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你報新聞】2021-JUL. WEEK 1
國內外影視新聞一週總整回顧
.
▶ 收聽本篇PODCAST版本:https://pros.is/3j6zl5
▶ 【方格子】新聞圖文整理:https://pros.is/3jtb4y
.
01 《從前,有個好萊塢》李小龍爭議再起
李小龍之女 李香...
【梗你報新聞】2021-JUL. WEEK 1
國內外影視新聞一週總整回顧
.
▶ 收聽本篇PODCAST版本:https://pros.is/3j6zl5
▶ 【方格子】新聞圖文整理:https://pros.is/3jtb4y
.
01 《從前,有個好萊塢》李小龍爭議再起
李小龍之女 李香凝,日前在《好萊塢記者報》的客座專欄中怒批昆汀塔倫提諾根本不認識李小龍,卻時常談論電影作品中提及李小龍,塑造與現實的李小龍不符形象,讓她相當不滿。特別是《從前,有個好萊塢》中,李小龍傲慢的形象引起不少觀眾討論。縱使昆汀在電影上映期間做出解釋,李香凝仍認為昆汀不該一直消費他所不了解的人物與文化。
.
02 《奇異博士》古一大師選角爭議
今年五月,漫威總裁凱文費吉坦言,《奇異博士》中的古一大師選角「是個錯誤」。飾演古一大師的蒂妲史雲頓近期向外媒談論此事,並表示自己不介意凱文費吉有這樣的說法。她表示,當時在接演這個角色時多少電影更改古一為白人的設定有些質疑;但她樂見這項議題隨著時代進步而有不同的聲音被傾聽,並表示這是真正健康的社會發展。
.
03 麥茲米克森談《怪獸與牠們的產地3》強尼戴普換角風波
《怪獸與牠們的產地3》幾經波折後終於殺青;片中頂替強尼戴普飾演葛林黛華德的麥茲米克森,在接受《泰晤士報》訪問時提到,他並不清楚強尼戴普的官司細節,因此無法做出評論,但他很樂意找時間和他坐下來聊聊,互相認識。他表示,當時接演此角時很倉促,自己也只是單純喜歡這個劇本所以答應接演,並強調絕不會試圖模仿強尼戴普的表演。
.
04 好友力挺!為《神鬼奇航》史傑克船長發聲
因家暴風波兒接連錯失演出大型娛樂片機會的強尼戴普,近期有越來越多親朋好友公開聲援;在《神鬼奇航》中飾演海軍少校的奎格艾莉斯,近期在發表新書時提到不少關於家庭關係,以及對美國法律體系的總總不滿。他在媒體受訪時提到不少有關他和強尼戴普私交,而媒體過度膨脹的負面批評聲浪,是驅使強尼戴普被片商換角的主要原因。
.
05 艾美獎支持非二元性別者
艾美獎主辦單位「電視藝術及科學學院」,宣布今年起艾美獎將以「表演者」取代男女演員稱呼;換句話說,獎項類別本身並非改變名稱,依舊有男女主角、男女配角獎,但對提名者來說,使用「表演者」這樣的稱呼更能因應各種不同的演員狀況。
.
06 《不死軍團2》劇本完工
Netflix在去年推出由莎莉賽隆主演的漫畫改編電影《不死軍團》,是該平台有史以來收視率最高的十部原創電影之一。莎莉賽隆本人近期親自在《Variety》訪談中證實,續集劇本已完成,並有望在2022年初開拍;但目前續集的上限日期仍未公布。
.
07 漫威《黑豹:瓦干達萬歲》開拍
漫威總裁凱文費吉證實《黑豹:瓦干達萬歲》已在亞特蘭大開拍;根據外媒揭露,劇情將大幅度著重於瓦甘達,與海底國度亞特蘭提斯之間的戰爭,並帶出亞特蘭提斯王子「納摩」這個角色。
.
08 《變形金剛:萬獸崛起》新聲力軍,朗普爾曼將配音「金剛王」
全新《變形金剛》電影《變形金剛:萬獸崛起》,當中新登場的「金剛王」一角,確定將由曾主演《地獄怪客》的朗普爾曼擔任配音;而長期擔任科博文的資深配音員 彼得庫倫也將回歸配音。電影目前暫定2022年6月24日上映。
.
09 伊森霍克驚喜加盟《鋒迴路轉2》
擁有華麗卡司群的推理電影《鋒迴路轉2》,近期被外媒捕捉到在希臘的拍片現場,出現了過去官方從未公布的卡司成員 伊森霍克。由於日前伊森霍克正忙於漫威影集《月光騎士》的拍攝作業,如今現身在新片片場,令不少媒體驚訝。
.
10 史考特艾金斯加入《捍衛任務4》再戰「葉師傅」?
根據Deadline的報導,近期宣布開拍的《捍衛任務4》再加入新演員 史考特艾金斯;他曾在2019年的《葉問4》中飾演藐視中國武術的巴頓士官長。巧合的是,主演《葉問4》的甄子丹也近期加入《捍衛任務4》的卡司行列,兩人是否再度對打交戰,令人好奇。
.
11 安柏赫德透過代理孕母得女
近期忙於《水行俠2》拍攝的安柏赫德,上周無預警在個人社群PO出圖文,證實自己透過代理孕母得女,當了媽媽。今年35歲的安柏赫德在文中表示,她的女兒在4月8日出生,取名為歐娜佩姬,是為了紀念她去年五月過世的母親。
.
12 蓋兒加朵喜迎第三胎
主演《神力女超人》的蓋兒加朵,上週30日在Instagram曬出一家五口的幸福合照,宣布自己生下第三個女兒,取名為Daniella。
.
13 魏德聖《臺灣三部曲》宣布停拍
去年8月啟動新作《臺灣三部曲》的魏德聖,近期不敵疫情宣布暫時停工一個月,積欠的工作人員薪水將於七月結清,並強調劇組目前「沒有解約,也沒有解散」。.
14 臺灣女攝影師 余靜萍,獲奧斯卡得會員資格
主辦奧斯卡的美國影藝學院於2日宣布今年新會員名單,總共新增395名新會員,其中包括《夢想之地》尹汝貞在內的25人為今年奧斯卡小金人得主。而參與《少年的你》電影製作的臺灣女攝影師余靜萍也獲邀成為會員,未來能夠參與奧斯卡投票。
.
不知道看到這些影視新聞,你有什麼想法呢?
歡迎留言與我們討論唷!
新聞編輯:XXY、Jericho
新聞提供:影劇好有梗、Screen Fandom
#新聞 #電影 #影視 #梗你報新聞
小王子人物關係圖 在 阿全的世界拼圖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好消息 好消息!》
《預購開始囉!》
《繼莫札特咖啡豆,再來一個中/深焙好咖啡豆》
《奧地利最有名的☕咖啡品牌
《Julius Meinl茱利曼尼》
《奧地利小紅帽咖啡》
有幾款咖啡豆在海外及奧地利官網或是奧地利其他城市的商店都買不到,一定要去《維也納本店》裡才有賣的《☕SISSI THE EMPRESS Espresso☕》
《茜茜公主義式濃縮咖啡豆》
《豆子屬於中/深培的咖啡豆》
《混合了巴西和印度的100%阿拉比卡咖啡豆》豆體本身飽滿厚實,咖啡脂豐富造就了香氣十足,尾韻有微微果香果酸,就像茜茜公主一樣有韻味又不失甜美。
本來只有去維也納老城的專門店才買得到,台灣領隊在團員、親友們的支持下,再次大向店家遊說,談定了再ㄧ次的海外團購,下單後,店家幫我們烘豆子包裝,貨運到維也納再搭飛機回台灣。
#專門為我們下單後才烘培的
#美味值得等待
☕一包250g的咖啡豆售價580元(含台灣關稅及國際運費)
(不含台灣本地運費)。
目前我們下單給《維也納Julius Meinl小紅帽茱利曼尼本店》,他們就會開始為台灣鄉親製作這款《限定義式咖啡豆》。
現在可以開始預訂囉!
《小紅帽莫札特咖啡豆,目前有少量現貨,已經在台灣囉!》
====================
☕2011年聯合國文教組織將維也納的咖啡館文化列為無形的世界文化遺產。
☕奧地利好咖啡的誕生跟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圍攻維也納城有關係~
👑茜茜公主是誰?
提到奧地利,就不能不認識Sissi公主。
Sissi一般翻譯為茜茜或西西,是19世紀奧匈帝國伊莉莎白皇后的暱稱;她的美貌和魅力征服了整個歐洲,被世人稱為「世界上最美麗的皇后」。熱愛旅行、清新脫俗、氣質高雅的茜茜公主,嫁給了王子的她,沒有童話故事的結局,卻成為自由精神和傳統宮廷規矩徘徊的悲劇人物。不少電影電視劇曾描述她的故事,使其蕩氣回腸的一生流傳千古。
這也是小紅帽咖啡,為什麼要特別幫茜茜公主👸量身訂製咖啡豆的原因。
#小紅帽咖啡
#奧地利維也納
#特別訂製
#限量發售
#阿全歐洲選物
小王子人物關係圖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其實我不確定.......都2021年的第三季末了,還有人跟我一樣現在才看完《愛的迫降》;但既然看完了,也成為我少數認為的佳作,則我便想寫上一寫了。
#以下談設定與心得_不爆劇情雷 (這部過了快兩年,又這麼紅的,真的有人沒看過嗎?)
我其實以往追劇不多,這也是我第一次完整看完的韓劇;之所以會想看,是因為這兩年該劇的名氣實在太大,在抱著姑且一看的情況下點開後,只看了兩集就把我抓住了。
為何說"姑且一看"呢?
幾年前紅爆台灣的《我可能不會愛你》也是如雷貫耳,但我半個月前點開來,一樣是看了兩集,就決定將它......再往後推延到我有空時再看了。
我也不是不喜歡那一部,只是它的節奏沒能抓住當下的我。
"抓住"是個很抽象的詞,其實談的就是"眼緣",但除了這個也跟劇情編排本身有關。我不想越描越黑到後來被死忠支持者覺得我在說外國月亮比較圓,所以我直接談談"我為何被抓住"好了。
先說個題外話。
一般(好萊塢)商業電影都是以一百分鐘為標準,而電影劇本通常就是一分鐘一頁,所以一百分鐘會有一百頁(這不廢話嗎?)
而節奏就很重要了,在這固定的時間裡面來做出起承轉合,來讓觀眾融入劇情之際,還能被裡面的節奏帶動,達到哭笑喜惡、峰迴路轉的效果。
節奏抓得好,很多缺點就可以被忽略;反之,節奏抓得不好,很多不是缺點的地方就會被放大成為缺點(所以,節奏太慢本身就是一個缺點,會讓人看得很煎熬或是睡著)
電視劇跟電影不同,撇去技術層面跟經費限制,其實還是有些地方是很重要的--- 例如節奏。
我看過日劇不多,就是十部左右而已,也曾經跟著日本台的戲劇往下看,看到好的也看到壞的。
日劇裡面有一個特色很重要。那就是"節奏的掌握",一般的日劇大多10~11集(這是指一般水十、土十、日十之類的戲劇,大河劇、晨間劇集數就會很多),編劇要在這十(出頭)集中把故事講完,這就考功夫了。
首先是說故事的功夫,要怎麼設定出一個大小合宜的故事,足夠豐富的故事圈與人物關係圈,然後能在這個集數中交代清楚。這還是基本功,更重要的是要能引人入勝,這就很吃節奏了。
而好的日劇,常常會讓每集劇情段在要緊處或關鍵處或是留下一點懸念,好讓你很期待下一集的到來(因為水十、土十、日十,這種都是一週播一次,所以節奏尤其重要,因為它就是要讓你掛著這件事-----達一個禮拜之久..........)
簡單說,大家都會有"追劇"到廢寢忘食的體會,一旦出現這種情況,表示眼前這部劇的節奏有"抓住"你----這就是我一開始想表達的。
-------------
《愛的迫降》這套劇是好看的,但我認為其精彩不是來自於絕倫的想像或是出人意表的發展,#而是它工整且節奏掌握得宜 (嗯.....至少前三分之二是啦)
這部劇總共有16集,每一集平均起來居然都有一小時20分鐘之長,總長度大約1300分鐘(超過22小時)的片長足夠讓編劇講完一個長度很長或寬度很寬(包含幾條人物線、過去未來、伏筆破梗)的故事。而編劇也掌握得很好。
這裡的"掌握很好"指的是節奏讓你不認為一集真的有80分鐘之久(一部電影也才100分鐘上下),這表示故事說得很流暢,讓你忘記時間了。
而這部片另一個特色是"很工整"。我所謂的工整指得是故事展開的幅度洽當、收官也收得不錯,每個主要與次要人物都有交代到結局。
值得嘉許的是劇中每一個小零件、每一個小動作、每一句台詞幾乎都有用處跟意義,這表示伏筆很多,也都很用心把這些伏筆在適當的時間破梗,並交代得清楚。
甚至每一集的尾巴都會有一個類似彩蛋的模式,替劇中沒有交代的梗做了解說,甚至是用來倒敘兩個主角過去在瑞士意外相遇的各種事情,來營造出這個相遇不是"偶遇",而是"註定"的氛圍。
先不說這種節奏的掌握在台劇、中國劇中是鳳毛麟角般的存在,這種工整其實更是少見的;不然港台三地也不會有這麼多長壽爛尾劇了.............(日韓看的是一個作品,港台三地看的是一個日常習慣)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編劇只列出朴智恩一人,但我不認為這麼工整且長的劇本,可以由一個人搞定;我比較相信是集體構思,然後掛名在最有名或最有權的那一人身上)
------------------
而在演員方面,劇組沒有特別找年輕又貌美的女星,而是找貌美又有演技的女星,這就能看到用心了。畢竟,可以在年輕的女星中找到美艷絕倫的,但要能夠如孫藝真這樣演技扎實,要能在幹練、冷酷、天真、爛漫、撒嬌、搞笑、深情、任性與傲嬌中拿捏的這麼好的女主角,可不是往年輕女人堆裡扎就能找到合適的。
而且在戲中,女主角的情緒與身分變化之複雜離奇,其實遠遠大過男主角............看過的也都知道,男主角就是霸氣、冷漠、面無表情、眼中含淚、深情款款這幾個而已,相較於女主角-尹世理的複雜多變來說,難度小了很多。
而大家能恰如其分的把演技發揮出來,是這部片能被撐起來的最大原因。(所以 這是一個很值得大家留意演技的連續劇,尤其是孫藝真以此證明了她能成為唯一一個1980後出生,而拿下韓國三大電影節影后,靠著真的不只是長得可愛而已)
-------------
說完了優點,來談談缺點吧。
雖說是缺點,卻也不算是。因為這就是一部偶像劇,基本上不能太較真;很多不合理的情節,其實也不用過分放大。
所以,一開始女主角從兩三樓高的樹上掉下來,男主角可以直接抱住而腰椎沒出問題---這種事情,其實不用深究。
男主角185公分的身高,在病房外不吃不喝不尿不睡的站上一兩天而不會腰痛腳痛,這種情節也可以忽略........
反而是節奏畢竟還是會因為裡面的諜報情節與情愛戲份的影響,最終有些不一致了。
整體來看,第十集之前的節奏都很明快,劇情緊湊、伏筆與巧思迭出不斷,危難、破梗、得救等情節也是層出不窮;加上每每斷在要緊處後,再給你一個破梗彩蛋,會讓人不斷的想往下追(還好可以一次追完,要真的如當時韓國tvN每周末才播放,我大概會瘋掉........)
但從第十一集開始,故事從"情節線"轉換到"感情線"時,節奏就開始緩慢起來;這段交代他們感情深化的過程,跟之前的節奏差很多,甚至有一點"拖戲感"。
隨著反派在15集初有個著落後,剩下兩集便是編劇用來做最後收官的時間。沒錯,整整200分鐘用來交代支線與所有人的結局............這時候,真的就是一邊玩手遊一邊消化劇情的時候了。
畢竟,編劇企圖用1300分鐘來講述南北企業、軍政高層、兩對(兩段)感情,還有旁人的微背景,還要理清這個背景展開的矛盾衝突並給予一個說得通的條理,那要把每一個環節都顧到,就需要花一點篇幅。
但200分鐘已經是兩部電影的時間了..........加上,前面十集緊湊,後面四集寬鬆,最後兩集的節奏又更慢了(還不是都跟主角有關係),這就會讓人覺得相當無法入戲。
畢竟,他們花了很多時間在兩位主角身上,一部份在第二男女主角上,其他人就是插花;現在要顧到收官完整,而讓大家要看每個人的結局,就會讓人有一點..............虎頭蛇尾感?
#以下有劇情爆雷--------------------------------------
.
.
.
.
.
況且,當最後說通後,為了不太過份偏離男女主角的背景設定,兩人最終無法天長地久的廝守。
因為兩人之所以困難險阻,便是因為男方是北韓高層的嫡子,女方是南韓財閥家族、世界知名品牌的執行長----------一旦兩人成婚同居,不論是在韓國境內或是境外(變成男方脫北叛逃、女方結交敵匪)都會引起軒然大波。
所以最後兩人成為一年(只能在第三國境)見面兩週的超遠距離戀愛,只比牛郎織女還好一點......(這也是裡面的其中一梗)
雖然最後也是有情人終成眷屬了,但以一般常人理解來說.......一年只見面兩週,此外不准通信、通電、通話的戀情,應該很快就會夭折了。
只能說,偶像劇賣的其實就是一個"美麗的理想",是一個"王子跟公主最後過著幸福美滿生活"的氛圍...........只是這個氛圍被最後長達200分鐘的收官打壞了。
畢竟我們習慣在一百分鐘的電影裡面,"轉"之後的20分鐘內迎接"合"的結局(這意味著在電影最高潮後,餘味尚在時開始收尾);面對這個長達200分鐘的收尾,自不免意興闌珊了。
更何況"王子跟公主最後幸福美滿了",卻依然無法"一起生活"。在正常人的感情經驗裡,這都是一個會分手的節奏...........
---------------
最後的最後,談一下整個戲劇的背景。
南韓總統文在寅上任後,為改善南、北韓緊張的關係不斷努力,主動爭取雙方對話,不久後更成功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舉行了幾次會晤,被視為兩國關係破冰的突破。
所以2017年一樣是由玄彬主演的南北韓警匪喜劇《機智同盟》應運而生,《愛的迫降》也是同時期的作品,不能不說這其中本來就有現實政治因素存在。
但最後還是不免有一個韓國各自表述的結果發生-----南韓覺得太美化北韓,但北韓人卻認為太醜化北韓了...........
而《愛的迫降》裡面帥氣正派、武功高強的北韓主角,自然相當政治正確了;但再怎麼政治正確,還是無法(或不敢)凌駕在空想之上,也就是除非南北韓統一,不然男女主角無法名正言順的長相廝守。
但,這部劇拍的這麼好、這麼工整,誰還管得那些合理、合邏輯,但不合常情的結尾,還有若干沒有被交代的小細節...........(總政治局與軍事局最後的鬥爭? 利老爸沒有追查長子死因的最終真相??)
女主角這麼美麗可人、男主角這麼帥、節奏這麼緊湊、劇情這麼工整,已經是很難得的佳作了。
而且,第一男女主角在今年年初宣布交往,第二年女主角也在四月被抓到交往了,也算是有好的結果了。(玄彬真的是艷福不淺,歷任女朋友都是拍戲完假戲真做了.....嘖嘖嘖,這些機會都不屬於我的.....)
韓國tvN台史最高收視率的戲劇,實在名不虛傳。
沒看過的,我推薦去看看。
已看過的,可以再刷一下。
我都考慮列入再刷名單了 (舊的《東京愛情故事》我就很想再刷)
.
.
.
#應該都看過了吧?
#這篇寫完才發現字也很多
#但你們應該習慣了啦
每週一、三、五的晚上10點半,一起看、一起想、有瞌睡蟲一起養。
====
如果文章能合胃口,請記得按讚、分享、追蹤、搶先看。
#設搶先看的步驟請看這裡 : https://www.facebook.com/GeeChungYo/posts/2253325874890594
#如何將內文跟連結一起分享的步驟請看這裡 : https://www.facebook.com/GeeChungYo/posts/2522891261267386
https://today.line.me/tw/v2/article/kMEenw
小王子人物關係圖 在 新聞人 黃旭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啓蒙的王子雜誌半月刊;208、209期;民國64.10.01-16出版)夸父收藏。
【善的漣漪如投石湖水】
如果一輩子只做一件事
黃旭昇的「擴善」人生
撰文│奚莉亞
照片提供│黃旭昇
人物簡介
黃旭昇,現任中央通訊社國內新聞中心新北市記者,所跑路線包括文化、圖書、市政、教育、環保、醫藥、衛生、警察、消防和海巡,編採資歷32年。曾在2011、2018獲社會光明面新聞報導獎、2014優質新聞獎優勝、中央社新聞報導攝影獎第一屆的優勝和第二、三屆的佳作。工作之餘以當志工為志業。
…………………………………………………………
「如果一生只做一件事的話,我希望是投石湖水,藉由善的漣漪,讓這個社會慢慢的良善。」身為記者的黃旭昇,在32年的工作生涯中看遍人間世事,不論是天災人禍、悲歡離合,或是各種不公不義,他只願自己的報導能夠照亮幽冥,把良善傳遞出去。他強調,「既然是一輩子可能只做這件事,那麼就要想盡辦法把它做好。」
用媒體發聲幫助弱勢
黃旭昇說自己從小就無法抗拒文字的魔力,小學四、五年級已經開始投稿國語日報,但「長大後才漸漸發現文字可以影響人」。民國77年,他在服完兵役後進入新聞界,開始用筆尖發聲,一晃眼過了32年,人生的三分之一歲月都獻給了這份工作。
從少年到成熟大叔,儘管媒體的大環境已不如以往,記者也常被譏笑是「妓者」或弱智,但他從未想過要轉職或退休,問他為何如此「矢志不渝」?黃旭昇笑笑說,記者的確不是一個賺錢的行業,耗費的時間精力跟所得不一定成正比,「但迷人的是,它可以參與第一線,將訊息告訴大眾,可以利用媒體發聲,幫助弱勢。」
黃旭昇細數工作生涯中印象深刻的幾則報導:例如「拯救流落異鄉的船長」,這位台灣船長因為漁船遭到海盜洗劫,只能流落索羅門群島,想家人但船上的無線電無法呼叫台灣,想回台又沒有錢買油,也找不到船東援助,但透過了他及其他記者的報導,喚起政府單位重視,台灣船東也因輿論壓力,想盡辦法把船長拯救回來,圓滿了整件事。
還有「台裔芬蘭青年尋找生母」,當事人僅憑著一件33年前從台灣穿著抵達芬蘭的小嬰兒服,和嬰兒時期的照片,在人海茫茫中尋找生母,原本是件大海撈針的事,但在黃旭昇及海外同仁連線走訪下,促使了公部門動起來協尋,終於讓分離了33年的母子可以再相聚,這一刻令他激動不已。
旭昇也看到這人間許多不公不義的事,秉著為弱勢發聲立場,或許得罪過惡勢力,但也結下更多良緣,例如金門的鳥友、關心生態與文史的工作者、教育崗位兢兢業業的夥伴,大家都在默默扎根,悄悄幫助小農與老農,讓他的眼界因此更廣,也常常從別人的故事中觀照自心,再照亮他人。
努力「揚善」不棄守
黃旭昇在記者的身分上,堅持著「濟弱扶貧」的理想,也一直把這想法落實在工作領域上;但在媒體搶即時、搶點閱率的狀況下,或因立場與角色不同、位階與職權的分別,看法與溝通的誤差,不時跟長官有了些許火花。朋友常勸他說,做好最保守的就是最安全的,或一個命令一個動作,比較萬無一失;但對他來說,新聞工作若都是先想到如何保護自己,如何不犯錯,如何不觸怒當局,如何維持良好關係,那麼就會失去守門人或吹哨者的角色與天職,這是他不願棄守的底線。
在社會氛圍普遍嗜腥羶的重口味中,「揚善」未必獲得重視,這對於兢兢業業下筆的他難免覺得挫折,但大環境如此,只有積極尋求轉念,而他找到的方法就是利用網路散發出去,或者把訊息分享給同業,透過不同的平台管道讓這些社會微弱的光持續點亮,如此也不違背自己的核心價值。他說,若一直把不好的事情記掛心裡是無濟於事的,達到目的才是最重要。
工作之餘,他也身體力行「揚善」工作,挽袖當起志工,甚至遠赴海外助人,把志工和記者身分融合一起,既療癒了自己、轉化挫折,也可適時發掘新聞素材,實踐自己的信念,「我以一名新聞工作者的身分,時而以旁觀者角色紀錄,時而以參與者角色進入災區報導、深入部落服務,總是角色互換,但『莫忘初衷』的信念只有更強烈,從沒變更過。」
讓美好的事「被看見」
現今社會對媒體價值觀與評價逐漸式微,網路上各式各樣「速食」的爆料和被放大的負面消息,還有人戲稱新聞業是「製造業」,或把記者和狗仔畫上等號,對此,黃旭昇偶爾也有無力感,但他反求諸己,「我常常想自己還能報導什麼?還可以做哪些事?我既然無法改變社會,但至少可以藉著我的職業,讓一些美好『被看見』吧!」
因著這個「被看見」理念,所以他當個「投石者」,報導地方文創產業,傳達「希望」;寫國家交響樂團的第一小提琴手,以音樂協助弱勢孩童逆轉人生;也報導為偏鄉學子拍畢業紀念冊的攝影師大愛,這些新聞在社會上激起不少漣漪,讓人在負面嗜血及充滿「行車紀錄器」畫面的新聞中還能看到「美好」。
他也常看到一些在社會底層的小民百姓,即使話語權不及有權有勢的人,但仍默默為社會付出,甚至還不求回報,遇到比自己更辛苦的人,縱然本身也需要他人幫助,但依然願意如甘霖般伸出援手,這讓黃旭昇更堅持自己的核心價值,要為這有情人間守護一豆燈火,為自己的內心保有一方淨土。
做點亮幽冥人間的微光
今年,他工作的媒體有5名資深記者放棄新聞戰場,同業間也有不少年輕有衝勁與理想的記者,紛紛轉換跑道或暫時休息、離開媒體圈,不同的媒體平台也轉型因應新媒體時代,媒體的環境轉變,讓他感受良深,但不論環境怎麼變,他仍盼望自己和繼續堅守崗位的同業做點亮幽冥人間的微光,扮演好烏鴉與守門人的角色,護住美好的核心價值。
「人生總是變化無常,無常不知哪一天早到來。人生總是無能改變,知足常樂就是快意人生。若打開心窗,解開心結,煩惱自然就少很多。淡看人間事,瀟灑人間, 缺憾自然就成幸福。祈願人間多一些祥和睿智,多一些正向建議,祈願人間少一些狡猾詭辯,少一些陰溝酸語。」長久的記者生涯,黃旭昇看到了「因為愛,讓小人物能捨,化身為實現願望的菩薩。因為愛,讓小人物有得,內修為豐厚己身的大德。」
人間多情,世間多愛,讓他更想藉由採訪社會的人事物,去關照並傳播這些人一直努力在做的事,冀望大眾都能在他的報導中有所感悟或有些許獲得,「當有機會為長者折枝,不吝伸手,當投石湖水,不斷擴散(闊善),如果不願意當那顆石頭,就當一名手心向下的人或播種的人」,這也是他將邁入「六旬老翁」的心得,持續看下去、寫下去、拍下去,觸動善心,繼續做對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