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旅遊備藥:奶爸Dr.現場真實版
暑假要到了,很多家長會帶孩子一家大小出門。出遊就開開心心地玩,出門在外,要準備一些什麼樣的醫療藥品預防萬一呢?
#止咳藥:
要注意某些止咳藥不適合兒童使用,請詢問您的兒科醫師
#抗組織胺:
過敏、鼻水。有時候飯店的床或者地毯有過敏原,可能會有過敏的反應,以防...
兒童旅遊備藥:奶爸Dr.現場真實版
暑假要到了,很多家長會帶孩子一家大小出門。出遊就開開心心地玩,出門在外,要準備一些什麼樣的醫療藥品預防萬一呢?
#止咳藥:
要注意某些止咳藥不適合兒童使用,請詢問您的兒科醫師
#抗組織胺:
過敏、鼻水。有時候飯店的床或者地毯有過敏原,可能會有過敏的反應,以防不時之需。
#消毒液:
會帶在背包當中,拿來噴孩子會接觸到的物品、例如:餐桌、椅子⋯等
#防蚊液:
奶爸Dr.會習慣使用派卡瑞丁的防蚊液,因為不用在意濃度、年齡,有安全。如果您也是在七月份去亞洲國家,大部分都還是會有蚊子的問題。建議大家要使用防蚊液。
#欣流:
本對於過敏、氣喘的保養藥
我兩個小朋友都有在使用。敬請記得要放在小朋友拿不到的地方,以防偷吃。因為奶爸就曾經遇過小朋友,趁著媽媽不注意的時候連續吃了五顆,把那一位媽媽嚇死了
#皰疹藥膏:
可能很多人覺得很奇怪,為什麼要帶皰疹藥膏?
旅行固然是放鬆的途徑,但旅行其實是一個很大的壓力,尤其是要負責扛行李、導航、翻譯、顧小朋友、趕行程、想景點……你說壓力大不大?壓力大的時候、免疫系統降低,嘴角就容易長單純性皰疹所以這一個藥膏,是給「苦命的父母」使用的,不是給孩子使用的。亂入一下
#類固醇
不要看到類固醇,大家就否定它排擠它,類固醇在適當的時候,是救命的方法,在遇到急性過敏的時候,可以使用類固醇。或者急性食物嚴重過敏、蕁麻疹,使用抗組織胺壓不下來的狀況下,也可以使用。
#腹瀉藥:
傳統成人的腹瀉藥,是不適合在兒童使用的,以往兒童使用的止瀉藥(Kao pectin, smecta),效果很有限。如果搭配大量的益生菌,的確是可以縮短病程。近年來有發展出一些新藥,例如:hydrasec. 奶爸的小女兒曾經在出遊時遇過腸胃炎,從此以後就一定會記得帶這包。(處理:吃藥屬於比較新的藥,大部分醫療院所都是以自費的形式開立)
#止吐藥:
有兩種的形式:口服或者肛門栓劑
各位父母不要看到是「肛門栓劑」就害怕或是以為他是洪水猛獸,各位想想看:如果孩子已經吐到唏哩嘩啦,他還有辦法用嘴巴吃藥嗎?會不會有把藥物吐出來?喝水也吐、吃藥也吐、沒有吃的狀況下也一直嘔吐,這時候就只好從肛門塞進去,借助直腸充沛的血管分布,迅速吸收。先緊急處理,再往下一步
#化痰及支氣管擴張劑:原因跟上面的欣流一樣,就不多說了。
#退燒、止痛藥:
出門在外,父母最擔心的就是,孩子上1秒都好好的,卻突然間無預警地發燒。
「怎麼會這樣?為什麼會發燒?怎麼辦?」
退燒藥有另外一個功能,就是止痛。喉嚨龍、頭痛,shopping 走太累的筋骨酸痛,都可以使用。
#外用藥膏:
我通常會帶兩種,一種是止癢/蚊蟲咬傷,另外一種會帶消炎藥膏。萬一有一些簡單的皮膚外傷,可以先處理。或者被蚊蟲咬傷,也可以止癢。
#益生菌:
益生菌帶去的目的,有兩個,一個是平常保養使用,另外一個用法是:萬一遇到急性腸胃炎的時候,可以舒緩症狀,縮短病程。
由於奶爸Dr.本身是有點龜毛的醫療人員,除了有職業病(連聽診器都會放在行李箱)
奶爸Dr.本身和兩個女兒都有過敏體質、支氣管不太好(奶爸Dr.有嚴重的妻管嚴),所以才會帶以上的用藥,並不代表所有家長都應該仿效一模一樣的清單,這些只是一個參考。
如果您對當地非常了解,有預先購買醫療旅遊保險,時間也很充足,當地的語言也沒問題的話,當然也不用大費周章準備這些瑣碎的事情。
#劑量要吃多少_請洽詢您的兒科醫師—因為他/她最了解您孩子的狀況
#這些只是奶爸自己的例子_並不適合每一個人不同狀況_請洽詢您的醫師
小朋友發燒39度怎麼辦 在 依比鴨鴨兩三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育兒甘苦談】老師的電話
文/小米嘛
一早起來,鴨鴨的情緒就不太好。猴子拔說是因為昨晚前前後後起來上了三次廁所,根本沒有睡好的關係。可是即使前後起來上了三次廁所,還是有一些些尿床。
媽媽以為小孩是因為不小心尿床難過,好說歹說把小孩弄出房間,抱著她想要安慰一下。可孩子才抱過來,就隱隱覺得:溫度不對!跟猴子拔說了:「我怎麼覺得她好像有點熱熱的?」
猴子拔不以為意:「應該是剛睡醒吧~」
雖然隱約覺得有異,可是一來趕上班、二來幫她綁頭髮時還看到頭髮上微微有些汗珠,看起來應該沒事才對…………最後事實證明,媽媽的手絕對是最厲害的溫度計,只要媽媽覺得孩子體溫有異,通常九成孩子都是真的發燒了。
總之,我們還是出門了。媽媽照例先帶依比去褓姆家後再趕去學校,沒想到鴨鴨一到學校看到站在門口的媽媽就開始大哭,爹娘還是以為是沒睡好的關係,猴子拔安慰道:「好啦,那我們中午好好睡午覺好嗎?」
在門口值班迎接的老師挺著八個多月的大肚子,一臉疑惑,擔心地問鴨鴨怎麼了?媽媽不好意思地告訴老師:「應該是沒睡飽情緒不好~~」但直到離開前都還可以聽到她的哭聲…………
結果、才剛到公司樓下停車場,連電梯都還沒走到,就看到學校老師打來的電話--通常這種非一般時間又是預料之外的電話都不會是什麼好事情阿!
果然,電話才剛接通,就聽到老師說:「媽媽,鴨鴨剛剛到學校後一直說不舒服想睡覺,量體溫燒到39.1度喔!」
孩子上學後,最怕接到的就是這種老師的電話阿!一聽到孩子發燒,根本沒有其他選擇,一定只能馬上帶回家的……沒辦法,學校孩子這麼多,有發燒不馬上帶走,如果傳染給其他小朋友怎麼辦?
於是媽媽立刻衝到公司請假(對,我人都到公司了還是請假了),然後再衝回家帶小孩~~
所幸,雖然鴨鴨一整天都“仙仙”沒精神也不吃東西,但醫生說應該只是普通感冒而已~~媽媽表示鬆了一口氣~~~呼~~
#媽媽的手比耳溫槍還靈敏
#計畫永遠趕不上老師的一通電話
#小孩還是要生龍活虎惹媽媽斷線才是小孩阿
小朋友發燒39度怎麼辦 在 織田紀香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早在孩子出生之前已聽到不少職場對於新生兒家庭的不友善傳聞,起先以為這些跟我無關,畢竟當時孩子還沒出生,對這類資訊或報導,難有什麼共鳴。直到女兒出生之後,這才發現原來那些傳聞,或新聞報導裡的內容,都是真的。
我還記得面試的那一次,主管先是問我:「有小孩嗎?或是有家庭嗎?」我老實回答:「有,一個女兒兩歲左右。」對方接著再說:「這份工作需要加班,工作負擔相對沈重,在家庭跟工作之間,你要懂得選擇,知道我在說什麼嗎?」我隱隱約約感覺得出來對方想表達的意思,不過聽起來是不大舒服。
正式到職之後,因為女兒常常晚上不睡覺,要不然就是異常早起,搞得我跟太太兩人必須輪流顧她,兩個人難有一夜好眠。除此之外,女兒非常怕生,交給外人照顧時特別會哭鬧,再加上她屬敏感體質,幾乎每個月都會發燒得小病,每季來一次大燒住醫院。
那段時間對我們兩夫妻而言,著實是一場嚴厲的挑戰,特別是家中經濟狀況還沒上軌道,又得常常請假顧小孩,家裡沒人可以幫忙,可工作壓力與日俱增,蠟燭兩頭燒,火還越燒越旺。因此,每當要上班時,精神總是奇差無比,再加上偶爾接到幼兒園來的緊急電話,要帶女兒去看醫院,造成出勤狀況不正常。
這時,在職場中,總會聽到不少閒言閒語,好多聽起來讓人很受傷,像是:
「生小孩這麼辛苦,幹嘛還來上班?好好在家裡照顧不行嗎?勉強來工作會拖累別人這種觀念都沒有嗎?」
「真不懂小孩是真的生病,還是找理由藉機裝病請假在家中休息,生病如此頻繁,要檢討自己才對吧?」
「顧小孩才沒有那麼累,我看別人都很輕鬆,那一定都是裝出來的,演給別人看,想要討人同情的感覺。」
「重要的事情就別交給他做了,他有小孩常會請假,交給他做一定會延誤,要不然就是無法配合,讓他做點隨便的事情吧。」
「小孩不好顧,也要想辦法啊,怎麼可以每天都精神不濟的到公司?這會影響別人上班情緒,連這基本的都不懂嗎?」
「常常臨時請假跑回去,大概是不想開會找藉口逃避。這麼好,我也想跟他一樣,拿小孩子出來當擋箭牌,這樣就不用被檢討了。」
各式各樣的評論話語,在公司之中流傳著,很多時候是同事們閒聊時隨口講出來的,有時則是在通訊軟體裡的對話,沒聽到或看到之前,只是一種感覺環繞在自己四周,不知道該怎麼說明那種違和感。但是當自己親耳聽見,或是看到那些訊息,心情很難不被影響,再加上根本沒有機會可以解釋,又或者人們也不願意聽那些解釋,導致彼此工作相處起來,每況愈下。莫名浮現一種感覺,那就是照顧小孩彷彿成為次等公民,好像有了小孩後,在工作之中就沒了自己的位置。而同事們的不友善,雖沒有到惡意程度,卻展現在各種不配合上。
有一次,總經理請我到他的辦公室,他說:「你是個有企圖心的人,如想要往上爬更高,往前衝更快,欲得到你期盼的成果,必然得做出選擇。家庭或工作,你只能選擇其中一個,至少現在如此,沒辦法讓你兩全兼顧。」他才講完,換董事長約談。
董事長說:「紀香,我們是一間正在成長的企業,沒有辦法讓會拖慢隊伍前進的人留著,你應該能夠理解我們的狀況,想要做大事業,一定會有所犧牲,像我當初選擇了工作才有這番成就,如果你不能了解或配合的話,可能在這公司裡,你的舞台會受限,你將不在我們的雷達裡,只會是個一般小職員。」
我不知道該怎麼回答總經理與董事長,回到家跟太太談了談,她説:「如果是這樣,你自己決定吧。女兒的成長就這麼一回,可能你也只有這麼一個女兒而已。要是你選擇工作,我依然會支持,但你千萬別忘記,女兒成長過程中,少了爸爸之後,你無法回頭跟她要那些缺少的愛,當她對你疏離或是無感,你自己要很清楚自己付出什麼代價。」
太太一講完,再看看女兒的臉龐,止不住的情緒造成眼水潰堤,我不知道該怎麼做,兩邊都不想放棄,更不希望女兒對我越來越陌生,尤其在她出生之後,因為創業困難,已經逃避了家庭兩年多,要再犧牲掉與家人相處的時間,或是留太太一個人照顧女兒,實在很難為。
後來我還是決定在家庭跟工作之間,兩者兼顧。不管同事或老闆們的想法,那是他們的事,我決定嘗試走出自己的一條路。但,走起來真的很辛苦、痛苦,因為沒有人了解,沒有人能體會白天上班,晚上顧小孩顧到無法睡的日子。
想當然的,經過一陣子之後,總經理認為我的表現不適任,無法再繼續手頭上的工作,經過幾次討論,他認為短期內我無法改善工作現況,於是提出許多關於工作表現不彰的理由,請我自己思考去留。就這樣,我離開了工作,那一天離開辦公室時,只想著女兒的臉龐,還有她的微笑,好想趕快把她抱在手上,再來盤算下一份工作該怎麼辦。
離開公司多年後,我陸續在臉書上看到當時的同事,結婚、生子,然後開始見到有人在臉書上寫下類似的發文:
「你以為我請假甘願的嗎?小孩子發燒39度好幾天,我不照顧他難道你來嗎?只會說屁話,當有小孩的都是二等公民嗎?」
「最好每個人都跟你家一樣有錢可以請褓母啦!小孩沒人顧難道丟著就可以嗎?帶到公司來又會吵鬧,你就能接受?做主管的那麼沒有同理心,不食人間煙火!」
「孩子吵了一整晚,早上七點才睡覺,九點到公司,嫌我沒精神個屁啊!有本事照顧孩子看看啊,會議上挑剔勒,以後你有孩子就風水輪流轉!」
諸如此類的言論,偶爾浮現,而這些人,有好幾位是在我帶小孩最辛苦時,曾投出不信任票的人們。
心中突然浮現一股「你們終於感受到了,換成你們,能理解嗎?如果夠好好照顧孩子,並且把工作做好,誰不想呢?問題在於孩子不是放著就自然會好,再加上小家庭收入不多,無法請人幫忙。如果想委由家中長輩協助,也要看長輩能不能幫忙,綜觀各種狀況,孩子多為雙親輪流照顧,再加上各種病毒、細菌在幼稚園、小學肆虐著,孩子三不五時感冒,一整個班上的小朋友一位接著一位中獎,根本無法避免。這時,陪伴在孩子身邊的父母才是特效藥,耗費所有心神在孩子身旁是唯一的方法。
這一切看在你們眼裡,依舊是個工作不負責任的人嗎?」我好希望他們能夠理解,在職場上因養育孩子的不友善眼光,能因此減少。
最後,前陣子遇到以前要我作出選擇的董事長,我們閒話家常個幾句,我問到他的孩子幾歲,過得好不好,同時他也反過頭來關心我。聽完我的近況,他對我說:「當時不該跟你說那些話,希望你可以諒解。後來我也學到教訓,在這幾年開始跟孩子修補感情,有些已經失去的無法再回來,這段感情修補過程很辛苦,他們長大了也不大理我,所以需要付出更多時間來彌補。 很佩服你當初做出的選擇,我不知道你怎麼承受得了這一切,尤其當公司同仁們都在攻擊你時,我聽到很多人們對你的流言蜚語,對你施加壓力,你卻默默承受。」我聽了董事長的一番話,笑笑回他:
「因為,做對的事情天經地義,無庸置疑。女兒的微笑就是我人生特效藥,工作做得再好再厲害,也比不過女兒一句真心的我愛你;工作做得成就再大,也大不過女兒每天一點一滴大。人生最重要的事情,莫過於將自己的人生,用來灌溉另一個生命,讓傳承得以繼續,家庭能再茁壯。」
同步刊載於商業周刊: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article.aspx…
小朋友發燒39度怎麼辦 在 豆豆媽咪健康生活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小朋友發燒該怎麼辦?】
「發燒」是孩子成長的必經過程,也是每個爸媽一定會遇到的關卡。第一次遇到孩子發燒、那種緊張、焦慮的心情,只有當過父母的人才懂。
【跟著醫師養小孩】書中,我採訪了葉勝雄醫師,整理了爸媽對小孩發燒常見的問題與迷思,提供大家參考。
Q:什麼時候應該退燒?退燒的方法包括哪些?
發燒可以分成上升階段和下降階段,上升階段小孩可能會畏寒發抖,手腳冰冷,下降階段則可能會開始冒汗。退燒與否沒有一定的標準,主要是看小孩有沒有不舒服。在上升階段,吃退燒藥可以讓燒不要那麼高,在下降階段,可以觀察就好,不必吃藥。冰枕在上升階段是禁忌,因為等於是在跟身體對抗,可能更會畏寒,發抖更厲害。擦酒精雖然涼涼的,但是會讓毛孔收縮,反而不利於散熱。用溫毛巾擦拭身體,像是模擬排汗的功能,適合畏寒結束但又尚未開始流汗的時候。
Q:吃退燒藥不好?會降低孩子的抵抗力?退燒藥的使用時機與頻率
如果退燒藥那麼容易降低抵抗力,那麼一些自體免疫疾病,例如紅斑性狼瘡,就可以很輕易地用退燒藥來治療了。應該說,體溫上升像引擎加速運轉,可以增強對病菌免疫力,但我們也不能一廂情願地以為所有的燒都是在自己的掌握之中,有時是病菌讓體溫像脫韁野馬一樣,超過身體所能負荷的程度。
因此我們還是要在免疫力上升和病人有沒有覺得不舒服中間取得平衡點,對小孩來說差不多就是攝氏38.5度,如果精神還不錯,可以再撐一下到攝氏39度。退燒藥一般來說,同一種退燒藥間隔4到6小時可再用一次,不同種退燒藥則是間隔1到2小時可再用另一種,因為牽涉到劑量的關係,還是要以開藥醫師的囑咐為主。
Q:常見發燒的錯誤迷思有哪些?發燒的正確觀念、以及孩子發燒時的正確照顧提醒。
發燒的迷思隨著時代的不同也有所改變,以前的人是太害怕發燒會燒壞腦子,現在的人則是太會撐,甚至燒到攝氏40度都還不給小孩吃退燒藥。有時是觀念上的問題,有時則是被錯誤的資訊所影響。醫生能作的是澄清一些謠言,至於家長怎麼看待發燒和何時要退燒這兩件事情,就像夏天什麼時候要開冷氣一樣,還是要家長自己決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