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小說產生器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小說產生器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小說產生器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小說產生器產品中有1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萬的網紅Daodu Tech 科技島讀,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島讀回顧 #人工智慧 今年島讀網站被搜尋最多次的關鍵字是「人工智慧」(AI)。 人工智慧近年的發展迅速,許多領域都能看到其應用。 島讀今年一篇《機器學習 — 知識工作者的未來》,以「文字產生器」GPT-3 討論人工智慧,獲得不少會員迴響。 --- 寫論文很痛苦。有些人痛苦到整份照抄別人的...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310的網紅伊格言Egoyan Zhe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關於命運。這是我所讀過最恐怖的短篇小說之一──它是馬奎斯寫的,收錄於《異鄉客》,與魔幻寫實這件事幾乎一點關係也沒有。 ☞Instagram|http://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 ☞〈我的心滴在雪上的血痕──馬奎斯《異鄉客》〉全文連結:https...

  • 小說產生器 在 Daodu Tech 科技島讀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12-20 20:00:22
    有 94 人按讚

    #島讀回顧 #人工智慧

    今年島讀網站被搜尋最多次的關鍵字是「人工智慧」(AI)。

    人工智慧近年的發展迅速,許多領域都能看到其應用。

    島讀今年一篇《機器學習 — 知識工作者的未來》,以「文字產生器」GPT-3 討論人工智慧,獲得不少會員迴響。

    ---

    寫論文很痛苦。有些人痛苦到整份照抄別人的論文。現在出現一線曙光,美國 OpenAI 公布機器學習模型 GPT-3(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堪稱是「萬用」的文字產生器。最近 GPT-3 開始封測,推出 API,更在矽谷引發轟動。目前已知有人用 GPT-3 寫程式、請牛頓解釋地心引力、回答醫學問題、摘要文章,甚至寫詩。

    先說 OpenAI。OpenAI 是一個非營利組織,贊助者包括 PayPal 創辦人 Peter Thiel、Elon Musk 與 Salesforce 創辦人 Marc Benioff 等。其使命是確保通用人工智慧(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將用於服務人類,而非迫害人類。

    GPT-3 則是其開發的語言生成模型,第三代的「文字產生器」(島讀去年討論過第二代)。使用者輸入一段文字,它就會生出下一個字,再繼續生出下一個字,不斷重複下去,直到人類喊停或是達到約 1,000 個英文字為止。例如我輸入:「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 ___」,GPT-3 大概會預測下一個字是「分」。

    如果我沒喊停,也沒有設定明確的任務,GPT-3 就會繼續生成下一個字,寫出一段故事或一篇文章。

    或許你會問:「世界上文字千萬種,GPT-3 怎麼知道要寫論文或小說呢?」

    這就是 GPT-3 驚人的地方:它是通用模型。只要使用者稍許提示,它就會自動調整輸出內容類型,不需要使用者另外精調(fine tune)。就像一個真的有用的 Siri,不管你丟什麼任務,只要是文字,它都接得下來。

    例如有人簡短的提示(prompt) GPT-3「用 19 世紀作家 Jerome k. Jerome 的語氣寫一篇關於 Twitter 的文章」,GPT-3 就生出相當完整的作品。

    只要是需要文字的任務,不論是回覆 email、寫新聞稿、翻譯外文、「翻譯」法律術語、編吉他和弦,甚至是寫程式,GPT-3 都能做得還不錯。一篇網路文章《GPT-3 可能是比特幣以來最重要的創新》更是格外轟動,因為讀者讀完才發現整篇都是 GPT-3 寫的。

    相較於 GPT-2,GPT-3 效能是「暴力式」的飛越性成長。換言之,GPT-3 的基本架構與 GPT-2 幾乎一樣,只是參數由 15 億增加到 1,750 億(117 倍),但效果隨之大幅成長。這讓矽谷圈精神為之一振,因為代表機器學習仍可以透過擴大規模來成長。

    雖說使用成本也等比增加 — 訓練一次 GPT-3 需要 460 萬美金 — 但能用錢解決的都是小問題。目前已知人類大腦的突觸約 1 百萬億個(100 trillion),是 GPT-3 的 1 萬倍。許多人不免幻想如果再來兩次升級 100 倍(共一萬倍),是不是就能逼近人類大腦了?

    有成本就需要收入。OpenAI 現在提供 API,就是為將來商業化營運作準備。其他雲服務商如微軟、AWS、Google 也都開始提供機器學習「模型即服務」(Model as a Service, MaaS)。這大致可分三種應用:

    ● 垂直情境,簡單但量大的工作:如辨識異常、偵測錯字、回覆 email、回答客服基本問題等。這有點類似聘僱國中生實習,但聘雇的是無限個實習生。
    ● 垂直情境內,困難但狹隘的工作:以 AlphaGo 為代表。它打敗所有人,但只會下圍棋。
    ● 不限情境,多樣性比正確性重要的工作:以 GPT-3 為代表,如虛擬秘書、虛擬陪伴(《雲端情人》)、發想劇本、草擬程式碼、撰寫科技分析電子報(咦)等。

    MaaS 固定成本高,因此會傾向集中於大型平台,特別是擁有資料的企業,如 Google。邊際成本現在也很高,但應該會逐漸降低,因此有利於擁有最多客戶(用量)的企業,如 AWS、微軟。

    目前 GPT-3 率先大步起跑,將引發其他企業加大投資。其他企業需要差異化,因此會開發封閉的模型;GPT-3 則會是開放或開源的形式。同時,週邊的企業也需要開發工具,形成生態圈。例如目前運算的延遲嚴重,因此雲端的速度必須跟上。有更多相容的 app 提供更精準的提示,才能發揮 GPT-3 的價值。

    想知道文章對 GPT-3 的原理、隱憂的討論,歡迎試用島讀的 1 元訂閱方案:https://bit.ly/3myOL0D

    ---

    更多人工智慧內容:
    [Podcast] 從邊緣挑戰雲上的人工智慧|特別來賓耐能智慧創辦人劉峻誠(公開)
    https://apple.co/2WrmCgC
    臉部辨識 — 30 億張照片的資料庫|執法機關熱烈採用|三條路線(會員限定)
    https://bit.ly/3p791an
    蛋白質的 50 年難題|AlphaFold 遙遙領先|諾貝爾獎在望(會員限定)
    https://bit.ly/2LSzIBt

  • 小說產生器 在 李屏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11-18 01:46:09
    有 511 人按讚

    感謝國立台灣文學館邀請,
    去看了第三期常設展《文學力─書寫LÁN臺灣》,
    主軸為「文學在生活中」。

    作為前廣告文案,展間起始四面投影牆的訊息量太有趣了,
    那是平面的、政治的、街頭的、廣告的、藝文的,
    無所不在的文字,輪播快速,但還在眼睛可以捕捉的程度,
    只簡單拍了一張照。
    好的廣告會反映時代,甚至比時代走得前面一些,
    文學也是如此。

    展覽的架構從口傳文學始動,
    牆上有不同族群的故事,靠近他,
    會有族語說給你聽,這就是一切的起點,
    故事用各種方式流傳、變形、承繼。

    跟著線性歷史走,會來到古典文學,
    台灣人以拼字寫白話文,漢文新文學、殖民文學,
    接著離我們愈來愈近,外省作家與本省作家,
    分裂而又融合,
    大眾的部分還有武俠小說與言情小說,
    一路延伸至我們身處的時代。

    每一區都有作品選段,以報夾夾好,
    可以取下一幅放在燈箱閱讀,
    紙張還是有一種魅力啊。

    除了文字節錄外,
    也有一些有趣的文物展出與互動裝置。

    我在三毛在撒拉哈沙漠的車牌前流連忘返,
    觀測玻璃的厚度(?),小時候讀過的篇章都浮上來了,
    就是這片車牌與車載著三毛移動啊,好想摸摸它(不可以)。
    還有小部分林海音的大象玩偶收藏,
    尹雪曼的打字機。

    賴和的獄中日記我沒拍,不過如果你去,
    請務必要讀一下那本小小的手冊,
    右邊那頁,中間,賴和寫下,那日有陽光。

    互動裝置的部分,
    例如紙上讀書會的動畫,觸控後作家會自我介紹,
    我強烈建議去摸一下鍾肇政,
    不只是他的打扮很潮(聽說他真的有這種顏色的外套),
    主要是他是讀書會主揪,有個動畫他會收到各方的信,
    然後開始刻鋼板印刷,覺得有點萌。

    我一直在玩藍色的作家星系,
    點人名會延伸出各自的星系,旁邊會有簡介跟關鍵字,
    點到一些人會覺得,嘿嘿,這樣放在一起好嗎?
    或是,哦哦,原來這些人的路線是近的啊,
    關於這樣的內心戲。

    還有白話字的名片產生器,可以產出三款,
    掃描QR CODE就可以得到大檔,
    原來我的名字會變成這個拼法,
    有機會真的應該加在名片上。

    展間尾巴是個寫卡片、掃描的投影裝置,
    我在筆名寫了美女作家,拍了投影。
    後來才知道,那個投影是會存檔的......
    所以大家去看展,也許會看到這個的輪播......我道歉......

    遇到文學籤詩機,聽說可以問事,
    我就心想著,給我一個寫作的指引吧,
    出來的是《桑青與桃紅》的這段:
    「不要停!走呀!你停不了!......」

    好喔,感覺到文學之神的開示了!

    這展覽是常設展,在台南的朋友、我羨慕你!!!
    如果要從其他地方去看展,
    還可以搭配走路五分鐘的台南美術館,
    實在是很好的一日遊或是兩日遊選擇。

    最後,館方有個活動,
    如果在2020/11/20 前去臺文館看常設展,
    並在 IG 使用 #文學力 的標籤,可以抽展覽周邊商品,
    祝你中獎!
    我只希望之後可以給我抽籤機裡面的一個書架。

  • 小說產生器 在 一本好小說的誕生(拿起筆就能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8-15 22:40:52
    有 7 人按讚


    【追星族必看!推理小說中,偶像團體要如何成軍】

    「難以忘記初次見你,一雙迷人的眼睛~」不知道聽過庾澄慶〈情非得已〉的讀者,還記不記得那個年代,我們青春的共同回憶呢?

    當年由道明寺/花澤類/西門/美作這《流星花園》的F4,還有超級富有…正義感的衫菜少女,一段愛與拳頭(?)的故事,風靡了全亞洲。

    臺灣不僅由此掀起偶像劇熱潮,雨後春筍的改編製作也讓觀眾目不暇給,使得當時的製作人柴智屏,被冠有「偶像劇教母」的美名。

    聽說剛開始時,經紀公司一度有出來澄清說,F4就是劇情中的一個設定而已,不用太認真看待~但後來終究敵不過廣大粉絲的熱情。

    好玩的是,正如F4是"Flower 4",代表四位如花…美貌的花樣男子,推理小說中其實也有偶像團體,而且有男有女更各具顏值與實力~

    多數時候,故事中常會有一個特定地點、神秘儀式或關鍵事件/物件設定,來促成偶像團體成軍的契機;憑藉的,就是故事接龍的共創。

    推理F5的話,有臺灣作家何敬堯/楊双子/陳又津/瀟湘神/盛浩偉接力的《華麗島軼聞:鍵》;還有臺港日三地,作家三津田信三/薛西斯/夜透紫/瀟湘神/陳浩基合作的《筷:怪談競演奇物語》。

    一本以臺灣日治時期藝文界為背景,然後寫妖怪、百合、耽美BL、推理,和有一批牛肉(X)文學(O)很純的故事情節,讓臺灣30年代至戰後初,讀起來像在吃千層派,喀滋喀滋超有味道。

    一本則是將生活日常的筷子,作為文化共通的橋樑和跨時空地域恐怖怪談的連結,寫作前提是建立在「和筷子有關的怪談/都市傳說」和「左手上有魚形痕跡的人」來共創。

    不過如果讀者以為,所謂的Flower團體,必須數人以上才行,那可不一定~如果想的話,可以學學力宏雲迪的四手聯彈,效果也很美賣!

    如作家陳浩基&寵物先生以科技對人性的預測,特別是「犯罪的人會再犯嗎」的數據模擬,來探討人性本質與犯罪的《S.T.E.P.》。

    另一個則是喜歡用親子力來爆棚的費策克與法醫麥可的《解剖》,有助於讀者對法律、正義與道德的思索,及同理受害家屬的功用。

    這樣的寫法各有專擅又各異其趣,讀起來真的很好玩,不過其實呢,這類本來也就可以用作者本尊宋七力,一人分飾多角的來弄~

    但這類之所以要這樣,多半是想製造一樁懸案各自表述觀察的混淆,而且特喜歡和人正闇黑系的反差萌(?)來搭配。

    如皆川博子《倒立塔殺人事件》和秋吉理香子《暗黑女子》;一個是二戰圖書館員與少女們的日記;一個是不懷好意的文學闇鍋會。

    讀到這裡讀者大概也不難發現,如果不是作家們齊心協力,有一種狀況是,就算是沒有經紀公司的素人(群),也是可以做得到的唷~

    先說最近因為國外疫情關係,國旅不是正夯嗎?所以據說離島的澎湖綠島金門與小琉球,都被國人報復性出遊的擠爆,成了朝聖聖地。

    這些來自四面八方不同背景的鄉民,聖地I'm Coming~的萍水一遇,免不了一頓閒扯淡,這是留言分享討論串re了又re的真人版。

    文學史上號稱英國文學之父喬叟(Geoffrey Chaucer)的《坎特伯利故事集》(The Canterbury tales)就是這樣親民的…故事接龍產生器(?)。

    只不過古早時候,國內外的交通都不是那麼發達,出遊多半是因為職業或宗教需求,不一定是因為疫情,所以主題內容也不一而定。

    如果不是分人署名那樣清晰,屬於團體合作且聖地換奇幻空間的說妖,就以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的《說妖:卷一 無明長夜》最有趣。

    不過大家可能也還記得,當年F4因《流星花園》此劇初嚐爆紅滋味以後,曾被以個人主角屬性,量身訂做制訂了主題曲〈流星雨〉。

    而且就算F4當年身上穿的只是五分埔的衣服,仍然難掩帥氣;換算過來,再怎麼死胡同的劇情來到作家手上,也沒有不起死回生的道理~

    故事接龍合寫創作,大概是最有機會締造偶像團體的寫作技法吧,只是參加的人,必須有各自適合的角色屬性和各司其職的分工。

    想起當年聽庾澄慶磁性的嗓音唱道:「怕我沒什麼能夠給你,愛你也需要很大的勇氣」,心中年輕的小鹿還會亂亂撞的心跳一百呢!

    如今看著過去香閨貼著《流星花園》海報的地方,從斑駁褪色、風吹成塵到最後丟棄的記憶,只能說,大齡老女真是紅顏老又紅顏舊啊~

    ★《解剖》因情節寫有大量的剖屍情況與受害慘狀,若有需要,建議未成年讀者,請在成年人引導的陪伴下共讀。

    警語:本文僅適用推理人物劇情設計,不可作為現實任何犯罪的途徑與目的。

  • 小說產生器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9-10-31 22:15:11

    關於命運。這是我所讀過最恐怖的短篇小說之一──它是馬奎斯寫的,收錄於《異鄉客》,與魔幻寫實這件事幾乎一點關係也沒有。
    ☞Instagram|http://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
    ☞〈我的心滴在雪上的血痕──馬奎斯《異鄉客》〉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19/10/27/我的心滴在雪上的血痕──馬奎斯《異鄉客》
    ☞請記得按讚、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馬奎斯 #百年孤寂 #文學
    ────
    有很多朋友一直來問
    說我既然已經一不做二不休做了一個頻道
    為何不乾脆自己拍影片
    (說我長得又不醜,演講時口才也不差)
    要不然至少自己出聲音講旁白
    要不然至少吃播(?
    要不然拍奇怪的文具或電腦開箱文
      
    ㄚㄚ我也很想啊
    我百分之一百二十同意我不醜啊(很重要!)
    我百分之一百二十同意我口才不差啊XD(?
    (但其實真實生活中我話很少,和朋友聚會時也話少;
    我後來發現那是因為我直覺性地非常害怕自己給人mansplaining的感覺
    所以除非是演講場合
    否則大概都一定要特別去「詢問」我事情的時候
    我才會開始認真發表看法)
     
    好啦,其實總而言之
    除了我個人不太想露臉之外
    主要還是希望自己專心寫稿、研發內容啦
    但是
    我有認真考慮拍影片回答大家的問題
    這種答疑影片我大概就會自己出人來拍了吧
    我是說目前這樣想啦
    所以大家有任何問題可以留言問我呦
    ─────
    莎士比亞說:「人生就像一個舞台,我們都是舞台演員」;愛情如喜劇般到來,同樣可能如悲劇般離去。我們該如何看待生命中無可迴避的悲喜呢?今天小編要和大家繼續分享伊格言老師的文章:〈我的心滴在雪上的血痕──馬奎斯《異鄉客》〉。

    前二講我們討論了〈你滴在雪上的血痕〉這篇小說。藉由胸腔中不可見的心跳,藉由那些神秘的聲響和自然律動,馬奎斯試圖暗示的,或許就是性、愛情或命運本身的不可捉摸。新婚夫婦比利與妮娜前往歐洲度蜜月,妮娜的手指意外被玫瑰花刺傷。在冬雨連綿的巴黎,妮娜被送入急診室,留下比利獨自住進旅社。
    離開妻子的比利像是掉進了一個生命的空洞。伊格言提到,在認識妮娜之前,比利就像莊子寓言中的「渾沌」,原本懵懂無知,但因為出身太好,所以過得倒也歡樂。直到被愛情鑿開了一竅(所謂「開竅」)──原本萬事順遂,以為能順利與妮娜走完全程,成為名副其實的人生勝利組。然而妮娜突然被玫瑰花刺傷,送入醫院急救,幾乎毀了他們的蜜月。

    在此刻天色灰暗的巴黎,傻瓜比利身陷未知命運的巨大羅網之中,又發現他的賓利跑車擋風玻璃上被夾上了罰單。不會法語的他,怎麼可能搞得懂「單日要停在單號邊,雙日要停在雙號邊」是什麼意思呢?伊格言說,這就是巴黎版本的「卡夫卡迷宮」。人生地不熟的傻瓜比利這也不會,那也不順,四處碰壁之餘,終於想到該去一趟大使館尋求母國官方協助。但諷刺的是,大使館官員沒能認出他來,聳聳肩表示愛莫能助(比利傻到連自己的家世特權都不會用啊;聰明的太太不在身邊,他就什麼也不會了)。然而此刻,他卻看到抵達巴黎後第一次出現的,像加勒比海那般亮麗的陽光......
    ────
    賈西亞‧馬奎斯,一九八二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一九二七年生於哥倫比亞小鎮,拉丁美洲魔幻寫實主義代表人物之一,名作如我們所知:《百年孤寂》。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曾於一短文中討論《百》書中的人物命名問題。是,昆德拉說得對極了,我們確實不容易弄清楚那四五個奧瑞里亞諾、七八個阿加底奧‧布恩迪亞之間的差別;這除了折磨讀者之外,也簡直是在為難那些人物關係圖的編纂者。(可憐的編輯!)而昆德拉的看法是,沒錯,馬奎斯當然就是故意的,他使用重複姓名隨機產生器的目的,正是取消個體獨特性,刻意將讀者擲入系譜的迷宮之中──於此,時間洪流浩浩湯湯,個體被消滅,代之以一組又一組的同名序列(奧瑞里亞諾們、阿加底奧們),而「歐洲個人主義的時代已經不再是他們的時代了,可是他們的時代是什麼?是回溯到美洲印地安人的過去的時代嗎?或是未來的時代,人類的個體混同在密麻如蟻的人群中?我的感覺是,這部小說帶給小說藝術神化的殊榮,同時也是向小說的年代的一次告別。」

    這論點深沉,武斷,尖銳,帶有昆德拉式的洞見與其狡獪之慣性,需要解釋。他的意思是,於其個人之小說史觀中,現代主義小說的人物們特別不愛生小孩──因為「後裔的終結」正象徵著個人獨特性的標舉。(如何面對一個小孩?至少有著你一半基因,介乎雷同與差異之間,且個人的任何特質皆可能於小孩身上被精準複製?)而《百年孤寂》在小說史上的革命意義在於,布恩迪亞家族雖同樣以絕子絕孫告終(後裔之終結),然而其中的個體獨特性卻也被馬奎斯的命名策略徹底消滅。這是現代主義內部一個嶄新的矛盾──標舉個體獨特性的現代主義傳統V.S.泯滅個體獨特性的現代主義《百年孤寂》──亦因之而被昆德拉界定為「向小說的年代(即現代主義時代,強調個體殊性的年代)的一次告別」。對此,育有二子的馬奎斯不知作何感想──二0一四年四月十七日馬奎斯以八十七歲高齡辭世,我們再也沒機會問他了。───伊格言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香港文匯報專訪:
    http://paper.wenweipo.com/2019/09/02/...
    香港明報專訪:
    https://news.mingpao.com/pns/副刊/artic...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 小說產生器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10-30 22:15:12

    講到馬奎斯,第一反應一定是《百年孤寂》。但你知道這位大師還有非常好,甚至以我觀點,好到比《百年孤寂》還厲害的短篇小說嗎?
    ☞Instagram|http://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
    ☞〈我的心滴在雪上的血痕──馬奎斯《異鄉客》〉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19/10/27/我的心滴在雪上的血痕──馬奎斯《異鄉客》
    ☞請記得按讚、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馬奎斯 #百年孤寂 #文學
    ────
    我們能掌控自己的愛情嗎?愛情裡,有多大一部分不是凡人所能控制的呢?上一集我們討論了馬奎斯〈你滴在雪上的血痕〉這篇小說──暴露狂比利硬闖海水浴場,在更衣間遇見了他生命中的天使妮娜。毫無邏輯與道德觀念的愛神,就在此刻襲擊了這對小情侶。馬奎斯形容,此時妮娜看見比利脖子上掛一面沒有聖徒像的獎牌,「靜靜隨他的心跳一起一伏」。伊格言說:在一般情況下,心跳的起伏是不可能被肉眼看見的;這個特寫幽微暗示的,正是掌控愛情的頂頭上司:「命運」,以及命運的毫無邏輯,不可理喻。

    是的,沒有什麼能大過命運,即使「一見鍾情」也無法。馬奎斯怎麼描述妮娜和比利的熱戀過程呢?馬奎斯說,妮娜‧達康特帶著比利‧桑其士上了自己的床,獻出童貞,穢亂大宅:

    將近兩星期的時間,他們每天在同一個時刻赤裸裸熱情地狂歡痛飲,無視於以前睡過那張古老大床的內戰英雄和多情祖母們的遺像正訝然瞪著他們。即使在做愛的歇息時間,他們仍赤身露體,窗戶也不關,吸著船上垃圾由海灘漂進來的氣味、糞便的氣味,不吹薩克斯風的時候就聆聽院子傳來的家常聲響、香蕉樹下單調的蛙鳴、水滴落在無名墓上的聲音、他們以前沒有機會學的自然律動。

    這回可不只是更衣間內的心跳起伏了;尚且兼之以香蕉樹、蛙鳴、滴水聲、各式各樣的氣味,萬事萬物,無一不充滿「生之欲力」;甚至連連祖母的鬼魂們都是「多情」的。伊格言說:從兩人隱密卻暴烈的心跳,到各式各樣大自然的神秘律動,小說中細節與意象的擴大發展,正暗喻了命運君臨一切的威力。性的神秘正是生殖的神秘,也是自然的神秘,更代表了命運的神秘;它無處不是,無所不在,當然,也將繼續像烏雲一樣籠罩在兩人身上。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人事已盡,一切聽天由命。

    〈你滴在雪上的血痕〉這篇小說收錄於馬奎斯的短篇集《異鄉客》中。名為「異鄉客」,因為說的都是身處歐洲的拉丁美洲人的故事。對這些拉丁美洲人而言,隔著遙遠的大西洋,歐洲就像是一座幻美的海市蜃樓。他們帶著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來到這幻影之地,不知眼前迎來的將會是何種命運。而比利和妮娜也不例外──二人狂戀數月,不顧家人反對,閃婚,啟程前往巴黎進行蜜月之旅......
    ────
    賈西亞‧馬奎斯,一九八二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一九二七年生於哥倫比亞小鎮,拉丁美洲魔幻寫實主義代表人物之一,名作如我們所知:《百年孤寂》。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曾於一短文中討論《百》書中的人物命名問題。是,昆德拉說得對極了,我們確實不容易弄清楚那四五個奧瑞里亞諾、七八個阿加底奧‧布恩迪亞之間的差別;這除了折磨讀者之外,也簡直是在為難那些人物關係圖的編纂者。(可憐的編輯!)而昆德拉的看法是,沒錯,馬奎斯當然就是故意的,他使用重複姓名隨機產生器的目的,正是取消個體獨特性,刻意將讀者擲入系譜的迷宮之中──於此,時間洪流浩浩湯湯,個體被消滅,代之以一組又一組的同名序列(奧瑞里亞諾們、阿加底奧們),而「歐洲個人主義的時代已經不再是他們的時代了,可是他們的時代是什麼?是回溯到美洲印地安人的過去的時代嗎?或是未來的時代,人類的個體混同在密麻如蟻的人群中?我的感覺是,這部小說帶給小說藝術神化的殊榮,同時也是向小說的年代的一次告別。」

    這論點深沉,武斷,尖銳,帶有昆德拉式的洞見與其狡獪之慣性,需要解釋。他的意思是,於其個人之小說史觀中,現代主義小說的人物們特別不愛生小孩──因為「後裔的終結」正象徵著個人獨特性的標舉。(如何面對一個小孩?至少有著你一半基因,介乎雷同與差異之間,且個人的任何特質皆可能於小孩身上被精準複製?)而《百年孤寂》在小說史上的革命意義在於,布恩迪亞家族雖同樣以絕子絕孫告終(後裔之終結),然而其中的個體獨特性卻也被馬奎斯的命名策略徹底消滅。這是現代主義內部一個嶄新的矛盾──標舉個體獨特性的現代主義傳統V.S.泯滅個體獨特性的現代主義《百年孤寂》──亦因之而被昆德拉界定為「向小說的年代(即現代主義時代,強調個體殊性的年代)的一次告別」。對此,育有二子的馬奎斯不知作何感想──二0一四年四月十七日馬奎斯以八十七歲高齡辭世,我們再也沒機會問他了。───伊格言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香港文匯報專訪:
    http://paper.wenweipo.com/2019/09/02/...
    香港明報專訪:
    https://news.mingpao.com/pns/副刊/artic...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 小說產生器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9-10-29 22:30:11

    關於命運,這是我所讀過最恐怖的短篇小說之一,它是馬奎斯寫的,和「魔幻寫實」這件事一點關係也沒有。
    ☞Instagram|http://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
    ☞〈我的心滴在雪上的血痕──馬奎斯《異鄉客》〉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19/10/27/我的心滴在雪上的血痕──馬奎斯《異鄉客》
    ☞請記得按讚、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馬奎斯 #百年孤寂 #文學
    ─────
    你相信一見鍾情嗎?你相信「命中注定我愛你」嗎?有一種愛情故事是這樣的:兩人一見鍾情,瞬間被愛神的箭羽擊中,心跳加速,血脈賁張;像電影中慢動作的凝視,四下無聲,瞬間即成永恆。然而小編想的是,愛情真是被命運掌控的嗎?「一見鍾情」有何道理可言?今天小編帶大家來讀伊格言老師的一篇文章:〈我的心滴在雪上的血痕──馬奎斯《異鄉客》〉。

    小說〈你滴在雪上的血痕〉,選自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賈西亞‧馬奎斯出版於1992年的短篇集《異鄉客》。伊格言的這篇文章中,開頭就帶領我們直擊故事中最具震撼力的場景──男女主角初遇的海水浴場。小說男主角是現年二十歲的帥哥比利‧桑其士。他出身富裕望族,頭腦不怎麼靈光,從來沒能好好讀完一本書,也沒能好好讀完一間學校。作為一個街頭小混混(「鐵鍊幫」首領),他的「職業生涯」堪稱順利;因為身為世家名門之後,城裡最中二的貴族後代,怎麼為非作歹、魚肉鄉民都沒人敢抓他。即便開著跑車衝撞露天戲院,勇敢的警察們紛紛假裝沒看見,戲院的監視器也直接「沒有畫面」。
    某日,無法無天的鐵鍊幫選定海水浴場女更衣室作為惡作劇目標──比利沒想到這竟是他混混生涯僅見的重大挫敗。他闖進更衣室,站在赤裸的妮娜‧達康特面前,脫下褲子露出陽具,滿心以為可以享受少女迷人的尖叫。然而事情不如預期──十七歲少女妮娜,和比利同樣權貴出身,規規矩矩還是個處女,從小就是好學生,連個裸體男人也沒見過──但她機警又沉著,此刻看著這俊美暴露狂巨大的生殖器,她冷冷丟下一句:「沒用,我見過更大更硬的。」
    這話激得小混混兼小傻瓜比利羞愧不已,竟然用捲著鐵鍊的拳頭爆打牆壁,導致手骨粉碎,血流不止。情急之下,救人第一,少女妮娜臨危不亂,穿上衣服,親自駕車將這出師不利的色魔送到醫院。
    說時遲那時快,愛神在此時襲擊了這對小情侶。兩人在狂戀數月之後閃婚,啟程前往巴黎進行蜜月之旅。。。。
    ────
    賈西亞‧馬奎斯,一九八二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一九二七年生於哥倫比亞小鎮,拉丁美洲魔幻寫實主義代表人物之一,名作如我們所知:《百年孤寂》。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曾於一短文中討論《百》書中的人物命名問題。是,昆德拉說得對極了,我們確實不容易弄清楚那四五個奧瑞里亞諾、七八個阿加底奧‧布恩迪亞之間的差別;這除了折磨讀者之外,也簡直是在為難那些人物關係圖的編纂者。(可憐的編輯!)而昆德拉的看法是,沒錯,馬奎斯當然就是故意的,他使用重複姓名隨機產生器的目的,正是取消個體獨特性,刻意將讀者擲入系譜的迷宮之中──於此,時間洪流浩浩湯湯,個體被消滅,代之以一組又一組的同名序列(奧瑞里亞諾們、阿加底奧們),而「歐洲個人主義的時代已經不再是他們的時代了,可是他們的時代是什麼?是回溯到美洲印地安人的過去的時代嗎?或是未來的時代,人類的個體混同在密麻如蟻的人群中?我的感覺是,這部小說帶給小說藝術神化的殊榮,同時也是向小說的年代的一次告別。」

    這論點深沉,武斷,尖銳,帶有昆德拉式的洞見與其狡獪之慣性,需要解釋。他的意思是,於其個人之小說史觀中,現代主義小說的人物們特別不愛生小孩──因為「後裔的終結」正象徵著個人獨特性的標舉。(如何面對一個小孩?至少有著你一半基因,介乎雷同與差異之間,且個人的任何特質皆可能於小孩身上被精準複製?)而《百年孤寂》在小說史上的革命意義在於,布恩迪亞家族雖同樣以絕子絕孫告終(後裔之終結),然而其中的個體獨特性卻也被馬奎斯的命名策略徹底消滅。這是現代主義內部一個嶄新的矛盾──標舉個體獨特性的現代主義傳統V.S.泯滅個體獨特性的現代主義《百年孤寂》──亦因之而被昆德拉界定為「向小說的年代(即現代主義時代,強調個體殊性的年代)的一次告別」。對此,育有二子的馬奎斯不知作何感想──二0一四年四月十七日馬奎斯以八十七歲高齡辭世,我們再也沒機會問他了。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
    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香港文匯報專訪:
    http://paper.wenweipo.com/2019/09/02/...
    香港明報專訪:
    https://news.mingpao.com/pns/副刊/artic...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