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篇布雷舞曲大提琴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布雷舞曲大提琴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tarantella (愛爾登)看板Evangelion標題[心得] 巴哈大提琴無伴奏組曲時間W...
前言:
這次我寫有關巴哈大提琴無伴奏組曲的歷史背景,有興趣的人可先看一看。
作曲時間:
西元1717年至西元1723年。
作曲動機:
巴哈是音樂歷史上,最重要且最偉大的音樂家,可是當他還在世的時候,他的名聲還
沒傳遍全德國,而西元1717年,也就是巴哈 35 歲時,當時他在德國的小城市—科登
,擔任宮廷樂師長(註一),這時有兩位演奏技巧極佳的大提琴家,一位是克里斯欽
‧費迪南‧阿貝爾,另一位是克里斯欽‧伯納德‧李尼希克,巴哈很可能是為他們,
而譜寫這六首作品(註二)。
目前這六首最原始的手稿,並不是巴哈親筆寫的,而是他的續絃—安娜‧瑪格達林娜
所抄寫的版本(註三)。
註一:此職位是專門為貴族們在辦舞會時,負責搭配合適的舞蹈音樂和背景音樂。雖
然這個地位在當時的音樂界是非常崇高,但是在一般貴族的認知當中,這個職位是屬
於低下階層的職位,還不如宮廷廚師。
註二:有另一個說法是,巴哈之所以譜寫這六首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其靈感可能是源
自義大利音樂家—多米尼克‧加布里耶利。
註三:巴哈一生共取了兩位老婆,第一任是他在 23 歲時,和他叔叔的養女—瑪麗亞
‧芭芭拉(年紀大他一歲。)結婚,第二任是他 38 歲時,和安娜‧瑪格達林娜(年
紀小他十二歲,這時巴哈的第一任太太已過世十年。)。
首演日期:
這六首大提琴無伴奏組曲,長久以來已為演奏家們遺忘,直到 20 世紀初期,帕布羅
‧卡爾薩斯將它們再度發掘起來,並予以公開演奏以後,才再度受人們重視。
後記:
這六首組曲,每一首都是由六個曲子所搭配而成(總共有三十六個曲子)。
第一號(So 大調)和第二號(Re 小調)組曲的組合方式:
前奏曲(Prelude)
阿樂曼達舞曲(Allenmande)
庫郎舞曲(Courante)
薩拉邦達舞曲(Sarabande)
小步舞曲(Menuett)
基格舞曲(Gigue)
第三號(Do 大調)和第四號(降 Mi 大調)組曲的組合方式:
前奏曲(Prelude)
阿樂曼達舞曲(Allenmande)
庫郎舞曲(Courante)
薩拉邦達舞曲(Sarabande)
布雷舞曲(Bouree)
基格舞曲(Gigue)
第五號(C 小調)和第六號(Re 大調)組曲的組合方式:
前奏曲(Prelude)
阿樂曼達舞曲(Allenmande)
庫郎舞曲(Courante)
薩拉邦達舞曲(Sarabande)
嘉和舞曲(Gavotte)
基格舞曲(Gigue)
無論是哪一首組曲,每一首都代表巴哈對於大提琴的音色,表達他最深沈的致意。
所提供推薦的演奏家版本:馬友友和史塔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63.30.6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