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市民高架即時影像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市民高架即時影像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市民高架即時影像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距離臨時站西路完工還有倒數48小時,持續檢視修正各項道路標線與人行護欄工程施作 許多市民朋友關心中博高架橋拆除後的交通規劃,透過即時影像觀看即可一目了然,針對九如路上待轉區位置設置以及人行道部分,市民、鄉民朋友們在我的臉書或者是PTT提出許多建言,對市府團隊來說,都是值得參考的意見。尤其是有標線錯...
市民高架即時影像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距離臨時站西路完工還有倒數48小時,持續檢視修正各項道路標線與人行護欄工程施作
許多市民朋友關心中博高架橋拆除後的交通規劃,透過即時影像觀看即可一目了然,針對九如路上待轉區位置設置以及人行道部分,市民、鄉民朋友們在我的臉書或者是PTT提出許多建言,對市府團隊來說,都是值得參考的意見。尤其是有標線錯誤的指出,我更要虛心接受。距離臨時站西路完工還有倒數48小時,市政府與施工單位鐵道局南工處仍將秉持專業、全力以赴。以下是關於九如路標線型人行道方式佈設、待轉區位置的說明。
臨時站西路的人行動線僅為臨時性佈設,在未來站東路啟用後,將有新設置人行動線,故工程團隊是採標線型人行道方式佈設,並規劃於站西路臨九如路人行道外側將再設置高約110公分的人行實體護欄,以分隔車道確保行人安全,惟因工序問題,尚未施做完成。但我想告訴大家,按照工序這是會在3月8日通車完成的。
待轉區的位置,市府團隊也如同市民朋友般有發現動線上的衝突,故上午現勘時,其實已透過交通局告知鐵道局南工處施工團隊需做更正檢討動線的衝突問題,並要求施工團隊修正,刻由廠商漏夜將待轉區及路口標線改正,以求車流通暢並兼顧安全性。
臨時站西路的工程預計於3月7日晚上完成,並將於3月8日上午6時通車。因此,在工程過程中,我也責成市交通局與工務局,持續與現場施工團隊討論各項工程優化方案,希望可以在完工前儘量將工程各部份做好,市民朋友的各類建言,市府團隊會虛心受教,務求工程盡善盡美。
感謝大家關注,距離3月8日通車仍有逾48小時,市民朋友的批評指教,都是我們進步的原動力!
市民高架即時影像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中博高架橋拆除第五日下午16:00工程進度達69.5% 宣告帝冠式車站—高雄願景館遷回提前在即
每日監控中博高架橋拆除工程進度及周邊交通車流狀況,是市府團隊時時刻刻不能放鬆的嚴肅課題,目前鋼樑切割吊運作業已近完成,正同步進行鋼柱切割吊運作業,工程進度至本日下午16:00已達69.5%,仍持續超前預定工進,隨著3月8日早上6:00站西路通車這一刻的即將到來,高雄願景館回娘家的日子,也就不遠了!
這一路,走了有19年之久,於高雄的城市發展歷史,無疑是值得鐫刻銘記的一筆,同時也引發媒體的興趣與關注,市府不斷接獲國際友人傳達希望以影像紀錄此一盛事的期待,而今天我接受電視台記者的專訪,帶領媒體朋友走進工地,也希望透過鏡頭語言的呈現,能讓更多人關注這樣一件於高雄、於台灣均是意義深重的大事。
1941年啟用的舊高雄車站,屋頂是具有中國唐代風味的式樣,內部則有四根帝冠式的大柱,此種混用中、西方裝飾元素而顯得雄偉且華麗的「帝冠式」建築,不論是在台灣,甚或放眼國際,都是極為特殊的存在,2002年高雄決心保存它,成為全國首座為保存而遷移的火車站建築,也因此,她展開了這趟奇妙的旅程,時至今日,終於踏上了歸途,交通部鐵道局宣布即將在今年8月展開遷回作業,並預定於2022年1月完成定位與封固。
回想起當年的工程團隊,採取的是「總掘工法」,館體總重為3500公噸,約計1000輛砂石車的重量,每移動一次,均由工作人員在柱腳基礎上裝設水平千斤頂,並透過精確計算,同時朝固定方向推進的反覆架設和移動作業,而每一次的推進移動,也僅有60公分。願景館踏出的每一步,都是那麼不容易!自2002年8月16日起至2002年9月1日,就靠著這樣的堅持與毅力,每天移動6.4公尺,共計耗費1 4天走完全程82.6公尺。
隨著工程科技的日新月異,並配合新高雄車站200年防洪計劃高程,工程團隊將採取「頂升工法」,先完成既有地梁補強,架設千斤頂第一次頂升1.8公尺,然後再一次進行既有基礎補強,第二次再頂升2.14公尺,總共頂升3.94公尺,接著施作基礎下的鋼承鈑及鋪設軌道並架設挪移裝置,先往北挪移4.8公尺,再往西挪移57.86公尺到定位點。
先頂升,後卸降---
高雄願景館回歸永久位置的移動路徑,將經過已完成之新火車站地下結構物,所以需先頂升3.94公尺,至永久位置後再卸降2.19公尺,以配合防洪計劃高程,將大幅提升工程的技術性需求。
配合滾輪及軌道作業的兩階段挪移---
為進行頂升作業,須採兩階段挪移方式,先於建築物下方佈滿千斤頂,鋪設向北之滾輪及軌道,挪移後,調整千斤頂位置,再鋪設向西之滾輪及軌道,挪移至永久位置;相較於19年前因無頂升作業,舊基礎旁無千斤頂裝置,裝設滾輪後可直接往東南向挪移至臨時位置,定位後願景館基礎將直接放置於新作混凝土基座上。
前一次,2016年春節期間,我主導相類似繁複的公共工程,那就是在8天期間,拆除台北市的北門高架橋引道;而今高雄的中博高架橋,承擔高雄核心都會區南北交通量的21%,僅略少於排名首位的民族路(30%),且施工影響所及除中山、博愛路外,還連帶擴及九如路及建國路等都會核心區的重要聯外道路,對於市民生活影響甚鉅,「最短工期、最小衝擊」是工務團隊的首要考量,因此,有別於過去台北選擇於春節期間進行工程,著眼於春節期間台北的交通流量僅為平日的1/3,市府團隊針對多年累積的假期車流量數據,進行縝密且科學的分析,認為春節雖長達7天卻非最佳施工時點,最後擇定於228連假施工,並與施工團隊經過十餘次的反覆討論,逐項確認施工排程及工期計算,並於24小時運作的專案應變中心隨時因應工程進度,研究加速工進的解決方案,即時決策、即刻執行,嚴格控管進度甚或超前,全速實現對市民的允諾。
透過鐵道局中博高架橋拆橋的即時影像回傳,高雄車站附近南北端的博愛路與中山路的建物視野,逐漸隨著鋼樑卸下而變得開闊,相信市民朋友也在這段施工期間日日見證高雄新站的改變,而根據車流資料分析,市民朋友透過交維計畫的宣導,已在228的3天連假逐漸適應替代道路,加上交通警察大隊、義交人員,每日提前於清晨6時站崗,並於交通尖峰時刻,提早在主要替代道路中華路、自由/復興路等部署疏導並加強拖吊勤務以淨空車道,即便上下班時間車流量增多,仍能保持整體車流順暢,除了感謝第一線人員的辛苦付出,更要感謝市民的包容與配合,同時也是高雄市民了不起的成就。
中博高架橋拆橋即時影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BmzHwGhQ_0
市民高架即時影像 在 法學博士石人仁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桃園軌道願景館 #2周年館慶,增設捷運綠線工區 #即時影像顯示器,看見最即時的施工進度
桃園市長鄭文燦今(26)日前往桃園軌道願景館,出席「#桃園軌道願景館2周年館慶—與 #捷運綠線最近距離之CCTV連線」慶生會活動。鄭市長表示,桃園軌道願景館的館慶活動從9月26日至10月11日為期2週,市府在館內增設捷運綠線CCTV工區即時影像顯示器,推出週間拍照打卡可獲得捷運綠線車廂DIY紙模型活動,並在週末推出「#軌道大富翁」遊戲,歡迎市民朋友踴躍參加,一同認識並支持桃園軌道建設。
鄭市長說,慶祝桃園軌道願景館成立2周年,市府在館內的軌道技術專區增設捷運綠線CCTV工區即時影像顯示器,讓市民朋友可以即時了解施工圍籬內的進度,並於9月27日、10月3日、4日、10日、11日等假日舉辦「軌道大富翁」遊戲,每天上下午各一場,利用遊戲互動方式,讓遊客認識桃園 #三心六線軌道建設發展;館慶期間遊客至桃園軌道願景館拍照打卡,並寫下「#桃園軌道願景館兩歲生日快樂」後上傳社群網站,就有機會獲得「#桃園捷運綠線車廂」DIY紙模型,每日限量50份,歡迎市民朋友踴躍參與。
鄭市長表示,桃園升格後,市府在桃園火車站周邊設立許多館舍,包括桃園軌道願景館、土地公文化館、桃園國民運動中心、新住民文化會館、桃園區公民會館、桃園大廟口派出所、77藝文町等,其中桃園軌道願景館前身為台鐵「#桃園7號」倉庫,市府於106年著手進行活化,保留既有木屋架結構及原始倉庫空間設立桃園軌道願景館,107年9月25日正式營運迄今已超過40萬人次參觀。
鄭市長也說,桃園軌道願景館內有 #復刻版 的「#桃園驛」,並分為軌道歷史區、軌道技術區、軌道願景區、多媒體互動區、交通圖書室等展區,以寓教於樂的方式介紹桃園正在推動的鐵路地下化、三心六線軌道建設,並以時間軸方式呈現桃園軌道過去、現在及未來的發展,館外則展示全台第一具退役實體潛盾機,以及日治時代遺留至今的舊桃園車站第二月台棚架,促進遊客對軌道建設的了解,也增添過去搭乘火車的回憶。
鄭市長指出,綠色、人本、環保、便捷及智慧是軌道運輸、大眾運輸的發展願景,桃園推動軌道建設計畫歷時許久,升格後,市府積極辦理軌道建設開工,其中捷運綠線全長約27.8公里、共設21站,目前高架段首座跨橋面版已經完成,高架軌道也逐漸成形中;地下段亦以桃園車站為分界,正在執行站體開挖;另捷運綠線G07站區正進行連續壁工程,工程挖掘出疑似清代鐵道歷史遺構,市府將依文資保存法施工與保存,也將做好相關配套措施,縮短交通黑暗期。
鄭市長也指出, #桃園鐵路地下化 全長約17.945公里,將増設 #5座通勤站(鳳鳴、中路、桃園醫院、中原、平鎮),並移除沿線共 #20處平交道、 #8處地下道 及 #8處陸橋,預計在工程發包開工後7年通車,可大幅改善周邊交通,提升居民生活品質,市府也將逐步推動其他各條軌道計畫,促進桃園城市發展、交通轉型。
今日包括 #市議員陳美梅、市府 #捷運局長陳文德、#桃園區長陳玉明、#大陸工程公司協理何星曉、#中興工程顧問公司 處長 #林坤霖均一同出席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