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局限空間測定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局限空間測定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局限空間測定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出席「高雄市高風險產業高階主管論壇」 期許石化、化工、鋼鐵、造船、營造及國公營事業近200位管理人員與市府攜手營造優質勞安環境 繼今(110)年1月份林園工業區接連4起環保、工安事故發生,加以侷限空間及營造作業亦有職災意外頻起,陳其邁市長不斷要求施政團隊,務必嚴格捍衛勞工安全,市府已在4月6日...
局限空間測定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出席「高雄市高風險產業高階主管論壇」 期許石化、化工、鋼鐵、造船、營造及國公營事業近200位管理人員與市府攜手營造優質勞安環境
繼今(110)年1月份林園工業區接連4起環保、工安事故發生,加以侷限空間及營造作業亦有職災意外頻起,陳其邁市長不斷要求施政團隊,務必嚴格捍衛勞工安全,市府已在4月6日市政會議通過「高雄市政府加強建築工地公共安全實施方案」,以「業者自律」、「公私協力」及「政府加強稽查」三大原則加強落實,今天代表市府出席「高雄市高風險產業高階主管論壇」,也正是希望透過與高風險產業高階主管人員的交流,貫徹每一個高風險工作現場的職安管理,讓每個管理人員有如職安的守護者,為每個勞工的生命安全把關。
感謝勞動部職安署鄒子廉署長的蒞臨到場關心,更感謝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國際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台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台灣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榮工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等36位業者,來自石化、化工、鋼鐵、造船、科技等產業,以及國公營事業體與在地營造業者的高階管理人員,很多都是董事長、總經理層級的管理階層,大家能夠一起來參與,共同宣誓打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環境的決心,透過安全衛生的自主管理,達到零職災的終極目標。
高雄市轄內廣布電力燃氣供應事業、石化業、鋼鐵製造業、造船業及碼頭裝卸運輸業等產業,加以陸續完成亞洲新灣區、輕軌捷運及推動和發產業園區、仁武產業園區、橋頭科學園區等重大建設,顯而易見的是,民間營建工程及建築案量驟增,在大環境缺工且受疫情影響,大幅度壓縮營建工程的時間與成本,勞工安全就需要政府與業者的雙重把關,才能確實保障。
市府希望業者能高度自律,尤其是僱用勞工人數眾多且具規模的事業單位,能高度重視局限空間、施工架和高空工作車等高架作業、感電預防及個人防護具等工安防範策略,並能從企業內部帶頭做起,形塑優質的企業工安文化,即能有效營造出職業安全衛生環境。
市府除了加強聯合稽查與輔導、協助企業提升安全衛生自主管理能力,並要求石化業製程關鍵性作業不得外包、局限空間作業業者一定要參加年度安全衛生講習,並於作業前通報本府勞動檢查處及回傳通風、測定等相片佐證,另外在建築工地落實酒測及門口管制檢查,由我擔任召集人的工安稽查小組,更是每週不定期會同工程、勞工及衛生等單位,針對高風險工地重點項目(如施工架)進行聯合稽查,「公私協力」就如同為每個勞工買了雙保險,唯有每個現場管理人員皆具備「安全是最好的投資」、「意外是最貴的成本」的觀念,方能真正保障勞工的生命安全。
今天勞工局規劃侷限空間、營造業職場安全衛生及工安防範策略等勞安議題,進行交流座談,也安排高階主管人員實際體驗施工架和高空工作車等高架作業、感電預防、侷限空間救援及個人防護具(諸如安全帶及安全帽的正確穿戴方式),能夠將心比心、感同身受,更加疼惜每一位勞動工作者,讓勞工安心上工、平安返家,就是穩定社會的根本力量,更是企業體現社會責任的重要指標,期勉公私部門共同努力,讓高雄真正成為一座能讓勞工安身立命的城市。
局限空間測定 在 家醫/職醫_陳崇賢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為什麼硫化氫中毒會一直出現?】
硫化氫為具有腐蛋味之無色氣體,比重(1.189)較空氣重,因此容易聚積於低漥處,一般含有硫份污泥之水槽、污水排水道及廢水池為容易發生硫化氫中毒之局限空間場所。若進入前的環境測定沒有伸到下方量測,有可能就低估其風險。
濃度低的時候能聞到臭雞蛋的味道,但濃度高到50至150ppm,就會麻痺感覺神經,濃度愈高反而愈聞不到,讓人失去警覺。
然而,常常被忽略的是,硫化氫會溶解在水中,溫度越高,溶解度越低。《在攝氏20度時,每100毫升的水,可以溶解0.4克的硫化氫,而在攝氏40度時,則為0.25克。》
進入局限空間前,即使量測之硫化氫濃度符合安全標準,但可能於作業時擾動底部污泥或廢水而使得硫化氫被釋放出,而使得濃度爆增,造成危害。
因此作業時需隨時注意硫化氫濃度之變化情形,必要時須於作業同時利用機械通風設備對空間內部進行通風及換氣。
最後,大家救人心切,看到有人倒下之後,就前仆後繼地跳進去搶救,而造成更大的遺憾。所以請作好平時的教育訓練,而當災難發生時,切勿冒然進入此類局限空間進行救援工作,務必確實佩戴個人安全防護具並通過各項安全檢測後方可進入,以免二次意外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