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就抽書
【#張戎 #喬哈利戴:拒絕滿清帝制、提倡婦女獨立、掙脫傳統社會的束縛:加入共產黨前,少年毛澤東的思想初萌】
1912年,十九歲的毛澤東進了湖南省立第一師範。當時,師範學校都不收學費,是那時中國致力於教育的結果。
第一師範充滿開放的空氣,連教學樓也是歐洲式的,長沙人管它叫「洋樓」。...
#留言就抽書
【#張戎 #喬哈利戴:拒絕滿清帝制、提倡婦女獨立、掙脫傳統社會的束縛:加入共產黨前,少年毛澤東的思想初萌】
1912年,十九歲的毛澤東進了湖南省立第一師範。當時,師範學校都不收學費,是那時中國致力於教育的結果。
第一師範充滿開放的空氣,連教學樓也是歐洲式的,長沙人管它叫「洋樓」。教室很洋氣,漂亮的地板,窗上裝有玻璃。
校方讓學生有機會接觸各種新見解,鼓勵他們自由思想,組織不同的學會。
學生的出版物有鼓吹無政府主義的、國家主義的、馬克思主義的。馬克思(Karl Marx)的像還一度掛在大禮堂裡。
對讀報上了癮的毛已在報章上見過「社會主義」這個詞,在這裡他又第一次聽說了「共產主義」。
那時,中國是真正的「百花齊放」。後來毛統治時也用這個詞,但他允許的還不及他年輕時萬芳叢中的一小片花瓣。
像全世界的學生一樣,毛喜歡無窮無盡地和朋友討論問題,有時沿湘江漫步,有時爬上校園後面的小山,坐在草叢裡辯論到深夜。
蟋蟀在身旁一聲一聲地唱,螢火蟲繞著他們一閃一閃地飛,熄燈的鐘聲響了,他們置之不顧。
出門旅行是他們的家常便飯,一轉悠就是一個月。農家友善地歡迎他們,供他們吃住,他們以寫門聯報答。
一次高談闊論中,據毛的朋友記載:「毛君主張將唐宋以後之文集詩集,焚諸一爐。」這是有記載的第一次毛提到燒書。
當時,這話並不離奇,在前無古人的思想解放氣氛中,一切天經地義的道理都受到挑戰,歷來的大逆不道都成了理所當然。國家有必要存在嗎?家庭呢?婚姻呢?私有財產呢?
什麼樣的議論也不奇怪,什麼樣的話也都能說。
正是在這樣的氛圍裡毛澤東形成了他的道德觀。二十四歲時,毛在德國哲學家泡爾生所著《倫理學原理》中譯本上,作了大量批註。
在這些批註裡。毛直言不諱地表述了他的道德觀念。這些觀念伴隨了他的一生。
毛整個道德觀的核心是:「我」高於一切。
他寫道:「道德之價值,必以他人之利害為其行為之動機,吾不以為然。」
「吾人欲自盡其性,自完其心,自有最可寶貴之道德律。世界固有人有物,然皆因我而有。」毛的道德等於完全的隨心所欲。
義務與責任毛概不承認,說:
「吾人唯有對於自己之義務,無對於他人之義務也。」
「吾只對吾主觀客觀之現實者負責,非吾主觀客觀之現實者,吾概不負責焉。既往吾不知,未來吾不知,以與吾個人之現實無關也。」
「吾自欲遂行也,向誰負責任?」
對毛來說,任何成就只有在現實生活中能享受到才有意義。身後名「非吾之所喜悅,以其屬之後來,非吾躬與之現實也。」「吾人並非建功業以遺後世。」毛澤東完全不屑於追求「流芳千古」。
良心本是對人的衝動的一種心理約束。毛卻認為:「良心與衝動理應一致,乃調和的而非衝突的。」「二者原為一物,吾人各種之動作,固處處須衝動,處處係衝動之所驅,良心之明,亦處處承認之。」
照這種觀點,「良心」只是為毛的「衝動」服務的工具。
泡爾生說:「毋殺人,毋盜竊,毋欺誣,皆良心中無上之命令。」毛不以為然,說:「此等處吾不認為良心,認為人欲自衛其生而出於利害之觀念者。」
照毛的意思,人不幹這些壞事,只是出於個人利害考慮,要是幹了不受懲罰,那就要幹。
毛性格的另一個中心是「『破』字當頭」,他說對中國「吾意必須再造之,使其如物質之由毀而成」,而且「國家如此,民族亦然,人類亦然。」「宇宙之毀也亦然……吾人甚盼望其毀,蓋毀舊宇宙而得新宇宙,豈不愈於舊宇宙耶?」
毛在晚年也說過意思一模一樣的話。也就是說,年僅二十四歲的毛就已經用清晰的語言闡述了他漫長一生信守的人生觀。
當然,在 1918 年,這些話只是說說而已。
儘管他不是一個等閒之輩,楊昌濟教授稱他「資質俊秀若此,殊為難得」,但毛沒有顯示出領袖天分。
老師徐特立曾說在學校裡看不出他有號召力。當毛發出徵友啟事,張貼在長沙部分學校時,應召的只有幾個。他跟朋友成立「新民學會」時,他雖然活躍,選出的總幹事卻不是他。
這樣「平凡」的毛澤東,是怎麼成為呼風喚雨的「毛主席」呢?
想知道後面的故事,就快來抽這本書吧!
📖《毛澤東:鮮為人知的故事》(修訂版)抽獎活動:
1.追蹤故事 @gushi.tw
2.按本貼文愛心+留言tag兩位朋友
🤺活動期間:即日起至 9/14 中午十二點,並在當天於留言處公布中獎名單,共1名。
#毛澤東 #傳記 #少年 #共產黨 #馬克思主義 #毛主席
圖片來源:PICRY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