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川崎氏症是什麼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川崎氏症是什麼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川崎氏症是什麼產品中有4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COVID-19 對兒童的威脅 在美國 首先….. 隨著學校開學,學生和教職員工返回學校,但是,Delta 變種病毒已導致全美國兒童病例、住院率上升。 根據美國CDC的統計數據,5至17歲青少年的 Covid-19 感染率與18至49歲的成年人一樣高,甚至高於 50 歲以上的成年人。 美國...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4的網紅醫聊543,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川崎氏症(Kawasaki disease)雖然在臨床上並不多見,但是它所造成的心臟冠狀動脈病變,卻是兒童後天心臟病的主因之一,也是最讓家長們感到擔心的併發症,我們請到大直診所的 #龍厚伶醫師 來跟我們介紹這個特別的兒科疾病~ 【#川崎氏症的症狀有哪些】 典型症狀:發燒大於5天 + 下列五項中的其...
川崎氏症是什麼 在 Penny_지으니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1-14 06:43:01
. #後面有影片👶🏻 2021/01/02 今天終於可以照心臟超音波了 三歲以下沒辦法冷靜躺好的小朋友 都要喝適量的催眠劑(?)才能照超音波 燒酒喝完第一管之後還是沒有熟睡 而且一放到床上就發瘋一直要阿婆抱 後來又再加半管再加阿婆唱歌 才真的睡著 心臟科醫師一直說:「他以後酒量可能很好。但酒後應該...
-
川崎氏症是什麼 在 醫聊543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3-25 18:00:06川崎氏症(Kawasaki disease)雖然在臨床上並不多見,但是它所造成的心臟冠狀動脈病變,卻是兒童後天心臟病的主因之一,也是最讓家長們感到擔心的併發症,我們請到大直診所的 #龍厚伶醫師 來跟我們介紹這個特別的兒科疾病~
【#川崎氏症的症狀有哪些】
典型症狀:發燒大於5天 + 下列五項中的其中任四項:
(1) 嘴唇或口腔黏膜異常(草莓舌、嘴唇紅腫乾裂)
(2) 雙側非化膿性結膜炎
(3) 無痛性頸部淋巴結腫大
(4) 四肢手掌與腳掌水腫,手指及腳趾脫皮;
(5) 多型性皮膚皮疹
另外也常可見到卡介苗接種處出現紅腫或潰瘍,以及肛門口周圍紅腫脫皮。
【#川崎氏症的成因與治療方式是什麼】
發生原因目前不明,推測可能與感染、免疫、基因有關,好發於冬末春初,年紀六個月至五歲的孩童;雖然確切的發生原因還不明確,但是醫界對於治療方式已有基本的共識:免疫球蛋白與阿斯匹靈,來減少併發心臟冠狀動脈瘤的機率。
【#川崎氏症兒童的居家照護】
(1) 監測體溫 與 適當的嘴唇口腔黏膜照護
(2) 根據心臟冠狀動脈影響的程度來調整適當的運動
(3) 觀察是否有心絞痛、心跳過速、蒼白、呼吸急促的情形
(4) 定期追蹤心臟超音波,遵照醫囑服用阿斯匹靈 -
川崎氏症是什麼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8-12-30 14:39:28本集主題:「我是一位「少」奶奶:2寶地方媽媽的戰勝乳癌求生記」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王筠銨(銨銨)
內容簡介:
人人都想當好命少奶奶,而我卻因罹患乳癌成了「少」奶奶!
在孩子剛生、工作爬到上坡的那年,因擠奶發現有個硬硬的小球滑來滑去就是推不開?!唉呦喂呀,人生從那時開始註定要來個急轉彎!
為了兩個寶貝,我向世界大聲呼喊:我要活下去!就算生病,也要打扮美美、不減搞笑,立志當個乳癌界的美麗諧星!
治療好痛,我選擇搞笑紀錄!
35歲那年,我面臨了生死交關的大事──乳癌。原本以為這世上應該沒有什麼比生兩個孩子的過程還要痛了,但治療的痛簡直讓人永生難忘!面對治療的漫漫長路,我選擇用幽默的方式記錄這一切,將苦痛轉化成送給女兒、癌友與自己的禮物。這本書記錄了我被確診罹癌,到接受治療,最終從乳癌畢業,甚至自己創業重生的點點滴滴、酸甜苦辣。
孩子尚幼,我必須堅持抗癌之路!
35歲那年,大女兒三歲,小女兒剛出生不久,因為一場乳癌打亂生命中所有的計畫!為娘的自己吃苦不打緊,但看到剛滿一歲的小女兒因川崎氏症住院受苦,心中除了滿滿的不捨,更希望能幫女兒承受所有病痛。真的好想陪伴可愛的女兒長大,我還不想就這樣離開這世界,所以我擦乾眼淚,告訴自己「不管多苦多痛都要撐住」,告訴全世界「我要活下去」!
術後重生,我邁向人生新道路!
現在的我,已經蛻變成全新的自己,不再像過去壓力超載、凡事忍耐。在治病的一年間,我開始珍惜自己、尊重自己,有話就說出口,心舒坦了,人生就不一樣了。我不怕治療過程變得多憔悴,只要恢復健康、滿懷信心,一定可以找回美麗!生病後我從科技業阿宅跨足網路領域,創立臉書粉絲專頁「孩子的爸,我要活下去」,分享抗癌的點滴。此外,我也捨棄人人稱羨的工程師的工作,用一台電腦一支手機創業闖天下,一步步摸索成立FB購物社團。既然老天沒讓這場病要了我的命,那麼它一定有別的使命,我相信抗癌是一時的,好好活下去才是一輩子的!
作者簡介:王筠銨
從科技宅工程師變成網路上分享垃圾話的地方媽媽。中興大學化學研究所畢業。35歲在半導體外商公司擔任12年的製程工程師,卻在第11年請完產假回去上班時在廁所擠奶時發現不明硬塊,才發現罹患「三陰性乳癌」。期間曾經邊上班邊化療邊帶兩個小孩,在網路分享垃圾話與抗癌點點滴滴,獲得廣大網友與癌友的迴響。
川崎氏症是什麼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COVID-19 對兒童的威脅
在美國
首先…..
隨著學校開學,學生和教職員工返回學校,但是,Delta 變種病毒已導致全美國兒童病例、住院率上升。
根據美國CDC的統計數據,5至17歲青少年的 Covid-19 感染率與18至49歲的成年人一樣高,甚至高於 50 歲以上的成年人。
美國兒科醫學會8/31的資料顯示,現在美國兒童中的 Covid-19 病例是 “呈指數級增加”。
在截至8月26日的一週內,美國報告了大約 203,962 例新的兒童 Covid-19 病例。(圖)
20萬例!
“從截至 7 月 22 日的那一週約 38,000 例,增加到過去一週的近203,962 例,增加了五倍。”
增加了5倍!
最令人擔心的是,許多孩子同時感染了第二種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RSV),這讓兒科醫師更難處理了。
雖然RSV 是一種常見的呼吸道病毒,通常會引起輕微的、類似感冒的症狀。
但是對嬰兒和老年人來說。 RSV 可能是很嚴重的。
尤其RSV再加上Delta變種病毒‼️
兒科醫師們都可以想像得到病童呼吸道的症狀是會如何嚴重的!
其次…..
隨著美國兒童COVID 的病例增加,小兒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 的病例是否也會增加?
什麼是小兒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
一般來說,被COVID-19感染的兒童大多數都是輕症。然而,有一些兒童和青少年可能會因得了COVID-19而發展出一種罕見併發症,叫做小兒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
其臨床症狀會類似川崎氏症,會造成全身皮疹、結膜炎、口部粘膜發紅、腹痛、腹瀉,嚴重者甚至會影響心血管功能,造成冠狀動脈擴張甚至造成心臟衰竭。
根據美國CDC 統計,在2020 年 2 月至 2021 年 7 月期間,至少報告了4,404 例 MIS-C 病例,其中 37 例死亡。
而這些MIS-C 患者的中位年齡為 9 歲。
而99% 的 MIS-C 患者的COVID-19 檢測呈陽性,另外 1% 的患者與 COVID-19 患者有過接觸。
最後,雖然目前12歲以下孩子們還不能施打疫苗,但是大人們仍然可以做的就是:
提高兩劑疫苗完整接種的涵蓋率,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避免密閉空間的群聚。
圖片來自: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ediatrics 美國兒科醫學會。
川崎氏症是什麼 在 阿包醫生陪你養寶包 - 小兒科巫漢盟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應該上輩子欠她不少😘
前天阿包醫生分享疫情期間如何處理寶包發燒
➡ https://lihi1.cc/17z9Y
其實背後的原因是因為小喵最近也在發燒...😭
五天前的傍晚,我們感覺小喵抱起來熱熱的,喝完奶之後她突然大吐,我們手忙腳亂地換床單及幫她洗澡,後來一量體溫發現38.6度。不過往後的幾天,她沒有特別的症狀,但食慾比平常減少,精神也較差。我先使用溫水擦拭、泡澡、使用退燒藥來緩解她的不適...
身為醫生爸爸的我,知道這段期間孩子發燒很麻煩,因為許多診所不看(因為連自己的診所也不看發燒病人😅),如果真的嚴重要去醫院看診,應該也會被要求做新冠病毒的快篩,所以我先在家持續觀察小喵的狀況,但腦中不斷統整可能疾病的鑑別診斷...
🆘會是感染COVID-19嗎?
➡️應該不會!周遭家人沒有接觸史也沒有症狀,我自己這星期的快篩也為陰性...
🆘會是感冒或腸胃炎嗎?
➡️應該不是,她沒有明顯的症狀表現,而且家人們都沒有類似的症狀...
🆘會是感染腸病毒或泡疹病毒嗎?
➡️腸病毒可以先排除,因為最近沒有在流行,而且大家都停課,我也很久沒遇到腸病毒寶包了!至於泡疹病毒,我一直在檢查小喵口腔有無破洞及牙齦有無出血腫脹,不過還沒發現...
🆘會是川崎氏症嗎?
➡️小喵的頸部的確有些腫大的淋巴結,但摸起來她不會痛,也沒有不舒服;同時她也沒有紅眼睛、草莓舌、嘴唇乾裂、手掌腳板腫、卡介苗傷口腫,而且發燒還沒超過五天...
🆘會是尿道感染嗎?
➡️如果真的是,會比較麻煩!因為得去檢驗尿液才知道。不過她尿量正常,無異常尿味,也沒在尿布上看到分泌物,如果持續發燒或許真的要去驗尿才行...
🆘會是玫瑰疹嗎?
➡️小喵現在快一歲,這個年紀蠻有機會得到玫瑰疹的,她目前只有發燒的症狀,或許真的是得到玫瑰疹。但總要燒個三、四天才會退燒,接著才會出疹子...
🆘會是其他自體免疫疾病或是癌症,例如白血病?
➡️啊...身為爸爸的身分就不敢先想到這些鑑別診斷的疾病了!希望小喵這次發燒,只是因為一般常見的疾病所致...
------
「後記」
小喵終於在三天前退燒,活力較為恢復,接著隔天身上臉上出現散亂的紅色疹子,這些疹子真讓我感到欣慰,終於可以確診玫瑰疹了😅...
當我天真地以為從此可以解除警報了,沒想到在她身上冒疹子的這幾天,明明冒的疹子應該不會痛,也不會癢,但她卻持續出現【地上有刺】及【只能大人站著抱】的症狀,而且她特別只喜歡找爸爸抱...😭
為什麼玫瑰疹這麼難搞?!
端午連假就要這麼精實的度過了...
#感覺手臂都變粗了_明年能參加划龍舟比賽了😜
預祝大家端午節快樂!
🎥只要3小時一次掌握育兒該注意的眉角
▶️ https://reurl.cc/Ezl2gm
📖暖爸兒醫幫父母解決育兒難題
▶️ https://bit.ly/2UAzP6h
川崎氏症是什麼 在 皮膚科 胡怡萱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天想要跟大家聊聊小朋友的新冠紅疹,先簡介兒童的新冠肺炎有什麼特色,再細談兒童的新冠紅疹。
#小孩 #兒童 #幼童 #新冠肺炎 #新冠紅疹 #病毒感染 #病毒疹 #COVID19
❓兒童被COVID-19感染都是輕症嗎?
→兒童還無法接受疫苗施打
→變種病毒比以前更容易感染到小孩
→年紀越小,重症比率越高。
兒童重症50%發生在5歲以下
→數據統計:
台灣2021/6/4 學生確診人數超過405人 (含大學生)
→值得期待:
兒童在國外已經開始進行疫苗的臨床試驗 (輝瑞、莫德納…)
❓兒童的COVID-19感染症狀有哪些?
•發燒 40~50%
•咳嗽 40%
•上呼吸道症狀 10%
•腹瀉 8~9%
•噁心嘔吐 6~7%
❓兒童的新冠紅疹有哪些表現?
比較常見的有
• 凍瘡樣病灶 (Chilblain like lesions)
• 類似多形性紅斑 (Erythema multiforme like lesions,又稱靶心樣病灶 Targetoid lesions)
• 蕁麻疹 (Urticaria)
• 水泡
小水泡 (Vesicular exanthem)
像水痘 (Varicella-like exanthem)
• 病毒疹 (沒有特異性,Maculopapular exanthem)
比較少見的有
• 玫瑰糠疹樣病灶 (Pityriasis rosea-like eruption)
• 紫斑 (purpura)
• 網狀青斑 (livedo reticularis )
也有可能是嚴重疾病的表現
• 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類川崎氏症
總結:
→兒童也有可能感染新冠肺炎,不能因為兒童輕症居多而輕忽!
→紅疹是新冠肺炎的症狀之一,請家長提高注意
→但是!長紅疹的原因很多,除了新冠肺炎,還要考慮過敏、感冒、其他病毒、細菌感染(例如水痘、皰疹、肺炎黴漿菌)、藥物疹、免疫疾病等等。
→如果家中幼兒有出現皮膚紅疹可以看皮膚科,有其他明顯身體不適的症狀,還是要給小兒科醫師看診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