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小樹苗結業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小樹苗結業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小樹苗結業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小樹苗結業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阮義忠攝影工作坊,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再見薩爾加多 2015年5月25日晚上,月亮高掛,星星做伴,我的攝影工作坊杭州站3期舉行結業典禮,北京、廈門、昆明、上海、廣州各站都有學員前來共襄盛舉。每人帶一道菜,知道我們兩老的飲食習慣,水餃、壽司、披薩都有素餡的。近三十位同學在教室頂樓陽臺上開露天派對,能喝酒的有紅酒、啤酒,不能喝的有可樂、汽...

  • 小樹苗結業 在 阮義忠攝影工作坊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5-06-05 10:00:00
    有 137 人按讚

    再見薩爾加多

    2015年5月25日晚上,月亮高掛,星星做伴,我的攝影工作坊杭州站3期舉行結業典禮,北京、廈門、昆明、上海、廣州各站都有學員前來共襄盛舉。每人帶一道菜,知道我們兩老的飲食習慣,水餃、壽司、披薩都有素餡的。近三十位同學在教室頂樓陽臺上開露天派對,能喝酒的有紅酒、啤酒,不能喝的有可樂、汽水,氣氛溫馨感人。一年多來,我已開了十三班,到哪個城市都有之前的學員就近前來團聚,感覺就像一個大家庭。

    清風陣陣,夜色漸濃。吃飽喝足,幾個小夥伴把上課用的投影機捧來,架起屏幕、細心綁牢,以免風吹搖晃。聽到要放溫·文德斯(Wim Wenders)的新片《地球之鹽:薩巴斯提奧·薩爾加多的攝影旅程》,真是讓我又驚又喜!

    工作坊有七個講題,其中《命運的刻畫》就是薩爾加多作品賞析,因為他的拍攝主題一個比一個龐大,幾乎是在為人類與這個星球上的生存處境做終極探討。影片開始幾分鐘後,我就完全被懾住了,屏息靜氣、目不轉睛地看完,之前的疑惑終於得到了解答。在寫《當代攝影大師》、《當代攝影新銳》這兩本書時,我還不知道薩爾加多。後來在一份日本攝影雜誌看到他的展出簡介,作品不到十幅,卻已讓我大為震驚,深覺書裏漏了他為一大憾事!

    1989年5月,我首次到大陸,名為陪老岳父探親,實為藉機到北京中國美術館親睹薩爾加多的原作。當時展出的是《另一個美洲》。那個年代,他的重要性在大陸幾乎無人知曉,偌大的展場空蕩蕩的,只有我和一位枯坐角落的看守員。

    大師生長於巴西,於巴黎取得農業經濟博士學位後,於1980年代開始拍攝生活在赤貧邊緣的非洲及中南美洲農民,第一本攝影集《另一個美洲》只有48張照片,分量卻比絕大多數攝影家的一輩子作品都重。接下來,他的每個拍攝計劃都受到極大肯定,幾乎贏得了國際上所有的重要獎項。

    1992年,我在阿爾勒國際攝影節見到薩爾加多,心裏產生了一個大問號。當時,我與他的夫人蕾莉亞已通過幾次信,盼望《工人》系列在世界巡迴展時能將臺灣列為其中一站。遇到他們時,Lelia 顯得十分熱情,薩爾加多卻冷漠到令人不舒服。這部影片讓我了解,薩爾加多親臨兩伊戰爭的油田大火現場,目擊盧旺達大屠殺、見證依索匹亞難民的慘境、巴爾幹半島的種族相殘,看盡如煉獄般的世間、比虎豹更兇殘的人類,一度罹患了嚴重的憂鬱症。“我的心和我的靈魂都生病了。”1997年,他回到巴西艾莫雷斯療傷,在太太的鼓勵下,於曾遭濫伐的故鄉土地上遍植樹苗。近十年後的今天,那塊不毛之地已有兩百萬棵樹木在茂盛地成長。薩爾加多一家用行動證明,地球生態在被人類的貪婪重創後,依然有復原的可能。“在我過世後,這片重新栽種的森林,將會恢復我出生時的茂密。這不就是一場漂亮的循環!”

    與此同時,大師又拿起了相機,在荒野、叢林、沙漠尋找被我們所遺忘的充沛的地球生命力,推出了《創世紀》攝影集。原始部落以及北極熊、海象、鯨魚的生氣勃勃取代了戰爭、饑餓、逃難、屍首的絕望哀傷。

    薩爾加多以攝影而廣為人知,但他早已超越了藝術家、甚至是社會學家的高度。這是擁有一顆赤子之心,盡管曾經傷痕累累,卻又致力回歸純真的人,才能達到的高度。

    杭州的星空難得清澈,我仰望天空,默默祝福:“晚安,薩爾加多!”

    阮義忠 文/圖

    轉載於杭州日報《讀人讀景》專欄 6/4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