用的適法性等一大堆問題。能發揮功能的醫藥箱,一言以蔽之就是又重又貴,很難保養,但是用到的可能性極低。筆者在台大山社時曾在社團建立一個公藥庫,出隊時領隊或醫官依活動型態及人數領用藥物醫材,如有使用就加以記錄,在歸還時繳費購買補回,保管人則定期檢視,替換過期或損壞的藥物醫材;在講究輕量化、個人化登山的時代,我想醫藥箱應該是優先被斷捨離的包袱。因為身負急救員重任,專業嚮導們會帶簡易的醫藥包上山。但應該怎麼帶能夠最輕、最便宜且發揮相對最大的效用,會因為活動型態和隊伍大小而有差別,必須個別化設計。因應「偶爾爬山」族群的需求,近年也出現不少登山露營裝備出租公司,帳篷、睡袋、睡墊等許多登山裝備都可以租賃的方式取得,那麼可否也可以相同的方式為之,由裝備出租公司來擔任公藥庫管理者的角色呢?筆者認為以目前的法規,只有傷口處理、包紮等外用醫材等,大致上是沒有問題的,其他所有的口服藥和注射藥(腦水腫的病人,可能要注射或口服高劑量類固醇)在目前非醫療專業人員或機構依法都不能購置及持有。希望這樣的情形將來有改善的一天。

    4.法規:醫事及藥事法規就如同其他法規一樣,目的在阻卻相關的不法行為;但是僵化的規定及一些負面的判例,也常常使人們對在野外救護的助人善行遲疑。這個現象由於緊急醫療救護法的立法和歷次修定,把「野外地區傷病之現場緊急救護及醫療處理」納入而獲得部分解決。第14-2條規定「救護人員以外之人,為免除他人生命之急迫危險,使用緊急救護設備或施予急救措施者,適用民法、刑法緊急避難免責之規定」。準此,我們的個案疑似罹患高海拔腦水腫,是符合「生命之急迫危險」,可能在短期間內死亡的急症。使用加壓袋、氧氣或甚至藥物施予急救,應該任何人都可以執行。但是預防性投藥(如口服丹木斯預防急性高山症AMS)就不屬於急救措施,非醫療人員必須要在山下先請醫師個人處方,再帶去山上使用。而攜帶型加壓袋PAC目前被衛福部歸類為醫療器材,台灣現有的PAC都是相關單位專案引進的。非救護人員可以使用(在上述的急救行為)卻不能購置。諸此種種問題,期待將來能逐步改善。

    紙短情長,為《台灣山岳》雜誌寫了十七年多的登山醫學專欄,也算對厚愛我一生的美麗山林小小的回報。在此和關注這個專欄的山友道別,不管是在山徑上或是在之後網頁形式的山岳雜誌上,我們後會有期。

    文、圖/賴育民

    #十七年
    #台灣山岳26年

  • 帳篷外地墊 在 飛炫葡萄媽旅遊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9-03-18 23:05:28

    身邊的媽媽們早就不知道第幾露,得常常露營時
    這次是我帶葡萄橘子的,第一次體驗在埔里的山上露營
    之前在民宿搭帳棚葡萄說是假露營,這次讓他體驗真的露營
    第一次體驗一邊聽著音樂,一邊睡覺的戶外音樂祭
    一大堆人鋪著野餐墊,一邊餅乾,聊天時.
    中間就會出現大的飛行傘,一路奔跑上飛
    整個天空都是滿滿的飛行傘,真的超酷的
    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活動意外地認為,帶小孩出來享受音樂,跟孩子野餐的爸媽很多,需要放鬆的爸媽真的很多啊.
    更不知道原來台灣有這麼多的外國人,帳篷搭的好多好滿
    我竟然怎麼不會搭帳棚真的有點遜咖,下次我會認真學習的哈哈
    看著很多人在玩飛行傘,一邊露天派對的音樂節,葡萄橘子在草地上奔跑
    聽到喜歡的音樂,也可以起來搖擺一下,一切都超放鬆......
    這樣不無聊的露營,下次我應該還可以帶著葡萄跟橘子一起玩吧
    希望常常有這樣可以一邊工作擺市集,一邊聽音樂的機會
    明年見了^^~
    題外話,營區人太多,無法好好洗澡還下山開房間休息,為了帶孩子洗澡哈

    #幾個很厲害的趴我都在澎湖認真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