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巴布亞紐幾內亞原住民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巴布亞紐幾內亞原住民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巴布亞紐幾內亞原住民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阮丹青,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六年前的今天獨自前往華山欣賞台北藝術節創舉~一部裝置與聲響藝術的極致結合,這齣無人的演出,至今仍然迴盪於心啊⋯⋯ 大自然界的啟發不止是心靈上的,更是生活𥚃隱藏的細節,所謂『留白』『留空間餘地』製造出來的哲學思惟真的太令人驚歎了。。。 *郭貝爾以19世紀奧地利浪漫作家史迪夫特「描寫細節」的風...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南島回家-大洋子民藝術文化特展 訪問: 李莎莉 館長 本次展覽從南島先民數千年前的航海開始,展示南島族系人群在各島嶼落地生根後,因應當地環境,在物質文化上有了多樣的改變與創新。 此次特展與小島大歌Small Island Big Song共同合作,...
巴布亞紐幾內亞原住民 在 數位外交研究室 Digital Diplomacy Lab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6 10:22:15
#數位外交行動|分享音樂做外交!聽聽台灣與其他南島朋友,如何詮釋「傳統」? 台灣擁有豐富多樣的原民文化,被認為是「南島語族的原鄉」;而台灣的「#南島文化」,近年更是常常成為與南島國家交流的媒介——其中,由台灣與澳洲共同發起的「小島大歌 (@small_island_big_song)」南島音樂串聯...
巴布亞紐幾內亞原住民 在 陳詩雅 Sherry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7-11 10:36:53
非常榮幸能以MCW台灣代表身分受邀前往馬來西亞參加《Selangor International Indigenous ArtFestival 2019》雪蘭莪國際原住民藝術節 這項活動共有來自150名世界各地原住民參與,除了台灣外,還包括印尼、韓國、斯里蘭卡、巴布亞紐幾內亞、葛摩群島等,現場可以...
-
巴布亞紐幾內亞原住民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01-18 20:00:22本集主題:南島回家-大洋子民藝術文化特展
訪問: 李莎莉 館長
本次展覽從南島先民數千年前的航海開始,展示南島族系人群在各島嶼落地生根後,因應當地環境,在物質文化上有了多樣的改變與創新。
此次特展與小島大歌Small Island Big Song共同合作,串聯七位南島藝術家包括馬來西亞砂勞越、巴布亞紐幾內亞、索羅門群島、紐西蘭、復活節島、馬達加斯加以及大溪地等在內參與策展,藉由創作與當代物件將南島族群的藝術文化帶回原鄉之一臺灣,發現南島文化的隱性傳承,並聯合國內博物館與樂團:國立臺灣博物館、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Amis旮亙樂團共同展示出一百多件南島文化產物。
大家都生活於同一片海洋之上,即使距離遙遠,但共享的語言及文化,使我們仍緊密相連。
展期:2019.09.27~2020.03.08
時間:週二~週日,10:00 ~ 18:00
地址: 北投文物館 台北市北投區幽雅路32號
電話:02-2891-2318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巴布亞紐幾內亞原住民 在 阮丹青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六年前的今天獨自前往華山欣賞台北藝術節創舉~一部裝置與聲響藝術的極致結合,這齣無人的演出,至今仍然迴盪於心啊⋯⋯
大自然界的啟發不止是心靈上的,更是生活𥚃隱藏的細節,所謂『留白』『留空間餘地』製造出來的哲學思惟真的太令人驚歎了。。。
*郭貝爾以19世紀奧地利浪漫作家史迪夫特「描寫細節」的風格為創作概念,將鋼琴、水池、引擎、閘門等機械裝置,與作家筆下描繪的自然實貌,融合為一。史迪夫特〈冰的傳說〉篇章中提到:「在森林深處,它在我們四周迴響……不是枝椏,也不是閃耀著光亮的松針,是冰雪墜落到枝幹引起的崩塌。」文字轉化為緩慢摩擦的石板、滾沸冒泡的水池,霧氣蒸騰中五架脫去外殼露出機械結構的鋼琴,自動彈奏起巴赫〈義大利協奏曲〉的合奏及變奏版,穿插巴布亞紐幾內亞原住民的古老吟詠與希臘婦女的祈福聲,形成儀式般的幻境氛圍,籠罩整個演出空間,同樣地,也將觀眾包覆其中。這不正是現實世界的寫照嗎?人類本是自然界中的一景一物,無異於樹影、風聲。*
——
留言處有細節
仍然值得與大家分享^_^
電影《阿凡達》中那片生機蓬勃的無人處女地,充滿過度發展的人類所缺乏的能量。推開德國音樂劇場大師海恩納˙郭貝爾(Heiner Goebbels)打造的劇場任意門,《史迪夫特的事物》重現現代世界已不復見的原始叢林沼澤,吊詭的是,栩栩如生的樹影、水氣及風鳴林響,其實都是機械裝置所扮演,卻營造出現代人既陌生又嚮往的謎樣情境和氛圍,叫人歎為觀止。
《史迪夫特的事物》正是自然景象和生活事物為主角的一場無人表演,由郭貝爾帶領創作團隊在一座倉庫中完成。這次應2010臺北藝術節邀請來台演出,也在倉庫空間裡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