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希望職稱有哪些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希望職稱有哪些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希望職稱有哪些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希望職稱有哪些產品中有3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67的網紅Mc Penny-婚禮&活動主持人,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後疫情時代的婚禮 #迷你婚禮的idea 最近瘋奧運之餘,發現疫情日漸趨緩 也已經宣佈了可以舉辦50人以下的小婚宴 看似婚禮和活動的產業可以動起來了 但依照目前台灣普遍的婚禮型態來說,其實不然 50人其實就是5桌 聽到這個很多準新人心裡第一個想到的可能是: 『這連我爸媽的朋友桌都不夠耶!更何況還有...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3萬的網紅蒟蒻講幹話,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https://youtu.be/KzQZWx-T3Ik 小額贊助安撫蒟嫂 https://p.ecpay.com.tw/E2494 台灣的離婚率有多高呢? 結婚前又有哪些事妳該注意的呢? 看完影片妳就明白囉 希望可以幫到有需要的人 蒟蒻學英文系列影片~ 學英文到底有什麼用https://you...

希望職稱有哪些 在 李豪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03 19:38:24

⠀ 月初的蔡英文社群之夜「人蔘衝一波」,大家的老婆鄭家純也有受邀上台短講,你知道嗎? 鄭家純(@ili.cheng) 和蔡英文(@tsai_inwen)生日剛好都是8月31日唷! ⠀ 家純的演說可以到小英總統的臉書上找直播影片,我來提供講稿的部分,由家純口述,我來撰文,也加入了當天脫稿的部分。 ⠀ ...

  • 希望職稱有哪些 在 Mc Penny-婚禮&活動主持人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8-09 17:46:30
    有 12 人按讚

    #後疫情時代的婚禮 #迷你婚禮的idea
    最近瘋奧運之餘,發現疫情日漸趨緩
    也已經宣佈了可以舉辦50人以下的小婚宴
    看似婚禮和活動的產業可以動起來了
    但依照目前台灣普遍的婚禮型態來說,其實不然

    50人其實就是5桌
    聽到這個很多準新人心裡第一個想到的可能是:
    『這連我爸媽的朋友桌都不夠耶!更何況還有親戚』

    台灣的婚禮文化是以眾樂樂為主
    在被病毒限制與人連接的情況下
    要維持這樣的傳統完全是不可能的
    很多準新人只能這樣被迫等待延期
    等待著病毒消散回歸正常的那天

    我真的非常懂那種
    沒有辦法控制自己行程的無力感
    而且還是結婚這種人生大事,無力感真的是深入骨髓了
    很想做一件事,但是卻沒有辦法做
    心裡充滿期待但無處發洩
    這種感受我目前還想不到形容詞可以形容
    就是一種五味雜陳的心情吧!

    這一年半來,病毒從來沒有遠離過我們
    看著國外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疫情
    還有來勢洶洶的變種病毒
    未來我們可能必須和這個病毒共存
    生活性態上勢必得做出先改變
    所以我覺得我們應該要超前部署
    思考關於『後疫情時代的婚禮』!

    參考了許多疫情嚴重的西方國家的現況
    綜合台灣的婚禮文化,整理出了幾點關於迷你婚禮的小小創意
    希望可以幫助上,在這段期間想要完成人生大事的準新人們

    首先,就是要
    #重新思考婚禮中對你最重要的核心價值

    一直以來台灣發展出了自有的婚禮形式-圓桌宴客
    以食為天的台灣人民,就連問候語都是『你吃飽了嗎?』
    大家坐下來一起吃飯,被視為再好的相聚模式
    但在病毒籠罩之下,這項傳統已被剝奪

    這時候我們就必須思考,在婚宴當中,你覺得最重要的是什麼
    是要有很多人一起?(親戚/朋友/長輩/長輩的朋友等等上百人的聚會)
    還是和重要的人一起累積一生一次難忘且珍貴的回憶

    如果你選擇是前者,那你們只好再多等一陣子了
    我自己的答案是後者,我希望的是不論何時,我都可以和我愛的人相聚

    所以必須打破所有傳統婚禮的框架,來一一省視

    1.#婚禮名單斷捨離
    寫下你人生當中絕對不可或缺的親友
    請使用#怦然心動的斷捨離的心法 來整理你的賓客名單
    哪些人是會讓你心動的人,就把他的名字寫上來吧!

    這份名單上,一定都是你摯愛的親友
    因為人數精簡了
    你還可以親手製作親友們的姓名牌喔!
    讓你的婚禮貼心程度與質感都upup
    別出心裁的設計絕對是最好的#位上禮

    2.#把消毒用品融入佈置內
    想要一場美美的婚禮佈置絕對不可以馬虎
    疫情期間每個人進場都要噴酒精量體溫
    總不能在漂亮的佈置旁放好幾罐不搭嘎的酒精噴瓶吧
    那根本就會是壞了粥的老鼠屎
    消毒區也一定要美美的才行!

    3.#防疫用的婚禮小物
    準備精緻的酒精噴霧/乾洗手/酒精擦 等等
    防疫必備物資當作婚禮小物
    繼貼心又實用
    如果是可以重複利用的容器還兼具環保!
    印上你們的婚禮logo,就是合適的婚禮紀念品!

    4.#客製婚禮專屬的口罩
    婚禮很多新人都有dresscode要求
    但疫情期間我們先不要求dresscode
    先來統一口罩顏色和形式吧!
    大家一起帶一樣的口罩拍照,畫面一定很可愛!

    也可以把婚禮工作人員的職稱一起印上去
    (ex 伴郎.伴娘.總招待.招待.收禮人員 等等)
    可愛又可以幫助賓客快速找到對的人!

    5. 小而美的精緻會場&保持社交距離的 #座位安排

    在國外,許多人會選擇自家的庭院來作為婚禮地點
    但台灣地狹人稠,自家要有庭院這種事可能要『田僑仔』才有可能吧!

    其實台灣還是有很多適合舉辦婚禮的場地
    可能不是典型的婚禮會場,會需要花更多的心力來做安排及佈置

    許多飯店現在應該也會陸續推出適合小桌數的婚禮方案
    無論是戶外或是室內,#選一個符合你期望與容納人數都相符的理想場地吧!

    而在 #座位的安排 上
    從以往的大圓桌,改為3-4人的小圓桌或長桌形式
    證婚場地也可以改成2-3人並排的椅子排列
    或是間隔一定間距的椅子排列

    參與婚禮的熱情和興奮絕對不會因為距離拉開就減少的!

    6.#婚禮留言本/#拍立得
    這是部分新人會準備的婚禮小活動
    但在疫情期間我覺得一定要安排進去
    病毒限制了我們的交談自由
    那就把想說的話與祝福透過拍立得和文字
    一一紀錄下來吧!

    但要準備的是可以自由拿取的留言卡 (也可以位上)
    讓大家可以自由選擇撰寫留言的地方
    不會一窩蜂擠在桌子前
    並幫害羞的朋友準備小信封來保存它為你寫下的祝福
    婚禮結束後你可以一張一張拆開
    看看你的好友留下的文字
    這應該是最好的結婚紀念了!!

    7.#來點新的婚禮形式
    全新的形式或許聽起來很不切實際
    因為一切全部要從0開始規劃
    不管是廠商溝通、賓客教育等等都要更加費心
    但不覺得這會讓籌備婚禮的過程更刻苦銘心嗎

    一直以來很多新人都說『我想要我的婚禮很不一樣』
    #現在就是打造獨一無二婚禮的最佳時機!

    像是 #driveinwedding #免下車婚禮
    #野餐派對式的戶外婚禮
    #純證婚儀式的溫馨小婚禮 ⋯等等

    這些都是全新的體驗
    實際執行上雖然一定有很多困難要去克服
    但是,保持著try something new的心態來面對
    一定會是一個最特別的婚禮體驗!
    (#在規劃前也要思考賓客的接受程度喔!)



    五月初疫情剛爆發的時候
    我笑稱『2021是消失的一年』
    大多人的人生幾乎都停擺了
    每天的工作就是維持自己最基本的生活機能
    完全是一個沒有夢想沒有目標的生活

    果然人活著,是不能沒有夢想的!
    那種空虛感會壓垮一個人的精神力

    如果一直拘泥在舊的形式
    那就沒有辦法適應新的生活給的挑戰
    與其選擇遷就,不如來試試新的做法!

    正在準備結婚的你們,會想要一場精緻的迷你婚禮嗎?
    不管想或不想,或者是有很多擔心害怕
    還是說你也有很多婚禮的idea
    都歡迎留言或私訊看我說說你的看法喔!

    #真的滿想主持drivein的婚禮
    #在台北根本沒有場地可以達成
    #好想好想主持婚禮
    #婚禮主持佩尼penny
    #婚禮主持 #婚禮企劃 #婚禮企劃主持

  • 希望職稱有哪些 在 小金魚的人生實驗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8-03 20:00:47
    有 184 人按讚

    #我如何透過理想型清單找到男朋友 #7週遇見對的人實作​

    ●○●​
    #曾經我不是一直都想要談戀愛​
    我在去年的六月的時候向宇宙許願,希望可以找到男朋友。在這之前我空窗了一陣子,一直都沒有想要找男友。​

    這是一種很奇怪的感覺,我一直覺得,我的生活很忙碌,我幾乎投身在工作當中,我每天的工作時數從早上9點到半夜兩點,這樣的生活,我要如何有男朋友,應該說,誰是我男友,誰衰。(真心)​

    有一陣子,我突然覺得,我好像要準備好了,這是一種很心靈層面的感受,很難說明我如何有這種感覺。就在某一天,我醒來,我告訴大家:我準備好要交男朋友了,我公開徵友(認真,我直接在粉絲團寫)。​

    六月的時候開始寫完了我的理想型清單後,我就完全忘記這件事情了,直到10月的時候,我覺得我準備好了。​

    ●○●​
    #10月的時候我開始實作7週遇見對的人​
    我開始實作《7週遇見對的人》這本書,這本書是每天一個lesson,總共是7週(也就是49天的時間),透過每一天的一個練習,來全面認識自己,遇見對的人。​

    我覺得每天練習真的是太累了,為什麼我知道?因為我之前已經看過了一次,我知道每次的練習都那麼直入自己的內心。因此,我改成一週練習一個lesson,那時候我想,我要練習49週,結果我在第7週的時候(也就是進行到第7個lesson)的那一天經由朋友的介紹認識了184先生。​

    後來,我和184先生在line上聊了兩個禮拜後,在一次他旅行回來後,我們第一次見面,此後就開始了一系列密集相處的過程。(#整整兩個禮拜每天他都有理由約我見面),之後在2020/12/31 他正式跟我告白,我們確認在一起。​

    那一天,是我6月份向宇宙許願,寫下理想型清單的時候,我許願的日子,我在向宇宙許願的清單裡寫:「我希望在2020/12/31前找到男友。」​


    這是為什麼我今年的讀書會會將《7週遇見對的人》放進去每週必讀的清單中,因此,我在裡面獲得的收穫,比愛情更多,可以說,其實,書裡的收穫可以讓你用在各種關係上。​

    儘管帶讀書會可能是我看得第三次、錄製podcast讓我看了第四次,我都覺得,#我每一次都有新的收穫,整本書都寫滿了筆記。​

    我重新看了一次《7週遇見對的人》,發現雖然書中是不推崇列清單的,可是我的列清單方式與書中所說的方式,其實是很大同小異的。我們在這集的podcast中,我跟Jodie、Mori針對彼此的清單認真討論了一番,因此,我想要把自己如何列理想型清單的方式寫下來。​

    我不知道這個方法是否一定百分之百準確,但這個是我列下的時候我在思考的事情。​

    ●○●​
    #我如何列出我的理想型清單​
    我做的第一件事情:思考我過去的生活中,#有什麼快樂的片段(不一定是情人間,也可以是朋友、家人),但是是那種 #我真心覺得非常快樂,#我希望可以一直發生的快樂感覺。​

    接著,我 #從這些快樂的片段列出相對應的內容 / 事件是什麼。​


    以下是我當時的內容:(寫於2020年6月)​

    宇宙啊,謝謝你一直帶給我如此美好的際遇,這次我想要在今年的12/31前找到男朋友。​

    ① 可以一起去爬山,爬山比我厲害,願意帶我爬山​
    ② 喜歡看書​
    ③ 知道自己工作在幹嘛​
    ④ 有良好的金錢觀念與儲蓄計畫​
    ⑤ 身高>180cm​
    ⑥ 愛我,對我好​
    ⑦ 和我有聊不完的話題 / 共鳴​
    ⑧ 喜歡做家事/ 煮飯 / 洗衣服​


    《7週遇見對的人》所說的是,你不要列清單,你要去感受你的生活,尤其是感受那些你覺得美好的時候,接著去思考每一個你遇到的人,是不是適合被放到這個美好的時候,或是與他相處是否可以創造這個美好的感覺。因此,這個感覺不會只充滿了美好的粉紅色泡泡,而是 #扎扎實實你生活中的快樂。​

    如果你發現你生活中還沒有這樣的快樂,那麼,你需要的,是讓你的生活中開始有快樂的元素,因為,你仔細回想,如果你是在不快樂的情況下,你的感情也往往都是隱約含著一股莫名的壓抑。​


    而我在列清單的時候,我想的就是我美好的時刻。(想想跟哈利波特對抗催狂魔的感覺有點像哈哈哈)​

    ●○●​
    #我的理想型清單解說​
    例如,第一點「#可以一起去爬山,爬山比我厲害,#願意帶我無爬山」。我的確在2019年的時候開始愛上爬山,那時候有一個我非常好的朋友,她善於爬山,於是她帶著我開始爬山。後來,我又認識了其他也是會爬山的人,然後開始跟著他們爬山,接著我又在上山遇到更厲害的人,他們也願意帶我爬山。因此,我總是跟著幾乎是神人(例如說台灣的山都爬過5輪的人)一起爬山,我覺得非常的愉快,我這樣的小嫩雞,他們都願意帶我、等我。​

    我由衷地在這段日子感到快樂,因此,我把它列在第一點。​
    我在山上被照顧的經驗,一起出門爬上的經驗,那種快樂,是我現在想起來還是覺得無比幸福的快樂。​

    這件事情在我和184在一起之後,他也喜歡爬山,他更把爬山擴張成為旅行,在旅行中,他對我的照顧,比我在山上被山友照顧還要更快樂。​


    第二點「#喜歡看書」,無庸置疑,這絕對是我自己享受的事情。​
    我交往後,才知道,184先生不只喜歡看書,他的書比我還多,看得比我還廣,只是他不是一個會寫讀書心得的人,我都說,如果他願意寫,他收到出版社的贈書絕對比我還要多。(笑)​


    第三點「#知道自己工作在幹嘛」,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就是一個工作狂,加上過去職涯諮詢的時候,我體悟到,針對職涯的迷惘,我們可以給建議,但我們永遠無法代替對方做任何事情,改變的力量在對方身上。因此,我希望對方也是和我一樣知道自己工作在做什麼的。​

    我曾經針對這一題很深入的跟184先生討論,我發現他有自己的方向,像我們這種生產者,就是會嗶嗶嗶的一直前進,可是其他人不是,他有他自己的速度,他有他自己的計畫,但他是知道自己的在做什麼的。​


    第四點「#有良好的金錢觀念、#儲蓄計劃」,我挖掘我自己,我發現我是一個對金錢可能沒有足夠安全感的人,因此相對於是保守型的人,我需要長期的儲蓄計畫,我同時也的確是認真這麼做,希望對方也是。​

    後來我才知道,184先生的投資觀念根本比我還要多,而且進場的時間也比我還要早,哈哈哈,說起來,還要叫學長呢XDDD​


    第五點「#身高大於180cm」,我男友的代號是184先生(aka #宇宙派來的王子),就是因為他的身高184公分,其因為我小時候坐在我爺爺的機車後座,我覺得很有安全感,而我爺爺是個身高超過180cm的人,從此,我對身高高有一種莫名的安全感與憧憬。​


    第六點「#愛我,#對我好」,哈哈哈,這點無庸置疑。​


    第七點「#和我有聊不完的話題與共鳴」,我一個這麼喜歡跟朋友聊天,有說不完的話的人,我覺得很快樂的時候是能交流彼此的感覺,因此我把這個也列進去了。​


    第八點「#喜歡做家事與煮飯與洗衣服」。有一陣子我弟弟住我家,他可能是看在我沒有收房租又讓他隨時隨地吹冷氣的狀況下,他會幫我洗衣服,以及整理家裡,如果出門買飯我還沒吃,也會幫我買一餐。我因此覺得非常受到照顧,而且非常的快樂。因此,我就列上來了。​

    他的確是一個很會照顧我的人,我最近發現,只要是我說過好吃的東西,沒有一個例外的會重複出現。​

    ●○●​
    #我們的人生是為了生活​
    這些事情其實很生活,因為,我覺得,感情需要回到生活。《7週遇見對的人》裡面曾經說過,感情中的粉紅色泡泡只是一時間,最終兩個人必須回到生活。​

    你問說,那經濟能力呢?難道不重要嗎?​
    這個問題要問你自己,重要嗎?​

    經濟能力對你來說,具體是什麼?​
    例如說是可以買房子,買哪裡的房子呢?​
    或者是養小孩?養幾個小孩呢?​
    或者等等。​

    再換一個方向想,是否可以把你的藍圖改成:​
    「願意跟我一起生兩個孩子,而且我們可以一起住在xxx的房子裡」,你的內心是否有畫面,甚至是有一個實際可以參考的具體對象呢?這就是我們在許願的時候,需要將畫面完全的立體。​

    也因此,如果我想的是我過去曾經有的快樂時光,那麼,#這些畫面是非常具體的,我想要吸引的,是可以跟我一起在這個畫面中的人。​

    我們生而為人,不是為了一個職稱,而是為了享受生活,或許你可以思考你過去覺得快樂的享受生活有哪些時刻。這樣就不會掉入一味地列清單的誤區了:)​

    ●○●​
    #相關連結​
    更多關於理想清單的靈魂拷問,歡迎聽三樓居酒屋最新的一集:​線上月老來了!理想對象清單健檢讓你《七週遇見對的人》
    收聽連結:​https://linktr.ee/3fizakaya

    《7週遇見對的人》金石堂購買連結(因為博客來已經絕版了):​https://idragon.info/2qvwG?uid1=facebook

  • 希望職稱有哪些 在 王欣儀 俠女仁心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6-28 19:15:14
    有 344 人按讚

    #請中央比照台北市提供維持防疫體系運作之中央及地方官員造冊
    #別再黑箱公開官員讓民眾檢視

    在疫苗嚴重不足下,
    許多民眾連猶如中樂透機率的最後一瓶「殘劑」都登記爆滿,只為求一絲希望!
    許多高危險群的人,如醫護的同住家人,每天在醫院照顧病患的體制外看護,公車、計程車駕駛,家有三胎以上的家長⋯等等,每天都活在恐懼與壓力當中,還輪不到接種疫苗。
    而感染後容易產生嚴重併發症或導致死亡的65歲以上長者,卻排在第八類!
    等下一波7月疫苗開打,台北市可能排序也只到72歲以上的長者⋯

    但「維持防疫體系運作之中央及地方官員」卻可以排在第二類施打,
    不僅包括行政院顧問丁怡銘,據立委鄭麗文6/23表示,施打人數更已從9萬增加至13.9萬人!

    到底是哪些人數龐大的官員重要到可以在第二順位接種?
    面對民眾的憤怒與質疑,中央政府卻遲遲以「個資法」為由,不肯公開透明公佈回應,黑箱作業與背後的考量,民眾完全沒有「知的權利」,完全違反民主自由國家的精神!

    欣儀要求臺北市提供「維持防疫體系運作之地方政府重要官員」
    新冠疫苗資格名單,以理由、工作單位、科室職稱提供,這樣就沒有所謂「個資」的問題,
    但至少就可以推估比對出這些人是否應列入優先施打,有無浮濫現象。
    北市府身為首都,提供的造冊是204位,就算直接乘以✖️23縣市,地方官員施打數量也不過4千多人!
    難道中央官員就施打了十幾萬人?

    請中央別再閃躲迴避了!至少比照台北市回覆給我的造冊方式公佈,讓全民得以檢驗,
    否則就是坐實黑箱有鬼、隱藏特權、見不得人!

    #俠女仁心王欣儀關心您

    ▶️ 轟中央疫苗黑箱 王欣儀要求公開「第二類」官員名單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10628005361-260407

    ▶️ 中央別再黑箱!王欣儀籲:公開施打疫苗的官員名單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10628/2017934.htm

    ▶️ 中央別再黑箱 王欣儀籲 立刻公開施打疫苗的官員名單讓民眾檢視
    http://www.mypeople.tw/index.php?r=site/article&id=1640138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