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工業風天花板白色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工業風天花板白色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工業風天花板白色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工業風天花板白色產品中有2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266的網紅Chi慈媽,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今日帶迪士尼迷Mason去左MegaBox全港首個期間限定「Disney Summer Home Party」,喺L5有五個唔同嘅迪士尼主題特色場景以及L9迪士尼童趣遊樂園🤩 Mason一見到超興奮,衝埋去係咁影相📸 每一間房都各有特色,設計都好有心思,我自己見到都心心眼😍直情想將所有設計嘅元素帶返...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園區歷史既古蹟修復常設展 訪問:鄭鈺琳 專案規劃師 國定古蹟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是清代臺北機器局所在地,也是臺灣第一個現代化的火車修理工業園區,後來更成為全臺鐵路交通的管理中心。1989年臺北新站落成,臺鐵總局遷出後空間閒置,2006年起國立臺灣博物館與臺灣鐵路管理局合作,...

工業風天花板白色 在 ?Chichi Lam??WingChi?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7-09 08:32:41

今日帶迪士尼迷Mason去左MegaBox全港首個期間限定「Disney Summer Home Party」,喺L5有五個唔同嘅迪士尼主題特色場景以及L9迪士尼童趣遊樂園🤩 Mason一見到超興奮,衝埋去係咁影相📸 每一間房都各有特色,設計都好有心思,我自己見到都心心眼😍直情想將所有設計嘅元素帶返...

工業風天花板白色 在 下班女子的討好人生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18 21:31:30

【媽,我買房子了!】客廳音響電視櫃篇開箱! 📍裝潢開箱 📍客廳裝潢 📍電視 📍音響 📍家庭劇院 ❤️希望老爸有一天也能聽到❤️ 你所幻想的房子裡,存在著哪些東西呢? 毫無疑問地,家庭劇院與音響喇叭系統一直是我的夢想,會是我清單上的前三名。 即使音響對許多人而言,可有可無。但在下班女子心中卻佔...

工業風天花板白色 在 ??-?? ????? 空間風格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10-08 04:45:50

#LoColor 這裏有沒有喜歡深色、黑白灰的朋友!比起淺色、清新感,更喜歡暗黑、沈穩、中性感覺的你,絕對不能錯過我們這次整理了三種我們做過的、不同感受的三種暗色調空間 🖤 #沈浸獨享暗色調 這樣的灰黑色空間是很適合下雨時獨自思考的角落,很適合喜歡文青感、喜歡獨處的人。這風格可以大膽嘗試 4 面...

  • 工業風天花板白色 在 Chi慈媽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6-29 10:43:16
    有 34 人按讚

    今日帶迪士尼迷Mason去左MegaBox全港首個期間限定「Disney Summer Home Party」,喺L5有五個唔同嘅迪士尼主題特色場景以及L9迪士尼童趣遊樂園🤩 Mason一見到超興奮,衝埋去係咁影相📸 每一間房都各有特色,設計都好有心思,我自己見到都心心眼😍直情想將所有設計嘅元素帶返去自己屋企🥰

    💕米奇型格客廳
    - 以黑、白、紅、黃四種顏色為主調,色彩鮮艷而協調
    - 飾櫃均擺滿了以米奇不同形象設計的相片、壁畫及精品擺設
    - 天花板上更掛著一個米奇形狀的巨型吊燈
    -米奇的大型雕塑坐在梳化上

    💕米妮時尚飯廳
    - 簡約風格的時尚飯廳,以鮮明的紅色及白色貫通整個空間,配以型格霓虹燈裝置
    - 彷如置身於 70 年代的懷舊美式餐廳,玩味十足
    - 餐桌兩旁與米妮雕塑扮演晚餐聚會
    - 牆上有巨型米奇形狀掛杯裝置

    💕小熊維尼甜蜜蜜睡房
    - 以得意趣緻的小熊維尼作為主題的金黃色可愛睡房
    - 睡房內滿佈著維尼最喜歡的蜂蜜形狀和設計元素
    - 小熊維尼坐在床上品嚐著最心愛的蜂蜜

    💕唐老鴨繽紛廚房
    - 以搶眼的黃藍撞色以及豐富的幾何線條及方塊圖案點綴
    - 放滿唐老鴨插畫罐頭擺設,以及米奇與一眾朋友造型的廚房用具及電器等

    💕Marvel 英雄工作室
    - 特別為 Summer Home Party 而設置的「Marvel 英雄工作室」,以紅磚牆及混凝土裝
    飾的粗獷工業風格作為室內設計靈感
    - 裡面展出多位耳熟能詳的 Marvel 英雄手辦模型,例如 Iron Man、Hulkbuster 及 1:4
    特別版 Spider-Man 珍藏模型

    💕Disney童趣遊樂園 (L9)
    - 以粉色系爲主調,一班迪士尼朋友在巨型童話故事書內現身
    - 裝置後方亦有眾多迪士尼朋友坐在夢幻彩虹天梯上

    🧡仲有互動遊戲機🎮《體感夾公仔樂》
    於限時內以身體動作控制機械爪,成功夾中遊戲機內嘅迪士尼公仔即刻可以獲贈多間商戶優惠券🧡

    💕迪士尼期間限定店
    - 時間:11:00am - 9:00pm
    - 地點:L5 中庭
    - 多款超人氣迪士尼朋友的最新精品、玩具、公仔等以供選擇
    - 部分更以優惠價發售

    💕迪士尼限定禮品換領
    - 於推廣期內即日消費滿指定金額,或憑指定 Mega Club 及 Mega Kids Club 積分,即可免費換領迪士尼期間限定禮品
    - 包括 Disney Tsum Tsum 米奇原子筆及咕𠱸、米奇與米妮毛巾,以及小熊維尼環保袋


    Location: MegaBox L5 & L9
    - MegaBox
    - #MegaBox #disney #disneysummer #disneyhome #disneyhomeparty
    - #迪士尼 #打卡 #親子活動
    - #親子好去處 #假日好去處 #暑假好去處

  • 工業風天花板白色 在 下班女子的討好人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3-19 18:33:38
    有 445 人按讚

    【媽,我買房子了!】客廳音響電視櫃篇開箱!
    📍裝潢開箱 📍客廳裝潢 📍電視 📍音響 📍電視櫃 📍日雜 📍輕工業風
    #紀念那些沒有客廳日子
    (客廳是什麼可以吃嗎?)
    #感謝發燒友老爸的傳承

    對租屋十幾年的我來說,客廳空間,是可遇不可求的地方。

    在我豐富的租屋經驗裡,在台北市大安區某知名夜市附近,某W超市閃著刺眼的黃光招牌後,就是我那有著6坪空間小小的套房。

    一個空間裡,要容納一張房東淘汰的辦公室桌子,兩張生鏽的折疊鐵椅,一張跟地板差不多硬的床,一個小冰箱,一間廁所(謝天謝地,還能有自己的廁所),還要塞下一個滑軌早已脫落其實放不下什麼衣服的衣櫃。

    客廳是什麼,可以吃嗎?對那時候的我來說,擁有客廳是遙不可及的事。馬斯洛曾提出需求層次理論,吃得飽穿得暖,生理、安全需求都能被滿足後,人類會希望能追求更高層次的需求,希望能被愛被尊重,然後才是自我實現。

    你所幻想的房子裡,存在著哪些東西呢?

    毫無疑問地,家庭劇院與音響喇叭系統一直是我的夢想,會是我清單上的前三名。

    即使音響對許多人而言,可有可無。但在下班女子心中卻佔有重要的一塊,可能也跟回憶有關。

    我有個懷著音響夢的終極發燒友老爸,記得每個週末在重低音聲響中醒來的日子,他曾為了樂團比賽翹掉聯考,總是用著各種演唱會live將我吵醒。

    他是個很不一樣的爸爸,和傳統社會框架在意的不同,不在意成績,不曾打罵過我,甚至會買各式各樣的電動給我,從任天堂紅白機到PS2,也總不惜一切地擴充家庭劇院系統,建立小小音響王國,家裡的每個角落,幾乎都充斥著喇叭,連廁所也不放過。之後他開始跟十歲小孩,我,介紹起他的重低音喇叭,解釋什麼是杜比、什麼是DTS。然後我就聽不進其他聲音了。

    後來他生了病,變成植物人躺在床上。

    我唯一確定的是他的聽覺,他還是聽得見,然後我常放歌給他聽,跟他說著科技的演變。我一直記得他講說以後有錢要買80吋大電視的事,那時候價格不斐。我很想告訴他,現在科技比以前進步好多,我也有能力可以買給你了。然後,我也像你一樣,不小心就開始了家庭劇院。希望你趕快好起來聽。

    從網路、家人朋友,和自己這一路的過程中,得到許多經驗,整理一下分享在此😀

    1⃣天花板:3.6米不做天花板,裸露管線,營造空間感。
    2⃣沙發:La-Z-Boy電動沙發,牛皮好清潔,空間不大也可以躺得很舒服的好選擇。購於 HOLA CASA 和樂名品傢俱
    3⃣電視櫃:不做死,一卡有型皮箱就是你的電視櫃 。購於加工廠台南店。
    4⃣電視:SonyKM-65X9000H 65吋,CP值高的高畫質4K選擇,支援Apple和Andrid,Netflix快速鍵超方便。
    5⃣喇叭音響系統:M&K Sound M&K Sound超美白色,時尚外型,專業音質。安裝店家 韶韻音響

    關於客廳裝潢和音響更詳細的介紹請見👉https://luchiphoto.com/livingroom/

  • 工業風天花板白色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2-28 00:04:22
    有 596 人按讚

    【記憶的保留與新生:高雄車站的故事】
    (陳信諭 醫師) 
    (這是陳醫師2017年的舊文,在228時,也重新和大家分享高雄車站的前身今世。由於當時高雄車站尚未通車,因此部分語句有重新經過調整)

    若在市區,聽到人家說要去「車頭」,大家第一印象應該是高雄車站吧。
     
    隨著鐵路地下化工程的完成,市區內一舉多出七座新車站,這樣的印象或許正在逐漸改變。
     
    在鐵路地下化通車、中博地下道拆除後,雖然高雄車站距離全部完成還要兩年以上,就像是通過一個漫長的隧道,從我高中以來,十多年一直是「大工地」的高雄車站,終於可以看到盡頭的光亮。
     

    ★★最久的臨時車站★★
     
    2017年夏季,傳出高雄車站天花板掉落的新聞,令人發覺這座車站確實已經老了。繞著車站走,外面的隔熱材和外牆已經開始斑駁,站內充滿歲月痕跡,特別是幾處閒置的商店,看來更乏人清理。站內看來最新穎的,反而是牆上貼的大幅地下化願景圖、新車站和綠廊,即將在明年實現。
     
    高雄臨時車站自 2002 年啟用,是台灣使用最久的臨時車站。
     
    這十五年,是半代人的時間,我仍依稀記得高雄車站廣場前的鯉魚、挑高的大廳、和狹小的後站。但現在進出車站的這代學生,應該已經沒有舊車站的記憶了吧。
     
    移到一旁的老車站,以「高雄願景館」的面貌風光開幕。但不知是否等了太久,那些本來是展示「願景」的展品,早一步在願景達成前凋零。目前已重新修繕,改為「高雄鐵路地下化展示館」。
     

    ★★延宕和凋零的高雄車站★★
     
    回到車站遷移的開始,2002 年到 2007 年,進行的並不是「鐵路地下化工程」,而是捷運紅線高雄車站的工程,鐵路本體並沒有施工。因此,2018年以前的「捷運高雄車站」也是位在永久站南側的臨時站。
     
    其實,地下化工程早在 1996 年開始規劃,1999 年完成左營至鳳山地下化計畫,但經建會因規模龐大並未核定。直到 2006 年謝長廷擔任院長任內,才又核定此項計畫。但後來又陸續追加左營與鳳山計畫。繞了一圈,回到原點,直到 2009 年,地下化工程才真正開工。途中又遇到中油管線遷移等諸多問題,讓計畫幾經延宕。
     
    就在計畫不斷延遲之下,高雄車站也逐漸凋零。
     
    左營新光三越開幕後,左營站的進出總人次就已超越高雄車站;近兩年,捷運左營站人流也穩定超越高雄車站。左營車站儼然站穩大高雄最大交通樞紐的位置。
     
    反而高雄車站周邊的幾個商圈,隨著商圈轉移、以及商業模式的改變,欲振乏力。缺乏明確的建設期程,也讓民間投資卻步。
     
    在計畫過程中,多次的計畫變更,中央與地方的協調困難,缺乏不同工程間的整合等等,都是台灣大型建設屢見不鮮的問題。
     

    ★★公民參與 X 高雄車站★★
     
    幾經波折的高雄車站,卻有個少見的亮點,就是車站本體的「公民參與」嘗試!
     
    原本的工程顧問公司,找了知名的 SOM 來做車站設計,先是被民間批評對老車站量體缺乏尊重,背後卡在超大頂棚沒有單位想維護的窘境。工程多次修改,改了個小頂棚方案,卻越改越糟糕。
     
    2013 年,許多公民團體組成「高雄車站公民參與行動聯盟」,除了直接對官員提出訴求,也在雄中與願景館辦了多場論壇與工作坊,邀請市民來參與對車站的想像。
     
    在雄中的那幾場,有眾多每天搭火車上學的學弟、畢業的學長、有鐵道迷、有世居周邊的居民,紛紛發表對車站的看法。
     
    加入民眾意見後,雖然最後並非重新競圖,都發局還是擋下了車站都審案,讓工程公司重新更換合作團隊,找來 Mecanoo 規劃車站。
     
    雖然過程並非人人滿意,但此行動已寫下了台灣公民參與都市重大開發案的典範。在眾多官僚爭論推托的曲折過程中,讓我們看到對高雄有期待、想付出的市民,願意關心公共議題。
     
    我想,民主就是在這一連串衝撞的過程中產生的吧。
     
    ★★想像我們的城市★★
     
    早年,隨著港市發展,現代化都市計畫因此而建立。高雄車站,承載著帝國前進基地的期許,也見證過再殖民的殘暴鎮壓,也終於能凝聚更多市民的記憶與夢想。
     
    我們真心期盼,這樣的美事不應該只是特例,我們更應該在制度上創造鼓勵公民參與的機制,讓「公民參與」的精神,深入到市民對城市公共議題的日常關懷。
     
    讓我們一起來想像,一起打造屬於我們的城市吧。
     
    我們認為,一個「前瞻」的城市,不能忘記自己的過去,要成為具有歷史厚度的城市,必須珍惜有形和無形的歷史資產,讓市民的共同記憶有所連結,讓我們更清楚城市為何是現在的樣貌,更清楚未來又該走向何方。

    ★★回顧高雄鐵道發展史★★
    歷史上,高雄的主要車站曾經出現過五代車站。應該不少人都知道,高雄第一座火車站不是在「大港埔」,而是在「哨船頭」一帶。

    鐵路會在這裏興築與選址,和高雄港的發展息息相關。

    19世紀的鐵路建設,為國家經濟與軍事發展重要基礎。日本時期,為了運輸軍需物資,先在清國修築的官道上鋪上輕便軌道供台車行駛,稱為「台灣陸軍補給廠輕便鐵道」。1895年底,打狗到台南的軌道就已完成,終點就鋪到接近哨船頭附近,以利銜接海運,後來縱貫線的工程物資便由這裏上岸運輸。

    同時,總督府以發展全台縱貫鐵路列為優先建設,並由南北兩端分頭興築。因清國所建路線選線與施工標準太爛,故北段大部份廢除重建。南段則於1899年底在打狗動工,往台南建設(清國時期縱貫線的規劃最南只到台南)。隔年底就通車到台南。

    1907年又興建打狗到九曲堂的鳳山支線,1912年再延伸為屏東線。


    ★第一代火車站:鹽埕埔庄
    1900年通車的第一代高雄車站「打狗停車場」,位置在鹽埕埔車路頂,山下町十七番地,大約在今日鼓山一路87巷口,也就是第二代車站北方500公尺,當時車站的南邊就是海了。

    由於縱貫線完成之初抱持速成主義,因此可以推測當初木造站房也只以實用為考量,在第二代站房完工後就拆除,今天已難尋覓存在過的證據。


    ★第二代火車站
    而由於港口鐵道業務量不斷上升,1904年總督府開始往車站南方填築碼頭用地,1908年第二代「打狗駅」就落成在海埔新生地上,而周邊填海造陸的新市街(淺野埋立地),也在1908年「打狗市區改正計畫」後,形成了高雄第一個棋盤狀的現代都市計畫區。

    不論是行政,金融,商業等機能都集中在車站周邊。車站延著碼頭往魚市場延伸的鐵路,稱為濱線(Hamasen),就是「哈瑪星」名稱的來源。在2017年9月,這個歷史地名也將重新成為輕軌車站的正式站名。

    打狗車站擴建後,鐵道和碼頭的轉運更為便利,現代化船舶已經能直接靠港,鐵道也鋪軌到碼頭上,中間不需再由駁船轉運,便於提供米糖等物資外銷的海陸聯運機能,是高雄現代化港市之始。

    1920年日本政府「地方制度改正」,打狗改名高雄,哈瑪星一帶成為高雄州高雄郡高雄街,車站也改名高雄駅。但在港市蓬勃發展下,僅4年高雄街就升格為高雄市,市區也繼續往東擴張,「市區計畫變更」也跨過高雄川納入三塊厝,苓雅寮等地。港口設施在1937年也已經完成到高雄川口。

    可以說這時期,高雄的市區、鐵道、港口發展是密不可分的。

    ★第三代火車站:大港埔
    1930年代,高雄市人口超越台南,高雄港吞吐量直追基隆,自然需要更新的計畫。在1936年公布的「大高雄計畫」中,高雄駅遷移大港埔的現址,位居都市計畫中軸線位置,整個市區以環狀臨港線為界,範圍和設計居住人口均擴充數倍,預計以1965年飽和人口40萬人為目標。

    順道一提,雖然1950年代高雄人口就超過設計的40萬人,但缺乏都市計畫概念與施政能力的中華民國政府,將這個計畫一直沿用到1970年代以後。

    第三代高雄駅在1941年6月20號落成,這時候已經是日本偷襲珍珠港前不到半年了,在軍部執政下,國內氣氛轉向「忠君愛國」,「不惜一戰」等口號。採取興亞式建築的高雄駅,似乎也反映著大日本帝國的自信滿滿。

    同年,東港線、鳳山雙軌化也陸續完成,鐵路隨著港區也擴大到苓雅寮,戲獅甲工業區,新高雄車站成為高屏平原的集散核心,高雄市除了港口機能外,也被賦予南向商工基地的角色。

    然而,二戰很快就轉向對日本帝國不利的走向,1944年開始,美軍多次空襲台灣,攻擊目標集中在高雄港周邊,高雄港駅也被完全燒毀。現在看到的站房是戰後重建的混凝土建築,位置稍稍偏南一點,已非原始木造站房。

    ★★再殖民屠殺的見證★★
    戰後,中華民國政府佔領台灣,受到戰火波及的鐵道雖然迅速修復,但高雄車站卻成為另一樁悲劇的舞台。

    1947年228事件發生後,憲兵佔領高雄車站,並在站房二樓架設機槍,高雄對外鐵路交通遭到切斷,糧食無法進入高雄。3月5日雄中自衛隊進攻高雄車站試圖驅逐憲兵,卻被開火壓制,雄中畢業生顏再策中彈喪生。

    3月6日高雄鎮壓開始,民間推派的處理委員會在市府被逮捕槍決,彭孟緝命令部隊攻擊高雄車站和雄中一帶,第21師獨立團第3營開拔到場後,便開火掃射車站與地下道人群,死傷慘重。

    3月6日至7日,軍隊調來迫砲砲擊雄中並派出步兵攻堅,雄中也成為228事件中唯一遭到國府軍攻擊的學校。

    就像是筆者前幾天提到的「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場景,在高雄車站前,中國軍隊對著所謂的「同胞」人民開槍,除了槍彈下的死傷,往後數十年白色恐怖下對歷史的扭曲與壓抑,讓相關的記憶成為禁忌,更長年在台灣人民心中投下恐懼。

    我就讀高中時,雖然已是民主開放的年代,但還是對發生在自己城市的血腥歷史所知無幾。

    ★★城市蔓延造成的衝突和陷阱★★
    隨著經濟發展,過去作為城市邊界的鐵道開始被蔓延的城市翻越,在數十年未重新檢討都市計畫下,眾多的矛盾成為城市中暗藏的陷阱。

    例如,臨港線旁凱旋路埋設的油管,在1970年代前還在田野之間,卻很快的在短短數十年被密集的住宅所包圍,但是,周邊的居民乃至地方政府,卻是渾然不覺有何危險。


    ★都市縫合:第四代/臨時火車站
    在北高雄逐漸從農田與水塘轉變為高樓大廈之際,鐵道成為交通的阻隔。1970年代之後,南北向的主要幹道陸續興築立體交叉,中博地下道也在1987年貫通,此時隨著台北地下化工程如火如荼進行,「鐵路地下化」儼然也成為每次選舉候選人的政見。

    在高雄車站地下化工程終於被核定後,龐大的站區先後進行了多項工程,高雄車站進入超過20年的大施工期。

    2002年3月28日,臨時車站先行啟用。雖說是臨時車站,但引進了「準跨站式站體」的概念,站內空間也比原先擴充。在超乎預期的十多年服務後,給予「第四代高雄車站」的地位應該是不為過。

    ★第五代
    隨著文資保存的意識提升,和台北車站的命運不同,市民與市府均有保存高雄車站的高度共識。2002年8月,重量3500噸的車站建築,下方被挖空裝上滑輪,花了3天移動85公尺,推到原址的東南側。

    市府當時就拍板敲定,第三代車站未來將移回原址,成為第五代車站的軸線核心。新車站配合舊車站的設計,也將是全台唯一。

    值得一提的是,遷移工程是由當年興建第三代車站的清水營造公司台灣分公司吉普營造所延攬。據當時市長謝長廷所述,高雄爭取2009年世運時,世運副主席與秘書長來高雄參觀,跟謝市長說:「一個有能力保留火車站的城市,也一定有能力舉辦國際性運動賽會」。

    ★★文資保存應該要更完善★★
    然而,在風光保存車站之餘,對於鐵道文資的保存意識與實踐卻有更多令人憂心之處。

    2002年,高雄港站南號誌樓因興建橘線被直接拆毀。後續雖在「打狗驛保存聯盟」等團體努力下,高雄港站取得歷史建築地位,並改為「打狗鐵道故事館」,然而台鐵仍一直有開發全站區的計畫。2015年高雄港站土地的保留運動,更引起鐵路工會與市民團體的對立。

    高雄車站本身雖獲得保留,但在新車站設計的過程中,對於舊車站遷回原地後的利用方式,能否保有部分車站機能,比如說售票,服務中心等,都未得到確定。

    而前幾年多位市議員主張舊車站無用,要拆毀舊車站,更讓人看到了地方政治人物對歷史與文化的漠視。

    高雄具有台灣最豐富的鐵道文史資源,最多形式的軌道運輸,一頁軌道運輸史,更是和港市的發展與茁壯密不可分。濱線復駛,鐵道博物館......等等計畫,在地方被提及多年,卻常常是有了希望,更多失望。

    ★★未來展望★★
    作為在地高雄人,我一向主張「軌道建設,以人為本」,屬於全體高雄人的記憶,也更該在建設的過程中妥善保留,或轉化嵌入未來的發展之中。回顧高雄車站百年回憶,我們這代更有責任,串連大家的過去記憶與未來期望,訴求更好的公民決策參與機制,讓高雄人對自己的城市有更多的了解與認同!

  • 工業風天花板白色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10-03 11:47:06

    本集主題:園區歷史既古蹟修復常設展
      
    訪問:鄭鈺琳 專案規劃師
      
    國定古蹟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是清代臺北機器局所在地,也是臺灣第一個現代化的火車修理工業園區,後來更成為全臺鐵路交通的管理中心。1989年臺北新站落成,臺鐵總局遷出後空間閒置,2006年起國立臺灣博物館與臺灣鐵路管理局合作,推動鐵道部轉型成為博物館園區。
      
    園區中計有廳舍、食堂、八角樓、電源室、工務室、戰時指揮中心(防空洞)等六棟國定古蹟建築,皆於日治時期陸續興建而成。主建築廳舍落成於1920年,採用大量阿里山檜木,為「下磚上木」的半木構造建築,外觀為紅磚與白色仿石造的英國安妮復興(Queen Anne Revival)歷史樣式,與八角樓同為臺灣總督府營繕課技師--森山松之助在臺後期的代表作品。
      
    鐵道部的古蹟修復工程自2014年1月開工,至2016年10月完工,耗時近三年,多樣的建築形式、構築工法亦增加了不少修復難度。本工程由張義震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監造、慶洋營造有限公司進行修復作業。工程期間亦多次邀請日本專家與國寶級匠師針對重點工法進行經驗與技術交流,為臺灣古蹟修復技術的累積,留下珍貴的一頁。
      
    鐵道部古蹟展規劃了四個主題展間、六座數位導覽與二十處解體調查現地展示,呈現鐵道部的歷史風華與建築特色;並以修復紀錄的角度,帶領觀眾回到修復現場,一窺古蹟修復過程的匠師身影、工法技術與修復思量。關於鐵道部古蹟建築的種種精彩,等待您親炙現場,細細發掘。
      
    主題展間
    呈現有關鐵道部歷史變遷,建築特色與修復過程的相關展區,包含「園區歷史展區」、「立體石膏飾展區」、「金庫展區」、及「古蹟修復展示工坊」。
      
    1. 園區歷史展區
    鐵道部園區,是清代臺北機器局所在地,也是臺灣第一個現代化的工業園區。透過模型、動畫影像和互動裝置的展示呈現,引領觀眾回顧這段流動的歷史。
      
    2. 立體石膏飾展區
    這裡有園區最精緻華美的立體石膏裝飾。想知道修復團隊如何將完全脫落的天花板,恢復成原初精緻的模樣,這是絕對不能錯過的一區。

    3. 金庫展區
    鐵道部修復過程留下的物件與歷史文物,都封存在這裡。
      
    4. 古蹟修復展示工坊
    修復工地的角落裡藏著什麼精彩故事?怎樣的妙手,讓老建築重現了昔日風采?讓我們重返修復現場,一窺鐵道部古蹟修復的日常。

    數位導覽
    藉由數位導覽認識鐵道部各棟古蹟的背景故事,如廳舍、食堂、八角樓、電源室、工務室及戰時指揮中心。
      
    解體調查現地展示
    古蹟修復的第一步,就是解體調查。每一個遺留在現場的蛛絲馬跡,都是修復的線索。讓我們知道建築物原本使用的材料、工序、工法,同時也反映出當時的時空背景。找找看,這些線索隱含著什麼樣的訊息?
      
      
    粉絲頁: 國立臺灣博物館 National Taiwan Museum(鐵道部園區)
    住址:台北市延平北路一段2號
    電話:022558-9790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 工業風天花板白色 在 幸福空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9-10-03 10:17:22

    #免費諮詢0809000123轉22166 #思謬設計 #呂秋翰
    白色的櫃體加上些古典的線條,呈現古典線板的餘韻;客廳天花板留下原本建築的基底,帶著些許工業風的風貌。

    ■ 幸福空間官網 https://www.hhh.com.tw
    ■ 幸福空間簡介 https://youtu.be/5wE76SmgXwk
    ■ 幸福空間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hhhfb
    ■ 幸福空間 LINE https://line.me/ti/p/%40ovs4341s
    ■ 幸福空間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gorgeous_space/
    ■超級全能住宅改造王HD繁中完整版:https://www.hhh.com.tw/modules/gs/hhh/event/bf/index.html
    ■ 幸福經紀人 https://www.hhh.com.tw/modules/gs/hhh/event/agent/index.html
    ■ 幸福裝修 https://deco.hhh.com.tw/index/index.php?ad_from=hhh.com.tw_menubar
    ■ GSTV 幸福空間居家台 http://gstv.com.tw/

  • 工業風天花板白色 在 澳莉Ol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8-03-17 20:04:53

    📺Oli來帶大家來看看這家咖啡廳的室內設計👀
    最近Oli很喜歡復古工業風格的設計💗🏡!
    來探訪到這家咖啡廳~果真沒有讓我失望耶!😍
    從外表看起來是老公寓,外牆的紅磚牆加上白色的造型牆,搭配著鐵件,大大的寫上店家的店名!
    在這條街上,非常醒目!馬上讓經過的人,都會停留在門口拍照📷!難怪能成為現在IG打卡熱點📍

    現在咖啡廳這麼多選擇,當然約會前的準備功課不能少啦!可不能白白浪費了時間跟金錢,還拍不到美美的照片留念🤣🤣🤣所以有特色風格的店,將會是Oli的首選喔!📝💘

    一進到裡面,果真很多美女在拍照😍,店裡空間很大,有一、二樓,座位間距,完全不會有壓迫感,可以很輕鬆自在的聊天,天花板是做鏤空的白色管線🙄🤔,也讓視覺上做了延伸😃
    聽店員說,有許多傢俱都是從歐洲帶回,難怪有好多復古造型的擺設,從皮沙發到各式復古的吊燈,還有大理石紋的吧台❤️,加上水泥粉光的地板~
    整體風格跟細緻擺設,都深得我心!!
    連戶外區的人造草皮,還擺了一個小帳篷,小孩去了,應該都想鑽進去吧!(我⋯🙋進不去😭)媽媽們,裡面喝咖啡☕️,還可以讓孩子在外面玩耍,
    💡還有面植生牆,也是拍照一大亮點喔!🌿

    可惜的是,我們是吃飽才去喝咖啡的,沒有用到餐點~下次再去好好吃頓飯吧!已有戀愛的港覺~💗

    CAFE de GEAR 咖啡/輕食/場地出租

    店址:台北市中正區寧波東街3-3號

    電話:02 2356 3389

    營業時間:平日11:00 - 21:00、假日09:30-21:00

    歡迎訂閱跟來粉專喔!
    你們的支持,是Oli最大的動力💪🏻
    FB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OALIFEVLOG/
    IG🔗: https://www.instagram.com/OA_OLIO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