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居家護理所設立 範本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居家護理所設立 範本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居家護理所設立 範本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居家護理所設立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護理立委 陳靜敏,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我熱愛護理,但我不想在血汗醫院工作! 🗣:健保都只給付急性醫療,社區、居家都沒有相關補助可以申請,難怪我們多數護理同仁的就業市場只在醫院診所! 您是否經常在內心 murmur 以上幾句話呢❓ 您的心聲我遠在新加坡都聽到了‼ 別擔心,我回國後會邀請心口司、照護司丶健保署等相關單位召開...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6的網紅陳靜敏,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溫馨提醒:文長慎入,但很重要! 台灣在2018年邁入「高齡社會」,失能人口數已破百萬,照顧者有65%是失能者的家人,#評估至少有231萬人因照護而影響到工作,而失能者親屬的就業比例,也從原本的41%下降到32%,相當於有9%的上班族為了照護家人而辭職。 據統計,#照顧一位失能者走完生命...

居家護理所設立 在 盧秀燕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5-27 15:16:52

跟各位市民朋友報告📣 今(25)日臺中市疫情相關資訊: 第一,大家很關心疫苗的採購問題,中央過去說過,疫苗統一由中央採購再分配,我認為疫苗採購、施打注射的順序都是大事,中央能統一就好,不要各地標準不同,徒增困擾,但是我希望,疫苗採購的速度,「全速進行」,越快越好,「疫苗能早到一天,可能我們離解封就...

  • 居家護理所設立 在 護理立委 陳靜敏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06-28 18:03:41
    有 285 人按讚


    🗣:我熱愛護理,但我不想在血汗醫院工作!
    🗣:健保都只給付急性醫療,社區、居家都沒有相關補助可以申請,難怪我們多數護理同仁的就業市場只在醫院診所!
      
    您是否經常在內心 murmur 以上幾句話呢❓ 您的心聲我遠在新加坡都聽到了‼ 別擔心,我回國後會邀請心口司、照護司丶健保署等相關單位召開協調會,#共同研議健保給付急慢性病的比例,並特別配合衛福部的居家護理所倍增政策,讓具有「精神專科」、「精神衛生」認證的護理人員開設 #精神居家護理所。
      
    為何我會特別提到精神居家護理所?大家有所不知,衛福部在2015年統計,#台灣光一年就診精神科的人數就有超過250萬人,且領取精神疾病身心障礙證明和健保重大傷病卡的人數,也都以相當驚人的速度在成長中🆙🆙 精神疾病已經成為我們不容忽視的慢性病之一。
      
    如果政府能投注更多資源到居家和社區做慢性病照護,讓護理人員開辦精神居家護理所,不僅可以活化不在職的四成護理人力,#讓護理人員多一個社居的選項,還可以讓精神疾病患者還有所有需要身心輔導的癌症或身心障礙者,都能夠在社區或家中獲得妥善的照護服務,#進而減少自殺事件,#甚至是隨機殺人事件的發生,以健全我國的社會安全網💪💪💪
      
    #精神居家護理所
    #社會安全網
    #護理回歸專業

    #512護師節 #分享護理重要政策「居家護理所倍增」行動計畫‼
     
    🤔熱愛護理的我,除了在醫院工作,還有更多元的選擇嗎?
    😃來認識「#居家護理所」吧~!
     
    🎀#WHAT🎀#居家護理所丨係蝦密?
     
    ☑讓我們想像一下:如果護理機構的病床走道變成厝邊頭尾的街坊巷道,那......「居家護理所」就像是護理站,護理師可以走入每一個家庭,關心照料每一個人的健康。
     
    ☑透過走動式護理,讓健康照護從「相借問」做起!
     
    🎀#WHY🎀#為什麼推動丨居家護理所?
     
    一直以來,台灣的醫療照護體系是以醫院為主,護理人力的執業分布也高達80%在醫院服務...然而,在高齡化及少子化的雙重夾擊下,現今社會對於社區照護的需求已明顯大增!
      
    🎀#HOW🎀#你們怎麼推動丨居家護理所?
     
    ☑我們推出「居家護理所倍增」行動計畫!
     
    ☑透過輔導設立、實證培訓、科技應用,讓護理人員可以更彈性自主微型創業,走入社區,到家提供家庭護理,建立讓醫院護理師延伸社區執業的居家護理模式,更延長護理專業職涯。
     
    ⚠ 看到這...你也好奇了嗎?想進一步了解怎麼開居家護理所?🤥
     
    ⚠目前我們已完成輔導居家護理所設立培訓共53位,可以協助輔導有意願的護理人員開設居家護理所,提供更多居家護理所設立相關指引訊息!詳情:http://bit.ly/2VsSTG2
     
    #熱血護理夥伴
    #護師節 #一起來認識重要的護理政策 #居家護理所倍增計畫

  • 居家護理所設立 在 高金素梅(吉娃斯.阿麗)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6-07-27 17:03:17
    有 494 人按讚

    長期以來政府對於原鄉土地的分區管制過於制式,毫無因地制宜的土地使用分區規劃,導致原鄉建地不足、房舍無法取的使用執照。
    今天針對「蘭嶼居家護理所」設立問題,邀集內政部營建署、消防署、衛福部、原民會共同研商「護理人員法施行細則第7條」的修正問題,終於達成修正共識,增列「位於原住民族地區(部落)護理機構,得以建築師或結構技師等專業鑑定報告,取代建築使用執照」之條文內容。也作為衛福部未來於部落規劃長照機構之參考依據。相關內容將於九月初做法規修正預告後施行。

  • 居家護理所設立 在 高金素梅(吉娃斯.阿麗)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6-06-28 16:00:17
    有 499 人按讚

    上週五,由原住民立委、原住民族長期照顧修法聯盟、民間學者及執行部落長照服務的基層服務人員共同發起推動的「原鄉長照推動平台會議」召開第一次會議,未來期望透過這個平台,作為部落與公部門的溝通管道與政策監督平台,落實原鄉長照工作,也請族人們共同關心。第一次會議的會議結論如下:

    原鄉長照推動平台會議說明 https://goo.gl/wDrMnI

    會議結論:
    一、有關「原鄉長照服務網區」之服務與推動,請衛福部及原民會在兩個月內提出整體規劃方案。
    二、長期照顧服務法相關子法制定期程,請衛福部於兩週內提供給各原住民立委辦公室,俾利各委員辦公室監督、控管。其中,有關「長期照顧服務機構設立標準」草案第12條,原鄉地區長照機構設立困難者「得專案辦理」之內文,因為鄉分佈於全台12縣市,礙於各地方政府辦理標準不一,請衛福部、原民會及內政部(營建署)共同研商,提出「通案辦理」模式,作為地方政府之辦理依據,減少專案辦理可能耗費行政流程之時間與人力。
    三、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依衛福部訂定之「照顧服務員訓練實施計畫」辦理照顧服務員之訓練,未來擬新增「用人單位自訓自用」模式辦理。有鑒於現行計畫缺乏原鄉實習處所,為有效推動用人單位自訓自用,請衛福部與原民會於兩個月內研商修正「照顧服務員訓練實施計畫」。
    四、有關「蘭嶼居家護理所」設立疑義,由本國會辦公室於兩週內邀集衛福部及原民會討論修正「護理人員法施行細則」第7條之相關規定。
    五、下次會議擬訂於九月份召開。

  • 居家護理所設立 在 陳靜敏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9-05-09 14:55:11

    💛溫馨提醒:文長慎入,但很重要!
      
    台灣在2018年邁入「高齡社會」,失能人口數已破百萬,照顧者有65%是失能者的家人,#評估至少有231萬人因照護而影響到工作,而失能者親屬的就業比例,也從原本的41%下降到32%,相當於有9%的上班族為了照護家人而辭職。
      
    據統計,#照顧一位失能者走完生命全程的費用需要將近500萬元。為了減輕家庭照顧身心失能者的負擔,政府修法個人綜所稅特別扣除額的部分,增訂了「長期照顧特別扣除」,符合資格者,一年最多可以有12萬元的長照扣除額,受益人數推估有42萬餘人。
      
    然而,台灣需要被照顧者眾,長照扣除額排富門檻的20%稅率限制,#將多數長照家庭皆排除在外。
      
    我認為該項政策立意良善,但若我國長照服務能全面含括失能者被照顧的需求,#也就不需要再透過長照特別扣除額來減輕家庭的照顧負擔。
      
    行政院列出的排富條款,將稅率限制訂為20%,也僅涵蓋了約5.5%的納稅人口,年所得淨額逾121萬者皆排除在外,我認為太嚴格了,政府應將稅率限制從原本的20%提高到30%,把這10%級距中的4.21萬人也納入適用對象,#受益者便會超過46萬人,約半數的長照家庭都能因此受惠。
      
    此外,多納這10%級距的人數,#預估減少的稅損也只有約10億元,在過去5年皆超徵的狀況下,不至於造成稅基過度流失,卻能使民眾對該項政策更有感,我認為是值得的。
      
    除了財政後援,全面性長照服務的提供也很重要。目前長照2.0的補助多以居家式和社區式服務為主,#缺乏對於機構式服務的補助,導致長照機構的資源不足且佈建不均,「排隊五年等不到床位」、「有錢也找不到長照機構的床」等說法四起。
      
    弔詭的是,即使衛福部推估現在的長照住宿式機構缺口超過5萬張床,還有88個鄉鎮市區未設立或供不應求,#但國內住宿式機構的佔床率也僅有85%,究竟是城鄉資源分布不均?還是住宿式機構品質參差?還有待衛福部查清、解決。
      
    此外,政府也應盡快清查閒置的公共設施空間,評估設置綜合式服務長照機構的可行性,並參考日本居家護理師的先驅秋山正子所開設的「生活保健室」,#發展以社區為基礎的小規模多機能整合型服務中心,針對門診以上、在宅未滿的社區長照個案,提供免費的諮詢服務,並藉由聚集長輩成為日常串門子的地方,發揮預防保健的功能,實現在地老化。
      
    在長照人力方面,居家照顧服務員和「照老闆」雖然因為薪資待遇提高與政府鼓勵創業而快速增加,但不夠全面的制度與管控,#卻也可能產生了許多弊端,像是勞動合作社設立的照服單位無法透過勞基法監測時數、勞工故意失業再從事照服工作以領最高10.8萬元的就業獎勵津貼等等,這也都需要政府再去徹查與改善。
      
    此外,大部分的治療師白天都在醫院或診所上班,#僅一部分有接觸到長照業務的治療師會在下班後到個案家中進行居家復能的服務,社區的長照人力嚴重不足。
      
    這都凸顯出了社區長照專業服務的血汗,還有夜間服務是服務者需求抑或是服務者需求等問題。
      
    我再一次呼籲政府,#只有當長照單位的勞動條件比醫院好時,才會有人願意到長照領域服務,否則訓練出再多的照護人員或是醫護人員,最後還是都不願意「下場」。
      
    💥建議
      
    ✔長照特別扣除額應提高排富稅收至30%。
      
    ✔護理人員為整合醫療與生活照顧最適合的專業人力。
      
    ✔協助護理人員成立、經營「社區保健站」。
      
    💥提案
      
    ✔研擬除了稅制補貼外紓解長照負擔的方案。
      
    ✔提升住宿式機構「好床數及佔床率」的具體方案。
      
    ✔徹查居服申報、濫用失業勞工就業獎勵津貼的可能弊端。
      
    ✔改善居家專業服務的勞動條件與促進社區化的發展。
      
    #質詢
    #長期照顧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