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市場分析師科系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市場分析師科系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市場分析師科系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市場分析師科系產品中有1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369的網紅雖然媽媽說那裡太危險,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資訊設計|捷運開發讓你的生活變得更好嗎?] 老台北人絕對有感⋯⋯家裡附近的捷運開通後,是讓你上班上學更方便?還是房價飆升準備隨時脫手(但買不買得起又是另一回事)?又或是捷運沿線有了更多住宅型大樓興建案,來搶住宅市場的大餅呢? Punch Up 和 Thai PBS 聯合推出「捷運改變生活?」...

市場分析師科系 在 我的書櫃爆炸了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4-21 13:10:17

- #我的書櫃爆炸了 #IG微型書展 #主題7 #百工百態 - 選擇未來方向/科系/職業/工作之前,你瞭解該行業的工作內容/型態嗎? 考上鐵飯碗或三師執照就一輩子不愁吃穿一帆風順,晉升所謂人生勝利組?但你瞭解公務員的工作性質嗎?你知道醫生的高薪可能是用爆肝的時數與高壓環境換來的嗎? 大環境在改變...

市場分析師科系 在 妮基Nikki|生活理財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7-11 08:50:47

2019.12.18 【你有問題嗎?】any question? 不是每個人都有偉大志向要成為超級富豪或什麼偉人 但做一個伸手牌,你這輩子只會是個討厭の白痴 ————————————————— >>何謂伸手牌? 什麼功課都不做就無腦發問、 還一副自己夙夜匪懈好積極發問好棒棒好上進的腦殘 不太懂「主動...

  • 市場分析師科系 在 雖然媽媽說那裡太危險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1-21 00:05:43
    有 35 人按讚

    [#資訊設計|捷運開發讓你的生活變得更好嗎?]

    老台北人絕對有感⋯⋯家裡附近的捷運開通後,是讓你上班上學更方便?還是房價飆升準備隨時脫手(但買不買得起又是另一回事)?又或是捷運沿線有了更多住宅型大樓興建案,來搶住宅市場的大餅呢?

    Punch Up 和 Thai PBS 聯合推出「捷運改變生活?」的數位專題,結合曼谷捷運票價系統、房地產資料與大學運輸、城市規劃、財金科系教授,談談開通21年、總長157.32公里的捷運系統對於曼谷人生活的改變。

    ▨ 「捷運改變生活?」互動式網站 ⇉ https://thevisual.thaipbs.or.th/UrbanTransit/
    ﹏﹏﹏﹏﹏﹏﹏﹏﹏﹏﹏﹏﹏
    ❍ 捷運怎麼改變你的生活?❍
    ﹋﹋﹋﹋﹋﹋﹋﹋﹋﹋﹋﹋﹋
    一、「捷運行經地價必定飆升?」

    追蹤10年間捷運沿線的房地產資訊,有些站點房價提升、有些則持平。房價、地價不一定和捷運開通有關,而是和當地未來發展、腹地大小、空間使用率有關。

    但有趣的發現,捷運延線住宅需求量(以Condo公寓為指標)明顯提升,但是整個曼谷就算是非捷運行經處的Condo數也不斷增加。

    二、「有捷運,生活費會比較便宜?」

    生活費中的交通支出,端看移動距離的成本,以及到底是家庭或是個人的移動需求。

    有趣的是,泰國人普遍認為「搭捷運有錢人」,相較於公車捷運真的有夠貴,而且BTS(空鐵)和MRT(地鐵)兩個系統沒有整合,其實有諸多不便。

    接下來這個月將會有 Mayday ,致力於讓公車搭乘更親民、大眾運輸議題更普及的社會設計組織專訪(請大家督促偶ㄌʕ •ᴥ•ʔ)
    ﹏﹏﹏﹏﹏﹏﹏﹏﹏﹏﹏﹏﹏﹏
    ❍ 講座|資訊設計也能很促咪❍
    ﹋﹋﹋﹋﹋﹋﹋﹋﹋﹋﹋﹋﹋﹋
    「從資料的角度,說出簡單、引人入勝的好故事」

    生活中的資料百百種,從台灣茶、台灣小吃解剖圖、七夕必備的月老參拜指南,乃至網路霸凌、捷運與都市發展、政治選舉資訊,台灣 Re-lab 和泰國 Punch Up 致力於資訊設計,以資料為基礎,說出簡單卻引人入勝的好故事,讓更多人參與值得關注的議題之中。

    給設計師、資料分析師、前後端工程師,或是想要以不同專業領域切入資料敘事的你,一場奶茶屆的資訊設計對談。

    時間|2021年1月31日(日)13:45 - 16:00
    地點|台大創新設計學院(台北市中正區思源街18號卓越大樓)
    報名限制|免費參與,限量40位;設計相關科系學生、台大校內師生優先。
    報名表單|http://bit.ly/0131_TWTHseminar_infographic
    講者|
    ▨ 台灣|劉又瑄 (XX)| Re-lab 共同創辦人
    ▨ 泰國|Thanisara Ruangdej (GG)| Punch Up 共同創辦人
    ﹏﹏﹏﹏﹏﹏﹏﹏﹏﹏﹏﹏﹏﹏
    ❍ 台灣泰國設計需要舞台交流❍
    ﹋﹋﹋﹋﹋﹋﹋﹋﹋﹋﹋﹋﹋﹋
    「雖然媽媽說那裡太危險」 致力於台灣泰國雙邊設計交流與推廣的自媒體,期待能夠喚起設計圈、乃至於跨領域背景、一般大眾,對於設計的意識。
    ▨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itissaidtobedanger/

    #台泰設計 #泰國設計 #TWTHDesign #PunchUp #infographic #userinterfacedesign #graphicdesign #publictransportation #datavisualization

  • 市場分析師科系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1-11 18:26:55
    有 0 人按讚

    沒經驗也能進AI領域?她拋下主播光環,靠「這幾點」成AI界主管

    作者/Sandy Su(蘇盈如)遠流出版 2019-12-27

    人人都在問:「未來工作在哪裡?」你是不是也經常自我懷疑:「再不換工作我就沒機會了!」即使心有疑慮,仍舊舉棋不定,深不知自己早已列為職場上即將被淘汰的高危險群……

    微程式資訊(Microprogram)的薛技術長跟我說,AI科技將改變這個世界,數據科學將改變傳統思維,如今數據分析師、AI工程師已成顯學。

    未來10年,AI相關工作成為主流,然而這讓非理科出身的人感到望塵莫及,沒有理科背景卻要轉換到AI領域的確非常困難。

    但大家有沒有想過,在市場需求大的壓力下,雇主面臨人才短缺的困境,也會採取應變對策,選用非相關背景但有可塑性的人才。

    日本許多企業便打破傳統,錄用文科畢業、沒有理工背景的人選,透過教育訓練與線上課程開發AI領域人才。

    為什麼?第一,理科人才不足;第二,純理科人才不見得懂得結合專業技術和社交能力去第一線與客戶溝通、銷售。

    本篇故事主角烏咪(化名)便從新聞工作者、公關行銷,一路跨界進入AI供應鏈領域。

    新聞業者的轉行──公關與物流之路

    烏咪在新聞圈待了近七年的時間。

    從第一線的記者到螢光幕前的主播,乍看光鮮亮麗、工作平順,然而隨著新媒體的崛起、觀眾喜好的改變,媒體環境產生劇烈變動,例如,被迫要求取得無意義獨家新聞的高壓力與高工時,讓許多有志耕耘優質新聞與深度報導專題的資深記者紛紛出走。

    電視臺為了掌握穩定人力在前線採訪,捨棄20年前的高度選才標準,開始錄取大量畢業自各科系、嚮往電視臺與新聞圈的社會新鮮人,造就近10年來臺灣媒體環境陷入「劣幣逐良幣」的惡性循環。

    為了擁有長期發展的職涯生活,烏咪決定轉行。

    一般新聞媒體界背景出身的朋友,由於人脈廣闊,又與媒體關係良好,許多人會轉到公關公司或進入企業內的公關部。

    烏咪先在朋友開設的公關公司磨練一年,從提企畫到執行活動,參與2項大型國際時尚品牌專案。在受訪者的引薦下加入臺灣一家中資五星級飯店,擔任公關,負責飯店的形象包裝與數位媒體的操作。

    在飯店工作期間,烏咪發現傳統企業主對於行銷的認知與觀念相貌、文字與口語表達能力、聲音悅耳度、專業科系背景等。仍停留在本位主義。

    幾經思考,她決定重新歸零,以海外工作為目標,投遞大量履歷。因緣際會下,加入了位於中國的大型國際臺資科技企業新創的電商物流部,負責舉辦招商活動與規畫行銷策略。

    她運用電視圈與公關公司的經驗,從企畫提案、活動執行,到主持工作都讓當地客戶和主管眼睛一亮。

    然而一年之後,烏咪意識到自己並沒有成長,仍舊做著原本就熟悉的領域。她發現公司的物流主業才是可以長久耕耘的領域,值得深究並投入。

    中國的工作速度是臺灣的好幾倍,為了跟上市場脈動,了解物流業,烏咪主動學習該領域知識,利用下班和週末詢問當地前輩產業的最新概況,研讀物流書籍與商學院大部頭課本,等待機會來臨。

    沒多久後,電商物流部承接一項中國到印度的跨境物流專案,烏咪積極爭取,擔任接洽客戶與印度線的PM一職。

    對印度市場一竅不通的她,每天工作之餘大量研讀印度電商和物流資訊,與印度人開會時甚至將內容全部錄下,午休時戴著耳機反覆聆聽以熟悉印度腔英文。

    10分鐘「咖啡會面」,想盡辦法留下

    好景不常,就在烏咪對物流PM一職逐漸上手後,總公司突然頒發人事異動命令,解散整個電商物流部。

    面臨部門解體危機,烏咪剩下二個選項,打道回府或者轉調部門。以臺灣公司的選才觀念來說,短短一年半的海外職涯,無法為她的履歷加分;相反的,在中國的就業市場,雇主比較不介意短期的轉職次數,於是烏咪決定留在公司繼續努力。

    她主動邀約其他部門的同事吃飯,蒐集各部門的最新情報,釋出自己有意轉調的訊息。

    一位同事建議,自動化部有一份職缺或許適合她,她立刻拜託同事牽線,並轉交電子履歷給該部門負責人,希望爭取面試機會。

    雖然同事幫忙轉交履歷,不過自動化部負責人高居創新研發總監位置,日理萬機。烏咪向同事確認總監的行程,得知總監某天出差時間延後,立刻請同事協助邀約10分鐘的咖啡會面。

    烏咪預設總監沒有時間詳讀電子履歷,但公務之餘喝杯茶喘口氣時一定有時間翻閱,所以印了2份紙本履歷,當天會面立刻遞交。

    10分鐘的咖啡會面中,烏咪做了簡短的自我介紹。這位總監直白地告訴她:這個部門的所有同仁都具有自動化的背景,他們所欠缺的人才是一位「先行者」,必須理解AI供應鏈知識並推廣宣傳,進而帶動後端業務接洽。

    這樣的工作,其實以烏咪過去的工作背景而言並不難,困難的是AI物流領域的博大精深與日新月異。

    對於完全沒有自動化領域專業與經驗的烏咪,總監當然有所疑慮,當場開出一項功課:一週後提交一份形式不拘的AI供應鏈報告,後續必須做正式的口頭簡報。

    用面試官的邏輯,制定自己的面試策略

    許多人在不認識面試官的情況下,會利用領英揣測,例如面試官的轉職次數是屬於安定型或是挑戰型。

    但烏咪選擇向公司所有同事打聽總監的背景與做事風格。這位總監60歲,從業務轉換跑道成為採購,非常好學,屬於學習型的領導者。

    烏咪開始擬定策略,將簡報內容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呈現,並增加讓初學者想深入學習的層次感。

    她利用先前累積的傳統物流知識與擔任跨境物流PM角色的實務經驗,加上大量閱讀最新AI物流資訊,做出20頁的報告,再特地運用一年前於美國Amazon總公司無人商店Amazon GO時體驗智能終端消費的影片,剪輯成報告內容的一部分。

    一星期後,烏咪向總監進行正式簡報。

    她捨棄所有難懂的AI物流術語,強調自己如何在短時間內吸收新領域知識,有邏輯地闡述自己的理解,並運用過去能言善道的主播功力凸顯自信,最後以行銷經驗分析市場,提出對自動化部AI產品的建議。

    簡報結束後,烏咪另外分享自己一路走來的自修歷程,讓總監想起過去轉換跑道的自己,因此認定她有潛力,破例錄取完全沒有自動化背景的烏咪。

    成功轉調新部門後的三個月,烏咪發揮持續學習的能力,對所有事物充滿好奇,大量閱讀產業資訊,不停找人發問,加上學習速度快,總監陸續將大型推廣專案交給她規畫與執行。

    目前33歲的她,已經帶領一個團隊,管理二位下屬,開啟她的領導者職涯。

    職場上的被動者,只會不斷錯失機會

    值得一提的是,烏咪的原部門同事,由於沒有積極尋找後路,紛紛打包回臺,失去留在海外卡位的機會。

    烏咪的案例破除了非AI出身的人才無法進入AI領域的迷思。當就業市場無法供給龐大的人力時,企業只能退而求其次,栽培內部有潛力的人選。這時,學習能力與學習態度便決定能否成為培育對象的首要條件。

    烏咪成功的主因就是「always be ready」的心態。例如:她預設面試官可能沒空看電子履歷,主動提供紙本履歷;每年檢視自己是否有所成長,若沒有便積極鎖定有發展性的新領域額外學習,以上都反映出企業注重問題解決能力、在職場上不斷求新知的持續學習技能。

    建議各位工作者每天都要抱持「機會隨時來臨」的態度,以「open minded」的思維做好隨時換工作的準備。

    你可以這樣向烏咪學習

    非理科畢業者,在理科人才稀缺之下,也可能卡進AI領域相關職缺。

    分析面試官的背景與經歷,擬定面試策略;面試中強調學習態度,展現可塑性。

    資料來源:https://www.cheers.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95983

  • 市場分析師科系 在 美股狙擊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11-18 13:14:07
    有 25 人按讚


    20191118.美股新聞-近期投資市場的特色
     
    由近期的新聞可以發現:

    1. 最近美國的經濟數據持續放緩,市場的上漲主要由樂觀情緒所推升(PE的提升)

    2. 情緒指標達到極端值,ex:美林投資人情緒(貪婪),VIX(新低),AAII多頭指數達到40.72(40以上容易回檔)。

    3. 投資大佬在減持。從一些F13的持倉公布可以發現,索羅斯(減持15%)與達里歐(減持11%),凱雷(減持23%),皆調降了整體持股水位。
    
    4. 加碼了中國相關的股票與ETF。

    => 只能說市場正在熱,但尚未熱過頭,但熱衷的理由又不是很充分。
     
    大風起兮雲飛揚!巴菲特、索羅斯、達裡奧最新都買了什麼股票?
    https://www.zhitongcaijing.com/content/detail/252516.html
    1. 索羅斯基金:大舉買入醫藥,維持Alphabet比例不變,仍最愛通信股
    2. 總持股減碼15%
    3. 在前5大重倉股中,自由寬頻(LBRDK.US)位列第一,占比約20.42%;博彩公司VICI(VICI.US)位列第二,占比約11.63%;排名第三以及第四的是凱撒娛樂(CZR.US)和新基醫藥(CELG.US),占比分別為4.15%和3.24%;排名第五的是特斯拉(TSLA.US,PRN),占比2.71%
    4. 加碼XLE,CELG,TSLA,PTON
     
    橋水:大砍新興市場ETF,但繼續加倉中國
    https://www.zhitongcaijing.com/content/detail/252223.html
    1. 值得注意的是,一向唱多新興市場的橋水基金突然轉變風向,於第三季度大幅減倉新興市場ETF,同時加倉美國ETF。
    2. 橋水持倉總市值為113.82億美元,與前一季度相比下滑了11%。
    3. 據統計,前十大重倉股占總持倉比例的66.28%
    4. 橋水基金第三季度期間大幅降低了新興市場ETF在持倉中的權重,在前十大重倉股中,標普500指數ETF(SPY.US)取代了領航富時羅素新興市場ETF(VWO.US),重返第一大重倉寶座,占比18.35%,領航富時羅素新興市場ETF則遭橋水砍倉21%,退居第二,最新占比為13.22%。同時,另外兩隻新興市場ETF:安碩核心MSCI新興市場ETF(IEMG.US)和安碩MSCI新興市場ETF(EEM.US)分別被減倉25%和51%,占比分列第三和第七。
     
    經濟數據不如預期!Fed估美Q4 GDP成長「趨近0」

    1. 中美貿易戰持續延燒,美國經濟增長遇阻,成長幅度逐漸趨緩。根據美國聯準會(Fed)分行最新預測,美國第四季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將繼續放緩,僅勉強維持正值。
    2. 美國10月工業生產指數月減0.8%,為17個月(2018年5月)來最大跌幅;10月產能利用率降至76.7%,創兩年多來新低。
    3. 初領失業救濟金22.5萬人創近5個月新高,過去半年來美國的就業增長相比2018年已經放緩,暗示就業市場的需求轉弱,因此投資人有必要密切關注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的變化,以便對就業市場情況進一步確認。今年1-10月,平均每月新增就業人口16.7萬人,相比2018年為增加22.3萬人。
     
    第幾次美中接近達成協議了?美股依然反映樂觀情緒再創新高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413139?exp=b
     10 月 11 日表示,美國已與中國達成實質性的第一階段協議。
     10 月 17 日,庫德洛說,達成貿易協議的動力很大。
     10 月 18 日,川普表示,他希望美中貿易協定將於 11 月中旬簽署。
     10 月 21 日,川普表示,美中貿易協定進展順利。
     11 月 8 日,川普表示,中美即將達成協議。
     11 月 14 日,庫德洛表示,兩國正在接近達成貿易協議。
    Miller Tabak 首席市場策略師 Matthew Maley 在週五的報告中說:「我們終於與中國達成貿易協議…… 據川普政府的幾位高級成員稱!!!! 等一下,這不是他們一個星期前、兩個星期前、三個星期前等等的話嗎?實際上,這並不是他們在 4 月底所說的更大交易的消息嗎?」aley 指出,在當前程式交易主導的情況下,股市一直上揚不太令人意外。但是,這種反彈的可持續性,實在令人懷疑。
     
    為啥思科財測這麼差?分析師:遭科技業資本支出放緩所拖累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412540?exp=b
    1. 思科系統 (CSCO-US) 因財測令人失望,遭分析師大砍目標價,週四 (14 日) 股價重挫 7% 以上,然而,多數華爾街分析師仍認為,思科的問題顯然是因為大環境科技業資本支出放緩所致,此前 8 月時,思科首度提及科技業存在著資本支出潛在放緩的情形。
    2. 此前思科週三 (13 日) 晚間發布令人失望的財測,思科執行長 Chuck Robbins 在週三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服務供應商業務和新興市場的疲軟已經蔓延到公司較大型的業務,包括企業和商業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