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工業馬達排名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工業馬達排名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工業馬達排名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工業馬達排名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能源效率 是能源困境解方 華健/海洋大學輪機系教授(基隆市) 今年的世界地球日,拜登總統邀請四十國領袖舉行視訊氣候峰會,共商減碳對抗氣候變遷。同一天,蔡總統接見環團,重申加速推動「展綠、增氣、減煤、非核」的能源轉型政策,並響應開始評估及規畫台灣在二○五○年達淨零排放目標路徑。 只不過,從蔡政府上...

  • 工業馬達排名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4-28 13:00:00
    有 16 人按讚

    能源效率 是能源困境解方
    華健/海洋大學輪機系教授(基隆市)

    今年的世界地球日,拜登總統邀請四十國領袖舉行視訊氣候峰會,共商減碳對抗氣候變遷。同一天,蔡總統接見環團,重申加速推動「展綠、增氣、減煤、非核」的能源轉型政策,並響應開始評估及規畫台灣在二○五○年達淨零排放目標路徑。

    只不過,從蔡政府上任至今的歷程看來,四項能源轉型重點,似乎除了非核有成外,其餘都很難樂觀肯定。不久前的「二○二一年氣候變遷績效指標」,台灣排名數第三,溫室氣體排放和再生能源發展均被評比為非常糟。錯的能源轉型,不僅無以達標,甚可錯失機會,陷入泥淖,台灣就正面對「以煤養綠」的困境。面對如此困境的主因之一,在於能源效率在能源轉型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被忽略了。

    追究原因,不外規畫脫離現實,加上落實美化虛假。例如在能源政策當中,便特別強調更新設備。以致包括許多學校、機關在內的用電戶採行的第一步,便在花大錢更新設備,卻不從最符合成本有效的能源盤查,以及接下來的分階段改進著手。以致節能經費花完了,在節電設備更新數量上交出的亮麗成績單,卻看不到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實際效益,而無以為繼。

    如今能源效率已普遍被稱為「頭號燃料」,因為它實為能源轉型的核心,及所有國家所擁有最豐富的能源。依照國際能源總署的永續發展情境預估,接下來卅年,在整體減排需求當中,四成要靠能源效率。

    迄今能源效率所能帶來的許多機會,仍尚未開發。其中一個很重要的理由在於,目前在所有部門有超過六成產生的能源,都被浪費掉,而有很大的改進空間。例如以再生能源發電取代其他燃料,照說便會在能源供應上,有從熱源轉到作功來源的根本轉移。而這也必然會使像是熱泵和電動車等技術,在能源效率上取得大幅改進。

    另方面,台灣每年有近萬人死於堪稱國病的肺癌。此問題的根本肇因與解答,皆在能源部門。使用能源屬最主要的空氣汙染物排放來源,在台灣這些汙染物不外源自於煤與石油在發電廠、工業設施、車輛與非路上引擎的燃燒。為能實現整個社會的永續發展,當務之急在於針對工業、交通、住宅這三個主要耗能部門,進行能源效率評估。

    例如目前的綠建築法規並不足以收提升建築能源效率之效。迫切需要的是,建立並落實較高的成效標準,以實際檢驗包括空調、照明、馬達等影響能源密集度的建築設計,政府可首先以公共及社會住宅為目標。這些對建築的能源效率投資,可望同時帶來創造就業機會等附帶好處。

    改變消費者行為,也是達成雄心減碳目標的關鍵。其中首要包括減少短程開車、增加走路與單車、增加使用共乘與微移動系統、降低路上車速等。加速將小客車轉為電動車,對於達成淨零目標會有顯著助益,不僅在於其減少石油需求,更在於其效率比傳統車高出五倍。

    推動這類改變需要一系列新政策。其中包括提供能讓消費者更輕鬆、更負擔得起的高效率選項提供經濟誘因,以及能逐步限縮高能源密集度選項的規範。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