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巴西龜可以活多久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巴西龜可以活多久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巴西龜可以活多久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巴西龜可以活多久產品中有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2014年3月15號,還在開小貨車送貨的我大手筆買了至今最貴的寵物---印度星龜。 且因為牠的外型,給牠取了一個相襯的名字--菠蘿包。牠是一個幾乎完美的寵物,牠不會亂叫、不破壞家具、不會隨地大小便、不咬人、不掉毛、沒有攻擊性,甚至偶爾忘了餵牠也不會有危險。 牠也不會象龜這樣類型會長大非常巨大(一...

  • 巴西龜可以活多久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8-05 01:44:08
    有 100 人按讚

    2014年3月15號,還在開小貨車送貨的我大手筆買了至今最貴的寵物---印度星龜。

    且因為牠的外型,給牠取了一個相襯的名字--菠蘿包。牠是一個幾乎完美的寵物,牠不會亂叫、不破壞家具、不會隨地大小便、不咬人、不掉毛、沒有攻擊性,甚至偶爾忘了餵牠也不會有危險。

    牠也不會象龜這樣類型會長大非常巨大(一個單人沙發大)的體型;又或是個性凶狠的澤龜(例如巴西龜,或是可以一口咬掉手指頭的楓葉龜、鱷龜、珍珠鱉)那樣具危險性;壽命也不會動輒一兩百歲(人工飼養大約可以到二十幾)

    對我來說是非常理想的寵物,而且牠非常漂亮又看起來充滿智慧(好吧,這是童書的刻板印象);但是這陪伴我七年多的小傢伙,在2021年7月28日死掉了。

    -----------------------

    如果上網查陸龜評價,會發現這是非常難飼養的一種陸龜,很多網站以1~5顆星來標示飼養難度,但唯獨給這種品種的烏龜(尤其是幼龜)給到6顆甚至7顆的星的難度。

    原因不難理解。這種生長在熱帶沙礫環境的陸龜,需要高溫低濕度的環境來飼養,只要一個條件沒辦到,很輕易就會罹患肺炎而猝死(也是猝死率非常高的品種);所以飼養條件的嚴苛,讓牠在相對容易飼養的烏龜族群中,顯得相當棘手。

    但我當初買的時候,只是覺得牠很漂亮,也買了相關設施,但回家以後才發現買到大魔王.............但,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照料下,也就這麼養了七年。(牠要是人,就該上小學了...............)

    -----------------------

    以前的牠,都會大口大口的吃飼料,然後在窩裏面走來走去繞圈;也會在肚子餓的時候,看見我的身影而激動的踱來踱去;但那是健康時候的牠。

    直到前一陣子,我開始留意到牠有點不對勁。
    牠的食量減少了,本來可以吃七八顆飼料的牠,慢慢的開始留下飼料,而且越留越多。

    我試著給牠各種蔬菜、水果與野草,都不見效;我照樣讓牠泡溫水後提高體溫並排出尿酸,但牠也並不在回窩後放開來吃。

    直到我某一次大清牠的窩之後,才知道事情嚴重-----牠也幾乎不大便了(這表示牠不吃東西,胃裡面沒有東西排),隨之而來的就是活動力下降、體重減輕。

    而這種代謝率很低的動物,不容易長胖,養了三年才增加50公克,養起來很沒有成就感(就算叫阿嬤來養也一樣);而當牠不進食時,也不會馬上就餓死(只喝水不吃飯,狗可以撐五六天,老鼠只有兩天的命),我們也相對會有比較多的時間來找出原因。

    但這段時間要是找不到原因,我就煎熬了..............於是,我煎熬了兩個月。

    這兩個月裡面,我試過很多方式,泡溫水、換蔬菜水果(火龍果、蘋果、番茄、西瓜、空心菜、A菜、小白菜、多肉植物、小雛菊葉......),給牠修剪嘴喙,牠就是不吃。

    看著只喝水的牠,到後期我甚至用善存在盤底磨出一點粉,然後用一點砂糖加水,做成維生素糖類的水給牠吊命,但牠就是大口大口的喝完,然後繼續不吃飯。

    於是,一個本來跑來跑去的小傢伙,瘦到皮包骨,每天趴著不動,看著牠這樣我也無計可施。

    (看爬蟲類有名的醫院在台中,聽說看一次就是上千,如果開刀可能就是幾萬;先不說我有沒有錢、肯不肯付;從五月開始全台三級警戒,一封就是兩個月,時常在臉書上呼籲大家不要到處移動的我,真的要帶著牠殺到台中去嗎..........)

    我能做的,就是變著花樣給牠吃,然後做著吊命的淡糖水,看能不能引起牠的食慾並讓牠多活一點時日,或許哪一天(可能是天氣不那麼熱了)牠就會食慾大振,然後復原。

    (我甚至最後幾天都在想,如果牠死了,我該怎麼留下牠美麗的殼,好留下一個牠曾經降臨在我生命中的證明......)

    -----------------------

    我這幾年的起床工作大多很規律。我每天起床後,會先把睡覺的烏龜提到保溫燈下面,讓升高的體溫增加牠的食慾與活動力,在用這個空檔一邊餵狗,一邊梳洗。

    出門前,牠的體溫升高了,就會離開燈下,然後看到我就會肚子餓得走來走去,直到我給牠飼料後,才會懶洋洋的去曬太陽。

    但在7月28號那天,情況有點不同。我將牠放到燈下後,給了黑狗飼料就逕自去梳洗,但回來後,我發現牠還在燈下沒移動半分,我驚叫一聲後衝了上去,但握在手中的不是已經冰涼的屍體(理論上牠整天都是冰涼的)而是燙手的龜身。

    我連忙看牠的樣子,只見眼睛已經凹陷,顯然在昨晚就已經Pass了。

    我握著牠的殼,坐在沙發上看了好久好久好久才把牠用幾層塑膠袋包好放入冷凍庫(不然這種天氣,晚上就臭到流湯了)........想著先去上班,再想想該處理牠的後事。

    在上班的路上,我一直在想牠的事,我甚至記不起來牠到底是多久前來到我家,我又養了牠多久了............因為當你習慣身邊有一個人事物時,你並不會刻意去記得你跟牠相處了多久,就好像牠本來就該在那裡,永遠不會變一樣。

    當天下午,我去黃昏市場買菜準備晚上的生意。在我等著老闆娘秤九層塔時,望著滿攤車上蔬菜的我,腦中下意識的想著 "該買個什麼菜回去給菠蘿包換口味吃?"

    但當我眼睛巡迴兩週後,我才忽然警醒"對齁,菠蘿包在早上死了!!!"

    想到牠再也不會好奇的聞聞我給的蔬菜,然後大口大口的啃咬時,我鼻也酸了、眼眶也濕了,我甚至沒聽到老闆娘報價錢給我。

    ----------------------

    牠死後的這幾天,我在餵狗或只是單純走到窗邊時,都會習慣性的往飼養箱裡面看;而在第一眼沒看到牠的時候,我會盯睛再認真的搜尋牠是否又縮在哪個角落,以哪個奇怪姿勢睡著覺;但已經找不到了,那真的只是一個空箱,而不是牠縮在哪裡沒被我看到.............

    昨天早上(8/4),我被十點的鬧鐘吵醒,接著又躺回去賴床。

    我夢到飼養箱裡面有兩隻小澤龜正爭先恐後的吃著盆裡面的濕飼料,哪知道後面作為墊料的乾草忽然晃動了起來,菠蘿包的頭猛然伸出就低頭大啃盆裡的飼料。

    我大驚後大喜"這小子肯吃東西了!!!!",怕牠吃不夠,我又添了一次飼料給牠,看著牠大嚼,心理面也放心了很多。

    接下來,我就醒了。

    看了一下日期,剛好是牠死了之後的第七天,作夢的時間也是我發現牠龜屍的那個時間..........我想,牠應該是要告訴我牠現在又可以大口吃飼料了吧? 也是來最後讓我再好好餵牠一次吧?

    我從沒想過烏龜會有靈性,或是在頭七的時候回來看我(這件事本來就很不靠譜,何況那是一隻烏龜?),但我在這樣的時間點夢到牠,不啻是一個很重要的心理安慰。

    到底是我自己在夢中幫自己開脫,好減輕自己沒好好照顧牠的愧疚? 還是牠真的在離開之前最後一次來看我,最後一次大吃一頓讓我寬心後才真的離開了?

    我不知道,但一路紅著眼眶去上班的我,很高興能在這個時間點夢到牠大吃的場景。

    -----------------------

    #為什麼要花一個篇幅與這麼多字來記述一隻烏龜的死?

    因為對我來說,牠是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陪伴著我的一個重要的家庭成員;牠曾經來過我的生命中,帶給我很多樂趣與陪伴,現在走了我不希望只是把牠像是一條死魚、死老鼠一樣丟到垃圾筒裡面,就像牠沒來過一樣。

    或許我會再買過一隻陸龜來陪伴我,但牠永遠是佔有很重要地位的那一隻(不全然只是因為台灣不能再合法買賣印度星龜了,但牠確實在前幾年被國際列為禁止交易的物種了,但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我確實會想辦法將牠美麗的龜殼保留下來)

    但記述下來的另一個原因則是,牠陪我這些日子,就算只是一隻烏龜,牠也值得被我用不同方式紀念下來。

    一路好走啊,菠蘿包。
    謝謝你來過我的生命,也謝謝你回來看我
    .
    .
    .
    #牠的離開帶走了我一部分在頭份的回憶
    #牠的託夢也修復了我的難過
    #讓我覺得牠現在很好並繼續往下走
    #印度星龜已經禁止買賣了
    #大家還是可以去動物園觀賞
    每週一、三、五的晚上10點半,一起看、一起想、有瞌睡蟲一起養。
    ====
    如果文章能合胃口,請記得按讚、分享、追蹤、搶先看。
    #設搶先看的步驟請看這裡 : https://www.facebook.com/GeeChungYo/posts/2253325874890594
    #如何將內文跟連結一起分享的步驟請看這裡 : https://www.facebook.com/GeeChungYo/posts/2522891261267386

  • 巴西龜可以活多久 在 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4-14 09:28:09
    有 2,578 人按讚

    #04b帶你看指揮中心記者會
    昨日重點:昨日5個海龜,4位是珊瑚公主號郵輪乘客。沒有土龜。我們又擋了一天!繼續加油!
    4月10日做了1291人次的PCR,3例陽性。 陽性率 0.23%。
    4月11日做了1029人次的PCR,3例陽性。 陽性率 0.29%。
    4月12日做了2188人次的PCR,5例陽性。 陽性率 0.23%。

    1.昨日新增5例境外移入,沒有本土案例。
    目前393人確診,114人(+5)解除隔離,6人死亡。

    案389至392為珊瑚公主號郵輪旅客,與另3名親友(共7人)於2月15日至美國、祕魯、玻利維亞、巴西、智利等地旅遊,3月5日從智利登上珊瑚公主號郵輪,該郵輪原定3月19日於阿根廷結束旅程,但由於阿根廷等多國封鎖邊境導致郵輪無法停泊,後於4月4日上午停靠邁阿密。該郵輪載有1898人,當時船上已有12名旅客及10名船員確診感染,其中3名旅客死亡。 指揮中心於4月7日接獲外交部告知,該郵輪上有7名我國籍旅客,將搭乘郵輪公司安排的包機至英國轉乘我國籍航班返台。返台時全程口罩、座位適當區隔(前後兩排不安排其他乘客)、全部採檢、集中檢疫所隔離14天。 4月11日入境時,5人有疑似症狀,其中4人檢驗確診已住院隔離,3人檢驗陰性,持續集中檢疫,將二採並於解除隔離前再次採檢確認(共三採)。

    案393為案384的太太,長期旅居美國,3月29日出現咳嗽有痰,4月1日出現腹瀉,4月11日入境時因有症狀, 自機場後送就醫採檢,於今日確診;其先生案384已先於4月10日返國並在4月11日確診。兩人均曾在美國接觸過武確診個案。案384說明後,去註記時案393已經要上機回國了。全程都有戴口罩,根據艙單目前框列12組員+7乘客居家隔離,有症狀再採檢。

    2.公布口罩徵收與運用數目流向:從1月31日到4月11日徵收6億6873萬片,藥局實名制用掉3億4952萬片,醫療院所1億2708萬片,中央公務使用2836萬(含援外),地方公務 3320萬,各級學校及考試2150萬,產業購買4800萬。以上共計6億766萬片。郵局庫存4007萬,外科口罩戰備庫存(CDC)2100萬。

    3.酒店公關疫調,匡列者的居住地區分布?確診者的相關資料比例?是否有統計歐美地區的基本傳播數?台灣的基本傳播數?
    答:目前調查123人,職場96,家屬4,其他23。居家隔離65人。採檢12人,目前10人陰性,兩位職場接觸者檢驗中。疫調部分應該已完成,台北市居多。

    張P答:昨日為止388例,女205,男183,4-88歲,中位數32-33歲。114例解隔離,12例使用呼吸器中,依WHO分類,71%為無併發症的輕症,21%輕度肺炎, 嚴重肺炎到呼吸衰竭29例(7.5%),其中6例死亡。無症狀感染者22例(5.7%),後來有小一部分轉成有症狀,細節還在蒐集當中。無症狀採檢陽性主要都是家族間密切接觸。 阿中:建議以後固定周六提供病歷分析資料和背板,方便大家整理。

    4.有沒有發展快篩抗原抗體試劑的計劃?
    張P答:在感染當中身上帶有病毒的時候,除了核酸檢測以外,就是驗有沒有病毒的抗原,如果快篩試劑可以驗抗原,當然就知道這個病人身上正帶著病毒;在感染一段時間以後,身體就會產生抗體,到了約7到10天後,轉而可以驗有沒有抗體,來間接說明他是否有被感染。

    而抗體有分IgG和IgM兩種抗體,IgM抗體是急性期出現,大約兩週消失,接下來就是10天到2週身體會產生IgG抗體,一般來說病毒自然感染的情況下,會終身帶著IgG抗體。單驗IgG抗體,對新冠病毒來說,由於它是一個全新的病毒,大概可以說病患就是最近得到感染,但如果是長久存在的病毒,就僅能說明此人過去有感染過,不一定是這次感染的。除此之外,理論上有了新冠的抗體,就比較不擔心第二次感染。

    目前在台灣的社區裡面,民眾被感染的機率是很低的,除了確診的393例以外,就算有漏掉沒檢驗到的案例,相信這個數量還是很低,所以在這麼低的狀況下,假如要去驗抗體,是很不容易的。比方說2300萬民眾,如果只有1000個人感染的話,#我們就得驗2萬3千人才會找到一個抗體陽性,我們花這麼大力氣有沒有辦法真的測到?#不過我們當然可以對某些高風險族群可以先去試試看,這都持續在討論中。歐美國家的社區感染非常厲害的時候,驗抗體就很容易驗到,比方說武漢地區已經有百分之3到10的人都得到過感染的話,每抽10支血就可以測到一個陽性的抗體,不會花很大的力氣,就可以知道哪一些人是有被感染過。

    因此,篩檢方式要採用哪種,還是需要看每個國家、每個地區發生的流行狀況到底到什麼程度。目前台灣當然不是立刻需要急著馬上去做這樣的抗體檢測,來檢測全民裡面就有多少百分比得到感染。

    (04b:#這樣有沒有聽懂現在還不需要普篩的理由?乖。我們可以先等別國的抗體結果出來再做考慮。
    張P應該是口誤為23萬,應該是2.3萬才對)

    5.最早有派專家去武漢當地了解治療方式,現在有計劃派員前往歐美或視訊了解他們的臨床治療方式嗎?
    張P答:當時派員去武漢是要了解疫情狀況,不是單純了解治療方式。回來有討論說明,確定只有有限資訊,跟媒體資訊差不太多,沒太多治療資訊。歐美資訊都有密切掌握,包括媒體報導,臨床試驗和正式文獻發表等等。

    6.鑽石公主號有被指定為疫區,珊瑚公主號會指定嗎?差別在哪? 為什麼不事先公布再檢驗?
    答:珊瑚公主號沒有指定,我們也缺乏對該船隻的訊息。目前聽說美國周圍有40多艘船13萬多的郵輪旅客等待靠岸,還需要確定上面有沒有國人。郵輪現在我們比較有經驗了,鑽石公主號因為是第一次發生,之後有了可行模式,以後應該就會照這樣撤回的流程。人數目前不易掌握,美國似乎有少於50人將人員留置在船上的想法,相信外交部會積極聯繫處理。珊瑚公主號回來的另外三位還要再檢測,確保無感染。

    7.地方政府希望中央對51訂定統一標準,有討論過了嗎?
    答:目前沒有規劃,要看疫情整體情況,時間近了才決定。現在就是防疫措施確實執行,做得越確實,大家越自由。

    8.以疫情現況,會給各企業一個大概的取消在家上班的最晚期限? 預計何種情況下取消或鬆綁某些預防措施,例如回國隔離14天,外國觀光客入境和集會人數規定等。
    答:希望疫情較穩定時能逐步放鬆,但現在還是觀察期。目前看來歐美回來還有清明連假後,看來急遽惡化可能性較小,可以安一半的心。談放鬆還嫌早。希望能有規劃,但時程沒有訂。現在都還是觀察期,不會馬上訂定放鬆時程。如果快篩,疫苗都有就會走向鬆綁。怎樣穩定疫情,讓大家生活趨向正常,我們時時在想。

    (04b:總不能一路神經拉緊,要大家宅在家裡等到疫苗做出來,經濟可能會先垮掉。這真是困難….)

    9.抽菸是否是新冠重症的因子?114位康復的出院者需要追蹤多久,是否有後遺症?
    答:長期抽菸是否為新冠肺炎風險因子,目前個案不多,無法結論。但確實有長期抽菸患者變成重症。目前三採陰性出院者幾乎都沒有症狀,除了重症者會有肺功能未完全復元的狀況。出院者都請自主健康管理,外出戴口罩,目前都恢復到正常醫療處置回診。案一曾和大家報告出院時電腦斷層還有一點點類似肺纖維化的變化,肺功能還沒有完全復元。一個月後的回診肺功能已恢復得相當不錯。

    (04b補充:關於抽菸我有找到一篇文獻整理,抽菸者相較一般人重症的風險是1.4倍,需要加護病房,插管還有死亡的風險是2.4倍。)

    10.美國已40萬人確診,紐約返台班機集中檢疫的考量?
    答:第一就是希望沒辦法在居家有獨立空間檢疫的入住檢疫旅館。找不到檢疫旅館也可以入住集中檢疫所。第二步就是要求歸國前要先找到住所。現在正在盤點檢疫旅館。目前武漢類包機回來,移工還有違規趴趴走的人會使用檢疫所。

    11.慢性病患的醫療品質影響狀況?有針對多種慢性病或重大傷病的上呼吸道症狀做偵測嗎?
    答:住院肺炎病人現在幾乎是全採。呼吸道症狀的門診量有大幅下降,應該是大家防疫確實感冒也比較少了。也有可能是病人減少看診頻率。中重或重度患者醫療未受影響,台灣醫療正常運作中。

  • 巴西龜可以活多久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3-02 07:00:01
    有 4,971 人按讚

    《文茜的世界周報》新冠疫情擴散蔓延全球,進入第二危險階段

    【新冠疫情本周迎來了一個全新的發展,中國境外確診病例數首度高於中國國內,且全球六大洲除了南極幾乎全數淪陷,世衛組織在數度公開拒絕「全球大流行」的說法後,鬆口承認此次疫情在全球範圍內的傳播風險已經「非常高」,幾乎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僥倖逃過。接下來無症狀感染者會越來越多,防疫的重點將不再是旅遊史,而是各國內部的社區感染,封城隔離的下一步該怎麼走,各國的提前規劃已刻不容緩。】

    {內文}
    (電視新聞主播)
    晚安,感謝您的收看,今晚我們將以有關新冠病毒,如今被稱為COVID-19的最新警告開始,它已開始從中國震央向外迅速擴散,當各國正在為醫療和經濟的衝擊做好準備,此時美國衛生官員語氣發生了重大改變,他們現在警告,這將是一場全球範圍,前所未有的潛在嚴峻公衛挑戰,世衛組織也表示,全球在面對這場無法避免,幾乎是跳躍式感染的爆發,根本沒有做好準備

    當中國大陸新增病例數持續減緩,死亡人數也大幅下降的此刻,2月26號這天,全球迎來了眾人意料之外的「拐點」,中國境外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首度超越中國國內。

    (Dr. Bruce Aylward/ WHO北京醫療專家團長)
    各位,這是一個在不同地方迅速流行的疾病,我們必須迅速採取措施來預防應對這款流行病

    中國鄰近的韓國日本,是最早的疫情熱點,當韓國中央防疫總部宣佈,24小時內新增505名確診個案,及一起死亡病例,已超越中國同日公告的新增432名病例時,遠在亞洲另一端的中東伊朗,自稱確診了95人,歐洲的義大利也有320起新增個案,11人死亡,12個城鎮宣佈封閉。

    (Sabina Castelfranco/電視新聞製作人)
    此刻學生都沒辦法去上學,因為學校關閉,大學被迫關閉,他們想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參加考試,因為他們當中許多人都在本周考試,如今全被取消,義大利總理表示,這些城鎮將會持續封閉,端看(防疫)需要多久時間

    此時的世界衛生組織,顯然還沒意識到這個破口正導致疫情全球擴散。

    (譚德塞/世衛組織總幹事)
    新個案的突然增加絕對是令人非常擔憂的,但我一直在談論「事實」,而不是「恐懼」,現在使用「大流行」一詞,並不符合事實,但肯定會引發恐慌,現在不該是專注於我們使用什麼詞的時候,這在目前來說,無法防止任何單一感染,也無法挽救一條性命,這是所有國家 社區 家庭和個人必須做好準備的時刻

    世衛總幹事譚德塞當下拒絕承認,新冠病毒已在全球「不受控」蔓延,只說他也不排除全球大流行的可能,孰料此話一出,病毒便從義大利如灑網散開,包括北非的阿爾及利亞,歐洲的奧地利 克羅埃西亞 德國 希臘,西班牙 瑞士相繼爆發確診個案,患者之間的共通點都是曾經去過義大利,而中東爆發於巴林 伊拉克 科威特,和阿曼的新病例也都有伊朗旅遊史,就連遠在北美加拿大出現第2例,追溯起來也和伊朗相關,這也是當地迄今第12起確診病例。

    (譚德塞/世衛組織總幹事)
    重點不僅在於防止確診個案抵達您的國家境內,關鍵是當你確診個案的時候該怎麼做

    如同脫韁野馬一般,一天之內,歐洲多國,從丹麥 愛沙尼亞到羅馬尼亞全數淪陷,英國小王子喬治及公主夏綠蒂的學校,也因為有同學前往義大利滑雪,被迫留在家中自主隔離,總計六大洲除了南極大陸之外,至少48國相繼被病毒攻陷,
    就連正值盛夏的南半球巴西也宣告破功,當局表示,將嚴密監控新冠病毒,在較熱天氣下能否存活進而傳播。

    (Luiz Henrique Mandetta/巴西衛生部長)
    這是一種新病毒,因此它可能會維持與北半球相同的行為模式,在北半球,病毒基本上是仰賴寒冷,溫度做為擴散要素

    不過巴西仍對鄰近國家發出警告,認為新冠病毒強大的傳播力,極有可能在南美洲遍地開花,在公衛基礎建設嚴重不足的狀況下,包括南美洲,甚至是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國家,都不排除會成為病毒溫床。

    (Manuel Espinoza/祕魯醫師)
    巴西已經警告我們,冠狀病毒隨時都可能到達包括秘魯在內的其他國家,我們準備好了,我認為我們將不得不增強未來的能力,要意識到此時的醫院基礎設施還不足夠,我們必須立刻建立這樣的野戰醫院

    就在此時,美國加州北部驚傳一名近期無海外旅遊史,也沒有明確接觸史的美國民眾染病,專家憂心,這將成為美國境內,首起社區傳播的個案,因為加州州長宣稱 光是這起個案,已衍生至少8400人必須後續監控,如果再無警覺,美國本土恐怕免不了在伊朗之後,成為下一個新冠疫情大爆發的國家。

    (川普/美國總統)
    我不認為美國在劫難逃 我可能會 疫情可能會 它可能會僅限於非常小的規模 當然也可能較大規模爆發 但無論什麼狀況 我們都已經做好萬全準備 我們擁有全世界最優秀的團隊

    一個無法逃避的事實是,新冠疫情在武漢封城後一個月,全球累積確診個案已突破8萬2千例,死亡總數也超過2800人,且數字還在持續攀升,世衛在數度公開拒絕「全球大流行」的說法後,終於鬆口承認疫情正處於關鍵點,任何一個國家都不該抱持,本土不會出現病例的僥倖心理。

    (譚德塞/世衛總幹事)
    我們的流行病學家一直在不斷監控疫情進展,現在我們已經在全球範圍內,對傳播風險和影響,COVID-19的風險評估提高到「非常高」

    世衛總幹事譚德塞說,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的迅速擴散,他們一方面向全球57個國家,運送檢測試劑盒,向85國提供了個人防護裝備,並透過網路課程以多種語言,培訓了至少8萬多顆公衛方面的人才種子,發布操作指南,幫助各國預防 發現和管理病例,另一方面最新對病源的掌握,病毒人傳人可能時間得倒推回去年11月,而龜類極有可能是新冠病毒潛在的中間宿主,世衛強調,此刻防疫請別再拘泥旅遊史,因為我們正進入新冠病毒傳播的下一階段,也就是大規模社區內的人傳人。

    (Lawrence Gostin/美喬治城大學教授/世衛組織流行病防治顧問)
    新冠疫情處理上之所以如此棘手,是它的死亡率很低,但人們在無症狀的情況下,就可以傳播,他們可能只是具有輕微症狀,人們還沒有意識到自己感染了新冠病毒,就已經開始大規模傳播,我的意思是,另一件我們極為關注的事,是我們看到病毒在集會場所,諸如監獄 醫院 教堂中迅速蔓延,因此,人們聚集的任何地方,未來都可能爆發大規模疫情,這也是近期我們在韓國及其他國家觀察到的景況

    這意味著沒有人會是局外人,新冠病毒的疫情短時間恐怕也不會落幕,美國知名的大西洋期刊近期引述專家說法稱,這場防疫之戰再怎樣隔離,最終也無法防堵,最快到了明年,全球可能有高達40%到70%的人會染病,其中大多數都可能是無症狀感染者,且它將會和流感一樣,伴隨降溫年年報到,當全球都被攻陷之後,封城隔離的下一步該怎麼走,越來越多科學家們認為,與其期待疫苗上市,不如趕緊想辦法,在匯集有限資源的前提下,與病毒和平共處。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