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帝米錄音介面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帝米錄音介面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帝米錄音介面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帝米錄音介面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銀色快手(Silverquick),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不記得我是怎麼樣認識黃小黛的,那是千禧年的時候,網路上突然出現了<明日報>這個數位化的電子媒體,很多認識不認識的朋友開了個人新聞台,試著在上面寫東西,這個平台原本是希望能夠鼓勵更多的公民記者來報導日常生活的每一件事,在當時是一種全新的概念,很可能它就是部落格的前身。 現在幾乎每個人都有自己...

  • 帝米錄音介面 在 銀色快手(Silverquick)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7-01-19 02:28:29
    有 29 人按讚


    不記得我是怎麼樣認識黃小黛的,那是千禧年的時候,網路上突然出現了<明日報>這個數位化的電子媒體,很多認識不認識的朋友開了個人新聞台,試著在上面寫東西,這個平台原本是希望能夠鼓勵更多的公民記者來報導日常生活的每一件事,在當時是一種全新的概念,很可能它就是部落格的前身。
     
    現在幾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臉書帳號,想寫個東西,分享生活照片,分享什麼心情故事容易得很,但是在那個時候<個人新聞台>是一項前所未有的革命,很多想要寫作,喜歡接觸新資訊或者記錄自己生活點滴的人,紛紛上去開闢自己的園地,也因為這樣我認識黃小黛,認識<五年級訓導處>,認識果子離、米果、漂浪、工頭堅、林凱洛、BestGuy、Odili Lee、好多好多數不清的朋友,當時的朋友還共同成立<創造幸福>逗陣新聞網、<我們這群詩妖>逗陣新聞網,
     
    我會認識黃小黛應該也是透過新聞台的文字吧,模糊的印象裡好像我們彼此留言給對方,有一次她主動用訊息敲我,當時使用的工具是ICQ,它是一個小視窗程式,沒有聊天的時候,你朋友名單的暱稱是一朵紅色小花,如果朋友在線上的話,小花會變成綠色的,要是我們想私下聊天,就會用ICQ連絡,就跟Messager和Line的功能差不多,只是比較陽春一點。
     
    我們簡單地介紹彼此,也交換了些有趣的話題,實際上聊些什麼記不得了,我覺得這個人挺有趣的,也很有默契的說要不要改天見面喝杯咖啡呢,到底約在哪家咖啡館,如今一點印象也沒有,只記得那天下午我們聊了三個半小時,聊了很多很多事情,她告訴我念書以來的一些故事,她很早就開始工作,在台北這地方生活不容易,那個下午聊得很痛快,她好像有一些很棒的想法希望透過個人新聞台傳達給更多的人,她想認識更多的朋友,她也大量地閱讀,我把手邊所有的吉本芭娜娜都借給了她,她覺得認識新朋友是一件很興奮的事情。
     
    不知不覺得她只是簡單發表兩三句話的心得,後來文章越來越長,越來越多朋友加入,書寫越來越多故事,然後她開始寫人物誌,寫地方采風錄,開始記錄一些她日常的所見所聞,跟生命很貼近的事物。她的筆調很細膩,觀察很敏銳,她總是有辦法在文字之中 傳達出那個人的特色,情感最真摯的部分,或者夢想被點亮的時刻,還會偷偷放很多洋蔥。
     
    現在距離那時候已經隔了十六年,原本以為忘記的事,因為凱洛發了一篇文章提醒我,其實有一小段日子我跟小黛,還滿有話可以聊的,那時候他也鼓勵我能夠朝著自己的夢想前進,明日報宣布要結束的時候,我們幾個活躍的新聞台長還組成自救會,希望可以把個人新聞台這個介面保留下來,那時候感覺超熱血的,小黛也在,我們所有人一起去明日報總部,各自發表對這個平台的想法和意見,其實我們在上面寫的文字,彼此的交流和互動,已經成為很珍貴的記憶,參與那次自救會活動的朋友,彷彿有著革命情感般,有些人到現在還有往來,我也因此認識了許多意見領袖,各領域的風雲人物。
     
    後來我離開了時報出版,進入中時電子報新聞部工作,那段工作暗無天日的歲月裡,我也接觸了許多人許多事,也見證了911當天發生的事件,後來因為某些緣故我被公司裁員,我的主管黃哲斌,別部門的主管馬欣,都成了作家,寫獨立評論,出版自己的文集,好像又參與了一場數位媒體盛世的年代。
     
    離開中時電子報,當時所擁有的資源還有人脈,好像頓時失去了依靠,突然間我覺得自己一無所有,不知道下一步該做什麼,有一次我又約了小黛見面,她說ok啊就在公館附近的餐廳見面聊,順便帶了一些CD錄音帶的什麼打算送給我,因為她那時正在進行斷捨離的動作,那時候連<斷捨離>這三個字還沒出現呢。
     
    我帶著需要被安慰的心情,跟小黛見了面,她當時在崔媽媽基金會,工作的內容很繁重,可是她總是不忘在工作之餘呢寫點東西,一樣紀錄生活的小事,一樣記錄她拜訪的地方,看過的美景,吃過的美食,記錄那些讓心頭升起火光的人間事,我羨幕她的文章很快地受到大家的歡迎,還被邀請去寫專欄,留言板人氣那麼旺,永遠有推不掉的邀約,大小場合都出現她的身影。
     
    我問小黛妳寫作的秘訣是什麼,她很大方的分享,她說你要維持固定的寫作,你寫作的題材要有方向有主軸,你的書寫要有連貫性,要讓別人知道你是什麼樣個性什麼樣的人,你的文字要給人一個可以辨識的形象,要讓人覺得你是一個用心生活穩定創作的人,這樣才會有讀者願意持續關注你寫的文章你所做的事,你在讀者心中才會有個位置,而不是東寫一點西寫一點,心情不好就把文章全部刪掉(我確實是這種人忽然有一箭穿心的感覺)
     
    不管是書寫或是她認為值得去做的事,她都不計代價的持續去做,很多故事後來收錄在她自己出版品裡面,《家族記憶》、《地方回憶錄》、《七種民宿的旅行》想看小黛寫的文字,你可以去找這些作品。
     
    這些書都曾經在荒野夢二書店的架上長銷了好一段時日,陸陸續續有人買走它們,現在架上一本也不剩。突然想要再重讀她的文字,我不知道上哪兒找了,也許是部落格也許是她的臉書。
     
    因為一些說不上來的因素在某一年漸漸疏遠,也不再彼此聯絡了,只是偶爾從共同的朋友那裡得知她的消息,記得曾經在貓玲玲家一起用餐,記得曾經在誠品書店的座談會上偶遇,記得曾經在某間餐廳碰到,最後一次應該是在工頭堅和凱洛的婚禮上,她上台致詞,這次她扮演的角色是牽起姻緣線的紅娘。
     
    有些朋友你曾經和她要好,曾經無話不談,後來卻開始冷淡,你知道她還在某個領域活躍著,偶爾還聽到關於她的消息,但你跟她已經成為二條平行線,再也沒有任何交集了,這樣的情況在我們的人生當中是常有的事,只是事情發生突然,猝不及防的傷感。
     
    上帝給每個人的時間都是不同的,你永遠沒有機會去把握自己的命運。一個跟我年紀相仿的老朋友,前幾天因為突發狀況離開我們了,我無法形容那是種什麼滋味,但是我很難過,真的很難過。我想小黛一定是去我不知道的遠方旅行了,希望她在那裡玩得很愉快,看見更多的風景,那些你從不知曉的事物,也許她替我們看見了。
     
    黃小黛(1970—2017)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