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22
#一㜙長談 #10
今天來談談關於師大的新興科系!
感覺不少人對這個系有些困惑~
我邀請了前室友aka.教育愛爆棚的月桃姍姍來替大家解惑!
之後如果有補充也會陸續更新!
-
什麼是教育學院學士班?|俗稱教育學院的「不分系」!
學生剛進入臺師大時,並不屬於教育學院所屬的任一學系,學...
#20210822
#一㜙長談 #10
今天來談談關於師大的新興科系!
感覺不少人對這個系有些困惑~
我邀請了前室友aka.教育愛爆棚的月桃姍姍來替大家解惑!
之後如果有補充也會陸續更新!
-
什麼是教育學院學士班?|俗稱教育學院的「不分系」!
學生剛進入臺師大時,並不屬於教育學院所屬的任一學系,學生於大二上或大二下再選擇想要就讀的學系(即分流),有條件地從本學院之教育學系、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社會教育學系、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人類發展與家庭教育學系、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學習資訊科學學士學位學程等學系(學位學程)中,申請1個作為主修學系。也就是說,本班的學生在大一或大二為不分系,大二下學期或大三上學期則歸屬至各分流學系(學位學程)。
運作模式|延後分流。
整體來說是採取先探索後分流。前面探索的部分主要為大一+大二上(下),接著在大二下最多會有2/3的學生分流出去,剩下的學生會在大三上分流~
白話一點來說就是二上或二下申請分流,真正變成A科系時是大二下或大三上了!
分流條件|系必修與三個科系之入門課程。
若欲取得分流資格,須達成一些規定條件。包含需要修過的一些學士班系上的必修課,以及至少要修過三個不同科系的入門課程。
選課|入門與亮點課程清單。
教育學院除了特教系外的其他七個科系(包含一個學士學位學程)在正式選課前會開設入門&亮點課程清單,平均各會有1~3門課,但也可能碰到該學期有科系沒有開設的情況。而這些清單上的課程是採用人工專案加選,也就是在自己正式選課前就會像其他科系的必修一樣,先匯入選課系統了。
這些入門&亮點課程其實就是該系平常上的課程,而其中入門課程主要會是與該科系的基本知識較有關係,也跟前面提到的分流條件有關。
缺點與限制|選課的小尷尬、歸屬感問題。
個人認為教育學院學士班的優點不少,但確實也存在著一些制度上的缺點。以下舉幾個自己&學弟妹比較常提到的狀況。
1. 情境:經過一年探索後發現自己想去A科系,且預計下學年(二上)時跟著A科系學生一起修系上必修課。
→在選課時如果有課程是沒有被規劃在A系的入門或亮點課程內,一階選課時因為沒有身分上的系統保障,所以會無法選課(不過這點因為師大110-1開始放寬選課自由,因此二階時就會全部取消身分上的限修了,但於一階想要順利選上仍有困難之處。教育學院學士班助教也說系所會開多一點課程讓學士班學生可以選擇。)
2. 承上,如果必修修不到,或者比較晚確定自己的志向所在,就會導致後續需要補A科系的必修、選修課等等,可能導致學分多或延畢的狀況(不過因為108學測/指考的我們現在也才剛要升大三,所以實際到底會如何也不敢保證)。
3. 在外系修課時會有融不進去的感覺,常發生在分流前的修課,或者是分流後成為A系學生時課堂分組等情況。其實這就跟去外系修課會遇到的狀況差不多,通常因為其他科系的在分組上還是會傾向找自己同系的,因此教育學院學士班的學生分組時也容易自成一組。而這也會使後續若分流至A科系,容易產生歸屬感上或分組上的問題。(不過建議修課時還是可以多認識其他科系的學生,尤其是有目標科系之後!)
適合什麼樣的人來讀?|靠自己探索。
教育學院學士班提供給學生多元學習的機會,所以如果對未來不是很確定,想再深入了解後再做決定,又或者是想多方接觸、挑戰,跨域探索自我的人,都很適合就讀哦!我自己本來對A系與B系有興趣,C系排在第三志願,不過經過探索之後,確認自己最感興趣的是C系,現在分流出去也讀的很快樂!所以如果還有一點迷惘,或者是想更加確認志向,給自己多一點機會的人,教育學院學士班都很歡迎你!
師大選課清單 在 吳老師excel函數與vba大數據教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EXCEL VBA大數據分析視覺化程式設計
完整文字與影音連結:https://terry55wu.blogspot.com/2021/01/excel-vba.html
本學期應邀回母校台師大開課課程主要是:
用EXCEL VBA做大數據分析視覺化程式設計
另一個母校,東吳大學也邀請我開課,但限於自己的時間無法排出適合的時間,
於是系主任便推薦我開設遠距課程於是,
便有了可以在台師大上課,並將上課錄影除了提供上課學生複習,
也可以將後製後的影片,提供東吳的遠距課程的想法,
這樣我只要認真地把一次課程作法,就可以讓兩邊的學生都學習的好辦法。
於是開學後,台師大受限電腦教室,選修人數只有50人,加上加選5人,
有55位學生,幾乎是秒殺,至於東吳遠距課程,沒有這樣的限制,
所以選課人數近百人,有95位選修。
一、課程大綱:
期中前,主要從EXCEL高階函數、巨集錄製到VBA程式設計,
資料來源為政府開放資料,配合樞紐分析表。
期中後,網路爬蟲+樞紐分析到視覺化圖報表,用EXCEL內建功能與錄製巨集寫爬蟲,
無法抓取資料則用IE物件,將IE瀏覽器嵌入EXCEL VBA程式中,只要能連結的網頁,單可以下載裡面的資料。
課程進行中提供雲端講義,裡面有說明、畫面與老師自己寫的程式碼,並隨課全程錄影,
後製後上傳YOUTUBE,建立播放清單,直接件給學生複習與學習。
建立一個GOOGLE論壇,只有學生可以加入,
課後會將上課的YOUTUBE影片建立播放清單,並貼到論壇,
好處就是會自動轉信給學生,這樣我就不用一個一個的郵寄了,
用了超過十年覺得沒什麼問題,只是雖是論壇,
但討論的介面做的很不好,最好用的還是分享上課影片清單。
二、修課人數/學院分布
三、期中專題作業
四、期末專題作業
五、本學期授課心得:
1.兩學分真的有點趕,因此輔以影音錄製與雲端講義,對認真學習學生幫助很大。
2.期中專題有範圍,但許多學生都能加入自己的需求和想法,加上EXCEL容易上手,雖說需要撰寫VBA程式,但因為懂得錄製巨集與修改的方式,都能完成理想專題。
3.期末專題為難度很高的網路爬蟲+製作圖表,但結果超過預期的好,可見學生接受度很好,以學生回饋意見可知,上課錄影可重複學習備查,與雲端講義助益很大。
4.遠距學習(東吳)結果因為有影音與雲端輔助,成果不遜於實體上課。
非資訊背景教程式設計
非資訊卻講程式設計二十一年(89年巨匠教VB)
比較沒包袱,能從非資訊角度看學習與應用
重視實作,很多人看的懂書上寫的但寫不出程式
程式寫作要會寫,還要熟練,更需要完全正確(99分程式還是無法執行)
教學的核心都在如何幫助學生學會寫程式。
從EXCEL函數開始,再學習錄製巨集,再慢慢進入VBA程式設計的世界
如何幫學生寫出又快會好又正確程式
1.所有程式都是自己預先多次撰寫,用自己的寫作風格撰寫,不要求學生有標準答案,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與邏輯寫程式。
2.提供雲端即時講義,取名雲端白板,有解答程式畫面結果與文字敘述。
3.隨課錄影,並課後上傳YOUTUBE播放清單用用GOOGLE論壇分享。
4.期中報告以開放資料為資料來源,用EXCEL樞紐分析圖表、函數、巨集與VBA完成專題。
5.期末報告以網路爬蟲取得資料(GET與POST),用EXCEL製作圖表與VBA完成專題。
Pyhton V.S. VBA
自己也教Pyhton發現還是比VBA來的困難
1.安裝環境
2.有EXCEL可以存資料,甚至當資料庫
3.有錄製巨集可以產生不會寫的程式
4.樞紐分析 vs Pandas
5.圖表 vs Matplotlib
入門的學生與非資訊相關科系,建議可以先從學習VBA設計下手
第14次上課教學影片分享:
(期末專題作業說明&全省氣溫改為跨工作表與物件的使用&跨工作表說明與用IE物件)
教學論壇:
https://groups.google.com/forum/#!forum/excel2vba2020
吳老師 2021/1/2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