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月書單(上篇)」
今年給自己的其中一個目標,是記錄當月的讀書心得,因此趕緊來分享十二月中到一月中的讀書紀錄。這三十天左右的時間內,心思幾乎全花在學校的期末考,因此讀書之餘總是尋找著輕鬆有趣的讀物,因此近期的閱讀大多與熟悉的電影或作家有關。以下就分別紀錄每本書給我的啟發與不專業的短評:
ㅤㅤㅤ...
-
「一月書單(上篇)」
今年給自己的其中一個目標,是記錄當月的讀書心得,因此趕緊來分享十二月中到一月中的讀書紀錄。這三十天左右的時間內,心思幾乎全花在學校的期末考,因此讀書之餘總是尋找著輕鬆有趣的讀物,因此近期的閱讀大多與熟悉的電影或作家有關。以下就分別紀錄每本書給我的啟發與不專業的短評:
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
◎《宮崎駿論》杉田俊介 / 評論
這本書詳細地從宮崎駿創作的原點,貫穿了他從「熊貓家族」到「風起」的創作觀。圍繞著宮崎駿作品中「眾神般的孩子」這個主題,透析宮崎不斷追尋的那個「孩子」。
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
宮崎的世界觀可以建立在「世界就是一座腐海」的基礎上。大人們製造污染、抗拒死亡,然而透過孩子的眼,宮崎追逐「凡人」的定義,了解人類必須與死亡共生。複雜的自然觀中,每一種現實都像泡泡,將這些大小不一的泡泡疊合後,宮崎審問觀者「家庭」、「人類」、「死亡」等議題。
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
藉著這本書的機會我重看了幾部吉卜力,發現小學時恐怖不解的「崖上的波妞」突然間變得如此清晰。書中有針對「波妞」中親子關係與愛情的討論,重看後感到波妞的力量實在太強大暴力了。雖然沒有太迷吉卜力,但推薦宮崎迷們可以看看這本書。
/
◎《出門去買蛋》 小川糸 / 隨筆集
在看過日文文庫版後,很快地迎接了開本同樣可愛的中文版。雖然沒有太喜歡小川糸的名作「鍋牛食堂」,但她的寫作功力和生活態度實在讓人嚮往!(還有她的兩隻可愛狗狗)近幾年很喜歡看小說家們的隨筆集,觀察虛構故事背後的思想和生活。讀小川糸的文字時常感到棉花般蓬鬆,然而這些淡淡的故事與風景背後,可能蘊藏了無數次的旅行與神奇邂逅。刪減永遠是寫作中最困難的事,能在如此豐饒的時間中揀選最精華的題旨,或許正是小川糸厲害的地方。
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
不過在寫「食物」這方面,我喜歡吉本芭娜娜勝過小川糸。有機會再跟大家分享寫食物的療癒小說!
/
◎《傳染》吉田戰車 / 漫畫
趁著吉田戰車的名作《傳染》出新譯本,趕緊去補習了一下。這系列的無厘頭四格漫畫在1989~1994年連載於Big Comic Spirits雜誌。過去雖已出過中文版,但新譯本在旁邊加上了更多註腳,並且重新推敲了許多雙關語。讀過部分原文版,眾多雙關並非專家實在難解,能夠等到這些精采冷梗被翻譯成中文,真的很幸福!!(有興趣了解新舊譯版差異的,可以去看Mangasick闆娘的部落格~)
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
一開始讀《傳染》可能會一頭霧水,但讀到三分之一時,就會被各篇若有似無的連續性震懾,不得不承認日本那種「最後將梗繞回原點」的功力實在一流。裡頭的角色不僅各個莫名其妙、且好笑得令人發寒。順帶一提,我最喜歡的角色是水獺(笑)。最近正在練習四格漫畫分鏡的我讀完後直接將它奉為聖經。
/
◎《莫洛伊》 貝克特 / 小說
荒謬劇作家貝克特的「等待果陀」、「終局」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對於他的荒謬艱澀有看沒有懂的我,前陣子找了幾篇分析貝克特的論文,其中反覆提到他三大小說之一的《莫洛伊》,因此好奇買了回來讀。
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
整個故事既像「行走版的等待果陀」,也像本「解答之書」。全書大致分成兩部:一個名叫莫洛伊的旅人出發尋找母親、另一位名為莫朗的偵探出發尋找莫洛伊。喜歡貝克特的原因,在於他的文字雖然常是角色的互亂獨白(且常幾頁都沒有分段...),但細讀就會在狂奔的意識中發現關於性、宗教、個體存在的一些金句。
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
其中我最喜歡的一句是:「 我總是對重犯感到傷心,但生活就是由重犯組成的,人們可以這樣說,而且死亡也一樣應是一種重犯,這不會使我吃驚的。」
————-
因為發現一次發完會太長,所以決定切一半,剩下的下週再分享!哈哈
對這幾本書有其他心得、或想推薦書的也請留言給我!!
#刺蝟讀書室
崖上的波妞分析 在 新經典文化ThinKingDom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天才的思考:高畑勳與宮崎駿》#新書預告與活動募集
🍅關於吉卜力最完整、最精采、最厲害的一冊!
🍅王牌製片人vs.天才導演們的才華與熱血
🍅19張吉卜力全彩海報授權刊登
🍅獨家收錄 高畑勳x宮崎駿x鈴木敏夫 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精彩對談
「從《風之谷》到《回憶中的瑪妮》……因為事先想好了要談的內容與主題,面對記者時,我隨心所欲地想說什麼就說什麼……全部加起來,說了四十多個小時的話。結果成了描述宮崎駿與高畑勳兩位天才思考回路的內容。」—— 《天才的思考》後記, #鈴木敏夫
#超級製片人眼中的天才導演們✨
動畫史一百年,若說吉卜力三巨頭:#高畑勳、#宮崎駿 與 #鈴木敏夫 撐起了半片天,一點也不為過。究竟這間一個月只製作出五分鐘長度動畫,追求細節的工作室,如何在商業電影市場中逆勢突圍,製作出一部部膾炙人口、歷久彌新的動畫作品?
🐾關於作者 鈴木敏夫
一路支持高畑勳與宮崎駿兩位天才導演的王牌製片人。#吉卜力工作室 成立前,就參與《風之谷》啟航、推動老少咸宜的《龍貓》、文學性強烈的《螢火蟲之墓》、以及讓吉卜力票房屢創紀錄的《魔法公主》、《神隱少女》到引爆話題的《風起》。
🐾關於本書 天才的思考
記錄自鈴木敏夫訪談,訴說他眼中兩個風格強烈動畫導演,以及他們的靈魂如何碰撞出火花。同時也分析吉卜力旗下中生代導演 #近藤喜文、#宮崎吾朗、#米林宏昌 等人的創作,書中滿滿吉卜力二十部作品的誕生祕辛,還原打仗般的工作現場,是緊張刺激又有意思的吉卜力全紀錄‼
================================
▶️原來,吉卜力的電影是這樣製作出來的——
《#風之谷》:吉卜力開業前的作品。原本以為拍完製作團隊就解散⋯⋯
《#天空之城》:為了拍《天空之城》而成立吉卜力工作室⋯⋯
《#龍貓》:從獨生女物語變成姊妹的故事。起於宮崎駿對高畑勳的較勁心理?!
《#螢火蟲之墓》:比電影內容還虐的製作過程。宮崎駿盛讚高畑勳的代表作!
《#魔女宅急便》:這部片開創了日本影壇首次異業結合之先河。
《#兒時的點點滴滴》:研究狂高畑勳大顯神威,用寫論文的精神製作出的電影。
《#紅豬》:從15分鐘變成93分鐘,宮崎駿的飛行夢想。
《#平成狸合戰》:吉卜力三巨頭諜對諜完成的作品,最後讓宮崎駿大哭!
《#心之谷》:連宮崎駿也自歎不及的細緻畫功。近藤喜文導演首次執導之作。
《#魔法公主》:前所未見!寫下許多宣傳紀錄的「魔法公主大作戰」。
《#隔壁的山田君》 :四格漫畫竟然這可以這樣!讓人難忘的動畫長片。
《#神隱少女》:連宮崎駿自己都沒看懂?!原來無臉男才是男主角?!
《#霍爾的移動城堡》:宮崎駿最辛苦的作品。
《#地海戰記》:宮崎吾朗的領導能力抓住了工作人員的心。
《#崖上的波妞》:拍龍貓續集?還是創造出一個比龍貓更受歡迎的角色?
《#借物少女艾莉緹》:影評盛讚「吉卜力的動畫」回來了!米林宏昌首次執導。
《#來自紅花坂》:沒有奇幻元素也能打動人心的「宮崎動畫」。
《#風起》:宮崎駿萌生退休之意的真相。
《#回憶中的瑪妮》:鈴木敏夫退下製片人工作
《#輝耀姬物語》:國外影人最推崇,高畑勳動畫集大成之作。
================================
📍活動募集及贈品──
上述二十部吉卜力動畫作品,你最想知道哪個故事&精采秘辛?留言在po文下告訴我們!
(分享你的吉卜力記憶與心得、附圖加分!)
◼️活動辦法
1.即日(7/24)起,留言告訴我們你想看哪個故事
例:「我想看:《崖上的波妞》:拍龍貓續集?還是創造出一個比龍貓更受歡迎的角色?」
2.我們每兩天會從本篇留言者中抽出一位,即可獲得吉卜力授權商品「《龍貓》30週年紀念信玄包」(贈品圖詳見留言處)。
◼️活動贈品
「龍貓30週年紀念信玄包 」5個(吉卜力授權商 橡子共和國台灣 提供)
-
《天才的思考:高畑勳與宮崎駿》
鈴木敏夫著 緋華璃譯
封面設計 蔡佳豪
8月4日上市🔥🔥🔥
崖上的波妞分析 在 電影文學希米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雷神索爾3:諸神的黃昏》(Thor: Ragnarok)今晚已經上映,外媒一片好評,又是一顆新鮮番茄。。。。只是,會不會擔心,這種北歐故事,其實另藏玄機,就算看得興奮刺激,也不一定能夠完全看懂。
於是,非常推薦一本北歐神話大補帖——米絲肉雞 Mythology的《北歐諸神皆可萌》,這真的是只要一本就能夠搞懂整個北歐神話世界的地理環境、歷史始末、人物關係、脾氣毛病、還有恩怨情仇。
之前我所接觸過的北歐神話資料,都破破碎碎的,東拼西湊,主角名字又換來換去,故事細節也在每個傳說軼事裡,各不相同。於是,雖然看似好像懂一些,但是真要全部故事細節湊在一起,講出一個完整的始末,還真的使不來。
.
於是,非常佩服米絲肉雞總整理。這絕對不是一本隨便找找資料就寫得出來的書,雖然看起來很簡單,讀起來很輕鬆,但是自己讀過神話的讀者,肯定明白,光是要理解整體神族的歷史始末,搞懂他們的地理環境、人物關係、外加把不同版本的故事,融會貫通,再整理出一套邏輯完整的「有趣」故事,絕非容易。
.
特別括號「有趣」,因為米絲肉雞的文筆,真的非常詼諧有趣,但又不失深度。因為令人欣賞的是,他在每段故事後面,都會附上一篇簡短的文化分析,將這些詭異荒謬的北歐故事,紮根在北歐寒冷貧脊的艱苦環境,讓讀者理解,原來這些看似可笑的故事,都是其來有自,也同時能夠明白,這些角色務實與自私的性格,是在怎樣的環境因素下,所造就的結果。
.
想了解歐美的小說電影,對於西方神話故事的認識,絕不可少。希臘神話與聖經神話,許多故事大家早就耳熟能響,也不稀奇了。但是要真的認識北歐神話,就不太容易(我的觀察是,就連西方人都搞不清楚)。
.
但是當代許多小說與電影,都是根基在這些詭異故事裡,例如十多年前的《魔界》(The Lord of the Rings),現在看到的《雷神索爾》(Thor),還有隱藏在故事細節裡的《異形:聖約》(Alien: Covenant)。要不是在《異形》裡,有關「尼伯龍根的指環」漏了餡,誰能理解雷利.史考特(Ridly Scott)到底在玩什麼把戲呢。
.
關於《異形:聖約》與「尼伯龍根之歌」,請看下面這篇文章:
https://sosreader.com/alien-covenant/
.
關於「尼伯龍根的指環」聽起來好像是個離我們極為遙遠,毫不相干的故事,但是你可能沒想過,連台灣人很愛的宮崎駿,也是「尼伯龍根」的粉絲,《崖上的波妞》裡,勇敢可愛的波妞,就是「尼伯龍根指環」裡的女武神(布倫希爾德)的化身。宮崎駿把這段神話與動畫的連結,放在波妞於海底偷玩爸爸的青春露時,說出來的一句台詞。
.
除此之外,還有華格納的歌劇《尼博龍根的指環》、《尋龍高手》(How to Train Your Dragon)、《哈比人》(Hobbit),以及一堆我不熟悉的電玩,也都是根據北歐神話來的。於古於今,隱藏或明顯,北歐神話常常融在我們接觸的文藝產物(電影、小說、電玩),怎能不補一補,多了解呢。
.
這本《北歐諸神皆可萌》對我來說,真的好補,米絲肉雞真的好神。於是,雖然明明網路上有維基,書架上也有很多本神話參考書,這本「萌神」我還是拜了,可惜沒買到有親筆簽名的限量版。
.
。。。。。。
.
上述電影的介紹分析,可以在以下連結找到:
.
《尋龍高手》
http://blog.udn.com/katydid951/article…
.
《哈比人:五軍之戰》
http://blog.udn.com/katydid951/20160974
.
《異形:聖約》
https://sosreader.com/alien-covenant/
.
。。。。。。
.
《米絲肉雞》的神話網站:
https://mythchicken.wordpress.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