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山東女人特徵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山東女人特徵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山東女人特徵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山東女人特徵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9,047的網紅絲人空間(李絲絲),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Cooking Studio活動文字記錄】2018.05.12《陳鴻上菜 粗糧煮意》誠品生活新板店 本場活動摘要: ★歡迎欣賞陳鴻養生廚房~ 01.這段時間的體悟 02.什麼是真正最好的養生、最棒的美食 03.粗糧煮意的概念 04.「粗糧煮意」,煮的是什麼 05.養生或是預防醫學,教育大眾...

  • 山東女人特徵 在 絲人空間(李絲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8-06-04 18:00:00
    有 36 人按讚

    【Cooking Studio活動文字記錄】2018.05.12《陳鴻上菜 粗糧煮意》誠品生活新板店

    本場活動摘要:

    ★歡迎欣賞陳鴻養生廚房~

    01.這段時間的體悟
    02.什麼是真正最好的養生、最棒的美食
    03.粗糧煮意的概念
    04.「粗糧煮意」,煮的是什麼
    05.養生或是預防醫學,教育大眾的口訣
    06.為什麼媽媽在懷孕妊娠期的時候最敏感
    07.讓獅子頭好吃的訣竅
    08.五殼米需要經過特別處理嗎
    09.食用粗糧時,對身體有更好幫助的幫手
    10.五穀粉是不是容易得糖尿病

    05/12(六)《 陳鴻上菜,粗糧煮意 》──健康鴻食代,養生節氣料理
    糙米蓮子獅子頭、爆米香蕉奶泡鳳梨汁
    主講/ 陳鴻(亞洲美食天王、本書作者)、周祥俊(上海長寧新涇醫院全科主治醫師、本書作者)
    示範/ 郭家宇(台北假日飯店行政副主廚)
    睽違十年,知名美食節目主持人、有「亞洲美食天王」封號的陳鴻,首部「養生食療」著作終於推出!
    陳鴻說:「順時令、養天和,就能與天地和諧共生、共存。」
    他近年來大力推廣「健康鴻食代,反璞歸真Home Style」理念,希望能將健康養生與美味關係畫上等號。
    本書介紹以養生粗糧為食材的陳鴻獨門料理,嚴選當令粗糧食材,加上一些巧思,在家也能烹調豐盛的節氣料理。
    同時結合榮獲「十佳好醫師」榜首的上海名醫周祥俊醫師提供的食材營養與保健解說,養生、食療一次到位。
    除了兩位作者介紹創意菜色,特別邀請任職於「台北假日飯店」行政副主廚、廚藝和創造力皆為業界模範的小黑主廚—郭家宇,示範本書料理。
    出版社:遠流出版
    遠流粉絲團

    ★相簿縮網址 https://goo.gl/vjU2PV

    首先跟線上粉絲頁朋友問好,我們現在要舉辦的是由誠品書店和遠流出版社《陳鴻上菜 粗糧煮意》臺北首場新書發表會,希望大家在線上跟我們同步觀看,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線上提問。

    跟現場讀者問安,大家午安大家好!
    我是誠品書店的企劃李絲絲,絲絲負責誠品書店3家Cooking Studio各項料理活動,都非常希望在星期五、星期六下午,跟我們一起共享書香、菜香結合的料理時光。

    要為大家鄭重的介紹我們的新書,他已經好久好久沒有出書了,有10年那麼久,今天可以親眼見到他,面對面來互動。當然這本書有非常強大的養生團隊,團隊也來到現場,不僅僅介紹陳鴻養生的理念,而且現場可以學到、吃到主廚的2道精彩料理,活動很豐富喔。

    今天適逢母親節前夕,預祝大家母親節快樂,天天平安、天天健康。

    一位作者有理想,要出成一本書,如果沒有一位編輯,沒有出版社,也沒辦法出書,首先請特別來賓跟我們分享這本書的發想,遠流出版公司出版4部副總編輯陳莉苓,陳副總編。

    陳副總編:
    大家好!絲絲好!
    很高興大家今天蒞臨參加新書分享會。
    談到這本書為什麼會產生,在規劃這本書前,先要謝謝張玲玲女士,她幫我們牽成,提到陳鴻最近有個想法,想把粗糧煮意告訴大家,有中醫師來幫忙,一起合著這本書,我們就想這是一個很好的議題,也很符合目前的養生觀念。

    當我向公司提報的時候,董事長馬上詢問是否是那位阿鴻?我們回答是,於是書名當然要放上「陳鴻上菜」,這也是書名的來源。

    當然也希望大家藉由這本書,得到更多健康、養生的觀念,如書的封面寫到「養生、食療,一次到位」。謝謝大家!

    絲絲:
    一本好書出版,費盡千辛萬苦,沒有作者與出版社的努力,一起把這本書做好,希望把最好的東西呈現在大家的眼前,就得靠誠品書店努力來賣書了,希望大家來支持我們的作者、出版社與書店,共同努力呈現一本好書。

    接下來介紹這位大家並不陌生,但是很久沒有看見他了呢?

    跟各位報告,誠品書店做了很多料理活動,但也不過這10年之間。可是早在10多年前,臺灣的美食節目並不普遍的時候,印象中的第一個美食節目是什麼?「阿鴻上菜」,還有在飛碟廣播中上菜。

    這本書是3位作者。
    有這個養生理想出書的發想,源自於他,他是知名的美食節目主持人,「亞洲美食天王」是他的封號,臺灣第一位「美食小鮮肉」也是他,但是這10年之中有所轉變,目前大力的推廣健康鴻食代,反璞歸真,一直強調的Home style的理念,希望在近年食安問題嚴重,大家也有在關心的同時,想要把這本書做出來。

    利用24個節氣,設計出非常多的料理,大家看到書名寫粗糧就感覺不好吃,似乎也變化不出好料。這本小小的書裡可以變化出72道春、夏節氣料理,裡面的菜色回家都可以如法炮製,而且吃的健康。

    歡迎第1位作者,也是大家最喜歡的陳鴻!

    阿鴻:
    謝謝誠品、謝謝線上網路的好朋友,現在在看我們的直播,這是我從阿鴻上菜…從臺灣第一屆小鮮肉變成老菜脯,也謝謝大家還記得我,跟我一起變老,再次感謝大家,共度一場難忘的母親佳節,謝謝大家。

    絲絲:
    自從阿鴻上菜之後,如雨後春筍般的料理節目不斷推出,可是還是覺得阿鴻陪伴我們的那段時光很美好。可是這10年來很少看到他了,請問阿鴻都在忙些什麼?

    阿鴻:
    非常謝謝絲絲,其實絲絲姐一路以來就是默默把Cooking Studio做一個營造。剛才聽到絲絲姐把我想說的都提前先跟大家介紹,我就特別喜歡跟這樣子的人一起合作,有句俗諺「自己褒,卡袂臭臊」XD (臺語)

    這10年,憑良心說,我是一個沒事會找事做的人,有事不怕事,沒事不惹事。只要有事情需要我,我就去做,我也非常感謝,如果沒有臺灣給我阿鴻上菜的基礎底韻,我也沒有辦法去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其他國家的媒體有一些合作的交流。

    我也非常慶幸,在2008年遇到身體上的轉變,那時候大家都很清楚我進了月子中心,做月子一段時間XD

    這段時間給我一個很大的體悟,我後來才發覺到:
    「人呀,有時候養生不是靠吃山珍海味,你要給我對的,不用給我貴的;有品味不用高消費,你怎麼樣把你的生活,慢慢的回到一個極簡的概念。」

    也就是說,你少了負擔,慢慢的去換到了一些健康,原來過去我們得到的實在是太多了,要怎麼樣學會去用簡的哲學,這也變成是我在這10年當中慢慢去體會到的,然後我也慢慢的去想。

    今天真的很高興誠品書店可以在這10多年的過程中,去營造這個Cooking Studio,其實是符合剛剛提到的「Home style」,它告訴你,不是只告訴你要去饒河街夜市,或者叫你去追米其林餐廳。而真正最好的養生、最棒的美食,是跟你最在意的人一起分享、一起藉由食物的傳遞,留下一些人生美好的畫面。

    把這樣子的一種氛圍,變成是你生命當中的一個印記,然後用味道留下美好的串連,所以我才會說:「用味道去記憶周遭。」

    今天我要跟所有的朋友來介紹,這10年過程中,我去了很多地方,也認識很多英雄好漢,今天總算…很高興遠流出版社陳副總編給我這樣一個機會,讓大家知道,我一日到晚嘛不知咧忙閒啥XD (臺語)

    後來我就發覺到有一句話可以讓我真正去體會到,原來我終於知道我的使命和工作,因為一路以來,從30年前從新竹鄉下地方到臺北,一個比較保守的家族家庭觀念,要非常感謝我的母親把我的膽子生的跟她一樣大,人家說「憨膽憨膽,青瞑不驚槍」(臺語)

    你就是要有一種傻勁,勇往直前的去闖,你不試怎麼會知道?可是,發覺到,現在的年輕人比較保守,趴咧卡袂中槍(臺語)。可是有時候天公會庝憨人,可以讓我多少得到一點好的,最後我想說:「莫道是他人子弟,應當作自家兒女」。

    我非常感謝生命一路走來,非常多的貴人給我這樣的機會,包括小燕姐、TVBS電視台早期總監葛福鴻小姐、中國時報吳玲玲總經理、中視曠湘霞副總經理,這些老闆,願意信任,給我這樣的機會讓我去學習,也才有機會能代表臺灣出國比賽。絲絲姐是否可以代為傳達出國比賽的事情跟大家說呢?

    絲絲:
    既然提到了出國比賽,這是我對陳鴻非常訝異的地方。剛不是說人要有憨膽嗎,但是人沒有專業,怎麼敢站出去,如何能夠代表臺灣、代表華人被選中出國比賽,對不?最驚訝的一段影片,陳鴻參加日本電視台TBS節目得到冠軍的畫面。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3HwQE1pmdI

    出國比賽得冠軍,陳桑實在太厲害了!我們印象中的阿鴻又回來了,不僅主持美食一級棒,做菜也是一級棒,這是我們近期得知陳鴻的新消息,依然寶刀未老。

    阿鴻:
    請容我再補充說明一下,剛剛絲絲姐形容的很好,寶刀未老,臺灣人也常說的「老罔老,還會哺土豆」(臺語) XD

    還要再一次謝謝遠流給我機會,覺得在這樣的作品上來說,不是想跟大家講過去有多榮耀或者是我自己的成果,而且我們如何把臺灣真正的軟實力得以讓它延續。

    感謝我遇到的一些年紀比我更小的晚輩,從前別人給我、帶我的機會,我能夠利用這樣的方式把這些人集結起來,後來形成一個好的能量,這叫做群力創作。

    今天非常謝謝遠流、謝謝莉苓姐,他們願意,人家說大碗又滿意也有跨界合作,大家知道看到這本書這麼厚,現在沒有人出這麼厚吧,都掩來差去(臺語)。

    先跟絲絲姐報告一下,5月底我們這本書要代表臺灣參加新加坡的國際書展,這也是一個新南進嘛XD

    再講一個沒有臭屁的,這本書是唯一,在今年進入上海國際書展被選中的臺灣養生食譜,請掌聲給我們的團隊,謝謝。

    特別感恩在座的媽媽們,我們特別準備了南臺灣的煎餅,不先講怕待會兒有的人聽到一半,感覺陳鴻講的差不多,要中場離席了XD要讓人家知道,原來今天是有備而來的。

    這不是每個家庭都有的,感謝南臺灣第一品牌「華珍食品」。小時候要吃這個煎餅…這是日本技術,每一片都這麼厚,黑黑的是什麼?(黑豆)這樣你也知道!

    我們現在來講粗糧煮意的概念是什麼?就是粗糧細做。
    不要停留在養生不好吃,然後好吃不養生的觀念裡,去突破它,怎麼樣去改變讓它慢慢的去回歸家庭,讓自己把吃飯跟做菜的過程,讓做菜的人跟吃飯的人好好的去珍惜。因為從前都忙於料理三餐,現在忙於事業,所以至少一星期留一餐給家裡的人。

    最後我要在這邊謝謝一個人,這個人在20年來給我非常好學習傳媒,呈現我…,很多人以為我剛開始到新加坡說我是亞洲的傑米奧立佛,說我是Famous Chef,講我是一個真出名的師傅,其實我不是師傅呀,從幕前、幕後到製作,然後到廣播跨界,現在還有一種叫斜槓人生,
    人生當中你不要怕多學,有很多東西可以去做,在人生當中走,在這邊要非常謝謝飛碟電台的業務總監,她也是我的乾媽阿梁姐,謝謝阿梁。雖然這幾年我在國外,但我要親自趁著直播大大的感謝妳!

    阿梁姐:
    說實話,從認識阿鴻20歲到現在,依然這麼帥,我怎麼這麼老XD

    阿鴻:
    我們在飛碟電台過程20年當中,他們給我很大的空間,所以我的養分有3分之2是來自於飛碟,希望大家繼續支持飛碟電台,謝謝大家!

    今天不只是新書發表會,今天是一個難忘的母親節,因為梁總姓梁,我從小愛撒嬌,總叫阿娘阿娘,時間一久就變成我的乾媽XD

    大家要記得喔,更年期要跟我一樣變得更年輕,就要吃粗糧煮意,謝謝。

    絲絲:
    你看,美食節目不是這麼好做的,陳鴻不是浪得虛名,很厲害對不對!
    我今天很想不要當主持人,我想跟大家一樣坐在台下,好好的享受一場美食饗宴,但是陳鴻規定我今天一定要當主持人。

    接下來這位,是這本書共同作者之一,他昨天才剛下飛機,風塵樸樸的來到臺灣,就是為了今天跟大家相見,非常難得的機會,周祥俊醫師,是上海長寧新涇醫院全科主治醫師,也是國家健康管理師、公共營養師、家庭營養師、廣播節目主持人和專欄作家。

    在2017年榮獲上海市十佳居民自我健康管理小組的指導醫師,上海常寧最美家庭醫生,常寧區十佳醫師稱號,最了不起的是2015年WHO頒發的優秀社區健康自我管理小組的指導醫師,而且他的中醫師健康加油站也是非常風行,口才非常好、非常帥,而且有一對迷死人的酒窩,掌聲歡迎來自上海的周祥俊周醫師!

    周醫師:
    謝謝絲絲!今天非常榮幸的,有這個機會能夠來到臺北的誠品書店,和各位朋友一起見面,做分享。其實臺灣對我來說有一個非常深的緣份,因為之前在上海結識陳鴻,陳鴻在高端品牌擔任代言,那時候有機會來做結合,於是認識了他。

    當時,因為我們有做健康科普,如果沒記錯的話,應該是在2013年的三八婦女節,那時候我們要做一道養生的料理,希望能夠對更年期的婦女有個保健的作用。可是大家都知道,醫師都會念念叨叨你要吃這個、你要吃那個,大家都會問我什麼能吃、什麼不能吃,可是到最後他們都會給我一句話說:醫師,糙米到底怎麼吃呀?這是很常被問到的問題。

    藉由美食家來告訴大家,怎麼來把糙米這個大家都知道也不太好吃的這個植物,變成一個很美味的料理,不但能夠享受到美味的感覺,同時還能對身體得到更多的補給。

    就在這樣的契機下,醫師和美食家做一個結合。今天大家能夠看到這樣的成品,其實我們己經蘊釀非常多年了,從最初開始要怎麼跟大眾推廣,食用粗糧這件事情,到後來我們發現,其實大家對粗糧的認知都很熟悉了,唯一大家迷思的部分,如何把它做成好吃的料理狀態。

    所以變成教導大家如何去Cooking粗糧,然後把到味的這個一樣狀態放在每一個時令當中,對身體進行補給是我們最大的功課。

    因為你今天看到的這一本《粗糧煮意》,我們要呈現的絕對不只是粗糧而已,我們要告訴大家的是在24節氣的飲食需求當中,不同的節氣,我們應該選用哪一種粗糧,達到哪一種養生的目的,同時把這些粗糧變成容易操作,又好吃又美味的料理,讓你在家裡可以呈現,因為我的患者告訴我,吃粗糧只會煮成粥啦XD

    其實不盡然,粗糧可以有非常多的變化,尤其在這本書當中,我們為臺灣的朋友做最好的呈現,食材選用很多在地的海產、漁產、水果等等,臺灣是一個寶島,隨處都有新鮮的食材,在養生或是預防醫學,教育大眾有一個口訣:「我們在吃食物的時候,4條腿不如2條腿,2條腿不如1條腿,1條腿不如沒有腿。」

    4條腿的豬、牛、羊;2條腿的雞、鴨、鵝;

    1條腿的是什麼?一種植物,根莖類的,可以是白色、可以是黑色,菇類,沒錯!
    沒有腿的是什麼呢?魚類。
    因此這一本書的食材,除了運用大量的粗糧之外,還與盛產的漁獲做搭配,把魚類可以做身體的能量補給,又不會擔心吃了會發胖的完美食材。

    講個笑話給大家聽,一開始在設計這本書的時候,因為臺灣很多的漁獲是上海沒有的,讓我有很大的困惑,例如鬼頭刀是什麼大家都知道,可是對上海人的我來說,這是什麼鬼XD

    透過臺灣的漁獲,我學習到這些魚類是什麼、特質是什麼,在哪些季節盛產,可以帶來哪些幫助。

    其實這本書是我們的上冊,主要涵蓋了春季和夏季的12個節氣養生,不同的節生對身體的要求是不一樣的,我們常說要天人合一、要做到平衡,這樣子才能讓身體跟大自然做一個融合的狀態。

    可是,在這些過程當中,我們常常會遇到問題呀,現在是立夏,是夏天的第一個節氣,節氣是在傳統農業社會的一種標識/區隔方式,對現代人來說,節氣更多選擇的是特徵,而不是和穀物耕作的特性。

    剛剛告別春天,現在來到夏天,前面一個節氣是穀雨,我相信在我來到臺灣之前應該有下雨,上海也是下雨2天、出太陽2天,在這樣的特點,身體最大的困惑與最容易產生的傷害是什麼呢?濕、熱。

    如何做到平衡,在我們整個食療過程當中,是可以起到這樣作用的。因此在選擇食物上,既能幫助身體排濕毒,同時又能讓你取得一個清涼狀態的食物。

    從粗糧的角度上來說,最好的一位就是「薏仁米」。
    大家到南洋去,餐廳最多賣的就是薏米水,為什麼?因為南洋很熱呀,同時也有很多濕,因此我們取它的食療功效。

    在這個時節,為什麼除了濕和熱之外,還有什麼功能?
    請問大家有看過甄環傳嗎?
    甄環重新被迎回當熹妃的時候,棋嬪不是爭竉嗎?老是說半夜作夢又心慌,要皇上陪著她,甄環賜了她什麼?糙米薏仁湯,不用煮太開,滾了就可以喝了。

    這不是沒有原因的。因為糙米、薏仁可以幫助我們心情愉快,食物裡含有胺基酸,對於失眠還有睡不著的朋友來說,是可以改善睡眠的藥用特性。

    今天當然不是只教你隨便煮一煮XD
    陳鴻人非常好,告訴大家怎麼把它煮成好吃的,又讓你起到這個功效,尤其接下來的天氣會很熱,大家可能會覺得煩燥,立夏節氣,人覺得最不舒服的就是心煩、覺得意亂,如何透過這些食物來做補給,這本書裡面會有很好的呈現。

    書裡也有考慮非常多的問題,每個節氣當中,做了6道菜品,2道主菜、2道副菜、1道湯品、1道飲品,以一個套餐的概念呈現。

    我們在裡面要學的是什麼?方法。
    為什麼把A和B組合在一起,裡面會有一個周醫師好周到的提醒,告訴大家,烹飪值得學習的是什麼、為什麼這樣搭配,這是我覺得要告訴大家的非常重要的知識。

    如果只是半印套,就72變,如果我們能夠活靈活現,那可能就更厲害了!謝謝大家!

    絲絲:
    周醫師是這本書重要的靈魂人物之一,現場來了周醫師的導演好朋友,可以介紹一下嗎?

    周醫師:
    把介紹導演這個任務交給我,我心裡還是蠻感激的,我和臺灣有非常多的緣份,除了這本書以外,還有電台的合作。導演是這本書裡所有的視頻非常重要的掌控者。

    和導演的緣份不只是這本書,在2015年,我是上海市WHO頒發的優秀社區健康自我管理小組的指導醫師,我們需要做一些視頻的工作,宣導給大家,那時候請到蔡導幫助我們視頻的部分。

    剛剛看到的視頻很多還沒細看,因為太多了,導演問我為什麼不看?我說,蔡更新導演出品,有3個字叫「信得過」產品。

    2015年大概做了將近100支的視頻,都是做健康宣導的內容,當時每一個視頻上的每個圖片、每個字都認真看過,因為繁體簡體版本的不盡相同,逐字逐句的去更改,到了這一版就以抽查的方式發現每個品質如同以往,在高規格的品質上,於是後續的製量檢查就委由陳莉苓總編來負責。

    蔡導演:
    跟周醫師的緣份是蠻難得的,更早的緣份是來自於陳鴻先生,早期在TVBS《阿鴻上菜》的時候,我們就一起工作。其實我算一路見證亞洲美食天王,他在身體上的改變,體態很明顯的變化,也明白為什麼他今天會出這樣的一本書的原因,因為他親身經驗過,才明白養生的重要性。

    也藉由陳鴻的介紹,我和周醫師有了進一步的合作。認識周醫師也讓我嚇一下,想不到居然有過目不忘這種人XD拍攝過程中,東西一拿出來,他能直接上鏡頭,不用再準備的,可見他在這醫學底子的深厚度。

    這一次,他們2位合作這本書,我也很榮幸的再次得到邀請幫他們製作視頻,拍攝過程中,有個小故事是,當我拍完了這些影片之後沒多久,我的女兒得了流感,第一步當然先看醫生,食欲不好,外食也不吃,心想,我剛拍完視頻,只是我沒法過目不忘記得內容,只記得一個概念就是說「吃當季的食品跟粗糧」,於是下廚隨便煮給女兒吃,就這樣煮了一星期,雖然不完全歸功於食療,也是有用藥,但是至少吃得下,慢慢的恢復健康。

    所以我覺得這本書有它的實用性存在,經過剪輯,包括周醫師、鴻哥、小黑師傅、莉苓姐,終於把這些視頻完成了,這次的結合也是我一個很特殊的合作,能夠以紙本的書籍、視頻不管是電腦、手機上都可以收看,對我來說也是一個全新的體驗,甚至在未來,5G的時代來臨了。請多支持這本書,推薦給朋友,謝謝!

    周醫師:
    現在到場的雅惠姐,是我要非常感謝的人,因為整本書的編輯都是由雅惠姐幫我們完成的。為了寫這本書我熬了多少個通宵,每當我半夜3點發給她的時候,都會即時回覆,好我收到了。我心想難道雅惠姐都不睡覺的嗎XD

    雅惠姐:
    好害羞呀,其實我能夠跟鴻哥、周醫師在這本書結緣,非常榮幸。跟鴻哥認識也有數十寒暑,他依然數十年如一日的年輕貌美,當然也包括和周醫師的合作是一見如故。書中24節氣,周醫師能提綱挈領的讓我們吃出健康、吃出美味,非常棒的一本書,推薦給大家,謝謝!

    絲絲:
    感謝周醫師、感謝雅惠,今天真的是所有的團隊都來到現場,剛剛阿鴻、莉苓姐、周醫師講了這本書發想的故事,現在要把周醫師的養生理念付諸實現,變成真的,剛剛蔡導提到這本書每道菜都會有QR Code拍攝的影片。

    其實我很感慨,剛剛每一位上台說話的人都可以各辦一場活動,大家居然能一次參加5位主講人的活動,真的是值回票價。

    今天的活動,如果沒有他,我們就沒有飯吃,今天的主廚,也是《陳鴻上菜,粗糧煮意》72道菜色食譜的呈現,就是他。

    經常參與國際大型廚藝比賽贏取榮耀,並以豐富創意及廚藝功力屢獲知名企業邀請,協助進行創新計劃研發指導。實力堅強備受肯定,人稱「地表最強廚神小黑師傅」,協助示範本書72道粗糧創意料理實作。

    現任「台北假日飯店」行政副主廚,也參加過國內大型廚藝比賽獲獎,並且在醒吾科技大學餐飲系擔任講任講師的工作,掌聲歡迎廚藝和創造力皆為業界模範的小黑主廚—郭家宇。

    小黑主廚:
    各位現場的朋友、直播線上的朋友大家好。

    絲絲:
    請小黑師傅簡單的講一下,這次跟阿鴻、周醫師合作的心情?

    小黑主廚:
    很高興可以跟我小時候的偶像,也因為鴻哥不吝惜的分享,如何把東西變好吃,在周醫師的幫忙之下,我們找到了幾種食材,把鴻哥的理念想辦法去呈現。待會兒會教大家怎麼做這2道菜。

    絲絲:
    先看一下這本書的章節介紹。

    「粗糧煮意」,煮的是什麼?煮的是創意和心意。

    將樸實無華的粗糧,搭配多樣當令食材,依循節氣養生原理,透過料理人絕妙創意,華麗變身成72道既美味又健康的豐盛料理。

    兼具保健與食療功能,讓您愈吃愈有味,愈吃愈療癒。
    感受到無與倫比的幸福感,這就是我們想要傳達的美好心意!

    將你認為樸實無華的粗糧 一定要搭配當令的食材,配合節氣養生的原理,光是春夏季就推出72道養生料理,讓你吃得健康。剛剛中醫師有說這本是上冊,還有下冊喔。

    【春】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

    順時令、養天和,就能與天地和諧共生共存。
    春季養生重點在於「養陽保肝」,動五臟六腑的順暢運作。

    Q:請問周醫師,您認為按照中國24個節氣來說,春天要注意哪個器官來保養?用什麼角度希望大家能照著做?
    A:這個問題在節氣養生上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我們都知道春天是萬物復甦,最要養護的是肝臟。春養肝,同樣的,在整個春天的過程中,肝是屬於生發的狀態,人在過了冬天一個休眠的狀態,應該在春天擷取更多的養/氧氣。

    當然,經過春天的節氣,知道溫度在逐漸上升,肝臟在養護的過程中,也是從慢慢出土的一棵小芽、開花到茂盛,我們有句話叫「過猶不及」。

    在初春,我們希望擷取到更多的養/氧氣,但是春夏交際的時候,我們又擔心養氣過盛給身體帶來過多的負擔,養氣整個復甦的過程中,肝臟會出現一個症狀,叫「肝氣鬱結」。

    來自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5月是所有月份自殺率最高的季節,為什麼?就是因為肝臟會受到壓抑的狀態,容易覺得不舒服,很多疾病爆發,有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

    大家看過紅樓夢嗎?裡面有一個經典橋段「黛玉葬花」,黛玉葬花是葬5月的花,因為春天的花特別多,到了5月,花期到就會凋落,除了和黛玉的個性有關,跟節氣也是有非常大的關係。(絲絲突然秀了5月花的紙巾,全場大笑XDD)

    因此在整個春天,從剛剛開始發芽,需要擷取更多養氣,一直到逐步平衡因為養氣過盛帶來的衝擊和負擔的過程中,我們就把粗糧的部分帶入,哪個時間點要用哪一個,這非常重要。

    【夏】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

    夏季養生講求「養心」,
    藉由清熱利濕的消暑食物、涼性蔬菜和水果,幫助生津止渴、除煩解暑。

    絲絲:
    夏天的部分,剛剛周醫師講蠻多的。我們會有什麼?「濕跟熱」。
    請注意,今天氣溫高達32度,但是還沒正式進入盛夏,買書回去照著節氣料理,可以吃好吃的,還能兼顧健康。

    待會兒小黑師傅要示範的料理分別是「糙米蓮子獅子頭」,會由阿鴻上場解說;「爆米香蕉奶泡鳳梨汁」,將由周醫師隨侍在側。

    阿鴻:
    謝謝絲絲姐,有妳我真的鬆一口氣,謝謝。
    在這邊請工作人員協助,讓我們可以先看一段由蔡導演為小黑師傅錄製的視頻。對臺灣的文創來說,算是一個很新、很跨越的一種新文創。所以今天不單單在介紹一本書,我們在介紹臺灣文創,如何讓臺灣的軟實力在未來能夠延續下去。

    小黑師傅:
    很高興這次與陳鴻的合作。
    這次,我們在餐桌上想辦法把五穀類養生食材怎麼樣變好吃、怎麼樣讓它平民化,但是又不失美食的精準,經過很多次的討論,我們在做的當下,把五穀類食材變成主角,而不再是配角。

    在料理的當下,還跟時令季節做結合,這是一個很大的考驗。臺灣四面環海,時令季節很重要的是海鮮,如何把海鮮跟五穀類結合,以及怎麼樣經常性的運用在家庭料理,手法改變,甚至於很多的蔬菜,團隊中相互切磋,產生很不同的火花。

    絲絲:
    現在就把好久不見的阿鴻上菜,原音重現,歡迎阿鴻!

    阿鴻:
    剛剛看完了視頻,想要解釋一下,從前我們都是看紙本書,未來,下一代的閱讀習慣,怎麼樣讓它活潑。這本《阿鴻上菜,粗糧煮意》,其實是媽媽家庭養生手冊,你只要照著做,就不會錯。

    因為現在有很多媽媽不知道要怎麼照顧家人,以節氣,剛剛周醫師所提到讓我想起,前2天是陳寶蓮小姐發生事情的周年,發現到這個時間點是人最容易浮燥、最容易想不開的時候,如果當時有認識周醫師,這件遺憾的事情或許能避掉。

    人往往都會遇到一個檻,怎麼樣藉由食物來調節身體、情緒,這真的是一件很美好,也是一個很值得稱頌的寶典。我們只是說舊瓶裝新酒,過去照著黃曆,可是現在已經很少人在看,我們把古老的智慧,利用中西結合、養生的觀點,尤其是日本最推崇的就是家庭醫學科,我們怎麼樣用中國人的養生概念,把節氣怎麼樣用排毒、用粗糧煮意讓你返璞歸真。

    馬上準備要迎接端午節,怎麼吃到端午節、江浙菜、養生,等於是3個跨越。請小黑師傅簡單介紹食材,我們可以邊講邊做。

    「糙米蓮子獅子頭」

    小黑師傅:
    其實獅子頭最重要的是絞肉,怎麼樣把絞肉跟五穀做結合,一般到市場跟老闆講我要做獅子頭料理,都會給你3肥7瘦的絞肉,這道不用,我們只需1~2分肥就夠了,如果用太瘦的肉,吃起來會澀澀。

    今天使用五穀米取代絞肉的部分,因為會吸湯汁,還有蓮子,吃起來會有豐富口感,蔬菜就看料理的當天有什麼菜用什麼菜,剛好有鴻喜菇跟娃娃菜當示範的食材。

    陳鴻:
    解釋一下,剛剛小黑師傅說的是,過去都3分肥、7分瘦,甚至4分肥,我們怎麼把這個肥跟美味搭在一起,可能加很多粉、放很多蛋、很多調味料。過去居住在眷村的人都以山東饅頭放到獅子頭裡,能取代更多的肉,可以不吃肉、很享瘦,也不失美味天成,如何把粗糧很巧妙的運用在這些好吃的料理上,這也是我跟小黑師傅在過程中遇到一個很難,願意一試再試,覺得精神可佩,把料理變成藝術品。

    小黑師傅:
    絞肉用後腿肉,後腿肉可以跟肉舖老闆說需要瘦一點的部分。

    陳鴻:
    現在就是告訴各位,帶一點點油脂,才會像鼎泰豐帶有一點湯汁,吃起來才會滑口,現在跟大家說怎麼樣「精糧細作」,讓你無油、無慮、少負擔,換健康

    小黑師傅:
    大概400公克左右的絞肉,加一顆全蛋,去抓勻它,增加黏性、口感。其實重量不用太刻意,大約就好。再加少許鹽巴,不用太多。

    陳鴻:
    其實未來,如果能讓人愈來愈不依賴調味料…
    為什麼媽媽在懷孕妊娠期的時候最敏感?那叫做「五蘊喚醒」,家裡有養竉物的人都知道,只要帶出門牠們就會去竄、去尋找生命要的,稱為生命元素。

    現代人,從小一生出來,還沒足月就給他麥當當、肯爺爺,自己會不知道該吃什麼東西,我們要回歸到有一天早上起床,覺得我好想吃鳳梨、我好想吃酸的、我好想吃…,那表示什麼呢?表示你的身體重新回到了五蘊,五蘊不是五蘊皆空,而是五感喚醒,敏感度起來,就會開始知道身體需要什麼了,照著這樣走,就會回到很靈動的感覺。

    小黑師傅:
    一開始加蛋液跟抓勻後的差別就只輕輕的和它,不用把整個廚房弄亂,輕輕的抓一下就變緊實了。

    陳鴻:
    要讓獅子頭好吃的訣竅,不是要加很多調味料,在打水(抓勻)的時候,過去多數以蔥、薑、酒、水,在能力範圍,只需多一點點手勁,手作的溫暖真的很不一樣,在家裡做,每一顆都是不一樣的作品,有溫度、有手感的是讓大家可以慢慢的去珍惜。所以為什麼會有很多私廚,被大家喜歡,希望這一種新的生活美學態度讓各位去感受。

    其實我很對不起周醫師,早在6年前上海成立了「阿鴻養生廚房」,去年把周醫師帶到臺灣來做陳鴻養廚房,結果電視台還要周醫師來賣鍋子賣什麼…,現在動不動就要置入、要商業,但是在我們的想法,盡量告訴大家,不要有這一些,所以你會發覺我沒有去購物台賣這個賣那個,只是希望各位能回到「自求簡樸、簡單富足」,欲望少了,你知道如何去得到真正需要的,給我對的,不用貴的,這樣子的生活就會很快樂呀,把這樣的生活智慧學起來就對了。

    小黑師傅:
    在抓勻的過程中,加了少許胡椒粉、太白粉,太白粉不多,用意不是要取代肉,到時候在炸煮,可以塑型,湯汁包覆在外層,薄薄亮亮的。

    陳鴻:
    其實這裡面的食譜,小黑師傅比我還頂真(臺語),嚴謹之意。
    我為什麼會喜歡他?我為什麼會急著把周醫師…周醫師比我小15歲,很多人問我為什麼要幫他?我說不是我幫他,是他幫我,然後我再回過頭來…如果你有生過孩子,就會知道,當你看到孩子就會想拉他一把,更河況有這麼優秀的孩子,我們為什麼不給他機會?

    所以我才會說「莫道是他人子弟,都當作是自家人。」我們要有這一種觀念,不用事事都藏在自己身上,只要是好的,選賢與能,真才是真正做大事情的態度。

    小黑師傅:
    肉塑型差不多了,加入五穀米來取代肥肉。

    Q:五殼米需要經過特別處理嗎?
    A:要,先蒸熟、煮熟,然後打平冷凍起來,不管要煮什麼,打開冰箱取一塊出來料理。

    陳鴻:
    五穀米因為熟,口感吃不出來,可以取代更多的肉類。
    我們在講五穀,並不侷限在粗纖維,這裡面包括糙米有非常多的B群,這都是維他命,然後紫米也有非常多補血、補鈣的鐵質,也就是說把這些天然的維生素從食療當中得到的能量,比你每天要吃瓶瓶罐罐…沒有這些要怎麼賺你的錢,我的想法就是說回到初心。

    小黑師傅:
    加了五穀米和在一起成團。

    陳鴻:
    紅藜是馬雅文化,臺灣最早的穀麥類。

    Q:加蓮子的用意?
    A:增加口感,待會兒吃到粉嫩粉嫩、帶有香氣。

    陳鴻:
    大家有發現到小黑師傅有點像做肉粽的概念XD
    這也是讓你學到端午節未必非吃重油、重鹹的肉粽,然後呢,「有錢講究、沒錢將就」,預算有限,就把蓮子省起來沒關係。

    小黑師傅:
    五穀類的食材適合加進來煮。

    周醫師:
    我實在忍不住要上來罵陳鴻了XD
    這個不可以有錢講究、沒錢將就。為什麼?其實蓮子真的不貴啦。
    這道料理是小暑的節氣出現,暑氣很熱,為什麼要加蓮子?因為要清心安神,
    所以這個時間點加,剛剛小黑師傅把這樣口感在養生上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也特別強調說不要用到過多的肥肉,我要告訴大家這裡面所有的粗糧,除了富含維生素,還有很多不飽合脂肪酸,比你放的豬肉還更營養,因為豬肉多是飽合脂肪酸。花錢去買深海魚油,它裡面就有了,同時,裡面含有大量的纖維,幫助排便順暢,因此我們會加比較多的糙米等五穀飯去達到這樣的功效。

    不能再讓陳鴻亂講了,什麼有錢講究、沒錢將就,這樣不行XD
    所以在不同的時令上的講究,是有道理的。

    陳鴻:
    大家攏災哇撿底耶,欲撿來買厝呀XD (臺語)
    我是理財有方,周醫師是在專業上堅持。但我覺得剛剛小黑師傅在過程中就是要告訴大家,「粗糧細做」的概念。它原來是粗的,但是吃起來卻很講究。

    周醫師:
    講到粗糧細做,應該是這本書當中非常非常重要的關鍵知識。因為粗糧的特性就是粗,不好吃就是因為粗,可是我們用什麼辦法讓它變好吃呢?在製作的過程中,運用更精細的方法去改善,得到營養又能吃到口感,不是一舉多得嗎?所以粗糧細做也可以稱為粗糧精做,就是做法上的一個講究,這樣可以改變粗糧的缺點,把優點發揮到極致,所以整本書在製作粗糧的過程當中,都完整表達這一點。

    剛剛小黑師傅給我們講了一個獨家訣竅,可以把粗糧直接做成米飯。
    你想,通常想吃粗糧需要熬粥,因為你是為了在煮的過程中更容易熟,是不是會把這些五穀米隔夜泡水。

    我們現在告訴各位的方法是,就像一般在做飯那樣,把米掏洗,電鍋煲成飯,放冰箱裡,隔天要用多少拿多少,所有的營養一個都沒流失。但是,對於整個在使用製作的過程中,就是省心省力,這就叫做粗糧細做。

    陳鴻:
    剛剛周醫師講的比較深奧,臺灣人比較土性,古早人講「媳婦仔犁,偷呷茶」(臺語)。如果你想要活久一點,就是不要學有錢人吃的概念,要學童養媳,把隔夜飯,或是煮得爛爛的,像剛剛小黑師傅煮粗糧獅子頭,可以再煮更熟一點,包括口感、完整性都還在。

    這只有媽媽的經驗值才會有,怎麼樣把它分子化,把它的口感更能合為一體,這樣一入口吃不出來,一來,怎麼樣少油讓它避免不用太多油炸物,二來,油炸完之後怎麼逼出油分,這個部分,小黑師傅也有在這本書裡非常仔細的告訴大家。

    小黑師傅:
    剛剛的獅子頭稍微炸一下,定型就好,大顆小顆都可以,依大小顆來決定燉煮的時間。

    陳鴻:
    其實小黑師傅是用飯店整體性還有擺盤的作法,我在這邊用更簡單的方法,讓大家一點就通,就是把肉丸子拿去焢白菜滷,這樣有聽懂我意思嗎?

    白菜滷好在哪?因為是十字花科,抗癌啦,什麼叫預防醫學,不用等到生病才說我要吃什麼,袂赴市(來不及)。最好的就是現在白菜、高麗菜大出(盛產),到處都很便宜,什麼食材在當令時節,一定便宜、品質又好、數量又多,我如果吃的話,都是一碗公的量,1~2顆肉丸子加上滿滿的蔬菜,鼓勵大家多吃時令的蔬菜,慢慢這樣吃,身體感覺會不錯的。

    小黑師傅:
    在飯店我們會炸的很乾,在家裡沒有這麼大火怎麼處理,很簡單,沖水後下鍋燉煮,燉煮最難的是五穀類,但我們已經燉煮過不用擔心。

    湯汁的部分很簡單,雞高湯加上少許蠔油就可以。

    陳鴻:
    滴雞精啦,有錢講究、沒錢將就XD
    沒有預算的話,買雞腳權充一下就行,跟攤商比較熟的話,要老闆送你雞油雞湯,我都這樣的,這就是一種提味的概念,飯店有飯店的規格,用上湯,所以今天試吃的是用老母雞、金華火腿燉煮好的。

    這其實要隔餐吃才會好吃,像是吃菜尾一樣,燉煮20~30分,放涼後,再熱過一次這樣一定好吃。這就稱為「後熟」!

    從前,「阿鴻上菜」為什麼被大家喜歡是因為我講話比較直接,我不喜歡講的很匠氣,大家簡單易學,不要把自己好像弄的很了不起,什麼師、什麼廚神,我喜歡郭師傅就是說,他是行政主廚,可是他很客氣,他願意去挑戰這一些,會讓人覺得,這樣的人一定會成功。你要靠著他,以後才會有成長。

    現在年輕人有分2種,1種跟我一樣是媽寶、靠爸族,還有1種是自己很願意學,願意去突破自己,這個郭師傅他做到了。

    小黑師傅:
    湯汁的部分可勾芡也可以不勾芡。

    陳鴻:
    這道菜對上海人、江浙人、江蘇人,揚州獅子頭,怎麼樣去把它從宮廷料理變成為家庭料理,現在還要變成養生料理,這就是我們的突破。

    小黑師傅:
    待會兒試吃會有硬脆硬脆口感的是紅藜麥,所以這道獅子頭,有白菜的軟爛,豬肉的鮮味跟紮實的口感,裡面五穀顆粒的Q彈,還有蓮子的鬆軟。

    陳鴻:
    其實用紅藜麥來取代魚子醬的口感。

    看到了Maggie,終於出現,代表臺灣品牌的高級餐廳。這次要替臺灣品牌稍微講一下,這一次的米其林有一點不太公平,為什麼呢?因為我覺得…絲絲姐要不要講一下,妳覺得台菜裡面還有哪一家…

    絲絲:
    真的,不曉得大家對於米其林星星有什麼想法?當然,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星星餐廳。我們是臺灣人,我自己心目中最好吃的台菜厚…

    (陳鴻:等一下!心目中最好吃的台菜餐廳,有人想分享嗎?(欣葉)。)

    其實我們心目中有很多家,除了欣葉,還有福華、金蓬萊等,今天也是米其林星級料理,以往都是絲絲上菜走秀,今天是陳鴻上菜走秀,這時候大家趕快拿出相機、手機,只有拍菜嗎?沒有喔,要連人一起拍的。

    阿鴻的好朋友,欣葉餐廳公關經理Maggie也是絲絲的好朋友。

    陳鴻:
    今天就是要請Maggie來認識郭師傅小黑主廚,因為阿明師年紀也大了,可以把他挖角過去XD(絲絲:希望假日飯店的老闆不要看到XD)

    陳鴻:
    全部在所有出版的作品中沒有過的跨界跟超越,周醫師的視頻把這個養生概念的呈現。

    周醫師:
    小暑到了,會不會覺得異常悶熱、內心煩燥,暑熱是這個時節的特點,此時重養心、清熱、消暑。在養生上如何把體內的暑熱做更好的平衡。需要有苦味狀態的食材,例如蓮子,略帶苦味,補脾止瀉、益腎澀清、養心安神。

    傳統的師子頭,內類油脂多、夏日不宜食用過多,我們可以把肥瘦以2:8比例,並且改良方式,將茡薺改成蓮心與五穀。同時加入糙米,豐富維他命B群,可清心安神,這樣的獅子頭是健康的獅子頭既能夠恢復能量,還能幫助我們安神、清心。

    「爆米香蕉奶泡鳳梨汁」

    周醫師:
    我先跟大家介紹一下這道料理,每個節氣有2道主菜、2道副菜、1道湯品、1道飲品,先前示範的獅子頭是主菜的部分,湯品和飲品為什麼有這樣子的搭配?

    因為所有的粗糧,在我們食用的時候是要對身體有更好的幫助,一定要有一個女朋友跟它搭在一起用才是最好,大家可以猜猜這個女朋友是誰?

    剛剛提到粗糧要第1有細做、要均做的概念;第2,當你食用粗糧的時候,一定要搭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這樣對粗糧的食用才會有很好的效果。

    古人說女人是水做的,和粗糧搭配一定要有水,各位想,要泡糙米隔夜之後漲開,因為粗糧裡有太多的植物纖維,吃下去要對胃沒有太大的影響,因此設計了湯品、飲品的部分,要有足夠的水加進去。

    現在要做的這道有鳳梨、香蕉奶泡,為什麼加水果?因為臺灣一年四季都有水果。

    陳鴻:小黑主廚是否說一下鳳梨的品種與特色。

    小黑主廚:
    現在,在臺灣金鑽鳳梨這個品種,一年四季都有了,在盛產的時候做果汁,家裡有的小朋友大朋友不喜歡吃水果,打果汁喝。(陳鴻:就不用再買酵素了)

    周醫師:
    為什麼要在這個節氣用這個水果,這道菜是春分的時候,春天主養肝,春天以後會有蠻多情緒上的問題。對大多數人而言,吃香蕉會讓人開心的,同時是補充能量和鉀的重要水果。

    大家有看網球四大公開賽嗎?選手在比賽中途休息的時候,會吃香蕉,因為它是最快速可以補充能量的,當你身體出很多汗的時候,鉀元素會隨著汗水而流失,最快速的補充就是香蕉。在上海,若想買到臺灣進口的金鑽鳳梨,真的不便宜。

    小黑師傅:
    鳳梨的酸度可以讓香蕉的甜味去平衡,除了甜味,也希望有點奶味,特別希望讓小朋友覺得這飲料超好喝。就用果汁加上少許的無甜味動物性鮮奶油,為了不要有太多糖,我們用一點點的鹽,少許的鹽喝起來讓口感跟起司奶蓋一樣,加上香蕉本身的甜味被提出,整杯飲料的熱量降低,又健康,不好吃是沒有人會買的,品質來說是可以販賣的。

    很快的奶泡是濃稠的感覺就完成了。
    一般,香蕉跟鮮奶油的比例大約1:1。如剛剛周醫師說,今天若是仰賴香蕉的口感,也可以,就有濃郁的口感。

    把鳳梨單獨打成汁,因為纖維比較多,加一些飲用水,不用太多,夏天可以加冰塊,冰涼感。

    因為金鑽鳳梨的水分很多,也不需要過濾。

    接下來要加入我們的重點戲-米香,可以在烘焙材料行買到,或是老闆在拉炮爆米香的那種記得先提醒不加糖,在鍋子上加熱。

    Q:米香可以用什麼代替?
    A:米香有很多種,有薏米香、無麩米香等,都可以增加香氣、口感。

    周醫師:
    若不想這麼麻煩,剛剛有做好的五殼飯,同樣可以把它放進來。
    因為這些材料、這些步驟,這就是五星級酒店貴的理由啦XD

    小黑主廚:很快的,米香就上色而且帶有香氣,預備來盛盤。

    Q:不是有玄米茶,這像是玄米茶的概念嗎?
    A:也有客家人的擂茶元素。

    小黑主廚:
    等一下也可以喝到香蕉顆粒的口感,

    周醫師:這樣一杯,水果吃了、奶也吃了、飯也吃了,對小朋友來說是一舉三得。
    當然,在家裡可以有更簡單的作法,五穀粉、鮮奶、水果,可加可不加糖。整個觀念是一致的,我們盡可能的化繁為簡。但建議大家買五穀粉不如自己煮糙米飯。

    Q:五穀粉是不是容易得糖尿病?
    A:不會不會,鴻哥這個問題也要跟大家解釋一下。
    在所有的五殼雜糧裡面,大部分的雜糧都是低升糖指數的,吃下去血糖不容易升高的,對於有糖尿病的朋友是非常適合的,因為既可以吃飽又不會擔心讓血糖飆升。

    相對於大米、糯米,雜糧對我們血糖的上升是比較減緩的,裡面所含的不飽和脂肪酸,讓你不擔心膽固醇會超標。像脂肪肝除了不當飲食和不愛運動之外,很多時候跟你的心情壓力有關係,因此我們可以從飲食方面來預防醫學,希望大家少吃一顆藥,然後活到100歲。

    【試吃心得】
    讀者夏小姐:我覺得非常驚訝,藜麥的口感可以這麼好,因為我平常都是把藜麥加在白米一起煮,覺得很難吃,水水的、硬硬的。今天,小黑主廚剛剛說蒸完之後再烤過,整個口感太驚豔了,我以後都要這麼做,感謝小黑主廚、感謝陳鴻。

    讀者陳太太:我戀愛了!酸酸甜甜的,今天真的是很愉快的下午,大家真的很太有福了。

    【QA時間】
    Q:為什麼陳鴻今天不親自下廚呢?
    A:今天是么飽吵XD現在終於知道阿鴻上菜在幕前跟幕後,你們看不到的過程,小黑都幫你們來完成。我很高興今天大家都從頭到尾聽我們說,20年之後怎麼把一個美好生活的年代,因為我們那個年代叫做臺灣的黃金年代,應該把這種方式、這種態度,教給新的一代,讓他們在了解這樣子新的概念下成長。

    很多人看到我數十年如一日,我沒有用媽媽霜、SK2喔,但是我覺得人活著一定要動,我每天要想辦法跑足2個小時,如果每天都能保持這樣子,自然而然,今天吃什麼,明天代謝什麼,就是Input跟Output可以得到平衡。

    我覺得人如果能夠慢慢了解,可以學會跟自己的身體、跟自己的內心對話,就不寂寞,這一種本能,就是要慢慢的把自己調整的更高等,臺灣還是有未來的。

    再一次謝謝我們的團隊,謝謝遠流出版社、謝謝誠品給我這樣一個機會,絲絲姐謝謝妳。

    對廚師最棒的回饋就是對他說一些鼓勵的話,請不要害羞~
    Q:可以再來一杯嗎?因為鳳梨汁有時會帶苦澀,想要有綿密感的話,像老師搭配個鮮奶油/牛奶,這是一般人很少會想到的,覺得方便易學,謝謝老師。
    A:這是最好的讚美XD

    絲絲:
    現場又出現特別來賓-美食旅遊作家洪繡巒老師,歡迎。
    今天是全臺首場發表會,如果你有親朋好友沒有辦法來到現場,覺得很可惜的,沒有關係,我們還有第2場的誠品書店發表會,在6月22日(星期五)下午3點半,歡迎大家和你的朋友蒞臨誠品信義店的Cooking Studio,再次支持我們陳鴻、周醫師、小黑師傅。

    【發表首場活動感謝】
    小黑師傅:
    今天,剛剛在台上有一瞬間,覺得超級感動。因為我覺得好像上了阿鴻上菜的節目XD大家在台下是不是也有這樣的錯覺?((對))很高興好像回到10年前鴻哥再度出現螢光幕前,而我是配角之一。也很開心現場的媽媽們、朋友們喜歡我的料理,謝謝大家。

    絲絲:大家有空可以到深坑的假日飯店找小黑主廚喔。

    周醫師:
    非常感謝各位,經由這本書和大家見面。感謝遠流出版社莉苓副總編、編輯雅惠小姐、小黑師傅、蔡導,以及最大的拍檔鴻哥,還有今天發表會現場絲絲姐與誠品團隊,帶來這樣的示範發表會。

    這本書,傾注我太多的心血,希望書中的養生概念,大家都能夠獲得,最後希望大家少吃一顆藥、活到100歲,謝謝大家。

    絲絲:謝謝周醫師,周醫師也會在6月22日來到臺灣跟大家見面喔。最後,親愛的阿鴻,在闊別這麼多年,親自面對面,終於見到他本人,依然的幽默風趣而且非常專業,請陳鴻跟大家說說首場發表會的感言。

    陳鴻:
    謝謝大家從頭到尾都沒有跑掉XD
    所謂後生可畏,大家可以感覺到這2位比我更優秀,經過20多年,能夠把這樣的機會、把這樣的舞台,給更年輕的人來發揮,我們也看到了臺灣的未來。

    其實遠流有答應我,出了這本書,要幫我拍一本全裸寫真集XD希望大家再支持我!真的啦,我出過這麼多食譜,幾十本了耶,我出了2千多集的阿鴻上菜,還做到國外,什麼沒做過,就差寫真集了。也希望大家繼續支持誠品的Cooking Studio,謝謝大家!

    絲絲:
    感謝大家!今天也非常榮幸能夠在誠品書店,為陳鴻、周醫師、小黑師傅主持首場發表會,身為讀者,給作者、出版社、書店最大的支持回饋,就是人手買一本書,就是對我們很大的肯定,實體書店很難經營,希望書店能永續經營下去,就要靠在座的各位了,謝謝大家。

    ---------------------------------------【食譜】------------------------------------------

    【糙米蓮子獅子頭】
    材 料  
    豬絞肉(肥瘦比例2:8)300g、蓮子50g、五穀米1大匙、紅藜麥1小匙、雞蛋1顆、雞高湯適量、青菜數根、太白粉1小匙

    調味料  
    鹽巴1小匙、胡椒少許;蠔油1大匙

    作法
    1. 蓮子、五穀米、紅藜麥預先蒸熟備用。
    2. 青菜燙熟後,鋪於盤底備用。
    3. 豬絞肉加入半顆雞蛋、鹽巴攪拌均勻後,拍打出彈性。然後加入作法1,再多拍打幾次後,搓擠成圓球狀,並以小火炸至定型。
    4. 把獅子頭加入雞高湯中煨煮20分鐘,取出盛盤。
    5. 另取一些雞高湯,加入蠔油煮滾後,以太白粉水勾芡,澆淋在獅子頭上,並灑入少許紅藜麥即可。
    「周醫師健康好周到」
    在炎熱的日子裡,很多人會感覺內心煩躁不安,此時我們可藉由調整飲食,讓身體重新回到平衡狀態。像是在這道料理當中,使用了蓮子這種食材,最具養心安神、滋補元氣的效果。搭配五穀米、紅藜麥做成獅子頭,除了口感升級之外,還可以補充能量,讓身體擺脫煩躁感。

    飲品(2人份)
    【爆米香蕉奶泡鳳梨汁】
    材料  
    鳳梨50g、香蕉1條、鮮奶油1大匙、爆米香粒少許

    作法
    1. 用調理機把鳳梨打成果汁。
    2. 香蕉加入鮮奶油,然後用調理機打成香蕉奶泡。
    3. 在透明果汁杯中,先加入半杯鳳梨果汁。
    4. 然後用湯匙間隔,上層再緩緩倒入香蕉奶泡,然後撒上爆米香粒即可。

    「周醫師健康好周到」
    很多人覺得吃香蕉會帶來快樂的心情,這是因為在香蕉裡頭含有一種特殊膠質,能使人體分泌出血清素,刺激大腦產生積極正向的情緒。而鳳梨口感清爽,能健胃消食、補脾止瀉。將「快樂香蕉」與「清爽鳳梨」和牛奶互相搭配,無論在營養上或口感上,都是絕妙組合。

    #粗糧煮意
    #陳鴻
    #周祥俊
    #郭家宇小黑師傅
    #遠流出版
    #絲人空間
    #CookingStudio
    #誠品板橋新板店

    資訊提供:李絲絲
    攝影紀錄:閃亮亮
    文字記錄:蔡依珊

    ★歡迎轉載,請註明出處。

  • 山東女人特徵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4-10-26 20:11:41
    有 26 人按讚


    沒想到台灣也有這樣一個山崖邊的石雕,見證台灣的歷史!

    【古南島文明--超過千年的萬山岩雕遺址群】

    文/高業榮

    第一位發現、採集、研究萬山岩雕的學者高業榮教授,對於岩雕所在之自然與人文環境、岩雕題材、圖像風格、雕鑿技法特徵,以及其背後之魯凱族、排灣族傳統文化意涵等,均有深入研究。本刊邀請高教授概述學界對於岩雕之認識與了解,及未來研究範疇與努力方向。

    筆者初次聽到萬山部落的石雕的故事是在1971年,萬山村青年呂一平正在屏東師專求學的時候,後來該村另一青年范熾萬山岩雕01欽(於1978年畢業)在校求學也向筆者敘述過同一個故事,並指出呂一平便是拉巴烏賴家族的後裔,而且強調那兩塊岩石仍舊存在著,迄今沒有任何變動。後經筆者前往該村訪問,長老們除了說明布農族女子,最後是唸咒把自己變成孤巴察峨岩雕之外,其他並無不同之處。(高業榮,1984:84-89)

    這個故事除筆者所採訪的版本之外,1984年洪國勝也採訪了故事另一個版本;1989年,宗光又採訪另一版本。

    呂玉枝女士口傳的「吃蛇女人」神話

    筆者採訪的版本,有關魯凱族下三社群流傳著下述的古談故事:

    太古,萬山舊部落,本來是個無人居住的荒山,因為先後有五個家族自北方聚集本部落開墾,便形成現今的貴族階級。其中拉巴烏賴Laba’ulai貴族家祖先娶布農族拉達烏龍安Lada’ulongan(一說是Davilong)家女子為妻,她烹煮甘藷是先掘地為坑,用火把石塊燒燙,再投入甘藷覆土熱燜。但是,她趁家人下田工作時,吹出噓噓聲招引大批蛇類,並把百步蛇一條條圍繞在石塊上和著甘藷一同燜熟,在家人未返家前先食蛇肉果腹,剩下的甘藷留給家人。不久家人身體日漸虛弱,卻弄不清楚是怎麼回事。

    一天,當她到河流取水的時候,家人掘開土窯才發現她有嗜食蛇肉的惡習,很不諒解這種褻瀆神靈的愚行,爭端非常嚴重。可是,布農族女子也不甘示弱,便撿取百步蛇納入前襟,逆著濁口溪方向而去。

    她臨行時約定她的夫婿在祖布里里(Tsubulili)和孤巴察峨(Gubatsaeh)大石處相見,但其夫婿終未履約。她便在岩塊上一面雕刻一面吃蛇肉充飢,所丟棄的蛇骨頭都變成百步蛇,這便是那裡蛇類極多的原因。那時,岩塊還像小米糕一般地鬆軟,所以她踩上去就留下腳印,趴下時就印出了人形。最後便獨自回桃源鄉布農族村落去了。

    吃蛇女人故事的初步解析

    萬山岩雕02 幾個版本的萬山岩雕故事之內容大體相同,依性質言,以奇談為主,神話、寓言為輔,真實與想像又混同在一起,在意念上還未臻於精純之境地,還停留在口傳者不斷發揮想像的階段。故事中摻拌著或真或假的成分,如:布農族與魯凱族聯姻,因習俗不同,糾紛不斷終於仳離為真,以石煮法處理食物為真,惟吃蛇事件即未必是事實。因我們查遍文獻紀錄,也訪問了不少布農族長老,都未找出類似的事實根據。更何況,孤單女子獨處山巒,在馘首盛行之古代是非常危險的事。依臺灣原住民族之習慣法,各族對罪犯都沒有死刑,最嚴重者莫如放逐,放逐即等於宣告死刑,讓飢餓、猛獸,或馘首者結束其生命。我們有理由相信,寓有深意擁有大規模圖象之岩雕,絕非是一個女子在條件不足的情形下所可以完成的。

    故事本身主要在宣揚神祇之信仰、貴賤概念;並與靈異事件──如岩塊像小米糕一樣軟、施展魔法使自己變成岩塊等一一相結合,藉以增加故事本身的奇趣性質,達到神祕傳佈之效果,如果細查其內容,有以下數端值得注意:

    (a) 故事在宣揚魯凱族原始超自然的信仰,即百步蛇為神祇之化身,為祖靈之象徵之傳統觀念。萬山岩雕06
    (b) 如果故事是真的,那麼岩雕遺址就代表了布農族的某些超自然概念,而非魯凱族所有。但布農族中都缺乏此類造形藝術之記述與超自然信仰體系。
    (c) 百步蛇既然是魯凱族神祇之化身,因此其死後的靈魂是不滅的。
    (d) 魯凱族進入農耕文化之後,尚保有石煮法的食物加工技術,一如魯凱族本群好茶村在粟收穫祭時必定要在sonvawan地方用石煮法(這是把食物置於粘板岩上,從下方生火烤的方法)烤餅一樣。

    附帶一提的是,據萬山村民口述,離去的女子只在TKM2祖布里里和TKM1孤巴察娥兩處停留過。他們對TKM3莎娜奇勒娥岩雕當時也不知其所在。TKM3莎娜奇勒娥岩雕的發現是在1984年2月22日上午由筆者和中研院劉益昌先生共同發現(高業榮,1984:92);洪國勝採訪的故事內容,採集時間比較晚,可能是在1984年的3月初,那時第三號岩雕已被萬山村民知道了,故而有些出入。至於布農族高中村是否也有岩雕之存在呢?為證實此一疑慮,筆者在1985年2月曾親訪該部落長老和獵人,結果竟毫無所獲,他們對岩雕的事一點概念都沒有,由此看來,這是在創造故事時,使情節儘量有所懸疑,以增加故事本身效果的設計。

    歷史事件摻入奇異想像

    所謂「孤巴察峨」(Gubatsaeh)之萬山語,是指「在上面有花紋的石頭」的意思,祖布里里(Tsubulili)與莎娜奇勒娥(Sanaginaeh)均是指示性地形的名稱,後者萬山語是附近河水之名,岩雕所佔據的河階地萬山語:ingula,也是指示地名,而非佔據地名。換言之,這三座岩雕都沒有在他們的宗教儀式與社會組織功能上有什麼意義;看來,萬山祖先與岩雕遺址並無直接關係,否則其社會功能多少必有所傳。

    在萬山方言研究上,語言學家齊莉莎也表示:「……流傳的萬山岩雕故事內容中提到一件重要的事情,從外族嫁入萬山的女子,因為殺掉並吃下被認為禁忌的百步蛇,於是被趕走。若從語言的觀點來看,這不是虛妄之言,而且能在他們的語言中找到文化的意義。」她進一步說:「過去的萬山人也曾試圖由這故事告誡社群成員『不能殺或吃百步蛇』,加上不知道為何會有這種圖案的存在,也想賦予岩雕一種意義。因此,萬山岩雕就逐漸變成『有圖案或花紋的石頭』,流傳在萬山人的記憶中。」(齊莉莎,2008:462)

    由此,我們不得不認為,萬山早期歷史與岩雕遺址文化間,明顯存在著不能銜接的空白與缺環。根據上述的分析,萬山岩雕應早於萬山舊社之歷史該是肯定的。當萬山早期居民初見岩雕時,便懷著某種靈異觀念,給予提示性或象徵的名稱。他們為了解釋岩雕的形成,便將部分歷史事件摻入奇異想像的成分,進而形了上面的奇談故事,這或許便是這奇談故事的真象。

    圖像學的年代推測

    岩雕紋飾母題中的人頭紋、人像紋、蛇、重圓紋等都可以在排灣族、魯凱族的木雕、服飾甚至陶壺器物上見到,如果岩雕圖像是排灣族、魯凱族裝飾紋樣的古型,從琉璃珠、陶壺文物的傳入年代推演,岩雕的製作年代最早應相當於琉璃珠傳入魯凱族社會的時期,也就是西元1世紀初期後。無疑的,這只是在找不到科學方法定年前,概要、間接性的推測數據。但根據考古學者劉益昌的估計,萬山岩雕創作的年代大約距今1500年左右(參見:《臺灣美術史綱》第一章),筆者深信這個推斷一定有他的依據。

    告示性的符號、警語、路徑?

    自1978年萬山岩雕面世以來,新發現的岩雕逐年增加,學者們曾從傳說、地質、生態環境、圖像、保存與維護和年代學上為文探討,希望為臺灣史前文化史和史前藝術史憑添新頁。從過去的研究中,我們已經檢視過大量的材料,結果以民族志和史料文獻探索岩雕文化的成果仍然有限,而在田野蒐羅新材料也不如預期,這表示岩雕文化去古已遠,並不存在於原住民早期的生活記憶中,故難追溯其淵源,看來還有盲點待突破。

    從文獻、口碑中顯示內本鹿廣大地區是魯凱族的生活處所,特別和萬山舊社幾個家族有關已無爭議,除此之外其他一片空白。但是從萬山舊社的神話、口碑、社會功能中又找不到和岩雕文化的直接關係;又回溯1650年曾被原住民提報過的Arapisan社已融入Kabaliwan和多納社,詳細情況未明;而萬山岩雕和魯凱族大南群和魯凱群的關係似乎也很遙遠。目前我們從岩雕的主題、風格和魯凱族與北部排灣族的陶壺飾文,雕刻主題與形式比較,已經指出它們之間具有密切的關聯。如果這個比較有意義,則暗示岩雕其實是魯凱族在初級農業、狩獵兼採集生產階段時某些氏族所留下的。只是原住民的文化變遷已久,岩雕的功能被木雕或其他方式替換,已失去原初的樣貌與意義。這個推測還有待更多的研究證實。

    萬山岩雕05 岩雕製作既然和它的環境脫離不了關係,因此從環境著手乃是正當的途徑。除了TKM1孤巴察峨岩雕是敘述特殊故事外,其他三處岩雕都位於獵路的轉折點或關鍵處,前人可能就利用當地的岩體刻鑿告示性的象徵符號、警語、路徑方向等等以昭告行人,有如現今在森林中原住民為引導後面的來者,還是用山刀砍削路徑旁的樹皮做記號一樣。因此單個象徵符號有可能是資訊交流和生活體驗的提示,這些約定成俗只有當時文化集團才瞭解的圖像,隨著時間流失也就失去了原初的意涵。

    TKM1孤巴察峨和TKM4-1的大規模圖像有重複累積的現象,它技法嫻熟、造形清晰顯然有源遠流長的歷史背景,預期還有許多岩雕隱藏在內本鹿沒被發現。圖形累積的現象有可能是不同製作者在不同時間所完成的,但其他岩雕重覆鑿刻現象就不是很明顯,多半是一次性的製作。未來應從十九林班地、鹿野溪上游或大鬼湖附近的高山平夷面著手調查,以獲取更多的岩雕材料。這些圖像表達了製作者當初思維和意符上的語法意義,有無可取代的文化價值。

    就萬山岩雕的主題、造形、形式、技法和風格,人像要素特別和大陸賀蘭山,夏威夷、北美西北岸以及美拉尼西亞的風格如出一轍。萬山岩雕有放射線人面,正面無足、頭部有犄角狀的人像,足印、圓渦文或有外弧的文樣、累加或群聚狀的符號、包裹式的圖像、或長長蜿蜒的生命曲線等,都可在本文的資料中看出端倪。連TKM1全身人像膝下的耙形欄柵文也能在遙遠的美西阿利桑納州的摩崖中找到。如此眾多的共通點,若說其間毫無關係是令人難以置信的;與其說它是偶發性的存在,不如說它是東亞大陸和環太平洋地區基層文化一個典型,代表了人類早期文化最珍貴的遺產,應悉心加以保存和維護。

    岩雕研究的範疇與方向

    在岩雕研究方面,以公部門或學術單位主導的取向,替換個人單打獨鬥的研究,是必然的進程,一方面建置專屬機構或研究團隊,整合人才和資源,進而有計畫地建立基礎資料並隨時更新,都是迫在眉睫的事。另外立即可行的是進行鑿刻技法的研究和分類,藉以釐清圖形重複加刻的文化層,以了解逐次加鑿的範圍和特徵。理論上凡不同材質工具和不同製作人所用的方法都將甶下不同的鑿痕,再按其特徵建立模型以瞭解疊壓的順序和分布。這一方法在現場觀察和電腦模擬可同時進行;技法研究要經過不斷的模擬和試驗,才能落實;岩雕現場觀察不可能被取代,研究者必須親身體驗當時人類在那個環境下的生活狀況,非如此就不能領悟到蛙形人像其實是登山時手腳並用的情狀。

    從大的範圍看,摩崖的研究大部分還是屬於文化人類學的範疇,而符號學、語言學都可加入研究的行列。目前討論岩雕文化和北葉、舊香蘭、龜山遺址的關係似嫌過早,因為表現性岩雕圖像和陶器上井然有序的裝飾文樣間的製作觀念是判然有別的,他們生活背景或許也不相同,兩者可同時並存嗎?我們不得而知,似乎還存在著圖像學未觸及的問題。

    目前考古學正進入田野,探討是否有遺址的存在,希望能深化並修正目前的研究成果;當然藝術人類學和藝術史學也責無旁貸,有必要群策群力共同關切這一新的議題。就像筆者所期待的,摩崖的研究其實要網羅多學科的觀點,開創新的研究方法才能對岩雕文化瞭解得更透徹。「為者常成,行者常至」,讓我們拭目以待。(關於此一主題完整之論述,請參見:高業榮,《萬山岩雕──臺灣首次發現摩崖藝術之研究》,2011年增訂版)

    萬山岩雕簡介

    萬山岩雕群的行政區域歸屬於原高雄縣茂林鄉,地理位置座落於南部中央山脈西側濁口溪上游海拔約800-1500公尺的山區,也就是位於萬頭蘭山(1475公尺)的東北側及北側。岩雕群周邊地形變化複雜,植被茂密人跡罕至,除了有原住民不定期的狩獵活動外,長久以來,幾乎不曾有外族活動的足跡,因此遲至1978年才由筆者發現TKM1(孤巴察峨)及TKM2(祖布里里)兩座岩雕。

    TKM1隔濁口溪支流與TKM2相望,距萬頭蘭山直線距離約1.8公里;TKM2位於萬頭蘭山北方1.4公里之稜線端點小台地樹萬山岩雕03林中;1984年才知道的TKM3(莎娜奇勒娥),她是隔著濁口溪與TKM2相望,距萬頭蘭山約2.6公里;2002年才找到的TKM4(大軋拉烏),則位於萬頭蘭山東北1.2公里之河階地上。

    距離萬山岩雕群最近的聚落為魯凱族下三社群萬山舊社(Oponohu),此部落位在岩雕群西南方直線距離約三公里處;過去該社原位民如果為生活所需經過此地,在習俗上必須把岩雕上的落葉敗絮清掃乾淨,他們相信當晚的夢境便是兇吉的徵兆。除了前述的吃蛇女人故事之外,萬山社與岩雕群並無祭儀或其他文化活動上的直接關聯性。岩雕群東側的內本鹿山區域過去均為萬山社的狩獵區,岩雕群附近較為平緩的山林中,可以見到許多萬山社居民早年耕作遺留之板岩工寮遺址及石砌駁坎。

    TKM1孤巴察峨

    TKM1岩雕為一巨大之砂岩塊,岩體表面的紋飾多且豐富,是萬山岩雕群中海拔最高也是最著名的一個。岩體距離濁口溪河谷約400公尺,附近並無水源,亦未發現工寮或耕地遺址。岩體突出於緩坡上,只有北側緩坡面的交接處可供人登上岩體,其餘三面皆甚陡峭,不過在岩體南緣下方的凹洞則可遮避風雨,偶爾會有原住民獵人停留在此過夜。

    萬山岩雕群所有岩雕中以TKM1孤巴察峨的圖像最為豐富,在80餘平方公尺的岩石表面上佈滿了人像紋、人臉紋、同心圓、圈狀紋、漩渦紋等,具有高度的藝術研究價值。依據筆者的研究,從魯凱族古老的創生神話詮釋,第一號岩雕中全身的人像圖紋代表的是大鬼湖的湖神,或為百步蛇精靈的象徵,以高舉的雙臂伸向廣闊無際的宇宙,象徵生命的曲線和宇宙靈力的圓渦紋緊密聯結在一起;杯狀坑則是古老象徵的符號,表示生命力與巫術。

    TKM4大軋拉烏

    萬山岩雕04 目前所知的TKM4大軋拉烏十座岩雕圖紋所呈現的主體和風格差異頗大;其中的共同的主題是重圓紋、圓渦紋、人像、人面、啄坑和長長的曲線等,都和早期發現的三座岩雕(TKM1、TKM2、TKM3)主題相同,說明大軋拉烏岩雕和其他岩雕的製作人是屬於同一個文化集團。但其間也存在著差異,TKM1和TKM4岩雕的人面和人像,有的是用長長高聳的頭飾表達、而菱形人面也是兩者共同的特徵;TKM4的人像都偏愛用線條表現故而比較抽象,但前者的線條比較自然、飄逸;TKM1的線條就比較深而肯定。依此觀察TKM1和TKM4間的差別是非常明顯的,說明它們的作者不但不是同一人,其間也暗示著製作年代和風格上的差距。人像方面不論是象徵的還是較寫實的,都採正面的造型且有明顯的蛙形傾向。

    萬山岩雕目前共有四處十四座,四處岩雕分別是孤巴察峨(Gubatsaeh),祖布里里(Tsubulili),莎娜奇勒娥(Sanaginaeh)和大軋拉烏(Dagala-U),這些名稱都是茂林區萬山村的魯凱語,除了孤巴察峨語意是「有花紋的石頭」外,其他三處岩雕的名稱都是魯凱族傳統地名。

    參考資料來源【萬山岩雕──臺灣首次發現摩崖藝術之研究 文/高業榮 - 原住民族文獻會網站】
    http://ihc.apc.gov.tw/Journals.php?pid=616&id=727

  • 山東女人特徵 在 強國大崩壞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4-09-23 19:05:18
    有 12 人按讚


    女德班正在全國遍地開花,從北京、山東、河北,直至延伸到陝西、廣東和海南。東莞蒙正國學館舉辦「女德學堂」,近日倡導女德的四項基本原則:「 打不還手,罵不還口,逆來順受,絕不離婚」。學堂還提出女德精髓,如果要做女強人,就要切除子宮、割去乳房,放棄所有女性特徵,旋即引發輿論嘩然。

    以東莞女德班為例,每年舉辦12期,每期招收50人,需要提前報名。最新一期的女德班於本月2日正式開課,課堂上講解「德行」為三道:姑娘道、媳婦道、老太太道,指「每道都有女人要守的本份」。

    參加女德班的20多歲的小李稱,蒙正女德班實行7日封閉式培訓,免費提供食宿,每日早起晨操,早午晚也有課。她還說,儀式在女德班不可缺少,第一日拜師要磕頭,每日要鞠躬,才能正式入門,相當於獲得「賢淑女人」的入場券。

    小李透露,五倫八德是館長黃城親自教授,內容大多是儒家傳統經典。一般的授課由老師講解,還有一種叫分享課,就是根據自己的感受分享家事,再決定自己要作出怎樣的改變。

    中國之聲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