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小篆字典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小篆字典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小篆字典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小篆字典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766的網紅男孩媽媽的育兒手記,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因為跟正仔溫習默書,他告訴我「最」字上方的部件是「冃」不是「日」才引起我的好奇心搜查資料,真的學海無涯,又長知識! ******* 陳凱文《從「最」字寫法,看香港中文教育之弊》 日前,Facebook 專頁「家長 Secret」出了一個帖,引述兩年前教育局的回應,強調《香港小學學習字詞表》是讓...

小篆字典 在 顆顆悅目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11 13:11:45

. 繼續談談悶到嘔電的文字學。 最近在facebook看到一個post,有個家長上載了孩子的中文功課,只見小朋友所寫的「最」字,被老師用紅筆圈住了頂頭的「日」,卻沒有留下註解,不知所錯何事云云。 結果,留言引發了一輪「最」字究竟是從「日」還從「曰」(孔子曰的曰)的討論,有的引用字典A說是前者,有...

  • 小篆字典 在 男孩媽媽的育兒手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10-19 06:57:45
    有 89 人按讚

    因為跟正仔溫習默書,他告訴我「最」字上方的部件是「冃」不是「日」才引起我的好奇心搜查資料,真的學海無涯,又長知識!

    *******

    陳凱文《從「最」字寫法,看香港中文教育之弊》

    日前,Facebook 專頁「家長 Secret」出了一個帖,引述兩年前教育局的回應,強調《香港小學學習字詞表》是讓先生和家長參考,只要字形結構並無錯誤,便可接受,不應對於對於一點一鈎的形態要求過於嚴苛,使學生失去學習漢字的興趣。然而,這兩年來仍有不少中文老師矯枉過正的案例。

    誠然,專頁所提到的不少案例,都不過是裝字上的差異,並不是字形結構上的錯誤,老師確實是矯枉過正。可是,專頁當中所提到的「最」字,老師把「從曰從取」的寫法打上交叉,卻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課題。由於鄙人發現,不少人都不知道電腦上的「最」字,上面的「曰」字為何下面兩橫不埋口,遂撰此文解釋之。

    其實,「最」字最初的小篆寫法,上面並不是從曰,而是從冃。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曰:「最,犯而取也,從冃從取」,而不少網上字典提到「最」字的本義,則只是純粹按許慎的解釋照搬,說成是「冒犯而取」,根本未能清楚解釋「最」字為何從冃。

    要了解「最」字的本來字義,便要從這個「冃」字的意思說起。「冃」字實乃「帽」的本字,《說文》曰:「冃,小兒蠻夷頭衣也,從冂二,其飾也」,大家從字形可以看到,「冃」字是畫了一頂帽,乃是象形字。

    後人在「冃」字的基礎上,發展了派生字的「冒」,《說文》曰:「冒,冡而前也。從冃從目」,此「冡」乃「蒙」或「矇」的本字。冃下加目,象徵有人被帽蒙住了眼睛,自然是冒失的意思。後人因為「冃」字沒什麼人用,已忘了其字義,便以「冒」字作為聲符,加上形符的「巾」,發展出形聲字的「帽」字。故,清代段玉裁於《說文》注:「冃卽今之帽字也。」

    故「最」的字義,其實指一個人貿然把人家的帽摘下來,這自然是「犯而取也」。由此可見「最」是一個會意字,上面的「冃」是帽不是「曰」,下面兩橫不埋口,跟「冒」字和「冕」字一樣。今人把「冃」寫成了「曰」,是後來的譌變寫法,所以《香港小學學習字詞表》把「從曰從取」的寫法劃入異體字。

    愚見認為,老師可能是《香港小學學習字詞表》把「從曰從取」劃作異體,所以才會打上交叉。不過,由南梁的《玉篇》,到宋代《集韻》,再到清代《康熙字典》,都是用「最」字的譌變寫法,可謂約定俗成,不必刻意糾正。當然,老師若是堅持要用「從冃從取」,也未嘗不可,但是他們應該解釋清楚,「最」字為何應該從冃不從曰,免得家長也一頭霧水。

    問題回到最根本,現在的老師真是知道各個漢字的字義和字形演變乎?可見,今日香港的中文教育,只教學生寫字,不教字義亦不教訓詁,弊在其中矣。

    陳凱文,《香港投資日報》主筆。

  • 小篆字典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8-03-25 13:00:00
    有 13 人按讚


    異體字之亂 十年輪迴 誰來終結
    葛希谷/大學教授(基隆市)

    「黄」也是有憑據的。 聯合報視覺設計中心/製作

    最近媒體報導,因為「黃」字的異體寫法,導致無法在銀行開票,甚至差點引發信用危機。其實早在二○○八年十一月時也有媒體以「姓『黃』一輩子,老師說寫錯字」為標題,報導「黃」字異寫問題。

    有趣的是,該報導最後一段提到「學者強調,字體是文化的一部分,改變速度很緩慢,部頒黃的字體迄今已廿幾年,仍有許多人沒注意到兩字差別,或許再過十年,民眾對於黃的寫法,認知上會較為一致。」今年正好滿十年,看來對「黃」字的認知,依然沒有太大的進步,爭議依舊存在。

    所謂「異體字」,是相對於「正體字」來說的,但是標準不好拿捏。比如寫作廿一的「黃」,是從西周時代傳承下來。

    字形表示人仰面向天(「口」旁),兩隻手下的腹部脹大,是一種殘疾之人。這樣就可以理解為何要寫作「廿」(相當於「口」)、「一」(相當於「手臂」)。到了戰國中晚期開始出現筆畫省簡,秦漢隸書便出現所謂草頭「黄」的寫法。可見兩種寫法都有很早的淵源,但以正確性來說當然是廿一的「黃」。

    又比如「染」字,一般認為是上下結構,歸在「木」部。但是地下出土的秦漢古隸書、西漢銅器文字以及《說文》所載的秦小篆,都是寫作左右結構,歸在「水」部下,一直到宋代的《類篇》都是在水部。

    到了明朝《字彙》誤入為「木」部,《康熙字典》加以沿用,但按語已指出「按《說文》收水部,今誤入。」目前市面上字典沿用《康熙字典》都歸木部,只能說是「歷史共業」。這樣看來,歸在水部反而有憑有據,不能說是異體字,甚至是錯字了。

    文字演變有其序列,甲骨文、西周金文比較象形,對於國小學童來說,就像畫圖一般活潑有趣,倘若老師可以適時引導,絕對有助於正確理解字形結構,自然不容易寫錯字。大學端的中文系文字學老師,也當肩負起社會教育功能,編制正確且簡明扼要的教材供國中小的老師參酌。

    從另一方面來說,文字是人們所書寫的工具,肯定會出現各種異體的寫法。即便法律嚴密的秦朝規定要「書同文」,但檢視秦朝青銅器上的字體依然存在異體字。有理據的異體字,政府機關或許可以考慮放寬,不要再讓「異體字之亂」的新聞,於十年後再次出現。

  • 小篆字典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6-03-08 21:18:01
    有 255 人按讚


    < 中國最早的一部字典 -- 《說文解字》|中國之最|14 >

    《說文解字》,簡稱《說文》,是一部中國東漢許慎編著的文字工具書。《說文》是首部按部首編排(部首排列是按照形體相似或者意義相近的原則排列的),並以六書理論解釋字形、字義、字音及其互相關係的漢語字典,系統地闡述了漢字的造字規律,它奠定了中國古代字書的基礎,為後世的字典開創了先河。《說文》全書共十四篇﹐敘目一篇。正文以小篆為主﹐收九千三百五十三字﹐又古文﹑籀文等異體重文一千一百六十三字﹐解說十三萬三千四百四十一字。(篆文即指小篆、古文壁中書;籀文則指大篆、或體、俗體。)

    《說文解字》完成於東漢永元十二年(西元100年),直到建光元年(西元121年)才令其子許衝獻上朝廷。原書現已失落,但其中大量內容被漢朝以後的其他書籍引用,並有北宋徐鉉於雍熙三年(西元986年)校訂完成的版本(稱為「大徐本」)流傳至今。

    《說文》早期傳本不得而知,有記載最早刊刻者是唐代李陽冰,他在代宗大歷年間刊定《說文》,但其中摻雜李氏臆說頗多。該書現存的版本以徐鉉校定的宋刊本為最早﹐《四部叢刊》初編及《續古逸叢刊》有影印本。其次是徐鍇的《說文解字系傳》,有宋刊殘本及影宋鈔本,《四部叢刊》初編二次印本中有影印本。南唐徐鉉、徐鍇兄弟二人精研《說文》,徐鍇的《說文解字系傳》是第一種《說文》注本,成書於南唐末年,世稱小徐本,徐鍇對李陽冰謬說多有匡正。徐鉉於宋太宗雍熙年間奉旨校定《說文》,世稱大徐本。另外,今尚存有唐寫本《說文》木部殘卷一卷,僅188字。


    大徐本與原書頗多出入﹐徐氏以篇帙繁重﹐將每篇分為上下二卷﹐共三十卷﹐收九千四百三十一字﹐重文一千二百七十九字﹐解說十二萬二千六百九十九字。該書改變了周﹑秦至漢的字書的編纂方法﹐即將所收字編為四言﹑七言韻語的形式﹐首創了部首編排法﹐分為五百四十部。許氏又總結了以前的「六書」理論﹐開創了有系統地解釋文字的方法﹐先解釋字義﹐次剖析形體構造﹐再說明讀音。剖析字形的方法﹐是以前字書所未有的。宋以後的說文研究著作多以此為藍本,同時參校小徐本。例如清朝的段玉裁注釋本。大小徐本今天均有中華書局影印本。


    《說文解字》的體例是先列出小篆,如果古文和籀文不同,則在後面列出。然後解釋這個字的本義,再結實字形與字義或字音之間的關係。

    文章來源: http://www.xcwt.org/today/content.php?typeid=9&id=11489

    -----------------------------------------------------------------
    #歷史 #文化 #故事 #中國之最 #說文解字
    ~專題推介,盡在知史~
    《五穀豐登》
    http://www.mychistory.com/?uid=0.4.19.0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