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山越新三國志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山越新三國志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山越新三國志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山越新三國志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金老ㄕ的教學日誌,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等待許久Somebody Sue/普通人終於讓東吳十二虎陳重新登板亮相了! 東吳與我頗有關係(因為我讀東吳大學......好啦,我知道這樣說很爛,但真就是這種關係),所以當我重新看三國,實在對東吳的人物感到抱屈。 三國演義是以蜀漢為正統,日本人由於受三國演義頗深,所以動畫、電玩等作品就大大...

  • 山越新三國志 在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8-01-15 21:41:01
    有 61 人按讚


    等待許久Somebody Sue/普通人終於讓東吳十二虎陳重新登板亮相了!

    東吳與我頗有關係(因為我讀東吳大學......好啦,我知道這樣說很爛,但真就是這種關係),所以當我重新看三國,實在對東吳的人物感到抱屈。

    三國演義是以蜀漢為正統,日本人由於受三國演義頗深,所以動畫、電玩等作品就大大強化蜀漢武將的能力。像是三國志11,有些武將擁有「特技」,然後蜀漢擁有......「神將」關羽、「鬥神」張飛、「騎神」馬超、「弓神」黃忠、「神算」諸葛亮、「工神」黃月英。我就算不提這些特技具體內容是啥,光這些名字,就知道他們在遊戲中是牛逼到了極點。
    曹魏的武將能力在電玩中雖然比蜀漢遜色,但是人才濟濟,板凳深度其實相當恐怖,若非光榮三國志的AI刻意設計的不怎麼樣,若是曹魏陣營主動的多路進攻,其實蜀漢及東吳將在長期消耗下落敗(而現實中的三國,蜀吳還真就是比不過北方的資源豐沛而落敗)。

    東吳......雖然也有「水神」周泰、「戟神」太史慈、「火神」周瑜等S級強將,但絕大多數武將,其實都很AB級。所謂AB級,就是能力不算差,但卻又沒多強,如果要數值化,那就是介於80~90之間(很多時候,當真是87分不能再高)。然後東吳的武將特技又大多數屬於水上技能,像是:增加水上的移動力、在水上攻擊有一定機率不會被反擊傷害......但很少有利於陸戰的特技,這就導致攻城及守城時,東吳武將真的很難用。

    由於電玩數值不優,三國演義少描寫,東吳的武將也就顯得很黯淡。像是今天分享的董襲老兄,我除了記得在曹操傳打死他後可以獲得那能力雞肋到不行的連環鎧......還真是挺不熟他的。

    三國雖然已經是描述到爛掉的歷史,但其實被忽略的還是不少,正如有些老兵喜歡描述自己的當年勇,曾經征戰無數的東吳諸將,也會希望自己的事蹟不被忽視吧?

    【chat三國】十二虎臣爆裂戰士:水中勇蛟董襲

    如果您還沒看過《十二虎臣爆裂戰士:一等老將程普》的,請來:
    http://0rz.tw/0k5T0

    如果您還沒看過《十二虎臣爆裂戰士:精實鐵男黃蓋》的,請來:
    http://0rz.tw/DQT6Z

    如果您還沒看過《十二虎臣爆裂戰士:勤苦先鋒韓當》的,請來:
    http://0rz.tw/OikS4

    如果您還沒看過《十二虎臣爆裂戰士:無私健將蔣欽》的,請來:
    http://0rz.tw/2cL9a

    如果您還沒看過《十二虎臣爆裂戰士:至強肉盾周泰》的,請來:
    http://0rz.tw/6fHI7

    如果您還沒看過《十二虎臣爆裂戰士:虎無犬子陳武》的,請來:
    http://0rz.tw/HTP7P

    新的一年,《十二虎臣爆裂戰士》下半場要開打啦!真的是讓大家久等了。基於距離上半場的前六位虎臣有點時間,大家要是喜歡這個系列文章的話,趕緊先複習一下,順便多多按讚分享,感謝諸位讚歎諸位!

    江東十二虎臣裡,已經介紹過的前六位與尚未介紹過的後六位,大致上可以用「孫策入主揚州的會稽郡」這個時間點作為分水嶺。孫策陸續打敗揚州的劉繇、王朗、嚴白虎等割據勢力後,自封為會稽太守,從那時開始孫策才算是個「咖」,具備逐鹿中原的實力和聲勢。

    孫策想要在江東穩固統治,光靠父親孫堅舊部「三鐵衛」以及核心親信「淮泗敢死隊」是不夠的,所謂強龍不壓地頭蛇,終究還是得跟本土勢力合作,孫家才能走得長長久久。不過當時周遭還有很多敵人要面對,孫策並未有太多積極的攏絡措施,要一直到孫權時期,才開始大動作起用各位所熟知的「吳四姓」-顧、陸、朱、張這些大族子弟。

    董襲算是少數出身江東,卻又早在孫策時期便獲得重用的特殊例子,但是關於他的出身,則有很多曖昧不明的地方需要釐清。

    先說結論,與上一篇所介紹的陳武有著較為明顯的名門背景不同,董襲沒有世族該有的樣子,這大概可從董襲傳記裡的兩點特徵得以判斷。

    首先,董襲是會稽餘姚人,同時代幾乎沒有一個與他同樣出身會稽的同姓宗族在政壇或是學界上活躍。如果硬是要往前推,東漢時期倒是出現過一位孝子董黯,出身於鄰近餘杭的句章縣,並號稱為漢武帝時經學大儒董仲舒的六世孫,不過關係實在扯得太遠,而且董襲也沒有什麼經學上的言論或成就;若是往後看,在孫吳末帝孫皓在位時,有出現過一位官至司徒的董朝,不過有關他的生平乏善可陳,與董襲之間有什麼關係也無從得知。

    再者,通常世家大族之所以成為世家大族,在於他們「詩禮傳家」的特色,也就是說他們一族所掌握的學問是必須代代相傳的,所以他們就會極為重視下一代的教育,如此才能夠繼續把持住學問,進而維持家族享有的特權。董襲既不知他的父祖是何來歷,其子孫也沒能在孫吳政權裡留下任何蛛絲馬跡,就他獨自一人載於史冊。

    雖然董襲不像陳武那樣有身家背景,但他卻又跟出身低下階層的蔣欽、周泰很不一樣,而這也同樣可以從董襲傳記中抓出兩條線索。

    第一條線索發生在孫策初步平定江東、自封為會稽太守的時候。當時董襲專程迎接孫策的到來,而孫策見到董襲身高八尺、渾身散發出旺盛的戰鬥力,當下將他招為會稽郡的「賊曹」,負責會稽的治安維護,用現代的邏輯來理解的話,大概等同於警察局局長。

    這則事件看出了董襲在會稽的特殊地位。如果他只是一介草民,那孫策不可能會特別與董襲做進一步的會唔,而且還封他做賊曹如此有份量的職務。

    就我個人的推測,董襲可能是因應黃巾起義後的亂局,而集結起來保衛鄉里的武裝組織頭子,又或者是趁著天下大亂盤據一地的山大王。在孫策用壓倒性的兵力入主江東後,與其像嚴白虎那樣被打到幾乎人間蒸發,倒不如主動輸誠,在孫策政權裡佔一個好位置。

    第二條線索則是發生於孫策被暗殺、孫權匆促接手的時間點,當時孫權還是個十八歲的少年,江東人心浮動,孫策孫權的母親吳氏為此特別召集眾臣商討日後對策,董襲不但位列其中,還有著極為優異的表現。

    董襲當時如此向吳氏說道:「江東地勢有山川之固,而討逆明府恩德在民。討虜承基,大小用命,張昭秉衆事,襲等為爪牙,此地利人和之時也,萬無所憂。」意思就是江東易守難攻,孫策大人的治理也很不錯。孫權大人接手,大家一定挺到底,政事有張昭處理,打仗又有我董襲等一幫將領來坦,大家安心免驚。

    既有資格能夠參與如此高層級的會議,還講得出這麼有sense的建議,歷史上的董襲似乎跟我們在《三國演義》或是電玩中所認識的董襲,很不一樣。

    甚至我還可以這麼說:江東十二虎臣之中,除了甘寧或許可以相提並論外,董襲在水戰能力上絕對是最出類拔萃的,他才是水戰之王。

    約莫在赤壁之戰前,孫權發起了第二次攻伐殺父仇人黃祖的軍事行動。黃祖見孫權來勢洶洶,自然是做好了萬全準備。他先是在屬於戰略要地的河口安置兩艘戰船,並且用粗繩與巨石將船隻固定,同時派遣一千多名弩手駐於船上,只要孫權的戰船攻過來,先用箭雨賞他個痛快,又可運用船隻阻擋對方,簡直就是一道堅固的水上長城。

    不過董襲帶著一百多名重裝部隊,駕著小船深入黃祖的戰船長城中,將固定船身的粗繩割斷,於是黃祖的防線因此被破解,而他本人也在這場戰役中殞命,孫權總算是一解心頭大恨,董襲也拿下這場復仇戰的首功。說不定在他迎接孫策來到會稽時,率領的是一支專門幹水上生意的「江洋大盜」呢!

    當然不僅是水戰,董襲在征伐山越上的表現同樣活躍,還因此受封了「威越校尉」這麼一個如此直接的武官職。更有意思的是,董襲是少數能在孫權尚未稱王時,能夠獲得「偏將軍」一職的強者。先前也曾提過,漢朝的將軍職是很崇高的,漢末除了手握朝廷的曹操外,沒幾個群雄給得起。

    為什麼歷史上的董襲好像猛到沒朋友,但後世卻好像沒什麼感覺,只是把他當作二線武將呢?其實答案在過去所發表的文章都有提過,大概就是三大要點:非蜀漢陣營、敵人不夠強、戰死。

    在《三國演義》將蜀漢作為正義的一方時,評價先加個十分再說,董襲無福消受;再來董襲有史可查的對手,不是那種免洗感很重的山越頭目,就是黃祖、劉勳之流,不像周瑜擊退曹操、呂蒙打敗關羽那樣威到爆棚;最重要的是,董襲最後是在濡須之戰因遭遇風暴,導致戰船翻覆而溺斃,那麼瞎的死法也就不用指望會有什麼好評價了。

    但是話又說回來,董襲之所以會溺斃,並非他身手不如人,而是當時他不顧部下的極力勸阻,堅持要在船上盡忠職守的結果,而且董襲之死反而又透露出他深不可測的實力。

    當時的情況是這樣,由於孫權因應曹操的進攻親自率軍迎敵,而董襲也隨同出征,並率領著五艘「樓船」的水軍。樓船是那個時代最大噸位的戰艦,一艘樓船的基本硬體設施起碼有三層,而且還有許多如發射箭弩的弩窗、反擊登艦敵軍的矛穴、擊發石塊用的投石車,甚至還有製造鐵汁的熔爐,再加上駕駛之需的舵手、操帆手等等,一艘樓船所需要的人員編制該有多少呢?

    以當時的技術而言,已經可以建造出容納近三千人的巨無霸樓船,或許董襲所率領的那五艘樓船級數沒那麼高,但畢竟還是樓船,就算是一艘一千人的規模,董襲當時至少手握五千兵力。再假使先前所推測董襲在會稽擁有武裝部隊屬實,那麼以孫吳政權世襲領兵的制度來看,這五千人都可以算是董襲的私家兵。

    話外一提,周瑜病逝後轉交給魯肅統領的部隊也不過四千餘人。

    難怪董襲寧願翻船溺死也不退,也難怪董襲死後孫權只是厚待其家屬,而非將這支軍隊再轉交給他的兒子繼續統領。

    當然以上都是稍嫌隨興的假設,但董襲在水戰上無與倫比的能力,倒是無庸置疑的。

    --------------------------
    《非普通三國:寫給年輕人看的三國史》虎臣重啟 天下大吉!

    博客來|http://goo.gl/gLfXTx
    金石堂|http://goo.gl/ZKCe0J
    誠 品|http://goo.gl/MGUlkM
    三 民|http://goo.gl/uYRVtu
    讀冊生活|http://goo.gl/V98hv2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