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山上山下附近景點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山上山下附近景點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山上山下附近景點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山上山下附近景點產品中有3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Taiwan Mountain 台灣山岳,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報紙專訪:行山達人出書 推介香港百條路綫 義務淨山見盡行山醜態 零的突破後,估唔到仲有媒體願意搵唔出鏡的我做訪問,仲要喺報紙上有全版篇幅! 哩類小眾題材,有人肯報導已經難得,所以先不論媒體背景,喺度同大家分享一下 記者十分用心,將我長氣的訪問內容幾乎全部涵蓋,言簡意精地表達出來!非常感謝 ...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90的網紅SEVEN ,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Walking Video】30分鐘帶你走完 拱北殿+後山步道全程! 正殿→八仙洞→後山步道→望月亭→萬壽亭→川流亭→仙丹亭→雙拱橋→飛鳳亭→正見殿。 拱北殿地址:新北市汐止區汐萬路三段88號 google Map:https://goo.gl/maps/PXUt1wvPhDVPt5V39 拱北...

山上山下附近景點 在 Linchze?林蓁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1-12 08:58:47

追雪文看這裡⛄️ 這套拍了兩種風格 1or2比較喜歡哪一個蓁蓁呢😊 我們是包車的方式上山🚗 到宜蘭集合出發 雪鍊是一定要備著的 路面結冰就要戴上 警察會看👮‍♀️ 很多人會停在路邊拍照 但那真的很危險⚠️ 還會造成交通上的問題 建議開到步道附近的停車場 昨天發的那張在那邊拍的效果很讚👍🏻 💡...

  • 山上山下附近景點 在 Taiwan Mountain 台灣山岳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8-01 13:04:41
    有 26 人按讚


    報紙專訪:行山達人出書 推介香港百條路綫 義務淨山見盡行山醜態

    零的突破後,估唔到仲有媒體願意搵唔出鏡的我做訪問,仲要喺報紙上有全版篇幅!
    哩類小眾題材,有人肯報導已經難得,所以先不論媒體背景,喺度同大家分享一下
    記者十分用心,將我長氣的訪問內容幾乎全部涵蓋,言簡意精地表達出來!非常感謝 🙇🏻‍♀️
    在訪問的同時,也正好回顧檢視一下自己,回想開page初衷,與大自然連結越來越深,至今天出書、關注垃圾及環保議題,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這幾年間累積的成果。

    甚麼達人、KOL就不敢當了,只希望繼續可以透過這個平台與大家分享這類訊息,一個傳一個宣揚開去,人人都更注重 #源頭減廢,那就好了!

    專訪詳情:
    // 行山達人出書 推介香港百條路綫 義務淨山見盡行山醜態

    相信不少港人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都有到訪過郊外或行山本地遊,逃離市區喘息,令行山再次成為熱潮。可惜近來新聞中常見行山友沒公德的行為,口罩垃圾滿布山徑。行山達人「香港山女」最近推出新書,除了在書中介紹100條路綫外,亦在文中灌輸大量環保信息,希望行山人士自律,愛惜山野及大自然。

    「香港山女」是一個網上行山資訊平台,由阿珊於3年前創立,平時常見行山KOL去一些美景打卡影靚相,她的照片卻不是蒙面就是只得背影,相當神秘。阿珊解釋:「其實我只是一名辦公室OL,因為工作關係不能露面,故低調行事。」

    由OL變行山KOL

    當初開設專頁正值行山熱潮高峰期,坊間有不少行山網站及社交平台冒起,不過資訊較零碎不夠全面,於是阿珊決定自己整合文字、地圖及相片,自行在網上發布,在2016年機緣巧合下,更開始在報章上撰寫專欄。

    跟很多人一樣,6年前阿珊因為厭倦了周末「行街睇戲食飯」般公式化娛樂,於是決定試試行山。「行山成本低,不用太多器材,而且是運動亦很健康。第一次行山是油塘的魔鬼山,當時柴娃娃即興出發,看到優美的景色、路綫又不困難,經驗良好,就這樣開始了我的行山生涯,不時去發掘新路綫。」

    集香港百大路綫

    阿珊將6年來的行山經驗,以及新加了一些未介紹過的路綫結集成書,在上月推出了首本著作《山系手記-香港100條行山路線》。她精心挑選的行山路綫都是自己親身行過,分成不同難易度及地點,有齊適合普羅大眾的IG打卡位,或較少人的冷門路綫,以及給初心者的入門級至高手級數,讓讀者可以多點選擇。

    書中收錄了路綫介紹及解說、路綫圖、標高圖及實用資料,如長度、時間及交通等,還有她親身經歷的小故事,令內容生色不少,就像跟朋友行山般。每條路綫也有植物、昆蟲小知識,更添趣味。「以前行山大多看風景,行得多就會更加留意細微的動植物,於是拍下來再上網找資料。前年我曾參與蝴蝶普查課程,對蝴蝶也有一點認識。」

    山上垃圾糞便滿布

    現時疫情嚴峻,阿珊亦暫停行山,她回想起疫症初期即大約3月時,很多人一窩蜂擁到山上避疫,更導致生態大災難。「我認為只要山路夠闊及能承受到人潮,行山人士又有公德心及自律,基本上是沒有問題。不過眼見山上隨處都有紙巾、口罩及煙頭等垃圾四處丟棄,不單在陰濕位,連樹下、景點周圍都有,明顯是刻意亂掉,令我相當憤怒。於是我舉辦了『行山抗疫不留痕』淨山活動,與義工們去大帽山清理垃圾。」

    之後阿珊亦有參與其他淨山活動,即使自己行山也會帶備垃圾袋及鉗,邊行邊清理。不時有人見到她執垃圾,索性將垃圾遞給她。「我會叫他自行帶走,但這些人只求貪方便就手,經常會惡言相向。更誇張的是每次我都會執到糞便,香港郊野公園比起外國已算多廁所,港人大多沒有這個意識,但不代表可以隨處便溺,人糞 [山女加按:及廁紙] 並非天然肥料!」

    行山緊記不留痕

    自經營了「香港山女」後,阿珊更加留意大自然生態,希望可以透過平台將行山資訊、應有的行山禮儀及環保信息等帶給讀者,一個傳一個宣揚開去。最簡單的就是山野不留痕:「自己垃圾應該要自己帶走,即使放入燒烤場內的垃圾筒,會吸引到馬騮,有機會影響生態。切勿留下火種,3、4月時曾發生了多場嚴重山火,焚燒後的樹林要很多年才能復生。」

    「還有很多基本的禮儀:如花草樹木眼看手勿動,別破壞大自然,用相機拍下留念就好;行山人士不要大聲播歌,其他人未必欣賞你的音樂,也想享受自然雀鳥昆蟲的聲音;另外源頭減廢也很重要,即使帶走了垃圾,但最後也會淪落堆填區,而堆填區始終也有飽和的一天。郊野地方相當有限,將來可能連這些空間也要用作堆填,就真的沒有山可以再行了。」

    獅子山下港人精神

    香港有300多條行山路綫,阿珊暫時征服了百多條,她個人最喜歡的路綫就是書本封面的蚺蛇尖。「大約兩年前行的,是我當時行過最長及最難的山,20公里長、沿路很多碎石,但風光真的震撼,完成後很有滿足感。第二條最愛一定是獅子山,書中有好幾篇都會見到獅子山,這座代表了香港人精神的山頭,難度不算高,但上山可以飽覽香港景致,當中的意義更為重要。」

    曾有人批評很多人行山只是為了打卡,阿珊認為沒太大問題。「影靚相大家當然鍾意,不過出發前一定要做足功課,搵定資料,裝備亦要足夠,穿着合適服飾及是否需要帶同行山杖、手套,更要帶備多點清水,衡量自己的能力。如果萬一身陷險境,真的有緊急需要,就不要怕打999求救。我自己幸好未遇過意外或受傷,就是因為準備充足。」

    港人缺行山意識

    阿珊曾到日本及台灣等地行山,文化及配套真的不同,行山人士的意識也相當高,山上特別乾淨沒有垃圾,又沒有喧嘩嘈音。「例如在日本白馬有部分路段為雪坡,行完後會提示你脫下雪爪,因為雪爪會破壞路上的石頭。行山人士亦會自備流動廁所,完事後自己帶走清理。外國人也會在山上抽煙,不過他們會自動自覺離開人群,亦會自備煙灰盒帶走煙蒂,不影響他人。」

    香港的自然風光其實不比外國遜色,而且交通方便,很多路綫也可以即日來回,是一大賣點。阿珊亦希望可以將自己的書譯成英文版本,給本地外籍人士及遊客參閱,讓更多人欣賞到香港的山巒美景。

    作者:張頌婷

    責任編輯:馮柏偉、鄺素媚 //

    全文詳情: https://bit.ly/山系手記-hket訪問

    立即購買《#山系手記——#香港100條行山路線》: https://bit.ly/山系手記

    ~~~

    #武漢肺炎 肆虐,為了醫護,建議留家抗疫,即使行山也建議只選家附近的後山,避免到人多地方。郊野行樂,也請謹記 #自己垃圾自己帶走,包括充滿細菌的口罩垃圾;#勿留火種;最好 #源頭減廢,#自己垃圾自己負責!切記勿破壞環境及生態,支持 #山野無痕!做個負責任嘅山友!

    #源頭減廢
    #自己垃圾自己負責
    #無痕山野
    #自己垃圾自己帶走
    #香港山女
    #mountaingirlhk
    IG: mountaingirlhk

  • 山上山下附近景點 在 香港山女 Mountain Girl HK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8-01 09:58:05
    有 225 人按讚

    報紙專訪:行山達人出書 推介香港百條路綫 義務淨山見盡行山醜態

    零的突破後,估唔到仲有媒體願意搵唔出鏡的我做訪問,仲要喺報紙上有全版篇幅!
    哩類小眾題材,有人肯報導已經難得,所以先不論媒體背景,喺度同大家分享一下
    記者十分用心,將我長氣的訪問內容幾乎全部涵蓋,言簡意精地表達出來!非常感謝 🙇🏻‍♀️
    在訪問的同時,也正好回顧檢視一下自己,回想開page初衷,與大自然連結越來越深,至今天出書、關注垃圾及環保議題,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這幾年間累積的成果。

    甚麼達人、KOL就不敢當了,只希望繼續可以透過這個平台與大家分享這類訊息,一個傳一個宣揚開去,人人都更注重 #源頭減廢,那就好了!

    專訪詳情:
    // 行山達人出書 推介香港百條路綫 義務淨山見盡行山醜態

    相信不少港人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都有到訪過郊外或行山本地遊,逃離市區喘息,令行山再次成為熱潮。可惜近來新聞中常見行山友沒公德的行為,口罩垃圾滿布山徑。行山達人「香港山女」最近推出新書,除了在書中介紹100條路綫外,亦在文中灌輸大量環保信息,希望行山人士自律,愛惜山野及大自然。

    「香港山女」是一個網上行山資訊平台,由阿珊於3年前創立,平時常見行山KOL去一些美景打卡影靚相,她的照片卻不是蒙面就是只得背影,相當神秘。阿珊解釋:「其實我只是一名辦公室OL,因為工作關係不能露面,故低調行事。」

    由OL變行山KOL

    當初開設專頁正值行山熱潮高峰期,坊間有不少行山網站及社交平台冒起,不過資訊較零碎不夠全面,於是阿珊決定自己整合文字、地圖及相片,自行在網上發布,在2016年機緣巧合下,更開始在報章上撰寫專欄。

    跟很多人一樣,6年前阿珊因為厭倦了周末「行街睇戲食飯」般公式化娛樂,於是決定試試行山。「行山成本低,不用太多器材,而且是運動亦很健康。第一次行山是油塘的魔鬼山,當時柴娃娃即興出發,看到優美的景色、路綫又不困難,經驗良好,就這樣開始了我的行山生涯,不時去發掘新路綫。」

    集香港百大路綫

    阿珊將6年來的行山經驗,以及新加了一些未介紹過的路綫結集成書,在上月推出了首本著作《山系手記-香港100條行山路線》。她精心挑選的行山路綫都是自己親身行過,分成不同難易度及地點,有齊適合普羅大眾的IG打卡位,或較少人的冷門路綫,以及給初心者的入門級至高手級數,讓讀者可以多點選擇。

    書中收錄了路綫介紹及解說、路綫圖、標高圖及實用資料,如長度、時間及交通等,還有她親身經歷的小故事,令內容生色不少,就像跟朋友行山般。每條路綫也有植物、昆蟲小知識,更添趣味。「以前行山大多看風景,行得多就會更加留意細微的動植物,於是拍下來再上網找資料。前年我曾參與蝴蝶普查課程,對蝴蝶也有一點認識。」

    山上垃圾糞便滿布

    現時疫情嚴峻,阿珊亦暫停行山,她回想起疫症初期即大約3月時,很多人一窩蜂擁到山上避疫,更導致生態大災難。「我認為只要山路夠闊及能承受到人潮,行山人士又有公德心及自律,基本上是沒有問題。不過眼見山上隨處都有紙巾、口罩及煙頭等垃圾四處丟棄,不單在陰濕位,連樹下、景點周圍都有,明顯是刻意亂掉,令我相當憤怒。於是我舉辦了『行山抗疫不留痕』淨山活動,與義工們去大帽山清理垃圾。」

    之後阿珊亦有參與其他淨山活動,即使自己行山也會帶備垃圾袋及鉗,邊行邊清理。不時有人見到她執垃圾,索性將垃圾遞給她。「我會叫他自行帶走,但這些人只求貪方便就手,經常會惡言相向。更誇張的是每次我都會執到糞便,香港郊野公園比起外國已算多廁所,港人大多沒有這個意識,但不代表可以隨處便溺,人糞 [山女加按:及廁紙] 並非天然肥料!」

    行山緊記不留痕

    自經營了「香港山女」後,阿珊更加留意大自然生態,希望可以透過平台將行山資訊、應有的行山禮儀及環保信息等帶給讀者,一個傳一個宣揚開去。最簡單的就是山野不留痕:「自己垃圾應該要自己帶走,即使放入燒烤場內的垃圾筒,會吸引到馬騮,有機會影響生態。切勿留下火種,3、4月時曾發生了多場嚴重山火,焚燒後的樹林要很多年才能復生。」

    「還有很多基本的禮儀:如花草樹木眼看手勿動,別破壞大自然,用相機拍下留念就好;行山人士不要大聲播歌,其他人未必欣賞你的音樂,也想享受自然雀鳥昆蟲的聲音;另外源頭減廢也很重要,即使帶走了垃圾,但最後也會淪落堆填區,而堆填區始終也有飽和的一天。郊野地方相當有限,將來可能連這些空間也要用作堆填,就真的沒有山可以再行了。」

    獅子山下港人精神

    香港有300多條行山路綫,阿珊暫時征服了百多條,她個人最喜歡的路綫就是書本封面的蚺蛇尖。「大約兩年前行的,是我當時行過最長及最難的山,20公里長、沿路很多碎石,但風光真的震撼,完成後很有滿足感。第二條最愛一定是獅子山,書中有好幾篇都會見到獅子山,這座代表了香港人精神的山頭,難度不算高,但上山可以飽覽香港景致,當中的意義更為重要。」

    曾有人批評很多人行山只是為了打卡,阿珊認為沒太大問題。「影靚相大家當然鍾意,不過出發前一定要做足功課,搵定資料,裝備亦要足夠,穿着合適服飾及是否需要帶同行山杖、手套,更要帶備多點清水,衡量自己的能力。如果萬一身陷險境,真的有緊急需要,就不要怕打999求救。我自己幸好未遇過意外或受傷,就是因為準備充足。」

    港人缺行山意識

    阿珊曾到日本及台灣等地行山,文化及配套真的不同,行山人士的意識也相當高,山上特別乾淨沒有垃圾,又沒有喧嘩嘈音。「例如在日本白馬有部分路段為雪坡,行完後會提示你脫下雪爪,因為雪爪會破壞路上的石頭。行山人士亦會自備流動廁所,完事後自己帶走清理。外國人也會在山上抽煙,不過他們會自動自覺離開人群,亦會自備煙灰盒帶走煙蒂,不影響他人。」

    香港的自然風光其實不比外國遜色,而且交通方便,很多路綫也可以即日來回,是一大賣點。阿珊亦希望可以將自己的書譯成英文版本,給本地外籍人士及遊客參閱,讓更多人欣賞到香港的山巒美景。

    作者:張頌婷

    責任編輯:馮柏偉、鄺素媚 //

    全文詳情: https://bit.ly/山系手記-hket訪問

    立即購買《#山系手記——#香港100條行山路線》: https://bit.ly/山系手記

    ~~~

    #武漢肺炎 肆虐,為了醫護,建議留家抗疫,即使行山也建議只選家附近的後山,避免到人多地方。郊野行樂,也請謹記 #自己垃圾自己帶走,包括充滿細菌的口罩垃圾;#勿留火種;最好 #源頭減廢,#自己垃圾自己負責!切記勿破壞環境及生態,支持 #山野無痕!做個負責任嘅山友!

    #源頭減廢
    #自己垃圾自己負責
    #無痕山野
    #自己垃圾自己帶走
    #香港山女
    #mountaingirlhk
    IG: mountaingirlhk

  • 山上山下附近景點 在 BusyBees 瑞士小屋日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7-06 07:44:01
    有 98 人按讚

    【瑞士生活】和爸爸去爬山 - Sattel

    週六天氣很好,由於小屋媽媽有些重要的事情要完成,於是小屋爸爸則自告奮勇的說「那我就一個人帶兩個寶貝去爬山吧!」。以往小屋爸爸獨自帶兩個孩子的行程,都是在家裡附近走走,這次則是選了一個開車不塞車要1.5個小時、沒有去過,而且據說很適合親子出遊的景點,也就是位於瑞士中部的 Sattel。

    一早,Matti還在撒嬌的說「我好希望媽咪能跟我們一起去」,不過讓爸爸和孩子們一整天的獨處,是必要也難得的體驗!於是早餐後三個人就興奮地出發了。

    原本出發前比較擔心的是如果後座的Ellie妹妹在1.5個小時的車程中,手上的東西掉了,開車的爸爸無法幫忙撿。結果在去的路上,兄妹兩人一直聊天說話,Matt哥哥也完全扮演了小幫手的角色,幫妹妹戴墨鏡、幫她找奶嘴、幫她拿衛生紙等等,一切都非常順利。

    到了目的地之後,原本想要健行上山 (路程5.4公里,上升大概400公尺),沒想到兩個寶貝都說好久沒搭纜車了,想要搭纜車…,還好 Sattel的纜車是小纜車,而且現在因為新冠病毒的關係,還規定只能一個家庭搭一台纜車,不與其他人共乘。於是在評估安全性之後,加上早點上山,孩子們也比較有體力可以玩,所以就決定搭乘了纜車上山,下山再用走的下來。

    一到山上,我們決定在了解了環境之後,先挑戰一個300多公尺的吊橋Skywalk!陪伴孩子真的會讓人變勇敢,因為常常宣稱不怕高,但其實很挫的小屋爸爸竟然鼓起勇氣帶著兩個寶貝出發去走這座吊橋。剛開始還好,走到中間的時候,不時的看到下面100多公尺的山谷,又不時的有整個橋在搖晃的感覺,說實在的腿真的有點軟,可是還是在孩子面前顧做鎮定,最後在牽著Ellie 的手之下,大家一起完成了這個任務。而Matt則是很勇敢的告訴自己「雖然可怕,但我一定可以做到」的走在前面,很厲害!

    由於要保持社交距離,這座橋目前只能單向,所有的人必須要繞一圈山路才能回到起點。於是我們就一邊走一邊尋找可以野餐的地點,最後看到了一張適合的長凳就先午餐了。這天的午餐很單純,我們帶了火腿、起司、米餅、麵包還有水果。午餐後,我們繼續朝剛剛的纜車站前進,也順便和小屋媽媽打電話視訊。

    走到了纜車站後,兩個小寶貝很想去山上的氣墊遊樂場,畢竟沒有額外行程了,讓孩子們進去放放電其實也不錯。這個小遊樂場其實就是一些比較大型充氣的遊樂設施,所以小朋友們可以盡情地爬、盡情地跳、盡情地摔,兩個孩子則是玩到想吃點心了才結束。於是我們又找了一張大躺椅休息,吃吃水果和點心,吃完已經快三點了,剛好也能讓Ellie妹妹補補沒睡到的午覺,於是Ellie坐上推車,我們三人就慢慢的走下山。

    花了1.5個小時走了5.4公里下山,在途中還看到了孩子好愛的小鹿斑比、好多美麗的花,還有長滿櫻桃的櫻桃樹。Matt哥哥可能太久沒有健行了,到最後跟小屋爸爸說:「我的腿有點酸」。這時候Ellie也剛好起床,我們決定去吃個冰淇淋當作這次旅行完美的句點。回程的路上,換精神好的Ellie一路唱歌,Matt哥哥則累到睡了一整路。

    這次旅行對小屋爸爸來說真的是個難忘的經驗,有機會和兩個開心又很棒的寶貝一起出去玩,真的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小屋爸爸曬傷
    #Matt今天要帶小屋媽媽再來一次
    #Sattel-Hochstuckli
    #Mostelberg
    #山上還有其他遊樂設施
    #一個大人無法帶兩個小的玩
    #門票兩人16瑞郎
    #除非小孩六歲以上
    —————————————————————

    Grow A Wish 社團

    如果你...
    🔸 想要打造你愛的家庭生活的朋友
    🔸 想要不費力的每天來一點腦力激盪和思考衝撞
    🔸 想學習時間管理
    🔸 想經營美好的家庭生活
    🔸 想看直播
    🔸 想看提升生活品質與執行夢想的相關文章

    我們都非常歡迎你的加入🧡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676334592762560/?ref=share

  • 山上山下附近景點 在 SEVE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11-25 11:27:58

    【Walking Video】30分鐘帶你走完 拱北殿+後山步道全程! 正殿→八仙洞→後山步道→望月亭→萬壽亭→川流亭→仙丹亭→雙拱橋→飛鳳亭→正見殿。
    拱北殿地址:新北市汐止區汐萬路三段88號
    google Map:https://goo.gl/maps/PXUt1wvPhDVPt5V39

    拱北殿的由來及草創時期
    本殿在現址開基建廟前,奉祀孚佑帝君呂仙祖於三秀山下的「北港鸞堂」。
    清朝光緒27年(西元1901年、民前11年),水返腳(今汐止區)北港地區徐介卿、廖新田,蘇四川等居民,聽說木柵仙公廟(今指南宮)香火鼎盛,奉祀的孚佑帝君十分靈驗,於是,共議前往祈求仙公祖恩准分火回鄉,供奉於蘇火旺茶館內(今烘內派出所附近),名為「北港鸞堂」。在仙公祖慈悲濟世神蹟感召下,信徒日眾,成為水返腳及北港地區居民的信仰中心之一。

    五年後,有一天在堂內扶乩時,童乩突然跳上神桌,奮力捶打桌面至穿鑿成洞,隨說:「神昆由 柳星君降乩,指點在三秀山建廟,以廣被恩澤、福佑蒼生」。信徒蘇慶月、蘇文真及蘇四川等乃虔誠捐獻土地,經於光緒三十二年歲次丙午二月初四午時三刻,恭請孚佑帝君飛鸞降筆擇地破土開工建廟。

    當時,雖有北港地區村民齊來鑿石開基、伐木運土,信徒們亦盡力捐輸金錢物資,但因草創之初,蓽路藍縷,入不敷出,經營困頓。倖得當時本殿第一任主持陳恭先生(泉州安溪縣人、法號優婆塞普頌)刻苦經營,白天進入礦坑工作,貼補開支不足,夜間汲汲於法務建制。眾心一志,終於三秀山上,創建完成一座台式木造拱北殿。

    民國60年代迄今的第五次環境整建
    民國55年全殿重建任務完成後,常務董事蘇勝雄先生未敢稍歇,即率其現任總幹事蘇百福先生,著手規劃整建神殿四周林域。於是,鑿石開路、駁坎護堤,開山闢徑、砌石成階,跨壑成橋、涼亭星布,工程之細微及用心之良苦,不亞於重建工程。

    經過數十年的汲汲經營,今日的拱北殿,殿前有寬廣停車場及兒童遊樂場,後山有登山步道及景觀涼亭,四周花木扶疏、老樹參天,空氣清新、香氣四溢。本殿多年培育的花木有桂花、茶花、櫻花、含笑花 杜鵑、紅丹、楓樹、樟樹、榕樹等,依時令節序而有不同的自然景觀。清淨自然、樸實親切,不但是參香賞景、陶冶心性的好地方,更是修持呂祖丹法的人間仙境。

    ★instagram★ https://instagram.com/SEVEN.Mr
    ★Facebook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SEVEN.KING.mr
    ★WebSite★ http://www.DanceSoul.com.tw

    #全程走完 #拱北殿 #汐止 #北部 #一日遊 #景點 #步道 #秘境 #GOPRO

  • 山上山下附近景點 在 賴粉紅 FightingBook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06-02 17:23:37

    粉紅自剪影片!可以給我感想嗎?__❤️ #素顏
    現在看起來很熱吧😂😂😂
    冬天時沒時間剪拖到現在...趁空檔處理好了
    跨年的時候去的「清境」附近
    那個時候很冷,因為是冬天,而且在高山上
    但是我真的非常喜歡大自然的風景!
    也很喜歡「南投清境」,這邊山水風景真的很漂亮,
    很多民宿的建築物也很歐美風...冬天的時候有楓葉,好浪漫喔!到大自然的心情就變得很好!喜歡踏青的感覺~
    喜歡居高臨下一望無際!像隻鳥一樣在高山上俯望著大地!

    這次來的地方「清淨西雅圖璀璨雙城」黃色的城堡,
    除了覺得夢幻之外,黃色讓人覺得很陽光... 住的是小木屋可愛!
    早上起來的時候天色比較清晰,
    那個時候有看到奧萬大,覺得好美喔!有尖叫耶😍
    沒想到那個時候我在吃早餐,想說晚一點再錄影好了,
    結果雲層就起來了,就拍不到漂亮的景色給大家看😭😭😭 但是有雲層也別有一番風味,平常都是在山下往上看雲!
    現在因為在高山上,所以看到雲是平行的;
    或者是由上而下的角度!雲感覺離你很近 ,
    彷彿在仙境騰雲駕霧的感覺~
    大家可以趁現在住宿還算便宜的時候衝一波😂😂😂
    但提醒,防疫工作還是要做好喔!
    .
    #清淨西雅圖璀璨雙城 #清境 #清境農場 農場 #南投 #景點 #旅遊 #travel #beautiful #view #黑框眼鏡

  • 山上山下附近景點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7-11-21 08:00:00

    香港海洋公園位於香港香港島南區黃竹坑黃竹坑道180號,佔地逾91.5公頃,是一座集海陸動物展覽、機動遊戲和大型表演於一身的主題公園,於1971年成立,於1972年7月動工,於1977年1月10日[4]開幕,為一個由香港政府全資擁有的非牟利機構管理。香港海洋公園依山而建,主要分為高峰樂園及海濱樂園,以纜車和海洋列車連接。高峰樂園與大樹灣間則由一條全香港第二長的戶外扶手電梯貫通。2005年,海洋公園啟動耗資55.5億港元的《全新發展計劃》,全園景點及機動遊戲由原來約35個增至80個,分為八大主題區域(亞洲動物天地、夢幻水都、威威天地、熱帶雨林天地、動感天地、海洋天地、急流天地及冰極天地),並且躋身為世界級主題公園,成為全球最受歡迎及最多入場人次的主題公園之一,於2012年獲頒全球最佳主題公園(The Applause Award)大獎。隨著海洋公園近年積極開拓新景點及加入多種國寶級動物,公園於2011年的入場人次已突破5百萬;2012年4月26日,海洋公園連續9年打破入場人次紀錄,突破6百萬,更於同年6月突破710萬人次,其中首10個月海外及香港遊客的入場人次分別上升15%及25%;2012年全年入場人次達破紀錄的750萬,比較2011年增加9%;當中一半旅客來自中國大陸,一成半為外國,其餘為香港本地。由開業至今,海洋公園已接待超過一億一千萬名遊客。海洋公園的前身是巴黎農場,農場位於南朗山北部的山腰,佔地約100畝,創辦人謝德安是澳門富商何鴻燊的五姐夫,於1950年代開辦,於1972年7月因為政府撥地興建海洋公園而結業,現址為海馬標誌一帶之下(即現今香港警察學院之東南附近)。海洋公園由英皇御准香港賽馬會資助及香港政府免費撥地興建,工程耗資1.5億港元,經過4年半時間的興建,海洋公園於1977年1月10日在香港總督麥理浩爵士主持開幕禮下正式開幕。在1982至1984年間,賽馬會再次撥款2.4億港元進行公園第二期發展工程,先後興建水上樂園、登山電梯、百鳥居、紅鸛池及孔雀花園等設施。早期海洋公園的營運資金,主要依賴門票收入及賽馬會的撥款支持。因為入場費偏低,曾經出現虧蝕。2012年11月,海洋公園獲國際遊樂園及景點協會博覽會(IAAPA)頒發頂尖榮譽大獎「2012 Applause Award」(全球最佳主題公園),成為首座亞洲主題公園獲得此大獎,公園並同時獲得協會頒授數碼市場推廣、最佳整體製作及視覺展示卓越大銅三項卓越大銅鈴獎。2015年11月5日,水上樂園正式動工。當年的「五彩天梯」計劃以「八色滑梯」形式重現,並增設巨浪衝浪機、兒童嬉水區等設施。但因應設計改動及工地發現沼澤,不利施工,需作擴充鞏固工程,故樂園將延至2018年開幕。海洋公園分為高峰樂園(山上)和海濱樂園(山下)兩個主要區域,內裡再分為八個不同主題的區域,包括夢幻水都、亞洲動物天地、威威天地、熱帶雨林天地、動感天地、海洋天地、急流天地及冰極天地,提供各式各樣的景點及娛樂體驗。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