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02📰
Tiny House旋風 不動產變移動產
今年榮獲第93屆奧斯卡三項大獎的電影《游牧人生》,劇情描述主角芬恩因金融危機的打擊之下,最終選擇駕著露營車,展開以四海為家的生活。電影一上映便引起觀看的民眾重新開始反思「家」的定義,並非有屋子才能稱作為家,Tiny House 行動房...
#20210602📰
Tiny House旋風 不動產變移動產
今年榮獲第93屆奧斯卡三項大獎的電影《游牧人生》,劇情描述主角芬恩因金融危機的打擊之下,最終選擇駕著露營車,展開以四海為家的生活。電影一上映便引起觀看的民眾重新開始反思「家」的定義,並非有屋子才能稱作為家,Tiny House 行動房屋開始受到矚目,它的前身便是從露營車作為發想。
—————
■移動房屋成買房新選擇
Tiny House也稱做迷你屋、微型房屋、移動屋,顧名思義它比一般的房子還要小型與輕便,類似小木屋的形式,此外,有些人會在小屋底部加裝輪子,以拖車的方式來移動運送,因此也稱做移動屋。小而美的移動屋雖然體積不大,但是卻有著精美的內部裝潢,生活機能健全,大部分的人會將移動屋放置在清幽的環境中,希望遠離城市的喧囂並提升生活品質,隨時可移動的小房子也讓移動屋屋主活得更自由自在。
Tiny House一開始是起源於美國地區,由於美國人的房貸負擔日益沉重,許多人開始思考住大房子的必要性,甚至還掀起一波「微屋運動(The Tiny House Movement)」,在都市郊區的森林中、湖畔,蓋起了小小的房子。
因為Tiny House的出現,使美國人對房屋有了嶄新的概念,也形成一鼓提倡簡單生活的社會運動。在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的十年內,Tiny House開始蓬勃發展,給人們提供一個購屋新選擇。之後行動房屋的風氣也開始陸續引進台灣,移動屋業者呂晨琦原先從事室內設計的工作,直到2015年在因緣際會下開始經營移動屋。
呂晨琦的客戶大多都是五十到六十來歲的退休長者,在他的客戶群中,他們更有餘力可以購置移動屋來當作養老的夢幻小屋。通常要買一間移動屋大約在200到400萬之間,但是呂晨琦說因為移動屋非常多元,每間移動屋的坪數也不相同,所以大多會依個人的預算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客戶從來詢問到決定購買移動屋大約是3個月的時間,中間施工到裝設完成也是3個月的時間,總計從諮詢到完成共歷時6個月。
呂晨琦認為移動屋其實是很好的居住型態,一般移動屋定期上油、上漆,做好保養工作的話,使用年限可以長達30到50年,若是政府能提撥簡單預算,將相較房價便宜的移動屋,以及它的便捷性發揮出來,補助成為長照社區、集中住宅,將社會問題與建築融入環境中,會是不錯的選擇。
—————
■寸土寸金 居無定所
看似價格便宜、方便遷移的行動房屋,背後卻潛藏諸多問題。建商張瑀臻說,行動房屋雖然價格便宜,但在台灣,房屋對於土地的需求才是最大的問題。她表示二十年前,台灣就已經引進行動房屋,但在市場上卻遲遲不見起色,最大的問題在於台灣地小人多、寸土寸金,沒有適合擺放行動房屋的地方。
不僅如此,行動房屋與一般傳統房屋一樣,需要用到水、電,屋主該如何取得這些資源也是較難克服的問題。再來則是汙水排放的處理,張瑀臻說,台灣沒有像國外一樣有專門為行動房屋所設置的汙水排放所,所以排放出來的汙水該如何處理也是需要好好思考的難題。
張瑀臻提及東方人與西方人的觀念差異性,對於行動房屋的市場也有影響,東方人認為有土斯有財,有房地產才會讓人安心安定、成家立業。
即將成立家業的民眾黃子馨表示,自己現階段不會想要住移動屋,因為現在這個潮流在台灣本地還沒有說非常的流行,法律上的限制還不是很清楚,所以不會是目前最優先的考量,但如果台灣有比較完善的推行或是法律比較健全,移動屋可以是一個選項。
目前租屋的廖子豪認為自己還是會以買房為主,有一個自己的家,可以遮風避雨,感覺比較安心。若經濟狀況較差,則會選擇租屋,最後才會考慮購置移動屋。剛畢業不久、初入社會的卓錡先生認為,雖然行動房屋的成本較低,但考慮到沒有土地可以擺放的問題,行動房屋較不會列入未來居住的選擇。
(完整新聞請至小世界官網觀看)
#tinyhouse #移動屋 #迷你屋 #貨櫃屋 #住海編
小木屋使用年限 在 Livy 小肥珈x翻白眼媽媽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每年新年前最期待就係行花市
介紹比你哋D•PARK 愉景新城既《週末年宵市集》
有超過30間特色攤檔
有不同既應節食品,可以一次過辦年貨
有黎自台灣既曲奇、鳳梨酥可以比你擺全盒
又有特色咖啡禮盒、賀年果籃for你拜年
仲有自家製嘅特色產品,如手工蠟燭,自家釀製手工啤酒及人手縫製嘅刺繡配飾小物
自己心選特色小店介紹下比大家知💛
月食 · 甜點研究所Eclipse
❤️特意精心為大家帶來「好意頭」賀年食品,特別為新春準備「開運招財」鳳梨酥,內餡使用產自台灣八卦山的土鳳梨,保留一絲絲鳳梨纖維增添口感,搭配酥香的外皮,酸甜滋味滿溢,萬勿錯過!
� Morrow Coffee
💛新年賀禮不再局限於中式食品,向喜愛咖啡的親友送上Morrow Coffee新春推出左的新年限定禮盒也能投其所好!台灣咖啡品牌Morrow Coffee由家族擁有超過20年烘焙經驗的創辦人於2018年成立,咖啡品質有保證,而此次的新春咖啡禮盒有經典曼巴綜合咖啡、黃金曼特寧及酒香單品咖啡等,且以大紅色風呂敷包裝,喜慶吉祥又體面,實屬賀年送禮的不二之選!
係市集隔離仲有臺灣觀光局攜手打造,全港首個嘅室內粉紅芒草園🌾
介紹下3大打卡位: 💗粉紅芒草園,木鞦韆, 風車小木屋
如置身南投縣集集夢幻之境, 記錄新一年美麗既一面 #sohappy💛💟
⛩週末年宵市集
日期: 一連兩個周末
2021年1月30日至31日(星期六至日)
2021年2月6日至7日(星期六至日)
農曆新年假期前夕:
2021年2月10日至11日(年廿九至年三十)
💜時間: 中午12時至晚上9時
💙地點: D・PARK愉景新城 L1
💚參與美食商 : Cooking Oppa Homeware、初見 First Sight、H.u.e. coffee、蜜姐工房、FruttiBoz 水果盒子、Shadle Studio、Amaze Maker、初嘗First Bite、Morrow Coffee、Wandrian Handmade、月食 · 甜點研究所Eclipse、喜悅花藝、KANO及Mars Cake Studio
🌾D‧PARK愉景新城「粉紅芒草園」
💛日期: 2021年1月17日至2月28日
🤎地點: D・PARK愉景新城 L1 (元氣對出)
🤍有關臺灣觀光局資訊,請瀏覽以下網址:
https://www.instagram.com/taiwan_ttbhk/
https://www.facebook.com/itstimefortaiwanhk
#DPARK #愉景新城 #暢遊大世界 #週末年宵市集 #粉紅芒草園 #新年好去處 #打卡好去處
小木屋使用年限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不惜成本,以最大限度保留原生樹木為前提,用綠色工法蓋出最「綠」太陽能電廠,打造「奇美綠能園區」,作為奇美實業60週年獻禮..... (08/12/2020 遠見雜誌)
(文 / 林珮萱 攝影 / 池孟諭)米克拉颱風8月11日由南朝北,行經台灣海峽而上,為西半部台灣帶進強降雨量。台南善化「奇美綠能園區」選在這天開幕,當地一早便不時有間歇性大雨,受邀到訪的賓客們鞋上沾滿泥濘,不免有些狼狽。
然而,這「滿是泥巴的汙鞋」正巧帶出此綠能園區的建置理念,就是奇美實業總經理趙令瑜計畫初始堅持設下的三道防線──「不要水泥、不要柏油、不要鐵絲」。
2020年是奇美成立60週年,奇美董事長許春華形容,奇美綠能園區是奇美要獻給社會大眾最好的禮物。
這裡原是廣達40公頃工廠用地,閒置已32年,直到今年才華麗轉身。奇美用了兩年半,在其中15公頃土地蓋太陽能電廠,裝置容量達15MW,年發電量2000萬度電。
捨棄「發電最大化」 保留2.2萬棵樹
「一般蓋太陽能電廠大概半年就好,我們是別人五倍時間!」奇美實業副總經理陳世賢說,如此「沒效率」是有原因的。
因為奇美不以「發電最大化」,反而是「最大限度保留原生樹木與植被」的前提下來蓋電廠,保留有三處樹林保留區和環廠行道樹,還將部分樹木移植到奇美醫院、奇美博物館等關係企業,等於沒有一棵樹因為要蓋電廠而被砍。全園區有70種、共2.2萬棵樹,堪稱是「樹電共生」的療癒電廠,年減碳效益可達1.2萬噸。
奇美為了堅持綠色工法,放棄傳統常見的混凝土基樁,而採用鋼樁工法。兩者差別是,多年後電廠需汰舊換新時,只要拔除鋼樁,能快速恢復地貌。
廠區的太陽能板用了1萬根鋼樁搭起。由於太陽能電廠運轉年限至少都20年起跳,鋼樁要能耐用,表面防腐蝕的鍍鋅材料好壞很重要。當初要確保鋼樁品質,奇美直接派人到大陸工廠駐點,緊盯每根鋼樁生產,確認無誤後才壓上奇美認可的標記,一根根運回台灣。
至於太陽能電廠最擔心被颱風吹垮的問題,奇美也到成大和工研院完成風洞實驗,確認技術工法可抗17級強風。
全區地面不鋪柏油,更是為了讓土地「能呼吸」。開幕這天的強降雨,頓時成了驗證。縱然雨勢大,地面排水正常,「要是水泥地,早就淹起來了,」趙令瑜說。周邊圍籬還退縮兩公尺,釋放更多綠地空間給社區居民。
不惜成本蓋電廠 實踐樹電共生
回顧過往,早在1988年奇美便取得這塊土地,準備蓋EPS廠。但遇到環保抗爭,幾經協調不成便作罷。1994年起便陸續造林,一度轉型為奇美農場。直到2018年有了奇美綠能園區的計畫。
據了解,新園區整體耗費10億元。但趙令瑜避談數字,不正面回應。如此投資蓋電廠,何時能回本?「這要拿出手帕擦眼淚了!」趙令瑜打趣形容。
一旁的陳世賢說得也很直接,如果奇美做事只想著投報率,計畫打從一開始肯定胎死腹中。
趙令瑜和陳世賢笑稱,計畫執行過程中,彼此常吵架,就連怎麼除草都能吵。原來是陳世賢建議,一般地面型太陽能都得定期除草,為了不讓草長太快,業者會在地上舖黑色塑膠墊。趙令瑜聽了立馬反對,「他(趙令瑜)說園區裡不准出現塑膠,要呈現最自然樣貌,」陳世賢說。
興許是環境太自然,植物生長繁茂。工人分區除草,偌大範圍除完一輪要20天。結果20天後第一區的草又長高了,只得緊接開始下一輪,讓陳世賢笑說,工人實在辛苦。
園區內還有一座「奇美綠能館」,是由舊的小木屋整修而成,九成都使用原材料。內部展示綠能主題知識和園區樹木生態系介紹,結合影音動畫,空間繽紛活潑,未來適合作為環境教育場域。
啟動綠色工程 與自然環境共生
奇美實業近年積極走向「綠化之路」,從2014年起就利用廠區屋頂設置7MW的太陽能,加上這座最新的地面型太陽能,整體綠電裝置容量共達22MW,等同可供應8100戶家庭全年用電所需。
不止於此,他們的腳步沒有停歇。2018年發行50億元綠色債券,資金用於蓋太陽能電廠,還有建汽電共生廠、廠內一滴水可以用五次的EDR放流水回收工程,以及資源再生爐之用等多項綠色工程。
其中,待汽電共生廠2022年完工後,奇美用電80%可自給自足,「而且都是潔淨能源,」趙令瑜強調,各種節能減廢行動皆逐步展開,目標2025年要完成減碳36%。
趙令瑜期盼,來過奇美綠能園區的人,評語不是這裡很大、很漂亮,「只追求大沒有用,大很容易被超越,」他更希望來過的人能在這片「綠電、綠樹、綠意」景緻之中,被奇美追求「與自然環境共生」的理念而打動。
完整圖文內容請見:
https://www.gvm.com.tw/article/74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