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篇小學生談戀愛壞處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小學生談戀愛壞處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oodh (oodh)看板tutor標題[心得] 教國中生,真的比那些教育專家想像的難時間Mon...
這篇是 long long storys
之前在fb上看到有人在轉發 ptt 的這篇文;
http://disp.cc/b/27-1mV0 (內文不錄)
觸動了我大量的感觸而寫的……
之前不知道有這個板,所以現在把它貼過來
這篇寫得十分真實;雖然我不會覺得學生和家長有錯,但現實就是「學生也只是人、而且
只是小孩子,他們在前一年還只是個連「為自己負責」都不用的國小生而已。」
我最不喜歡的,就是學生不寫作業,但我的學生每週大概都有一半的人作業沒寫完……
其實我的作業大概都比學校少 (我一週才出一次);學生多半是自我管理不好,拖到最後
一個晚上才想要寫的時候,不但會寫不完、而且也已經忘得很兇了。
我每次上課,都有可能會花時間在複習上次教過的,而且在他們忘了的時候,提醒說:「
上個禮拜其實你有學會,你看,前面那題就是你上禮拜寫對的,結果今天你就忘了,這是
為什麼呢? 因為你沒寫我的作業。」
我從來沒有真的「罵」過我的任何一個學生、只是盡可能地讓他們「短暫地」了解我的失
望,以及親身體認沒寫作業的壞處 -- 然後我還得自己把氣氛緩和、釋出善意、讓他們相
信我沒有真的生氣;儘管這樣他們就更不可能「記取教訓」地乖乖寫功課,但我後面的課
還得教下去。
其實我個人很不喜歡這樣;講久了,我都會跟自己說「要不然,下個禮拜就不要再唸xxx
了,以免他上課的時候有負面的情緒,對學習不利。」
但是能嗎?
我就有學生,「越來越」不寫作業、也越來越會任性地請假調課,最後我只能停止我們的
教學
-- 這件事我猶豫了很久,我知道他生命中很難有可以「依賴」的人;我比他的爸媽都理
性,不會發脾氣到他身上,我也比他學校或補習班的老師願意為他想。
他滿聰明的,會用奇怪的算法去計算,我會盡量去猜測他是怎麼想的,然後說「如果你要
這樣想的話,那你得寫成…… ,但這樣很麻煩,所以我建議照我的方法想…… ,要不然
你就要練習更多一點……」。
我很喜歡涉獵各種知識,所以可以給學生問東問西 (我上課不講笑話,但我喜歡在學生寫
題目的時候,在旁邊聊那些從自然到人文、宗教到天文、訓詁到政策、藝術或心理學,我
知道、突然想到的各種話題 )
當學生覺得「我懂他」、「我知道很多」、「我應該可以教會他」的時候,課堂上的進度
就會順利許多。
其實就像我一開頭說的,我不認為是學生有錯。 我很相信學生的理性,和聰明帶來的好
奇心、與生俱來的成就感; 他們「真的想通」了一個本來一知半解、然後老是錯了又重
想的事情,你可以看得出來他們是真的開心。這位學生也是,面對面的上課,我很清楚他
是喜歡上我的課的。
你 把小孩子教懂了,他寫題目變得輕鬆,就不會去「抗拒」寫題目、寫對了也會開心。
當我跟他們表示我的失望、證明寫作業的重要時,我想他們也都是知道的 -- 通常,上課
到最後,我把講議的習題當作業時,原本出兩頁,然後轉頭問他「要不然把第三頁也寫了
,沒多少嘛,多練習一點…?」
你看那個眼神,真的會相信,現在的他很願意多寫那一頁 -- 然後,下禮拜,是的……
每個人不一樣,但就還是有那個機率會沒寫……
我有一名學生問:「(他會沒寫作業) 那怎麼辦?」
我說:「很簡單啊,以後你只要沒寫作業,我就跟你爸講。」 你就會看到他瞳孔放大。
(每個家庭都會有一個家長常和老師接觸、另一個則很難見到面,後者就是學生真的怕的
……)
他說:「可是這樣上課會很有壓力吶」
我說:「對啊,所以我才沒有這樣做;不過人吶,有時候就是需要一點壓力,你自己考慮
考慮,如果你覺得需要的時候可以跟我說。」
我不玩黑臉白臉的那招、我不「管理」我的學生。不只是因為我認為小孩比想像中聰明、
一但他發現老師是站在家長那邊的,你們的關係就變質了;而是我認為學生本來就應該要
「自己想要寫功課」、而我也努力地去讓他們 (至少經常) 做到這一點。
不過,怎麼說呢…… 就是小孩子嘛…… 我自己一直說要減肥都沒成功,他只是小孩子
而已啊…… 你其實就是很難期待他「自主學習」 -- 應該說,為什麼要?
國小的時候還是玩樂至上,為什麼國中就會想要「自主學習」?
如果不是天資真的很好、家長提供大量科普才藝去刺激,是不會的。
有天,我一個學生跟我說,上家教的一個好處,就是他可以跟他們班的人說:「我都沒有
補習」。
我… 我…… 其實有點無言;但是,還是那句話「就是小孩子嘛……」
雖然我相信他學會知識是喜悅的,但你能期待他自己主動去追求、去珍惜這種體驗嗎?
小孩的世界,還是和同學「比來比去」這種事重要多點吧……
我的學生有些會因為上我的課聽懂了,反而在學校更不認真 -- 有這種現象會很明顯,因
為我們的進度和學校差不多,我上週教過的部份,在學校應該都還會練習到,但他們卻能
「忘很大」,就代表學校上課都沒在聽。
我都跟他們說,以前完全聽不懂,聽不下去那還情有可原,現在既然上我的課懂了,就應
該把握學校那五小時 -- 但是會混的還是會混。
畢竟我一週只和他們相處兩小時,我不是他爸媽、也不是學校老師;後來我看沒辦法改正
的,就會乾脆建議他們「把講義 (作業)帶去學校寫」,不聽課至少要寫我的作業。
不過「忘了」或「麻煩」都不是我聽過最有趣的理由;有一說「老師上課不管秩序,每次
隔壁同學都在聊天太吵、沒辦法寫」所以不帶的。
還有說不想放書進書包,因為怕影響身高的 -- 他是認真的,還會跟我分享「連筆都不帶
回來」這招。
怎麼說呢…… 就是小孩子嘛…… 你跟他說道理,也不見得有用啊……
作業的問題也是,就因為我是個不會罵人的家教,既不是學校老師、也不是會處罰人或向
家長告狀的補習班老師;我可以說到他們懂,也可以讓他們「發自內心」知道自己該寫作
業,但是「他們管控不了自己啊」。
我不兇,他們就沒那個壓力非寫我的作業不可,就很容易放任自己「很累、很煩、算了」
就不寫。可是我兇了不利於我們的教學。
我自認教得比他們學校的老師好,但教懂了他,換來的只是他們更敢不寫作業的心態罷了
。
話題回到那位我主動辭退的學生上,他是成熟一點、也聰明一點,好處是「把道理想通」
這件事對他來說更有吸引力,但壞處是在「讀書」這件事情上,會不時有來自於叛逆和放
縱自我的反抗。 但我其實已經「馴服」他了,他很肯上我的課、也曾經積極寫作業過,
只是後來每況愈下。
他曾經主動提議「沒寫功課的話,讓你沒收我的psp」
我也曾經提議:「下次功課沒寫的話,嗯…… 告訴我你上一段戀情」 結果他下一次真的
有寫。
-- 不過再下一次就沒寫了,也因此我知道他前女友的名字……
哦,附帶一提,他是男生,我的經驗是,國中的女生真的比較乖、自制力比較好,「沒寫
作業」的比例在性別上有顯著差異。
後來這個學生越來越「依賴」我對他的好;應該說,他很聰明,所以當他體會到我總是會
包容他的時候,就難以自制地去利用我的包容來放任自己。 後來我問自己「我真的該寵
他嗎?」
因 為他的爸媽,呃,情緒管理能力不是那麼好,所以我從來不和他們提他作業沒寫的事
;我跟他說過我認為他爸媽這樣不好,但每個人都不是完美的、他們沒有不喜歡 你,「
其實你也沒有那麼討厭他們」、「你也很依賴他們」。他很聰明、可以變成一個理性的人
;而我可能是他的生活裡最可當榜樣的人,這點也讓我很難下決定離 開。
有點像心理分析師都很小心「移情作用」和「反移情作用」一樣,我要確定我在他們心目
中的形象,以及我對他們的態度,都是真的對他們有利的。 我想了兩三個禮拜,這幾乎
是我這五六年來最漫長的負面情感 ( 煩惱 )。
在他之後,我有時候會想,如果我更認真地去鑽研心理分析的知識,去嚴謹地控制那些移
情、反移情作用,像是佈置一個(有沙發的)辦公室、堅持不談自己的私事…… 會不會
對學生更好呢?
但是心理分析各學派裡對這些事的看法也不一,就像他們一樣,我和我的學生卻實在互動
中得到很好的學習成效 -- 而且我相信,我不只是教了數學和理化,也在教他們作人。
總而言之,最後我直接跟他說我的想法 ( 當然,是我認為適合說給他聽的內容 ),我認
為小孩都比大人以為的「懂事」 -- 他們能「懂」,只是自己不見得做得到。
我說:「我一直都相信你是喜歡上這堂課的、也願意cover你的難處,但你太常不寫功課
、約好了不上課,會讓我懷疑你真的喜歡上這堂課嗎? 你是知道我為你著想,還是覺得
你吃定我了呢?」
我說:「如果你以後發現什麼人對你而言是好的,你的家人、女朋友,那你要讓他們知道
"你知道他對你的好"」
至少作業要寫、約好的時間要在家;不然的話…… 我沒有辦法下那個決定、而且我不希
望他只是迫於壓力去寫;所以我決定他之後如果又違規,就猜拳,他贏的話就沒事、輸了
,就不再教了。
最 後那次上課,我還記得,去的時候他的爸媽正在我面前吵架;我上樓去、發現他沒有
寫作業,而且前一天又熬夜沒睡飽;上到一半,他精神不太好,我就說那來猜拳 吧,然
後他輸了…… 後面那一小時他變得很精神,但我們兩個都沒有多說什麼;那堂課上完,
我就依照約定、沒有再去他們家了……
我為什麼要講這個學生的故事呢?
好吧,有一小部份是陳年往事講出來舒服一點,但不僅是為了這樣。
那篇在 BBS 裡面的文章講到,學生有多愛搗蛋、多不會自主學習;我必須說我不覺得這
是學生的錯,但他寫的真的很真實。
我講我教學的經驗,就是想讓大家知道,我自認已經是一個很得學生喜愛的老師了,我也
自認我對學生非常用心,但我都沒辦法確保學生會乖乖寫作業 -- 這是我最大的困擾,因
為作業真的很重要。
有時候我會想「如果我能像學校老師一樣,一個禮拜有五小時……」
但,在學校代課的經驗,讓我了解到,我是一對一的家教這點非常的有優勢,非常……
當你一個教三十個的時候,你要怎麼讓學生相信「你懂他」?
你要怎麼解釋到學生聽懂? 你的進度要怎麼抓? 你該鼓勵他省略算式訓練腦力、還是
多寫一點算式來降低思考難度? (有時候你第一行算式寫了,就會想到接下來該怎麼算)
我自認都沒辦法像家教那樣,確保每個學生「真的懂」,然後至少不會抗拒練習。
而我又很清楚,多數的家庭是請不起家教的。
上課能聽懂,都還會困、會分心、會左耳進右耳出;
就算學生能不抗拒練習,但是會懶、會愛玩。
我就是親身感受了學生的「善」,知道他們學會了知識有開心、寫對題目有成就感。也才
更深刻的了解到,即便如此,他們還是會忘、會懶、不容易「主動學習」 -- 因為他們就
是小孩。
我的學生多半看過我的無力、知道自己的不好,但是…… 也就只是這樣;
「知道自己其實該寫作業,然後面露羞愧」已經是他們極有誠意的表現了,我還能要求什
麼?
我不喜歡「管理」學生;
如果我開口說話,而學生沒有認真在聽,那是我沒讓他知道聽這段話的重要性、沒建立起
「我懂他,所以我現在說的,就是正適合他聽的」的形象。
但,那是因為我是家教;在學校裡,你有三十個學生,就算你真的懂他,你說的也不可能
同時適合所有人,這就加重了他們不投入聽課的可能。 而且你的三十個學生,有很多是
不見得管得住自己的小孩,他不是不想聽課,但是他更急著想聊天、發困。
我有過一個學生,我上課的時候他會亂動;我跟他說:「老師其實不在乎有沒有禮貌這種
事,但你看,我剛剛在講的你沒有聽進去,你分心在想別的事。」
我不太肯定他是因為分心才動的、還是因為動才分心的,還是都有;但我肯定這不利於學
習,而且他自己控制不了。 我還建議家長趁國一有空,看要不要讓他去學「會靜下心來
」的才藝,體驗那種「主動」專注於一件事物的感覺
-- 我強調「主動專注」,因為他很愛玩電腦,但我覺得螢幕傳來的大量刺激、讓他習慣
被動專注並不利於他的學習。 (我想這和腦部細胞的外遺傳因子可能有關,也就是俗稱心
理成癮的現象)
因為學習,本來就不是那麼高度刺激 -- 你可以讓它變有趣一點,但絕對不會像笑話那麼
有趣。
家教的時候,我會聊各種知識,但不說笑話;代課的時候,因為比較沒經驗,應學生要求
我講過笑話,但那經驗讓我不喜歡,因為笑話會有餘韻,講笑話提振了精神,但卻會讓學
生不專心。
而且國中生的笑點真的很低,大概一個故事裡有提到「生殖器」或「髒話」,就能算是個
笑話了;因為他們是受到這種「強烈衝擊」而引發的興奮,所以有的人反而進入容易分心
的狀態。
所以我寧可聞聊「恐怖片的運鏡」、「歌手的唱腔」、「林夕的詞」、「偵探小說的派別
」、「日本漫畫界生態」;或是,在教學的語氣上戲劇化一點。
而且我要說,天資真的有差;我有的學生,他們學校老師其實教的不差,但他就是需要聽
第二次。
我覺得,不能說學校老師「放棄」後段學生;老師沒有要放棄他們,但老師也很難多做太
多。
一個老師一週有 20~25堂課,也就是在校時有一半的時間在上課,然後還要改作業。 而
學生也有學生的課要上、下了課也各自有事;同時期要教三、四個班級,也就是同時有上
百名學習成果不一的學生。
然後最重要的是「老師也是人吶!」
他都不休閒、不運動、不玩樂、不談戀愛、不陪家人、沒有朋友,就只有學生嗎?
我主動不教的那名學生,其實我不是不能「cover他更多」,但是我問目己,有必要嗎?
學生和家長,又給了老師什麼?
我自認我對他非常好了,但就像我跟他說的,他「約好了時間卻不在家」這件事會發生,
他和他的父母,有很珍惜我嗎?
我一開頭就說了,我不認為這是學生或家長的「錯」,大家都是人、都不完美、不全知全
能;那老師也是,我也是。
學生一個禮拜給我的時間是兩小時,給學校科任老師的時間,一科是四到五小時;我們到
底是能要求學校老師做到什麼程度?
總而言之呢……,教國中生真的很難,在國中裡一次教一整個班級更難。
( 相信我,很多補習班的教法,反而把學生教壞了)
「自主學習」在我看來只是成熟的大人「推己及人」後的幻想而已;你如果讓國一生揹負
家計、或是有上司與升遷的壓力、或是有老店轉型的需求,或為了創業,那我想他會為了
自身的需求而去學些知識。
台灣的小學生,過著被重重保護的生活,在學校教育裡,不也是那些教改團體高喊「兒童
最重要的就是快樂成長」的結果嗎?
然後他國一了,你期待他會玩膩了、好奇了就「自主學習」?
呵呵......
真的希望這種事發生的話,
要不然把薪水漲一倍、讓雙薪家庭比例下降,讓家長有時間心力去教育小孩。
要不然把教師多一倍(班級人數減半)、學校時間延長(可以增加廢掉早自習、朝會、童軍
,然後體育課加倍,同時延後放學) 。
免學費也不用了,給弱勢補貼就好,反正學校教育不夠好的話,那些時間、金錢 還不是
給補習班浪費掉;必要的話,我支持漲學費,這樣多少可以貼補一點。
至於我啊,如果上述能成真,而這世上不需要家教、如果學校老師一班只有不到二十名學
生,那我應該會想去考教師證。
我希望我教的學生,我都能看著他們「真的懂」,然後知道自己不只是生產線上的一員、
感覺自己給他們的人生帶來了正面的影響。
但是現在「國中」的師生比、時間和制度,我自認做不到那種教學成果、也得不到我想要
的教學體驗。
ps.
最後面插花講一下,這篇講了這麼多關於「寫作業」這件「教育的小事」;我想或許有人
會有點不以為然。
但, 寫作業不是為了「練到算得很快、都不會錯。」而是為了把學過的知識內化。
因為公式是沒意義的,沒意義的就容易忘;就像人名如果沒意義,也很難去背。
像課本裡可能有這麼一句:「 一莫耳的碳原子,重12克有6x10^23個,這就是亞佛加厥數
」 這意義是很少的。
當然我可以進一步說明:
6x10^23那這個奇怪的量詞怎麼來的呢? 因為一顆原子太小、無法用公克來計算,所以原
本科學家只有使用沒單位的「分子量」來計算它的質量;最輕的「氫」原子是1,大家和
它比,碳原子因此被訂為12,一顆碳原子的質量就是12 。
後來科學家想要知道,「那如果剛好 12g 的碳,或是剛好 1g 的氫,這樣有幾個?」於
是實驗算出來是6x10^23個,並稱「這麼多個」為一莫耳。
但是這樣你就「真的懂」了嗎? 其實你還需要想想下面幾個問題:
1. 那24克的碳幾莫耳?
2. 3x10^22 個碳是幾克?
3. 6x10^22 克的碳是幾個?
4. 1.2莫耳的碳是幾克?
當你在想這幾題時,你會發現,課面上面那句話,當亞佛加厥數被找到的時候
不只是定義了「莫耳」= 當原子的質量,剛好等於原子量以克為單位時,有幾個。
其實也反過來,重新定義了「原子量」= 原子有一莫耳時,以克為單位的質量。
這種「發現」,是就算老師用講的,學生聽了也不會「內化」的,就像看過魔術、甚至看
過魔術破解的影片,也不見得就會變一樣 -- 你就是得讓他自己去體驗。
我說真的,如果你當過家教,那你就會更了解寫作業的重要。因為你眼盯著、「手把手」
地把他整個教懂了,他真的懂了、也解開了題目…… 然後到下禮拜就忘了、而且是把原
理都忘掉。
我講的「原理」不是指那些基礎公式; 而是數學理化,都有很多潛藏邏輯。上面這個例
子,「莫耳」其實就像「一打」一樣,它基本上就是「數量」,只是單位換成一打要除12
、要換成「莫耳」就要除 6x10^23。
你 現在教懂了他,在寫作業題目的時候,他就會複習這種邏輯;但如果沒有寫、或是全
堆到下禮拜上課前一天晚上趕工,你就會發現他因為搞不清楚「該乘、還是該除 6x10^23
」、「要不要除分子量」這種事。 題目寫錯沒關係,真正的問題是他又退回去變成混淆
不懂的狀態了 -- 甚至還會為此灰心。
如果你有耐心看完了,那我在這邊說聲謝謝 ^^
--
有熊老師陪你教數學 (影片放在youtube頻道)
YouTube 頻道
http://www.youtube.com/channel/UChi0FIp45pS48dlOUH2U4WQ/
Facebook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Teacher.Koala
歡迎前來分享教學心得 (也可以來問問題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35.193.226
※ 編輯: oodh 來自: 111.235.193.226 (08/13 00:08)