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巴基斯坦人文化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巴基斯坦人文化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巴基斯坦人文化產品中有3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萬的網紅百工裡的人類學家,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人類學的魅力往往在於把一個人帶入到另外一個世界,從此成為這個世界的新人,又從新人逐漸轉變成為在地的代言人,而這一切也取決於人類學家田野工作的扎實程度。 這邊來自【明週文化】的文章介紹了香港中文大學的人類學家麥高登Gordon Mathews,從中可以看到一名人類學家如何看待他的跨國研究與生活,也讓...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萬的網紅MPWeekly明周,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南亞裔 #和理非】和毛毛(化名)萍水相逢,相識於一個反送中集會,一見如故。他健碩的體格、從容的微笑、流利的廣東話.....為甚麼要強調這一點?因為他是一個巴基斯坦裔的香港人。 他現在二十多歲,在香港出生,成長於屋邨,在普通文法中學接受教育,畢業後有份正當工作,與一般香港人無異。除了皮膚較黝黑。...
「巴基斯坦人文化」的推薦目錄
- 關於巴基斯坦人文化 在 S o n i a | 收信快樂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巴基斯坦人文化 在 明周文化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巴基斯坦人文化 在 倫敦男子日常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巴基斯坦人文化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巴基斯坦人文化 在 明周文化 MP Weekl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巴基斯坦人文化 在 倫敦男子日常 london.nanzhi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巴基斯坦人文化 在 MPWeekly明周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巴基斯坦人文化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巴基斯坦人文化 在 Maxer Kha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巴基斯坦人文化 在 S o n i a | 收信快樂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8-02 11:44:20
我確實離開了台灣!能再一次重回到馬路上的感覺,真的很好! 既使現在並不是最適當的旅遊時期,而我仍然決定回到路上,並和鬍腮與Cocai and Chai在一起! 長達一年多的時間COVID-19全球蔓延,新聞及媒體滿滿的話題圍繞在COVID-19之間沒有間斷過,每當我打開電視時,就像個無底洞也看不見...
巴基斯坦人文化 在 明周文化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2-02 11:36:54
【編者的話】生而為人, 何須抱歉? 看見「#少數族裔」四個字,你會先想起什麼人?印度人?巴基斯坦人?尼泊爾人? 白人呢?明明同屬少數族裔,社會卻視之為另一個族羣。 「我比較喜歡『#非華語』(Non Chinese)的稱謂,少數族裔帶有一種歧視意味。」其中一個受訪者說。 #共融,不止是別人融入...
巴基斯坦人文化 在 倫敦男子日常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12-15 16:00:15
不論是文藝或藝文,我都沾不上邊,非常感謝 #明道文藝 前陣子邀稿,讓我想起高中時因為朋友是校刊社社長,我經常振筆胡亂投稿的日子。《明道》這篇文章已經刊登在 11 月號了。寫疫情底下我如何享受倫敦生活,如何觀察這座新舊交融的美麗城市。應該大多數人沒什麼管道可以讀到,在這邊貼出部分節錄吧(IG 字數有限...
-
巴基斯坦人文化 在 MPWeekly明周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9-10-04 19:07:31【#南亞裔 #和理非】和毛毛(化名)萍水相逢,相識於一個反送中集會,一見如故。他健碩的體格、從容的微笑、流利的廣東話.....為甚麼要強調這一點?因為他是一個巴基斯坦裔的香港人。
他現在二十多歲,在香港出生,成長於屋邨,在普通文法中學接受教育,畢業後有份正當工作,與一般香港人無異。除了皮膚較黝黑。除了像大部分南亞裔一樣,較經常被警察「招呼」。
過去的三個月,他亦與香港人緊緊站在一起,更感受到自己與「香港人」身份命脈相連:「如果我聽家人所說我是巴基斯坦人,不可以理反送中這件事,我不認同。我是一個香港人,這個是我的家。」
平日他愛上連登,派文宣,貼連儂牆,亦會出席集會及遊行。雖然只是一名和理非,他明言不是想對抗,但都很想保護身邊的人,救得一個多一個:「我不想見到有人受傷。」
他亦想親口告訴香港人:「就算你發現身邊有很多人不支持你都好,至少還有我。我們這些南亞幫都會幫忙。」他嗚咽道。只要一提到對香港的感情,強捍的鐵漢,也有柔情一面,由眸子到臉脥,濕潤了一大片,為這個城市,流了很多淚。
影片8分鐘,有點長,但看到最後,是南亞裔給香港人的情書。
-----------------------------------------------------------------------------------------
立即訂閱《明周》電子版:
https://bit.ly/3t1Jmmx
明周娛樂 Web/ https://www.mpweekly.com/entertainment/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entertainment.mpw
Mewe / https://bit.ly/39s8vgS
明周文化 https://www.mpweekly.com/culture/
想食明周 https://www.facebook.com/foodiempw/
INNER https://www.facebook.com/innermpw/
https://www.instagram.com/in__ner -
巴基斯坦人文化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8-04-01 00:41:45以往杜拜轉機參加的導覽團,一般都是去幾個地標就算,去年10月有旅行社推出飲食導覽團,吃喝玩樂之外也加入文化元素,因為不想walking都是沒營養的,導遊Kris解釋:「提起杜拜人人只會想起富有,但其實它也有平實的一面。有一個區很多菲律賓、印度、巴基斯坦人口定居,他們的飲食、生活文化也杜拜的民生面貌。」由飲食團加入加入城市導覽部份,在新舊城行走,讓遊客自行探索。
=========
全新副刊,推動知識文化多元。培養品味,立足香港放眼世界。不畏高牆,我們站在雞蛋一方。
《果籽》 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
巴基斯坦人文化 在 Maxer Kha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8-03-06 20:11:34去巴基斯坦髮型屋試火燒頭髮?! Fire Haircut in Hong Kong?!
Image Hair Salon: G/f, 53 Battery Street, Jordan, Hong Kong:
https://www.facebook.com/imagehairsaloon/
Related external videos:
Fire Haircut In New Delhi | Oddly In India
https://youtu.be/WmV2eDxcmqA
維城製作: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CFic44_88XKVN7VOjanNRA
Lai UP / 愛旅行的香港護士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70lhQLgr0gq8MJsNdTbJbQ
Maxerkhan :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maxerkhan/
巴基斯坦人文化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人類學的魅力往往在於把一個人帶入到另外一個世界,從此成為這個世界的新人,又從新人逐漸轉變成為在地的代言人,而這一切也取決於人類學家田野工作的扎實程度。
這邊來自【明週文化】的文章介紹了香港中文大學的人類學家麥高登Gordon Mathews,從中可以看到一名人類學家如何看待他的跨國研究與生活,也讓我們更加理解人類學方法與其他學門研究方法的差異。
--------------------------------
常說,人類學家最大的工作是閒逛(Hang out)。他花了七年時間在不同店舖蹓躂,跟人聊天,不時在大廈的賓館過夜。他記得初到重慶大廈,有人跟他說:「由於你是鬼佬,所以我肯定你不是卧底警察。那麼你一定是……CIA!」他又曾經因為注射胰島素的副作用而暈倒,被一些巴基斯坦人以為他飲醉酒,在大廈裏花天酒地。如今說起得啖笑,但可以想像要融入他者的社羣,由外人變自己人,好不容易。
至今,他仍與非牟利機構定期跟大廈內的人開組討論時政。Gordon的非裔好友兼小組的常客Dixon說:「你無法想像這個人來了多少趟重慶大廈!」Gordon解釋:「人類學不是科學,沒有假定(hypothesis)。有些事情,只有透過跟人聊天才能知道。」正如社會學家William Bruce Cameron所說:"Not everything that counts can be counted, and not everything that can be counted counts."並非所有算數的東西都可以計算,也不是所有可以計算的東西都算數。
我們跟他到重慶大廈走一轉,他背着小背包,仍舊好奇地四處張望。每走幾步,便遇到相識的店主,高興地寒暄一番。他也會嘗試進陌生的店跟店主攀談。他從不視大廈內的人為用完即棄的研究對象,而是真心待他們為朋友。進入大廈前,他細心叮囑攝影師拍攝人臉前要先問准被拍者,以免為他們添麻煩。當他的朋友有需要,他不介意提供金錢上的幫助,「我很清楚,我從《重慶大廈》一書所獲得的比起這裏的人要多, 我因此而感到有點愧疚,畢竟他們都是我的朋友。」
Gordon將要搬離校園,他甚至考慮過搬到重慶大廈。他回想起二○一九年抗爭期間,有一晚公共交通都關閉了,於是他須在重慶大廈過一晚,「來到的時候,Damn!一家餐廳為我準備了美味的免費晚餐!這地方令我有家的感覺。」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https://www.mpweekly.com/culture/gordon-mathews-%E9%BA%A5%E9%AB%98%E7%99%BB-%E4%BA%BA%E9%A1%9E%E5%AD%B8-179238?fbclid=IwAR2v51M5Yi2KAj5ebJxMaplwkYX1fnHCZE1z3mFDl6mgNn9DSqk1LebRRfQ
巴基斯坦人文化 在 明周文化 MP Weekl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編者的話】生而為人, 何須抱歉?
看見「#少數族裔」四個字,你會先想起什麼人?印度人?巴基斯坦人?尼泊爾人?
白人呢?明明同屬少數族裔,社會卻視之為另一個族羣。
「我比較喜歡『#非華語』(Non Chinese)的稱謂,少數族裔帶有一種歧視意味。」其中一個受訪者說。
#共融,不止是別人融入我們,我們也要融入對方。香港市民以至政府,對於非華語族羣的認識又有幾多?香港的少數族裔真的是少數嗎?根據統計處於二○一六年的統計,扣除外籍家庭傭工後,香港共有二十五萬四千七百人屬於少數族裔,佔人口的3.8%。以百分比而言,他們的確是少數;但是以數字而言,二十五萬多人的命運,總不能當是「小事」。
二○一一至一六年期間,新出生的少數族裔人口之中,有三成是在香港出生。換言之,香港將會有更多「少數族裔」是土生土長的第二代。
「學生每日在學校八小時,為什麼連基礎 #中文 都學不會?」其中一個受訪者質疑。
旁觀非華語生在方塊字海掙扎,難免令人回想小時候學習英文的痛苦。今日回看,唯一慶幸自己屬於大多數。九成學生都遇上的同樣問題,問題就不成問題,因為人人都有問題。香港的非華語學生,不幸地屬於少數,他們的問題就成了大問題—非華語家長不夠重視孩子教育、他們連家長日也會缺席、非華語學生學習態度懶散。
Blame the victim之外,為什麼沒有人質疑,問題之所以出現,不就是因為有問題出了大問題嗎?── 教育政策 #治標不治本,考試指揮教學,教師沒有足夠培訓及認可,以及到喉不到肺的撥款。少數族裔的基層家長,與香港一般基層家長一樣,從事藍領工作,工時相當長,往往因此缺乏時間照顧孩子。然而,所有家長都一樣,總會在自己的能力範圍,為孩子提供最好的一切。
採訪期間,兜兜轉轉,發現問題再次指向 #教育 的根本,以及所有政策的根本──到底我們有沒有視學生為一個「人」?設計政策或教學方法的時候,有沒有「#以人為本」?
非華語學生面對的困境,其實是所有學生面對的困境。
專題組編輯
伍詠欣
---
延伸閱讀《非華語教育:最難的一課》
http://bit.ly/3r1pyOg
更多精彩內容,請訂閱 iPad 版明周:
http://goo.gl/Ohgkt1
◢ 緊貼明周文化 ◣
IG:bit.ly/2TORYuE
YouTube:bit.ly/2klNzmB
TG:t.me/mpwchanneldepthreport
Integrated Brilliant Education
MLang e-learning Platform and Pedagogy
ECF Saint Too Canaan College 基督教中國佈道會聖道迦南書院
#非華語學生 #少數族裔 #南亞裔 #第二語言 #非華語 #教育局 #母語教學 #移民 #歧視 #基層 #家庭 #學中文 #教學 #教師 #培訓 #土生土長 #香港人 #支援 #政府 #社會 #discrimination #明周專題 #我就是我
巴基斯坦人文化 在 倫敦男子日常 london.nanzhi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不論是文藝或藝文,我都沾不上邊,非常感謝 #明道文藝 前陣子邀稿,讓我想起高中時因為朋友是校刊社社長,我經常振筆胡亂投稿的日子。《明道》這篇文章已經刊登在 11 月號了。寫疫情底下我如何享受倫敦生活,如何觀察這座新舊交融的美麗城市。應該大多數人沒什麼管道可以讀到,在這邊貼出全文吧:(讀不了這麼多字的,看看照片也行ㄅ
標題:疫情下的老時光、新日常、慢靈魂(寫於九月)
早上出門買菜時,看見地鐵站旁出現了一個好久不見的身影,穿著細格紋襯衫的微胖男子將蔬果擺得整整齊齊:一捆捆鮮綠蘆筍躺平、紫得油亮的圓茄朝氣滿滿、盒裝草莓綻放潤紅,另一側還有金髮阿姨叫賣著黃紅橙藍的鮮花,有點髒亂的車站出口卻在一角鋪展春日。
上一次看見這景象,是六個月以前。
隨著這場大流行病肆虐全球也超過半載,本來已經習慣了空蕩蕩的街頭,如今隨著封鎖政策漸漸鬆綁,反而不太習慣人流再次回返。說來也真奇妙,這位蔬果攤大哥在數間超市的夾擊下不知怎麽生存下去的,右側是中產階級愛逛的 Waitrose、左側是小資族和家庭必備的Sainsbury’s,鄰近還有學生省吃儉用的好夥伴 Iceland,再往前走一點有日本小鋪、韓國超商、土耳其人開設的雜貨店。小小的社區裡,天天上演著零售戰爭。
回想時序入春之際,全城封鎖前夕,倫敦人跟緊了世界潮流也開始到超市囤貨。那時我每天下班趕去採買,換來的是架上稀疏零落的景象,麵粉、義大利麵、雞蛋、衛生紙被掃蕩一空,忽然有種以前在台灣,颱風來臨前大家急忙去儲備糧食的既視感。幾天之後,政府推出新政策,限制每個人購買特定商品的數量,各大超市的 CEO 紛紛發出電子信和社群媒體貼文,希望大家為行動不便的老弱婦孺著想,別買走了他們的所需分量份量。儘管如此,疫情初期往往出了超市,依舊雙手空空,該如何是好?
靈機一動轉而前往不遠處的 Corner Shop(轉角店)
走進店內,孟加拉裔的店主老神在在地望著櫃檯旁的小電視,眼神跟我交會了一秒便移開,我直接走向雞蛋區和衛生用品區,廁紙和盒裝蛋奇蹟似地貨源滿滿,我轉頭問老闆怎麽做到的,他終於露出了微笑:「被你發現這個祕密了。」我隨手抓了幾盒去結帳,回家後趕緊跟朋友們分享這個好消息。過了一陣子後,似乎有許多人跟我一樣也察覺到傳統雜貨鋪的魔力,不少媒體開始推出專題報導,帶領許多大城市裡的千禧一代溫習這個老朋友,BBC 文化版形容這些轉角店是「疫情下的安心慰藉」。
二次世界大戰後的英國急需重建家園、復甦經濟,各國人民紛紛前來填補勞力缺口,印度人、巴基斯坦人、孟加拉人率先大量登場,接著 70、80 年代又有土耳其、以及當時甫加入歐盟的波蘭加入移民風潮。漸漸地,英國各大城市包括倫敦,小店林立,異國風味遍地開花。然而,對移民族群來說,早期經營轉角店並不容易,當時社會風氣保守、英國人口仍以白人為大宗,種族歧視的現象頻傳,飄洋過海的外來遊子不但在職場上不被接受,就連開個店做小本生意也會遭遇侮辱、打劫。
兩年前,BBC 新聞主持人 Babita Sharma 以出身印度裔轉角店家族的身份,出版了一本關於英國 Corner Shop 的作品。書裡她精準刻寫了南亞家庭在英國社會下所存在的刻板印象,並驕傲地為這些數十年來不眠不休、替社區鄰里服務的轉角店老闆喝彩。Babita 多年來致力於喚起大眾對轉角店的回憶,更曾在 TED 演講上講述這些轉角店如何在多場英國大選中,被兩黨候選人作為選票操作的工具。空間不大的轉角店,被貨品堆得擁擠,不如大型超市的明亮開闊,卻帶領近代英國度過一場場幽暗難關。在移民來臨之前,轉角店便已存在,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前首相柴契爾夫人也來自轉角店家庭,因此它在某些老英國人的心中是一種不可或缺的堅毅存在。
全年無休的 Corner Shop 什麼都賣,有些甚至是 24 小時營業,賣民生用品、菸酒、報紙、蔬果、醬醋油鹽,當然也多少進口家鄉特有的食材,就這樣成了餵養世代、矗立數十年的萬應「柑仔店」。我特別喜歡去那裡挖寶,看看不同家賣的印度咖哩角(samosa)、中東香料、奇異的外來水果或是又大又甜的高麗菜。對於像我們這樣的外地人來說,初踏英國土地的前幾個月,總喜歡往光鮮亮麗的超市跑,就像以前在台北也偶爾跑去松青或 101 樓下採買異國食材,以為這樣就能沾沾和風洋氣。幾年下來,我漸漸體會到傳統小店的魅力,在疫情底下更是如此。每一個 Corner Shop 都存在著不同的文化背景,無論對當地居民或是經營者家庭而言,都承載著許多的成長回憶,這是在連鎖超市蓬勃發展的英國社會中,一個令人著迷的元素。
在老時光的對立面上,是新興鮮奇的訂閱消費。
記得兩年前剛搬入東倫敦某一新建大樓的那天,還來不及整理凌亂的家當,推銷員就上前敲門。他來自倫敦這幾年盛行的「蔬菜盒」訂閱新創公司。看起來像大學生的義大利男子熱情介紹,月付一定金額,自由挑選分量份量及食譜,客製化的食材箱就會固定送到家門口,按照隨附菜譜的簡單指示一步一步操作,廚房新手也能端出美味佳餚。對於生活忙碌、不諳烹飪、加上喜好追求新鮮的英國人來說,這樣的服務近幾年十分受歡迎。我最後沒給他捧場,但這幾個月確實也在 IG 上看到不少朋友驕傲地展示自己的廚藝成果。
封城期間外出不便,幸好我原本就趕上了這波訂閱經濟潮,有一陣子都不需要煩惱民生必需品何處買,自從改為居家辦公後,甚至最長達三週都沒踏出家門過。早晨睡醒,微涼五月還需披上薄薄的針織衫,打開門檢查有沒有包裹,可能是咖啡豆、洗衣膠囊、燕麥奶、雜誌、環保衛生紙、或是一大袋白米。初試訂閱消費,是在電商巨人亞馬遜的網站上。剛來唸書的那一年,嚐到了網路購物的便利及美妙,什麼東西都往購物車丟,後來發現結帳時有個「月訂購制享優惠」的選項,便開始估算自己使用特定用品的分量,打開訂閱經濟圈的大門。過了一陣子,覺得這樣實在不環保,便開始上網找了不少主打環保的公司,儘量挑選可回收、可分解的包裝材質,然後將自己的日常生活嵌進了這條新型經濟鏈。英國人鮮少像台灣一樣安裝方正的信箱,郵差快遞會將信件放進家門上的扁長投信口。那包裹怎麼辦呢?這些聰明的生意人便儘量把體積小的產品,做成符合信口的包裝。瘦瘦平平的紙盒內,裝的是百分之百可生物降解的洗碗機膠囊,裝的是倫敦自烘直送的咖啡豆,然後流暢地滑入維多利亞百年老屋的投口。人人都說,倫敦是新舊交融的迷人城市,我眼中的新舊交融,指的不是建築,而是上述這段體驗。
這一年倫敦人的一大收穫,應該就是發掘住家附近的各個公園。
封城稍微解除後,某一次與同事視訊會議時,各自分享近期怎麽度過週末,每個人不約而同地說:走遍家裡附近的綠地。公園是英國都市中極其重要的公共空間,大倫敦地區更有超過一千座公園,整座城市有 43% 都是綠地。作家崔維斯‧艾伯洛便提到,城市中的公園可以被視爲是英國鄉村田野的縮影,提供給都市人一個親近英國郊區的好機會。首相強生在封城初期呼籲大家避免不必要的外出,但鼓勵大家可以適當前往公園運動。出不了城,無法度假,公園真的成了倫敦人這段期間享受慢活假期的好去處。我住的區域正好在西北倫敦兩大綠地之間,往東走有攝政公園(Regent’s Park)及櫻草花山(Primrose Hill),往北走則有漢普斯德荒野(Hampstead Heath)。因此每到週末,只要去逛個一回,便能感受到有別於囂鬧街廓的閒適風情,這是我認為住在倫敦最英式的生活步調了。
櫻草花山顧名思義有個小山,生長在台灣的你如果見到它本尊一定會撲哧一笑,隆起小丘的海拔高度只有 64 公尺,卻已經是不少倫敦人來這遠眺天際線、欣賞跨年煙火的好位置。為了避免搭大眾交通工具,我第一次嘗試徒步走到那裡,沒想到意外路過了一個從未見過的 ㄇ 字形社區,靜美小屋排排坐好,外觀漆成了色調淡雅的粉藍橙黃,不張揚、不傲嬌。中央有個小公園,穿著飄逸長裙的女孩在椅凳上翻著書頁,對面的老夫婦戴著口罩瞧孫女盪鞦韆,零星幾隻小貓乖乖地讓路人撫摸,我也伸手,忽然一旁的陌生小女孩用英文對我大喊,「你要小心,牠上次抓傷我妹妹!」
又某一日,我去了漢普斯德荒野。漢普斯德是個精緻昂貴的社區,與櫻草山丘區域相同,有不少名人都置產在那。這樣的氛圍,與「荒野」二字確實成了對比。其實它一點也不荒涼,是個佔地 96 萬坪的超大公園,內有露天游泳池及池塘,而且同樣有個不高的小山丘,名為國會山(Parliament Hill),站在制高點上可以將聖保羅大教堂、碎片大廈等地標盡收眼底,整片綠野更是文人墨客汲取靈感的地方。綠蔭結群、老樹聳天,彷彿被一座諾大森林環抱圍繞,偶有薄霧襲上,偶有金光穿透葉縫灑落,瀕臨頹圯的磚橋被綠植喚醒,樹午寐風之下,彷彿能聽到老倫敦鼾息的聲響。噗通一聲,白日夢會被遠處泳客的跳水動作給戳破。
疫情肆虐確實惱人,平時我自認在倫敦的生活適應良好,並無生活在「他方」的彆扭感。然而在這場全球災難底下,島嶼的優異表現自然是讓我特別想家。幸好古老城市是座摩登大都會,有探索不完的街區、有踏尋不完的綠地、有永無止境的人文故事可以窺聽。
吳爾芙曾說:「找不到足以比擬倫敦的另一個地方了。」我是這麼深信著。
_
IG:https://instagram.com/london.nan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