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1999 Brussels
1. 我在布魯塞爾網友的家,煮飯給他的朋友們吃
2. 我在他爸媽家住了一個禮拜。他們都不會英文,突然法語大爆發了一段時間
我個性很活潑外向,經常接觸到新朋友,各個不同國籍都有。我發現有非常多的人,其實非常不喜歡自己的工作,但是還是一天過一天的繼續,然後轉眼發現自...
圖說:1999 Brussels
1. 我在布魯塞爾網友的家,煮飯給他的朋友們吃
2. 我在他爸媽家住了一個禮拜。他們都不會英文,突然法語大爆發了一段時間
我個性很活潑外向,經常接觸到新朋友,各個不同國籍都有。我發現有非常多的人,其實非常不喜歡自己的工作,但是還是一天過一天的繼續,然後轉眼發現自己已經40幾歲了。
對我來說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應該算是人生中最可怕的惡夢吧。
1997年,很多粉絲都還沒有出生的時候,我在台北的World Trade Centre裡面當國際貿易秘書,每天就是收發英文的email,然後打電話跟想來就來常常沒有進公司的老闆們報告。老闆叫我回信我就回信,老闆叫我不要理會我就不要理會。常常會有外國人推門進來詢問公司產品的價錢,要我報價。當時的老闆做的是髮夾還有各種美國百貨公司裡面在賣的高級飾品。有的時候外國人會拿著他們想要的東西給我看,問我這東西我們大陸的工廠做出來的成本是多少錢。我會一一登記每個客人的需求,如果他沒有把樣品留下來,我只好用純文字描述,跟老闆報告之後,把任務完成。日復一日,輕輕鬆鬆一個月就可以拿NT26,000。當年這樣的薪水我的生活已經過得很愜意。
但是,很快的,我就發現,因為全台北的人都是同一個時間下班,從世貿回到基隆,居然要花到將近兩個小時的時間。所以我就去師大法語中心學法文。晚上11點的高速公路可是非常的暢通,一下就可以到家了。
在學法文期間認識了很多很多有趣的同學,有室內設計師,有清大哲學所的研究生,其中有人一直到今天還跟我保持聯絡。跟美麗又有氣質的法文老師(她叫 #馬向陽,大家有聽過嗎?她似乎還是非常活躍地在擔任法語譯者)混熟之後,我們還一起去附近的比利時酒吧喝啤酒。
當年馬向陽老師上法文課的時候是不說中文的,一直到到了酒吧我才第一次聽到她講中文。她描述著在留法期間住在巴黎的小房子的閣樓,斜斜的屋頂上面有一扇天窗,她打工回家之後就會打開天窗,看著天空,抽著煙,發呆。當時的我聽了,內心爆炸似的大叫,「那也是我想要的生活體驗!!!」
當時的我已經準備要出發去布魯塞爾見一個已經來台灣拜訪過我我也帶回家給爸爸媽媽看過的男網友,因為對方英文不好,我才去學法文,我對於歐洲有很多的想像。生命中碰到那些各種各樣奇特的人,都帶給我的各種三觀上的衝擊。
當年我對於哲學很有興趣,經常思考人類存在的意義與價值。我至今仍未得到答案,但是我非常清楚知道我的價值絕對是靠我自己來定義,不應受任何框架限制。所以當我在一份工作或者是人與人的關係之中看不到任何改變與希望的時候,我都會選擇離開,創造自己認定的價值。
我在兩家貿易公司做了大概三年以後就已經清楚明白那個不是我要的生活方式。所以我來了一場歐洲壯遊,之後開始教兒童美語整整五年的時間,兼三份工作使出洪荒之力去英國留學。留英回台被人雇用了整整12年之後,終於明白創業是我唯一的出路,明明知道辭掉工作之後有可能要喝西北風,但是我還是毅然決然的離開,自己接家教生活整整四年,最終跟黃托托開了里茲螞蟻。
一路走來,如人飲水 冷暖自知。剛才看到這篇文章覺得有很多感觸。「英籍專業獵頭在台灣,他還是位樂團主唱!專訪 Alan McIvor:幫臺灣人找外商工作 8 年後,我想給你 5 個建議」,是 #讀者太太 寫的,大家可以去里茲螞蟻臉書點入連結閱讀。
如果你也認為你無法在目前的工作當中找到任何成就感,而且你還年輕,不需要照顧小孩或年邁父母,不如好好計劃,冒個險,摸摸自己有幾斤幾兩重,看看自己是否可以闖出個什麼名堂。
最近我兒子上小學,我又開始接觸到以前從來沒有碰過的生活圈。我發現有許許多多的家長在意的,仍然是、單純是、一面倒的是,孩子智力上的成就,學術上的成就。相較之下,這個全心全意只想讓我兒子滿18歲那年就知道自己在幹嘛、可以找工作、可以理財、有解決問題的能力的我,顯得相當古怪。
上禮拜兒子畢業典禮的時候我已經分享過這句話,在這裡還是必須再分享一次。我希望我的孩子至少能夠在不喜歡什麼東西的時候,有改變的決心、方法跟意志力。
“I hope you live a life you’re proud of. If you find that you’re not, I hope you have the strength to start all over again.” 「我希望你過著一個引以為傲的生活。若你發現不是,我希望你有堅強的勇氣重新開始。」
― Eric Roth, 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 Screenplay #班傑明的奇幻旅程.
.
.
.
.
.
.
.
.
#lifejourney #learnfrench #courage #learnenglish #britishenglish #studyinuk #學英文 #英文學習 #人生 #旅程 #勇氣 #英國留學 #生活英文 #英文教學 #英文口說 #英文發音 #英式英文 #英式發音 #師大法語中心
師大法語中心老師 在 南方家園出版社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相較歐美,非洲大陸作為第一個人類誕生的地方,卻一股未知的神祕感。「黑暗大陸」不僅限於地理或歷史意義上的描述,若臺灣讀者望向一個假想的世界文學地圖,歐美璀璨閃耀,非洲則一片漆黑。
南方家園於2011年出版西非塞內加爾作家阿密娜達.索.法勒的《乞丐的罷工》與《還魂者》後,陸續出版探討非洲各種議題的小說、寓言,藉此吹散因為不曾接觸而壟罩在非洲上的神祕迷霧。
本週Podcast進入全新專題「解密非洲文學」,第一集邀請曾在西非塞內加爾居住,目前任教於師大語言中心的邱大環老師,和大家分享塞內加爾的法語小說。
或許承襲殖民者法國的批判性教育,邱大環注意到塞內加爾文學經常嚴厲批評執政者或社會風俗,主題囊括性別、階級、宗教,比如伊斯蘭教的一夫多妻制或佈道施捨。
此外,千年來沒有文字紀錄而強化了闡述故事的能力,讓他們能寫出兼具針砭社會與趣味橫生的作品。可惜受困於經濟低落,買一本小說可能花掉一週的生活費,這些受國際讚揚的作品卻很難在當地普羅大眾間發揮影響力。
【EP44 解密非洲文學|法語專家邱大環:沒有紙本紀錄,讓他們變成天生的說書人】
Apple Podcasts apple.co/3iEt8ZY
Spotify spoti.fi/3kX7GRo
SoundOn bit.ly/3njzt0p
Firstory bit.ly/39U1WG3
Google Podcasts bit.ly/33JPLYZ
KKbox bit.ly/2GgDy4v
-
【同場加映】 幼獅文藝
幼獅文藝812期(2021年8月號)https://bit.ly/3Ag9NHB
👉「非」典讀本——尋訪當代非洲的文學靈光
邀請多位作家、研究者,以讀書筆記爬梳來自南非、奈及利亞、塞內加爾、埃及等國深具代表性的作家作品,以及這些「世界等級」作家們(那麼多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如何在歷史傷痕、社會處境、文化限制或個人心靈困頓中堅持獨立思考,呈現這座紅土大陸生活與人情的今昔變貌;或召喚、化用血脈中的古老神話傳統──藉由創作,辨證「成為真正的人」的難處與必要。
師大法語中心老師 在 Romi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Audrey老師就是我們樓上充滿愛心的貓咪中途愛心媽媽,我們都叫她法國小姐,最近遇到她忙碌的身影,她常苦笑的自嘲說為了貓咪的醫藥費可能得要找個獸醫來嫁了才有辦法負擔😂
在這邊想鼓勵有興趣學法文的朋友可以找她喔
她在師大語言中心有授課,也很歡迎一對一教學,想學法語的朋友歡迎直接寫信跟她聯絡~
她中文很好別擔心
[email protected]
#學法語又可以幫助流浪貓咪
#麻煩大家幫忙宣傳介紹
#可以直接儲存圖片或複製文字po文
#盡量不要直接轉貼喔我們會害羞😂
師大法語中心老師 在 MillyQ / 米粒Q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捉摸不定的天氣☔️很熱的之前,這幾天又變成好濕好冷的天氣))看了氣象,這一週都會是下雨天啊...萬般沒想到西裝外套又可以拿出來穿了💼從二月開始到現在,每一天都是精實,許多籌備進行已久的秘密企劃案,終於準備好要一個接一個跟大家見面✨而每週都緊張怕上架趕不及的週三 #accro 新品上架昨晚也熬夜仔細完成☕️!!
/
呼,每天從早到晚工作,什麼都學、什麼都做、什麼都自己來,默默長期累積下來的各種紮實能力與漸進成長也都會是自己的,不要怕辛苦跟吃苦,和大家共勉之💪工作忙歸忙,持續的各類學習與腦袋跟內在充實也不能少掉,想了很久,原本想再次回到師大法語中心或直接找法文家教繼續提升跟溫故知新我的法語能力,但這個時期還是多待在家不要亂跑比較好,最後決定聯絡我在巴黎索邦大學時最愛也最嚴格的法文老師,目標一週三次,一次兩小時的網路上課👓讓我可以巴黎、台北、香港都無國界地持續學習進修法文🇫🇷!(啊,早上工作、中午溫書、下午上課、晚上練舞、回到家繼續再工作,那我要先來溫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