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科小知識 聊聊你所不知道的 #瑪麗玫瑰號】 「瑪麗玫瑰號」是英國都鐸王朝亨利八世的海軍戰艦,1511 年首次出航後,經歷了不少重大戰役,1536 年重新維修,不幸在 1545 年的索倫特海戰中沉沒,直到 1971 年,人們才發現它的遺骸,並在 11 年後被打撈上岸。
全長 45 公尺長的瑪...
【#科科小知識 聊聊你所不知道的 #瑪麗玫瑰號】 「瑪麗玫瑰號」是英國都鐸王朝亨利八世的海軍戰艦,1511 年首次出航後,經歷了不少重大戰役,1536 年重新維修,不幸在 1545 年的索倫特海戰中沉沒,直到 1971 年,人們才發現它的遺骸,並在 11 年後被打撈上岸。
全長 45 公尺長的瑪莉玫瑰號,在當時是一艘巨大而先進的戰艦,打造的目的在於增強皇家海軍戰力,同時保衛英國沿海。今天就一起來認識它吧!
_
⚓ 「瑪麗玫瑰號」是一艘巨大的克拉克帆船。克拉克帆船是一種巨型木造帆船,除了有高高的船桅外,在船首和船尾還鋪設更多甲板。
選用高級橡木建造的「瑪麗玫瑰號」估計至少使用了 600 棵橡樹。
_
⚓ 「瑪麗玫瑰號」的主船體(指上甲板以下的防水空心結構)藉著放置厚重的礫石,來平衡、降低船體的重心。
後世認為,「瑪麗玫瑰號」最後一次出海時,因為裝載太多槍枝,船體過重,在急轉彎時船身傾斜,導致海水從砲口灌入船內而沉沒。
_
⚓ 「瑪麗玫瑰號」不是靈敏、快速的船,總重量大約 453 公噸;控制航行速度與方向都依賴船桅和帆布,不同形狀和大小的帆布可以攔截強風,利用風施加在帆布面的壓力來推動船。
掛在船桅上的繩索能改變帆布面的角度,船員會隨時根據風向,拉繩索調整帆布面的角度,讓航行順暢。
_
⚓ 「瑪麗玫瑰號」打撈起來後,可以看見船體有部分是最初用的木材,有部分是 1536 年維修時換上的;兩次的造船工法不同:
魚鱗疊接法:是比較古老的船板疊接技術,把一塊塊木板如魚鱗般的疊接,在重疊部分用釘子固定,再以釘子作為支點,讓疊接的木板順著船型彎曲,覆蓋船體。疊接的木板後來為了架設槍砲而鑿洞,導致整體結構變得脆弱。
平鋪法:是 1536 年時使用的新技術,將每塊木板頭尾銜接,固定在一個木製骨架結構上。再用細繩和馬毛壓密黏著來填補縫隙,最後塗上防水瀝青。
_
本則圖文出自 @sppbooks 小光點出版的《哇!驚奇工程知識繪本1:交通工具》
文|莎莉‧史普雷 (Sally Spray)
圖|馬克‧呂弗福爾 (Mark Ruffle)
譯|金瑄桓
First published in Great Britain in hardback in 2017 by The Watts Publishing Group
Copyright © The Watts Publishing Group, 2017
_
#書摘 #書摘合作 #圖文 #圖文插畫 #book #交通工具 #繪本 #船 #瑪麗玫瑰號 #16世紀 #橡樹 #克拉克帆船 #穩定 #防水 #傾斜 #出任務 #沉默 #木材 #木製
小瑪莉維修 在 SYNTREND 三創生活園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文末活動抽紅白機
經典再現!喚醒你被塵封的兒時記憶🥳
懷舊電玩小賣店 在 #三創生活 開張啦!
讓你體驗紅白機、MD、GameCube、PS 傳奇機台!重現 80、90 年代傳統電玩小賣店的場景氛圍~
✨現場提供眾多經典遊戲,如瑪莉兄弟、洛克人、雪人兄弟等遊戲,供玩家參觀,免費試玩!
🧰免費維修,鑑古舊機台
家中有舊機台與卡帶,也可帶來現場維修,讓你的遊戲重新復活!
🏆最速破台挑戰賽
每週末不定期神秘嘉賓挑戰賽,一同見證傳奇!
➕現場提供販售
任天堂紅白機與各種超任遊戲卡匣
【華泰行🎮懷舊電玩小賣店】
▍快閃期間:12/3(四)-1/3(日)
▍快閃地點:7F 光年探索
(台北市中正區市民大道三段2號)
---抽 #紅白機 特別活動---
👉活動方式:在本篇貼文留言處,上傳你的"懷舊電玩收藏照片"+留言" 我愛懷舊電玩 ",並tag@1位朋友,就有機會獲得🎁1983年版任天堂經典紅白機🎁一台喔!
-
🔸活動期間:即日起~12/22止
🔸得獎公布:12/23於此篇貼文留言處 (共抽1名)
-
📌活動注意事項:https://reurl.cc/VrWLR
小瑪莉維修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新舊風機比一比,別被核電幫惡意帶風向騙了!! (12/11/2019 FountMedia放言)
文:王漢銘
再生能源的路上,所遇到的任何曲折,都是一步一腳印的累積千金難買的經驗值,讓台灣未來可以在風電產業佔有一席之地。這兩周聯合國正在西班牙召開年度氣候變遷大會,那裏沒有什麼人在談核電的技術,再生能源就是新經濟的世界趨勢。
台中高美濕地第11號風機葉片斷裂,核電幫竟然幸災樂禍,開始在網路上「帶風向」,製造風電不可行的假象。其實,這次個案的故障,恰好可以清楚說明風機產業的技術進展,以及躉購制度所具有的好處,既然當初沒有用政府預算蓋風機,未來萬一新風機就算壞掉,也沒花到納稅人一毛錢,廠商只有發電才能賣給台電,廠商當然就會好好維護,並承擔所有營運風險。
風電畢竟是新興產業,一般民眾除了當作旅遊時拍照打卡的背景,並不太了解這一、二十年風電大型化的技術躍進,會擔心離岸風機能不能承擔海上平時更強的風,特別是極端氣候的台灣強颱不少。目前離岸風電的新機型比這次壞掉的十三年前舊機型更強大許多,葉片長度增為二倍多,裝單機容量也大了三、四倍,耐風強度標準更升級,可承受17級的強颱。
讓我們將新舊風機超級比一比:
ㄧ、比發電模式:躉購是有發電才付錢
台電13年前自行建置的陸域風機發電,要負擔全部的營運利益和風險。一旦損壞,台電要自己維修,會遇到保固合約(5年)已過期,原廠被併購,缺維修零件等棘手問題。這次風力並未超過原設計,主因設備故障,導致無法調整角度迎風。
現在電業法和再生能源發展條例都大修之後,所建立的躉購制度之下,離岸風機由開發商建置及維護風機,台電只負責買電,有發電才付錢,沒發電就不用付錢。不論發生大小狀況,開發商都會想辦法積極維修,避免沒發電沒收入,因此廠商自然費心維護保養,才有穩定收入。
有些民眾被煤電商人誤導,以為離岸風機的投資「都是我們的錢」,事實上政府並沒有用預算蓋離岸風機,就算壞了政府當然不用承擔,沒花到你一毛錢。
二、比風機技術:更強更耐風的巨無霸
台電高美濕地風機,原本買了18座,現剩14座可用。葉片長34公尺、塔架高65公尺、整體高101公尺,裝置容量2MW。新世代的風機技術大進化,很多核電幫都還來不及吸收新知。以較大的西門子 Siemens Gamesa 新機型來說,葉片81.5公尺、塔架高100公尺、整體高182公尺,裝置容量8MW。光葉片就和舊機型整體高度差不多,捕捉風能的面積則為5.7倍。
現今風機更大型,挑戰更高,但抗強風能力更好。海洋風電離岸示範風場至今已經歷4個颱風都安然無恙,包括2017年中颱尼莎、2018年強颱瑪莉亞和山竹、2019年強颱利奇馬。這也是為何台灣的離岸風電政策要循序漸進,從示範風場兩支風機累積環境實測的經驗,才有潛力場址的投入,藉由躉購制度建立從零到有的產業技術,未來區塊開發透過競價可以拉低整體成本,台灣風場潛能可達30GW。
三、比政策配套:蔡政府實施了抗颱耐震標準
早期台電購入的舊型機組耐風設計為Class IIB,可耐10分鐘平均風速42.5m/s。其他台電風機都採用Class IA以上的機型,可耐風速達50m/s,運轉20年也沒問題。
現在政府標準抓得更嚴格。新的抗颱耐震標準Class T,要求可耐風速提升至57m/s,可抵禦相當於強颱17級風的吹襲,才能安心吃下台灣海峽這塊全世界最好的風場。同時也依據475年回歸期所計算得出的數據,要求風機耐震度要達到平均震度6級。
再生能源的路上,所遇到的任何曲折,都是一步一腳印的累積千金難買的經驗值,讓台灣未來可以在風電產業佔有一席之地。這兩周聯合國正在西班牙召開年度氣候變遷大會,那裏沒有什麼人在談核電的技術,再生能源就是新經濟的世界趨勢,讓我們一起面對問題、解決問題,而不是唱衰台灣扯後腿。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www.fountmedia.io/article/43290
♡
小瑪莉維修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新舊風機比一比,別被核電幫惡意帶風向騙了!! (12/11/2019 FountMedia放言)
文:王漢銘
再生能源的路上,所遇到的任何曲折,都是一步一腳印的累積千金難買的經驗值,讓台灣未來可以在風電產業佔有一席之地。這兩周聯合國正在西班牙召開年度氣候變遷大會,那裏沒有什麼人在談核電的技術,再生能源就是新經濟的世界趨勢。
台中高美濕地第11號風機葉片斷裂,核電幫竟然幸災樂禍,開始在網路上「帶風向」,製造風電不可行的假象。其實,這次個案的故障,恰好可以清楚說明風機產業的技術進展,以及躉購制度所具有的好處,既然當初沒有用政府預算蓋風機,未來萬一新風機就算壞掉,也沒花到納稅人一毛錢,廠商只有發電才能賣給台電,廠商當然就會好好維護,並承擔所有營運風險。
風電畢竟是新興產業,一般民眾除了當作旅遊時拍照打卡的背景,並不太了解這一、二十年風電大型化的技術躍進,會擔心離岸風機能不能承擔海上平時更強的風,特別是極端氣候的台灣強颱不少。目前離岸風電的新機型比這次壞掉的十三年前舊機型更強大許多,葉片長度增為二倍多,裝單機容量也大了三、四倍,耐風強度標準更升級,可承受17級的強颱。
讓我們將新舊風機超級比一比:
ㄧ、比發電模式:躉購是有發電才付錢
台電13年前自行建置的陸域風機發電,要負擔全部的營運利益和風險。一旦損壞,台電要自己維修,會遇到保固合約(5年)已過期,原廠被併購,缺維修零件等棘手問題。這次風力並未超過原設計,主因設備故障,導致無法調整角度迎風。
現在電業法和再生能源發展條例都大修之後,所建立的躉購制度之下,離岸風機由開發商建置及維護風機,台電只負責買電,有發電才付錢,沒發電就不用付錢。不論發生大小狀況,開發商都會想辦法積極維修,避免沒發電沒收入,因此廠商自然費心維護保養,才有穩定收入。
有些民眾被煤電商人誤導,以為離岸風機的投資「都是我們的錢」,事實上政府並沒有用預算蓋離岸風機,就算壞了政府當然不用承擔,沒花到你一毛錢。
二、比風機技術:更強更耐風的巨無霸
台電高美濕地風機,原本買了18座,現剩14座可用。葉片長34公尺、塔架高65公尺、整體高101公尺,裝置容量2MW。新世代的風機技術大進化,很多核電幫都還來不及吸收新知。以較大的西門子 Siemens Gamesa 新機型來說,葉片81.5公尺、塔架高100公尺、整體高182公尺,裝置容量8MW。光葉片就和舊機型整體高度差不多,捕捉風能的面積則為5.7倍。
現今風機更大型,挑戰更高,但抗強風能力更好。海洋風電離岸示範風場至今已經歷4個颱風都安然無恙,包括2017年中颱尼莎、2018年強颱瑪莉亞和山竹、2019年強颱利奇馬。這也是為何台灣的離岸風電政策要循序漸進,從示範風場兩支風機累積環境實測的經驗,才有潛力場址的投入,藉由躉購制度建立從零到有的產業技術,未來區塊開發透過競價可以拉低整體成本,台灣風場潛能可達30GW。
三、比政策配套:蔡政府實施了抗颱耐震標準
早期台電購入的舊型機組耐風設計為Class IIB,可耐10分鐘平均風速42.5m/s。其他台電風機都採用Class IA以上的機型,可耐風速達50m/s,運轉20年也沒問題。
現在政府標準抓得更嚴格。新的抗颱耐震標準Class T,要求可耐風速提升至57m/s,可抵禦相當於強颱17級風的吹襲,才能安心吃下台灣海峽這塊全世界最好的風場。同時也依據475年回歸期所計算得出的數據,要求風機耐震度要達到平均震度6級。
再生能源的路上,所遇到的任何曲折,都是一步一腳印的累積千金難買的經驗值,讓台灣未來可以在風電產業佔有一席之地。這兩周聯合國正在西班牙召開年度氣候變遷大會,那裏沒有什麼人在談核電的技術,再生能源就是新經濟的世界趨勢,讓我們一起面對問題、解決問題,而不是唱衰台灣扯後腿。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www.fountmedia.io/article/432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