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小腿外側肌肉痛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小腿外側肌肉痛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小腿外側肌肉痛產品中有14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阿舟物理治療小教室-疼痛處理與動作優化,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梨狀肌症候群 & 坐骨神經痛】 你是否曾經有坐越久腰越痛的狀況呢? 不管是腰部的僵硬感 或是從屁股深處的疼痛 有時甚至會往下、往後 延伸到膝蓋外側或大腿後方 而以上這些症狀 正是「梨狀肌候群」的經典展現 梨狀肌症候群顧名思義 就是位於屁股深層的梨狀肌 過於緊繃而壓迫旁邊的「坐骨神經...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萬的網紅啾c物理治療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0:00 前情提要 1:16 小腿下段 2:01 小腿上段 2:36 大腿後側 3:15 臀部 3:56 臀中肌 4:30 髂脛束 5:09 大腿前上 6:20 大腿內側 7:03 小腿外側 你家也有一個放了很久,又很少用的滾筒嗎? 今天我們來挑戰用八分鐘完整放鬆下半身, 這部影片適合一邊看...
「小腿外側肌肉痛」的推薦目錄
- 關於小腿外側肌肉痛 在 練健康|健身房|運動科學|肌力訓練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小腿外側肌肉痛 在 AmandaKao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小腿外側肌肉痛 在 陳曉謙 Jack Chen, PT, MSc, CSCS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小腿外側肌肉痛 在 阿舟物理治療小教室-疼痛處理與動作優化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小腿外側肌肉痛 在 練健康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小腿外側肌肉痛 在 麥特教練 x 訓練與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小腿外側肌肉痛 在 啾c物理治療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小腿外側肌肉痛 在 [email protected]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小腿外側肌肉痛 在 練健康|健身房|運動科學|肌力訓練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24 16:23:08
【膝蓋內夾(Knee Valgus)怎麼處理?分腿蹲動作改善!】 🤔你在做分腿蹲時,膝蓋是否會往內夾呢? 👉🏻膝蓋內夾的正式用語是「膝外翻(Knee Valgus)」,因為我們看起來像是膝蓋往內夾,但膝蓋以下至小腿遠端是向外,所以才會有看似相反,但意義一樣的二種名詞🤗 總而言之,你說膝內夾或膝外翻...
小腿外側肌肉痛 在 AmandaKao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24 08:42:56
有時候工作久站或沒睡好 都會這裡酸那裡痛 尤其上次摔車後的幾天 更是整組人酸痛到快散了😵💫 以前會固定一段時間去按摩全身 但疫情期間有些店家根本都沒開放 好險最近使用網路打的超火熱的 Jodo按摩槍-BT21x小鹿碰吉君 大大改善了我肌肉痠痛的症狀 這款「BT21x小鹿碰吉君」是限定版 有QQ...
小腿外側肌肉痛 在 陳曉謙 Jack Chen, PT, MSc, CSCS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7 15:12:04
【膝過度伸直(Hyperextended knee)】 「站著、走路,膝蓋像被反折一樣」 🔸 什麼是反曲膝/膝過度伸直(Genu recurvatum)? 坦白說,是因為看到奧運射箭的反曲弓,才讓我想到可以寫這個主題。反曲膝(genu recurvatum)或膝關節過度伸直(hyperexten...
-
小腿外側肌肉痛 在 啾c物理治療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10-15 22:21:450:00 前情提要
1:16 小腿下段
2:01 小腿上段
2:36 大腿後側
3:15 臀部
3:56 臀中肌
4:30 髂脛束
5:09 大腿前上
6:20 大腿內側
7:03 小腿外側
你家也有一個放了很久,又很少用的滾筒嗎?
今天我們來挑戰用八分鐘完整放鬆下半身,
這部影片適合一邊看,一邊跟著做喔。
揪你一起做運動。
我的FB:https://www.facebook.com/JuicePT
下方是推薦影片
有興趣的點擊網址觀看哦:
訓練無法突破,有可能是你的肋骨外翻了喔
https://youtu.be/-H75tY3fYAw
別再抬頭挺胸,正確的『縮肚長高』站姿,讓你不再因久站而腰痠。
https://youtu.be/OwESSKODNRo
天氣超好出大景,最簡單的百岳,新手也可以輕鬆征服的合歡山。
https://youtu.be/6N1LfWYnaFs
走路是怎麼走成假胯寬的?什麼運動適合假胯寬的人做呢?
https://youtu.be/sAwx6yYLQvQ
五十肩第三期能做什麼運動?重建肩胛肱骨節律會很難嗎?
https://youtu.be/SOVJ3vUBqmA
五十肩能逆轉嗎?五十肩確診的三個症狀,你中了幾個?
https://youtu.be/6NcdyoYtkQs
【拇指外翻】拇趾外翻會有什麼前兆?居然跟『它』沒力有關?
https://youtu.be/x2LFB3Rv9E8
睡前拉筋十分鐘,睡個好覺比什麼都重要。
https://youtu.be/vdIugUHKGWg
脖子會往前伸的人一定要看,這部影片能讓你的頸椎再撐500年。
https://youtu.be/pY4AVIQ1VY4
玉山我來啦,這可能是最難爬的山,有人花了兩年也爬不上去。
https://youtu.be/292uNJ9klds
別再碎碎念了,我頭好痛怎麼辦?
https://youtu.be/8r7wCuAh2dM
Vlog #1 今天放風出去玩,順便上點課。
https://youtu.be/DkUb25XBDYk
肩膀健康,生活好便利,準備一條彈力帶,來鬆開角度受限的肩膀吧
https://youtu.be/-7p4awI21FI
在家用彈力帶就能完成的髖關節鬆動術,促進關節組織液循環,保持下肢的彈性與活力。
https://youtu.be/JAsXfFOjs2A
一碰就痛,為什麼足底筋膜炎這麼難好?除了放鬆,足弓的力氣也能訓練,想知道要怎麼在家訓練足弓的肌肉嗎?
https://youtu.be/9bwMrxQMb_g
一碰就痛!足底筋膜炎真的好惱人,為什麼我會得足底筋膜炎?除了上醫院,其實在家裡做一些簡單的足跟矯正運動,也可以加速它的康復唷。
https://youtu.be/Lxt6G_-zJmc
每天五分鐘,跟我一起做全世界最好的脊椎運動,保護脊椎不受傷,輕鬆快活一世人。
https://youtu.be/xE5y8Lw4wy0
久坐也會有運動傷害,跟我一起每天只花五分鐘,疏通阻塞的血液循環,打斷傷害的累積。
https://youtu.be/cborst0Nai8
你知道骨盆前移會害你瘦不下來嗎?如果你也有骨盆前移的困擾,快來跟我一起做運動。正確的體態加上運動,就是減肥的最佳配方唷。
https://youtu.be/-lVP9lbSYxI
躺著也能訓練核心的動作,輕鬆到會不小心睡著?骨盆前傾和臀肌失憶症有難分難捨的關係,幫你找回臀肌的記憶
https://youtu.be/TbixyhnVB1I
是翹臀還是骨盆前傾?超簡易3秒評估,別再把骨盆前傾誤當成翹臀囉。下交叉症候群簡易拉筋法,教你搶救歪斜的骨盆。(上集)
https://youtu.be/SPjIcD_8Bwc
核心強等於內力強?今天來做超簡單的核心運動,讓你能穩定身體,提高運動效率。
https://youtu.be/9ePFzKtrRl0
呼吸法真的存在,這些問題只要善用呼吸,就能解決,這部影片讓你五分鐘知道三大呼吸法的應用。
https://youtu.be/683LeSVDBCw
韓式歐巴跟美式浩克的肩膀有什麼不一樣呢?有什麼運動是可以有效改善圓肩呢?物理治療師啾c帶你練出韓式歐巴的肩線!
https://youtu.be/5JR8kiH1G4o
腰酸背痛,可能是你『胸椎活動度不足』喔! 物理治療師讓你六分鐘學會如何評估和解決腰酸背痛。
https://youtu.be/h6886T-9xWc -
小腿外側肌肉痛 在 [email protected]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4-10-23 16:26:23坐骨神經痛 專題 - 鍾啟福醫師@FindDoc.com
資料來源:https://www.FindDoc.com
背景:關先生近兩年經常腰背痛,腰部痛楚曾經蔓延至大腿和小腿外側,需食止痛藥舒緩痛楚。
(一) 究竟關先生是有腰背痛、坐骨神經痛還是其他疾病?坐骨神經痛有何常見症狀?0:30
(二) 從中醫的角度,坐骨神經痛的發病原因是什麽呢?0:55
(三) 哪些人較易患坐骨神經痛?1:10
(四) 中醫如何治療坐骨神經痛?一般要接受多少次治療才見效?1:34
(五) 有坐骨神經痛,應該多做運動嗎?有什麽運動適合?2:02
(六) 坐骨神經痛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有何注意事項?(FindDoc 健康資訊) 2:20
查詢醫生資訊:
https://www.finddoc.com/
Let's Connect:
https://www.facebook.com/FindDoc
https://plus.google.com/102821364210960788806/posts
小腿外側肌肉痛 在 阿舟物理治療小教室-疼痛處理與動作優化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梨狀肌症候群 & 坐骨神經痛】
你是否曾經有坐越久腰越痛的狀況呢?
不管是腰部的僵硬感
或是從屁股深處的疼痛
有時甚至會往下、往後
延伸到膝蓋外側或大腿後方
而以上這些症狀
正是「梨狀肌候群」的經典展現
梨狀肌症候群顧名思義
就是位於屁股深層的梨狀肌
過於緊繃而壓迫旁邊的「坐骨神經」
導致的疼痛與不舒服
#為什麼梨狀肌會那麼容易緊繃呢?
「梨狀肌」的主要動作為髖關節的
1. 外轉- 當髖關節伸直時
2. 外展- 當髖關節屈曲時
同時也兼具穩定髖關節的重責大任
然而由於現代人的工作型態
常常是久坐固定不動的關係
臀部周圍表層的臀大肌、
二旁的臀中肌抑或是
深層的核心肌群
通常都是沒力且沒有彈性的
當大部分的髖關節深層穩定肌都無力時
梨狀肌就常常跳出來努力的收縮
來穩定不穩的髖關節
過度用力又緊繃的梨狀肌
會讓旁邊的坐骨神經壓得喘不過氣
進而造成所謂的【梨狀肌症候群】
#該如何區辨我是否有梨狀肌症候群呢?
根據2018年的這篇系統性回顧文獻《Four symptoms define the piriformis syndrome: an updated systematic review of its clinical features》他們統計了眾多文獻後發現
梨狀肌症候群會有明顯的四大症狀
不僅具有指標性也非常好區辨喔!
這四大症狀分別為:
1. 臀部疼痛
2. 坐著會比其他姿勢更痛
坐越久會越疼痛,甚至沒辦法坐超過30分鐘
3. 坐骨大切跡(薦椎和髖關節的中間)附近有明顯壓痛點
手去按壓臀部的正中間會有明顯的壓痛點
4. 任何梨狀肌症候群的徵象:增加梨狀肌的壓力就會導致相關疼痛
舉例來說,按壓梨狀肌,或是使用Pace 測試 與Freiberg測試都是很好的方式
#該如何改善?
惱人的梨狀肌症候群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為
髖關節核心肌群無力
導致梨狀肌太緊產生的症狀
因此可以藉由簡單的
拉筋按摩放鬆去改善症狀
藉由訓練去預防復發
放鬆梨狀肌主要有二種方式
分別為:拉筋與按摩這二種
(1)拉筋:
坐在可以輕鬆踩地的椅子上
疼痛的那腳跨在對側腳上
同時患側腳小腿盡量與地面平行
接下來身體向前彎
使髖關節成彎曲狀態
停15秒,做3~5次
(2)按摩:
我們可以一手放到
大腿外側約略是褲頭口袋的位置
會摸到凸凸硬硬的骨頭
這是我們的股骨大轉子
另一手往後摸到屁股後方
會摸到一大片硬硬的骨頭
這是我們的薦椎
介在薦椎與股骨大轉子中間的區塊
就是我們梨狀肌約略的位置
我們可以使用筋膜球
或是花生球去按壓他即可
此外,切記在過程中
不需要到太痛
以可以忍受的範圍為主
過程中也不能按壓到骨頭
或許有人會問
#如果不確定有沒有按壓到梨狀肌
這是沒關係的嗎?
答案是...沒關係的
因為梨狀肌症候群只是一個統稱
壓迫坐骨神經的肌肉
不一定總是梨狀肌
而且梨狀肌的解剖
與坐骨神經相關的位置也可能不同
對於某些人來說
坐骨神經甚至沒有通過梨狀肌
詳見底下【備註】說明
因此對於一般民眾而言
只要有按壓到相關區域
確保周圍肌肉有放鬆到即可
除了一般的筋膜球、滾筒以外
震動滾輪花生球
也是不錯的放鬆工具喔
這次很榮幸與知名家電代理商
『 恆隆行 』代理的『 medisana』合作
他們提供阿舟粉絲專屬優惠價格
比任何電商通路還便宜
優惠只到今天為止
立馬手刀購入:
https://lihi1.com/Mc8NK
【備註】
依據Beaton and Anson’的分類系統
梨狀肌解剖的相關分類總共有六種
分別如下:
種類A :坐骨神經在梨狀肌下方(最常見)
種類B :一部分的坐骨神經在梨狀肌下方,另一部分坐骨神經的分支穿過梨狀肌。
種類C :一部分的坐骨神經在梨狀肌上方,另一部分坐骨神經的分支在梨狀肌下方。
種類D :坐骨神經穿過梨狀肌
種類E :坐骨神經的分支往上穿過梨狀肌
種類F :坐骨神經沒有分支並在梨狀肌上方
因此也有研究學者建議
梨狀肌症候群應該稱為
「深臀症候群/ deep gluteal syndrome」
或許更加適當些
不過為了大家方便理解
這裡依然稱為梨狀肌症候群
#阿舟物理治療小教室
#梨狀肌症候群
#坐骨神經
小腿外側肌肉痛 在 練健康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膝蓋內夾(Knee Valgus)怎麼處理?分腿蹲動作改善!】
🤔你在做分腿蹲時,膝蓋是否會往內夾呢?
👉🏻膝蓋內夾的正式用語是「膝外翻(Knee Valgus)」,因為我們看起來像是膝蓋往內夾,但膝蓋以下至小腿遠端是向外,所以才會有看似相反,但意義一樣的二種名詞🤗總而言之,你說膝內夾或膝外翻,教練都聽得懂哦~!今天就分享一個簡單動作,讓你能夠將動作調整回正確的樣子,之後你在做分腿蹲的時候,你的臀部也更能充分訓練,也讓你的動作行程及品質更到位哦!(好的訓練品質很重要!)
【內夾動作改善—動作步驟】
1. 將左手舉起,往前下放在右腳膝蓋外側,目的為協助維持臀部肌肉穩定,若換邊的話,動作便相反。
2. 反覆將右腳膝蓋向外打開三下,至髖、膝、踝、趾(第二腳趾)呈一直線。
3. 調整後,維持髖、膝、踝、趾一直線,反覆分腿蹲三下試試看。
【⚠️動作注意事項】
1. 全程腳掌都貼在地面上(不要抓),並且第二腳趾朝前。
2. 如果過程產生疼痛,請找專業人士(醫師、物理治療師)協助。
✨這邊也要與你分享,防止膝蓋內夾「不一定」是因為會傷膝蓋,傷害膝蓋與膝內夾之間的關係,目前研究說明是沒有什麼關聯的。
但是會膝蓋內夾,實際上代表著你的臀肌不太會或不熟悉怎麼發力,因此藉由這個簡單的啟動動作,就能幫助你喚醒的臀部,或更知道你該多加一些臀部訓練菜單來加強訓練囉!
✨將這篇貼文分享給你的朋友,也收藏起來隨時檢視,將動作做正確,讓你的訓練效果事半功倍吧!❤️
若有任何動作問題,一樣下面留言告訴我們吧!
影片製作|文編
動作示範、文章審核| 鄭宇劭物理治療師
總編輯|肥老闆 農經金正恩
#練健康動作資料庫 #膝蓋內夾 #膝蓋 #分腿蹲 #深蹲 #膝蓋痛 #腿部訓練 #kneevalgus #肌力訓練 #物理治療 #健身 #臀部訓練 #大腿 #硬舉 #臥推 #肩推 #足弓 #增肌減脂
小腿外側肌肉痛 在 麥特教練 x 訓練與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啟動訓練系列 - 下肢拉 】✨
在訓練 #槓鈴硬舉 #六角槓硬舉 #單腳硬舉 #髖鉸鏈 (Hip Hinge) 衍伸動作 之前,除了放鬆跟動態伸展,加入強度更高 #啟動訓練,可以讓你更有效率的熱身,好的啟動熱身訓練是讓你銜接之後主訓練動作的重要推手,相信對你會很有幫助的。
一開始不求做到完美或者滿分,只是如果覺得操作時有困難或者感覺身體太勉強,就不要硬撐囉!這樣我也能安心地分享一些不同的方式給大家,平常也可以多跟你的物理治療師、教練、動作控制的專家討論等等。
在家無聊可以玩玩試試看,也歡迎留言或者私訊寫下你的感受。
影片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rABM7glqsU
✅動作1
Single Leg hold 螺旋核心單腳硬舉
單腳硬舉,下肢最具功能性的動作之一,包含你的步態、衝刺、起跳落地、以及改變方向能力都是很好的肌力訓練基礎,加入胸椎旋轉的特性,會使動作更加符合「移動」中的運動力學方式。
以右側為例,右手掌朝上,利用木棍抵住牆壁,胸椎往右邊側彎加旋轉,左手掌朝下,肩胛做出上抬前引的模式。
►建議操作 每下x 10-30 seconds x 2sets
✅動作2
Hip Hinge 髖絞鍊動作
利用棍子的阻力來創造一個肩伸展+ 內旋轉的張力,來達到核心啟動以及髖絞鍊動作模式的動作神經適應,包含你的背部、腹部、甚至胸肌都會有啟動活化的效果。
►建議操作4-8 x 4 sets
✅動作3
Assisted GHD 輔助式腿後啟動
在平日,腿後側的肌肉很少能夠被完整的帶到訓練當中,實務上也容易看到短跑選手在進行大量衝刺的時候,腿後容易產生過多疲勞甚至造成肌肉拉傷。
利用臗屈的方式來讓腿後側肌肉,進行身體加速和減速的的動作,除了可以當成下肢後側鏈啟動的方式,也可以當成北歐腿後離心(Hamstrings Nordic Curl ) 的變化動作,提高大腿後側肌肉量、及肌腱韌帶等軟組織抗伸展的耐受性。
►建議操作 4-8 x 4 sets
✅動作4
RMT bridge 螺旋式橋式
利用bosu球或者小跳箱,創造一個高度,讓臀部得到更多的關節動作範圍,搭配上肢做出螺旋的動作,可以讓上下肢得到更好的神經連結,以及更多刺激背側向功能線 (posterior oblique subsystem )。
🌀RMT = Rotational Movement Training
►建議操作 10 x 4 sets
✅動作5
Dead Lift 傳統硬舉
當天的主要訓練課表,最近操作下肢推拉的動作會利用腳墊 #Solesteps 來改變足部的力學角度,也可以提高腳掌、足弓和小腿內外側的肌群協同穩定發力。
每個人的運動的目標跟追尋方向都不同,也可能會因為經歷而有所改變,只要能找到進步的方式,就足夠成為自己持續前進的動力了,希望大家都能夠在無痛中堅持,在汗水和淚水中成長,讓自己的身體越來越越強壯,體態棒棒的🤙🏽
=============================
❇️如果你喜歡這次分享的內容❇️
👣可以留下你的感想
👣按愛心❤️並且收藏
👣文章歡迎分享
.
.
#Matt教練訓練科學 #重量訓練 #肌力體能 #動作優化 #矯正訓練 #防傷復健 #功能性肌力
#麥特教練x訓練文章
#訓練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