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占星學-基礎星盤前言》⠀⠀⠀⠀
⠀⠀⠀⠀⠀
「星座只有十二種,就好像人就只有十二種,用這種數據來論複雜的人類,根本不準。」⠀⠀ ⠀
⠀⠀
如果只有用12種特徵來解釋所有人格,那還真的不夠準確。⠀⠀⠀⠀
而剛好,網路上也有很多紀錄是關於十二星座對不同情境的反應;而剛好,全都是針對”太陽...
⠀⠀⠀⠀⠀⠀
《占星學-基礎星盤前言》⠀⠀⠀⠀
⠀⠀⠀⠀⠀
「星座只有十二種,就好像人就只有十二種,用這種數據來論複雜的人類,根本不準。」⠀⠀ ⠀
⠀⠀
如果只有用12種特徵來解釋所有人格,那還真的不夠準確。⠀⠀⠀⠀
而剛好,網路上也有很多紀錄是關於十二星座對不同情境的反應;而剛好,全都是針對”太陽”星座評估的數據。⠀⠀⠀⠀
⠀⠀⠀⠀
所謂太陽星座(例如我2/4出生,就是日水瓶),是我們認為自己”應該要表現出來的樣子”,所以在上述的網站分析當中,是成立而且能夠吸引注意的。
⠀⠀⠀⠀⠀
但為什麼自己是水瓶,卻會被誤認為獅子或處女座;或自己明明是射手,卻認為自己非常天蠍呢? ⠀⠀⠀⠀
⠀⠀⠀⠀
因為在占星學裡面,影響人格的並不只有星座這個參數。⠀⠀⠀⠀
另外還包含: 12宮位[2]、12大恆行星(太陽、金星、火星…)[3]、相位(60、90、120、180)⠀⠀⠀⠀
⠀⠀⠀⠀
每個星座、行星、宮位,都有自己的特徵,以簡單的排列組合來說,光是星座x行星x宮位可能出現的配對種類,就有12x12x12=自己算 ⠀⠀⠀⠀
⠀⠀⠀⠀
更不用說每個星座如果對上不同行星可能產生:強勢、弱勢、廟旺、落陷,還有不同的星盤格局:大十字、準大十字、大小三角、…⠀⠀⠀⠀
⠀⠀⠀⠀
這些特徵都會影響星星能量的強弱,進而影響分析結果。
所以占星學其實是一門很深的學問。⠀⠀⠀⠀
⠀⠀⠀⠀
⠀⠀⠀⠀
我相信占星學,但我不喜歡毫無背景知識就把過錯怪在星盤上,例如:
「因為某某是___座,所以某某很____。」
⠀⠀⠀⠀
重點在於背景知識的有無,就像具有基礎科學概念的我們不會說地球繞著太陽轉是因為神要地球這麼做,而會說是因為萬有引力才造成這樣的情形發生。(至少那些公式都有實際數據來支持可信度)
⠀⠀⠀⠀⠀⠀⠀⠀⠀
另外,我覺得在研究這門學問之前,有一個先決條件,就是必須先有足夠程度的了解自己。⠀⠀⠀⠀
因為當擁有這種自覺去研究之後,會慢慢發現一件事情,那就是⠀⠀⠀⠀
「並不是因為我是什麼(太陽)星座,所以我有甚麼樣的特質。而是這樣的解析[1]和我在生活過程中發展出來的行為符合,所以我確信。」
⠀⠀⠀⠀
不然,很多人都會說:"每個人都想~~~啊~" 或是"每個人都討厭~~~啊",但真是如此嗎?
⠀⠀⠀⠀
/////例如大家都喜歡被尊重的感覺,但我完全不認為較年長的人(包含我自己)就比較了不起,所以我對於學長學帝雉(X)這種觀念可以說是完全 不 削 一 顧 。⠀⠀⠀⠀
年齡較大沒甚麼好尊敬的,隨著年齡所帶來的智慧才更加重要。⠀⠀⠀⠀
(這個理念和我的水星水瓶具有強大的連結性:⠀⠀⠀⠀
水星/水瓶: 主宰溝通、思考模式/具有平等、拒絕階級和疆界性、縝密邏輯思維等特質 )/////
⠀⠀⠀⠀
⠀⠀⠀⠀
⠀⠀⠀⠀
最後,我覺得神秘學對我來說,是用來了解自己的一個很好的工具,而且在被解析的過程中常常會令人驚訝:
⠀⠀⠀⠀
曾經隱約藏在心中的感覺被說中時,那種因更了解自己而產生的頓悟感,會讓性格探索中的自己,邁出一大步。
⠀⠀⠀⠀
⠀⠀⠀⠀
⠀⠀⠀⠀
之後可能會試著以自己的星盤對於每個恆行星來做介紹!
如果有任何想要討論的可以留言~
如果有想要找專家,歡迎搜尋我的占星好朋友: @shao.717
#輔式靈感 #chifuinspi #輔說占星 #chifuastro #占星 #占星學 #astrology #astrolabe ⠀⠀⠀⠀
⠀⠀⠀⠀
帝雉特徵 在 凌宗湧 Alfie Lin 花藝生活美學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故事是這樣開始的…
100多年前,英國鳥類採集者「古費洛」發現鄒族頭飾上黑白相間的尾羽,他未曾見過如此漂亮的羽毛✨,經大英博物館的「格蘭特博士」查遍全球鳥類資料後認定為台灣特有的新種鳥類,這位引起全球鳥類研究者重視與轟動的鳥兒就是黑長尾雉👍
看似黑色的羽毛在陽光下閃耀著寶藍色的光芒,圓滾滾的身型跟其他雉類的修長身型都不同,因著高貴的外型與羽色,日本學者稱牠為「帝雉」👑
隨著繁殖季節的到來,雄雉臉上的肉垂會逐漸變紅,鮮紅色肉垂在寶藍色羽毛的襯托下,顯得更加耀眼奪目,對比下來雌雉的羽色就顯得較為樸素,配對後雄雉會尾隨在雌雉後方,保護牠的安全,堪稱鳥界的好老公❤
晚上,黑長尾雉為了安全,會跳到離地2、3公尺的樹上過夜,雖然有圓滾的身型,但其實很輕盈呢!👏
台灣山勢陡峭,黑長尾雉的棲息環境常因地震、颱風🌪及暴雨⛈沖刷造成山崩和土石流等災害,繁殖期的豪雨常造成巢中的蛋和雛鳥因失溫而死亡,土石流更可能將黑長尾雉營巢的邊坡全部覆蓋,這些都會影響隔年成鳥的數量。
目前影響黑長尾雉生存的最大威脅為自然天候與人為不當開發,生態保育需要長期的投入與關注,如果都能以自然,不干擾的方式珍惜台灣珍貴的野生動物,那麼黑長尾雉將能一直在大雪山上展現牠們傲人的王者姿態🌞
🏵 黑長尾雉小檔案 🏵
1⃣學名:Calophasis mikado
2⃣棲地:台灣的中、高海拔山區
3⃣特徵:雄鳥全身看似黑色的羽毛,在陽光下會呈現寶藍色金屬光澤,尾羽有明顯白色橫紋,雌鳥羽色呈橄欖褐色,尾羽具黑色橫斑
4⃣繁殖期:3至7月
5⃣食物:蕨類嫩芽、球根、漿果及昆蟲
#1000塊背面的王者
#國鳥
#近危物種
更多精彩影片歡迎訂閱林務局youtube:http://bit.ly/2wyf1Or
帝雉特徵 在 林務局-森活情報站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故事是這樣開始的…
100多年前,英國鳥類採集者「古費洛」發現鄒族頭飾上黑白相間的尾羽,他未曾見過如此漂亮的羽毛✨,經大英博物館的「格蘭特博士」查遍全球鳥類資料後認定為台灣特有的新種鳥類,這位引起全球鳥類研究者重視與轟動的鳥兒就是黑長尾雉👍
看似黑色的羽毛在陽光下閃耀著寶藍色的光芒,圓滾滾的身型跟其他雉類的修長身型都不同,因著高貴的外型與羽色,日本學者稱牠為「帝雉」👑
隨著繁殖季節的到來,雄雉臉上的肉垂會逐漸變紅,鮮紅色肉垂在寶藍色羽毛的襯托下,顯得更加耀眼奪目,對比下來雌雉的羽色就顯得較為樸素,配對後雄雉會尾隨在雌雉後方,保護牠的安全,堪稱鳥界的好老公❤
晚上,黑長尾雉為了安全,會跳到離地2、3公尺的樹上過夜,雖然有圓滾的身型,但其實很輕盈呢!👏
台灣山勢陡峭,黑長尾雉的棲息環境常因地震、颱風🌪及暴雨⛈沖刷造成山崩和土石流等災害,繁殖期的豪雨常造成巢中的蛋和雛鳥因失溫而死亡,土石流更可能將黑長尾雉營巢的邊坡全部覆蓋,這些都會影響隔年成鳥的數量。
目前影響黑長尾雉生存的最大威脅為自然天候與人為不當開發,生態保育需要長期的投入與關注,如果都能以自然,不干擾的方式珍惜台灣珍貴的野生動物,那麼黑長尾雉將能一直在大雪山上展現牠們傲人的王者姿態🌞
🏵 黑長尾雉小檔案 🏵
1⃣學名:Calophasis mikado
2⃣棲地:台灣的中、高海拔山區
3⃣特徵:雄鳥全身看似黑色的羽毛,在陽光下會呈現寶藍色金屬光澤,尾羽有明顯白色橫紋,雌鳥羽色呈橄欖褐色,尾羽具黑色橫斑
4⃣繁殖期:3至7月
5⃣食物:蕨類嫩芽、球根、漿果及昆蟲
#1000塊背面的王者
#國鳥
#近危物種
更多精彩影片歡迎訂閱林務局youtube:http://bit.ly/2wyf1Or
帝雉特徵 在 林務局-森活情報站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黑長尾雉又稱「帝雉」。在分類上屬於雞形目雉科長尾雉屬,雌鳥體長 46 ~ 52 公分、全身褐色,雄鳥體長約 72 ~ 87 公分、全身亮黑色及寶藍色羽裳,眼眶旁一圈的鮮紅膚色,長而明顯的黑色尾羽具有相間白色橫紋,是最容易辨識的特徵。為了符合分類原則,現在多稱呼牠為「黑長尾雉」。黑長尾雉的棲息環境為針、闊葉混合林和針葉林下層,牠們取食的對象相當廣泛,包括植物的花、果、嫩芽及種子,以及蚯蚓或小型昆蟲。(何昌穎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