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巴菲特持股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巴菲特持股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巴菲特持股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巴菲特持股產品中有3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游庭皓的財經皓角,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Yahoo財經專欄】台股大彈 該趁勢出清股票 還是加碼呢? 台股近期賣壓沉重,許多投資小白,剛入股市就被洗得灰頭土臉,想停損又怕行情反轉向上。 我想到巴菲特的一句名言,他說,「我的投資準則只有兩條。第一條,永遠不要賠錢。第二條,永遠不要忘記第一條。」 這句話很有趣,因為巴菲特是標準的左側交易...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萬的網紅Ms.Selen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影片中提到的 BOS 線下分享會:https://bit.ly/2XoJJHF 『三小時講座原價$100,透過此連結報名是免費喔!』 如果不了解該怎麼選擇和投資好公司並長期持有,永遠只能看巴菲特又賺了多少錢的新聞而羨慕!所以,趕快來看看巴菲特究竟投資了哪些好公司吧! 0:00 為什麼有這支...

巴菲特持股 在 慢活夫妻 George | 美股投資 | 理財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7-11 09:58:07

如果這篇文章對你用按右上角收藏 ↗​ 【#G先生講投資】 ​ ​ 陸陸續續新聞在前幾天都公佈巴菲特最新的持股清單了,但是為了讓每個人有更好的閱讀感受,我把最新持股清單做的跟雜誌一樣美(自己講勒...XD)當然裡面也會有基本的介紹,可不要以為只有美美的封面而已嘿,內...

  • 巴菲特持股 在 游庭皓的財經皓角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8-23 16:10:24
    有 149 人按讚

    【Yahoo財經專欄】台股大彈 該趁勢出清股票 還是加碼呢?

    台股近期賣壓沉重,許多投資小白,剛入股市就被洗得灰頭土臉,想停損又怕行情反轉向上。

    我想到巴菲特的一句名言,他說,「我的投資準則只有兩條。第一條,永遠不要賠錢。第二條,永遠不要忘記第一條。」

    這句話很有趣,因為巴菲特是標準的左側交易者,左側交易也叫逆勢交易,在價格抵達或即將抵達某個所謂的重要支撐點,這個時候就直接逆向入市,而不等待價格反轉。但既然是左側交易,便代表不會去抓轉折點,那怎麼可能不賠呢?

    其實巴菲特的意思是,不要在乎短期市場價格波動造成的虧損,但要在乎你持有的股票,是否已經不是賺錢的生意。巴菲特的名言,在別人恐懼時貪婪,在別人貪婪時恐懼,這段話有個前提,就是你已經挑到好公司,並選擇在股價回檔時上車。

    舉個例子,巴菲特曾在2011年投資IBM,可是買進後卻一直下跌,一直到2016年,巴菲特持有15檔股票中,多數都報酬亮眼,可口可樂在2016年獲得了已經翻了10倍。穆迪帶來了8倍的報酬,美國運通也有7倍的報酬,而在15檔股票中,只有IBM屬於虧損。

    巴菲特持股6年,中間經過長時間的高拋低吸,但仍然等不到好的結果,壯士斷腕在所難免,到了2017年,波克夏拋售了三分之一IBM股票。

    許多人都覺得奇怪,巴菲特不是一直都強調忽略股票價格,專注在股票資產報酬嗎?沒錯,作為一個長線投資者,是不會對短期股價太在意的,但長期股價會在意啊,6年的時間並不短,而且6年來,股價下跌已經危及本金的安全性。

    (全文請點連結)

  • 巴菲特持股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3-22 06:45:00
    有 2,468 人按讚

    分享一本最近看到很喜歡的一本書:《致富心態》

    《致富心態》這本書英文全名是 The Psychology of Money:Timeless Lessons on Wealth, Greed, and Happiness,
    直接翻譯意思是:金錢心理學:關於財富、貪婪、幸福 永無止盡的一堂課。

    在我自己最初剛開始學投資時,總覺得投資理財是一種技術問題,
    認為只要學會足夠的知識、掌握某些技巧,就能得到好的成果。

    但後來逐漸發現事實並非如此,
    我觀察到許多人學習同樣的知識、方法,但最終在財務上成果卻天差地遠,
    顯然這些知識與方法並非財務成功的唯一關鍵因素。

    知識與專業固然有用,但心理因素也占了投資結果很大的部分。

    《致富心態》並不是一本談投資方法技巧的書,不過書中的許多觀念卻對於投資理財很有幫助。

    以下市場先生筆記一些看完《致富心態》覺得印象深刻的內容,
    包含比較喜歡的幾句話,以及我的一些的心得感想。
    (以下全文約3000字,閱讀時間3分鐘)
    網誌完整好讀版:https://rich01.com/the-psychology-of-money-book/

    ➡1. 最困難的理財技能,是實現目標後停止繼續追逐

    前幾天跟一個老同學交流財務目標問題,他不在台灣工作,但收入非常不錯,超過一般上班族平均值3倍以上,夫妻兩人一年可以存下5萬美元用在投資上。

    但他非常清楚,自己不喜歡現在的工作,一旦存到理想的數字達到財務獨立,就要用4%法則離開職場,把時間花在其他自己想做的事情上。

    不過也有許多人並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
    即便他們財務足夠寬裕,卻仍然汲汲營營追求金錢、然後一邊抱怨生活。

    影響我們幸福感,不一定是擁有更多金錢,而在於能夠掌控自己的時間。

    我非常同意有錢會比較快樂,
    但釐清「多少才夠?」並在達到財務目標後停下來,才是讓這個快樂能夠真正實現的關鍵。

    ➡2. 了解什麼是滿足感,避免去比較

    例如20世紀初傑西里佛摩這樣的高人,擁有過人的投資技巧,人生巔峰時的財富可以用富可敵國形容,
    但綜觀他的人生歷程,要思考的是在財務上他是否是值得學習的,畢竟你不會想要像他一樣一生經歷破產8次。
    (不知道傑西李佛摩的,有興趣可以去看《股票作手回憶錄》)

    而即便能力、成就如傑西里佛摩,其實也最缺乏也是滿足感,
    滿足感也許不能幫他賺更多錢,但可以帶給他人生更多幸福快樂。

    ➡3. 有許多事情無論潛在的獲益多龐大,永遠不值得冒險。

    某些時候,承擔風險可能犧牲的不是只有金錢,
    還包含名聲、成就、家庭、友情、幸福等等。這些很可能無法挽回,報酬再高都不值得。

    沒有理由為了自己沒有、不需要的事物,賭上自己擁有、不可或缺的事物。

    ➡4. 財富的價值與你的需求相關

    一年賺500萬比一年賺50萬好,這是肯定的,但這是收入,不是需要。

    一年支出只需要50萬的人,會比一年需要500萬支出的人容易得到快樂,並且也更容易累積財富。

    前者能存下更多,而後者則想要賺更多。

    想過怎樣的生活、想有怎樣的目標,其實是沒有標準答案的事情,你不能說一年花500萬有錯,不同人的需求本來就不一樣,其實也沒甚麼對錯。

    一個跑百米的選手去說長跑選手跑太慢,或者長跑選手說跑百米的人沒耐力,其實都是沒意義的比較。說到底,財務好壞也不是跟別人比較。

    必要的支出數字越低、儲蓄率越高,對財務累積上帶來的幫助會越大,
    重點在於自己是否清楚自己的目標需求。

    ➡5. 在多數的情況下,「今天」並沒有那麼重要。

    在投資領域,許多新手會有個迷思,就是覺得選股一選就能選到漲最多的、或者覺得能買最低點賣最高點。

    以選股來說,報酬往往是少數股票創造的,如果把巴菲特持股中報酬最高的少數幾筆投資拿掉,那他的成績將會平平無奇。

    以擇時來說,極少數的時間點影響絕大多數的報酬,但很難預測那些時間點何時發生。人們總想著避開少數幾次大跌,就能大幅提升報酬,這沒有錯,問題在於你只要錯過少數幾次大漲,你的報酬也將會大幅減少。

    很多人很在意今天漲跌多少、在意今天哪支股票最有機會。但實際上也許你不用在意這件事,因為大多數時間點可能對最終結果來說都無足輕重。

    這種少數的概念,在創投產業更明顯,
    創投產業中,0.5%的項目創造了絕大多數的報酬,這些項目報酬超過50倍以上,足以抵銷其他全部的失誤並創造利潤。

    有句話說:當雷落下的時候你必須在場。
    所謂較佳的投資能力,其實說的不是你百發百中,而是多命中那麼一部分機會、避開一小部分的危機,如此而已。

    如果有人跟你說他能買最低賣最高,或者選股選到報酬最高的,
    那就等同是在說他能在幾萬個新創事業項目中,有能力一眼相中未來的FB或Amazon,你要懷疑的是為什麼這樣的人還沒變首富呢?

    ➡6. 我們從意外中學到的正確教訓,就是世界總是讓人出乎意料。

    承認不可知,和求知,其實並不衝突,兩者是可以並行的。

    價值投資的安全邊際,或者資產配置策略,其實都是例子。

    安全邊際和資產配置策略,都不是在追求報酬最大化,正好相反,很多時候這樣報酬有可能比較低。

    例如你看好的股票,想在考慮安全邊際後的價格買進,但他就始終不跌到那個價位,就反彈往上漲了,最終你錯過一個個機會。

    資產配置也是一樣,一但配置了風險較低的如債券部位,當股市大漲時報酬必然落後。

    這些策略真正意義不是在追求報酬最大化,而是在追求控管風險,一但發生意外時,策略都可以提供足夠的保護。

    買保險就是最典型的概念:你持續付出一些可承擔的小代價,換取可能不會發生,一旦發生會造成巨大傷害的小機率意外,在意外發生時得到保護。

    反過來的做法就是動用槓桿,因為一旦動用槓桿,代表你可能無法承擔任何一丁點預期之外的狀況發生,

    問題是只要時間夠長,意外一定會發生。

    永遠預留犯錯空間。

    ➡7. 複利並不仰賴豐厚的報酬率

    複利最難的,不是創造高報酬率,而是盡可能的維持下去。

    在投資裡面,打斷自己長期計畫的人其實屢見不鮮,人們都以為自己是在做10年、20年的長期投資,實際上可能幾個月後遇到波動,就急著想賣出。

    複利創造報酬的關鍵,不是在於透過分析多賺那1%、2%,而是在市場一片混亂與哀號絕望時,你仍然能保持自己的計劃,不去中斷複利。

    為此,你需要的不是一個會照自己劇本走的完美計畫,而是你的計劃中原本就要包含遇到各種意外的可能性。

    最終這個計畫才會為你實現複利帶來長期可觀的報酬。

    計畫很重要,但每個計劃最重要的部分是,按照計畫持續的修改計畫,而不是死守計畫行事。

    ➡8. 把市場波動視為手續費或門票,而非視為罰款

    我們平常花錢買東西時,並不會對金錢損失特別心痛,因為覺得當下有立即交換到價值。
    反之,遇到罰款時,同樣是失去金錢,我們則是會很心痛。

    人們面對股市波動時,對於損失的感覺往往更像在付罰款,
    即使只是小小的波動都會覺得那是一種懲罰,即便只是帳面上的損失。

    問題是,在投資中波動是必然的過程,你不承擔波動就到不了你想要的目標。

    普遍人們的問題是不能承擔波動、對波動程度缺乏足夠預期。最後就會為了逃避這種被波動懲罰的痛苦、中斷投資與複利。

    不過如果把波動想成手續費、門票的支出,你去迪士尼樂園時不會為了付出那張門票而特別心痛,因為你知道付出門票才能得到門後的事物。投資也是一樣,承擔波動,你才能得到波動之後的報酬。

    你應該要喜歡風險,因為隨著時間經過,他會帶來回報。

    我覺得承擔風險最好的模範就是保險公司,他們熱愛風險,並且合理承受風險,看看他們的財務報表,也許你會對風險有不同的想法。

    ➡9. 恐懼、悲觀主義、故事,會讓人高估壞事的機率

    大概在2012年時,當時股市已經從金融海嘯谷底往上漲了幾年,當時我聽到許多人在說接下來會崩盤。

    隨後每一年,我都聽到身邊有人在說「現在股市太高了,之後不知道何時會崩盤」,接著就一路漲到2021年,S&P500不斷的創新高。

    崩盤、大跌,這些恐慌悲觀的劇情的確比較吸引人,我們很確定未來必然發生,但並不會知道是哪一天,人們卻過於高估他發生的機率、頻率,也過於高估自己預測時機的能力。

    電影中,大白鯊的主題很吸引人,不過曾經看過一個統計是,全球一年被鯊魚咬死的人數,遠遠小於被椰子砸死的人數。大白鯊拍成電影很有戲劇性,很多人因此很怕鯊魚,但我想人們不會活在椰子的恐懼中。



    剩下的就自己去看書囉,《致富心態》這本書推薦給你。
    這本書有很多好觀念是不會隨著時間改變的,我也會把它列在我的投資書單中。

    《致富心態》網誌完整好讀版連結:
    https://rich01.com/the-psychology-of-money-book/

    我的投資書單
    https://rich01.com/blog-page_30/

    《致富心態》蝦皮連結(7折優惠)
    https://shp.ee/4un5hrk

    #歡迎留言分享你的心得

    #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部分呢

  • 巴菲特持股 在 MoneyDJ理財資訊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3-10 20:05:47
    有 20 人按讚

    【雪佛龍今年漲近30%!巴菲特持股價值已膨脹12億美元】

    美國投資大師華倫巴菲特掌管的波克夏海瑟威,去(2020)年第四季將美國石油巨擘雪佛龍加入投資組合,今年以來雪佛龍股價已大漲將近30%。雪佛龍執行長Michael Wirth表示,巴菲特願意投資,代表該公司是很棒的長期價值股。

    #波克夏持有的雪佛龍市值已膨脹至53億美元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