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左腳第四腳趾痛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左腳第四腳趾痛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左腳第四腳趾痛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左腳第四腳趾痛產品中有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小孩開學一週後,我總算慢慢調整步調,重新找回產出的能力啦! 我想先分享這幾個月來與病毒共處的旅程。 別緊張,不用通報疾病管制局把我隔離,此病毒非指新冠狀病毒,而是我第一次遇到的「病毒疣」,也就是所謂的人類乳突病毒。 雖然前陣子大家是因為新冠狀病毒得要居家防疫,但早在疫情升溫三級的一個多月前,我就率先...

左腳第四腳趾痛 在 曲家瑞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4-28 03:30:17

都快2個禮拜,整個人還沒從”國王小徑”抽離,不只是身體的痛,整顆心有如被徹底挖空,又填滿了一樣。 左腳趾水泡裡還殘留著濃濃的血,變形腫脹的右腳踝,仍麻麻的10隻腳趾尖,鎖骨因緊繫背包肩帶造成的紅腫疼痛,兩側髖骨為了hold住登山包被勒的瘀青,雙手指尖皮膚龜裂,不停地脫皮... 這些身體的不適,多半...

  • 左腳第四腳趾痛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11 14:24:54
    有 9 人按讚

    小孩開學一週後,我總算慢慢調整步調,重新找回產出的能力啦!
    我想先分享這幾個月來與病毒共處的旅程。
    別緊張,不用通報疾病管制局把我隔離,此病毒非指新冠狀病毒,而是我第一次遇到的「病毒疣」,也就是所謂的人類乳突病毒。
    雖然前陣子大家是因為新冠狀病毒得要居家防疫,但早在疫情升溫三級的一個多月前,我就率先開啟與腳趾頭上難纏病毒疣的長期抗戰了。

    剛開始左腳中趾踩在地面有點疼痛,稍微檢查就誤以為是瑜珈練習頻繁導致摩擦起水泡,想說過幾天會消,因此沒有多加理會。
    怎麼知道這個水泡不僅是成長速度緩慢,絲毫沒有要破掉或消退的跡象,連我想要拿針戳破都硬梆梆戳不進去,如此拖了一個多月後,感覺這不是自己能處理的狀況,我才終於甘願去皮膚科報到。
    結果我誤會大了,根本不是水泡,而是會傳染的病毒疣,據說是較易發生在免疫力尚未成熟的兒童身上,那為何並不年輕的我會長疣?
    成人則跟免疫力較無直接關聯,而是當皮膚有傷口,又正好接觸到病毒時,就有可能發生。
    雖然我不記得自己腳趾頭有受傷,但醫生的說法是不一定需要真的傷口,有時候皮膚比較脆弱或摩擦微發炎的狀態,病毒都會有機可趁,而且似乎還有潛伏期,不會馬上發作。
    究竟是因為師資培訓之後到處上瑜珈造成的?還是我脫鞋赤腳陪小孩在草坪上踢球呢?
    正確答案無從得知,大概是宇宙覺得生活太無趣會沒有啟發,給我機會體驗一些從未經歷的事物吧!

    病毒疣會讓皮膚外面產生一層像死皮般的保護膜包覆裡面的病毒,難怪我根本戳不破,只能醫師用刀片刮開,再做冷凍治療。
    我活了三十幾年真的從未長過疣,以為冷凍治療是個很浩大的工程,會跟什麼冷凍人一樣,要把腳趾冰在某種機器裡面,事實證明是我電視劇看太多,是利用極低溫的液態氮以棉棒沾取或是經噴槍噴射的方式處理長疣處。
    第一次醫生下手很輕,只覺得冰冰涼涼的,也幾乎沒有痛感,醫生沒多說明,只叫我回家擦藥,我天真的以為就此一切搞定可以收工回家,想都沒想到之後還要報到無數次。
    總之,冷凍治療後,該部位的皮膚會漸漸變成死皮,大概每個兩到三週就要找醫生報到一次,再次刮掉死皮,做冷凍治療,大約療程進入第三次時,疫情也突然升溫,我只好拖著小孩一起去皮膚科。(由於我女兒覺得治療過程超有趣,醫生會讓她靠近看,讓她能抓白白的煙,於是就會定時催促我去治療,我完全變成女兒的活體教材啊!)
    到第二次療程時,才發現之前誤會可大了,冷凍治療其實會有強烈的刺痛感,而且一次比一次還痛,最後一次醫生甚至拿出壓力球讓我捏。(不得不稱讚一下女兒的貼心,走出診所一直伸出手臂,叫我可以捏她,完全願意犧牲小我成全媽媽啊!)

    每次治療完的前幾天,腳趾踩在地上都會痛,尤其後期醫生冷凍治療時間更久更多次,結束完甚至周圍會起水泡(這次是真的水泡了!),導致基本的走路都相當困難,會令我呈現詭異的行走姿勢。
    但我沒有因此放棄練習瑜珈,只是想盡辦法避免腳趾踩地,有時候課程中某些體式躲不了的,就只好當作耐受性的挑戰。
    也基於此,我徹底體會到,腳趾頭在瑜珈的動作中佔有多重要的地位。(雖然紙上談兵上解剖學時,就知道筋膜鏈上腳趾的影響,但切身之痛的學習效果,絕對是難以忘懷)
    當傷口慢慢癒合長出死皮之後,才會讓我進入舒適期,但兩週後又要鼓起勇氣再去痛一次,就是一個無止盡的循環。
    我生活中安排事情變成要配合治療的節奏,某程度來說,我真的是在居家防疫,只不過是被病毒疣限制了我的行動啊!

    可能醫生也沒想到我腳底這個病毒會如此難纏,因此第一次沒跟我說會需要再回診;第二次報到時,醫生說可能需要三、四次的治療;等到第四次去報到,醫生連問都不問,一看到我就直接叫我腳放架子上時,改口說療程可能要六、七次。
    終於在台灣疫情降級的前夕,我的奮戰也露出一點曙光,傷口在死皮中冒出了些黑點,看起來像是病毒終於被帶到表面,準備好要離開我了,讓我內心有種即將解脫的竊喜。
    殊不知,重頭戲都會放在靠近終點的時候,在我已經對療程都有心理準備之後,宇宙就來點新玩意讓我體驗。
    最後一次報到,醫生照例刮開死皮,照理說死皮是沒有痛感的,但這次似乎是病毒疣被連根拔起,令我措「腳」不及感到一陣巨痛,接著就看到傷口爆血,醫生貌似見怪不怪,稍微擦掉血就掏出噴槍冷凍我,我只能死命地捏爆壓力球,以阻止自己叫出聲。
    等我回到家一看,才發現傷口跟之前都不同,整個OK蹦沾滿血,也還沒有完全止血的跡象,內心不免感到一陣擔憂,畢竟跟前幾次的情形大不相同,我只能不斷提醒自己,要相信身體的自癒力。
    隔兩天,傷口雖然血止住,但周圍開始腫脹起水泡,血全部回滲在水泡內,有些怵目驚心,我實在也不清楚這是傷口復原的正常程序,或是需要回診處理的狀態。

    從小到大,相較於我弟因為各種病痛進出醫院的豐功偉業,我真的算是健康寶寶,唯一一次去急診報到和住院,就是生小孩那時,因此我對於傷口真的十分陌生啊!(況且我根本也看不見自己自然產的傷口😂)
    在如今資訊發達的時代,通常面對這種進退兩難的情況,我們的直覺反應就是立刻上網搜尋,我當然不例外,但資訊不看還好,看了只會嚇死自己,是蜂窩性組織炎之類的訊息一堆。
    這種時候,對身體安危的恐懼真的是會瞬間襲來,偏偏大腦真的很擅長想出各種可能的發生,促使自己一不小心就被恐懼的想法帶著走,忘記恐懼的那份能量也可以反過來成為自己內在依靠的力量。

    我還記得看著傷口的那一刻,腦中充斥各種感受,焦躁、無助、害怕、擔憂,那種無法確定的不安就像停不下來的列車,在腦中高速行駛,我明知道一切都是存於腦中的恐懼,什麼都沒發生,但我選擇讓那些情緒流動,我看著它們在我裡面張牙舞爪地叫囂,卻沒有試圖去做些其他事情轉移注意力。
    接著在某一刻,彷彿找到喊停的剎車按鈕,我告訴自己:「我才是身體的主人,力量就在我的一念之間。」我再次選擇相信,觀察自己的意識是如何在創造我的身體實相。
    果然,腦袋想的大部分都不會發生,幾天之後血慢慢被吸收,又一週過去水泡也都自行消退,纏著我好幾個月的死皮也不再出現,我的腳指頭再度擁有正常的皮膚,這段旅程算是告一段落。

    回頭看,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傷口,就能讓我在那個當下如此慌亂,更何況生命當中又有多少大大小小的事件,是會挑起我們內在的不同恐懼,讓我們自亂陣腳,光是生活中各種不確定的未知,就足以讓我們每天停留在不安的情緒中。
    我想自己絕非特例,這是許多人在生活中都會發生的內心小劇場,差別只在於,是否有意識地觀察到自己的思緒路徑及情緒狀態,看見自己是如何在應對腦中恐懼的聲音。
    也正是由於觀察到這份恐懼,讓我有機會面對內心的聲音,跟身體有了一次不同的互動。
    雖然我前面形容得像是在跟病毒對抗,實際上我不覺得病毒疣是敵人,我的目標是要消滅它,而是一個讓我面對生存恐懼的機會,以強化內在回到信任的肌肉。

    如果問我宇宙透過這個病毒疣的存在想告訴我什麼?
    我認為是「給身體時間,慢下腳步感受身體的變化。」
    事實上,瑜珈師資培訓期間及結束之後,我對於體位法的練習是有急迫感的,總覺得要練習到一定的程度及穩定,才讓我有信心分享瑜珈給更多人。
    因此,我會不由自主地在內心催促我的身體,趕快跟上腳步,讓我可以輕鬆地完成某個體式。
    即使我明知道練習過程中的體悟和理解才是重要的,輕易就達成反而會無法感受到他人的難處,以及可以調整的部分,也常常提醒自己要感謝我身體每一次的配合,但那份焦躁也不是輕易得以消弭,三不五時仍會竄出頭,使得我很難放過自己。
    這時候宇宙就送來一個讓我與病毒共處的過程,練習有耐心的觀察變化,而非焦急地想解決「問題」,練習找出在這個狀態下舒適的生活方式與節奏。
    透過治療病毒的過程,我會更有意識地提醒自己,不論身體狀態處於何種階段,都不視為需要解決的問題,只是一種存在的方式。
    學會去擁抱在每個當下全身上下的體驗,因為練習中那些辛苦、掙扎、緊繃的感受,是限時限量,一旦越過那個階段就不會再體驗到了。

    也許看到這你會納悶,究竟為何我要把治療過程寫如此一長篇呢?
    因為我覺得處理病毒疣的過程,在與面對內心議題的過程其實極為相似,並非一蹴即成,往往都需要反覆治癒,一次次去除包裹在外層的武裝,最終才能連根拔除。
    如同我拖了一段時間才願意正視腳趾上的「水泡」,正是因為那個症狀不處理都在可以忍受的範圍,也不影響日常生活,但若是去面對處理,就擔心會有一段不便的時期,致使我的日常需要重新調整,乾脆維持現狀好了。
    卻也因此,病毒長出更多的死皮包覆,進到更深層的皮膚內,使得我要花更久的時間治癒。
    願意走向療愈的旅程,開始通常也不容易,很多時候是真的重大的事件發生,不舒服的感受蓋過了改變的恐懼,我們才願意用不同於過往的方式面對生命。
    在急於找回舒適感受的時刻,也很容易有錯誤的期待,以為只要找出困住自己的內心題,面對釋放或進行某種療癒後,問題便會迎刃而解,自己就能脫胎換骨,生命從此不一樣。
    哪裡知道,生活過著過著,某一天突然發現面對相似議題時,仍舊挑起自己情緒時,才發現過往的印記還埋藏在體內,並沒有完全褪去。

    我記得有次參加身心靈的課程,有個同學做完練習後,在分享時,說著說著就悲從中來,他說自己聽到其他同學所說的話,內心便忍不住想自己思維怎麼會如此有限狹隘,接著他就察覺到正在批判自己,又開始拿自己與別人比較,他非常難過自己還是在原點,上了這麼多的身心靈課程,竟然仍舊在「愛自己」這個課題上打轉。
    他對自己的鞭打的那份情緒,是真實且能感同身受的,我們或多或少也曾經如此評判過自己,因為我們很多時候都對自己很嚴苛,認為重複的事情不該再發生。
    但事實是,療愈的旅程並不是一而再再而三的「重複」而已,每一次的發生,都有細微的差別,也都會看見不一樣的自己,也許是發生的強度不同了,也許是覺察的速度不同了,又也許是我們內在面對的力量不同了。

    很多時候,我們都急著「解決問題」,才會期望一次就藥到病除,快速找回內心的平靜,而忽略正是不舒服的感受才帶來重建的機會。
    當我們帶著覺知接納每一時期的自己,就會明白重複的面對並非壞事,不過是提供穩穩地打好地基的材料,讓我們無懼風雨。
    更不需要害怕強而有力的一擊,很可能那會是那份課題即將完成的訊號。
    當我們願意一次又一次面對,把包裹在外的防衛機制剝開,也就越能與真實的自我靠近,恐懼也就在每一次的願意中逐漸遠去。

  • 左腳第四腳趾痛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8-08 12:30:00
    有 1,631 人按讚

    我是展元,【全明星運動會】確定將於8/15(日)播出疫情解封後全新錄製的集數,敬請期待!

    而今晚8點台視重播第二季第10集(第8週團戰),這集大來賓「不倒女王」#蘇麗文 在【2008北京奧運】跆拳道女子57公斤級也有著令人動容的表現!

    她在第一戰就左膝受傷,敗給最後金牌得主韓國林秀貞。而後蘇麗文在復活賽強忍疼痛出戰紐西蘭選手,幾次不支倒地但爬起再戰,驚險獲勝,晉級銅牌戰,但已經是由教練揹負退場。

    據隊醫檢查表示蘇麗文有可能左腳韌帶斷裂,建議放棄銅牌戰,但是她堅持繼續打!比賽時她已無法用左腳站立,只能用右腳單腳支撐身體的重量,以受傷的左腳進攻。

    比賽中蘇麗文多次因傷痛跌倒,教練與防護員數度上場,裁判詢問她是否願意退賽,但她堅持要奮戰到底。三局結束,雙方4:4平手,進入第四局延長驟死賽,克羅埃西亞選手先有效攻擊得分獲勝,蘇麗文落敗居第四名。

    蘇麗文在比賽中跌倒"11次",每一次都重新站起來,一直奮戰到最後一局。會後檢查,她左膝十字韌帶與前副韌帶撕裂傷,左腳第四根腳趾骨折,必須返台動手術治療。

    她雖然沒有拿到獎牌,但奮戰不懈的精神不僅感動了台灣人,更是感動了全世界!

    這次 #東京奧運,我們也看到很多台灣選手在場上奮戰到底,不服輸的精神!期待【全明星運動會】也能提振台灣民眾的運動風氣,讓台灣的運動環境更好,休閒運動與競技運動都能有更好的發展!

    照片為舊照,依舊叮嚀人人都確實做好防疫工作,希望疫情趕快趨緩,恢復正常生活。

    【全明星運動會】由徐展元、蔡尚樺雙主播~台灣首見運動競技實境節目,不搞笑、不做效果,每項比賽,從起點到終點、從開始到結束,全程玩真的!

    Ps.蘇麗文2005世錦賽銀牌、2006亞運金牌。
    #全明星運動會 #台視 #三立

  • 左腳第四腳趾痛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5-02 15:52:51
    有 6,837 人按讚

    我是展元,今晚8點!台視【全明星運動會】播第二季第10集(第8週團戰)!大來賓是「跆拳道不倒女王」#蘇麗文,2008北京奧運銅牌戰11次倒下11次站起來!本集高潮迭起、絕無冷場!觀後之熱談議論,勢必猶如「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大家一定要鎖定收看喔!

    累計:藍隊13勝,紅隊7勝。本集4項比賽:男子射箭、男女混合射箭、美式躲避球、合球。

    藍隊目前 #6連勝!破大會紀錄!第二季第8~9集(水球、女子羽球、飛盤爭奪賽、樂樂棒球、跳遠、田徑800公尺接力)

    領隊錢薇娟說得好,藍隊個人能力或許沒有紅隊突出,但依靠緊密的團隊戰力堆疊,才能有這麼好的戰績。

    展元也鼓勵紅隊曹佑寧,紅隊有幾場落敗,除了”細節”沒有做好,老實說也是”運氣”不佳,但身為棒球選手的他應該最懂,”運氣”有時是會影響比賽結果,但時間拉長,比賽數變多,運動之神就會將”運氣”成分平衡過來。

    例如,這次揮棒咬中球心,把球打得很扎實,卻被對手美技接殺,安打被沒收!但下次打不好,只是輕輕切到球,卻形成落點巧妙的”鳥鳥”德州安打!所以不能氣餒,還是要持續拚戰啊!

    大會原紀錄5連勝:4次(藍3紅1)
    藍隊:第二季第4~5集(保齡球、籃球技術挑戰賽、健球、游泳250公尺接力、足球12碼PK)

    藍隊:第一季第15集~16集(飛靶射擊、定點投籃球、美式躲避球、躲避飛盤、樂樂棒球)

    紅隊:第一季第12集~14集(五人制棒球、足球12碼PK、合球、羽球、龍舟)

    藍隊:第一季第7~9集(室內五人制足球、水球、鐵餅、跳遠、男子射箭)

    藍隊當週結束 #領先6座獎盃!破大會紀錄!
    原紀錄3座(6次):藍隊第一季第3、8、9、12集;第二季第5、8集。

    蘇麗文在2008北京奧運銅牌戰,已無法用左腳站立,只用右腳單腳支撐身體的重量,以受傷的左腳進攻。比賽中她多次又因傷痛跌倒,教練與防護員數度上場,裁判主動詢問她是否願意退賽,但她堅持奮戰到底。

    三局結束,雙方4:4平手,進入第四局延長驟死賽,克羅埃西亞選手先有效攻擊得分,終於獲勝,蘇麗文落敗居第四名。她在對戰過程中跌倒了11次,每一次都重新站起來,奮戰到最後一局。會後檢查,她左膝十字韌帶與前副韌帶撕裂傷,左腳第四根腳趾骨折,必須返台動手術矯治。

    據報導,蘇麗文備戰北京奧運時,她的父親被診斷出罹患鼻咽癌,兩人約定好,在台灣的父親要力抗癌症病魔,而遠征北京的女兒要全力爭取金牌,兩人一同奮鬥。

    【全明星運動會】由徐展元、蔡尚樺雙主播~台灣首見運動競技實境節目,不搞笑、不做效果,每項比賽,從起點到終點、從開始到結束,全程玩真的!

    #全明星運動會 #台視 #三立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