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展覽預算表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展覽預算表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展覽預算表產品中有31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4萬的網紅王婉諭,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藝 FUN 券是精準紓困?還是 FUN 掉藝文產業? 這兩天,行政院送來了最新的追加預算案,在看了預算書的內容後,我很訝異,文化部完全沒有編列紓困預算嗎? 原本藝文工作者受疫情影響,收入已經大幅下滑,必須仰賴紓困補貼方案來維持生計,而在今年 5 月到 7 月的三級警戒,更是雪上加霜,所有...
同時也有1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3的網紅張秀華,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都發處工作報告第248頁中提到公共設施保留地通盤檢討。 中央已在102年要求各縣市政府針對公共設施保留地通盤檢討,希望能將土地還給人民,已達公平正義。 服務處於107年7月份接受民眾陳情希望市府解編「志航國小預定用地」,當事人行文給志航國小,校方表示因少子化緣故,已沒有必要性,當事人之後將該文給都...
「展覽預算表」的推薦目錄
展覽預算表 在 子鋐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0 20:52:07
紐約展覽上一鳴驚人的複雜大作 百達翡麗所舉辦的紐約展覽上 最受矚目的作品5531R世界時區 三問報時特別版 面盤將2紐約天際線畫面轉化成與品牌關聯性 更高的瑞士景色 以掐絲琺瑯工藝展示出 日內瓦湖畔拉沃葡萄園梯田區景致 目前市價高達台幣4300萬以上 甚至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之一 ...
展覽預算表 在 Stanley 邱士縉 Fan Club.HK??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03 13:52:50
🌟Stanley 29+ 2:《PLAYXHIBITION》場內Fanpage應援物派發申請及細則🌟 迎來29+2,好多TeamStanley都做了各式各樣的Stanley生日應援物🥳 有見及此,FC樂於與各位攜手合作,安排在展覽會上派發應援物予參加者,數量預算為200份(每位參加者領取1份) ...
展覽預算表 在 陳一銘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8-03 09:42:07
其實你真的不需要別人認同 2017年8月18的時候我在國外的展覽上真正第一次的看到髒辮這項技術,我有跟大家說過其實當下我就有詢問課程的費用 但是後來覺得有點太高所以我打算先回台灣慢慢地找資料甚至開始看國外的影片想要自學這項技術 嘗試了許多次練習與手法之後也不知道對還是不對,就開始勇敢的徵求模特兒...
-
展覽預算表 在 張秀華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11-10 14:50:07都發處工作報告第248頁中提到公共設施保留地通盤檢討。
中央已在102年要求各縣市政府針對公共設施保留地通盤檢討,希望能將土地還給人民,已達公平正義。
服務處於107年7月份接受民眾陳情希望市府解編「志航國小預定用地」,當事人行文給志航國小,校方表示因少子化緣故,已沒有必要性,當事人之後將該文給都發處,希望能還地於民。
107年8月與都發處長、科長等一同開協調會議,當初承諾107年12月舉辦公開展覽,事後回覆因逢選舉年業務繁忙,無法辦理公開展覽作業,因此該案又停滯不前,所以又至秘書長辦公室與處長、科長等人開會,希望重啟進度,當時答應會在109年8月舉辦公開展覽。
現在已經109年11月份了,目前進度在哪裡?每次會議一定都有會議紀錄,不能因為處長剛上任就以不清楚推責,這樣前面的進度是不是又會歸零?怎麼向民眾交代?
都發處副處長答志航國小一案劃為市區做檢討,情況複雜,需要時間較長,承諾於110年5月份定期會以前辦理公開展覽作業。
北港路區段徵收問題,都委會要求補足公益性與必要性,都發處補充什麼資料?
現在以「大眾運輸導向」為方向,並編列一筆500萬預算請廠商做可行性評估後,再送補充資料。
11月25日總質詢時間再與都發處深入探討北港路區段徵收之相關問題。 -
展覽預算表 在 桃園市議員簡智翔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04-01 17:00:10【智翔的議會質詢-文化局(4/1)】
#街頭藝人考證制度
今年初有一則新聞,有樂團因不服街頭藝人「審查、許可制度」而發起行政訴訟,而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判決台北市政府敗訴的新聞,引起了一些關注,關鍵在於政府不應以公權力,去限制民眾的藝術自由、職業自由、以及公共空間的言論自由。
而事件過後,除基隆、台南早就以「登記制」取代「審查制」之外,台北、新北也在今年改為「登記制」,因此智翔今天首先關心這題,想了解桃園市文化局在這件事的立場,以及後續規劃為何?
雖然文化局說,曾與北北基文化局開會多次討論,但「登記制」伴隨一些正反意見,包括延伸出的藝人人數、噪音問題等,不過智翔認為,開放給街頭藝人進行演出的各區域一定都有其相關的規範,既然表演種類琳瑯滿目,文化局應從個案改善即可,無需事前做太多限制。
延伸閱讀:
街頭藝人打官司 法院認「審查制」違法(焦點事件 2020/1/8)
https://www.eventsinfocus.org/news/3543
街頭藝人不必考試打贏官司 新北今宣布改採登記制(聯合 2020/3/23)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4436884
#熱門影劇文化之旅
上週觀旅局質詢時,智翔提到了台劇《國際橋牌社》在桃園市多處取景,是否規劃朝聖之旅做行銷推廣,同樣地,《國》劇拍攝時有接受文化局支援協助,所以想建議看看,文化局可否與觀旅局合作,一起來推廣文化觀光的行程,此外,可借鏡這次協助原創政治劇的經驗,推廣題材更多元的戲劇類型,也可邀請劇組人員來桃園做經驗分享,將桃園的影視發展向上提升。
而文化局長也坦言,目前影視發展的限制主要為補助經費上的短缺,但往年都會被議會刪除,各劇組在申請補助上也面臨僧多粥少的狀況,未來的預算是否提高,智翔相信在改變桃園影視發展的前提下,應可有更多的討論。
#疫情期間還能看畫展?!
最後稍微岔題介紹一下近日最紅最夯的Switch 遊戲《動物森友會》,原來在日本,有藝術家將自己的展覽搬到了遊戲內,遊戲中除了觀賞畫作外,還可掃描牆上的QR碼下載紀念手機桌布,展場外甚至有捐贈區,儼然與實體展覽並無二致。
這就讓智翔有了靈感,由於防疫期間,許多藝文展覽活動衝擊甚大,或許文化局能發想更多做法,與在地藝術家合作,或是與經發局、青年局的VR設備結合,將展覽線上化,甚至收費也是一種選項,也能成為一種紓困方式,畢竟防疫是長期工程,培養市民更多元的觀展體驗亦是,就再麻煩文化局研擬看看了。 -
展覽預算表 在 桃園市議員簡智翔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03-13 20:00:10【智翔的議會質詢-都市發展局(3/13)】
#煉油廠都計變更
每個會期都會追蹤進度的中油煉油廠,今天智翔再次詢問都發局針對煉油廠範圍(南崁地區都市計畫之「特種工業區(工一)」及林口都市計畫之「特種工業區(工八))做都市計畫變更,包括內容與時程,是否有後續進度?
都發局長表示,今年六月可望將煉油廠區域的都市計畫公開展覽,會將高度污染的「特種工業區」降級,做其他桃園區的產業使用,但勢必會遭遇中油的反對與陳情,都發局長也提到,會將這些陳情內容一併提到都委會去做審議。
#桃園區公保地通檢進度& #取得公保地的財務規劃
目前南崁、桃園內壢間都市計畫的公保地通盤檢討,已經獲市都委會通過,將送中央審議,智翔也請都發局促請內政部盡快審議通過,早日進行半半徵收或跨區重劃,以達到當初實施都市計劃的目的。
因為通檢的結果,連帶影響這些公保地的解編,智翔日前在市長施政報告當天也提到,許多地主等待公保地解編許久,根據一般徵收的規劃,距離目標年也還有21年,因公保地特性又無法做其他利用,不符地主權益,所以能否來規劃未來每一年度的徵收計畫與財務規劃。
但都發局長也透露,目前市府財政上無法做到,希望以區段徵收跟容積轉移處理,智翔也建議,起碼在公體綠廣兒用地的用地上可以儘早規劃,將項目的預算編列出來,畢竟是能夠提升生活品質與市民福祉的公共設施。
#容積移轉代金制度
與上一題連帶相關的題目,目前用代金取得容積的制度即將上路,但代金的支用辦法仍然不明,因此今天藉機向詢問到局長確認幾個問題,包括:一、容移代金是否專款專用?二、是否全數用在公共設施保留地的取得?三、使用上是否依照都市計畫的區分,讓同一都市計畫內增加的容積,帶來區內更多的公設用地?
而上述問題目前都得到都發局長肯定的答案,未來制度上路後,我們就期待看看,能否加速桃園的發展。
#舊市區振興
包括今年度剛辦完的「夜妝古城」活動,桃園市府各局處其實皆有協助舊市區振興的方案,例如都發局的老建築整新、經發局的短期活動,和工務局的街道改善等,但實施的區域或路段常各行其是,看似缺乏整體規劃,也不易讓民眾有感。
因此想建議,能否就舊市區的振興進行跨局處整合,把預算與資源集中在同一區域或路段,相信能有更明顯的效果。
另外,智翔也藉由分享關於新、舊「桃園人」對於「街上」認知的差異,來提醒都發局,應重視舊城區包括車站周邊的都市更新,如果可以比照其他直轄市,成立都更中心和都更處,拉高都更的層級以及人力、資源,相信可以讓都市更新的工作更加順利。
#中路站整開區的公設用地不足
因鐵路地下化計畫新增的中路站,整開區現有的公設用地,目前在圖示上僅有埤塘公園、學校用地、以及社會住宅用地,但計劃書內明列的停車需求,預計要2.65~2.9公頃,卻未劃設停車場用地。將來隨人口增加勢必有新增停車場的必要,如果現在不及早規劃,那恐怕中正公園停車場開發受阻的情況將重演。
再者,由於桃園綠地已嚴重不足,加上未來可能的社福、公托、公幼、停車場等設施,智翔認為不應把這邊的公園做多目標使用,減損僅剩的綠地。如果真要在公園要設立停車場,或是結合社宅及學校用地設立,也請透過土管要求地下化,設置地下停車場,社福設施也可以設置在社宅之中,希望都發局能將眼光放遠,做長遠的規劃。
#社會住宅的比例目標
最後一題則是社宅的比例問題,目前全球社會住宅比率最高的國家為荷蘭,達到 32%,其首都阿姆斯特丹甚至有 50%都是社會住宅,在荷蘭,只要是中等收入以下的市民都有資格申請社會住宅,是自購住宅以外最重要的居住選擇。
而亞洲國家中,日本及韓國約有 5%至 6%的社會住宅存量,主要協助無能力自購或租賃的弱勢家戶,也包含部分剛出社會的年輕家庭。
台灣目前社宅比例還不到1%,因此想問問都發局,桃園市的社會住宅比例,目標應該是幾%? 若目前配合中央的社宅政策,桃園調配到的戶數,距離理想的目標又有多少的差距? 由於時間關係,希望都發局能在會後再給我詳細的數字。
展覽預算表 在 王婉諭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藝 FUN 券是精準紓困?還是 FUN 掉藝文產業?
這兩天,行政院送來了最新的追加預算案,在看了預算書的內容後,我很訝異,文化部完全沒有編列紓困預算嗎?
原本藝文工作者受疫情影響,收入已經大幅下滑,必須仰賴紓困補貼方案來維持生計,而在今年 5 月到 7 月的三級警戒,更是雪上加霜,所有藝文演出及展演活動都被迫中止。
在這段期間內,我也不斷地協助藝文工作者向文化部申請自營工作者的紓困補貼。可以看得出來,藝文工作者在前幾個月的日子都非常地辛苦,因此我非常能感受他們的無奈及心酸。
令我感到不解的是,行政院在昨日舉辦的振興記者會中,除了五倍券的相關措施外,文化部也針對「藝 FUN 券」準備推出第二波相關計畫,而同樣在送來的預算書中,文化部編列的 16.1 億的預算,也全數作為藝 FUN 券使用。
對此,我不禁想問,那針對今年 5 月至今受影響的藝文紓困補助,就不繼續下去了嗎?
在先前規劃紓困政策時,蘇院長也不斷地強調,「先紓困,再振興」的原則,目的就是希望勞工別被疫情擊倒,先生存下去,後面再談產業的復甦。但我現在真的懷疑,文化部在規劃藝 FUN 券時真的有考量到藝文工作者嗎?政策形成是否過於倉促?
不僅我們擔憂, 臺北市藝術創作者職業工會 也在昨日指出,依照主計總處 2021 年 4 到 6 月資料中,於疫情衝擊期間,包含大多數藝文工作者的「藝術、娛樂及休閒服務業」行業項目中,總營業額減少了 8.31 %、就業人口減少 6.9 %、受僱用勞工人數更減少 32.9 %,可以說是受疫情衝擊最嚴重的產業之一。
若政府堅持推行藝 FUN 券,那針對上一次發放藝 FUN 券所產生的問題,文化部究竟有沒有做好妥善的規劃呢?
我在上週提到,以去年藝 FUN 券的發放情形來看,佔比最大宗使用的是「書店及出版產業」,佔總額大約 60 %左右,其次是「電影業」約 25 %左右,兩者加起來就佔了 8 成 5 。
但,對比受創同樣嚴重的「表演藝術產業」、「博物館及地方文化館」和「文化資產保存及社區營造產業」,卻只有 7.4 %、3 %和 2 %,「視覺藝術及工藝創作產業」更加慘烈,甚至只有 1 %。
可以看得出來,藝 FUN 券的消費使用比重,仍集中於購買物品以及看電影,對於受創同樣嚴重的表演藝術、文資展覽、視覺藝術等,卻幾乎沒有相應的振興效果。
作為教文委員的我,面對上述藝文工作者所遇到的困境,原本期待文化部能夠在本次紓困預算案中,針對 5 月以來受疫情影響的藝文工作者,能有新一波的紓困補助;但我們收到行政院送過來的追加預算案中,文化部的預算內,卻只有編列「藝文振興抵用券」的預算。
換言之,受疫情影響的藝文紓困補助,並不在本次的紓困預算範圍內。
在藝文工作者面對疫情的嚴峻影響之下,我要向文化部呼籲,文化部應該於本次第四次追加預算及其他可動用的預算,編列「藝文紓困 5.0 自營工作者紓困方案」,並妥善、全面地協助自今年 5 月中至今已斷絕生計的藝文工作者度過難關。
近日 Delta 變異株入侵台灣社區,台灣仍有疫情擴大之風險,新北市政府也已宣布關閉藝文場館至 9 月中旬,在應有的防疫政策限制之下,未來勢必將再次影響民眾藝文消費之意願;面對未來疫情的種種不確定性,都無疑給才剛要復甦的藝文產業再度重擊,就算再次發放藝 FUN 券,恐也難以刺激民眾進行藝文消費。
若藝 FUN 券政策要推行,更應該重視上一次發放結果的數據,讓受創嚴重的表演藝術、展覽、視覺藝術等產業,能有相應的使用消費比例,達到實質的振興效果,確切將錢花在刀口上,均衡地幫助所有藝文產業。
展覽預算表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中正紀念堂轉型
#改造威權空間
#破除崇拜軸線
#移除銅像
昨天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提出「中正紀念堂園區轉型方案」的規劃構想,包含:
1⃣ 1個構想主軸:中正紀念堂轉型成 #反省威權歷史公園
2⃣ 2大轉型方向:
改造威權空間,結合包容、友善多元群體設計;
重構紀念敘事,達成反省與反思歷史功能。
3⃣ 3項處置措施:
移除銅像;
改造功能與外觀;
破除崇拜軸線。
#紀念偉大領袖或走出威權?!
民主國家的首都裡面,有這麼大的威權領導者銅像,代表轉型正義 #沒有好好被處理。
台灣社會無法面對、理解過去的歷史,甚至造成兩極化的對立衝突,我認為實在很可惜。
促轉會拋出反省威權的構想,是勇敢的開始。
我們作為民主國家,願不願意面對蔣介石的威權歷史?解決這個問題,空間轉型就可以順利進行。
轉型 #背後代表的意義,也一直沒有好好被討論。
中正紀念堂該紀念偉大領袖?還是紀念台灣人民走出威權統治的歷史?兩個紀念,概念完全不同。
#轉型從改變導覽內容開始
去年10月,我在立法院質詢中正紀念堂管理處處長。當時中正紀念堂展出蔣介石的相關文物,包括蔣使用過的硃砂筆。
有文史專家曾經指出,這支硃砂筆可能有被用來勾決改判軍審死刑;但文物說明對這支筆只有滿滿的崇拜和緬懷,並沒有展現史料中的多元觀點。
和當前許多的史料研究指出的,「偉大領袖」有著截然不同的另一面一樣,我認為蔣介石也是。
中正紀念堂的職責,應該包括依照新的史料,調整對於蔣介石的紀念詮釋方式,當時文化部李永得部長當場給我兩點承諾:
① 史蹟研究與呈現,不應只有歌功頌德,也應該有多元的內容呈現。
② 支持擴大舉辦歷史小旅行等多元導覽路線,豐富民眾的歷史認識。
#促轉接棒啟動討論
質詢之後,我持續要求中正紀念堂轉型要有具體規劃與進度。
很高興昨天促轉會,勇敢提出格局更大的構想,也明確告訴社會大眾未來的計畫時程。
期待促轉會能不畏爭議、帶領更多社會對話,讓轉型議題成為對歷史的反思。
#文化部請繼續加油
除了給予促轉會肯定,中正紀念堂目前仍由文化部管轄,我也要期許文化部。
文化部過去已經完成轉型資訊平臺網站、藝術策展,也辦理審議式民主願景工作坊。
期待文化部要善用這些珍貴的成果,協助促轉會完善轉型構想,並且排除落實中可能遇到的困難。
中正紀念堂轉型的最終版本還沒有定案。反省威權歷史公園的構想,可以讓台灣社會更積極思考要以什麼方式看待威權時期的領導人。
我想,當我們認為民主台灣不再需要以這樣的空間來紀念威權領袖的時候,才代表我們真正共同面對 了這段歷史。
--------
以下是 #中正紀念堂轉型案,我國會辦公室近一年來努力與追蹤的過程:
2020/9/22:民間團體拜會本辦公室,討論轉型方案。
https://pse.is/3n2kfk
2020/10/28:針對中正紀念堂文物展覽僅有歌功頌德觀點提出質詢。
https://pse.is/3p242l
2020/11/11:凍結中正紀念堂管理處營運與發展預算。要求文化部督促中正紀念堂管理處善用既有資源,規劃增設多元導覽路線,並提出書面報告。
2021/3/27:和 #永和社大中正紀念堂歷史小旅行小旅行第一場啟動。
https://www.facebook.com/daan4fanyun/posts/290944549057445
另有導覽員培訓,除了導覽實務,還包含空間解構、歷史反思、跨國比較和教案設計;邀請葉浩、楊翠、林佳和等專家學者擔任講師培訓。(持續開課中,最新一期9/4開課已額滿 https://pse.is/3nqrgq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持續關注)
--------
我在立法院前三會期有關轉型正義的成果:
https://pse.is/3p2eed
展覽預算表 在 王婉諭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上次和大家討論動滋券的問題後,今天想來和大家討論的,是針對藝文產業發放的藝 fun 券!
你知道在疫情影響之下,受到衝擊最嚴重的藝文產業是哪幾個嗎?
依據審計部的資料,去年文創產業衰退程度前 5 名,分別為:
1️⃣ 電影
2️⃣ 文化資產應用及展演設施
3️⃣ 音樂及表演藝術
4️⃣ 視覺藝術
5️⃣ 出版
但是,去年藝 fun 券的使用結果,比例卻相當不平均。
佔最大宗使用的是「書店及出版產業」,佔總額大約 60 %左右,其次是「電影業」約 25 %左右。
受創同樣嚴重的「表演藝術產業」、「博物館及地方文化館」和「文化資產保存及社區營造產業」,卻只有 7.4 %、3 %和 2 %。
「視覺藝術及工藝創作產業」更加慘烈,甚至只有 1 %。
從這樣的數據看來,藝 fun 券的消費使用結果仍然集中於購買物品,對於受創同樣嚴重的表演藝術、文資展覽、視覺藝術等,卻沒有相應的振興效果。
然而,縱使去年「書店及出版業」獲得了較多的藝 fun 券資源投入,但是,在去年的「臺灣圖書出版現況及趨勢報告」中,2020 年新書出版不但下探 20 年來新低,銷售額相較前一年也減少了 4.4 億,顯見出版業仍然有極大的紓困振興需求。
除此之外,根據文化部資料,去年文化部主管文創產業營業額,比起前一年下滑約 4.6 %,若以文創產業去年度 4 千 6 百多億的年度營業額總計來計算,約是下滑了約 200 億左右的缺口,更別說是今年國內疫情爆發後,所受到的衝擊一定更加擴大。
然而,藝文紓困 1.0 和 2.0 加起來約動支 29 億元(包含利息貸款和場館規費補貼),即便加上藝 fun 券撥付店家的 15.3 億元,相較於去年整體藝文產業在疫情爆發以來的衝擊影響,整體的力道恐怕仍然相當不足。
綜合以上問題,我們希望文化部應該更整體性地思考,如何提高整體藝文紓困和振興預算比例,才能加大協助力道!
同時,若文化部仍要繼續發放藝 fun 券,應該要調整政策的設計引導,讓受創嚴重的表演藝術、展覽、視覺藝術等產業,能有相應的使用消費比例;即便在書店及出版業的設計上,也該思考書店消費因產品的多樣性,是否有消費在與文化事物較無關的民生用品,主管機關應思考發券時,如何能更集中在文化相關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