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小擦撞出險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小擦撞出險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小擦撞出險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小擦撞出險產品中有1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06萬的網紅CCTV 中文,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早讀 2005年3月31日,人民教師殷雪梅帶著自己的學生過斑馬線時,突然,一輛小轎車從西往東飛馳而來。面對疾馳而來的汽車,52歲的小學老師殷雪梅張開雙臂,奮力將6名學生推向路旁,學生脫險了,她卻被撞出了20多米,在全力搶救了5天後,她還是在4月5日凌晨1時不幸辭世,永遠離開了她最愛的親人和學生。而...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開往龍目島的慢船」介紹 訪問作者:吳文捷 內容簡介: 旅行中的每件小事都藏著一個故事,當那些故事被時光列車給串連起來時,就織成了旅人生命中的風景。 一張傳單帶領旅人去到清邁北邊山區有著世界上最簡單的結婚儀式的拉祜族部落。 一個小漁村讓旅人爬上印尼...

小擦撞出險 在 沐初雨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8-18 20:27:13

雖然都是很細碎、微小的感想,不足以成篇,有些甚至不足為外人道也,不過還是藉著記錄的名義,在這裡挑揀想說的說吧。 1/安全感與海 咖啡廳裡,老闆和熟客在吧檯聊著咖啡,關於深焙淺焙、日曬水洗、後韻和舌根的苦味。我一竅不通,坐在一旁安靜的聽著。 不知道為什麼想到了村上春樹,腦中突然就浮現了為了成為文...

小擦撞出險 在 生奧之路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7-11 08:51:36

《永恆的畫面》 五月的西子灣沙灘口,八位熱愛生物的年輕學子,一群為夢想上山海、衝鋒陷陣的鬥士兼朋友們。在海風輕拂、餘暉灑落之下相依相惜,凝望著海,凝視著深邃不可知的未來…… 耳濡目染之下,父母發起我對生命科學的興趣。科學賦予看似渾沌無序的宇宙,一道道運行的秩序,釐清了天地萬物存在的意義。我拜倒於...

小擦撞出險 在 如履的電影筆記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03 21:48:56

《#野蠻遊戲3:#全面晉級》靠著演員打了張保守安全牌 (7.6/10) ⠀ #主頁新網站請多幫忙點擊 @looryfilmnotes ⠀ ⠀ 《野蠻遊戲3:全面晉級》是一部美國冒險喜劇電影,由傑克卡斯丹執導,巨石強森、凱文哈特、傑克布萊克、凱倫吉蘭、奧卡菲娜主演,劇情講述在上集結尾好不容易成功存活,...

  • 小擦撞出險 在 CCTV 中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4-05 08:00:28
    有 2,079 人按讚

    #早讀 2005年3月31日,人民教師殷雪梅帶著自己的學生過斑馬線時,突然,一輛小轎車從西往東飛馳而來。面對疾馳而來的汽車,52歲的小學老師殷雪梅張開雙臂,奮力將6名學生推向路旁,學生脫險了,她卻被撞出了20多米,在全力搶救了5天後,她還是在4月5日凌晨1時不幸辭世,永遠離開了她最愛的親人和學生。而被她救下的6名學生中,只有一人輕微擦傷。緬懷,致敬!
    新的一天從早讀開始,每天早上8:00,不見不散!

  • 小擦撞出險 在 郝明義Rex How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12-14 21:29:57
    有 419 人按讚

    【把女人的生命寫得讓異性感受到同步的震撼】
     
    1.
    森林是大海的戀人。
    水是山心裡的祕密。
     
    兩個女人將近二十年間,由女孩而女人,一路由山而海,由海而山,互相經歷了始終相對又相呼應的生命曲線,各自得出一句結論。
     
    張卉君是埔里人,劉崇鳳的老家在美濃。
     
    近山的張卉君,大學時和花蓮的海邊結緣,畢業後去了美濃社區工作,再去花蓮當了海洋的導遊和護衛者,現在回到台南。
    近海的劉崇鳳,大學就加入登山社,進入山的世界,畢業後去了花蓮和台東的海濱居住,現在回到美濃的農村定居。
     
    她們兩人從成功大學的交會開始,從此是同學,是旅伴與閨蜜,也有了生命的對話和對照,最後交織出《女子山海》這本書。
     
    2.
    吳明益在書前的『導讀』裡,如此介紹:
     
    『《女子山海》正是崇鳳與卉君以往復信件形式來表現這些年來她們信仰、懷疑、轉變的剖白,對我來說,這是她們的真情寫作、身體寫作。沒有之前作品的包袱(環境運動者的身份、登山嚮導的身份……),不掉書袋,重點放在敘說自己的觀點、自己的記憶,引出自己轉變向「非文學科系式」 的人生,而又深深受文學影響的生命經驗。 ..........
     
    『她們有時寫著自己的經歷,有時寫出對對方的想像,寫到面對自然時的寬闊、陰暗、死亡與救贖, 偶爾觸及到生而為人與其他生物的差異,以及投入人世時對教育與改變他人觀念的思考。她們的作品都還提到「組織」。組織如何吸引、消磨熱情,卻也打磨她們的思考與行動。組織不是必要之 「惡」,而是必要之「痛」。組織讓她們打消念頭,也促成行動。
     
    『這正是我要說的,卉君和崇鳳作品裡的價值。她們兩位或許在三十年前,都會發育成臺灣女性散文家所追求的:談論成長經驗(如《擊壤歌》)、以詩詞文學做為抒情的聯想(如簡媜早期作品), 或是追求某種優雅文化的美學(如林文月的作品)。但她們同樣以女性觀點出發,面對的卻是野地 與野性,時而多感傷情,時而天真爛漫,時而包容孕育,時而帶出她們以性別出發的批判性。同樣這裡頭的文學思考,體質卻已大不相同。
     
    『崇鳳談到雌性之美,香與髒的辨證(傳統我們總把前者歸給女性,後者歸於男性)、一般人對山間嚮導的刻板性別形象。卉君則以自身投入環境運動,時常被以性別的角度特殊看待的經驗,思考自己脫下「公鹿角」的過程。她們意在訴說,一個少女、女人、情人、妻子、媳婦,同時也是一個嚮導、 農務者、 團體的執行長時,看待事物的方式有何特殊之處,而又是如何演化出她們此刻的視野。
    對我來說,這就是《女子山海》的魅力。』
     
    3.
    因為行動不便,我始終和山難以親近。所以讀這本書,先注意到她們各自寫的山。
     
    卉君跟山的結緣,和她曾經在私立高中因為留級而待了四年的苦澀青春有關。
     
    『我可能永遠都忘不了某次段考後我站在四面封閉的校舍頂樓,望著如蟻列般密密麻麻的放學人潮,手裡緊抓著敬陪末座的全校排名成績單,胸口那股幾乎要爆裂的憤怒感—— 那一刻連風都不在,而我曾經想一躍而下,以全然破碎的肢體瞬間攪亂四方校舍僵直堅硬的規訓,是不是,有可能藉此逃逸出屬於自己的自由路線呢? 』
     
    她始終沒有真的那麼做的勇氣,但慶幸的是她可以在假日時逃回山裡。
     
    『不知道會去到哪裡,也不知道終點何在,只是感受著山的起伏,時高時低地將呼吸融入地形的曲線之中,有時費力有時輕鬆,直至前方無路,我硬是用雨靴踏踩半身高的芒草,隨手撿起一根斷木為杖,試圖劈斬出屬於自己的道路,每一步都顫抖又篤定, 就這樣一直走到雙腳失去知覺自動邁前,腦部出於每一秒的直覺選定下一步的方向,胸口的腫脹感隨著腳掌的踏步被土地一點一滴吸收了,才頹然地躺平在坡地上喘息........
     
    『 我睜眼望著各種葉型交織滿布的天空,它們站得那麼密,卻容得下風,風一來它 們搖曳,便讓出了天空,滲進一絲絲的陽光,如同救贖。我不是忠誠的信徒,不特別信奉任何一個宗教,但那一刻我匍匐於山的氣習裡,臣服於它的靜偕之中, 淚如泉湧。
     
    『我從不知道山有多高,然而它們始終巍然而立,溫暖堅定,未曾在我生命之中位移。』
     
    劉崇鳳則如此總結了山給她的依歸:
     
    『自小父親母親嚴格控管我的活動範圍,女孩子家不可以隨便到處亂跑,我背離了他們;婚後與夫婿攜手返鄉耕種,卻三天兩頭就不在家,面對留在客庄守著老家 守著田的丈夫,我不免內疚;而不知何時,臺北的婆家成為我的休息站,公公婆婆時常見我背著大背包來去如風,我不及細想他們如何看待這失控的長媳,我不敢想。
     
    『時常,我難以自處,我該符合誰的期待?做好哪些本分?........』
     
    然而,面對她的困惑,山始終在那裡,什麼也不說。
     
    『林間散步時我仰望幾棵玉山圓柏,看祂們的枝幹在風裡起舞,即便糾結,也高聳伸向天際。爬到一根大倒木上呆坐,被這雖死猶榮的中空和偉岸完全折服,只是靜靜在森林裡漫步,就找回信心。一股巨大而古老的安定之力扎進身體裡,似乎再難的人生課題都能在老圓柏的生存智慧中迎刃而解,偶爾,我會在那樣浩瀚的安靜裡,怔怔落下淚來。
     
    『接受自己就是這麼纖細善感,我看向圓柏,是祂們認出了這樣的我。 山時時刻刻提醒著,無須輕易隨外界起舞。自然界中上萬種生物群相,沒有一種是多餘的、麻煩的、不應該存在的。』
     
    4.
    我從小也生長在一個港都,所以比較可以更貼近一些體會兩個女人對海的書寫。
     
    『怎麼那麼好,生在四面環海的島嶼之上。』劉崇鳳寫道。
     
    但她雖然出生在鳳山,卻因為父母來自環山的美濃,所以在她童年的記憶中,對於海先學到的是害怕,記得的,是海很危險。
     
    到她十八歲,讀大學之後,才有機會自己騎機車,去「黃金海岸」,親近海。從此「愛上大海不止息翻覆的力量。什麼都可以容納,也什麼都可以失去。」
     
    因此她「難以自持地讀起各種航海日誌、海洋散文或小說」,可諷刺的是,學校沒有航海社,所以她只好加入登山社,負著背包走入森林的海洋,成為山的信徒。
     
    不過她終究啟動了一個長期的願望:到海濱生活。從大學期間只要有長假就去東岸短居,到後來去花東扎扎實實旅居九年,滿足了海濱生活的願望,才和男友結婚,回到美濃種稻。
     
    張卉君感慨她和劉崇鳳對海的感受並無二致,「來自於臺灣長久以來海洋教育的缺席,根著的恐懼讓我們只在遠遠看望大海的時候想像她,卻不敢輕易走入她。」
     
    國中的暑假,他們家去澎湖旅遊,卉君有了第一次潛水的經驗。她寫自己對海的初體驗,十分動人:
     
    『也許是在嗆水時吞了幾口苦鹹的鹽水,與海交換了體液;抑或是在浪裡掙扎亂踢的瞬間皮屑刮在了鋒利的珊瑚礁上,留下了基因的線索,總之海神一定記下了我 的體味,順手黏貼了一片透明的魚鱗在我的身體裡,作為標記。』
     
    大學,卉君去花蓮參加了海上解說員培訓,從此和大海結了更深的緣,再到幾年後她從流浪中回來,回花蓮擔任起當年培訓她那個單位的執行長。她從更深的層次認識海洋,不只成了導遊者,也是教育者和護衛者。
      
    6.
    在劉崇鳳的後記裡,有一段文字提到我第一次聽她們簡報寫作構想的場景:

    『卉君滔滔不絕於敘述臺灣海洋與山林的現況,郝明義先生耐心聆聽,聽到一半冷不防拋出問題:「情感,妳們的情感呢?」、「要寫下愛啊!」郝先生說完,轉著輪椅出去。我呆愣兩秒,看向完全傻住的卉君,哈哈大笑。』

    我不太記得當時是怎麼說的,但願意說一下我讀到崇鳳寫她在美濃開辦一個「溪女」 工作坊那段落的感受。

    參加那個工作坊的,有二十個來自島嶼四面八方的女人。有三十歲背著吉他而來的女生,有四十歲騎著機車抵達的女子,有五十歲預計搭便車而走的女人。

    『幾個夜晚,我們圍著生命低低絮語,女人的故事很長,如河流一般,有時說著說 著,不知怎麼眼淚就流出來,哽咽地吸吸鼻子要吞回去,「流下來吧,沒關係。」 另一個女人拍拍她的肩。........

    『最後一個晚上,收拾行囊,決定去溪邊過夜。 「想要火。」一個女人說。

    『又是臨暗時刻,戴起頭燈,四散撿柴,手鋸木頭的聲響在暗夜中明晰地響起,這 場景似曾相識……而我不再是一個人,一群人有明晰的意念與方向。

    『火苗在她手中擦撞出來,翻轉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不再孤苦無依,冬日會遠去, 春天還會再來,如同黑夜的存在是為了迎接白日到來。每一個女人拾一根柴薪添 入,火壯大了,輝映著彼此的臉。

    『是夜,圍著火的女人們不知怎麼了,沒有酒卻像醉了一樣,一一脫口而出心裡深 處不輕言的故事。像深埋在水底的石頭終於鬆動、又或是存放太久的木頭突然起 火燃燒,那些痛苦煎熬的情感或戲劇化的人生遭逢,都在這一夜獲得釋放。

    『明明是悲慘人生,卻只聽聞女人不停不停大笑,張狂放肆。幽默如海岸成片的鵝卵石,在洶湧的情感大漲潮之後,嘩啦啦啦退去時我聽見石頭與石頭間清靈細碎 的聲響,滌洗過去每個倉皇失措的暗夜。

    『沒有評價,無條件接納,我擁抱我潰堤的水壩。』

    我要說的是,讀到這裡,我也不由自己地眼前都模糊了。

    她們把女人的生命寫得可以讓異性感受到同步的震撼。

    書的封面上,有一行字:『我愛山,也愛海,我愛我們是女生。』
    她們確實都寫到了。

    7.
    讀完書後,我打電話給張卉君,問她離開海,離開黑潮基金會執行長的位置之後,回台南做什麼。

    她回答我:

    『我覺得離開組織有一個背後的實驗是想鬆綁自己,過去是以一種組織的方式在動員跟做環境議題,如今回到個人身份時,我如何從自我生命出發,成為一個以個人為主體的能動者,更自由、更靈活,也更純粹,我想繼續追求這樣的熱情,所以給自己在最高峰的時候從組織腳色裡引退,成為一個自由工作者。』

    祝福卉君以及崇鳳的女子山海更加遼闊。

  • 小擦撞出險 在 老麥看電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4-06 13:55:48
    有 105 人按讚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美國電影暫停出片檔期,長期被好萊塢統領排片市場的台灣,票房大量下滑,但是非美商依然出片,而且頻頻有佳作。

    義大利疫情險峻,獲得去年威尼斯影展最佳男主角大獎的「馬丁伊登」,應該是近兩年片商引進最具藝術水準、最引人入勝、最好看的義大利電影。

    電影描述一戰前動盪社會氛圍的那不勒斯,出身貧寒的水手因爲對家教嚴謹的富家千金一見鍾情,立志埋首苦讀成為大作家的過程。男主角透過愛情與文化自我救贖,但當他攀爬高峰後,卻發現人性與世態的不堪一擊。

    故事改編自美國現實主義大作家傑克倫敦的半自傳小說,把時空背景從19世紀轉到20世紀初的義大利,導演耗鉅資並用16釐米膠片拍攝,使這部史詩大製作充滿濃厚大時代氛圍下的藝術歷史、人文社會、與情感色彩。

    全片最吸睛是外型帥氣與演技精湛的男主角路卡馬林內利,全片就看他一人為了追求愛而人生際遇起伏的內心表演,電影每個藝術環節都卓越超凡,成為橫掃義大利奧斯卡11項提名的必看義大利電影佳作。

    美國疫情同樣嚴峻,加拿大出品的「拾光人生」講一對情感向來疏離的父子,兒子陪罹癌父親人生最後旅程,開車橫越美國要趕在12月30號抵達堪薩斯州帕森市。原來2010年的這天是柯達最老牌的幻燈片底片將熄燈停產,帕森市的一家杜威恩照片沖洗店也將最後一天服務。

    父親是使用舊技術的大攝影師,兒子是悠遊於新科技的音樂人,這趟公路與人生旅程,一路絆嘴意件分歧的父子與美麗善解人意的父親看護,三人之間擦撞出親情與愛情火花。

    電影因爲柯達照片的技術更迭,而有濃厚的懷舊情懷,尤其我這個四年級生,當年拍照都是傳統的柯達底片膠捲,回想人生歲月的流逝、歷史科技的變遷,感觸極深。

    演父親的奧斯卡男星艾德哈里斯(阿波羅13號、楚門的世界)轉眼70歲了,影視作品多產的他,在2017年出品的「拾光人生」已明顯變老,真是要把握資深大明星看一部少一部的光景。

  • 小擦撞出險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02-20 21:00:10

    本集主題:「開往龍目島的慢船」介紹
           
    訪問作者:吳文捷
      
    內容簡介:
      旅行中的每件小事都藏著一個故事,當那些故事被時光列車給串連起來時,就織成了旅人生命中的風景。
       
      一張傳單帶領旅人去到清邁北邊山區有著世界上最簡單的結婚儀式的拉祜族部落。
      一個小漁村讓旅人爬上印尼第二高的火山露營。
       
      三杯咖啡喝出一段跨國的愛情與友情。
      從曼谷到清邁,峇里島、龍目島再到吉利群島,旅人在古蹟與廢墟之中思索歷史變遷,在深山與部落之內探討文化差異,於火山之巔體悟痛苦的必要。
       
      一個人可以一直在路上多久?
       
      這是一本旅人與旅人,旅人與當地人透過對話所擦撞出來的火花。一個在澳洲打工度假的背包客,花了兩個月的時間從曼谷到清邁,峇里島、龍目島再到吉利群島,以非主流的方式旅行,藉由日常觀察,交通工具的搭乘,同攤販、路人、導遊、僧侶、少數民族及背包客等不同對象的談話,深入淺出地呈現泰國與印尼的另一面。一則又一則的故事與一次又一次的相遇,帶出環境保護、少數民族、冒險、愛情與自我探索等議題。這不是一本旅遊指南,也不是一本旅遊文學,而是一本比前兩者都更生動、更真實的旅行實錄。   
       
    作者簡介:吳文捷
      旅行上癮者,學生時曾到法國布列塔尼當志工並環法一圈,畢業後流浪到雲南大理古城擺過地攤,去了澳洲打工度假兩年。爬過虎跳峽,走過雨崩村、路陸上通道 (Overland Track) ,在火山錐口上露過營。
       
      〈鐵鞋旅遊頻道〉專欄作者,合著有《蒼山下》一書,文章散見〈背包客棧〉等旅遊網站。旅行足跡遍佈中國、泰國、印尼、澳洲、法國與西班牙等國家。
       
       
    作者粉絲頁: 旅行小事 Il faudra repartir
     
    出版社粉絲頁: 沐風文化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
    李基銘主持人
      
    本集主題:「蒼山下,洱海前:我的雲南擺攤人生」介紹
           
    訪問作者:吳文捷
      
    內容簡介:
      旅行中的每件小事都藏著一個故事,當那些故事被時光列車給串連起來時,就織成了旅人生命中的風景。
       
      一張傳單帶領旅人去到清邁北邊山區有著世界上最簡單的結婚儀式的拉祜族部落。
      一個小漁村讓旅人爬上印尼第二高的火山露營。
       
      三杯咖啡喝出一段跨國的愛情與友情。
      從曼谷到清邁,峇里島、龍目島再到吉利群島,旅人在古蹟與廢墟之中思索歷史變遷,在深山與部落之內探討文化差異,於火山之巔體悟痛苦的必要。
       
      一個人可以一直在路上多久?
       
      這是一本旅人與旅人,旅人與當地人透過對話所擦撞出來的火花。一個在澳洲打工度假的背包客,花了兩個月的時間從曼谷到清邁,峇里島、龍目島再到吉利群島,以非主流的方式旅行,藉由日常觀察,交通工具的搭乘,同攤販、路人、導遊、僧侶、少數民族及背包客等不同對象的談話,深入淺出地呈現泰國與印尼的另一面。一則又一則的故事與一次又一次的相遇,帶出環境保護、少數民族、冒險、愛情與自我探索等議題。這不是一本旅遊指南,也不是一本旅遊文學,而是一本比前兩者都更生動、更真實的旅行實錄。   
       
    作者簡介:吳文捷
      旅行上癮者,學生時曾到法國布列塔尼當志工並環法一圈,畢業後流浪到雲南大理古城擺過地攤,去了澳洲打工度假兩年。爬過虎跳峽,走過雨崩村、路陸上通道 (Overland Track) ,在火山錐口上露過營。
       
      〈鐵鞋旅遊頻道〉專欄作者,合著有《蒼山下》一書,文章散見〈背包客棧〉等旅遊網站。旅行足跡遍佈中國、泰國、印尼、澳洲、法國與西班牙等國家。
       
       
    作者粉絲頁: 旅行小事 Il faudra repartir
     
    出版社粉絲頁: 沐風文化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