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小瑞士花園值得去嗎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小瑞士花園值得去嗎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小瑞士花園值得去嗎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小瑞士花園值得去嗎產品中有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9萬的網紅洪仲清臨床心理師,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採行這套超速學習法的好理由不少: 首先,深度學習能帶給你一種人生使命感。培養技能對你別具意義,對某事十分在行的感覺也很棒。超速學習是一條證明你有能力改善並充分利用人生的道路,能帶給你信心,相信自己可以成就一番事業。 其次,深度學習是你得到超大回報的方式。原因很簡單:大多數人永遠不會用高強度去學習...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好奇婆婆PoPoCuriou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婆婆帶著您從Aria City Center to Crystals 搭乘#免費電車 to Bellagio 吃自助餐(蟹肉)看 #Oshow 介紹Crystals shopping mall裡,一處由木頭所建的餐廳,以樹屋的設計呈現給觀光客,內部七彩繽紛酒吧,來自世界各國的好酒,以及不同等級的牛...

  • 小瑞士花園值得去嗎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6-01 20:00:07
    有 1,262 人按讚

    採行這套超速學習法的好理由不少:

    首先,深度學習能帶給你一種人生使命感。培養技能對你別具意義,對某事十分在行的感覺也很棒。超速學習是一條證明你有能力改善並充分利用人生的道路,能帶給你信心,相信自己可以成就一番事業。

    其次,深度學習是你得到超大回報的方式。原因很簡單:大多數人永遠不會用高強度去學習你感興趣的領域。即使只有幾個月,這麼做都將幫助你出類拔萃。而只要你出類拔萃,就能找到比較好的工作、談到比較高的薪水或較多自由的時間、與更有趣的人建立關係網絡,此外還能提高你個人生活與職業生涯的水平。超速學習能幫助你培養可運用在其他地方的影響力。

    最後,深度學習是可能的。知名企業家與投資人保羅‧葛藍(Paul Graham)曾說:「在許多領域,一年的專注工作加上經常的關注就已足夠。」同樣地,我想大多數人也會對自己不到一年(或幾個月)的專注學習所能成就的事感到驚訝。高強度的自主學習過程,可培養出你從未想過能學會的技能。超速學習可以幫助你發揮潛能,而這或許是實行它的最佳理由。

    ~詹姆斯‧克利爾,暢銷書《原子習慣》作者

    取自《超速學習》

    *********************************

    各位朋友,晚安:

    學習是快樂的事,我很贊同這段話—因為我常在跟不同朋友的互動中,去理解朋友們的處境,去看到朋友們面對各自困難的強韌生命力,很多我可以學習的部分。

    尤其我很專注在聽對方說話的時候,我感覺內在升起一股平靜的能量。當我跟對方順暢地互動,愉悅感幾乎要滿出來的感覺。

    各位看到摘文,便可能猜到我的用意。雖然機率不高,或許幾千萬人當中才會有一個這樣的人,但一位忙碌於生活的媽媽,也可以有超凡的展現—我希望能鼓舞每天為生活忙碌而感到迷茫的朋友。

    專注投入,是一種極其享受的過程。即使是做家事,一樣能進入這種狀態。有時候,肢體在活動,心卻靜止了,彷彿遺世獨立,超然物外。

    目前還有一些考生,還沒完成人生大事。這本書很值得參考,有勵志的部分,但也有實際的方法,也許可以在最後這段時間幫點忙。

    祝願您,因學習而愉悅,知道人的潛能超乎想像!

    *********************************

    專心致志—把刀磨利

    【文/ 史考特‧楊】

    現在我比較不會分心了。
    —右眼失明後的瑞士知名數學家李昂哈德.歐拉

    要是有個最不可能成為科學偉人的人選,那一定是瑪莉.薩默維爾(Mary Somerville)。她出生在十八世紀一個貧窮的蘇格蘭家庭,那時受高等教育對一名女性來說是不合體統的。她母親並未禁止她閱讀,但社會上大多數人並不贊同。一名姨母就對她母親批評道:「我不懂妳怎麼會讓瑪莉浪費時間去看書,她縫的衣服還沒一個男人縫的多。」當她真的有機會短暫去上學,她母親卻後悔付了那些學費。薩默維爾解釋道:「我只要學會把字寫好與記帳,她就很滿意了。那就是人們期望一個女人知道的一切。」身為一個女性,肩負著家務責任和比任何自學都重要的社會期待,讓她面對莫大阻礙。「男人永遠可以用公事當藉口來支配他的時間,女人卻完全不被允許這麼做。」她哀嘆道。她的第一任丈夫就強烈反對女性學習。

    但儘管阻礙重重,薩默維爾仍完成莫大的成就。她贏得數學方面的獎項、學會流利說好幾種外語,也懂得如何畫畫與彈奏鋼琴。在一八三五年,她與德國天文學家卡羅琳.赫歇爾(Caroline Herschel)成為皇家天文學會首度推選的女性會員。最後讓她功成名就的,是她把拉普拉斯《天體力學》的前兩卷翻譯出來並加以延伸。那是一部探討重力與高等數學的五卷巨作,被譽為繼牛頓寫下《數學原理》之後,最偉大的知識成就。拉普拉斯評論,薩默維爾是世界上唯一了解他著作的女性。

    對薩默維爾的處境與成就之間的巨大差異,最簡單的解釋就是「天才」。毫無疑問,她確實擁有不可思議的敏銳頭腦。她女兒曾表示,她母親在教導她的時候會變得很不耐煩。「我清楚記得,她修長白皙的手很不耐煩地指著書或書寫石板說:『妳難道看不出來嗎?那一點都不難,很清楚啊。』」可是,讀完她的人生自述,可了解這位表面上的天才深受許多不安全感的困擾。她聲稱自己「記性很差」,敘述自己兒時在學習新事物上的掙扎,甚至一度「認為自己年紀太大而無法學會外語」。我們無法得知那是客氣謙虛,還是自覺不夠好的真實感受,但至少知道她並非天生就有無可動搖的信心與超高天賦。

    再探究得更深一點,浮現的是薩默維爾的另一幅影像。沒錯,她有一顆非常敏銳的頭腦,但她擁有的更棒特質,是一股非比尋常的專注力。青少年時,當大人要她去睡覺,不准她點蠟燭看書,她就在腦子裡讀遍歐幾里德的數學著作。她還在為孩子哺乳時,一個朋友鼓勵她研讀植物學,於是她每天早上投入「一小時去研讀那門科學」。

    即使在完成她最偉大的成就,即翻譯與延伸拉普拉斯的《天體力學》期間,她都得做完所有撫養小孩、煮飯與清潔的家務。「我永遠都該待在家中,」她解釋,「我的好友與相識的朋友不遠千里、舟車勞頓地專程來看我,不接待他們就太不客氣也太吝嗇了。然而,有時當我正在思考某個困難的問題時,有個人跑進來說:『我來陪妳幾小時。』我會覺得很煩。不過,我透過建立習慣,已學會放下一個主題後,可以立刻再回到那個主題,就像在一本我讀的書上做個記號。」

    在成就偉大知識的領域當中,快速且深刻的專注力可說無所不在。愛因斯坦在構思廣義相對論的期間,專注程度之高讓他的胃出了問題。數學家保羅.艾狄胥服用大量安非他命來增加專注力,一個朋友打賭他不可能戒掉,就算是短時間不吃也沒辦法,他卻設法辦到了;但後來他抱怨,戒除安非他命的唯一結果是,在他無法專注的缺席期間,數學研究進度整整倒退了一個月。

    看到這些極端專注的歷史人物的故事,人的腦海中通常會浮現一幅孤獨天才心無旁騖工作、不問世事的影像。無論這有多麼引人注目,我比較感興趣的是薩默維爾擁有的那種專注。她身處的環境裡,不斷有人打擾、社會支持極少,還有盡不完的責任與義務,一個人如何有辦法擁有持久的專注力,不僅能學習驚人且廣泛的主題,還能到達如此深入的程度?就連法國數學家西莫恩.泊松都曾盛讚:「法國能看懂(她的)書的男人不超過二十個。」

    薩默維爾是怎麼做到如此善於專注的?從她在不盡理想的條件下完成困難心智工作的策略中,我們能蒐集到什麼訊息?

    人們在專注度上會遇到的困難,主要以三種情況出現:無法開始、無法維持,以及無法做到真正的專注。超速學習者會堅持不懈地想出辦法來解決這三個問題,也形成了良好專注力與深度學習能力的基礎。

    .

    以上文字取自
    超速學習:我這樣做,一個月學會素描,一年學會四種語言,完成MIT四年課程
    博客來 https://bit.ly/02900180-B
    誠 品 https://bit.ly/02900180-E
    金石堂 https://bit.ly/02900180-K
    momo  https://pse.is/02900180m

    圓神出版.書是活的
    https://www.facebook.com/BookLife99

    .

    已額滿_7/16-17免費台北市教師研習_非暴力溝通_如何讀懂愛的語言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19814295382140/

    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 小瑞士花園值得去嗎 在 桃園在地聯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2-02 13:13:12
    有 16 人按讚

    很棒的一篇文章。大陸年輕獨立思考作家沉雁,對這次「武漢肺炎」的觀察、思考、批判與反思,值得所有「獨立思考者」細讀!

    【沒有信仰,大難來臨就只剩裸奔!】

    武漢人在拼命逃離,河南人在拼命堵截,這幾天關於該如何對待湖北人的激烈爭議可謂熱火朝天,有人說應該善待,有人說堵截合理。

    而我,卻不知該說什麼好,只是在內心深處頓感一種悲哀。

    這悲哀就是:一個民族匱乏信仰,在大災大難面前,無論逃還是堵,乃至方方面面,大家都在裸奔。

    要說國人沒有信仰,也不對。譬如,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倉廩實而知禮節,等等,就屬於數千年來的國人文化信仰。因此,武漢人逃到廣東、浙江、上海等發達地區,情況就沒那麼糟糕。

    但是,到了河南就不行了。河南是過億的人口大省,但從其平均GDP看,它依然是個窮省,你讓河南人也像廣浙滬一樣兼濟武漢人,實在太難了。

    這就是河南人對武漢人不那麼禮遇的原因,地主家也沒多少餘糧,為了保命,只能六親不認。這,你叫我怎麼去責怪河南人呢?

    注意我上面提到的關鍵字“保命”,河南人想保命,武漢人想保命,達則兼濟天下的地主又何嘗不是為了保命呢?

    秘密就在這裡,悲劇也在這裡,這就是國人的終極信仰:活的就是一條命。正如陳丹青的那一句粗話描繪得淋漓盡致,“國人的信仰就是,去他媽的,活下去再說”。

    但遺憾的是,國人這種“只為活命”的終極信仰,就叫沒有信仰,因為這樣的信仰與豬馬牛羊沒有任何區別,即便西裝革履豪車豪宅的光鮮亮堂,與不穿衣服的飛禽走獸一模一樣,所以我的題目就稱之為裸奔。

    什麼叫信仰?讓我們先來看一首真實的信仰史詩。

    在17世紀中期的歐洲爆發了一場空前絕後的烈性傳染病,黑死病,一年不到,歐洲人口減掉了一半。

    而英倫半島以倫敦為中心的中南部是重災區,但非常奇跡的是,英倫半島的中北部卻倖免於難。神奇在哪裡?

    在英倫半島的南北接壤處有一個村,叫亞姆村。某天從倫敦來的一個商人,將黑死病帶了進村裡。很快,這個只有344人的小村莊就人心惶惶,村民們紛紛就想朝北部逃離。

    一個叫威廉莫柏桑的牧師站了出來,他堅決反對村民們朝北逃離,他對村民們說:“誰也不知道自己是否感染,如果已經感染了,逃與不逃都是死,但逃出去一定會傳染更多人。留下來吧,讓我們把善良傳遞下去,後人會因禍得福。”

    村民們在威廉牧師的勸說下,都表示願意留下來,牧師率領村民在亞姆村的北出口築起了一道石牆,相當於今天的交通設卡堵路,以免有人翻出這道牆。

    但接下來的情況非常不妙,在黑死病的肆虐下,村民們紛紛死去。直到黑死病消失,這個344人的小村莊只僥倖活下了33人,其中一多半是未成年的孩子,威廉牧師也是死于黑死病。

    但就是這個亞姆村,成功阻截了黑死病朝北傳播,為英倫半島留下了一個後花園。

    威廉牧師讓每一個垂危的病人都提前寫好自己的墓誌銘,於是,今天去曼徹斯特旁邊亞姆村的遊客,都能看到三百多座墓碑上那些催人淚下的語言。

    威廉牧師的墓碑只寫了一句:“請把善良傳遞下去。”

    一位醫生寫給回娘家的妻子是:“原諒我不能給你更多的愛,因為他們需要我。”

    曠工萊德寫給女兒的是:“親愛的孩子,你見證了父母與村民們的偉大。”.......

    這就叫信仰的力量,即便是死,也要善良,也不能喪失對人之愛。

    簡而言之,有信仰與無信仰的差別就是,有信仰的人活的是人,無信仰的人活的是命。

    請牢記:沒有信仰,所謂道德,就是無本之木。

    康得說:“一個人的缺點來自他的時代,但美德和偉大卻只屬於他自己。”

    武漢人該不該逃離武漢?

    我們沒法指責,因為武漢人的缺點屬於時代。

    但我們似乎很難將這種逃離上升到美德,既然如此,我們似乎也沒法苛責河南人的不待見,你無情我又何需有義?河南人的缺點同樣屬於時代。

    一群沒有信仰的人狹路相逢另一群沒有信仰的人,出什麼樣的硬核或么蛾子都不足為奇。

    但我更想說的是,烈性傳染病不同於其他病症,更不同於缺吃少穿的叫花子,全球善待烈性傳染病的通則只有一個,隔離。

    但是,不同的隔離方式卻有隔離成本的差異。

    譬如,一個武漢人在武漢就地隔離的成本,與這個武漢人跑到杭州被隔離的成本,兩相比較,可不是一般的差異,而是天地之別。

    1個杭州人去支援武漢,他可以伺候10個武漢人隔離,但1個武漢人逃到杭州的話,隔離所耗費的社會資源就大到沒法計算。

    現在的情況是,1100萬的武漢大都會向外逃離了400萬,全國各地的醫療資源都在向武漢集結,而你武漢人卻逃向全國各地,請問這仗該如何打?你們說說,這讓外地人如何善待武漢人?

    昨天我看見一份資料,上海這個地主已經招架不住了,不得不採取准封城的態勢橫蠻對待武漢人了。與此同時,無論上海人如何禮遇武漢人,但我還是看見一個逃到上海的武漢人發微博說“沒吃好沒喝好”。

    雖然各地都採取了斷然措施圍堵武漢人,但迄今為止,也沒有發生一起傷害武漢人的惡性事件。

    在這樣一個從未經受信仰訓練的國度裡,面對這樣一場前所未有的生化戰爭,我認為這已經是一個奇跡。

    但與之相反的是,同樣是昨天我看見一則消息,但願不是謠言,一個從武漢回到四川的四川人,他被老鄉舉報了,他就把舉報他的老鄉殺了。這種舉報是為所有人好,舉報也只不過是將你強制隔離而已,又不是將你點天燈下油鍋,怎麼抵觸情緒就如此惡劣呢?真是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一個武漢人逃到青島,他把青島所有地鐵都坐了一遍,結果發現他是確診患者,這叫人說什麼好呢?雖然這個人不能完全代表逃離出來的400萬武漢人,但他絕對不是特例。

    別看國人活得沒有信仰,但國人在生死問題上都有高度一致的信仰,譬如“要活一起活,要死一起死”。這信仰,真是讓人不寒而慄。

    2003年4月1日,瑞士日內瓦世界鐘錶博覽會組委會,一紙拒絕令直接發給香港特區政府,明確拒絕當時正處於SARS疫區的香港人參加博覽會。

    難道瑞士人不文明?難道瑞士人不懂得慈悲為懷?你可以說他們歧視,你也可以說他們粗暴無禮,但是,作為瑞士政府來說,沒有比粗暴拒絕更能保衛瑞士人生命健康的行動了。

    同樣是2003年的4月8日,美國總統小布希簽署了一紙法令,將當時正在北京和廣東爆發的SARS列為“可以違背患者意志採取措施的特別疾病”。

    難道美國人不文明?難道美國人不懂慈悲為懷?當人類在新型烈性傳染病面前束手無策時,截斷傳播路徑是唯一的出路。

    溫柔隔離還是強制隔離?這完全取決於患者或疑似患者的自覺性,如果沒有這種自我隔離的自覺性,就別怪非疫區群眾的沒禮貌。

    今天我們都知道美國聲勢浩大的撤僑行動,有人說這不正好說明美國人也在逃離武漢嗎?

    真是無知得可以。

    美國分階段(一個月內)的撤僑行動恰好說明美國人沒有逃離。

    在武漢的美國人能有多少?他們可以免簽逃往中國之外的任何國家和地區。但美國人沒那麼low,那是一個按上帝意志建立的國家,不要把麻煩帶給其他無辜地區和自己的祖國,這是無需提醒的自覺信仰。

    這樣的國民配得上他們的祖國,當然,他們的祖國也配得上它的國民,所以,美國實施了有備無患的撤僑行動。

    柏拉圖說:“心懷信仰去戰鬥,我們就有了雙重的武裝”。

    多難是否興邦,關鍵就在於在每一次苦難中這個邦的人民是否成長。

    如果遇到災難就不顧一切地裸奔,災難就永遠成為災難,再來一次還是一樣。

    只有在災難中的人民重塑了自覺的信仰,無論這災難導致了多大的危害,才算真正戰勝了災難。

    英國亞姆村的故事值得今天正處於肺疫保衛戰中的每一個人學習。

    http://bbs.creaders.net/politics/bbsviewer.php?trd_id=1451111

  • 小瑞士花園值得去嗎 在 躍動金門-楊鎮浯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1-31 00:40:42
    有 121 人按讚

    最近關於金門小三通暫停與否的討論,主要集中在:

    「赴陸旅遊人士(含陸籍配偶及其子女)返金後是否能配合自主管理」VS「金門的醫療品質、能量及相關單位的防疫能力」的辯證。

    對縣府團隊來說,前者重點在於如何透過理性的勸導、政府的關懷及民間團體的介入協助(如新住民協會團體等),來達成完善的自主管理。

    而後者則要靠機關和業者協力對於場站及交通運具滴水不漏的防疫消毒、一般民眾勤洗手戴口罩少出入公共場所、金門醫院及中央防疫中心醫療資源的準備和強化等方方面面的配合努力,才能竟全功。

    誠如楊縣長所說的,值此時刻,我們一定要團結起來,一起面對共同的敵人—「武漢病毒」、每個人用具體的防疫作為取代恐慌,來共同對抗這個可怕的敵人,我們絕對不要被「武漢肺炎」給打倒了!

    以下是一篇很發人深省的文章,有很多對人性的思考。與鄉親分享!

    #趁深夜縣長睡著擅作主張貼文的小編
    #全民團結一致共同對抗武漢肺炎
    #防疫不分你和我
    #小編也有孩子也很關心金門防疫工作有沒有做好也會擔心疫情發生

    ⋯⋯⋯⋯⋯⋯⋯⋯⋯
    【網路文章分享】
    原文:

    《沒有信仰,大難來臨就只剩裸奔》
    文|沉雁

    武漢人在拼命逃離,河南人在拼命堵截,這幾天關於該如何對待湖北人的激烈爭議可謂熱火朝天,有人說應該善待,有人說堵截合理。而我,卻不知該說什麼好,只是在內心深處頓感一種悲哀。這悲哀就是:一個民族匱乏信仰,在大災大難面前,無論逃還是堵,乃至方方面面,大家都在裸奔。

    要說國人沒有信仰,也不對。譬如,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倉廩實而知禮節,等等,就屬於數千年來的國人文化信仰。因此,武漢人逃到廣東、浙江、上海等發達地區,情況就沒那麼糟糕。但是,到了河南就不行了。河南是過億的人口大省,但從其平均GDP看,它依然是個窮省,你讓河南人也像廣浙滬一樣兼濟武漢人,實在太難了。這就是河南人對武漢人不那麼禮遇的原因,地主家也沒多少餘糧,為了保命,只能六親不認。這,你叫我怎麼去責怪河南人呢?

    注意我上面提到的關鍵字“保命”,河南人想保命,武漢人想保命,達則兼濟天下的地主又何嘗不是為了保命呢?秘密就在這裡,悲劇也在這裡,這就是國人的終極信仰:活的就是一條命。正如陳丹青的那一句粗話描繪得淋漓盡致,“國人的信仰就是,去他媽的,活下去再說”。

    但遺憾的是,國人這種“只為活命”的終極信仰,就叫沒有信仰,因為這樣的信仰與豬馬牛羊沒有任何區別,即便西裝革履豪車豪宅的光鮮亮堂,與不穿衣服的飛禽走獸一模一樣,所以我的題目就稱之為裸奔。

    什麼叫信仰?讓我們先來看一首真實的信仰史詩。

    在17世紀中期的歐洲爆發了一場空前絕後的烈性傳染病,黑死病,一年不到,歐洲人口減掉了一半。而英倫半島以倫敦為中心的中南部是重災區,但非常奇跡的是,英倫半島的中北部卻倖免於難。神奇在哪裡?

    在英倫半島的南北接壤處有一個村,叫亞姆村。某天從倫敦來的一個商人,將黑死病帶了進村裡。很快,這個只有344人的小村莊就人心惶惶,村民們紛紛就想朝北部逃離。
    一個叫威廉莫柏桑的牧師站了出來,他堅決反對村民們朝北逃離,他對村民們說:“誰也不知道自己是否感染,如果已經感染了,逃與不逃都是死,但逃出去一定會傳染更多人。留下來吧,讓我們把善良傳遞下去,後人會因禍得福。”

    村民們在威廉牧師的勸說下,都表示願意留下來,牧師率領村民在亞姆村的北出口築起了一道石牆,相當於今天的交通設卡堵路,以免有人翻出這道牆。
    但接下來的情況非常不妙,在黑死病的肆虐下,村民們紛紛死去。直到黑死病消失,這個344人的小村莊只僥倖活下了33人,其中一多半是未成年的孩子,威廉牧師也是死于黑死病。但就是這個亞姆村,成功阻截了黑死病朝北傳播,為英倫半島留下了一個後花園。

    威廉牧師讓每一個垂危的病人都提前寫好自己的墓誌銘,於是,今天去曼徹斯特旁邊亞姆村的遊客,都能看到三百多座墓碑上那些催人淚下的語言。
    威廉牧師的墓碑只寫了一句:“請把善良傳遞下去。”
    一位醫生寫給回娘家的妻子是:“原諒我不能給你更多的愛,因為他們需要我。”
    曠工萊德寫給女兒的是:“親愛的孩子,你見證了父母與村民們的偉大。”
    .......
    這就叫信仰的力量,即便是死,也要善良,也不能喪失對人之愛。

    簡而言之,有信仰與無信仰的差別就是,有信仰的人活的是人,無信仰的人活的是命。請牢記:沒有信仰,所謂道德,就是無本之木。

    康得說:“一個人的缺點來自他的時代,但美德和偉大卻只屬於他自己。”

    武漢人該不該逃離武漢?我們沒法指責,因為武漢人的缺點屬於時代。但我們似乎很難將這種逃離上升到美德,既然如此,我們似乎也沒法苛責河南人的不待見,你無情我又何需有義?河南人的缺點同樣屬於時代。一群沒有信仰的人狹路相逢另一群沒有信仰的人,出什麼樣的硬核或么蛾子都不足為奇。

    但我更想說的是,烈性傳染病不同於其他病症,更不同於缺吃少穿的叫花子,全球善待烈性傳染病的通則只有一個,隔離。但是,不同的隔離方式卻有隔離成本的差異。譬如,一個武漢人在武漢就地隔離的成本,與這個武漢人跑到杭州被隔離的成本,兩相比較,可不是一般的差異,而是天地之別。

    1個杭州人去支援武漢,他可以伺候10個武漢人隔離,但1個武漢人逃到杭州的話,隔離所耗費的社會資源就大到沒法計算。現在的情況是,1100萬的武漢大都會向外逃離了400萬,全國各地的醫療資源都在向武漢集結,而你武漢人卻逃向全國各地,請問這仗該如何打?你們說說,這讓外地人如何善待武漢人?

    昨天我看見一份資料,上海這個地主已經招架不住了,不得不採取准封城的態勢橫蠻對待武漢人了。與此同時,無論上海人如何禮遇武漢人,但我還是看見一個逃到上海的武漢人發微博說“沒吃好沒喝好”。

    雖然各地都採取了斷然措施圍堵武漢人,但迄今為止,也沒有發生一起傷害武漢人的惡性事件。在這樣一個從未經受信仰訓練的國度裡,面對這樣一場前所未有的生化戰爭,我認為這已經是一個奇跡。

    但與之相反的是,同樣是昨天我看見一則消息,但願不是謠言,一個從武漢回到四川的四川人,他被老鄉舉報了,他就把舉報他的老鄉殺了。這種舉報是為所有人好,舉報也只不過是將你強制隔離而已,又不是將你點天燈下油鍋,怎麼抵觸情緒就如此惡劣呢?真是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一個武漢人逃到青島,他把青島所有地鐵都坐了一遍,結果發現他是確診患者,這叫人說什麼好呢?雖然這個人不能完全代表逃離出來的400萬武漢人,但他絕對不是特例。別看國人活得沒有信仰,但國人在生死問題上都有高度一致的信仰,譬如“要活一起活,要死一起死”。這信仰,真是讓人不寒而慄。2003年4月1日,瑞士日內瓦世界鐘錶博覽會組委會,一紙拒絕令直接發給香港特區政府,明確拒絕當時正處於SARS疫區的香港人參加博覽會。難道瑞士人不文明?難道瑞士人不懂得慈悲為懷?你可以說他們歧視,你也可以說他們粗暴無禮,但是,作為瑞士政府來說,沒有比粗暴拒絕更能保衛瑞士人生命健康的行動了。

    同樣是2003年的4月8日,美國總統小布希簽署了一紙法令,將當時正在北京和廣東爆發的SARS列為“可以違背患者意志採取措施的特別疾病”。難道美國人不文明?難道美國人不懂慈悲為懷?當人類在新型烈性傳染病面前束手無策時,截斷傳播路徑是唯一的出路。溫柔隔離還是強制隔離?這完全取決於患者或疑似患者的自覺性,如果沒有這種自我隔離的自覺性,就別怪非疫區群眾的沒禮貌。

    今天我們都知道美國聲勢浩大的撤僑行動,有人說這不正好說明美國人也在逃離武漢嗎?真是無知得可以。美國分階段(一個月內)的撤僑行動恰好說明美國人沒有逃離。在武漢的美國人能有多少?他們可以免簽逃往中國之外的任何國家和地區。但美國人沒那麼low,那是一個按上帝意志建立的國家,不要把麻煩帶給其他無辜地區和自己的祖國,這是無需提醒的自覺信仰。這樣的國民配得上他們的祖國,當然,他們的祖國也配得上它的國民,所以,美國實施了有備無患的撤僑行動。

    柏拉圖說:“心懷信仰去戰鬥,我們就有了雙重的武裝”。

    多難是否興邦,關鍵就在於在每一次苦難中這個邦的人民是否成長。如果遇到災難就不顧一切地裸奔,災難就永遠成為災難,再來一次還是一樣。只有在災難中的人民重塑了自覺的信仰,無論這災難導致了多大的危害,才算真正戰勝了災難。英國亞姆村的故事值得今天正處於肺疫保衛戰中的每一個人學習。

  • 小瑞士花園值得去嗎 在 好奇婆婆PoPoCurious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9-07-22 15:00:07

    婆婆帶著您從Aria City Center to Crystals 搭乘#免費電車 to Bellagio 吃自助餐(蟹肉)看 #Oshow

    介紹Crystals shopping mall裡,一處由木頭所建的餐廳,以樹屋的設計呈現給觀光客,內部七彩繽紛酒吧,來自世界各國的好酒,以及不同等級的牛排供老饕選擇

    婆婆竟然沒把星巴克價錢提供給大家參考,這是最基本的資訊,应该像拍超市還有In N Out 把價錢拍下對比
    但剪接影片時才恍然大悟忘記把價錢拍下來了所以僅能提供補充資訊,Crystal星巴克卡布奇諾中杯$7美元而瑞士蘇黎世婆婆點一杯茶一塊蛋糕15$法朗,在瑞士長期消费婆婆肯定破產?

    順便看看這個季節在Bellagio一年四季所更換的主題花園

    上了年紀,食量變小也懶得動來動去,吃自助餐不適合婆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