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帝國主義翰林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帝國主義翰林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帝國主義翰林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帝國主義翰林產品中有3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9萬的網紅台灣賦格 Taiwan Fugue,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新課綱去中國化,那應該是說這句話的人腦袋空洞化】 吳淡如提到國一歷史課去中國化,說她很驚訝女兒和同學不知道孫中山是誰 那個不是課綱的問題,可能是課本還沒上到那裏的問題,也有可能是吳淡如自己女兒和同學程度低落的問題,我個人偏向解釋為前者。 以國中社會課綱來說,目前的教材應該是跑到學習內容指標的...

  • 帝國主義翰林 在 台灣賦格 Taiwan Fugu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28 11:36:48
    有 271 人按讚

    【新課綱去中國化,那應該是說這句話的人腦袋空洞化】

    吳淡如提到國一歷史課去中國化,說她很驚訝女兒和同學不知道孫中山是誰

    那個不是課綱的問題,可能是課本還沒上到那裏的問題,也有可能是吳淡如自己女兒和同學程度低落的問題,我個人偏向解釋為前者。

    以國中社會課綱來說,目前的教材應該是跑到學習內容指標的A~F,也就是台灣史的部分。在台灣史的部分,指標E日本帝國時期的台灣接下來就是指標F大項當代台灣,這部分的確跳過了中華民國建立史,因此國一學生不認識國父孫中山是非常正常的。

    所以我們看後面的指標,國中社會歷史部分的指標在H~M的部分是屬於類似過去九貫課綱中,關於中國史的部分。其中 歷Ha是古中國時到隋唐的部分,強調在文化變遷(而不是歷史事件)上;歷Hb則是以宋元兩個商業大朝代為底探討與周遭國家的貿易、文化交流、軍事戰況等部分,強調區域內外的互動;歷Ia為明清的貿易與文化;歷Ib為晚清面對諸強列國的政治挑戰。

    其後先跳著看後面的歷Lb大項,一個講近代的中國共產黨,另一個講近代的東亞國際局勢。

    .

    最後最後,那些不去認真看教改內容,整天思思念念的國父、中華民國建國,這些中華民國統一中國派的人們所期望的中華民國史在哪邊呢?

    歷Ka-Ⅳ-1 探討了中華民國的建立。

    其餘 歷Ka-Ⅳ-2 指標探討新時代的文化變遷,歷 Kb-Ⅳ-1則是中華民國早期的外交發展。並且這些很懷念中華民國、很討厭日本人的國旗掛嘴邊支持者可以期待一下歷 Kb-Ⅳ-2 探討二戰日本軍國主義下," 東亞地區人民飽受戰爭之苦的歷程 "。

    .

    整個國中社會科課綱,其實除了知識內容外,還有一些類似歷史探討的部分,分別是指標大項D、G、J、M、P、R,分別探討

    台灣地方史、台灣地方史、以中國為主的晚清以前歷史探討、(東亞近代史)中華民國與中共/日本軍國/東亞各國、(世界史)古代與現代文化的探究、(世界史18世紀以後)現代國家發展的踏查

    也就是社會科課綱已經規範好了建議的授課時數,並且額外需要統整與探究,以6個主題、於6個學期,分別在國中三個年級進行活動,上好上滿。

    .

    吳淡如目前的女兒與同學還在國一,還沒遇到國父是很正常的。以課綱學習內容建議的授課時數進行統計,目前我暫時估計如下:

    每學期建議13堂課+1~2堂歷史統整探究,實作課去掉,共78堂課

    中國史相關部分:C 7堂、F7堂、H 6堂、I 7堂、K 6堂(大約有1/4為日本軍國史)、L 7堂(大部分為中共史與東亞現代史)。

    撇開K 6堂中可能有一部分是日本軍國史、L 7堂全是中華民國以外的現代史,則以中國相關的歷史部分,為C~K共31.5堂左右,佔整個國中歷史比重估為40%;與中華民國相關的歷史部分,為C、I共14堂,佔國中歷史比重估為18%。

    我總覺得這個課綱沒台獨到哪裡去,也沒什麼去中國化。
    台灣史的部分雖有二二八與白色恐怖,但也沒少談兩岸夾縫之間的金馬處境與中華民國斷交困境。甚至國二還把日本軍國擴張對東亞小國的危害要好好討論一番。

    .

    補充 - 其他有出現國父的地方 (我自己有教過憑印象列出)

    [國小國語]
    南一五上 服務人群 (課文第一句)

    [國小社會]
    翰林五下第三單元 中華民國時期 (電子書內還有長達7分鐘的孫中山介紹影片,結果2019年台灣史沒有放國父還被曲解說年表去中化的可憐出版社)
    其他版應該也會提到,還請康南兩家出版社的業務,可在下面留言補充指出 - 大家其實都沒有消滅國父

    .

    好的,現在哪位政治人物與名嘴作家還想要戰我?

    吳淡如 的女兒與同學在台灣史的年表背漏是單純沒用功讀書。
    嘉義大學應用歷史系教授 吳昆財 則是要嘛不懂教育,補風就捉影

    為什麼要期望國一的學生這學期歷史才剛上而已,
    就想看到前幾頁有蔣公看於逆流而上的故事呢?

    證據擺在眼前囉,自己恐慌症發作而已。

  • 帝國主義翰林 在 馬老師的旅遊跑馬地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8-11 08:53:32
    有 43 人按讚

    #時事求世 38
    從時事看世界遺產:以弗所3-2(2015)

    土耳其雖然現在是伊斯蘭國家,但在基督教的傳布過程中,這裡是非常重要的先啟地,而艾菲索斯更是極其重要的聖地。因為耶穌死時的羅馬帝國,對於基督教還是採取迫害手段,耶穌要後繼者將福音傳播開來,奉行不渝的第一代領導者要算是保羅了,他首創向非猶太人轉播基督的福音,一生中至少有三次遠行傳教的旅程。

    但當時耶路撒冷以西充滿風險變數,往東成為較佳的選擇,相較於同時的歐洲,這裡天高皇帝遠,帝力於我有何哉?直到西元313年,羅馬君士坦丁大帝才頒布米蘭飭令,宣布基督教的合法地位。因此保羅在第三次傳教時來到了今天土耳其的以弗所及小亞細亞,和教徒們在小亞細亞建立了七教會:以弗所、士每拿、別迦摩、推雅推喇、撒狄、非拉鐵非、老底嘉等七個教會,這些教會是基督教早期傳教歷史中重要的灘頭堡,也以此奠基。基督教繼續接力東傳,西元301年,亞美尼亞成為世界上第一個信奉基督教的國家。

    因為小亞細亞是族群文化複雜之地,基督教東傳之前,這裡早就有豐富複雜的信仰及語言,保羅是羅馬公民,這樣的身份有助於他遊走各地,再加上他精通許多語言,更能打破各地文化本位主義差距的藩籬,但在這樣的外在環境誘惑下,要保持信仰的堅貞就面臨許多外在的考驗。

    因此在過程中,保羅向七教會寫信,提醒告知他們信仰基督教的重要與虔誠,先說一些肯定的話,然後再告知各個教會不同的過錯,要記得改進並勿忘初衷。提醒以弗所和老底嘉要恢復純真的愛心,避免失去起初的熱誠;勸勉別迦摩、推雅推喇、撒狄要守住正義,防止情慾上放縱,拜偶像、道德墮落,保羅也寫了《以弗所書》給以弗所的基督徒。

    耶穌十二門徒之一的約翰,接受耶穌死前托付,照顧母親聖母瑪利亞,據說也是遷居到以弗所安享晚年。18世紀時,一位德國修女因為神蹟可以清楚描繪出祂晚年故居週遭狀況和位置,但她卻從沒來過艾菲索斯,西元1881年,一位法國牧師根據描述發現石造屋舍遺跡,雖然沒有直接證據證實,但1951年天主教教宗將此屋舍提升到聖地的地位,近期的若望保祿二世(Pope John Paul II)與本篤十六世(Pope Benedict XVI)則分別在1979年與2006年參訪此神聖的屋舍。至此真相似乎已不重要,我看到教徒在小屋裡感動流淚的場景,也看到異教徒臉上顯而易見滿臉嗤之以鼻的表情。約翰後來因傳教被羅馬放逐到愛琴海的拔摩島(帕特摩斯島Patmos),寫下了啟示錄,西元100年在以弗所逝世,就埋在阿特密斯神殿附近的小山丘,六世紀查士丁尼大帝在此興建聖約翰教堂,只可惜如今已是廢墟。

    在羅馬人興建的以弗所城,海港大道底以大理石板鋪成的廣場上,出現刻劃的像是派狀圖,又像分切的披薩的神祕符號,任何遭迫害的宗教,會創造出一種自己才能理解的暗號,一來為了保護自己,二來增添神秘色彩,希臘文是早期基督教的語言,耶穌的名字被當作字謎隱藏在魚的形象中,因為希臘文中的魚(IXΘYΣ)剛好是以下詞句起首古希臘字母的組合,「耶穌基督,救世主上帝之子」(Jesus Christ Son of God Saviour),當基督徒看到這個暗號,表示這是座有基督兄弟姊妹的城市。

    西元431年,東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二世在以弗所召開第三次基督教大公會議,約兩千名主教出席。討論關於耶穌的神性與人性關係之爭,瑪利亞是否具備神性的議題,以君士坦丁堡大主教聶斯托里為主的人強調耶穌的人性,淡化其神性,同時主張將瑪利亞稱為「耶穌之母」,而非「天主之母」,經過辯論角力後,失勢的聶斯托里派東傳入波斯,唐朝時傳入中國,被稱為景教,西安碑林博物館還有一塊「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見證歷史。

  • 帝國主義翰林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4-14 01:19:15
    有 3,825 人按讚

    《夜.語錄.梔子花》

    *從結尾開始講一個故事,似乎頗為奇怪,但所有的結尾,亦是開端。
    —陳文茜

    * * 我們越認識無常,越會珍惜擁有。

    你會發現活在天地間,不論親疏遠近,每一個與你相逢的人都是值得珍惜的。

    可是也不要過度執著,所以要在「愛」裏面學會「忘」,在「深情」裏學會「不躭溺情」、不陷溺於感情。

    不要太在意、太執著於情感的形式,同時把注意力放回自己的「心」和「身」上。—陳文茜

    * 《為什麼昨夜我夢見了你》

    為什麼昨夜我夢見了你?

    此刻清晨灰光推拂著鬢髪,
    記憶正中要害,像耳光打在臉上;

    用肘撐起,我凝視窗上的白霧。

    這麼多我以為已經忘掉的事,
    重回我心中,卻帶著陌生的味道
    像信件到達,而收信人很多年前,已離開這個房屋。—-菲利普·拉金

    * 寂靜把夕陽伸入了大樹,然後我們的夢,在此相逢。

    此刻喧囂的世界隨夢飄散,山居樹下如置身一座天堂,美不勝收。

    夢中醒來,四周無人,卻如畫。—陳文茜

    * 請給我一滴淚水,輕輕流過我的臉。

    我想學習憂傷,我不想長大才驚覺這個世界原來那麼薄涼。

    如果我已學會了也習慣了淡淡的流淚,或許有一天免不了傷心的時候,就把它當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流下淚水,輕輕地釋放,輕輕地走過。未來我早已知道人生傷心本難免,而我已學會如何把它當平常。—-陳文茜

    *我見過荒原澤地和多風山岡的破曉和黃昏,
    那種莊嚴和絢麗,像古老悠緩的西班牙旋律;
    我見過給我們帶來了盛開水仙的四月女神,
    她帶來蓬勃滋生的草和輕柔溫暖的四月雨。
    我聽過花開時節的歌唱和古老的海上歌謠,
    曾在飽孕海風的白帆下眺望過奇島和異鄉;
    上帝允諾我欣賞的佳音和美色中,最數嬌嬈是她的聲音、秀髮、眼睛和彎彎紅唇的俏模樣。
    —-John Masefield,1878—1967英國詩人、作家。

    * 影子其實是實體
    夢境才是人生

    左邊其實是右邊
    黑夜才是白晝

    黑黝的天空
    星辰整夜醒著

    此時,海洋深邃

    我把若隱若有的情感
    偷偷藏在波淘洶湧的浪中

    它那麼巨大
    我的愛因此可以奔放
    不為人知

    隨著潮水
    湧上海灘

    淡淡的
    留下一道㾗跡

    白天
    它再度變身

    偽裝成祝福

    —陳文茜

    * 世界的約定

    [日]谷川俊太郎

    晃動在淚水深處的微笑
    是亙古以來世界的約定
    即便現在孤身一人
    今天也是從兩個人的昨天中誕生
    仿若初次的相逢

    回憶中沒有你的蹤影
    你化作微風輕撫我的面頰
    世界的約定
    在陽光斑駁的下午分別後
    並沒有終結

    即便現在孤身一人
    明天也沒有盡頭
    你讓我懂得
    潛伏在夜裡的溫柔

    回憶中沒有你的蹤影
    你永遠活在
    溪流的歌唱
    天空的蔚藍和花朵的馨香中

    *《水邊》—普呂多姆 

    坐在那流淌的水波旁邊,他們倆人
    看著河水流過;
    如果天上飄過一朵雲彩,
    他們倆人
    看著雲彩飄過;
    天際的茅屋上要是炊煙冒起,
    看著炊煙裊裊;
    周圍若有幾朵鮮花芬芳撲鼻,
    聞著芬芳繚繞;
    蜜蜂品嘗的果子如誘人嘗新,
    那就嘗嘗滋味;

    如果鳥兒鳴囀,樹林靜靜傾聽,
    便聽鳥語歡悅……
    垂柳樹下水聲潺潺,悅耳美妙,
    傾聽流水細語;

    只要這夢幻在綿延,就不感到
    時間還在延續;

    如果只對互相愛慕抱著滿腔激情,
    這樣的愛,多麼深沈;

    對世間的爭吵煩囂他們毫不掛心,
    也就充耳不聞;

    面對可厭事物,唯有他們幸福,
    互不感到厭棄;

    面對萬物逝去,感到愛情如故,
    絲毫沒有消逝!

    蘇利· 普呂多姆(Sully Prudhomme,1839—1907)

    * 字在畫中,畫在字中,一本書延伸太多的回憶及友情。

    一幅畫裱框起來,是紀念,也是昔日的惆悵。

    框得住的是我們早已知道的結局,框不禁的是你命運中早已註定的恆長嘆息。—-陳文茜

    *在我成為灰燼之前,我想擁抱你,如擁抱滿天星斗。

    願我走的時候,往事如星空,心也如星空。

    最後我看到的光,不是一片黑暗,而是你的眼⋯⋯閃閃發亮的星斗。—-陳文茜

    * 對於生病的我,此時生命倒數的鐘聲,已響起!

    它輕輕地,落在我的身上,肩上,臉上,一分一秒,滴滴答答。鐘聲像是同情,像是嘲諷生命,每一次到點的敲打聲,都是提醒。

    我的一生已如擱淺的小舟,快被吹近岸邊,那裡遠望似乎沒有等待之人,似乎又有個恍忽的身影。此時我會怕――怕潮近時看清真相,也怕潮來時又把我送回那失去彼此的大河 。

    於是與其執著思困憂傷,不如淡忘於孤獨的航行,於風浪的隱喻,於戰地鐘聲下的純情。

    等再相逢時,有了一點驚喜。

    花謝,不必悲。浪止,沒有痛。—-陳文茜

    * 生活中有一些事確實沈重,但你可以讓它變得輕一點。—陳文茜

    * 當世界停了,別忘了,還有自己的小日子。—-陳文茜

    * 突然,已四十八歲的邱吉爾一再落選。二十六歲莫名其妙已是政治明星,順利當選國會議員的他,四十歲遭遇人生第一次軍事挫折,四十八歲時又被老百姓正式拋棄。當時邱吉爾已重返保守黨,但仍然再一次落選。直到五十歲時,工黨政府倒台,那一次選舉保守黨正式提名了他,他才又當選,回到議會,並被任命為財政大臣。

    但擔任財政大臣的角色,他不只不出色,而且差點因為他的固執把英國搞垮。經濟學裡有一段歷史非常有名,就是「我不承認英國不行, 自然也不承認英鎊不行」。這是邱吉爾頑強的拿英國的外匯存底與全世界的錢對抗,尤其美元,只為了維持住英鎊的地位,結果英鎊像自由落體般跌落。

    其實英國在一次大戰之後,本來就已經沒有經濟實力,但邱吉爾還要硬撐面子:不承認美國徹底超越英國了。

    當時,美國的帝國大廈Empire State Building已著手建造,美國在經濟上所向無敵,邱吉爾還想鞏固英鎊做為世界貨幣的地位, 當然他失敗了。英國因此損失非常多的外匯存底和黃金,皆因這位固執的財政大臣。

    後來,英國再大選,邱吉爾自然失去財政大臣的職位。

    從這件事我們得到的經驗是什麼?一個人不擅長的事最好不要去做,儘管你的名字叫邱吉爾。

    人的命運可能從幸運開始,到了中年在挫折中結束。邱吉爾五十五歲的時候財政大臣當得很糟,從此離開政府長達十年之久,而且一直都坐在下議院最後一排。那時候不只英國經濟大蕭條,極端混亂,二次世界大戰也即將到來。

    邱吉爾到美國旅行,本來想去散散心,不料在美國又遇到一場大車禍。

    所以英國歷史學家約翰• 泰勒John Tyler說:「一九三五年的邱吉爾,怎麼看都是一個沒有前途的人。」

    但是,當人遇到挫折的時候,也是做準備的時候。當時的邱吉爾比任何人都認真研究德國,認真看待大蕭條,認真看待希特勒的崛起,了解什麼是納粹主義。

    所以後來當上英國首相,領導英國在二戰中面對希特勒時,他頑強的絕不參與「綏靖方案」因為他太了解什麼叫做希特勒主義。—-《文茜説世紀典範人物》

    —-得果東法師四字教誨:平安自在。雨前剪下滿花園的梔子花,置於室內。香氣撲鼻,自在安詳。換了一個心情,也換下牆上的書畫。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