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小燈泡事件經過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小燈泡事件經過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小燈泡事件經過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小燈泡事件經過產品中有6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0萬的網紅報導者 The Reporter,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屏東縣高樹鄉精神病患傷人事件,為何制度上難以在前端預防?】 9月26日屏東縣高樹鄉發生衛生局列管的精神病患傷人事件,一名患有思覺失調症的男子因不滿便利超商女店員提醒需戴上口罩,跳入櫃檯壓制攻擊女店員,致其雙眼重傷,送醫搶救恐有失明之虞。事發過程經媒體曝光,引起社會譁然,屏東縣長潘孟安也於第一時...

小燈泡事件經過 在 GirlStyle 女生日常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03 14:14:46

【@girlstyle.mag】黃曉明刪趙薇貼文?趙薇是初戀表白3次遭拒 . 內地女星趙薇昨晚(26日)疑因日本軍旗舊照、旗下藝人張哲瀚親日風波以及老公黃有龍跟政商關係深厚等原因而慘遭內地封殺!在中國影音平台的作品全線消失,網傳黃曉明也因此而刪了「初戀對象」趙薇的合照? . # 網民為黃曉明平反,原...

小燈泡事件經過 在 如履的電影筆記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12-03 15:31:22

《#婊兄弟上路》生命中總有這樣一個人 (8.6/10) ⠀ (Part2) 全文太長分兩篇 @looryfilmnotes 主頁部落格會是你最好的選擇 ———————以下可能有雷—————— ⠀⠀ 接續上篇文章 ⠀⠀ 多年後,麥可因為前妻離世而變得頹廢,而凱爾也結交了新女友瑪麗莎,儘管他家人並不滿...

小燈泡事件經過 在 黃山料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11 05:15:10

起初節目製作人提案時,我們很糾結是否要做這則採訪,因為每說一次故事,就攤開一次傷口。 . . 去年冬天,正值立法委員選舉期間,燈泡媽媽也參選。我們同仁提案時,第一次,我否決了這項專訪提案。 . . 原因: . . 1. 不希望政治口水沾在自己身上 2. 她攤開傷口會很辛苦 3. 山料與燈泡媽媽彼此不...

  • 小燈泡事件經過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30 15:48:47
    有 637 人按讚

    【屏東縣高樹鄉精神病患傷人事件,為何制度上難以在前端預防?】
     
    9月26日屏東縣高樹鄉發生衛生局列管的精神病患傷人事件,一名患有思覺失調症的男子因不滿便利超商女店員提醒需戴上口罩,跳入櫃檯壓制攻擊女店員,致其雙眼重傷,送醫搶救恐有失明之虞。事發過程經媒體曝光,引起社會譁然,屏東縣長潘孟安也於第一時間表示要深切檢討、補強社會安全網,與中央衛福部討論,希望強化法令,「讓精神病患不再成為社區的隱形炸彈」。

    隨著這些年來精神病人的攻擊事件反覆發生,「補破網」的呼聲不斷,主責精神病患刑事案件的兩個主管機關,也因為新聞效應公開表態回應:司法院於昨(29日)晚間於官方臉書粉專強調去(2020)年底通過《刑事訴訟法》修正草案,重大刑事案件被告在法院判決確定前,若有精神障礙且具有危害與急迫性時,不需要等到判決有罪,法院可以即時運用「緊急監護」的制度,命被告進行監護治療;衛福部心口司司長諶立中接受《中央社》訪問時也提到,4年內將社區關懷訪視員增至1000人以上,明(2022)年則一定可以設置4到6家「司法精神病房」,以風險程度分級分流處理,安置高暴力風險、高復發風險的精神病患。
     
    在公部門許諾更安全的未來到來之前,到底是什麼緣故,使得制度上難以在前端預防高風險精神病患傷人事件?
     
    ◼︎發生刑事案件之前,《精神衛生法》扮演最前端的預防角色

    從2016年小燈泡案兇手王景玉、今年9月無期徒刑定讞的台中牙醫師命案兇手賴亞生,到甫發生傷害事件的屏東縣高樹鄉楊姓男子,他們共通的身分都是地方衛生局列管的「嚴重精神病人」,由公衛護士與社區關懷訪視員定期追蹤,據統計全台灣約有14萬名這樣的個案。

    即便14萬名個案中有暴力犯罪比例微小,不能斷然將不定時炸彈與嚴重精神病人劃上等號,然而因其隨機性、大眾難以理解犯案動機等因素,使得整體社會將其風險放大檢視,更因部分個案過往曾有失序行為、反覆入出院的紀錄,而讓民眾擔心並質疑為何無法從更前端預防,讓有風險的精神病人強制住院治療。

    然而,在《報導者》過去幾年針對精神醫療處遇的訪查,要釐清病患處遇與社會安全之間難以達成的平衡,得回到制度面的設計,甚至更需要在刑罰之外,強化社區醫療體系的治療。

    現行針對精神病患的強制治療處遇,包括司法偵查中的「緊急監護」、判決定讞後的「監護處分」、規劃中的司法精神病房等,都是在發生觸法行為後,刑事案件進入正式司法程序,才會啟動。在實際的犯罪事件之前,在最前端能介入的是《精神衛生法》第41條,當發生嚴重精神病人疑似滋擾或危害公共安全,並有自傷或傷人之虞時,就可強制將其送醫或強制住院。

    但實務上第一個常遇到的問題,是各縣市並無統一作業流程,「第一步通常都是call警消,有的縣市跨單位協調資源比較充足,遇到精神病人出現傷害或暴力事件,醫療人員會隨同出車評估,但有的地方人力不足,到現場的只有警消,不一定能判斷該送警局還是醫院,」屏安醫院精神科醫師、台灣司法精神醫學會學術教育暨出版委員彭啟倫在此事件後接受《報導者》採訪時表示。
     
    ◼︎強制住院形同剝奪人身自由,法定程序問題持續爭議

    若是進入強制就醫的流程,得在5日內由兩位精神科專科醫師鑑定,並經過由社工、心理師、職能治療師、家屬與律師代表組成的審查委員會評估,才能啟動強制住院,強制住院最長不能超過60日,若有必要延長,必須再重啟審查程序。

    「強制住院審查委員會代表國家剝奪一個人的人身自由,近年一直有一些爭議,醫界普遍認為,應該由法官透過正當法律程序來裁定(法官保留)。」彭啟倫說。

    去年10月,時代力量立委王婉諭曾舉辦《精神衛生法》修法公聽會,其中討論的重點就包括現行強制住院要經過一連串行政程序,部分民眾與家屬認為門檻過高,但醫療與司法界代表則基於法定程序與病患人權,表示現行機制是對患者的程序保障,不需調整。

    根據衛福部數據,近年全國每年強制住院案件,在2012年約1200件後逐年下降,近5年大多維持700件上下,經審查委員會通過的許可率則在9成以上;對照之下,另一種機構處遇外的「強制社區治療」則乏人問津,此一2013年開始,基於預防大於治療的措施,透過門診、居家治療與社區精神復健,將嚴重病人的自由限制減到最低,支持協助病人在社區中繼續接受治療、逐步適應社會生活,全國每年申請與通過件數都在50到70件上下,究其原因,常跟醫療院所須耗費過多人力成本、病人不易配合常須協調警察、健保給付缺乏誘因有關。
     
    ◼︎猶待正視的醫療與社區治療環境落差

    隨著屏東高樹鄉楊姓男子過往經歷曝光,會發現他歷年來都有短暫住院治療紀錄,但過不久又出院,為此潘孟安強調,要請醫院評估「長期收治」。此一個案凸顯出精神醫療專業評估精神狀態改善,出院後當家庭資源與社區現實無法順利承接,兩者間可能出現的空窗與落差。

    「在作息正常、常規化的醫院環境,我們比較知道怎麼應對這些個案,他們受到的刺激相對小,當暴力或自殺風險下降,就達到可以出院的標準,但醫療的角度很難評估社區中會遭受的刺激,這跟出院後家庭支持度、醫療與社區公衛的銜接有關,若其中出現三不管地帶,很容易出事情。」彭啟倫說。

    在承擔民眾對於整體社會安全的想像,以及維護個案健康與人身自由之間,精神醫療在相關社會事件中,屢屢陷入兩難的局面,或許在政府部門許諾要以更嚴格法規彌補社會安全網前,應先正視前端包括強制就醫/住院的制度流程,社區治療模式不彰的長年問題,才能在既有的經驗與基礎上,朝向更積極的改善方向。(文/張子午)


    #延伸閱讀
    【直視刑罰與治療的極限──如何務實修正精神障礙犯罪監護處分?】https://bit.ly/3F4r61L
    【與受苦者相遇──社區精神病人關懷訪視員的現場反思】https://bit.ly/3mfXh5T
    【一場艱難的對話:一名精神障礙者如何走向殺人之路】https://bit.ly/3D2etSO

    #精神疾病 #思覺失調症 #屏東 #超商 #社區治療 #司法 #報導者

  • 小燈泡事件經過 在 鄭麗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30 15:38:13
    有 1,577 人按讚

    【司法改革越改越失敗 社會安全網越補越大洞】

    這次的屏東超商挖眼事件,
    跟上次生魚片刀背刺事件,
    甚至小燈泡事件,都令人震驚!
    但是我們的司法一再改革,卻越是縱容,
    說好的補起社會安全漏洞網,
    蔡政府是不是 #都補在網路上了?

    有問題的就是司法改革!
    執政黨不要裝睡!#司法精神病院更不能等!
    至於司法精神病院進度如何
    法務部長只表示:法務部和衛福部都在積極籌設中

    但刑後強制治療已經過了15年,
    這期間主管機關完全沒有能力,
    在一個不同於監所之外的環境,
    找到一個獨立的處所或醫療處所,來安置犯後又有必要強制治療的一群人
    也因為過了15年都沒辦法解決,
    所以大法官會議解釋,
    押了3年的期限要解決這問題。
    如果不押期限 #再給十年問題還是沒辦法解決,
    如果不加快處理,刑中不能處理,更不用說刑後安置,
    如果蔡政府再裝睡,社會安全漏洞永遠補不起來!

    甚至在現行收治精神疾患者的兩個法律途徑都有漏洞:
    1️⃣一是醫療端可依照《精神衛生法》,認為患者已脫離現實感並出現傷人自傷可能性,可裁定強制住院,最長不得超過60天。
    2️⃣另一種則是有犯罪事實,但是犯案當下經由精神鑑定認定為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不能辨識其行為違法或欠缺依其辨識而行為之能力者(例如大家熟知的思覺失調),由法院來認定患者回歸社會是否有再犯之虞,裁定「監護處分」,最長可收治5年。
    我們希望這些患者能獲得更完善的治療,讓社會安全網接住所有人,因此針對中華民國刑法第八十七條條文(強制監護)已提出修正草案

    蔡總統在2016年就職演說中坦承,
    司法無法親近人民、不被人民信任、司法無法有效打擊犯罪、以及司法失去作為正義最後一道防線的功能,是人民普遍的感受。
    可見蔡政府也了解民眾對司法的詬病,
    但蔡政府執政已經5年多了,
    #司法獲得人民信任了嗎?


    #大法官釋憲都過了九個月
    #衛福部還只是在諮詢各方意見
    #還是要說安全網都是網了
    (政府九局下半)
    #有洞也是很正常 (漏接一顆球)

  • 小燈泡事件經過 在 紙羊 papergoat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7-30 22:18:03
    有 37 人按讚

    #廣告與創意文案寫作 #02
    #好的文案從地裡生長

    -

    今天的課感性了一些。為了貫徹「好的文案從地裡生長」這個主題,於是和學生一起從文案的最根本,也就是idea開始談起。怎麼讓idea從土地裡長出來,以文案的姿態開花結果,長成參天大樹,最後成為一個好的產品/品牌,供人乘涼,給人遮蔭,有豐碩的果實讓人享用。而「地裡」亦可以延伸成——如何寫出貼近馬來西亞國情與生活環境的好文案。

    首先是idea哪裡來?這是上一堂課學生的提問,我等到這節課才來回答。Idea當然不是從天而降,而是從地裡長出來的。從這片土地,或世界上任何一片土地長出來的人、作物、走獸、飛禽;牠們的生活、吐納、流動、嚮往,其實就是idea的所在。很多時候不是我們沒有idea,而是我們沒有,像採摘果實那樣,走近、觀察、聆聽、重述、反芻別人的故事和經歷,所以idea往往只能懸掛在那遙遠的樹上,而我們卻像求索的小孩,枯等會有什麼掉下來。

    我記得好幾年前上Alvin Teoh的文案工作坊時(沒錯就是那個寫Digi小黃人I Will Follow You寫到街知巷聞的廣告人),他叫我們分組去街上找任何一個人,請對方跟我們分享他人生裡的任何一段故事。半個小時後我們回到教室,重述和反思並討論這個別人的經歷,不批判,不評斷,只是從中提取價值觀。至今我仍記得其中一組同學分享的印度女人故事。她是某間電話店員工,身上滿是刺青,而每一個刺青都有著人生不同的遭遇。其中最大的一枚刺青是在她胸前,刻畫著一個幸福家庭的樣子,印度女人說,她小時候遭遇家暴,後來整個家就散了。成年以後她在胸前紋上這個刺青,希望可以透過接下來的人生縫補原生家庭的缺憾,為自己建立一個幸福美滿的家。我不知道這個印度女人後來怎麼樣了。但在那個經過重述的故事背後,我們一起找到了希望、接納、相信自己等等的價值觀。而這些價值觀,其實化成了今天我們看到的各大品牌的理念與標語——「你值得擁有」(L'oreal Paris)、「Just Do It」(Nike)。

    原先也想給學生做這樣的練習,奈何網課,只能在網上找一些社會個案。第一件是台灣隨機殺人事件的受害者小燈泡。3歲女童小燈泡在隨媽媽騎腳踏車外出時遭兇手砍頸二十三刀,斷頭身亡。小燈泡是家中的第四個孩子。媽媽王婉諭在經歷兩次流產後,時隔多年終於懷上小燈泡,而她卻只在世上留下了短短三年的生平。小燈泡身亡後,媽媽也想過要跟著她走,但想到還有其他的孩子,便選擇堅毅地活了下來。此後她積極參與社會醒覺運動,參選,希望可以減少小燈泡悲劇再次發生。課堂上的學生們回應了好多感想,我們一一閱讀,展開討論,也一起聊到《我們與惡的距離》這部電視劇。某學生最後寫了一句:「沒有一個爸媽會花二十年去養一個殺人犯。」我讀過,想起《與惡》裡面的各種角力,心裡餘波,趕快接續下一個故事。

    第二個案是茨廠街老鼠巷裡的「肥仔嘜粥飯檔」,賣了數十載潮州粥的鄒家三兄妹。好幾年前我還在電視台時訪問過這三位爽朗的老人家,問他們打算經營到什麼時候,他們說做到無能為力為止,又或是等哪天政府決定要收掉這塊地。奈何因為疫情關係,鄒家潮州粥去年熄燈了。我出於私心想讓00後知道這個老味道的存在,所以跟他們分享這個充滿煙火氣的故事。「平凡中的幸福」,其中一位學生說的,真好,跟我當時訪問完以後,坐在黃昏的路邊吃著潮州粥的感想一樣——原來,這就是實實在在活在一個地方的感覺。

    即便是網課,學生們也透過文字踴躍提供了很多觀點。而作為一位廣告創意人,就是要學著把這些故事和價值觀輸出成好的故事和劇本,不管是二度創作、改寫或啟發你寫下全新的故事,都好,沿著這條河道走,就能走到前方的大海。

    最後我們以台灣信義房屋,也就是拿下今年坎城廣告創意獎最大獎的《信任幸福篇》廣告作結。有了想說的觀點(Point Of View),反思咀嚼出有用的價值觀,最後從最平凡、最不起眼的日常,找到用慢火熬煮出來的,打動人心的故事。

    「幸福是和信任的人 一起找到永遠。」好的廣告莫不是如此。

    這期結尾就送大家去看廣告:
    https://youtu.be/fx4fTBh9PFo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