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帝國大廈歷史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帝國大廈歷史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帝國大廈歷史產品中有5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解凍美國隊長:病毒碼過期的超級英雄】#葉郎電影徵信社 「讀者要的從來就不是真正的改變,他們只想要一種有在改變的錯覺」漫畫家 Stan Lee 曾說。 因此美漫文化中大部分的超級英雄的形態都是永久固著的。除了剛開始現身的頭幾期漫畫中會因應讀者或編輯的意見微調之外,超級英雄一旦開始走紅就會像永遠...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520的網紅謝利Jerry.C Trav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如果你得返最後一個機會,同另一半通電話?你又會講啲咩?喺昔日紐約最高嘅世貿,自從911之後改建成 911 紀念博物館。館內保留咗好多襲擊後遺留嘅建築結構同遇難者嘅遺物,睇完之後你會覺得好震撼。博物館旁邊仲有一個新景點,外型似白鴿嘅車站連購物中心,大家睇完博物館有時間可以去埋車站參觀下。 如果想欣賞...
「帝國大廈歷史」的推薦目錄
- 關於帝國大廈歷史 在 看得見的記憶 How Memory Sticks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帝國大廈歷史 在 Ben Wu 融融歷險記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帝國大廈歷史 在 美劇癮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帝國大廈歷史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帝國大廈歷史 在 馬老師的旅遊跑馬地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帝國大廈歷史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帝國大廈歷史 在 謝利Jerry.C Travel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帝國大廈歷史 在 RewindLai賴勇霖影像日記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帝國大廈歷史 在 看得見的記憶 How Memory Sticks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10-08 01:37:17
【只保育建築物的外觀足夠嗎?】 不知道大家認不認識香港舊灣仔街市呢?它建於1937年,橫向的長窗和雨蓬,外形看來有點像一艘船。由於它只被列為三級歷史建築,在現在的保育政策下被局部拆卸(尤其是後半部分),只有建築外殼及前半部分被保留下來。 位於灣仔皇后大道東262至264號的灣仔街市其實已...
帝國大廈歷史 在 Ben Wu 融融歷險記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24 03:43:34
這次在紐約一個月 本來想說要好好耍廢 但硬是拍了12部片🤣 最有名的大都會博物館、自然歷史博物館、古根漢博物館、華爾街銅牛、帝國大廈、自由女神像 我都沒去哈哈哈哈哈哈 但影片主題絕對是大家都沒看過的✌🏾 這禮拜三就開始連載 各位敬請期待啦啦啦啦 . 穿起來像消防隊的橘色外套 大家給幾分😏 #融融歷險...
帝國大廈歷史 在 美劇癮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03 21:53:12
#漫改劇 #MCU #AOS #AgentCarter. #劇透 #官方未回應 #時間悖論 【Agent Carter 有望於神盾特工最終季回歸】 ★ #下文劇透 神盾特工第六季內容 ★ ●Agent Carter #卡特探員回歸 根據多間 網站報導 ,(Hayley Atwell )Agent C...
-
帝國大廈歷史 在 謝利Jerry.C Travel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8-12-07 21:30:02如果你得返最後一個機會,同另一半通電話?你又會講啲咩?喺昔日紐約最高嘅世貿,自從911之後改建成 911 紀念博物館。館內保留咗好多襲擊後遺留嘅建築結構同遇難者嘅遺物,睇完之後你會覺得好震撼。博物館旁邊仲有一個新景點,外型似白鴿嘅車站連購物中心,大家睇完博物館有時間可以去埋車站參觀下。
如果想欣賞呢個咁靚嘅城市,我會推介 Top of the Rock。喺嗰度可以睇晒整個紐約市,仲可以遠眺帝國大廈,亦係一個欣賞日落嘅好地方。
嚟到紐約有兩個公園你要去下。一個係歷史悠久嘅 Central Park,佔地約 843 英畝,嗰度好大好舒服。另一個就係由鐵路改建而成嘅 High Line Park,係一個位於市中心嘅空中花園,一個保育嘅地方,鍾意型同潮嘅朋友,一定要去影相啦。
當日難得好天,我地就決定由高處欣賞呢個大城市咁壯麗嘅景色,仲可以用一個最近嘅距離同自由神像影張相添,真係零舍不同。
(歡迎留言及分享 )
——————————————
大家要留意片中景點,記低下次去玩!
1)911 紀念博物館
2)世貿中心車站
3)Top of the Rock
4)Central Park
5)High Line Park
6)Downtown Manhattan Heliport -
帝國大廈歷史 在 RewindLai賴勇霖影像日記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8-06-04 20:00:04更多影片中的詳細資訊,請到官方部落格:https://rewindlai.tw/new-york-travel-tips-package/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rewind.lai/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rewindlai/
紐約自由行貼心建議:先訂好票再出發!
【紐約城市通行證】免排隊任選六大紐約必去景點 New York CityPASS
https://www.kkday.com/zh-tw/product/60?cid=4835
【911國家紀念博物館】紐約 9/11 Memorial Museum 門票
https://www.kkday.com/zh-tw/product/18766?cid=4835
【帝國大廈觀景台門票】經典地標眺望紐約市
https://www.kkday.com/zh-tw/product/53?cid=4835
【洛克斐勒中心】紐約夜景首選Top of the Rock觀景台門票
https://www.kkday.com/zh-tw/product/4524?cid=4835
【美國WiFi機租借】4G無限流量吃到飽,每天只要NT233
https://www.kkday.com/zh-tw/product/10293?cid=4835
帝國大廈歷史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解凍美國隊長:病毒碼過期的超級英雄】#葉郎電影徵信社
「讀者要的從來就不是真正的改變,他們只想要一種有在改變的錯覺」漫畫家 Stan Lee 曾說。
因此美漫文化中大部分的超級英雄的形態都是永久固著的。除了剛開始現身的頭幾期漫畫中會因應讀者或編輯的意見微調之外,超級英雄一旦開始走紅就會像永遠7歲的名偵探柯南一樣停留在特定年齡、樣貌、性格和心智的組合之上,不再有所改變。
問題在於超級英雄的使命是打擊邪惡,而每個時代的「邪惡」都有動態意義上的變化,動輒數十年「心智凍齡」的超級英雄帶著過期的「病毒碼」繼續打擊犯罪,有時候會因為不合時宜而顯得格格不入。漫威的美國隊長 Steve Rogers 就曾因為無法跟上外在世界的劇烈變化而遭打入冷宮低溫保存長達20年。
以下是美國隊長從冷凍到微波解凍的艱苦奮鬥故事——
美國隊長 Steve Rogers 1940年底現身書報攤(雖然漫畫上標記的正式發行時間是1941年3月)立刻一砲而紅,一口氣賣出近100萬本。
和多數超級英雄不一樣的是隊長從一開始就是以自己為名的獨立漫畫,而非出現在漫畫合輯或是以其他人為主角的故事線中。發行《美國隊長》的漫威(當時還叫做 Timely Comics)之所以這麼篤定,是因為隊長這個角色從頭到尾就是一次有意而為的政治宣示。
這時候二次大戰的歐洲戰場已經開打兩年,不過距離美國正式宣佈參戰還有一年。美國社會對於納粹的態度還沒有一致態度,除了主張不必介入歐洲戰事的孤立主義者之外,甚至還有不少基於白人優越感的納粹同情者。美國隊長誕生的同一年,美國親納粹團體 German American Bund 德裔美國人聯盟才剛剛發動會員在紐約街頭遊行力挺納粹黨的理念,高呼納粹才是真正的愛國主義者典範。
包含漫威的老闆 Martin Goodman 和創造美國隊長的兩個漫畫家 Joe Simon 和 Jack Kirby 在內的美國漫畫從業人員絕大多數都出自猶太家庭。他們每天從新聞報導中看到歐洲發生的戰事,開始覺得不能坐視歐洲的親友同胞被如此屠殺。Joe Simon 說那些反對美國參戰的人都是有計畫、有組織的行動,因此他們覺得必須想辦法發出自己的聲音:「因此我們決定打造一個完美的超級英雄,讓他成為希特勒的天敵」。
這就是為什麼《美國隊長》第一期的漫畫就堂而皇之地將希特勒變成封面人物,並讓美國隊長在封面上痛扁他。
我們如今對於希特勒這個人物的認識混雜了大量歷史記憶和大眾文化的卡通化詮釋。1940年美國人對於希特勒面目的認識並沒有那麼具體、那麼有共識。
漫威背後這群猶太裔漫畫工作者的「認知作戰」計畫在當時的社會氣氛中是非常大膽甚至可說激進的。換成今日,就等於把德國總理梅克爾或是日本首相菅義偉設計成漫威電影劇情中的大反派一樣,可能因此冒犯許多人。
果然漫畫一出刊,位於曼哈頓帝國大廈中的出版社就收到恐嚇信和親納粹團體的包圍抗議。所幸有本身也是漫畫迷的紐約市長 Fiorello La Guardia 跳出來救援,動員強勢警力維護出版社和相關人員的人身安全。
一砲而紅的《美國隊長》很快就成為美國社會支持參戰聲音的音量擴大機。
三個月後,美國總統小羅斯福發表著名的「民主國家的兵工廠」演說,開始對參戰國提供各種軍需援助。一年後的珍珠港事件進一步使美國正式成為二次大戰的參戰國......
————————————————————
下文還有美國隊長戰後為何被凍結又如何被解凍,以及帶著過期病毒碼的他如何在快速變動的現實世界中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全文刊載於「迷誠品」專欄。
全文由此去:https://bit.ly/2V1wZe2
帝國大廈歷史 在 馬老師的旅遊跑馬地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時事求世 9
從時事看世界遺產:聖吉米亞諾歷史中心(1990年)
也許你跟我一樣,對於托斯卡尼的初次印象來自於托斯卡尼豔陽下這部電影,好像人生所有的難,來到這裡都否極泰來迎刃而解,曾經以為人生就這樣了,of course not,但電影就是有這樣的魔力,所以演戲的是瘋子,看戲的是傻子。
不否認我這個傻B也受了電影影響,選擇來到這裡,還跑到拍攝地:Cortona。托斯卡尼果然是我的菜,它是義大利的一個大區,下轄10個省,義大利是世界遺產最多的國家,光在托斯卡尼就有六座,但就算沒被列為世界遺產的小城鎮,也都有著自己的味道,托斯卡尼座落很多的葡萄園和酒莊,搭配低緩的丘陵,勾勒出如夢似幻的美景。我猶記得那年出發前因為騎機車摔傷左肩骨折,只能單靠右手開車,但每抵達一個個爬坡高點,我那一陣陣倒抽口氣的讚嘆。
聖吉米亞諾(San Gimignano)的特色是一棟棟的塔樓,這是中世紀的帝國大廈,這裡繁盛的原因是因為位在通往前往羅馬朝聖的路途中,農產品貿易交易熱絡,當時的封建貴族斥巨資興建塔樓、教堂、宮殿、城牆,為了表示自己的財富與地位,許多家族結成派系,誰也不服誰的相互比拼,興建當時的摩天大樓,全盛時期據說有72棟塔樓,富裕程度遠超羅馬和佛羅倫斯。
目前僅剩的14座塔樓集中圍繞在主教座堂廣場,又稱水井廣場的蛋黃區邊,原來最高的是52公尺的羅格諾薩塔楼(Torre della Rognosa),執政官規定後續者不能超過他的高度,但人息政亡,只見新人笑,不見後人哭,後來還是被54公尺高的格羅薩塔楼(Torre Grossa)超越。
但約200多年的繁榮,抵不過疫病侵襲,黑死病席捲後歐洲,佛羅倫斯漸漸興起,聖吉米亞諾漸漸沒落,發跡崛起-權力競逐-秩序崩壞,回看人類歷史或股票線圖,這樣的變遷看來總令人不勝唏噓,對照現在世界的樣貌,似乎就是歷史重演。
帝國大廈歷史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夜.語錄.威尼斯玻璃》
* 兩人夜行,一人只見到處泥淖,一人則見漫天星斗。—-卡爾·耶勒魯普
* 黃昏是一天最美麗的時刻,願每一顆流浪的心,在一盞燈光下,得到永遠的歸宿。
——三毛
* 世界上最難的是開誠相見,最容易的是阿諛奉承。開誠相見,只要有百分之一的虛假,那麼馬上就會出現不和諧,麻煩就會隨之而來;阿諛奉承,哪怕從頭至尾都是虛假,但令人感到高興,聽起來很舒服,哪怕覺得肉麻。——杜斯托耶夫斯基《罪與罰》
* 最偉大的人,也是最能忍辱的人。
——雨果《呂意·布拉斯》
* 別為難自己,活的像你自己就行了。—-東野圭吾《變身》
* 地獄裏空空蕩蕩,魔鬼都在人間。——莎士比亞 《暴風雨》
* 當時間過去,我們忘記了我們曾經義無反顧地愛過一個人,忘記了他的溫柔,忘記了他為我做的一切。我對他再沒有感覺,我不再愛他了。為甚麼會這樣?
原來我們的愛情敗給了歲月。—-張小嫻《思念裡的流浪狗》
* 無論走到哪裡,都應該記住,過去都是假的,回憶是一條沒有盡頭的路。—-馬奎茲
*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麼,而是你記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銘記的。—馬奎茲
* 不管你曾經被傷害得有多深,總會有一個人的出現,讓你原諒之前生活對你所有的刁難。——宮崎駿《幽靈公主》
* 知音,能有一兩個已經很好了,實在不必太多,朋友之樂,貴在那份踏實的信賴。—-三毛
* 人心是妄念,貪慾和陰謀的污地,夢想的舞台上醜惡意念的淵藪,詭詐的都上場,人心是慾望的戰場。某些時候你不妨從一個運用心思的人的陰沈面容,深入到他肚皮中探索他的心情,研究他的思緒。在那種寂靜的外表下有荷馬史詩中的巨靈的搏鬥,密爾頓詩中龍蛇的混戰,但丁詩中的幻想縈繞——雨果《悲慘世界》
* 我們徒然回到我們曾經喜愛的地方;我們決不可能重睹它們,因為它們不是位於空間中,而是處在時間裏。因為重遊舊地的人,不再是那個曾以自己的熱情裝點那個地方的兒童或少年。—-普魯斯特《追憶似水年華》
* 我們都知道了,母親要回的「家」不是任何一個有郵遞區號、郵差找得到的家,她要回的「家」,不是空間,而是一段時光。 —-龍應台《目送》
* 約著見一面,就能使見面的前後幾天都沾著光,變成好日子。—-錢鐘書
* 人啊,不管是男人女人,都必須能夠一個人活下去。———— 谷川俊太郎《一個人生活》
*一九二○年時,美國已經是全世界最繁榮的國家,生活水平也最高。美國的工廠以百萬計的生產,包括汽車、冰箱、收音機、電話、吸塵器⋯⋯各式各樣的電器用品。
美國一般工資在一九○○年時很低,到一九二○年的時候已經提高了,因此一九二○年的選舉共和黨仍然大勝。一九二五年時美國蓋帝國大廈,象徵世界第一,大國崛起。
沒有任何人看出不久的將來,美國將發生經濟大蕭條:一場席捲全球、改變人類的經濟和歷史的大災難。
原來繁榮,總是離悲傷那麼近。
在大蕭條之前的氣氛是什麼?
我幫大家引用一段紐約證交所主席在一九二六年的話:「每位受雇者不要光傻傻的領工資啊,只要投資股票你就會賺錢。實際上,資本主義制度的利益是普遍共享的,你們不要只拿工資存錢,趕快來買股票吧!」他大力鼓吹買股票,很多人也想一夕致富,口耳相傳,報紙、廣播、雜誌上, 眾口鑠金。
報紙每天都在報導哪個平凡老百姓買什麼股票賺了多少錢,當時美國這些大公司太賺錢了,冰箱也賺、汽車也賺,什麼都賺, 好像沒有一樣是不賺錢的。
有一項統計數據,從一九二三年到一九二九年,美國主要股票上漲了兩百倍!股票成交量從一九二三年到一九二九年時,從兩億三千六百萬變成十二億,快要乘以六倍,到處都是證券商, 甚至連當時美國勞工聯盟的主席都說:「工人們趕快去買股票投資啊!」
美國總統胡佛直到一九二九年三月四日,股市崩盤前的七個月,都還告訴美國民眾:我對於我們國家的前途毫不擔心。
一切充滿希望。
一九二九年十月股市大崩盤,才隔了七、八個月,一切瞬間垮台了。
當時的股市大崩盤後來引發歷史上最嚴重的經濟大蕭條。
從根本的因素來看, 消費產品生產過度,工廠過度擴充,金融業、銀行沒有監管制度──
這些我們現在聽起來仍如此耳熟能詳。因為二○○八年金融海嘯時,我們完全複製了1929。
人類的貪婪永遠都在,崩潰的情況也因此不斷複製。
那時候的工廠和公司破產、工人被裁員的狀況有多嚴重?
我給大家一個數字:一九二九年底,有六百萬名的美國人失業,製造業降到一九二八年產值的一半,也就是整個製造業有一半垮掉了。你可以想像有一半的工人沒有工作,有一半的工廠垮了,有一半的公司破產了。
華爾街當時大樓的窗子可以直接打開,於是天天有人跳樓。
冰箱的發明比股票慢,當時只有少數的家用冰箱,沒有殯儀館的冰櫃,所以滿街都是屍臭,聽說味道可以「飛躍」哈德遜河,在對岸都可以聞得到──當然,這可能是口耳相傳的誇大,但是天天有人輸錢輸到尋死。
自九月開始股票下跌,剛剛開始跌幅約5%-10%,人們還樂觀的以為不久之後會反彈,這只是股票合理修正。
但沒有多久,到了十月越崩越跌、越崩越跌、越崩越跌⋯⋯無底洞似的。
當時的美國總統胡佛總統是共和黨,共和黨只相信自由主義經濟,他們認為市場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可以自動監管。後來的歷史學家說,自由主義經濟已經在一九二九年滅亡了,指的就是這場經濟大蕭條的原因以及挽救經濟大蕭條的錯誤手段。
從那一刻開始,經濟學家除了明白市場的那隻手並不可靠之外,也連帶學會經濟不只是數字,它其實是心理學。政府必須讓大眾心理穩定下來,讓投資市場免於恐慌,利率政策可以預期。
然而,胡佛總統做了很蠢的事情,就是升息及關稅。他覺得升利息可以保住銀行,但一升息, 景氣更收縮了,更沒有人願意借錢投資了,工廠倒得更快。接著政府又減少開支,必須要維持沒有赤字預算的政府,因為政府減少稅收了。結果失業的人更多, 跳樓的人更多。
胡佛另一個非常多錯誤的作法中,其中一個就是「貿易壁壘」,也就是提高關稅。
一提高關稅,老百姓生活裡一些便宜的東西是從日本進口的, 比如絲襪;還有很多物資是從歐洲進來的,例如奶油、乳酪,所以老百姓的生活必需品瞬間全部飆漲。當時有一個說法:一個美國女人,她的兩條腿裡頭,有一條腿的絲襪就是日本製造的──因此日本開始訂單減少了。一九三二年,底特律的汽車廠產能只運作20%,匹茲堡──這個最著名的鋼產城市──工廠生產利用率只有10%。
美國幾乎一半的人口儲蓄沒了,美國出現最大的階級:窮人。
滿街都是無家可歸、需要糧食補助的人。
就在這個時刻,一九三二年美國總統大選登場了,美國從來沒有遇過這麼普遍性的悲觀與痛苦。
我剛剛和大家提到,一九二九年失業人口是六百萬,在胡佛及其盲目相信自由經濟學的錯誤政策之下,一九三二年已經惡化至一千兩百萬人失業,到一九三三年變成一千三百五十萬人。
此外死亡率激增,不是因為跳樓,而是很多人餓死; 街上數百萬人四處遊蕩,根本不知道該怎麼辦。
一九三二年六月的時候,民主黨在芝加哥舉行黨代表大會,他們知道他們將贏得下一場選舉。
那一年羅斯福五十歲,他正式被提名為美國總統候選人後,仍然拄著他的拐杖四處演講。這時他的拐杖對很多美國老百姓而言,意義不一樣;這不只是羅斯福個人的悲傷,也是美國的具象。這個以為自己是最靠近天堂、蓋起帝國大廈的國家,才四年已經搖搖欲墜。
羅斯福在這場大會上演說:「我向你們保證,我也向自己保證, 我將為美國人民做一件大事。」他最了不起的是,他從來沒有以小兒麻痺症索取同情,他走上台,他的堅毅,他的尊嚴,代表了意志,可以克服苦難;有些東西是不需要語言的。你看當時的照片跟一些影片,想像報紙裡的一些敘述,會發現美國就像羅斯福,是一個罹患小兒麻痺症、甚至失去雙腿的巨人。但他如此堅毅,笑臉迎人;他沒有倒下,他為美國人帶來無比信心。
當羅斯福競選總統時,他談論經濟改革。他說:「我雖然支持資本主義,但是過去的資本主義一定要被改變。」他認為資本主義必須被適度管理,而不是無止境的讓貪婪侵蝕這個社會所有人的努力。
羅斯福當時不只要管理資本主義,他還接受了另外一套方案,那就是著名的凱因斯學說。政府甚至把已經蓋好的馬路再挖起來,其次是藉此機會興建許多農村的水利工程,也就是說,在這個時候,政府得花大錢做基礎建設。
這在美國歷史上,走向大政府,一個革命性的概念。
—-陳文茜《文茜説世紀典範人物》
——圖片:15世紀時,威尼斯一個叫穆拉諾小島開始以玻璃工藝聞名,向歐洲各地城堡莊園,輸出各式華麗水晶器皿、鏡子、尤其吊燈。穆拉諾水晶燈由玻璃藝術拼接成蕾絲、卷葉、鮮花,像是一把盛開的花束,帶著威尼斯的魔幻色彩與爛漫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