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巴黎最後探戈奶油事件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巴黎最後探戈奶油事件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巴黎最後探戈奶油事件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巴黎最後探戈奶油事件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盧鎮業 Siuyea Lo,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真實」與「獻身」反過來吞噬著我們,導演叫演員分享自己的創傷經驗、情感經驗與性經驗,叫他們彼此賞巴掌,前輩言語或身體上的羞辱、性騷擾、性侵、拍完戲的陪酒社交,在台灣電影圈與劇場圈經歷或耳聞的,那些羞恥與憤怒,就像這一則新聞提及的電影連結我們遙遠的青春,有人就此離開了這個圈子,有人離開了世界,有...

  • 巴黎最後探戈奶油事件 在 盧鎮業 Siuyea Lo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8-05-24 12:47:01
    有 32 人按讚


    //「真實」與「獻身」反過來吞噬著我們,導演叫演員分享自己的創傷經驗、情感經驗與性經驗,叫他們彼此賞巴掌,前輩言語或身體上的羞辱、性騷擾、性侵、拍完戲的陪酒社交,在台灣電影圈與劇場圈經歷或耳聞的,那些羞恥與憤怒,就像這一則新聞提及的電影連結我們遙遠的青春,有人就此離開了這個圈子,有人離開了世界,有人進到學院當老師,有人熬成了大師,而有些真相我們不可能瞭解有些神話再也不會觸及。

    但我總記得那些離開的人。曾經,有一個表演老師說,你們根本不尊重劇場,劇場是關乎人的藝術,而你們甚至不在意人,否則你們不會這樣做戲。

    因為缺乏想像,也缺乏技藝。

    我想提最後一個故事,Pina Bausch 有一次請舞者揣摩並分享悲傷,一個舞者發怒說「我才不要和妳、和你們分享我私密的故事,那根本不是重點!」,Pina說,不,我沒有要知道你和你媽或你前女友經歷什麼痛苦的經驗,我要知道的是,「……當你難過的時候,是先從胸口開始感覺還是從哪裡?覺得悶或者想吐嗎?會開始覺得暈眩嗎?這些才是我們要在排練場工作的事。」//

    Bernardo Bertolucci 做出了澄清,他說眾人的抗議是立基於一種荒謬的誤解,他沒有在《巴黎最後探戈》策劃那一場未經同意的強暴,他唯一沒有告知演員的,是他要馬龍白蘭度使用奶油,而Maria Schneider在那個場景所經受的性暴力是有劇本的,她讀過也知道,她唯一不知道的只有「奶油」,而這讓Bertolucci一輩子感到愧疚。

    就算假設Bertolucci所言為真,我還是想強調文章的另一個重點,儘管多年後他理解在一場對19歲演員的肛交戲,不去知會她使用什麼道具在她身體上以及要如何使用是一件「可怕」的事,但他在她死之前都沒有道歉過,而他說這個未完成的道歉與擁抱是他的缺憾。

    Marlon Brando當時也沒有,Maria Schneider在「每日郵件」的訪問說,「我覺得被羞辱,坦白說,我覺得有點被強暴,被Marlon和Bertolucci。在那一場戲之後,馬龍沒有問我感覺也沒有道歉。幸運的是,那只有一個鏡頭。」就wiki所言,她在之後有和馬龍白蘭度恢復友誼關係,他們有一段時間沒有再談過這部片。

    這部電影之後,Maria Schneider開始有藥癮,幾次OD和自殺紀錄,她說她沒有辦法面對這部電影之後人們對她的攻擊與流言,直到80年代她遇見她的「天使」幫助她渡過這一切。

    我還想更深入談這件事,談談關於台灣的面相,儘管這會讓這篇文變得有點長,但有必要把我的感受訴說給我身邊熟悉或不熟悉台灣劇場的朋友,我想去承擔下面這些話的重量。

    「寫實表演」從俄國到美國,不乏在傳播過程中的誤讀,到台灣當然也是,而Marlon Brando, James Dean, Robert De Niro這些「方法演技」活招牌是早期透過電影將它推廣到全球的指標性人物。寫實表演的基本原則是「求真」,或用另一位劇場編導布萊希特不無批判的話來說,它是一種「拍攝」,對真實的仿製。

    求真的道途各種各樣,並非每個人都知道史坦尼斯拉夫斯基曾經懊悔過「情緒回憶法」,也當然不是只有費雯麗長期受抑鬱症所苦,表演藝術總是不乏關於瘋癲與天才的神話,這些神話有的突顯很多表演者視習藝為一種修練的道途,有的則掩蓋了導演甚至為人師者技藝的匱乏。

    這還涉及另一件事,來到了台灣的西方表演技法傳播,寫實表演也好,葛羅托斯基也好,在解嚴後劇場百花齊放的80, 90年代,很自然的和東方「師徒制」傳統結合,更別提鈴木忠志或能劇表演這些來自日本的訓練,「家父長制」在東西方都是一個不需解釋的理由,就可以讓我們合理化排練場、片場裡的權力分配,至於現代劇場要求演員的獻身我們當然也照單全收。

    我們當時沒有知道Grotowski如何和他主要的演員,他一輩子的朋友Ryszard Cieslak 花了多少努力與時間分享彼此的生命,所以他們可以一起攜手走到什麼地步; 而史坦尼的表演體系又借用了多少莎劇、默劇甚至馬戲團雜耍表演的技法,卻被倒果為因在學院裡被拱為所有表演的圭臬與基本,我們也不知道馬龍白蘭度的老師Stella Adler對Strasberg使用情感回憶法的拒斥; 我們不知道Bertolucci 和Marlon Brando沒有告知Maria,他們不是忘了,是沒有。

    「真實」與「獻身」反過來吞噬著我們,導演叫演員分享自己的創傷經驗、情感經驗與性經驗,叫他們彼此賞巴掌,前輩言語或身體上的羞辱、性騷擾、性侵、拍完戲的陪酒社交,在台灣電影圈與劇場圈經歷或耳聞的,那些羞恥與憤怒,就像這一則新聞提及的電影連結我們遙遠的青春,有人就此離開了這個圈子,有人離開了世界,有人進到學院當老師,有人熬成了大師,而有些真相我們不可能瞭解有些神話再也不會觸及。

    但我總記得那些離開的人。曾經,有一個表演老師說,你們根本不尊重劇場,劇場是關乎人的藝術,而你們甚至不在意人,否則你們不會這樣做戲。

    因為缺乏想像,也缺乏技藝。

    我想提最後一個故事,Pina Bausch 有一次請舞者揣摩並分享悲傷,一個舞者發怒說「我才不要和妳、和你們分享我私密的故事,那根本不是重點!」,Pina說,不,我沒有要知道你和你媽或你前女友經歷什麼痛苦的經驗,我要知道的是,「……當你難過的時候,是先從胸口開始感覺還是從哪裡?覺得悶或者想吐嗎?會開始覺得暈眩嗎?這些才是我們要在排練場工作的事。」

    就算沒有人告訴過你,但是請知道有這樣一條界線,這是從事表演藝術的我們,必須尋求的,屬於我們工作的倫理,第一次看到這個紀錄片我23歲,從此以後我無法原諒很多事,特別是某些長輩用一些可笑的知識自圓其說,假裝對自己權力沒有意識的時候,就像前一陣子,曾為輔大人的我,看到夏林清事件連結的很多記憶,那些記憶可以在很多年之後一瞬間把人擊倒,更何況一個19歲的女孩。

    也許現在我可以放下,我不知道,我們都曾經無知,也許當時的你真的並沒有惡意,但起碼多年後的此刻,請你先對你想像力的匱乏說聲對不起。

    然後從頭學起。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