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鈞話重點】疫苗問答全集Part2!施打後會變萬磁王?哺乳中可施打嗎?出現過敏反應怎麼辦?21個最常見「新冠疫苗」施打Q&A一次解惑!
⚠️Q8:接受疫苗會變「萬磁王」?「新冠手臂」是什麼意思?對健康有何影響嗎?
台大醫院皮膚部朱家瑜教授回應,其實人體皮膚本來就可以吸附一些湯匙或金屬物品,相關新...
【凱鈞話重點】疫苗問答全集Part2!施打後會變萬磁王?哺乳中可施打嗎?出現過敏反應怎麼辦?21個最常見「新冠疫苗」施打Q&A一次解惑!
⚠️Q8:接受疫苗會變「萬磁王」?「新冠手臂」是什麼意思?對健康有何影響嗎?
台大醫院皮膚部朱家瑜教授回應,其實人體皮膚本來就可以吸附一些湯匙或金屬物品,相關新聞從2008年到2016年在世界各國都有報導,也有許多科學家做了一些研究,證實這些並非人體有磁力,而是皮膚上的皮脂或分泌物造成的吸附現象,因為只要在皮膚上塗抹滑石粉後,這樣的吸附現象就會消失。最近二個月,類似的新聞與影片在世界各國被廣為傳播,因此近幾週,世界各國的科學家都出來闢謠,包括美國疾病管制局 (CDC),以及諸多歐美科研機構都發聲明駁斥相關謠言,也請民眾不要以訛傳訛
所謂的「新冠手臂(COVID arm)」正式名稱是「延遲性大型局部反應」,根據2021年7月份美國皮膚科醫學會期刊的報告,大多數是在施打莫德納疫苗的人中出現,占全體通報數的94%,其中大部分的人 (66%) 是在第一劑後產生此反應,約有30%通報者是在第二劑後產生;至於在通報打輝瑞/BNT疫苗出現皮膚疹的人之中,則分別有15%與18%在第一劑與第二劑後出現此反應
不過,大家也不需要太擔心,因為在莫德納的臨床試驗中,在全部受試者中只有0.8%的人出現「延遲性大型局部反應」。而且這種反應在施打第二劑時,發生的比率更低。此外,我們在台灣施打AZ疫苗的族群中,也看到好幾例新冠手臂的案例。此反應的特徵是大約在施打新冠肺炎疫苗後大約7-8天發生,在打過疫苗的手臂上會腫一大包,又腫又熱又痛,可能會有點癢,很像大家平常熟知的蜂窩性組織炎
目前推測「新冠手臂」有可能是對疫苗中的賦形劑――聚乙二醇 (polyethylene glycol) 過敏所造成,一般大約3-4天之後就會逐漸消退,最長甚至可達25天。一般建議可以局部冰敷紅腫部位來改善症狀;如果真的很腫痛,也可以使用口服抗組織胺加外用的類固醇藥膏,有時可以加止痛藥來治療。而且,這樣的人還是可以打第二劑新冠肺炎疫苗,而且通常第二次再施打同一種疫苗時,雖然會更快出現紅腫,但反而症狀會比較輕微也比較快消退,甚至有約一半的人沒有出現新冠手臂反應
⚠️Q9:接種疫苗前,服用普拿疼Acetaminophen或NSAID藥物,以預防副作用,可行嗎?
很多人擔心接種疫苗後會出現身體不適、發燒等反應,施打前會想先服用退燒藥,對此,美國疾病管制中心(CDC)曾公布,建議民眾在接種疫苗後若有發燒再服用退燒藥,台灣的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表示,退燒藥會減弱身體免疫反應,使得疫苗效果降低,也不建議預防性用藥。根據臨床試驗數據,接種疫苗後發燒的比率介於8至16%,大多會在48小時內緩解。建議您可以多喝水,多休息,若持續發燒或有其他不適,可就醫並告知醫師相關症狀、發生時間與疫苗接種時間,以作為診斷參考
⚠️Q10:疫苗誘發血栓機率有多高?出現血栓症狀會有什麼症狀及危險性?
由於國外於接種 AstraZeneca COVID-19疫苗後出現罕見的血栓合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大多發生在接種後的 28天內,若接種後出現以下任一症狀,請立即就醫並說明疫苗接種史:1.嚴重持續性頭痛、視力改變或癲癇2.嚴重且持續腹痛超過24小時以上3.嚴重胸痛或呼吸困難4.下肢腫脹或疼痛5.皮膚出現自發性出血點、瘀青、紫斑等。依據各國疫苗上市後安全性監測,曾有報告極少數年輕族群在接種mRNA疫苗後發生心肌炎等的不良反應事件,大多發生在接種後數天內。建議接種mRNA疫苗後,應注意如出現胸痛、喘或心悸等症狀,請立即就醫並說明疫苗接種史
⚠️Q11:接種疫苗後,生活有何注意事項?
指揮中心提醒,為確保疫苗接種安全,建議先前曾因接種疫苗或任何注射治療後發生急性過敏反應的民眾,接種後請於接種處或附近留觀至少30分鐘,一般民眾則建議至少留觀15分鐘,並自我密切觀察15分鐘,以利即時處置該類急性過敏反應。另外接種後請持續觀察身體是否有不適症狀,如果不適症狀持續未改善請儘速就醫診治、釐清病因
⚠️12.接種疫苗後,多久可發揮效力?防護力可維持多久?
目前國際間緊急授權使用的COVID-19疫苗包括AstraZeneca(AZ)、Pfizer-BioNTech、Moderna與Janssen等廠牌,在完整接種兩劑(或一劑)後,對預防PCR確診SARS-CoV-2(疫苗株或D614G株)之有症狀感染,其保護力約有六至九成。身體需要時間產生保護性抗體,一般約2週後開始產生保護力。完成COVID-19疫苗所有劑次接種,才能確保疫苗保護力持續較久。取得緊急使用授權之臨床試驗資料顯示,需接種兩劑之COVID-19疫苗,第二劑接種後7至14天開始產生保護力
⚠️Q13:接種疫苗後,要隔多久可以捐血?
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小組會議決議,AZ疫苗屬於腺病毒載體疫苗,接種後應暫緩捐血14天,以免影響捐血品質。台灣血液基金會公告,施打新冠肺炎疫苗者,若無不適症狀者,無需緩捐,限mRNA類及非複製性/非活化病毒載體類,例如:輝瑞Pfizer,莫德納Moderna,嬌生Johnson&Johnson,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等廠牌。如注射後有疑似感冒、發燒等症狀,請先暫緩捐血14天
少腹逐瘀湯 在 陳家駒中醫師.門診不能說的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反覆經痛問題,止痛藥不是唯一解】
很多門診的朋友都表示,自己雖然沒有子宮肌瘤、肌腺症這類可能造成經痛的原因,但是每次月經來都還是會有很嚴重的疼痛感。
看過西醫婦產科大部分都認為可能是「原發性經痛」,只能建議吃止痛藥緩解。
當然也有比較激進一點的作法,會使用避孕藥停止排卵月經,讓藥物月經取代之,經量變少自然就不會這麼痛。
許多朋友可能都選擇服用止痛藥物處理,但是否存在著其他改善經痛問題的可能呢?
首先我們要先了解形成經痛的相關原因:
1. 內膜剝落造成前列腺素增加
2. 引起子宮肌肉加大收縮力道
3. 間接造成子宮暫時缺血狀態
西藥止痛藥緩解經痛的原理來說,便是從源頭去阻斷「前列腺素」的發炎連鎖反應,直接減少疼痛感受。
有些患者朋友可能是對止痛藥物過敏,又或者是吃了止痛藥容易胃痛,但是困擾於經痛問題,這種情況其實就可以改為使用中醫的方式治療改善。
中醫改善經痛問題,主要是使用藥物讓子宮「不需要收縮的那麼劇烈」也能夠將內膜經血順利排出。
中藥緩解經痛的原理主要來自於三點:
1. 調整子宮內膜剝落速度
2. 增加骨盆腔子宮血液循環
3. 緩解子宮周圍肌肉過度收縮
舉例來說,其中有一種藥材經常出現在各種婦科方劑,同時也已經有實證研究證明能夠緩解經痛問題-肉桂。
肉桂、桂枝,出現在各種婦科調經方劑之中,像是:溫經湯、桂枝茯苓丸、少腹逐瘀湯。
在中醫的理論來說,肉桂能夠散寒止痛、溫經通脈,白話而言就是藉由改善血液循環、幫助子宮組織灌流、進而減少疼痛反應。
同時肉桂也有輕微抗凝血的作用,因此能夠加速子宮內膜的崩解速度,讓子宮可能不用這麼用力的收縮也能排出經血。
關於肉桂在改善經痛症狀的證據,一篇隨機雙盲研究,《The effect of Cinnamon on primary dysmenorrhea: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linical trial》,其中肉桂的改善效果得到驗證。
研究中使用肉桂做為測試,看看是否能夠改善經痛的程度,結果發現與安慰劑的對照組相比,肉桂可以明顯減少原發性經痛的疼痛程度。
此外,臨床上我們也會使用像是鬱金、莪朮、乾薑,這些薑科中藥材,它們大多也有行氣活血、散寒止痛的效果。
或者同時搭配使用芍藥、牡丹皮這類可以鎮痛解痙、幫助放鬆子宮張力的中藥材。
因為這些中藥材,大多是藉由調整血液凝結速度、促進血液循環、調節子宮內膜的剝落速度,讓子宮不需劇烈收縮也能較易排出經血,因此來改善經痛症狀。
要注意的是,如果患者除了經痛之外還有其他症狀,又或者同時合併經血量過大的情況,中藥物劑量、組合搭配就需要特別留心注意。
所以即便上面提到的各種中藥材可能可以改善經痛問題,也不建議大家自行買來亂吃,用法劑量吃錯小心得不償失。
#算是最常見婦科問題
#雖然不一定是大毛病
#真痛起來還是會要命
-
-
#陳家駒中醫師
#門診不能說的事
#京水堂中醫診所
-
多囊調經|婦科不孕|體態控制
內科雜症|皮膚疾患|筋膜圓針
-
診所地址:台北市南京西路22號(捷運中山站)
聯絡電話:02-2558-5592
少腹逐瘀湯 在 Dr.yijing的中醫生活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診間日記
那天一個很久未見的患者來看診
主動提到去年她曾經因為月經量少來就診
吃了5週中藥。後來健保局找上她。
以下轉述病人所言:
健:妳去診所看什麼問題?
病:婦科啊
健:妳知道診所有減肥門診嗎?
病:我不清楚耶...可能有吧...牆上有貼。
健:我看你就診蠻規律的。妳知道減重門診也是這樣每個禮拜拿藥嗎?
病:不知道,我又不是去看減肥。阿就6天藥吃完就再去看診拿藥啊。
健:醫師有跟你提減重是自費的嗎?你去看診一次付多少錢?
病:醫師說先把婦科調好,其他再說。一次100多吧,已經忘記了。
健:那妳的醫師還不錯喔…
患者本身是個氣血蠻虛的,月經來會頭暈的那種。
身材中等甚至偏瘦。哪裡需要減肥?!
我查了我的藥方 是加味逍遙散 少腹逐瘀湯 還有一些補腎藥。 總體就是調肝補腎養血。
據說是去了3個人。直接去患者上班的地方。
患者嚇死了!還說老闆還懷疑她做了什麼事被查...
結果她只是去中醫診所看診吃了5週調月經的中藥而已。
聽完這個故事。我心冷冷的蠻受傷的。
一時好像很多話又說不出什麼。
心疼患者為了健康找合格中醫師看診拿藥還被嚇到。
這樣要怎麼提高民眾的中醫利用率?
就算循規蹈矩還是被當賊看。
健保給付的就那樣...
很多規矩也很難跟病人說清楚...
病人每天來針灸 你跟他說 健保有限制 他說為啥
病人不懂卡號之1一個月只能5次
病人也不懂一天藥費就那麼少要怎麼用高貴的藥
病人也不懂很多健保都不給付
病人已經習慣拿著健保卡啥都要處理
病人來中醫就想全包 這裡痛那裡痛還有這裡也痛 最後來個感冒了要包個感冒藥 或是準備要去針灸了突然說 順便開藥調個身體
唉唷喂呀。講不完。
總之各位朋友們,遇上這種查核不要怕。
就當作聊聊天吧?!哈哈
少腹逐瘀湯 在 大紀元時報 - 台灣(The Epoch Times - Taiwa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治療不孕症中西醫聯合效果佳】
根據臨床統計指出,在美國患有不孕症的女性有1/3以上同時搭配中醫治療;英國研究人員也發現,中醫治療不孕症的成功率是西醫的2倍。因此中醫搭配西醫治療不孕症,不僅能提高自然及人工受孕機率,同時也節省醫療支出,將是未來治療不孕症的主要潮流。
不孕夫婦近一成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中醫婦科醫師陳怡如表示,根據世界聯合國組織統計資料顯示,約8~12%的夫婦有不孕困擾。「不孕症」的定義是指一對夫妻有正常性行為,在排卵期積極行房,約1年後仍未懷孕,或35歲以上,超過半年未懷孕,或是生過1胎後,超過2年未再受孕者。
雙管齊下有成效
陳怡如說,臨床上的不孕症因素複雜,女性不孕症原因主要可歸類為無排卵因素、輸卵管阻塞、子宮或子宮頸因素、免疫因素及不明原因。透過多篇實證醫學統計研究指出,不孕症患者同時搭配中西醫治療,平均4個月後的懷孕機率較單純使用西醫治療患者高出3.5倍,平均懷孕率也高達60±12.5%,相較於單純使用西醫治療的懷孕率32±10%高出許多。
中醫調經及治療
陳怡如以中醫角度說明,中醫調經及治療不孕症的重點在肝、脾、腎。腎主生殖,主宰人體內的性荷爾蒙,整體來說,雌激素的功能比較偏腎陰的一部分,黃體素的功能比較偏向腎陽的一部分。而脾、胃指的是腸胃系統,營養都須靠脾胃吸收,才能生化足夠氣血,使月經得以正常運行。主宰神經內分泌及下視丘-腦下垂體-性腺系統的平衡,最重要是靠肝氣作用,研究證實在長期壓力下,會使下視丘-腦下線-腎上腺軸活化抑制其餘甲狀腺、性腺功能而導致不孕。
常見證型有6種
在治療上,針對不同證型給予不同建議,但最重要是加強補腎,以提供足夠的賀爾蒙維持正常排卵及子宮環境,陳怡如提出常見證型有以下6種:
1.腎陰虛
此類患者多伴有腰膝酸軟、月經延後量少,嚴重者面部潮紅、盜汗、頭暈目眩,臨床多見雌激素不足,或是卵巢早衰症、免疫性不孕患者。常用處方包括左歸飲加減或是知柏地黃丸。食療建議可以多利用生地黃、熟地黃、黃精、何首烏、枸杞等較滋腎陰藥材,或含有豐富的類雌激素賀爾蒙等食材燉雞湯飲用。
2.腎陽虛或合併氣血不足
此類患者多伴有性欲冷淡,腰疲腿冷,經期小腹冷痛,喜暖,大便不實,容易倦怠。臨床多見黃體素缺乏,無高溫期,甚至無排卵。常用處方包括右歸飲加減或毓麟珠加減。食療上則建議較偏溫補的食材,如十全大補湯,或以肉蓯蓉、冬蟲夏草、當歸、杜仲、菟絲子、桑寄生等偏溫補腎陽的食材燉羊肉湯,或多食用偏補腎外還富含胺基酸及維生素的食材,如龍眼肉、核桃仁、黑芝麻等。
3.脾虛痰濕
此類患者可見經期紊亂,或前或後,經行腹痛、質暗,平常性情急躁易怒,胸脅脹滿。基礎體溫表多高溫期不穩定,常見於不明原因或是泌乳激素過高導致的不孕症。常用處方包括柴胡疏肝散或加味逍遙散加減。食療建議以茉莉花或玫瑰花等較芳香辛竄,具有疏肝氣效果的花果類食材與枸杞沖泡飲用,或用同樣具有疏肝氣作用的佛手瓜、紅蘿蔔煮瘦肉湯飲用。
4.肝鬱氣滯
此類患者多伴有形體肥胖,經期後延,量少或伴有噁心、納呆。基礎體溫表多見高溫期上升緩慢,經常多無排卵,以肥胖型多囊性卵巢患者多見,常用方劑為蒼附導痰丸加減。食療建議可用山藥、薏苡仁、茯苓、芡實、白朮等較健脾利水的中藥食材,燉煮四神湯或煮海帶排骨湯,加強健脾袪濕效果。
.氣滯血瘀
5
此類患者多伴有經期後延或經閉,經行腹痛、經量少、色暗有塊,常見於輸卵管阻塞或子宮腔沾黏、子宮內膜異位的患者。常用方劑有血府逐瘀湯、少腹逐瘀湯或桂枝茯苓丸加減。食療建議可用具活血調經的益母草煮排骨湯,或用丹參、三七、首烏煮雞湯飲用,或可加入活血化瘀的山楂、肉桂、生薑等,加入紅糖熬煮當茶飲。
6.濕熱下注
此類可見於因為婦科炎症(盆腔炎、附件炎、宮頸炎等)造成子宮沾黏繼發性不孕,常伴隨月經量多、色鮮紅、質濃稠、有腥臭味。常用處方為四妙散加減。食療建議可用茵陳、金錢草、荷葉等較清利濕熱的藥材,加入山楂、紅糖飲用。
調整飲食與生活
在飲食上陳怡如建議,可多補充富含鋅和維他命E的食物,如牡蠣、蛤蠣、貝殼類等含鋅食物,含維他命E的食物有核桃、杏仁、腰果等堅果類,及麻油、花生油、玉米油、小麥胚芽油等植物油。禁忌上,最重要是不要吃冰冷、寒涼性飲食,如冰品、瓜類蔬果(西瓜、香瓜、苦瓜、黃瓜、絲瓜、冬瓜等)、柑橘類(柚子、葡萄柚、橘子等)、白蘿蔔、空心菜、莧菜、綠豆芽、芹菜、萵苣、芥菜、茄子等。
陳怡如強調,生活要盡量保持作息正常,不要熬夜、過度緊張、過度勞累。經期要注意清潔、禁止同房、同時避免游泳、長時間接觸冷水,洗頭也要盡量吹乾,最重要的是心情放輕鬆,減少心理負擔,順其自然讓好「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