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論文入門》可以看圖,裡面有優秀同學的作品(特優的隔壁班朋朋,我已徵求她的同意)
我自己這次小論文拿到優等,這邊整理一些我自己寫小論文的經驗和大家常有的問題。
然後因為自然科學類的小論文和社會科學類的差別有點大(社會科學包含問卷調查等),所以這邊主要以自然科學類為主。
1.不知道如何找題材
題材...
《小論文入門》可以看圖,裡面有優秀同學的作品(特優的隔壁班朋朋,我已徵求她的同意)
我自己這次小論文拿到優等,這邊整理一些我自己寫小論文的經驗和大家常有的問題。
然後因為自然科學類的小論文和社會科學類的差別有點大(社會科學包含問卷調查等),所以這邊主要以自然科學類為主。
1.不知道如何找題材
題材其實可以是自然科課程或探究與實作的延伸(隔壁班好同學做聖嬰現象)、新聞事件的剖析(例如:有人做硝酸銨的爆炸)生活中的議題(剛剛發現特優的有兩件做空污)
可以先確定自己想報的類別再去思考身邊有沒有好的題材
我自己是拿專題研究的內容去投稿小論文( ´▽` )ノ專題當時是因為高一觀測太陽黑子然後就開始好奇太陽的活動活躍會對地球產生什麼影響,於是研究磁暴
2.要怎麼開始寫小論文
其實就跟國一學的科學方法一樣,有問題之後就是形成假說然後驗證他!可以藉由閱讀文獻資料或是做實驗來驗證
3.如何引用文獻
後圖是隔壁班同學的文獻探討表格(題目:聖嬰現象與臺灣東部近海漁獲之相關性,作者:李伃芳)是我覺得她作品的亮點!如果你找到的資料有些共通點就可以整理成表格比較
或者最簡單的就是「根據前人在....年的研究指出........」或是直接寫出前人的句子,然後要記得引註資料的格式!
4.如何訂標題
很多人會想說是不是要有什麼諧音雙關當標題(中小學科展常常這樣)但我們地科老師說高中不用玩這套,就完整陳述你的研究就可以了
例如:我們的題目是「影響磁暴因素探討——以 cycle22 為例」
5.類似的主題如何展現不同
這個真的很難🥺我覺得資料取得大家應該都差不多,但針對一份資料,你可以用其他呈現方式或是提出不一樣的論點(但我覺得這個比較偏社會科學能做的)
以我自己的歷史報告為例(不是小論文,但我覺得這是一個可以的例子)我當時是採訪賽德克族的學姊,然後我當時就有問除了風俗民情以外的內容,就是關於賽德克族人怎麼看霧社事件,最後提出「賽德克族後代對於祖先霧社事件的看法」
6. 如何寫結論
結論可以用列點式的!我自己覺得這是能囊括所有重點的方法!然後記得研究目的要跟研究結論對齊(研究目的第一點對到結論第一點)也能同時看自己的研究目的有沒有達成
7.研究背景介紹
如果做自然科學類的內容做到比較深的或比較少人清楚的領域,就需要研究背景介紹
像我們就花了2頁的篇幅在寫磁暴與太空天氣的內容
8.格式真的超重要
我們都戲稱小論文是格式第一的比賽,所以一開始打的時候可以就照著規定標號,然後最後全部打完再確認一次格式(有人說不會排版,我不確定是系統操作問題還是圖片的排版問題,因為小論文有很明確的排版方式)
圖片不會排版可以看曉明女中的那篇範例!
9.真的不知道怎麼下手?多看別人的作品!
我自己當時找了很多太空科學與太陽週期的小論文來閱讀,這是快速了解小論文寫法的方式,可以快速累積實力,也可以從中找到許多靈感
10.全程會花多久時間?
我自己這份小論文從開始撰寫到投稿歷時一個半月(因為有老師監督進度(;´༎ຶД༎ຶ`)前面的資料處理倒是做得蠻久的,從高一下就開始做到高二上,我覺得前面的資料處理和數據的收集比較花時間,撰寫的部分大約1~2個月左右,看你想要在上面投資多少時間
11.怎麼樣的小論文比較容易得獎
今天以這個問題作結,我覺得小論文是評審評哪一份寫得比較符合他的口味,再怎麼努力也是主觀的,很難有個客觀的標準說哪樣比較好,或者是沒有寫到這個加一分、寫到那個加兩分等等。這邊的內容純粹是一些我自己的經驗給大家參考,我不是評審,就供大家參考看看!
以上!謝謝看到這裡的你(⁎⁍̴̛ᴗ⁍̴̛⁎)
希望多少有點幫助_(´ཀ`」 ∠)_
如果覺得有幫到你,可以分享給你所有的朋朋~
#108課綱#小論文#備審#學習歷程#乙烯分享#學測#申請入學
小論文得獎作品範例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沈醫師的作品,是使用實驗室拍的照片,加上文字後,並加圖說。
如果方法內文中沒提到分組為 ABCD,只有提到天數差異,這樣處理是可以的。寫 120D 也行,或者可寫 120 或 120d 也好。主要是大寫 D 跟 0 比較像。如果覺得會混淆的話,可用小寫,或乾脆不寫,來避開。」
《圖與圖說工作坊》,是新思惟繼 2017 年的《統合分析工作坊》後,經過兩年的發想、設計,並且根據 reviewer 實際審稿狀況,再度推出提升論文實力的課程。
我們想做的,就是希望能幫助在學術研究道路前進的伙伴們,每一位的作品,都可以在國際上受到公平的對待。
▍圖與圖說工作坊|適合對象
你有自己的個案報告或醫學論文要投稿,想直接搞定圖片細節。
手上沒有論文在處理,但想先學習正確的影像處理方法,日後運用。
你常需要寫醫學領域的部落格,或相關衛教文,對於處理圖片一直很困擾,想學會一招,一勞永逸。
▍圖與圖說工作坊|你將能學會
把從 PACS 下載的醫學影像,如 CT、CXR、MRI、核醫等,處理成 SCI 期刊能接受的狀態,包括視覺效果與技術細節。
把從手機拍下的手術場景,或用數位相機拍攝的病理圖片,處理成 SCI 期刊能接受的狀態,畫面好看、標示清晰、格式正確。
用結構化寫法,搞定圖說,不用等靈感來,精神不好也能寫。
▍圖與圖說工作坊|使用軟體
我們使用的軟體為 PowerPoint,就是大家都在用的那個微軟的 PowerPoint。只要您有在做簡報,幾乎都用過。
其實,PowerPoint 很強大,選擇 PowerPoint 的原因,是因為醫學界做簡報幾乎都用這個,大家比較熟。把一個軟體用到精熟,熟悉各種可能應用,對各位日後做簡報也有幫助。
▍圖與圖說工作坊|2020 / 5 / 24 (日)
https://figure.innovarad.tw/event/
在國際學術界對於影像的處理規範,哪些是可以接受的調整,把界線說清楚,避免不小心踩線。
我們以主力 reviewer 的實際經驗,呈現並歸納給你看,被接受的論文、圖片,憑什麼被接受。
甚至最受歡迎的圖說的寫法、排版,都直接給你範例參考,不管在外觀、內容、意義、技術條件上,全部都高標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