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安 #cruchershare29
六日寫兩篇很開心
這篇介紹我用的所有資源
之前投票答應要寫終於有心力寫了
一、券商看盤軟體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新手很常遇到的問題是不會善用資源
明明有很棒的軟體、APP甚至網站可以使用
卻沒好好挖掘它的價值
很多看盤軟體提供很不錯的功能
尤其技術分析很多...
晚安 #cruchershare29
六日寫兩篇很開心
這篇介紹我用的所有資源
之前投票答應要寫終於有心力寫了
一、券商看盤軟體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新手很常遇到的問題是不會善用資源
明明有很棒的軟體、APP甚至網站可以使用
卻沒好好挖掘它的價值
很多看盤軟體提供很不錯的功能
尤其技術分析很多可以調參數
介面用不習慣甚至可以自己設定環境、介面配置等等
所以關於看盤軟體 我建議新手熟悉用到的功能
大部分券商都有提供設定教學
前陣子我在文章提過我偏好用電腦下單
原因是功能更詳盡 而且我很常用到觸價單功能
手機的都好難用 頂多到價警示
關於券商的選擇我給新手幾個建議
除了多開幾個備用以外可以搭配功能使用
逐筆交易剛上線時 就有聽說不少券商掛掉
系統不穩導致無法下單
多用看看其他券商提供的軟體
或許能找到自己更習慣的
選擇券商不外乎考慮幾個因素
1. 看盤軟體功能
2. 營業員態度
3. 手續費優惠
4. 系統穩定度
沒有絕對好壞
像我就蠻在意營業員的態度
因為我會覺得營業員態度差
我就不想讓他賺我的業績
(我的凱基營業員就很謝謝再聯絡
所以我很常用凱基大三元看盤
大三元的技術分析我用的比較順手
但我絕對不會在那下單)
順便推幾個營業員
先強調 這不是業配
這兩位都是我認識蠻久的朋友
服務態度我敢掛保證的
至於其他因素就交給各位自己衡量
開戶可以找他們哦😍
日盛證 @mars0129
群益證 @capital_zoey
我有開三家券商
元大、凱基、元富
期貨開統一
期貨這篇就先不談
因為我還是新手
1. 元大點精靈(電腦版)
當初選擇元大原因不外乎最大券商
軟體相對穩定但介面稍舊的感覺
觸價用很習慣
加上我的營業員人很好我才沒換
2. 元大投資先生(APP)
我也忘記元大哪時改用這APP的
原本的爛爆 但這個新的APP我很喜歡
除了介面漂亮 快速看族群的功能很推
我發文圖片幾乎是用投資先生截圖
3. 凱基超級大三元(電腦版)
我目前用技術分析用最順手
功能完整 參數設定容易
因為我最近在跟前輩學較冷門但很強的技術分析
元大這功能不齊全我很難過
大三元的技術分析跟統一期貨一樣
所以應該是同一家外包軟體軟體(吧)
我不知道其他券商有沒有相同
4. 籌碼K (電腦版)
我每天一定都會用到
必載!! 沒第二句話
基本上應該算是籌碼資料最齊全的軟體
詳盡的功能他們官方有出教學影片
我建議新手可看影片教學摸透所有功能
它有免費版的 但是有查詢次數限制
我自己用免費版而已
下面會說幾個也可以查的軟體
所以我會節省次數
非常需要詳細籌碼資料時我才會查籌碼K
分點明細 均價明細那些之類
5. XQ操盤高手(電腦版)
類股報價一目了然很好用
權證搜尋器也很清楚
主要是拿來找分點進去出的
因為籌碼K有次數限制
所以我都會先做好資料後
要更詳細的籌碼進出明細才會用籌碼K
二、其他APP
1. 籌碼K線
必載
籌碼選股或是看國際指數、ADR
台指期懶得開期貨看盤的話
我也幾乎都用籌碼K線的APP
討論版也很多有趣的地方
就靠自己挖掘囉
2. 鉅亨網、經濟日報、財訊、工商時報
這幾個APP都是我會看的
我還蠻喜歡看文章跟新聞
所以有事沒事我都會打開來看
鉅亨網都會有某些投顧的盤前分析
每天盤前都會過目
有時候會提醒熱門族群或焦點股之類
盤中基本上我就用看盤軟體去關注
另外鉅亨網的技術分析在我還沒開凱基以前會用
他們的技術分析也算完整
可以用網頁版的技術分析
3. CNBC
大部分都用這看國外重要股市新聞
(拿來練英文好像也不錯?)
還有國際主要指數
主要是它很多都可以看
不像Bloomberg要收錢
CNN就看一些國外財金新聞這樣
4. 股市
好像是APPLE內建的我不確定
我都用它來看美股個股的表現
因為一打開就可以快速看到
比要登入其他APP方便多了
目前我沒投資美股
只有買美股基金
所以都只是早上起床稍微看一下走勢
5. XQ全球贏家
用手機的時候我都會用他們的排行榜功能
清楚找三大買賣超或漲跌幅排行
三、網站
1. CMONEY
CMONEY的選股網蠻不錯的
技術面籌碼面基本該有的都有
對新手找基本面尤佳的個股很方便
最常用的產業類股的功能
可以看當天熱門的類股是什麼
依照產業細別排名資金流向
柱狀圖表呈現 大推
2. 財報狗
以前比較常用
主要是著重在基本面選股
價值投資選股是不錯的參考網站
新手可參考
3. HiStock嗨投資
可以先看 #crushershare2 介紹公開申購文章
我會用這網站都是看公開申購的資訊
資料以表格呈現很齊全
4. 公開資訊觀測站
所有最新資訊不管財報還是重訊
一定都是先在這裡公告 監管機關證交所的網站
加入最愛就對了
5. 生意社
我用頗久的網站
如果我想深入研究未來營收等等
就會到這裡找相關原物料報價資訊
例如近期防疫概念股有關的原物料就會在這看
6. 券商權證網
很多券商都有權證網
我都用元富權證網找
權證網都有詳盡的資訊
還是要先熟悉這項槓桿工具才是上策
更好的資源有心找都找的到
花好久整理…
謝謝你/妳認真看完🙏
可以下面留言或訊息跟我討論☺️
喜歡可以收藏分享🥰
.
.
#股票 #投資 #觀念 #券商 #看盤軟體 #技術分析
工商時報經濟日報比較 在 定錨產業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又快半個月沒發文了,如果票選最佛系經營粉絲團的財經版主,站長一定是候選人之一。
昨天會員專屬直播,有人問到,如果每天都有讀工商時報、經濟日報的習慣,要怎麼抓重點呢?
其實最近站長經常更新Telegram頻道,每天挑一則比較有趣或重要的新聞,寫個短評,就是在做這件事,可以追蹤一下。
老規矩,連結放留言區。
工商時報經濟日報比較 在 高虹安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前天(7/15)上午,虹安偕同 台灣民眾黨-台中市黨部 張仲翹主委、藝文工作者、臺北市藝術創作者職業工會、藝文工會、文化部 和 勞動部 來討論,如何讓藝文產業紓困可以更合理合宜,讓藝文產業能夠在這波疫情的衝擊中生存下去。
虹安日前在立法院質詢文化部李永得部長時,部長曾說預估六月中藝文產業損失產值將達80億至100億之間。但這只是一個月的三級警戒的時間,現今三級警戒再度延至7月26日,藝文產業損失預估一定比當初還要更多📈📈。而文化部推出的紓困方案,出現了不合實際情況的冗長審查流程或是資格認定的錯亂,導致許多藝文工作者陷入難以請領補助的困境。
當時公告的文化部藝文紓困規定,4月30日曾兼職其他部分工時的工作的人不能申請。但有很多藝文工作者🧑🎨一直以來都是以兼職的方式工作,虹安也了解藝文工作者收入相對不穩定,常需以兼職的方式才能在持續藝術領域中發光發熱,然而兼職的工作身分,反而成為這次紓困的阻礙。
虹安從去年文化部推出紓困後,就持續要求文化部,應該要正視藝文工作者長期以來訴求,不該把他們當成皮球踢走。因為他們被踢皮球的過程中,除了耗損精神、力氣之外,也完全不被認同與尊重。受到『你是不是藝文工作者』這樣的資格審查質疑,也讓還在起步階段或是路途上的藝文工作者,不僅要面對生活圈對產業的不理解,也放大了環境對藝文工作的不友善,將間接加速藝文人才流失。
📌陳情人則表示,在商演音樂人中,很多人去年認為影響沒有到很大,覺得不需要浪費政府資源而沒有申請紓困。今年卻因為這個原因,反倒被通知資格不符合🤦♂。
📌#臺北市藝術創作者職業工會理事長杜珮詩 指出,在2019年藝文勞動調查顯示,有37.5%藝文工作者每月的收入來源包含兼職的工作。同時身兼數職,已經是業界常態。此外,藝文相關科系的大學兼任教師,既不在教育部的紓困範圍,也因為在學校投保部分工時勞保,導致不符合藝文紓困資格,造成與兼職打工的藝文工作者相同之情形。杜珮詩理事長呼籲文化部在部長做出承諾之餘,應該修改《文化部對受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影響之自然人補助申請須知》中的申請者資格,並希望文化部的政策能統一,放寬審核標準到4月30日曾兼職其他部分工時工作人員的藝術工作者,也可以申請到政府的紓困。
📌#藝文工會總幹事周台鳳 表示,這次疫情全民都受影響,就藝文工作者真的大多是以兼職方式來過活,希望政府可以聽到我們的心聲,尊重我們,讓我們有選擇的機會。另外,藝文工作者的範圍不該狹隘定義,包括藝術教學、藝文演藝企劃等都應包含在藝文相關工作內。而藝術工作者很多是弱勢,收入並不穩定,也呼籲政府疫情已經是一次傷害,申請過程不要是另外一次傷害😢😢。
🔍#文化部綜合規劃司司長林宏義 回應 ,因為現在申請的件數與去年相比增加許多,而且大多為實質審查,所以發放的速度會比較慢。另外,關於藝創公會所說的訴求回應,兼職的藝文工作者,可以提出申覆來重新檢視個案的資格。
🔍#勞動關係司科長許根魁 回應,勞動部發放的原則是從簡從速的,若去年沒申請的案件,今年上網申請後,會快速核發紓困金,並會持續做滾動式的調整。
🔍#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科長黃耀滄 說明,勞動部的補貼部分工時者方案,只要符合資格,就會撥款。
🔍#勞保局普通組科長詹美娜 回應,勞動部可以讓申請人去選擇適合自己的補助,若發現不符合其他部會的方案,也可以在期限內重新申請勞動部的。
👉對於文化部的回應,虹安質疑,今年的疫情明顯比去年還要嚴竣,文化部不該還用去年的標準來審核今年的申請者資格,也希望文化部不要再用「我們已經比去年發更多紓困」的理由來搪塞藝文工作者,讓藝文工作者感到不被受政府的尊重和照顧,請文化部好好的理解藝文產業型態,回去再修訂方案,讓更多藝文工作者都可以得到照顧。
虹安也要求勞動部應和文化部跨部會配合,以處理兼職藝術工作人員勾稽的問題,讓這波的藝文紓困,能雨露均霑,立竿見影。請文化部、勞動部今天用心聆聽藝文工作者遭遇的困難,帶回部內研議、儘速改善,以符合紓困4.0初衷「從寬、從速、從簡」的原則!
#感謝媒體報導👉👉👉
公視新聞網-部分藝文工作者難申請紓困 高虹安呼籲文化部、勞動部完善請領內容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35337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ibLSjI9Sw
中央廣播電台-商演工作者請不到紓困 立委籲文化部放寬資格認定
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2105500
中時新聞網-兼職者領不到藝文紓困4.0 文化部允開放申覆
https://www.chinatimes.com/cn/realtimenews/20210715003157-260405?chdtv
經濟日報-藝文工作者難申請紓困 怨嘆「被政府踢來踢去」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7/5603211
工商時報-兼職者領不到藝文紓困4.0 文化部允開放申覆
https://ctee.com.tw/livenews/ch/chinatimes/20210715003157-260405
華視- 7/26前藝文紓困卡關者 文化部:可申復
https://news.cts.com.tw/cts/life/202107/202107152049566.html
匯流新聞網-紓困/高虹安:環境對藝文工作不友善 間接加速藝文人才流失
https://cnews.com.tw/181210716a02/
工商時報經濟日報比較 在 蔡依橙的閱讀筆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陪你看國際新聞】拚全民疫苗接種率的階段,開跑!
美國 CDC 已公開說,打完兩劑疫苗者,可以不用戴口罩,不管是室內還是室外。唯一的例外,是你真的到超級擠的地方,例如滿載的地鐵那種的。
- Fully vaccinated people don’t need to wear masks outside, Fauci says / CNBC
https://cnb.cx/33J983e
想回到以前的生活嗎?接下來就是拚全民接種疫苗的速度了。目前接種率最高的幾個國家:
- 以色列打輝瑞,控制下來了。
- 英國打 AZ,控制下來了。
- 美國主要打輝瑞與 Moderna,控制下來了。
- 巴林都打,主要中國疫苗,目前疫情嚴重,每日感染人數創新高。
- 智利打中國疫苗,之前疫情創新高,最近稍微和緩。
這些都是網路上查得到的資料。
- Coronavirus (COVID-19) Vaccinations
https://ourworldindata.org/covid-vaccinations
- COVID-19 CORONAVIRUS PANDEMIC
https://www.worldometers.info/coronavirus/
或許這就是為什麼,中國國民黨政治人物,如楊志良、丁守中等,最近一直在提,叫政府要進口中國疫苗的關係。
因為中國知道,再過幾個月,中國疫苗的集體保護力就要掀底牌了,要快點趁全世界發現實際效用不強之前,銷庫存。
中國的疫苗,似乎主要的功能是外交,醫學或流行病學上的效果,就要再繼續審慎觀察才好。
臺灣的高端國產疫苗,技術來自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跟 Moderna 同個實驗室,只是 Moderna 選擇技術較新的 mRNA 技術,高端選擇比較成熟的次單位疫苗技術。
聯亞的也是次單位疫苗技術。兩家綜合起來,產能很大,不只內用足夠,還有可能外銷。
臺灣打了很棒的前半場,七月之後,我們一起打疫苗,讓臺灣在疫情戰役的後半場,迅速回到世界國家領先群!
- Moderna新冠疫苗效果佳 與高端疫苗同樣來自美國NIH / 經濟日報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2/5020393
- 國產新冠疫苗 這2檔仙拚仙 / 工商時報
https://ctee.com.tw/news/stock/418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